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家乡山里的动物种类不少,但数量很少。我见过活的动物有野兔、狐狸、黄鼠狼、狼、松鼠、刺猬、豪猪、野猪、水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家乡山里的动物种类不少,但数量很少。我见过活的动物有野兔、狐狸、黄鼠狼、狼、松鼠、刺猬、豪猪、野猪、水獭、猪獾、狗獾、野鸡……,还见过被猎捕关在笼中和死了的狝猴、果子狸、黄麂、獐子……
到了冬季,农闲后,我们就会捕捉小动物改善伙食。最唱捕捉的是野兔,这是山区最多的动物,冬季经常出来偷吃地里的麦苗,春节偷吃豆苗,在当时被列入害兽之类。捕捉野兔最常用和省事的是弩套,前部是一个竹筒,一端固定几片竹瓣,一头带上一个活套的绳子穿过竹筒,在竹筒另外一端设计一个机关,安装时先挖一个与活套大小相配套小坑,将竹瓣弯曲带上劲,利用弩套机关固定,再将活套沿小坑上口固定,坑顶搭上细棒,盖上树叶和泥土伪装,为了保证野兔路过能踩到机关,在小坑前二十多厘米处用一根较粗的柴火棒做一道坎,野兔见到坎会轻轻一跃,正好踩到机关,机关触发,竹瓣曲张,带动活套,将野兔前足或后足套牢。这种弩套还可以套住猪獾、狗獾、野鸡、狐狸、黄鼠狼等小型动物。大型的动物被套住后,力气大,有时会挣拖。也有像黄麂这样的会咬断绳套或自己的后腿逃跑。对付黄麂这种动物,弩套又进行改进,一般在黄麂路过的小道上选择一根活树或圆竹作为弩弓,绳子也改为苎麻搓的结实绳子,触发后将其吊在空中,使其无法咬断绳子或腿。用弩套的方法安全,即使人不小心踩上,也不会有伤害。比起铁制的兽夹要省事多了,兽夹每天在傍晚安装,天亮前要收起,防止被人误踩。
野兔繁殖快,分布广,山上只要有草丛或灌木覆盖,就能见到其影踪。弩套捕捉是守株待兔,这样收获少,而为了尽快消灭已经成害的野兔(野兔一般是成对出入,但其繁殖快,一年就能成群,一个夜晚可以啃吃一大片麦苗和豆苗),就采用土铳打猎。
夜深人静之时,身上背上矿灯,土铳装好火药和铁砂,静静地潜伏在野兔出没的地头,听见野兔活动的声音后,打开矿灯,对准声响的地方照过去,野兔在猛的强光照射下,会顺着光柱朝光源靠近,但不能出声,一旦有声响,野兔会扭头逃跑。举铳瞄准,扣动扳机,一打一个准。由于土铳有较大响声,发了一枪后其他野兔就会逃跑。因此需要重新换地点再打。这种方法都是白天踩好点,但野兔记性不好,即使是受到惊吓,过了一个夜晚就会忘记,因此可以间歇几个晚上,将一群野兔逐个打尽。
最有意思的是雪后撵兔。当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原野,带上几条狗上山搜寻,野兔为了寻食方便,藏身之处竟然离常偷吃的麦地不远,而狗儿们不怕大雪,鼻子又好使,只要野兔藏在附近,一会便被发现,于是兔跑狗追游戏上演,只可惜,野兔腿短,在积雪中被架空,双腿难以触地,跑得特别慢,轻而易举成了俘虏。就是不是下雪天,几条狗追逐野兔,野兔也难以逃脱,因为野兔前腿短,一般不会跑下坡路,一个劲冲上上顶,就必然要下坡,对于前腿短后腿长的野兔那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弄不好会翻跟头。也有的野兔比较狡猾,藏身洞穴开旁洞,山区野兔的洞穴大部分不是自己掏的,是穴居动物废弃的,而穴居动物(入豪猪、狗獾等)进入洞内难以转身,为了进出方便洞穴通常是两端贯通的。