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报考2021年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请问深大此专业历年研究生招生分数?英语、政治、专业类大概考多...
已报考2021年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请问深大此专业历年研究生招生分数?
英语、政治、专业类大概考多少可以。请各位过来人士指点。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史是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两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以及文学研究方法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文学史基本知识:
了解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以及其艺术风貌的形成和文学史上的影响。
2.熟悉文学史发展脉络:
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发生、发展和衍变的基本轮廓,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学体式、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等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
3.掌握文学研究方法:
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地运用,用以辨析和解答中国文学史上的疑难问题。
4.运用文化学视角:
能运用文化学的开阔视角,结合哲学、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地审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两汉文学
1.上古神话
2.《诗经》
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5.屈原与楚辞
6.汉代政论散文
7.司马相如与汉赋
8.司马迁与《史记》
9.汉乐府诗
10.文人五言诗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2.两晋诗坛
3.陶渊明
4.南北朝民歌
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9.魏晋南北朝小说
(三)唐宋文学
1.初唐诗坛
2.盛唐的诗人群体
3.李白和杜甫
4.大历诗风
5.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
6.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7.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8.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9.晚唐诗歌
10.李商隐和杜牧
11.晚唐五代词
12.宋初文学
13.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14.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15.苏轼
16.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7.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8.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19.中兴四大诗人
20.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21.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22.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23.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四)元明清及近代文学
1.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2.关汉卿
3.王实甫的《西厢记》
4.白朴和马致远
5.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6.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7.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8.元代散曲
9.元代诗文
10.《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11.《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12.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13.明代杂剧的流变
14.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15.汤显祖
16.《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17.《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18.“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19.明代诗文
20.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21.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2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23.清初白话小说
24.《聊斋志异》
25.《儒林外史》
26.《红楼梦》
27.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28.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29.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30.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31.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32.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五四新文化运动
3.五四文学革命
4.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5.新文学社团、流派与期刊
6.2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7.30年代文学思潮
8.人文主义文学
9.自由主义文学
10.左翼革命文学
11.3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2.40年代文学思潮
13.国统区文学
14.沦陷区文学
15.解放区文学
16.4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7.1949-1976文学思潮
18.五六十年代文学运动
19.“文革”文学
20.1949-1976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21.1949-1976台湾、香港文学
22.新时期文学思潮
23.朦胧诗、新生代诗、女性诗歌
24.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
25.重写文学史
26.人文精神大讨论
27.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
28.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及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29.新时期以来的台湾文学、香港文学
30.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三、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1.复试笔试科目
①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基础
指定参考书:
1.《古代汉语》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9年
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作者:黄伯荣 廖序东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
可以参考两年的考试大纲:<a href="http://zsb.szu.edu.cn/" target="_blank">http://zsb.szu.edu.cn/</a>
2021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文学院 专业: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一、 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是为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语言基础部分测试考生对汉语言文字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方法,适当追综学科前沿,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学理论部分测试内容包括考生对文艺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要求考生领会并掌握在本科阶段所学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掌握中西方美学理论史、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脉络,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文学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述。
二、 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
(一)绪论
1.什么是现代汉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方言
4.现代汉语的特点
5.现代汉语的地位
6.现代汉语规范化
7.推广普通话
(二)语音
1.语音概说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音位
8.朗读和语调
9.语音规范化
(三)文字
1.汉字概说
2.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
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5.使用规范汉字
(四)词汇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词义的分解
4.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5.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6.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7.熟语
8.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五)语法
1.语法概说
2.词类
3.短语
4.句法成分
5.句子的分类
6.常见的句法失误
7.复句
8.句群
9. 标点符号
(六)修辞
1.修辞概说
2.词语的锤炼
3.词义的分解
4.句式的选择
5.辞格
6.辞格的综合运用
7.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8.语体
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形态
3.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艺术交往论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三)、文学作为活动
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
2.文学四要素
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五)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六)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真: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2.善:情感评价、人文关怀
3.美:形式创造
(七)文学创造的类型和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文学作品的体裁
(八)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典型
3.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
(九)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
1.叙事性作品
2.抒情性作品
(十)文学风格
1.风格的观念和理论
2.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3.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风格
(十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3.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
(十二)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2.文学批评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
三、 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等。
《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试卷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满分为75分;“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满分为75分。
2021年3月11日深圳环境保护工作倡导“环境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让市民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2006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史是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两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以及文学研究方法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文学史基本知识:
了解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以及其艺术风貌的形成和文学史上的影响。
2.熟悉文学史发展脉络:
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发生、发展和衍变的基本轮廓,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学体式、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等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
3.掌握文学研究方法:
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地运用,用以辨析和解答中国文学史上的疑难问题。
4.运用文化学视角:
能运用文化学的开阔视角,结合哲学、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地审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两汉文学
1.上古神话
2.《诗经》
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5.屈原与楚辞
6.汉代政论散文
7.司马相如与汉赋
8.司马迁与《史记》
9.汉乐府诗
10.文人五言诗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2.两晋诗坛
3.陶渊明
4.南北朝民歌
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9.魏晋南北朝小说
(三)唐宋文学
1.初唐诗坛
2.盛唐的诗人群体
3.李白和杜甫
4.大历诗风
5.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
6.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7.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8.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9.晚唐诗歌
10.李商隐和杜牧
11.晚唐五代词
12.宋初文学
13.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14.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15.苏轼
16.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7.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8.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19.中兴四大诗人
20.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21.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22.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23.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四)元明清及近代文学
1.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2.关汉卿
3.王实甫的《西厢记》
4.白朴和马致远
5.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6.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7.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8.元代散曲
9.元代诗文
10.《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11.《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12.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13.明代杂剧的流变
14.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15.汤显祖
16.《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17.《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18.“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19.明代诗文
20.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21.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2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23.清初白话小说
24.《聊斋志异》
25.《儒林外史》
26.《红楼梦》
27.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28.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29.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30.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31.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32.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五四新文化运动
3.五四文学革命
4.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5.新文学社团、流派与期刊
6.2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7.30年代文学思潮
8.人文主义文学
9.自由主义文学
10.左翼革命文学
11.3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2.40年代文学思潮
13.国统区文学
14.沦陷区文学
15.解放区文学
16.4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7.1949-1976文学思潮
18.五六十年代文学运动
19.“文革”文学
20.1949-1976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21.1949-1976台湾、香港文学
22.新时期文学思潮
23.朦胧诗、新生代诗、女性诗歌
24.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
25.重写文学史
26.人文精神大讨论
27.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
28.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及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29.新时期以来的台湾文学、香港文学
30.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三、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1.复试笔试科目
①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基础
指定参考书:
1.《古代汉语》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9年
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作者:黄伯荣 廖序东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
可以参考两年的考试大纲:<a href="http://zsb.szu.edu.cn/" target="_blank">http://zsb.szu.edu.cn/</a>
2021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文学院 专业: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一、 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是为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语言基础部分测试考生对汉语言文字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方法,适当追综学科前沿,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学理论部分测试内容包括考生对文艺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要求考生领会并掌握在本科阶段所学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掌握中西方美学理论史、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脉络,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文学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述。
二、 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
(一)绪论
1.什么是现代汉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方言
4.现代汉语的特点
5.现代汉语的地位
6.现代汉语规范化
7.推广普通话
(二)语音
1.语音概说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音位
8.朗读和语调
9.语音规范化
(三)文字
1.汉字概说
2.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
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5.使用规范汉字
(四)词汇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词义的分解
4.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5.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6.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7.熟语
8.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五)语法
1.语法概说
2.词类
3.短语
4.句法成分
5.句子的分类
6.常见的句法失误
7.复句
8.句群
9. 标点符号
(六)修辞
1.修辞概说
2.词语的锤炼
3.词义的分解
4.句式的选择
5.辞格
6.辞格的综合运用
7.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8.语体
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形态
3.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艺术交往论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三)、文学作为活动
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
2.文学四要素
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五)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六)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真: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2.善:情感评价、人文关怀
