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求雨,读后感国久遭大旱,齐景公召见群臣,问他们:天已经很久都没下雨了,百姓脸上都露出饥饿之色.我命人算卦,占卜者说鬼神在高山上,广水之中.寡...
景公求雨 读后感
景公求雨的寓意
仁者长寿,和则养生
“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内容。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动谏君主赈灾,深得百姓爱戴。对外则主张与邻国和平相处,不事挞伐。齐景公要伐鲁国,他劝景公“请礼鲁以息吾怨,遗其执,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鲁”。此举受到许多诸侯国的赞誉。这正是体现了人们常说的“万人称誉,多寿病法”的道理。
廉洁无私,心胸坦荡
晏子辅佐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他善良无私的胸襟和坦荡宽阔的心地,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活简朴,清心寡欲
晏子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可谓“食菲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粗茶淡饭素食当家;穿的是“缁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车驽骊;住的是“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仅如孔子所说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见晏子妻“老且恶”,欲以爱女嫁他,他坚辞不纳。他说;“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应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乐观豁达,处其自然
晏子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他曾辞退了“三年而未尝弼过”的高纠,主要嫌这个人三年都没有指出过自己的过错。孔子赞他是“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表明了他随和大度,注重自身修养的品格。晏子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不像有的王公贵胃祈求长生之术,求神灵保佑不死。他始终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景公求雨的意思
景公求雨指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鬼怪)在高山广水。
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形容降雨的成语:
【云雨巫山】:yún yǔ wū shān,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作宾语、定语;用于男女之间。
【巫山云雨】:wū shān yún yǔ,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作宾语、定语;指男女欢合。
【云雨高唐】:yún yǔ gāo táng,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作宾语、定语;指男女之间。
【景公求雨】:jǐng gōng qiú yǔ,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作宾语、定语;指不能脱离群众。
【巫云楚雨】:wū yún chǔ yǔ,犹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作宾语、定语;指男女欢合。
【耕云播雨】:gēng yún bō yǔ,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劳动。作谓语、宾语;用于文化等方面。
【云蒸雨降】:yún zhēng yǔ jiàng,云气向上升腾,雨水降落。形容下雨。也比喻广施恩泽。
【随车致雨】:suí chē zhì yǔ,指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甘露法雨】:gān lù fǎ yǔ,佛教称如来的教法如降甘露雨水。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