野兔一旦占有了洞穴,自己可能也会修理一翻,因为别的动物洞穴不一定适合自己居住,因为隐蔽、通风、透气、排水需要,再拨弄拨弄出一两个洞口,于是就有“狡兔三窟”之说。遇到情况紧急,溜进洞穴,在洞穴中树起耳朵听外面动静,如果有掏洞和挖洞的声音,就从另一侧洞口溜之大吉。但兔子的狡猾比不上人类的智慧,兔子被赶进洞穴后,并不急于掏洞,而是悄悄的寻找到其它洞口,用草堵死,然后挖开兔子钻进的洞口,可怜的野兔会朝其中一个出口逃跑,当一头钻进死胡同,后悔都迟了,无法掉头,坐等当俘虏。
逮野兔是比较容易的,野兔不会对我们有危险和伤害,兔急咬人,狗急跳墙可能是个别现象。因为我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上中专时我们的教室在三楼,有一天轮到我和几个同学值日,正在打扫卫生,不知从哪儿跑来一条狗,虽然块头不大,但也不小,有一米长,可以轻易地跳上窗台。我们一看乐了,把教室门关上,窗户打开,用苕把撵狗,看看撵急了是否跳墙,不知是狗知道位置高从窗台跳有危险还是狗眼看物低看不见窗台,反正没有跳墙,撵急了躲在墙拐,龇牙咧嘴,逮着什么咬什么。野兔被逮,前腿乱扑,后腿乱蹬,要讲兔子蹬鹰我虽未亲眼所见但确信。因为我去捡被弩套夹着的活野兔时,野兔首先是见到人后蹬腿想跑,可弩套太重,无法跑脱,人到了跟前,则仰面躺下后腿拼命朝上蹬。可猪獾、狗獾、豪猪之类的真咬人,还有豪猪一身刺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我见到的动物中最想不明白就是豪猪,纵使你有一身尖刺,可也没有必要拖着一条像响尾蛇一样带响的尾巴啊,因为你除了一身刺,又没有毒压利齿,更不是行动敏捷。何必要招摇呢。豪猪要冬眠,所以在深秋时节到处找吃的,吃得满肚肥油,才能抵抗寒冬饥饿。初冬时节是捕捉豪猪的好时节,豪猪的洞穴不容易找,估计这是一个掏洞高手,洞深两头通,还极其隐蔽,伪装技术好,一篷灌木或枯草挡住洞口,而且还多处掏洞,居住不定。但是豪猪夜晚很容易被发现,这家伙也祸害农作物,时不时到田间地头来品尝红薯、玉米、菜瓜之类的,初冬气温还较高时还经常光顾玉米地、红薯地,用灵敏的嗅觉找到被落下的玉米棒和红薯。一条响尾很容易暴露行踪,“沙沙,沙沙”一面拱地找吃的一面摇尾巴,寂静的夜晚,清朗的月光,一个个滚胖的身影在远处一览无余。人们悄悄靠近,手电一照,受到惊吓的豪猪们不会四处逃窜,而且还会朝着一个目标——洞穴奔跑,跟着它们一会就可以找到洞穴。
找到洞穴,先堵一头,在这侧安放好大笼子或麻袋,再仔细寻找到另一个洞口。在近洞口点燃事先准备枯草树叶,有时还夹点烟草枯茎,朝洞内扇风,将浓烟灌入洞内,在带着烟味的浓烟的熏呛,洞内一片咳嗽声,不一会就从另一洞口拥挤而出,等待的却是麻袋和笼子,不废一点力气,一窝被端得干干净净。我们家乡把进入死胡同无路可走的就叫“熏豪猪”。怀着对它响尾的好奇,把可尾巴从豪猪身上割下后,我仔细看过,只是前部膨大些,象多长了两层皮,可拿起来怎么也摇不出声响。难道它们就是靠摇响尾巴进行联络?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豪猪与猪没有亲戚,倒是老鼠的近亲,属啮齿类动物,别看长得狰狞,全身披刺,却属于自卫型,遇到情况树起尖刺,摇动尾巴发出“卡沙沙,卡沙沙”的声音吓唬对方,原来是自己心虚,响尾就是模仿响尾蛇给自己壮胆。#p#分页标题#e#