3.美:形式创造
(七)文学创造的类型和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文学作品的体裁
(八)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典型
3.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
(九)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
1.叙事性作品
2.抒情性作品
(十)文学风格
1.风格的观念和理论
2.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3.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风格
(十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3.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
(十二)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2.文学批评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
三、 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等。
《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试卷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满分为75分;“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满分为75分。
2021年3月11日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86.0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3.27万人。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史是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两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以及文学研究方法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文学史基本知识:
了解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以及其艺术风貌的形成和文学史上的影响。
2.熟悉文学史发展脉络:
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发生、发展和衍变的基本轮廓,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学体式、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等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
3.掌握文学研究方法:
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地运用,用以辨析和解答中国文学史上的疑难问题。
4.运用文化学视角:
能运用文化学的开阔视角,结合哲学、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地审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两汉文学
1.上古神话
2.《诗经》
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5.屈原与楚辞
6.汉代政论散文
7.司马相如与汉赋
8.司马迁与《史记》
9.汉乐府诗
10.文人五言诗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2.两晋诗坛
3.陶渊明
4.南北朝民歌
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9.魏晋南北朝小说
(三)唐宋文学
1.初唐诗坛
2.盛唐的诗人群体
3.李白和杜甫
4.大历诗风
5.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
6.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7.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8.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9.晚唐诗歌
10.李商隐和杜牧
11.晚唐五代词
12.宋初文学
13.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14.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15.苏轼
16.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7.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8.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19.中兴四大诗人
20.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21.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22.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23.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四)元明清及近代文学
1.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2.关汉卿
3.王实甫的《西厢记》
4.白朴和马致远
5.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6.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7.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8.元代散曲
9.元代诗文
10.《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11.《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12.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13.明代杂剧的流变
14.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15.汤显祖
16.《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17.《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18.“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19.明代诗文
20.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21.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2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23.清初白话小说
24.《聊斋志异》
25.《儒林外史》
26.《红楼梦》
27.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28.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29.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30.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31.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32.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五四新文化运动
3.五四文学革命
4.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5.新文学社团、流派与期刊
6.2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7.30年代文学思潮
8.人文主义文学
9.自由主义文学
10.左翼革命文学
11.3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2.40年代文学思潮
13.国统区文学
14.沦陷区文学
15.解放区文学
16.4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7.1949-1976文学思潮
18.五六十年代文学运动
19.“文革”文学
20.1949-1976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21.1949-1976台湾、香港文学
22.新时期文学思潮
23.朦胧诗、新生代诗、女性诗歌
24.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
25.重写文学史
26.人文精神大讨论
27.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
28.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及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29.新时期以来的台湾文学、香港文学
30.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三、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1.复试笔试科目
①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基础
指定参考书:
1.《古代汉语》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9年
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作者:黄伯荣 廖序东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
可以参考两年的考试大纲:<a href="http://zsb.szu.edu.cn/" target="_blank">http://zsb.szu.edu.cn/</a>
2021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文学院 专业: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一、 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是为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语言基础部分测试考生对汉语言文字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方法,适当追综学科前沿,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学理论部分测试内容包括考生对文艺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要求考生领会并掌握在本科阶段所学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掌握中西方美学理论史、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脉络,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文学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述。
二、 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
(一)绪论
1.什么是现代汉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方言
4.现代汉语的特点
5.现代汉语的地位
6.现代汉语规范化
7.推广普通话
(二)语音
1.语音概说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音位
8.朗读和语调
9.语音规范化
(三)文字
1.汉字概说
2.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
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5.使用规范汉字
(四)词汇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词义的分解
4.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5.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6.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7.熟语
8.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五)语法
1.语法概说
2.词类
3.短语
4.句法成分
5.句子的分类
6.常见的句法失误
7.复句
8.句群
9. 标点符号
(六)修辞
1.修辞概说
2.词语的锤炼
3.词义的分解
4.句式的选择
5.辞格
6.辞格的综合运用
7.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8.语体
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形态
3.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艺术交往论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三)、文学作为活动
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
2.文学四要素
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五)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六)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真: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2.善:情感评价、人文关怀
3.美:形式创造
(七)文学创造的类型和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文学作品的体裁
(八)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典型
3.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
(九)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
1.叙事性作品
2.抒情性作品
(十)文学风格
1.风格的观念和理论
2.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3.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风格
(十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3.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
(十二)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2.文学批评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
三、 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等。
《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试卷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满分为75分;“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满分为75分。
2021年3月11日全年达到Ⅰ级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359天。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史是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两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以及文学研究方法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文学史基本知识:
了解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以及其艺术风貌的形成和文学史上的影响。
2.熟悉文学史发展脉络:
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发生、发展和衍变的基本轮廓,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学体式、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等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
3.掌握文学研究方法:
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地运用,用以辨析和解答中国文学史上的疑难问题。
4.运用文化学视角:
能运用文化学的开阔视角,结合哲学、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地审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两汉文学
1.上古神话
2.《诗经》
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5.屈原与楚辞
6.汉代政论散文
7.司马相如与汉赋
8.司马迁与《史记》
9.汉乐府诗
10.文人五言诗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2.两晋诗坛
3.陶渊明
4.南北朝民歌
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9.魏晋南北朝小说
(三)唐宋文学
1.初唐诗坛
2.盛唐的诗人群体
3.李白和杜甫
4.大历诗风
5.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
6.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7.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8.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9.晚唐诗歌
10.李商隐和杜牧
11.晚唐五代词
12.宋初文学
13.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14.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15.苏轼
16.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7.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8.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19.中兴四大诗人
20.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21.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22.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23.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四)元明清及近代文学
1.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2.关汉卿
3.王实甫的《西厢记》
4.白朴和马致远
5.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6.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7.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8.元代散曲
9.元代诗文
10.《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11.《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12.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13.明代杂剧的流变
14.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15.汤显祖
16.《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17.《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18.“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19.明代诗文
20.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21.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2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23.清初白话小说
24.《聊斋志异》
25.《儒林外史》
26.《红楼梦》
27.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28.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29.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30.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31.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32.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五四新文化运动
3.五四文学革命
4.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5.新文学社团、流派与期刊
6.2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7.30年代文学思潮
8.人文主义文学
9.自由主义文学
10.左翼革命文学
11.3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2.40年代文学思潮
13.国统区文学
14.沦陷区文学
15.解放区文学
16.4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7.1949-1976文学思潮
18.五六十年代文学运动
19.“文革”文学
20.1949-1976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21.1949-1976台湾、香港文学
22.新时期文学思潮
23.朦胧诗、新生代诗、女性诗歌
24.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
25.重写文学史
26.人文精神大讨论
27.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
28.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及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29.新时期以来的台湾文学、香港文学
30.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三、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1.复试笔试科目
①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基础
指定参考书:
1.《古代汉语》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9年
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作者:黄伯荣 廖序东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
可以参考两年的考试大纲:<a href="http://zsb.szu.edu.cn/" target="_blank">http://zsb.szu.edu.cn/</a>
2021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文学院 专业: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一、 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是为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语言基础部分测试考生对汉语言文字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方法,适当追综学科前沿,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学理论部分测试内容包括考生对文艺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要求考生领会并掌握在本科阶段所学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掌握中西方美学理论史、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脉络,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文学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述。
二、 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
(一)绪论
1.什么是现代汉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方言
4.现代汉语的特点
5.现代汉语的地位
6.现代汉语规范化
7.推广普通话
(二)语音
1.语音概说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音位
8.朗读和语调
9.语音规范化
(三)文字
1.汉字概说
2.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
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5.使用规范汉字
(四)词汇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词义的分解
