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一百一十七)

发布时间: 2021-10-22 21:3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104

一百一十七、有时候时间,一年比十年还显得漫长,有时候十年就像一年那样转瞬即逝。管老板一个月一个月的讲故事,最后讲得自己都信了。他...

变形记(一百一十七)

一百一十七、

有时候时间,一年比十年还显得漫长,有时候十年就像一年那样转瞬即逝。管老板一个月一个月的讲故事,最后讲得自己都信了。他要负责到底的决心,到底还是辜负了签了分期兑付协议的客户,他们原谅了他的犯罪行为,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那些签署过的协议文件,可能是未来影响审判的依据~~事实上没人知道!老百姓想象力难免总是天马行空~~但是3月15的立案消息,还是让签署了分期兑付协议的客户感到冒火,他们迁怒于朝阳经侦:

早不立,晚不立,偏偏要在开启兑付的敏感时候立,是什么居心?你要么早点儿立,我就不用去签那个协议,你要么晚点儿立,至少等等看,会不会回点儿钱?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认知里核算利弊,签分期的人会以为,那么多坚决不签的,或许我这种签了的小部分可以得到好处——他总要用事实去证明一些东西~~没有签分期的坚定了他们诈骗的初衷——怎么可能指望一个骗子良心发现?同时他们也担心管老板万一会拿出一些小钱搞分化…那自己不就会吃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只有不停打电话投诉、举报、誓死捍卫自己的血汗~~如果签了的拿到钱,没有签的一定会火力全开,要求政府出面主持公道,普信这种公司凭什么有差别对待的权利?难道我投给普信的钱不是人民币?如果没有签的拿到钱,签了的肯定会愤怒到极点,难道我配合你们洗白罪孽,成了活该被阴的傻缺?如果用有限的钱处理这种类似于无限的债务,一定会发展成难以控制的混乱局面!

事实上这种群体性的差异诉求,最终只有两种条件能达成和平:一种就是每个人都拿到,一种就是每个人都拿不到。相同的境遇条件会让彼此都不再产生怨念。窥一隅而料全局,似乎社会也是在这种思潮下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分歧~~

也不能讲这种和平就是每个人都心平气和的,因为签署了协议的人一定愤懑情绪更多,可是鉴于结局都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牢骚会控制在合理范围,不会像蓄积待发的岩浆,总可能在某个时刻冲破天际的风险。

在设置分期付款条件的时候,管老板还特别磊落的要给投资人增加增信措施:他本人承担无限连带担保责任…这到底是他无所不用其极的缓兵之计呢还是他真的要为这个大篓子负责到底?

那些签了协议的想必有参考这个因素。既然结果无可避免,但是过程他们可以温柔点。当大老板,就是要有能量害死足够多的人~~令人吃惊的是,管胖子都已经如斯境地,怎么还有脸向着这些可怜的人释放出这种烟雾弹?

直到后来,偶然间看到一则新闻,法院执行人员在飞机上要强行带走一女子,双方发生了争执,女子当时还非常优雅体面的表示正赶往某地去谈一笔上亿的大单。语气娇媚又颇有威严的表示债权人这160万,根本就是小问题,等她忙了来,一定还。

然而,当她被强行带下了飞机后,法院人员质问她:“10年借的钱,这都10年了,你这么有钱都不还?”

“你还说,你爸是政协委员?”

她狡辩:“我听我爸说的…”

“什么听说的,你亲自承认的,好吧?我们这里有记录~~”

法院的人要不是已经跟她交涉了10年,短时间还真摸不清她的门路,正是如此,所以执行了整整10年~~

到她眼看无法脱身的情况下,竟然又用了一招装死,突然身体前倾倒地,不省人事,也许以为会叫救护车,可惜法院工作人员不为所动,两边拖着她继续前行,装无可装,她又醒过来了~~

到法院后,这位女杰在针对还钱这件事上,竟又表示自己男朋友是富二代,2、3百万对他来讲完全没有问题~~可惜了法院不放人,要求就地落实清楚~~结果对方接她电话,第一句问:“喂,你谁啊?你哪位??”

而她身后的,是苦苦追索了10年的债主,当初被其一家骗说帮忙买房,让债主掏出了全家积蓄160万~~如今,姐夫死,姐姐常年躺在医院~~

有时候不是因为法院的人一层一层撕开她的画皮,被蒙蔽的恐怕不在少数~~心理学家解释,有些人为什么撒谎成性?因为她们往往在重复说谎的过程中,自己会相信一部分说法是事实。随着谎言的增多,她们就会习惯这种讲述方式,各种理由信手拈来,花样频出~~

如果社会在批量制造这样的人,给她们生存的土壤,那只会把善良的人也逼成兽类,你厉害,你骗了我,我就去找不那么厉害的骗,一层一层的骗下去,最终那个没有本事骗到别人的人,就只能选择自我了结。

事实上,普信的受害人群里,是有那么一些人怀揣着让大家众筹的心思,替自己挽回一部分小损失的。以信息分享之名,以维权之名~~这么说,心情沉重,感觉就像无根据的造谣。

事实上众筹这种事情本身也很不容易操作,股票市场说买在分歧,卖在一致,大概这种类似的目的不纯的事情,往往是上当在冠冕堂皇的利益分享,谨慎在希望渺茫的游说上。

事实上在之后漫长的时间,有很多人不愿意这么被骗,希望积极的有所行动。所以有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众筹维权,里边的初衷各有不同,即便如此,的确有一些是被无情冤枉,群众的质疑和谩骂就像一根根钢针,直插人心。但也的确不能排除某一小类是怀有私念~~人数越多,众口难调~~

本人很反对那些拍电影的总是在处理弱势群体的时候,把他们拍得很善良,就好像他们是因为很善良所以才处于社会最下层一样。非常不真实的回避人性~~事实上不是,我们都知道,在下层社会生存,需要更多的狡诈、圆滑和自私自利,必要时候甚至是心肠冷硬~~那种环境下生存越久,小市民的气息就会越浓~~他们可能不会带有更客观的是非观,在他们的世界里,对利益的衡量度,往往更重~~

所以,能轻易脱下衣服去交换物质的往往是比较贫穷家庭的女儿,能违心放弃自己的一切标准去追求家庭地位更高,能给自己带来事业帮助的配偶的男人,往往都出身在较差的家庭。

现实无尽的残酷,会一遍又一遍鞭笞着他们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像《寄生虫》里金基泽一家的表现一样,你说他们坏吗?不坏!你说他们好吗?造假、撒谎和栽赃…当与同样类型的前保姆夫妇发生恩怨纠葛后,带给朴社长一家的血泪灾难,令人深思~

PS:有点语无伦次~~赶时间~~快到尾声,不够用心~~

本文标题: 变形记(一百一十七)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16050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女主人间清醒的小说?哪里能买到正版《游戏人生》轻小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