对于黄鼠狼只要不进入村庄偷鸡,一般是不会逮的。因为这是一个捕捉田鼠的高手,发现进村后通常把它撵走,撵进旷野,受到惊吓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再进村了。也许村民多少还有点迷信,把黄鼠狼叫成“”黄大仙,也许是它的肉不能吃,反正很少有人捕捉。小时侯大人经常告戒我们,不要去惹黄鼠狼,因为黄鼠狼有灵性,招惹了它就会招来报复,那就是晚上到你家偷鸡。而且黄鼠狼偷鸡很又本领,它会念咒语,鸡自动出来,它就骑在鸡背上,把鸡当成马,而且鸡还乖乖听话,自动送进黄鼠狼窝里,黄鼠狼就象一个洋洋自得的将军。我很疑惑,有这大本领还需要东躲西藏吗?还需要在遇到狗追赶时放臭屁吗?经过我本人多次爬狗洞、钻小沟、蹲鸡窝,经过耐心观察,黄鼠狼骑鸡纯粹是以讹传讹,根本没那回事!原来黄鼠狼叼鸡时,瞅准时机,一口咬住鸡脖子,下口又很又准,鸡连哼唧的机会都没有,只有蹬腿扑棱。黄鼠狼个头低,咬住鸡脖后又不敢松口,只好昂起头,挣着鸡跑,跑时又是跳跃前进,鸡相对黄鼠狼是比较重的,每跳跃一次,就要伸头挣一次,从后面看(一般不在白天,而且还不能靠得太近,太近黄鼠狼会回敬你一个熏死你的臭屁)好象黄鼠狼趴在鸡身上,一颠一颠象骑鸡。想来可笑,怀着敬畏的心情,眼睁睁地看到小偷偷窃,还把它神化一番。
可黄鼠狼虽然生活在野外,可在寒冬腊月青黄不接时会溜进村庄,干一些不地道的事,偷小鸡,吃鸡蛋,偶尔也衔能够得着的猪肉。更主要的黄鼠狼一旦摸到鸡窝,就不愿意在到荒野捕捉田鼠之类的小动物了,那多费事,有时熬到通宵,还没有收获,饥一顿饱一顿,滋味不好受。偷一只鸡,可以饱餐几顿,一窝鸡少算也是一个月的口粮啊,而且不必象捕田鼠那样蹲守。因此黄鼠狼一旦发现鸡窝,心里就时刻惦记,并且还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每隔几天就来逛游一次,直到鸡窝干净为止。更有一绝,黄鼠狼如果钻进小鸡窝,它会毫不留情全部咬死小鸡。你说讨厌不讨厌。可高智商的人怎会听任黄鼠狼横行,因此在黄鼠狼叼鸡后一般都是采取亡羊补牢之法,关好鸡窝门,堵好鸡窝洞,让黄鼠狼无洞可钻,干着急,等黄鼠狼再次光顾时,鸡一旦发现外面有黄鼠狼,就会“咕咕”惊叫,本来就警觉的人们听到异常,开灯砸砖头,黄鼠狼不是机灵逃得快,小命都送掉。可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无人相信“黄大仙”之类的迷信,肉不能吃可毛皮贵呀,一张黄鼠狼的皮,值十元钱,算算,那时大米是十三元一担哪,一张黄鼠狼皮够70斤大米,一个人足足两个月的口粮!于是兴起捕捉黄鼠狼的热潮。
捕捉黄鼠狼不能用狗围剿,因为闻到臭屁狗就会罢工不再追赶。我亲眼目睹几次,当狗即将撵上黄鼠狼时,忽然听到狗发出凄厉的叫唤,前爪只扒嘴鼻,象被马蜂蛰过一般,扭头就跑,甚至躺倒在地吐口涎,可见臭屁之威力。有两次我也在附近,同样也被臭屁袭击,闻过后头也隐隐发疼直犯恶心。这家伙还跑得快,会溜沟钻洞,攀爬峭壁,游泳潜水,靠硬功夫不是它的对手,硬来不行就智取吧。其实采用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鼠笼”诱捕。用木板、竹瓣或者铁丝编制一个长方体笼子,一端敞口,用砖块或较重的铁片等做闸门,另一端封口,内部安装跳舌和挂钩,挂钩上挂上老鼠或新鲜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闸门用绳子和连杆与跳舌相连。