4.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5.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6.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7.熟语
8.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五)语法
1.语法概说
2.词类
3.短语
4.句法成分
5.句子的分类
6.常见的句法失误
7.复句
8.句群
9. 标点符号
(六)修辞
1.修辞概说
2.词语的锤炼
3.词义的分解
4.句式的选择
5.辞格
6.辞格的综合运用
7.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8.语体
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形态
3.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艺术交往论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三)、文学作为活动
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
2.文学四要素
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五)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六)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真: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2.善:情感评价、人文关怀
3.美:形式创造
(七)文学创造的类型和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文学作品的体裁
(八)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典型
3.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
(九)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
1.叙事性作品
2.抒情性作品
(十)文学风格
1.风格的观念和理论
2.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3.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风格
(十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3.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
(十二)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2.文学批评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
三、 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等。
《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试卷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满分为75分;“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满分为75分。
2021年3月11日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史是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两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以及文学研究方法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文学史基本知识:
了解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以及其艺术风貌的形成和文学史上的影响。
2.熟悉文学史发展脉络:
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发生、发展和衍变的基本轮廓,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学体式、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等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
3.掌握文学研究方法:
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地运用,用以辨析和解答中国文学史上的疑难问题。
4.运用文化学视角:
能运用文化学的开阔视角,结合哲学、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地审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两汉文学
1.上古神话
2.《诗经》
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5.屈原与楚辞
6.汉代政论散文
7.司马相如与汉赋
8.司马迁与《史记》
9.汉乐府诗
10.文人五言诗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2.两晋诗坛
3.陶渊明
4.南北朝民歌
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9.魏晋南北朝小说
(三)唐宋文学
1.初唐诗坛
2.盛唐的诗人群体
3.李白和杜甫
4.大历诗风
5.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
6.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7.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8.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9.晚唐诗歌
10.李商隐和杜牧
11.晚唐五代词
12.宋初文学
13.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14.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15.苏轼
16.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7.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8.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19.中兴四大诗人
20.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21.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22.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23.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四)元明清及近代文学
1.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2.关汉卿
3.王实甫的《西厢记》
4.白朴和马致远
5.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6.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7.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8.元代散曲
9.元代诗文
10.《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11.《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12.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13.明代杂剧的流变
14.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15.汤显祖
16.《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17.《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18.“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19.明代诗文
20.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21.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2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23.清初白话小说
24.《聊斋志异》
25.《儒林外史》
26.《红楼梦》
27.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28.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29.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30.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31.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32.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五四新文化运动
3.五四文学革命
4.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5.新文学社团、流派与期刊
6.2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7.30年代文学思潮
8.人文主义文学
9.自由主义文学
10.左翼革命文学
11.3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2.40年代文学思潮
13.国统区文学
14.沦陷区文学
15.解放区文学
16.40年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7.1949-1976文学思潮
18.五六十年代文学运动
19.“文革”文学
20.1949-1976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21.1949-1976台湾、香港文学
22.新时期文学思潮
23.朦胧诗、新生代诗、女性诗歌
24.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
25.重写文学史
26.人文精神大讨论
27.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
28.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及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29.新时期以来的台湾文学、香港文学
30.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三、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1.复试笔试科目
①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基础
指定参考书:
1.《古代汉语》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9年
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作者:黄伯荣 廖序东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
可以参考两年的考试大纲:<a href="http://zsb.szu.edu.cn/" target="_blank">http://zsb.szu.edu.cn/</a>
2021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文学院 专业: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一、 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是为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语言基础部分测试考生对汉语言文字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方法,适当追综学科前沿,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学理论部分测试内容包括考生对文艺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要求考生领会并掌握在本科阶段所学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掌握中西方美学理论史、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脉络,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文学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述。
二、 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
(一)绪论
1.什么是现代汉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方言
4.现代汉语的特点
5.现代汉语的地位
6.现代汉语规范化
7.推广普通话
(二)语音
1.语音概说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音位
8.朗读和语调
9.语音规范化
(三)文字
1.汉字概说
2.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
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5.使用规范汉字
(四)词汇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词义的分解
4.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5.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6.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7.熟语
8.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五)语法
1.语法概说
2.词类
3.短语
4.句法成分
5.句子的分类
6.常见的句法失误
7.复句
8.句群
9. 标点符号
(六)修辞
1.修辞概说
2.词语的锤炼
3.词义的分解
4.句式的选择
5.辞格
6.辞格的综合运用
7.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8.语体
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形态
3.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艺术交往论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三)、文学作为活动
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
2.文学四要素
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五)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六)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真: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2.善:情感评价、人文关怀
3.美:形式创造
(七)文学创造的类型和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文学作品的体裁
(八)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典型
3.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
(九)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
1.叙事性作品
2.抒情性作品
(十)文学风格
1.风格的观念和理论
2.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3.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风格
(十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3.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
(十二)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2.文学批评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
三、 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等。
《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试卷 “第一部分 语言基础”满分为75分;“第二部分 文学理论” 满分为75分。
2021年3月11日下辖黄贝、东门、南湖、桂园、笋岗、清水河、翠竹、东湖、东晓和莲塘10个街道、115个社区。
西游记是如何借助神鬼故事映射社会现实的
《西游记》是一部借助“神魔”二字来表达现实意义的“现实小说”。与前阶段的对神魔倾向的理解,现在则更倾向于反映现实了,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进步意义的。
从孙猴子说起,他是一个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真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有凡人的种种特点,乃至如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遵守“男不和女斗”的规则。
从这些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在借助孙猴子这个形象来影射当时现实生活中原型之人的。悟空的这等困境,实则暴露出统治阶层们不加管教、保护自己,保护手下我不正之风。反映了当时黑暗政治环境后的无力和无奈。
凡是有后台的妖精都被救走了,凡是没后台的小妖都被打死了;凡是没后台但有本事的都被大仙收复当保安了,凡是没后台也没本事的都被打死了。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欺负没本事的没后台的怕有本事有后台的;领导都是要名字的,喜欢服软的手下(唐僧总是偏袒八戒,就是因为八戒嘴甜);凡事不是出力就能讨好的,都要听从领导的安排(三打白骨精)。
扩展资料内容简介:
《西游记》以整整七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小说开头写道,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生出一石猴。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归来打败混世魔王,收复七十二洞妖王。
结义六大魔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秦广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谏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七个兄弟结义七大圣。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把金刚镯从南天门扔下击中悟空。猴王被擒。玉帝命天兵刀砍斧剁、南斗星君火烧、雷部正神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
写作背景: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诚然,这也只是小孩子的一翻矛盾,但我们应该从中看出点什么?那到底是什么呢?或许下面的答案会给我们解释。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接受的知识也慢慢丰富起来,并开始从老师那里接受四大名著的概念,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的所指。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只是从老师那里学到有关西游记的知识,知道《西游记》写的是虚幻的故事,并且了解到,这虚幻对那时的现实社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应。但具体是什么呢?或许还并不清楚,因为老师也不会给与清楚的解释。所以,对他们来说,《西游记》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神魔小说。他们更多的看重的是神魔小说,而不是反映现实的小说。虽然这样,但这一点对他们来说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因为从这时开始,他们开始慢慢接受虚幻对现实的反应,并慢慢开始去主动的接受,了解这种反映。
随着年龄更进一步的增长,以及知识的丰富和对是非的判断,对知识的取舍,对自身能力的信任,他们开始自己尝试去分析《西游记》故事的现实意义,并和老师的评论相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时,他们会认为《西游记》的神魔性只是其表面的虚拟,并不是作者的现实意图。而相反,小说的内容所反映的意义则是更深层次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他们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借助“神魔”二字来表达现实意义的“现实小说”。与前阶段的对神魔倾向的理解,现在则更倾向于反映现实了,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进步意义的。
随后,在了解了其现实意义后,则开始了对其虚幻与现实建立某种联系了。这到底是什么联系呢?要怎样才能很好的建立这种虚幻与现实的关系呢?又该如何解释“能者不能”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回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解释了。明朝后期,国势由盛转衰,宦官长期干政,社会矛盾激化,李自成等为代表的农民战争及北部努尔哈赤的反明战争迅速扩大。生于这一时期的吴承恩正经历着动荡所带来的一切社会矛盾:吏治腐败、经济凋敝、民生寥落。正直的吴承恩期望通过个人的努力修王道、养民息,做一代廉吏,但最终仍落下牢狱之灾。这给与作者以承重的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才创作出了这么一部惊世之作。
时代背景有了,知识也丰富了,那要建立起这种虚幻与现实的联系也就不是向想象中的那么难了?
九九八十一难?难难难,那也必须过!这就映射到当时社会艰苦,但再艰苦也是不能动摇人民生活下去的决心,不能动摇民众追求信仰的不懈努力。但是光这样,就能赢得生活吗?显然不是的。因此在作品的总体框架下,我们也该从各种细节中映射现实。
从孙猴子说起,他是一个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真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有凡人的种种特点,乃至如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遵守“男不和女斗”的规则等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版133页)从这些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在借助孙猴子这个形象来影射当时现实生活中原型之人的。唐三藏,“意志坚定,却不免胆小怯懦,慈悲善良却不免迂腐固执,尤其突出的是他的糊涂昏庸不辨是非真假”, (曾雅云,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页)他是一个“所谓的取经的圣僧,而抛开那金蝉子转世的喙头,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凡夫俗子。胆小懦弱、专断易怒、昏聩无能、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曾雅云,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页)这样特点不正是那时社会胆小,专断人的特点的映射吗?再者,如猪悟能,“他尽管是天蓬元帅出身,长得长喙大耳、其貌不扬,却更像一个普通的人,更具有人情味。他本性憨厚、纯朴”,“他的食色两欲,一时难以泯灭;偷懒、贪小,有过多的计较个人得失、、、、、、”(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版134页),凡此种种,无不是现实社会人物的原型。所以说,以其说是虚幻,还不如说是虚幻对现实的映射。
再来看作品的内容,唐僧作为善良又柔弱的僧侣的代表,孙悟空作为英雄的代表,而各种妖魔是人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所遇磨难的象征。有英雄有磨难,有善良也就有丑陋,这才是现实意义的生活。孙悟空作为英雄,自然要奋起反抗,所以,“大闹天宫”的无人能敌,所向披靡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但是那时的社会是不允许反抗的,或是说反抗就注定要受到压迫的,因此,在“英雄了一段时日”后,自然来自统治阶级的压迫“如来佛”随之而来。联系现实,确实是这样,如果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镇压,那就谈不上是真正的英雄了。所以,从这点来看,无疑映射出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抗与镇压。
镇压过后,自然,人是聪明的,知道斗不过,那就屈服了,这就算是被啊“招安”吧。既然你被“招安”了,那就的听统治者的安排。所以保护唐僧取经这一贯穿全部内容的就开始上演了,这个就算是对“英雄”的衷心的考验吧!你过关,则“双赢”,如果你继续反抗,那么不客气,紧箍咒随时为你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把你镇压”,那时你也是自毁前程,“到底也只能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第14回)。何谓正果?我们暂且不论,就说非正果吧!非正果就是“你继续到山洞里呆着吧”。所以,即便是能上天入海的孙猴子也无能为力了,只有听从他们的安排,接受他们无理的“耍逗”。一会让这个天神的坐骑来惹惹你,一会又让那个元帅的坐骑来玩玩你,让你总是处于被动。而且那些“无能”的坐骑的妖怪,英雄往往是占绝对“优势”的。但是,英雄们,可不要忘了,他们可是你们统治者的门下,手上总是有一把“杀手锏”,让你在关键时候打不赢他们,甚至被打得“一锅端”。即便你确实打赢了,那又如何,在关键时候,他们的统治者往往会出现的,来一句“大圣请手下留情”,然后,不得不留了妖怪们的小命。一个“请”字,貌似非常尊重你,实则是在戏弄你,试探试探你会不会给与他这个面子。你给了,那倒好,如果不给,那就算对不起了,脑袋上的“统治者”随时给你“当头一棒”,你还能找到方向?
悟空的这等困境,实则暴露出统治阶层们不加管教、保护自己,保护手下我不正之风。反映了当时黑暗政治环境后的无力和无奈。
上面介绍的是剧情的总体内容,几乎我们在每一回(集)的内容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那种场面。那对于某些细节呢?我们又怎样将这虚幻在现实生活中映射出来并与现实建立联系呢?
