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本文核心是对剧作“态度论”的导读。故事在贩卖什么?也许你想到的第一个答案是近年来的流行语“贩卖焦虑”。我们不妨进一步考...
TIPS:本文核心是对剧作“态度论”的导读。
故事在贩卖什么?
也许你想到的第一个答案是近年来的流行语“贩卖焦虑”。
我们不妨进一步考虑——谁在焦虑?
咖啡不会焦虑,焦虑的是人。
艺术是与生命所连接的。
小说或者故事艺术,塑造的是人。
准确讲,叫艺术形象。
故事是人的故事,人是故事本身。
与其说精彩绝伦的故事,倒不如说是有血有肉的人。
教编剧,其实是在教人观察。
观察什么?观察人。
写作什么?写作人。
故事贩卖什么?
贩卖的是人(艺术形象)。
义无反顾的烈士、英勇无比的父亲、伪君子岳不群、放荡不羁的令狐冲……
剧作家在创造生命。
赋予角色价值观和生命态度后,便不再仅仅是一个角色。
这需要严谨和神圣的态度。
时代是否在意这种态度,不必太在意,重要是自己在意。
“因为艺术形象只是从没用肉体方式活过的另一个你”。
金庸先生去了,但令狐冲长存。
我们生活中遇到许许多多的人,但能给人留下记忆的并不多。
如果说地铁上,一老年人忽然晕倒,会给你留下印象的一定不是数十位围观的人,而是那个俯身去救人的人。
我们并不了解施救者的更多信息,但我们能记住的是他的态度。
艺术形象来自于人物的态度展示。
态度不仅仅是角色精神层面的所想,还是角色展现出来的行动。
《荒岛余生》展示的是人在面临极端困境时自强不息的态度。
《夜行者》展示的是小人物面对社会现实时不择手段的态度。
无论是英雄还是反英雄,都是有态度的人。
但记住了,态度是集中通过角色的行动去展示。
《飞屋环游记》中男主三幕前放下实现亡妻心愿的执念,继而去拯救男二。
《我不是药神》中男主三幕前受到同伴鼓舞,继而再倒腾一次救命药。
所谓“人物转变”指的是,人物面对某种困境时的“态度转变”。
星球爆炸会引人瞩目,但爆炸时舍命救人的英雄,会令人记住;爆炸时就算死也要把财产带上飞船的,会令人记住;爆炸时挤走他人逃生舱位的人,也会令人记住。
科幻、玄幻、魔幻、犯罪……等等是类型。
类型给了故事发生的土壤,但重要的还是通过“态度”展示出的角色。
北野武自传中最精彩的人是他的母亲,毒舌、刻薄、控制欲强且不让丝毫,儿子赚了钱一定要按比例交给她,还嫌儿子赚的不够多。
北野武一生与这个女人相爱相杀。
直到那个女人去世前,他打开她留下的小袋子。
他发现他给她的钱每一笔都储蓄在存折里,因为她“担心那个不懂事的儿子有一天会变成落魄的穷光蛋”。
所有的文化产品都能激发观众对于生活潜力的认知。
内卷的时候不妨看看《当幸福来敲门》,也许从中可以获取对生活新的认识。
去年流行的《心灵奇旅》展示的则是另一种生活态度:不必刻意追求成功,而是注意感受每一刻的生活之美。
影视作品大可不必追求教育别人,只需展示艺术形象的态度即可。
《亮剑》中李云龙对革命、敌人和女人的态度不可谓不鲜活。
也许我们可以回顾今年春季档的几部电影,《唐探3》《人潮汹涌》《刺杀小说家》和《你好,李焕英》,如果有一部电影将会载入史册,那么为什么是它?
回答的问题,只需要去感知这几部电影中主角的态度即可。
《唐探3》刻意追求笑料和建立正邪对立的悬疑宇宙,形象浮于表面(事实上开篇塑造了男主的态度来源,但可惜这一设计在后续剧情中情节竟然全被砍掉了,我相信这是制片方追求快节奏、大场面和控制影片整体时长之间做出的逐利抉择);《人潮汹涌》主角态度在可悲和可怜之间模棱两可,以至于始终无法引发观众认同;《刺杀小说家》主角态度缺乏真实感,愧疚与救赎才是核心,而影片过于塑造父亲的正面形象;《你好,李焕英》作为唯一赢家,其实主要因为“毫无保留的爱”是一种强有力的态度,对于观众感知而言则是母女情深。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梅开二度的明星是谁?原因是什么?各位可以做个简单分析。
“故事在贩卖什么”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再换种说法,即“编剧在卖什么?”“编剧到底要写的是什么?”
当然,各位心中必有自己的见解,上述仅为个人分享。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