当黄鼠狼闻到肉香或看见老鼠等口食,就会钻进笼子(估计这家伙钻洞太多,对这样一个人造洞也毫无戒备之心),张口就咬老鼠或肉,触动跳舌,闸门自动落下关闭,任你有一身功夫和放臭屁绝招也无济于事,老老实实当俘虏。处理俘虏更简单,直接投入水中,几分钟前还活奔乱跳黄鼠狼就一命呜呼了。这样笼子还重复利用,再次使用时要用开水烫一遍,这不是消毒,而是冲净残留气味。许多动物在遇到紧急或生命危险时会留下一种特殊气味,告之同类,让同类远离危险地带,鼠夹在夹到老鼠后就需要用开水烫,才能再次夹到老鼠。一时间黄鼠狼数量急剧减少,田鼠数量急剧增加,大豆、玉米、花生种子刚种进土里还未发芽,就被田鼠扒吃一大半,要经过多次补苗。可我国劳动人民有无穷的智慧,那就是种子浸泡农药,结果是田鼠死了,吃田鼠的许多动物也死了,连野鸡、斑鸠、喜鹊、猫头鹰这些飞禽都未幸免,到是野兔数量上来了,在初夏时节我们采桑叶、打猪草经常看见一窝一窝的小野兔。山上老鼠被毒死一部分,但老鼠的天敌却死去大多数,老鼠数量反而有增无减,稻田里大量的稻穗被老鼠咬断拖进鼠洞,地里玉米棒子被啃得缺牙掉齿,麦穗头七零八落,粮食减产了。我曾经在一个鼠洞中挖出五斤多稻谷和玉米,真与那时“深挖洞、广积粮”不谋而合啊,现在想来苏武牧羊时缺乏吃的靠挖鼠洞积粮填肚子,挖出来的应该是野豌豆之类的草籽,因为北方游牧民族不种庄稼,哪来粮食啊。后来村民们明白过来为什么老鼠越来越多,飞禽走兽越来越少,原来是自己投毒和捕捉黄鼠狼引起的,才知道是自己在折腾自己,认识到错误后积极改正,不再逮黄鼠狼,不再农药浸泡种子,经过四五年生态基本恢复平衡了。
接着再讲讲野猪。野猪大多数是群居,生活在植被较好的深山里。这种动物食量大,破坏能力强,而且食杂,所有农作物和蔬菜都符合它的食谱,不管玉米、红薯、小麦、水稻、高粱、大豆还是青菜、萝卜、南瓜、黄瓜、茄子、辣椒照单全收。如果与这一群宝贝做邻居那是一件比较悲伤的事情。为了对付野猪,我们的父老乡亲也想尽了办法。扎草人是最原始的方法,可作用不大,野猪有较好的记忆,经过观察发现草人不会活动,不会有危险时,就会毫不犹豫一头闯进田地,肆无忌惮地翻拱、咀嚼作物。等到它们走后只留一地狼籍。草人不管用,就真人吧,于是在田间地头搭一个棚,在庄稼快成熟时,每晚天一黑就住进棚里,点着马灯,敲着竹筒,办法可行,也能吓跑野猪,可时间一长,在加上田地多又不在一处,人少还顾不过来,闹得人不得安宁。这样被动守护有时还会打马虎眼,野猪不等天黑,傍晚就进田地,让你多天的辛劳打水漂,也不是好办法。篱笆又拦不住,铁丝网代价又太高,无法搞定。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虽然理论上讲起来简单,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野猪听觉非常灵敏,逃窜技术也高,危险性大。“孤猪危险胜过熊”,“受伤野猪赛猛虎”。我亲眼见到几起过被野猪伤害的事件:一壮汉正在砍柴,与一头雄野猪(雄猪獠牙长)相遇,如不去招惹也许野猪会过去,可他偏偏飞舞柴刀想吓唬野猪将它赶跑,可野猪不管那一套,对准他一头冲过去,将人掀翻在地,用獠牙在他腿上一个戳挑,连皮带肉“滋啦”一声,一片血肉模糊。野猪扬长而去,而人留下终身后遗症——腿瘸了。