内容繁杂,我们就拿唐曾赶走悟空这个细节来说吧。唐僧为什么要赶走悟空呢?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白骨精三次分别幻化为村姑、老婆子和老头子的样子来骗取唐曾都被悟空打死了。而唐僧是肉眼,看不出是妖怪的化身,并坚持说三个都是普通老百姓,徒弟打死的都是老百姓,这在他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再加上八戒的三次“煽风点火”,更加坚定了唐僧的决心。他说“猴头!还有甚说话!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好无人检举,倘到城市,你拿了那哭丧棒,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27回)为防在发生这样事,无奈之下,最后只有把悟空赶走,以取得良心上的“安慰”。 好一句“叫我怎的脱身”说的“有理有据”,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后面,我们就知道,这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无知与虚伪罢了。这与现实生活中,身居高位,掌握着被人命运的人,又有何区别呢?他们无时无刻的责备别人的错,却从不反省自己的无知与虚伪。
凡此种种,无不映射着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不管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还是在表现手法的采用上,以及内容的描述上,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现实。“《西游记》描摹了两个世界,一是神魔世界,这个世界并非清明世界,二是凡人世界,这个世界借如来之口也有备述‘天高地厚,物广人稀,多贪多杀,多淫多逛,多欺多诈,不尊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生,罪盈恶满’” (曾雅云,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页)。在这神魔世界与凡人世界中,则是借助这部具有“游戏之作”的小说加以贯穿起来。而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则是其中人物描写及其表现,并且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来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关系。
综合以上种种分析,我们现在可以很好将小说的虚幻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建立起很好的关系了,并且知道,小说也就是通过这么一种虚幻的“游戏之作”来映射现实生活的。其中就包括人物性格的映射,人物关系的映射,以及小说的内容的整体对现实生活社会关系的映射,并且,还通过整部作品所反映的精神品质来映射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品质。
好了,“小孩子”的疑问也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而对于这么一部小说,我们也可以很好的进行界定了:这是一部神魔小说,或说是游戏小说;这又不仅仅是一部游戏小说,而是通过神魔的虚幻来反映现实的小说;更具体的来说,这就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人情,社会状况,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小说。总而言之,是一部魔幻的“现实小说”。(张晓文)
凡是有后台的妖精都被救走了,凡是没后台的小妖都被打死了;
凡是没后台但有本事的都被大仙收复当保安了,凡是没后台也没本事的都被打死了;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欺负没本事的没后台的怕有本事有后台的;
领导都是要名字的,喜欢服软的手下(唐僧总是偏袒八戒,就是因为八戒嘴甜);
凡事不是出力就能讨好的,都要听从领导的安排(三打白骨精);
其他的还有一些,不过个人有不同的见解,上面这几个是大家普通比较认同的了,不是复制,纯个人总结,因为最近在看新西游记电视和原著,比较有感慨
文学和游戏的关系(并不是现在玩的网游街机等游戏)
诸如以前的文人答和诗词等有关文化起源发展的游戏.关系:文学的娱乐作用,很大部分是通过文字游戏表现出来的。同世界上的其他文字相比,汉字在这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它的方块结构最适合文字游戏。
溯其源头,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就已经种下了“游戏”的基因,比如“父”字,《说文》说它是“又(手)举杖”,而“母”字则是“象乳形”。另外,后人对文字的别解,也富含游戏成分,比如“天字出头即丈夫”“色字头上一把刀”之类,都是用字形来说明某个道理。
汉代出现的谶纬之学,其中有些例子也利用了汉字可分拆的特性。比如《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所引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便是用“拆字法”来咒骂董卓的。“千里草”为“董”字,“十日卜”为“卓”字。这种拆字方法在后来的游戏中甚为多见。
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物:席勒、康德、斯宾塞、谷鲁斯。游戏说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揭示艺术发生的奥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于人们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基本动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游戏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者“天性”,并且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冲动”或“天性”来自何处,这样就难以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另外,“游戏说”过分强调艺术与劳动的对立,艺术与功利的对立,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席勒 “游戏说”
游戏说”虽然理论基础在康德那里,但却是席勒首先提出来的。
席勒的美学研究是从人性论出发的。同康德一样,他将统一的具体的人性分为抽象的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以及国家等级制度导致了这两方面的分裂,只有通过试图通过审美或游戏使二者重新统一,来重建人性的完善和和谐,使人性复归,进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他认为,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可以分辨出人身上具有两种对立因素,即人格和状态。二者在绝对的存在、即理想中的人是同一的,但在有限的存在、即经验的人中却是分立的。人终究不是作为一般的、理想的人存在,相反,而是作为具体实在的人存在的,因此,理性和感性相互依存的本性促使产生两种相反的要求,即实在性和形式性。与这两种要求相适应,人具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和游戏冲动。
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这两种冲动在人的身上同时起作用、或者说两者达到了统一时,便出现了一种新的冲动:游戏冲动。为什么游戏冲动能统一于两者呢?席勒是这样解释的:游戏冲动亦即审美冲动,以自由为其精髓。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象”。所谓活的形象必须经由主体的感性和理性同时运作,既把握了对象的生命,又把握了对象的形象时,才能产生作为审美对象的之“活的形象”。简而言之,作为游戏的审美活动就时要创造出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美的形象。席勒毕生对其自身理论的追求和探讨都没有离开自由二字。可以说,之所以将“审美”命名为“游戏”,与其取意游戏的自由有关。他说:“当我们怀着情欲去拥抱一个理应被鄙视的人,我们痛苦地感到自然的强制;当我们敌视一个我们不得不尊敬的人,我们痛苦地感到自然的强制。但是如果一个人既赢得我们的爱慕,又博得我们的尊敬,感觉的强迫以及理性的强迫就消失了,我们就开始爱他,就是说,同时既同我们的爱慕也同我们的尊敬一起游戏。”
由于感性冲动通过“自然法则”、形式冲动通过“精神法则”对人心予以强制,而游戏冲动中这两方面的同时作用,“因而也就扬弃了强制,使人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都得到自由”。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形式冲动的对象是“形象”;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即最广义的美,它是二者的统一。也就是说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而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基于以上观点,他认为审美与游戏是相通的。这也正是在审美摆脱任何外在目的,而以自身为目的,心灵各种内力达到和谐因而是自由的这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的原因。“游戏这个名词通常说明凡是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是偶然而同时不受外在和内在压迫的事物。”,“美是一种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之间展开其自身自由的潜在的游戏冲动。”只有在游戏冲动中,人才能克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强制,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达到自由,都达到和谐完善的发展,这就是审美的境界。
席勒在一系列的论述后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人生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第十五封信)。至此,审美游戏说进一步越升为强调人类精神自由和自我去蔽、自我解放功能的价值论命题。在某种意义上,它使美学与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这一目标联系起来。
(百度百科)
纵观整个西方美学史,很多美学家在研究美学问题时都发现了艺术与游戏的密切关系,于是,许多人将这两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试图从中找出艺术的起源和本质。这一美学传统长期以来影响着人们对艺术的看法,特别是在德国,从16世纪的马佐尼到18世纪的康德,之后的席勒,19世纪的谷鲁斯等以及20世纪的伽达默尔等都对游戏和艺术的共通点作了充分考察,并借助这一共通点建立自己的美学思想。把艺术同游戏相对照,的确为美学理论上的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这也许是美学游戏说研究的一个出发点。而席勒在其中扮演了理论奠基者的角色。
席勒的游戏说来源于康德。康德经常使用“游戏”一词来表示构成审美判断的各种心理能力的和谐的自由活动,在席勒的术语里“游戏”也是与“自由活动”同义而与“强迫”对立的。然而,席勒的游戏说更多地是为他的社会理想服务的。我们有必要先来大致了解一下席勒当时所处的社会情况:国家和教会、法律和习俗分裂,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相脱节,“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他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他的脚下。”这一切迫使人性中原本和谐的力量开始分裂,人已经成为了断片,随时面临着崩溃的危险。这使时刻关心社会发展的席勒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文明的进步虽然带来了物质的丰足,却使人成为欲望的奴隶;知识的发展虽然使社会前进,人却失去了天性和谐的自然。席勒的理论探索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他坚持认为审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只有通过审美教育社会才能恢复到像古希腊时代的和谐自由状态。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游戏说:在游戏中重新完整分裂的人性、培养和谐的人并进而造就和谐的社会。
席勒详细考察了古希腊的社会状况又结合当时社会的情况,提出高度的抽象可以在人身上辨别出两个对立的因素,一是持久不变的“人身”(“人格”)(Person),一是经常改变的“情景”(“状态”)(Zustand)。抽象的“人身”就是自我,绝对主体,形式或理性;抽象的“情景”就是现象,世界,物质,材料,内容或感性。这两者在“绝对存在”里是同一(统一)的,但是在有限存在即经验界中是完全分离的,“永远是两个”。于是人身上就有了两种对立的冲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形式冲动”)。“感性冲动”“是由人的物质存在或者说是由人的感性天性而产生的,它的职责是把人放在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成物质,而不是给人以物质。”也就是说要“把我们自身以内的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形式冲动”“来自人的绝对存在,或者说是来自人的理性天性;它竭力使人得以自由,使人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得以和谐,在状态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保持住人的人格。”也就是说要“使我们自身以外的实在的东西服从必然的规律”。席勒在分析了人性的两种对立的冲动后就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的本性的统一好像完全被这种原始的根本的对立破坏掉了,我们怎样才能把它恢复过来呢?”席勒假设了这样的情况:“人同时有这双重的经验,即他既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他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绝对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会完全地关照到他的人性,而且那个引起他关照的对象对他来说就会成为他那已经实现的规定的一个象征,因而(因为规定只有在时间的整体中才能达到)也就成为无限的一种表现。”“假若这种情况能在经验里出现,它们就会在人身上唤起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感性冲动使人感到自然要求的强迫,而理性冲动又使人感到理性要求的强迫;游戏冲动却要“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恢复自由。”席勒将这一状态描述成为“同时让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即感觉不到感性的自然和理性的法则的压力,接近于康德的无利害的审美状态。
