中国古人写字只有毛笔一种书写工具吗?秦代以前用小刀在动物骨骼或竹简上刻字。称为刀笔,有句成语“捉刀代笔”。秦朝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
中国古人写字只有毛笔一种书写工具吗?
秦代以前用小刀在动物骨骼或竹简上刻字。称为刀笔,有句成语“捉刀代笔”。秦朝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以后,毛笔逐渐取代刀笔成为中国古代的书写工具。战国的竹简是手写。这些字的笔画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或偏前的 部分略粗,充分表现了毛笔书写的特色。这与金文随形轻重和因接搭凝结的笔画形态不同,已由迟重变为流美,笔画和体式也较篆文更为简略。可见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初期的隶书在流行。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毛笔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从彩陶的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笔的象形文字,形似手握笔的样子。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里分别出土一支竹管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
提到毛笔,人们往往会想起“蒙恬造笔”的故事,认为秦代名将蒙恬是毛笔的发明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日:“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唐代韩愈《毛颖传》以笔拟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颖,秦始皇宠之,封毛颖为“管城子”.后世又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此事也与蒙恬有关.
有人对“蒙恬造笔”的说法提出质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先秦书籍中没有“笔”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现了,而秦始皇只是统一了笔的叫法,可见笔是早于秦代就存在了.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看来,这一评述还是有所根据的.
解放后的出土文物更证明了这一点.一九五四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市友家公山的一座战国墓群中,发掘出一支长约21厘米,直径为0.4厘米的毛笔实物.该笔与现在使用的毛笔权相似,笔头用优质的免箭毛制成,毛长2.5厘米,笔杆亦系竹管,所不同的是笔头不是插在竹杆套内,而是用劈开的竹杆端部将笔头夹在其中,外缠丝线,再涂上漆.这支埋入地下两千多年的战国毛笔,被认为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它称为“战国笔”.又由于长沙古属楚国,这支世界上最古老的毛笔,还被称为“楚笔”.
相传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琏的别称.相传农历3月16日与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村民们就要举行盛大敬神庙会,以纪念他们的笔祖.元代,湖笔取代了宣笔的地位,湖州成了全国的制笔中心,并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升、姚恺、陆震、杨鼎、沈秀荣、潘又新等制笔名师.明末清初,善琏湖笔逐渐外传,善琏人在各地开设了一批著名的笔店,如北京的古月轩、贺连清,上海的周虎臣、杨振华、李鼎和,苏州的贝松泉、陆益堂等。
中国古人为什么用毛笔写字呢拜托各位大神
中国古代是其根本就没有硬笔,比如铅笔、圆珠笔、钢笔之类的
那些都是十几世纪外国人发明以后到清朝才传到中国的
蝇头小楷怎么写,我很纳闷古人怎么就能用毛笔写出又快又小的蝇头小楷,如果简单的话 我每天就用毛笔写字了
古人的书为何竖排、从右到左读?
古人写字,都是竖行排列,又是从右到左。这种习惯在我们看起来,荒唐又别扭。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有人说,最直接的原因,应该与用毛笔写字,和写在竹简上有很大关系。
先说竖行排列。因为古人用来写字的竹简是一片一片的,写字的时候只可能从上到下,一片一片地写,绝对不可能从左到右,那样是没法写的。而且假设竹简绳子断了,脱落了,混在一起了,你基本上是不可能把它重新编排的。或者某一块烂了,你想换一块也非常的麻烦。
为什么又要从右到左写呢?因为竹简书是卷起来写字的,因此最好是往左边展开。你要从左到右写,那卷起来的竹简部分就会挡住你的手,让你的书写非常不方便,不顺畅(有人又说,古人写字是现在竹片上一片一片写好,再穿起来的)。还有,用毛笔的特点是要慢,要细,要悬垂着写。只有从右往左写,右边的竹简上都有墨,你才不会把手靠在上面。
这些说法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知道,字并不是从用竹简写才开始有的,书写工具也并不是最早就是毛笔。最早的甲骨文,那是用刻刀刻在龟甲兽骨上,刻在石头上的。仔细看甲骨文,我们会发现,龟甲兽骨上的字,也是竖行排列,也是从右到左刻起来的。这又怎么解释呢?龟甲兽骨以及刻刀,就不存在竹简和毛笔那些问题了,为什么依然是这样的呢?换句话说,古人竖行排列,以及从右到左书写的习惯,并不是从竹简、毛笔开始的,而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其实,一个民族任何集体习惯的形成,都不应该是形而下的,物质主义的去理解,而应该是这个民族一种长期的心理积淀,而这种长期的心理积淀,应该是文化的。
有一句笑话:说古人的书为什么要竖行排列呢?因为古人很尊重书,很相信书作者说的话,他在读书的时候,只有从上到下读,才会不断地点头,表示认可。而今人读书,他对书不够尊重,也不相信作者写的那些东西,所以是从左到右,他表示的意思是不断地摇头。这个笑话是用来讽刺现代人写东西粗制滥造,但同时也表明了古人对文字对书籍的尊重。
事实也是如此,《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说明了古人把文字当成一种非常神圣的事物,因为当成神圣的事物,所以值得人们足够的尊敬。
在文化心理上,古人是以右为大的。为什么以右为大呢?这应该是出于对最勤奋的右手的尊敬,因为我们右手干的事情总是最多的。也就是如此,古人在写字的时候总是从右到左。这种尊重,还不只是体现在书写习惯上,还体现在写字之前。我们古人写字之前都是要焚香沐浴净手的。
而再说从上到下的书写习惯,这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认为,智慧都是从上天来的,是上天给予的,从上到下写,也就是连通天地,打开通往上天的道路。
这种“以右为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书写中的体现,也不是某一个人规定的,而是在人们长期对文字的尊敬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最后积淀在民族的文化心理上,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而我们现代人不尊重书籍,不尊重文字,对书写没有敬畏之心,胡编乱造,缺乏仪式感,想想我们的古人,我们真应该脸红啊!
看到这个问题就点进来了,还真是没想仔细过这个问题,莫名感兴趣,于是经过我刚才的思考暂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古代以竹简为写作载体的历史,就像大家所了解的那样,竹简是一卷卷的,而且很长,一般写到哪卷到哪,不会全部铺开。还有个前提,从古至今人们大多数以右手写字为主。这样不难理解,如果竹简是从左侧开始写,那么右侧的竹简会硌右手,可能因此久而久之从右自左的写作顺序就形成了。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是竖排而非横排呢?如果是横排,从竹简上端往下写,也会硌手、硌胳膊。那么如果是横排从竹简下端往上写呢?好像行得通哎,不会硌手,而且不会存在左右的问题。于是,想到这我又想不通了。
于是这时我想到汉字最早的载体并不竹简,而是甲骨文,会不会跟甲骨文的写作顺序有关呢?或者是否跟某些思想有关?
的确,查看甲骨文的读写顺序,也是如此。我们知道文字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其中蕴含了古代人的智慧,并且文字的发展受到思想、信仰、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古代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天生万物,俗话中的“老天爷”就是最世俗的体现。因此汉字的写法从上而下也就成为习惯。且我国古代以右为大,大概是由于右手负担了大部分的劳动任务,价值和创造力比左手更大。
其实,对于古代人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神圣的存在。“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可见,写字本来就是一种神圣到足够让人们为之形成仪式感的事情。结合刚才的文化思想,那么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就显得那么合理、自然了。
汉字文化的确博大精深,每每读到古代诗书文章精彩之处,都会为古代人的睿智所动容,因此写字和读书在今天也仍然值得被人们当做一件神圣的事情。让我们读起来,写起来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