还有一次一头野猪中弹后,它不象其它野猪跟群窜逃,而是回转身子主动寻找人拼命,开枪的人一看,不得了,野猪受伤了肯定发狂,还朝自己的藏身之处扑来,就甩掉土铳,“噌噌”地爬上一棵比碗口粗不多的小树,野猪仰起头愤怒地盯着上方的人,嘴里发出“嗷,嗷”的叫声,紧接着就用头撞树干,树被撞得激烈抖动,人在上面紧紧搂着枝桠,大声喊叫。虽然一起捕猎的人听到了呼救声可不敢贸然前救,几个人端着土铳只能小心翼翼慢慢潜伏过去。几次剧烈的撞击后,上面的人没有被震下,野猪就用嘴啃树根,在“咔吱、咔吱”声中,树杆被一层一层咬剥,野猪也满嘴是血,还在拼命啃咬,眼看时间不长就会被咬断,情况万分危急,在树杆摇晃之际,上面的人用手够着了另一棵树的细枝,轻轻地拽过来,然后再抓住粗枝,两棵树朝中间靠拢,最后又抓住树干,荡到另一棵树上。野猪也撵到那树下又啃咬,可这次附近已经无其它能够着的树木了,好在其他人已经接近了,几个人同时对准野猪开枪,野猪才一头扑地一命呜呼。大伙发现用土铳打一枪难以毙命,弄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就改进吧,枪支弹药管得严,无法弄到先进的枪支,就按照先进枪支的子弹武装土铳,霰弹就改用自制铅弹或钢筋头,而且多人采用潜伏,同时瞄准开枪。这种守株待兔的方法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大部分是空手而归。因为野猪到处游荡居无定所,只能凭经验和估计可能会在那里现身。即使带着狗进山索寻,找到了人奔跑完全不是野猪对手,因此靠几枝土铳难以凑效。效果不佳再改进,改用地雷战,把对付鬼子的办法用来对付野猪,我们的广大群众真的智慧无穷,而且不是当年打鬼子时那样人藏在附近拉着引绳,等到踩上一拉才爆炸,那需要白天光线好,并且能准确判断必须经过某地才能埋设地雷,可野猪都是夜晚活动,你又猜不出它会在哪儿活动和必定走哪条道。可这难不住咱们的父老乡亲,经过观察发现野猪爱吃麂子和蛇,你有喜好就有机可乘,踩地雷改为咬“地雷”(自制的炸弹,主要成分是红磷,拌合几块碎瓷片或生铁片,外部用蜡密封),只要在炸弹外面裹上一层麂子皮或蛇皮,放置在野猪常出没的地方,这样密封的炸弹还不怕雨淋。野猪出来觅食,闻到麂子皮或蛇皮的气味,主动寻找,张口咬住炸弹,一声爆炸,野猪的长嘴被炸飞,连哼都来不及就报销了。听到爆炸声后人们准备好绳子和抬杆去山坡脚抬野猪。#p#分页标题#e#
其实野猪的肉并不鲜美,皮厚,肉粗,成年的野猪特别是雄猪有一股腥味,需要腌制和烟熏才好吃,未成年的小野猪肉还比较可口。
前面讲的都是人与动物的较量,当然动物无法和高智商的人类相比,最终都败在人类手下。在动物界里也存在捕猎现象,弱肉强食也是自然法则。我有幸目睹一场动物捕猎,而我成为得利者。
一个盛夏的上午,放暑假回家的我在山坡上的玉米地里拔草,山坡在一条深山沟的出口处。忽然听到从山沟里传出的一阵急促的“嗷吱——嗷吱”的叫唤声,我好奇地往山沟张望,看到一只像狼一样的动物站在一道田埂上。“有狼”,我大喊一声。在附近的人听到有狼都聚集过来张望,我的叔叔是一个老猎手,认识动物多,他仔细看了看说:“那不是狼,是豺狗,看样子豺狗是在捕食。”他授意我们悄悄地走进些,看看豺狗们围捕的是什么动物,如果是家畜就轰走豺狗,救出家畜;如果是野兽我们就静等它们放倒后撵走豺狗,取走野物。我们慢慢地沿阶梯状的田边小路弓着腰前进。在离开围猎现场的一道高高田埂下藏好,探出头观豺狗的行动。