在考察了游戏冲动在人性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席勒提出了“盈余”的概念,进一步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把这种游戏冲动与艺术和美联系起来,以期探求艺术的起源和本质。他将游戏分为物质的游戏和审美的游戏,他认为人的最原始的状态只是为了满足生存在需要,在此前提下,人就开始出现剩余的要求,“最初只是要求物质的剩余”,“不久他就要求在物质剩余之外还要有审美的附加物,以便也能满足形式冲动的要求,把享受扩大到任何需要的范畴之外。”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那么他们就是在“工作”(或劳动),但如果有了剩余的精力刺激他们去做为了生存以外的事情,那么他们就是在“游戏”。他接着举例:“狮子在不为饥饿所迫,又没有别的野兽向它挑战的时候,它闲着不用的精力就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对象,它那雄壮的吼声响彻沙漠,在这无目的的消耗中,它那旺盛的精力在自我享受。”这一观点明显地成为斯宾塞的“游戏说”的前身。斯宾塞认为“当多余的生命力汹涌不已地化为活动时,动物就要游戏”,人也是如此。因此,游戏说获得了“席勒·斯宾塞说”的称号,这也成为许多美学家攻击席勒游戏说的“有力证据”。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他的游戏说,可以发现他的学说和斯宾塞有本质的区别。他明确指出这种游戏还是物质的,人在这个程度上还是动物的范围,他真正提倡的游戏是审美游戏,而从物质游戏到审美游戏是一个质的飞跃。要完成这一飞跃人必须完全摆脱物质的束缚,在对审美假象的关照中必须处于一种无利害关系的、绝对自由的和谐状态。但是,“只要初级自然还过分强大,它就会以它的变动无常的任性去对抗精神的自主性,以它的不安分性去对抗精神的恒定性,以它的依存性去对抗精神的自主性,以它的贪得无厌去对抗精神的高尚质朴。”这样,“审美游戏冲动在它最初的试探中几乎认不出来,因为感性冲动以其我行我素的习性和粗野的欲求不断地进行干扰。”人的游戏冲动只有进入一种超越物质自然的自由形式的创造冲动时,才能称为真正的审美游戏,这时,“人不再满足于事物使他喜欢,他要自己使自己喜欢,最初是通过属于他的东西,最后通过他自己本身。”他所拥有和创造的东西不但要为他和他所处的社会服务,还要闪耀出“聪慧的知性”和“明朗自由的精神”。这时甚至连武器也不只是用于威胁的物件,而且也是用于取乐的物件,精工细做的剑翘引人注目的程度并不亚于杀人的剑刃。至此,“美本身成为人追求的一种对象”,“人自己装饰自己”。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席勒所阐发的“游戏”在人性的完满和艺术的生发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探求人性和艺术的起源与本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起源决定本质的行而上的考察方式本身就存在着方法论上的不合理。关于艺术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比如“劳动说”,“巫术说”,“宗教仪式说”等等,它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从独特的视角考察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这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完全说服我们,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做详细考察。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方法论上的误导,即起源决定本质。我们知道,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我认为不一定是发展的),量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导致质的变化,一个事物起源时的性质和它以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性质不一定具有同一性,如果单就考察起源的性质而忽略了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性质变化,就有可能导致对事物性质的错误认识。“实践美学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劳动,由此得出结论“艺术的本质就是劳动”,照此的确可以解释许多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已经逐渐脱离了艺术本身,特别到了19世纪,“印象派”,“意识流”,“荒诞派”等艺术流派的出现和发展更加说明了现代艺术的复杂性,要考察其本质已经越来越困难了。起源决定本质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我们要努力打破这一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寻找一种更加接近事物本身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去考察其本质和相关问题。
(语文网)
200年前,弗雷德里希•冯•席勒,这颗伟大的德国头脑,在瑞士的湖光山色之间,重新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像席勒这样的伟大精神的力量,是不需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纪念的,因为他的精神是不死的。毋宁说,席勒的思想就像DNA,200年后的今天,这种思想的遗传物质仍然活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并且我们相信它还将活在我们的子孙的意识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打着纪念他的去世这个旗号,聚集在这里的原因。
正如新物种的起源在于基因突变一样,思想领域里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席勒关于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思想,也要经历这种突变才能在新的生命形式里得到生存。现在我准备以我浅薄的理解,来解释席勒这一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在哪些方面或许是错了,以及学术界对这一思想的理解与误解。我的基本观点是:首先,在关于艺术起源这个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上,“游戏说”要比“劳动说”或其他学说占有明显的优势。其次,虽然“游戏说”对艺术的起源问题的研究很有帮助,但它不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学说,虽然席勒以及后来的不少研究者认为它是。毋宁说,儿童的自发性的游戏就是艺术;我们有理由推断,在人类的儿童期,即在文化进化的某个时间段上,存在相当于儿童游戏的那样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也不是艺术的起源,毋宁说那已经是艺术的真实存在和表现。
1
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大家有一个一致得令人惊讶的共识(我并非暗示人人都享有这一共识):即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定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在人类文化进化史的早期,必定存在着一个人类已经存在、但艺术尚未出现的阶段。这种看法是成问题的。种花是需要肥料的;但是,即便我们只有一堆粪土,如果我们缺少一粒花种子,这堆粪土上也决不可能自动长出一支玫瑰、郁金香或者什么别的花来。同样,单从经济的积累中,我们也永远不可能找到艺术之花的种子来,这是因为经济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她只能从精神的必然而不能从物质的最低需求接受规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无情的区别,起码表现在德国的另外一位更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关于美的无功利性学说当中(这种学说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对艺术的本质的理解上);这个与关于艺术起源的劳动说是针锋相对的学说,非常奇怪地,同样在我国的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我们至今仍然把艺术和政治、宗教、哲学、科学等等项目并列起来,并把它们看作意识形态的一些部门。由于斯大林发表过关于语言的一篇论文,语言早就被免于划在这个系列里,尽管我们在几十年前仍然相信什么阶级说什么话。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人再怀疑把语言看作超越于经济和阶级的、把人从其他生物当中甄别出来的那个人性的特色最鲜明的一个方面有什么不正当。乔姆斯基把语言能力看作具有生物学性质的一种人类遗传属性,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的范式和基础。时候到了,或许艺术也将很快获得语言在目前已经享有的这种地位。我们都记得,意大利的哲学家扬巴蒂斯塔•维柯在他的《新科学》中描述文化的起源状态的时候,完全把语言和艺术看作二而一的东西;他的追随者克罗齐以夸张(未必不正确)的方式主张语言和艺术、美学和语言学在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这一观念,在我国的学术界几乎被当作胡言乱语给打发掉了。但它也许是正确的;不过,现在不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机会。
美学上的实践派把艺术的本质落脚到劳动或实践的基础之上,就自以为稳稳当当站在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觉。这是因为,如果不把劳动或实践理解为人类有意识的自主活动,那么劳动或实践这个概念将失去全部的理论价值;也就是说,把劳动或实践(如牛耕)看作“纯粹的物质活动”不但毫无根据,而且是对劳动的侮辱。蜜蜂是忙碌的,但它们不劳动,不实践;如果我们认为蜜蜂的活动是劳动或实践,那么按照原来的假定,我们将得到结论说蜜蜂也正在通过自己的活动把自己变成具有人性和艺术的存在;但这明显是荒唐的。因此,只有把在人的意识指导下的人类的身体活动称作劳动或实践才是正当的。不事先想象到石器是个什么样子,怎么使用它,使用它又有什么结果,第一个石器的打造便不可能发生。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人类的意识才决定人类的身体活动是劳动或实践。因此,结论是:人的意识决定身体活动成为劳动或实践(这是对的),而劳动或实践创造了一种有意识的动物即人(这是很可质疑的)——典型的循环论证。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循环中,起决定作用不可能不是意识,意识始终是一个前提。我们应该承认把这个循环论证叫做“唯物主义”,有多么不恰当,又多么出乎实践派美学家的预料之外。我们发现这个循环论证是一个自绝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圆圈,即人是人自己造的,不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这种思想的最恰当的名字就是“唯心主义”。
实际上,把这个封闭的循环和进化论连结起来是非常容易的,那就是承认:决定这个圆圈存在的那个意识的能力,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当然是意识能力的一种)是生物学的。我们认为,艺术能力或许和语言能力须臾不可分,或许也是生物学的。因此,艺术并不起源于已经以意识为先决条件的劳动或实践。
以生物学来解释社会、文化或意识的具体情况,有一个臭名昭著的标签:“社会达尔文主义”。因此,我料定,必定有人条件反射似的照着老习惯把这顶帽子送给我。请允许我提醒他们这么一个事实:他们和我一样,都有一个肉身;他们和我用来思想的大脑,明显是一块物质,这块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我们身体中每个细胞都含有的DNA决定的;否则,那团物质将不是“人”脑,而是什么其他动物的脑子。黑人和黄人按照自己设立的标准,声称他们比白人更优秀(虽然历史事实与此刚好相反思想和行为更扎眼而丑恶得多),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虽然达尔文本人从来不曾这样认为,这也不是他的理论的逻辑结论。如果我们说,我们会说话、会做诗、会唱歌、会游戏的能力本身是生物学的,这就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我说我的宠物狗没有做这些事情的能力,也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而且我的狗未必对我这说法表示不满。人类徒劳无益地企图斩断自己和生物进化史的联系,以为人性和文化全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其他什么法术造成的人工品,这仅仅是人类的狂妄自大而已;这种自大狂的最极端的表现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如此受欢迎的命题;它在学术上的名称是“文化决定论”——一套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一样暗藏着作恶潜能的思想观念。我们把艺术能力归为一种生物学属性,意思并不是说贝多芬的那首以席勒的诗篇为词的《第九交响曲》的内容是生物学的,而是说贝多芬的音乐能力本身是生物学的。而音乐文化,就是这种生物学的音乐能力的外在而具体的表现。
我相信仍然有人争辩说:艺术是社会活动,因此产生于社会当中。
我的回答:虽然霍布斯认为人群和狼群无异,我却相信人类社会并非像狼群那样一种组织,那么社会又是从哪里来的?
