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不要告诉孩子童话故事都是假的?童话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1、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童话故事丰富的画面以及天马行空的故事情...
我们要不要告诉孩子童话故事都是假的?
童话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1、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
童话故事丰富的画面以及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给孩子带来的是全新的视听觉体验,尤其在阅读绘本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精彩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让孩子根据所闻自行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悟体会童话故事的美丽,潜移默化中丰富了想象力。比如下面这个作品就是一个6岁的孩子在听了“七彩仙女”的故事后自己想象画出来的妈妈,她认为妈妈就是仙女,并创造性的给妈妈画了七彩的皮肤。
2、提高注意力
儿童在发育初期有意注意时间都较短,经常有家长因为孩子总是“坐不住”而感到头疼。
而听童话故事就是一个培养注意力的好方法,不知道有没有家长注意到,孩子经常乱跑,乱走动,但是一看动画片或者听绘本故事就会安静许多了。
抓住孩子的注意点,让孩子学会静下来,就从童话故事开始吧。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相信我们都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会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说话,我女儿小时候看小猪佩奇也会学着说“哦,我的天哪”。
其实我们的语言除了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口语化学习,还有在书本、媒体等学习资料上的学习。
童话就是专属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资料”。
童话中的语言活泼、简单且通俗易懂,孩子在看故事的同时也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口语表达。
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时也可以注重语气变化,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实践中利用童话来帮孩子学习语言。
4、培养孩子的情商
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让孩子懂得真善美。
相信我们都明白每一个故事都有他背后的道理所在,我们只是将故事讲出来其实就已经潜移默化的告诉了孩子这么一个道理。
比如在《睡衣小英雄》中,三个小英雄每次在跟“反派”月之女战斗后,都会帮助月之女找到她错误的原因,并且原谅她的“恶作剧”。
这不正是在教会我们孩子与恶势力斗争的同时也别忘了包容和共情吗?
家长怎样利用童话帮助孩子成长?
童话故事原来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作为家长可以通过一下方式更好的利用童话来帮助孩子成长。
1、帮助孩子养成绘本阅读习惯
童话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舞台剧、动画片或者绘本故事等都可以带给孩子们一个奇妙体验。
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小七老师还是建议我们多采用绘本阅读的形式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因为这是让孩子同时锻炼了视、听、说三种能力的学习形式。
告诉孩子“白雪公主的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头发像乌木一样黑”比直接在屏幕上呈现白雪公主的形象更能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都是假的?
童话是孩子进入成人世界的通道。还是不要告诉他们。
儿童心理发展学就指出,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分几个阶段:无意识、有意识、假象和现实混淆、假象和现实区分。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来说,2.3岁开始一直到学龄前,有不少孩子会有自己的“想象朋友”,也会相信童话、相信圣诞老人等的存在。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正常的认知发展必经之路,对于孩子成长也是有益的。这可以帮助孩子对周围环境建立更强的安全感。
当我们过早地主动地去告诉孩子,童话都是假的,一方面孩子可能还不具备可以消化这份信息的认知发展水平,只会徒增他们的困扰。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尊自信的机会,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从内心滋生出来的。
童话和游戏,都是孩子特定年龄段的语言体系,是他们安全探索这个世界、认识世界的途径。
最终孩子都会知道这些是假的,那为什么要着急去剥夺让他们去经历的过程呢?
就像孩子练习爬的时候,我们不会担心,因为我们知道当他爬好了,最终就能独立行走。
但唯独对待孩子心理认知发展,我们反而希望他们跳过所有步骤,直接变成成人。
我们剥夺的不仅仅是体验,更是他们得到内心滋养力量的机会。
童话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童话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将童话的假在孩子的小时候和盘托出,就是在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他们过早地禁锢在现实的牢笼中。而“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
童话,能够给孩子带来充分的想象力。人的幸福有一半靠的是想象,不会想象的人是不懂得真正幸福的。而开发想象力,是离不开童话的。
你以为告诉他童话的真假,是在带他更好更快地进一步发觉世界,实际上在为他画地为牢。
《奇葩说》辩手傅首尔说:“没有想象力,哪来的创造力。否定童话就是否定想象力。”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对待童话最好的态度,就是把孩子们领进童话世界的大门,然后在一旁,注视着他们愉快地畅游。在看到他们为人鱼公主而流泪的时候,为他们擦干眼泪;在看到他们为小红帽遇到大灰狼而担忧害怕的时候,给他们送去拥抱。
让他们去相信童话,他们以后,才会去努力创造童话,向着真善美,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不必告诉真假,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协助
真正好的童话,就是让孩子看到善和恶,看到不幸和幸运,让孩子可以安全地去体验、自由地讨论,释放自己内心成长的压力和恐惧。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去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而是帮助孩子筛选好的童话故事,不帮他做决定,不告诉他真假,只做引导和协助,一切交给孩子。作为家长,陪孩子一起去分辨思考,体验成长的惊喜,才是教育应有的风景。
往往我们以为,小孩子只是小孩子。但其实,小孩子也是一个“大人”,可以和你交流、探讨一些东西的单纯的“大人”。他们也会在故事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小朋友也从来都不希望自己真的被当成一个小孩子来对待。
他们渴望平等,渴望尊重,渴望大人们把他们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依附于父母的附属品,一个大人们的玩偶。
小朋友不希望你凌驾于他之上,去告诉他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正是因为他们的自尊与独立意识,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发现。
而真正的成长教育,恰是带着孩子去主动思考,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童话和现实的区别。成长,是让孩子们,在磕磕绊绊中,自己慢慢长大。我们大人在一旁,默默注视着,适时纠正或调整大方向。
真相,一点点被发现,一点点被质疑,一点点被重塑,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和成长的步伐。
童话的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但这一天的来临,不是你去把孩子们,从美好的想象中拉出来,而是他们自己,从童话世界里,心满意足、心领神会地走出来。
应不应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
童话虽美好,但与现实还是多有差距的,我们知道童话世界对孩子是精神上的寄托,但还是要"狠心"的给孩子说明真相,但也要注意时间上的把握,在正确的时间告诉孩子,不仅可以让缓解对孩子造成的冲击,也可以促进孩子心智的成长。
1.三岁前,不要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
年龄太小的孩子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如果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戳破真相,孩子不具备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而且会增加孩子的困扰。我们都知道童话是假的,但是不要着急去剥夺孩子自己经历和体验的机会。我们更多而是要让孩子体验童话,帮助孩子从童话中学习到真善美,得到内心的滋养和力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2.三岁以后,可以适当的帮助孩子分清幻想和现实
当孩子年龄增长,开始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童话开始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像我们小时候都会认为看到流星许愿会实现,但是当接触到科学知识的时候,就会开始对这个说法提出质疑,这个时候的孩子也已经具备了区分幻想和现实的能力,家长们要通过逻辑,肯定孩子的思考,并告诉孩子童话故事中的剧情和人物也都是人发挥想象写出来的。
3.告诉孩子童话精神所在,向理想阶段进行过度
当家长向孩子揭开真相的时候,为了缓解冲击,也要让孩子知道,童话虽然是假的,但是童话的内涵是宝贵的,这也是童话故事出现的意义所在,我们要从中得到学习,变成一个更加善良且勇敢的人。
只要家长在对的时间给孩子说明事实,帮助孩子顺利的过渡逻辑理解思考的阶段,孩子们才能更加接受童现实,不会因为幻想破灭为悲伤,更不会对现实产生排斥。
如果是上了学的孩子,可以把故事的事情放到实际生活,让孩子自己判断或加以引导,对故事的合理性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