说到豺狗,我马上就想起关于豺狗的各种传说,这种动物成群接伙,少的六七只一群,多的二三十只一伙。身材灵活,爪尖牙利,善于奔跑跳跃,喜欢跳到比自己个子大许多的动物身上,对准这些动物的眼睛、肛门等软柔部位袭抓。由于它们骑在其它大型动物脊背上,使其嘴咬不着、爪抓不着,无法反抗,只有奔跑希望把它颠下。而许多动物奔跑时会翘起尾巴,反而方便了豺狗,在豺狗阴招下,动物们只好钻进荆棘丛,豺狗则围着猎物,不停地骚扰,直到猎物筋疲力尽躺到为止,然后一哄而上,有咬喉咙的,有抓眼睛的、有掏肛门的、有撕咬肚皮的,别看是庞然大物,几分钟就成了豺狗的美餐。这些家伙特别喜欢吃猎物内脏,狩猎成功后总是先分享内脏。有的说它们不会袭击人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的说它们饿了也会吃人。我见过它们被吃剩的一头小牛犊的尸体,眼睛被挖,肚子被掏,就剩头和四条腿、及一副骨架,在我的印象里那是一个恶魔,希望别撞上它。
可今天恶魔却出现了,不过它的目标不是我,而是一头小野猪。小野猪被豺狗盯上后无法摆脱就一头跳进了沟底的小溪沟,不巧的是这段溪沟前是悬崖,后是陡壁,犹如进入了死胡同。溪沟上灌木茂密,野猪钻进后藏在沟底不露面了。这群豺狗相当机灵,可能发现我们跟近了,七八只豺狗都站在沟边上警惕地打量我们藏身的下方,一只雄壮的大豺狗离开溪沟边,跳在高处的田埂上进行警戒,同时对其它豺狗发号施令。我第一次在野外这么近距离地看见我心目中的恶魔,真是无法想象,一点也不狰狞恐怖,相反却感觉那么可爱,想一条黄色矫健的猎狗,只是嘴尖些,身体细长些,毛皮上有隐隐的暗条纹,走路时善于跳跃,眼光也不是像狼一样绿莹莹地露出凶光。以前如遇上肯定会当作谁家的小狗。
虽然野猪暂时无路可逃,可受伤的野猪则野性大发,会拼命,豺狗们也不敢贸然跳进沟底,只在沟边来回跳跃走动,偶尔发出“哎吱、哎吱”细声叫唤,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豺狗们一边注视我们,又紧盯着沟底的野猪,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太阳也越来越热了,豺狗们按耐不住了,领头的豺狗有些焦急,在田埂上来回蹦跳,然后昂头“嗷嗷”低沉地两声叫唤,在沟边巡走的豺狗立即安静下来,四只分别从两头跳进溪沟,沟底传出打斗声和惨叫声,大约七八分钟,三只豺狗跳出了溪沟,另外一只则是沿着沟壁爬上来的,原来一条后腿受伤了,行动不便,一拐一瘸地走到田埂上坐着休息了。
原来站在高处发号施令的大豺狗亲自带着一条豺狗跳进溪沟,这一次只听见野猪挣扎的惨叫。我叔叔说“行了,野猪完蛋了,我们撵走豺狗。”我们从田埂后冲出,喊叫着挥舞着锄头、木棍,豺狗哪见过这阵势,都跳过溪沟爬到山坡惊恐地朝下张望,也许是留恋到嘴的食物,也许是弄不清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怪物。我们走近沟边,听见沟底野猪在呻吟,扒开上面的灌木,野猪还挣扎着想站立,踉踉跄跄地向沟上方逃命,可是一道近2米高峭壁挡在跟前,叔叔站在沟边弯下腰用锄头在野猪脑门上一敲,野猪躺到了。我们其八个人把野猪抬出溪沟,像一群得胜的战士,抬着猎物扬长而去。豺狗则远远地跟在我们后面,直到我们走出山沟,才无奈地一哄而散。刚才在野猪面前那么勇敢的猎手现在却像受惊的小狗无奈地看着我们抢走了它们的猎物。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