他说:社会是有文化的。
我说:文化是从哪里来的?
他说:文化是劳动创造的。
我说:蜜蜂也劳动,它们也有文化吗?
他说:蜜蜂也劳动,它们也——哦,不对,蜜蜂不劳动,所以蜜蜂没有文化。
我说:那为什么我们的活动是劳动呢?
他说:因为我们有意识,意识指导下的活动才配叫做劳动。
我说:为什么我们有意识呢?
他说:因为我们劳动,劳动创造了有意识的人。
我说:为什么只有我们劳动,蜜蜂不劳动吗?
他说:已经说过了,蜜蜂不劳动;只有我们有意识,只有我们才劳动。
我说:为什么我们有意识?
他说:因为我们劳动。
我说:为什么我们劳动?
他说:因为我们有意识。
我说:我不喜欢绕圈子。
……
艺术起源于劳动这一假定,是以另外一个假定为基础的:即远古的原始人类过着类似于我们的社会里的乞丐似的饥寒交迫的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假定一个饥寒交迫的人还有几百块钱的话,他不应该把钱花在音乐会的门票上,而应该去找饭店,并用余下的钱去买一件工具,以便劳动,以便挣更多的钱,以便有饭吃,以便买音乐会的门票。因此,艺术必须建立在劳动和经济的基础上。但这一套理性的算计,未必是原始人类的想法。首先,原始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现代城市里的乞丐毫不相似,因为彼时人口不多,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因此他们的生活与黑猩猩更相似。我相信,《圣经》所描绘的伊甸园,就是这样一种生活的肯定是夸张了的文学表现方式。为什么黑猩猩至今不肯劳动,不肯成为能够创造并欣赏艺术的人,而若干百万年前的作为人类祖先的某种原始灵长类动物却必得过这么一种必须劳动的日子呢?
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创世记》3:17-19)
这本身就是哲学、美学、人类学的问题,而不是解释其他问题的现成根据。换言之,劳动或者实践不是解释一切文化现象的根据,也不是美学的根据。实践和劳动理应被看作诸多文化现象中的一种,其存在与发生也是有待被解释的,正如巫术、宗教、社会、传统、语言、艺术等等也处于同样的被探究的地位上一样。问题经过如此不含糊的表述,虽然这种表述的逻辑基础是坚固的,它也仍然肯定又会激起一些人的怒气:“你不先通过劳动来吃饱饭,你谈什么宗教、哲学、艺术等等?”——我的反驳:“如果我们的原始人类祖先不具备先于石器的存在而存在的关于尚未问世的第一个石器是什么样子、它的制造技术、它的目的和功用等等方面的想象力,他们又怎么可能通过劳动来吃饱饭呢?”
把劳动看作艺术的起源,作为一个假说,肯定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但是,要把一个假说变成一个理论,那就必须把从劳动到艺术之间的跃迁的细节,从逻辑上解释清楚。依我鄙陋的见识,我不曾遇到任何能够把这一点解释清楚的理论。关于艺术起源的劳动说,似乎没有什么人在材料的丰富和论辩的技巧上能够与普列汉诺夫相媲美的。但是,普列汉诺夫是如何解释从劳动到艺术的跃迁的呢:
大家知道,动物的皮、爪和牙齿在原始民族的装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怎样解释呢?用这些东西的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来解释吗?不,这里问题在于,譬如,野蛮人在使用虎的皮、爪和牙齿或者野牛的皮和角来装饰自己的时候,他是在暗示自己的灵巧和有力,因为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灵巧的人,谁战胜了力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有力的人。 这一描述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本在普列汉诺夫的思考之外:人怎么能够用虎的皮、爪和牙齿或者野牛的皮和角,来“暗示”自己的灵巧和有力呢?前者和后者分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两者之间的这种隐喻性的联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普列汉诺夫想必认为我们不需要问这样的问题,因为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这种联系的能力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这是正确的;但正是这种能力把原本毫无意思的皮、爪、牙齿和角变成了艺术品。我们认为正是这种用一个东西来“暗示”或者隐喻另一个东西的能力本身才是艺术的起源。光是打猎是打不出艺术的;虎和狮子等等掠食动物没有隐喻的本领,因此它们从来不把捕获到的鹿或羚羊的角保存起来以“暗示”自己的灵巧和力量。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类学资料,但他在解释这些资料的时候,总是直接从能指(即材料)跳到所指(审美或艺术对象)上;至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几乎没有意识到那才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正经论题所在。
2
可以想见,当理论家们把艺术的起源植根于劳动中的时候,其理由想来是因为他们是把劳动看作一种纯粹的功利主义活动来理解的;在他们看来,把非功利的活动安排在功利的基础上是非常自然的。这里暗含着一种妇孺皆知的常识:你必须满足温饱,才可能玩得起像艺术这样一种奢侈品。
然而,真理经常采取和常识相反的形式。康德、席勒和斯宾塞名下的“游戏说”的根本理由,刚好与“劳动说”相反:正是因为劳动是一种功利性的行为,因此它断然不可能是艺术所由发生的源泉,因为我们不可能设想如艺术这种非功利的活动如何从劳动这种功利活动中衍生出来,既然它们在逻辑上属于对立的两个范畴。
如此说来,游戏说和劳动说一样,都假定劳动是纯粹的功利活动——这个假定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是人的心智能力的外在表现;艺术所依赖的,当然是同一个心智的能力。但这里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
在人类的活动中,从表面上看,除了艺术之外,明显没有功利性的活动,看来就是游戏;因此,席勒把作为与工作道德相反的游戏与艺术联系起来,并且把游戏看作艺术的起源,就是一个独具慧眼的重要发现。但席勒和斯宾塞认为游戏是精力过剩的结果,却败坏了这种理论。实际上“劳动说”也暗含着“过剩”的思想,只不过在“劳动说”中过剩的不是精
《镜花缘》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其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惜为时世所限,仍多迂拘”
请问这个评价具体的出处在哪 最好是在鲁迅先生的哪本著作中提到的 在著作中的第几页 要详细的?谢谢![td=]
《中国小说史略》的论断,胡适赞以“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白话文学史〉自序》),郑振铎赞以“打定了基础,搜齐了材料,然后经过尖锐的考察,精密的分析,而以公平的态度下判断,不麻胡,不苟且”(《鲁迅的治学精神》),阿英赞以“于简略叙述见繁复事态,于一二语中论断全文,简当中肯,往往而然”(《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论断是什么?阿英概括为“探索倾向影响,阐明艺术特征”(《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用鲁迅《史略》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说”(上)的话,则是揭示“意象”与“文辞”。前者指内容或思想的评判,后者指形式或艺术的评判,构成其价值取向论证判断的两翼。
在受到学人交口称赏的同时,胡适“论断太少”的评语,又道出了一致感到的缺憾。关于这点,鲁迅在给胡适的信中亦表认可:“《小说史略》竟承通读一遍,惭愧之至。论断太少,诚如所言;玄同说亦如此。我自省太易流於感情之论,所以力避此事,其实正是一个缺点。”(见1923年12月31日胡适日记)所谓“少”,一是用字少,论断用语偏于简略;一是数量少,许多作品的论断处于缺位状态。对此,人们又有不同的理解。
关于用字之少,尽管鲁迅说过“好象评论做得太简括,是极容易招得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似的”(《〈二心集〉序言》)的话,学界中人仍多认为,《史略》的论断,好就好在“少”上。他们说,用字之“简”,体现了内涵之“精”。精湛卓绝,警策独到,正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如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之论《世说新语》,断以“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之论《李娃传》,断以“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下)之论《荡寇志》,断以“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之论《儒林外史》,断以“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三言两语之中,蕴涵着无穷精义,显示出建立于文学家眼光与现代文学意识基础上的洞察力和卓见远识,向被视为《史略》的亮点与精粹,成为继续思考的原点与不厌其烦的引用对象。
至于论断之缺位,以顾炎武“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日知录·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之语衡之,似恰合乎传统之史例。故有人说,不作价值评估和判断,只作事实缕述和梳理,正是《史略》的高明处。也有人说,吝于论断固是缺点,但幸好保持了冷静:“因为以鲁迅在杂文中表现的猛烈炮火而言,若在小说史的学术著作出现,恐怕会如同鲁迅自己所预见的而成为另种风貌。正因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热情是经过冷静的思考后再度淬炼而显现出来,所以才更显得其中鲁迅论述的可信与可靠性”。
但论断过简,毕竟易于发生歧义;重要作品论断之缺位,终不能认为是正常的。须知《中国小说史略》处理的是数千年中的全部古代小说。据《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和《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统计,现存文言小说的数量2184种,现存白话小说的数量1164种。它们不但数量多,有的部头也很大。面对这个现实,就要下决心多读小说书。“论断太少”既是《史略》的特点,也是打开《史略》奥秘的关键,从中可以看到一位矛盾的鲁迅,一位二律背反的鲁迅。
一
郭沫若说,鲁迅与王国维的思想历程和治学方法“令人惊异的相似”:“他们两位都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对于旧学都在幼年已经储备了相当的积蓄,而又同受了相当严格的科学训练。他们想要成为物理学家或医学家的志望虽然没有达到,但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或创作,却同样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鲁迅与王国维,在引进外来观念(所谓“科学训练”和“科学方法”)来“回治旧学”上确有相近之处,但两人的立足点或出发点却完全不同。王国维“古貌古饰,望者辄疑为竺旧自封,顾其头脑乃纯然为现代的,对于现代文化原动力之科学精神,全部默契,无所抵拒”(梁启超《国学论丛》第三卷《王静安先生纪念专号序》),他“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断《红楼梦》为“悲剧中之悲剧”,戏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目的是借助中西文化的契合,使传统文化维系不坠。与偏于“守旧”的王国维不同,鲁迅引进西方之意在于除旧。他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然有劝人入世的话,也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青年必读书》)又说:“我们目下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进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宋百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忽然想到》)“主张少看甚至不看中国书”、甚至认定“中国古书,叶叶害人”(1919年1月16日致许寿裳信)的鲁迅,因了兼职教学的需要,却要面对大量中国书,来撰写《中国小说史略》了。为了将一己的主张贯彻下去,就注定不可能揄扬古代小说的价值。《史略》“论断太少”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且以对《太平广记》的论断为例。《太平广记》是古小说的集大成者,全书五百卷,引书四百多种,《史略》论及的唐人小说,多是由《太平广记》保存下来的,故云:“今颇有留存于《太平广记》中者(他书所收,时代及撰人多错误不足据),实唐代特绝之作也。”具体作品有:《古镜记》(《广记》二百三十)、《补江总白猿传》(《广记》四百四十四)、《枕中记》(《广记》八十二)、《任氏传》(《广记》四百五十二)、《湘中怨》《异梦录》《秦梦记》(《广记》二百八十二及二百九十八)、《长恨歌传》(《广记》四百八十六)、《东城老父传》(《广记》四百八十五)、《李娃传》(《广记》四百八十四)、《莺莺传》(《广记》四百八十八)、《南柯太守传》(《广记》四百七十五)、《谢小娥传》(《广记》四百九十一)、《庐江冯媪》(《广记》三百四十三)、《古岳渎经》(《广记》四百六十七)、《柳毅传》(《广记》四百十九)、《霍小玉传》(《广记》四百八十七)、《柳氏传》(《广记》四百八十五)、《上清传》(《广记》二百七十五)、《无双传》(四百八十六)、《非烟传》(四百九十一)、《杨娼传》(同上)、《虬髯客传》(《广记》一百九十三)、《元无有》(《广记》三百六十九)、《周秦行纪》(《广记》四百八十九)、《聂隐娘》(《广记》一百九十四)等。可见,没有《太平广记》,对于唐人小说的研究,就几乎处于不可措手的地步。而为鲁迅推崇的宋代“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亦并非凭空生出来的。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云:“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幼习《太平广记》,长攻历代史书。”可见,宋代“平话”是受到过《太平广记》滋养的。《太平广记》在古代小说的崇高地位,辑录过《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的鲁迅,是应该有充分认知的。
但《史略》第十一篇“宋之志怪及传奇文”,陈述史事时强调的却是:“宋既平一宇内,收诸国图籍,而降王臣佐多海内名士,或宣怨言,遂尽招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更直白地说:“此在政府的目的,不过利用这事业,收养名人,以图减其对于政治上之反动而已,固未尝有意于文艺”。从动机上贬低某项事业,往往是后人习用的手法,不想于《史略》中亦见之矣。而于此书的价值,则淡淡地说:“《广记》采摭宏富,用书至三百四十四种,自汉晋至五代之小说家言,本书今已散亡者,往往赖以考见,且分类纂辑,得五十五部,视每部卷帙之多寡,亦可知晋唐小说所叙,何者为多,盖不特稗说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这种“无意间”留下古小说林薮论,实际上是颇带贬意的,证据即在《破〈唐人说荟〉》中:“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在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看到厌而又厌”所道出的反感,正与“少看甚至不看中国书”的主张相合。
作为古代小说的集大成者,《太平广记》的价值不仅在“采摭宏富”,更在“分类纂辑”。它第一次对小说遗产进行分类,为小说分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太平广记》的分类不光给阅读提供了方便,更在于它以独特的分类法,指明了神怪小说的本质特征,乃在对于“物”亦即大自然的重视,从而体现了编纂者的独到眼光。李昉《太平广记表》说:“伏以六籍既分,九流并起,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足以启迪聪明,鉴照古今。”《太平广记》的分类纂辑,《史略》谓“得五十五部”,乃沿袭前人的错误。《太平广记》五百卷,按题材分为九十一大类,下面又分为一百五十多小类,共约七千篇(则),除第一百六十四卷至二百二卷之“名贤”、“廉俭”、“义气”、“知人”、“精察”、“俊辩”、“幼敏”、“器量”、“贡举”、“铨选”、“职官”、“权幸”、“将帅”、“骁勇”、“豪侠”、“义侠”、“博物”、“文章”、“才名”、“儒行”等卷,及第二百三十五至二百七十五卷之“交友”、“奢侈”、“诡诈”、“谄佞”、“谬误”、“治生”、“褊急”、“诙谐”“嘲诮”、“嗤鄙”、“无赖”、“轻薄”、“酷暴”、“妇人”、“情感”、“童仆奴婢”是写人世间诸事外,都是神怪的天地。其中包括“神仙”55卷,“女仙”15卷,“道术”5卷,“方士”5卷,“异人”6卷,“异僧”12卷,“释证”3卷,“报应”33卷,“徵应”11卷,“定数”15卷,“感应”2卷,“谶应”1卷,“梦”7卷,“巫厌”1卷,“幻术”4卷,“妖妄”3卷,“神”25卷,“鬼”40卷,“夜叉”2卷,“神魂”1卷,“妖怪”9卷,“精怪”6卷,“灵异”1卷,“再生”12卷,“悟前生”2卷,“悟前生”2卷,“冢墓”2卷,“雷”3卷,“雨”1卷,“山”1卷,“石”1卷,“水”1卷,“宝”6卷,“草木”12卷,“龙”8卷,“虎”8卷,“畜兽”13卷,“狐”9卷,“蛇”4卷,“禽鸟”4卷,“水族”9卷,“昆虫”7卷等等,都是带有神怪性质的作品。《太平广记》将“神仙”与“神”分别开列,是很有见地的。“神仙”实际上是“仙”,“神”字不过是连类而及。仙,从人从山,即山中修炼而得“道”之人,《释名·释长幼》曰:“老而不死曰仙。”而“神”,则是由世上的万物生发变化而成的,将它们区分开来,具有特殊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山、石、水,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必要的生存环境,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前提,这一列目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突破。草木(又分为木、草、草花、木花、果、菜、五谷、茶荈、芝、苔、香药等)、畜兽(又分为牛、马、骆驼、骡、驴、犬、羊、豕、猫、鼠、鼠狼、狮子、犀、象、狼、鹿、兔、猿、猕猴、猩猩、狨及专门列目的狐、虎)、禽鸟(又分凤、鸾、鹤、鹄、鹦鹉、鹰、鹞、鹘、孔雀、燕、鹧鸪、鹊,鸡、鹅、鹭、雁、雀、乌、枭、等),以及水族和昆虫等类别的分立,包容了众多的以生物为主角的故事,可以说将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精华,囊括无遗,真正做到了“以尽万物之情”,确立了《太平广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鲁迅虽谈到《太平广记》的分类,但没有抓到问题的实质;对“物”的轻视,使他与《太平广记》的真价值失之交臂。
对于宋代文人如洪迈的《夷坚志》,断之为“大都偏重事状,少所铺叙,与《稽神录》略同”。其实,《夷坚志》并非“独以著者之名与卷帙之多称于世”,其巨大价值历来备受推崇。淳熙十三年(1186)章森出使金国,掌讶者问《夷坚》自《丁志》后曾更续否,而引乐天、东坡之事以自况(《宾退录》卷八),可见《夷坚志》在北方的影响。陆游《题〈夷坚志〉后》云:“笔近反《离骚》,书非《支诺皋》,岂惟堪补史,端足擅文豪。”(《剑南诗稿》卷三十七)王质撰《夷坚别志》二十四卷,自序曰:“志怪之书甚夥,至鄱阳《夷坚志》出,则尽超之。”陆心源《〈夷坚志〉序》更赞扬说:“自来志怪之书,莫古于《山海经》,按之理势,率多荒唐,沿其流者,王嘉之《拾遗》,干宝之《搜神》,敬叔之《异苑》,徐铉之《稽神》,成式之《杂俎》,最行于时,然多者不过数百事,少者或仅十馀事,未有卷帙浩瀚如此书之多者也。虽其所载,颇与传记相似,饰说剽窃,借为谈助,支甲序已自言之。至于文思隽永,层出不穷,实非后人所及。……信乎文人之能事,小说之渊海也。”《四库全书总目》云:“是书所记,皆神怪之事,故以《列子》夷坚为名。”洪迈自比为与大禹、伯益同时的夷坚,而以其书与专记山川特产与珍禽异兽的《山海经》相比肩,“颛以鸠异崇怪”(《夷坚丙志序》),反映了洪迈与正统观念相异的一面。《史略》却强调它“为晚年遣兴之书,始刊于绍兴末,绝笔于淳熙初,十馀年中,凡成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癸备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卷帙之多,几与《太平广记》等,今惟甲至丁八十卷支甲至支戊五十卷三志若干卷,又摘钞本五十卷及二十卷存。奇特之事,本缘希有见珍,而作者自序,乃甚以繁夥自憙,耄期急于成书,或以五十日作十卷,妄人因稍易旧说以投之,至有盈数卷者,亦不暇删润,径以入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十一云),盖意在取盈,不能如本传所言‘极鬼神事物之变’也。”这种以“急于成书”、“不暇删润”为口实,无视即使按鲁迅的标准,其中多有情节委婉、篇幅曼长的佳作,如《峡山松》、《解三娘》(甲志卷十七)、《张文规》(乙志卷四)、《榕树鹭巢》(乙志卷六)、《武夷道人》(乙志卷十二)、《蓝姐》(丙志卷十三)、《屈师放鲤》、《汪大郎马》(丙志卷十九)、《王从事妻》(丁志卷十一)、《张珍奴》(丁志卷十八)、《海山异竹》(支丁卷三)、《孙知县妻》(支戊卷二)、《嘉州江中镜》(支戊卷九)、《洞口先生》(支癸卷四)、《义倡传》(志补卷二)、《华亭道人》(志补卷十二),是极不公允的。
对于《夷坚志》的轻忽,亦与《史略》标榜白话小说之宗旨不协。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云:“烟粉奇传,素蕴胸次之间;风月须知,只在唇吻之上。《夷坚志》无有不览,《琇莹集》所载皆通。动哨中哨。莫非《东山笑林》;引倬底倬,须还《绿窗新话》。”其言“《夷坚志》无所不通”,则早已成“说话人”取材之渊源矣。如《丁志》卷九《太原意娘》,叙意娘被金兵所掳,自刎而亡,仍念念不忘在江南为官的丈夫,当其魂魄随丈夫来到江南,发现丈夫已另寻新欢,于是愤而复仇。《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便是据此铺陈衍化出来的,文中且云:“说话的,错说了。使命入国,岂有出来闲走买酒吃之理?按《夷坚志》载,那时法禁未立,奉使官听从与外人往来。”又,《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参军冤报生前》云:“这又一件在宋《夷坚志》上:说吴江县二十里外因渎村,有个富人吴泽,曾做个将仕郎,叫做吴将仕。生有一子,小字云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贾廉访赝行府牒,商功父阴摄江巡》云:“官人见说,不胜惊骇了许久,又闻得教服平胃散,问道:‘我曾读《夷坚志》,见孙九鼎遇鬼,亦服此药。吾思此药皆平平,何故奏效?’”都是实证,或鲁迅因未得目验《古今小说》与《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故于此不甚留心也。
二
推动北京大学开设小说课程的,当是胡适的“白话小说正宗论”。他1917年1月1日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说:“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这一新的文学观念,将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变成了一门正经学问——“小说学”的对象,且与其时的文化潮流相合,其势正不可小觑。
鲁迅心底于稗官小说原有偏好,凭着辑校《古小说钩沉》的功力,他方有到北大讲学的底气。从总的趋向看,鲁迅与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同盟军,但对胡适鼓吹的“正宗论”,他却不愿持“响应”的态度。《中国小说史略》正文有八处引胡适的见解:一处是关于金圣叹刊落《水浒》之由的,一处是关于《西游记》之“复善谐剧”的,四处是关于曹雪芹生平考证的,两处是关于《镜花缘》主旨的。其中惟《镜花缘》命笔之由,引用了胡适“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的观点,旋加补充道:“其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惜为时势所限,仍多迂拘,例如君子国民情,甚受作者叹羡,然因让而争,矫伪已甚,生息此土,则亦劳矣。”他后来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要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鲁迅的特殊性格和矛盾心理,注定他不可能拾“正宗论”之牙慧,而舍弃反对“瞒”与“骗”的文学主张。在对待具体的作家作品——尤其是那些普遍赢得好评的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时,他的做法就是述而不作,缕而不断。
胡适在1920年7月作《〈水浒传〉考证》,说:“《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在中国文学占的地位比《左传》《史记》还要重大的多;这部书很当得起一个阎若璩来替他做一番考证的工夫,很当得起一个王念孙来替他做一番训诂的工夫。我虽然够不上做这种大事业——只好让将来的学者去做——但我也想努一努力,替将来的‘《水浒》专门家’开辟一个新方向,打开一条新道路。”鲁迅自然不愿重复这种高调,但胡适“《水浒传》不是青天白日里从半空中掉下来的,《水浒传》乃是从南宋初年(西历十二世纪初年)到明朝中叶(十五世纪末年)这四百年的‘梁山泊故事’的结晶”的意见,鲁迅讲课时却不能不加采用。胡适所举《宋史》二十二、三百五十一、三百五十三,得出的结论:“这三条史料可以证明宋江等三十六人都是历史的人物,是北宋末年的大盗。‘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看这些话可见宋江等在当时的威名。这种威名传播远近,留传在民间,越传越神奇,遂成一种‘梁山泊神话’。”就是《史略》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下)之所本。其以5000字篇幅缕述《水浒传》,首引《宋史》二十二、三百五十一、三百五十三,皆胡适所曾引者,惟加评议曰:“顾当时虽有此议,而实未行,江等且竟见杀。”又引《夷坚乙志》(六)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事,道是“《乙志》成于乾道二年,去宣和六年不过四十余年,耳目甚近,冥谴固小说家言,杀降则不容虚造,山泺健儿终局,盖如是而已。”其核心乃是证明“《水浒》故事亦为南宋以来流行之传说,宋江亦实有其人”耳。其后,引宋遗民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自序,亦为胡适所曾引用者,道是:“于是自有奇闻异说,生于民间,辗转繁变,以成故事,复经好事者掇拾粉饰,而文籍以出。宋遗民龚圣与作《宋江三十六人赞》,自序已云‘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胡适据此曾发挥道:
我们看这段话,可见一、南宋民间有一种“宋江故事”流行於“街谈巷语”之中;二、宋元之际已有高如、李嵩一班文人“传写”这种故事,使“士大夫亦不见黜”;三、那种故事一定是一种“英雄传奇”,故龚圣与“少年时壮其人,欲存之画赞”。这种故事的发生与流传久远,决非无因。大概有几种原因:一、宋江等确有可以流传民间的事迹与威名;二、南宋偏安,中原失陷在异族手里,故当时人有想望英雄的心理;三、南宋政治腐败,奸臣暴政使百姓怨恨,北方在异族统治之下受的痛苦更深,故南北民间都养成一种痛恨恶政治恶官吏的心理,由这种心理上生出崇拜草泽英雄的心理。
但鲁迅只落实到“今高李所作虽散失,然足见宋末已有传写之书”上,对历史因由、价值判断,不置一词。按李嵩为南宋三朝画苑著名画家,他“传写”的乃是画象,鲁迅却误为“以水浒故事作小说”(此一误亦出于胡适:“可以证明宋元之际有李嵩、高如等人‘传写’梁山泊故事,可见当时除《宣和遗事》之外一定还有许多更详细的水浒故事”);胡适在认定《宋江三十六人赞》“这种流传民间的‘宋江故事’便是《水浒传》的远祖”后,又“断定《宣和遗事》记的梁山泊三十六人的故事一定是南宋时代民间通行的小说”,且剖析龚圣与序称赞宋江“识性超卓,有过人者”,“再看他那些赞的口气,都有希望草泽英雄出来重扶宋室的意思”,“这便是元朝‘水浒故事’所以非常发达的原因”。但关于《宣和遗事》,鲁迅只说“《宣和遗事》由钞撮旧籍而成,故前集中之梁山泺聚义始末,或亦为当时所传写者之一种”,并顺着文路分析与龚圣与《赞》之不同,把问题引向《水浒》之成书与版本上去了:“意者此种故事,当时载在人口者必甚多,虽或已有种种书本,而失之简略,或多舛迕,于是又复有人起而荟萃取舍之,缀为巨袟,使较有条理,可观览,是为后来之大部《水浒传》。”然后缕述版本之差异,得出结论:“若百十五回简本,则成就殆当先于繁本,以其用字造句,与繁本每有差违,倘是删存,无烦改作也。又简本撰人,止题罗贯中,周亮工闻于故老者亦第云罗氏,比郭氏本出,始着耐庵,因疑施乃演为繁本者之托名,当是后起,非古本所有。”通篇于古典名著《水浒》之“意象”与“文辞”,几乎不曾拈着一字,惟在论郭武定本“于寇中去王田而加辽国”时,涉及《水浒》所写乃“强人”:“然破辽故事虑亦非始作于明,宋代外敌凭陵,国政弛废,转思草泽,盖亦人情,故或造野语以自慰。”与胡适“《水浒》的故事乃是四百年来老百姓与文人发挥一肚皮宿怨的地方。宋元人借这故事发挥他们的宿怨,故把一座强盗山寨变成替天行道的机关。明初人借他发挥宿怨,故写宋江等平四寇立大功之后反被政府陷害谋死。明朝中叶的人——所谓施耐庵——借他发挥他的一肚皮宿怨,故削去招安以后的事,做成一部纯粹反抗政府的书”论相比,无疑要逊色得多了。鲁迅《水浒传》论断之精义,反在第二十七篇“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谓“《三侠五义》为市井细民写心,乃似较有《水浒》馀韵,然也仅其外貌,而非精神”数语,但在论《水浒》的正文部分,绝无此种意念,亦绝无此种论证。此无他,不愿重复胡适之高调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