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清华奶奶为何会被阿里40万年薪争抢?这位奶奶对于电脑技术的掌握非常厉害,曾经就在世界有名的计算机公司进行效力,是计算机行业年龄最大的研发者...
83岁清华奶奶为何会被阿里40万年薪争抢?
“我都30岁了才开始写作,晚了吗?”
前几天我在网上买的与写作相关的书到了,当时没在家所以叫妈妈帮我收快递,我回到家的时候,妈妈很惊讶的问我学写作?我点点头。妈妈苦笑,读书的时候都没见你那么认真去学习写作,现在都出来工作那么久才去练习写作,累不累呀。
我能理解妈妈的惊讶,她一定会觉得我现在写作简直在浪费时间,写字又不能帮我赚钱,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是啊,有时候我们在做一件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的事时,可能会迷茫,会怀疑所坚持做的事到底值不值得,会随着周围人的不理解也开始动摇自己所坚持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昨天晚上看了一档综艺节目《创造101》,这档综艺主要是打造中国女团偶像,随着类似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本来不怎么看好这类节目的,但却被里面朝气蓬勃的少女却打动了我。她们不仅年轻,有活力且正能量,还一颗无所畏惧的心。
记忆最深刻是前1931少女团,曾经是一个已经出道的女团,却因为流量上不去,最终团队遗憾解散。但她们并没有放弃,甚至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重返舞台,只因为她们心中有梦。有的少女选手甚至特长、长相都比较一般,但她们可以为了梦想奋不顾身,愿意去学习。导师台湾女星Ella说,我不敢说只要你去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但是不努力一定是不可能会实现梦想。
而越来越长大的我们,好像也越来越变大不够勇敢,做事情好像总是习惯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想做却不敢。总是把还没有开始做的事情的想得多难,多可怕,曾经看过一个理论:人们担心的事情,90%都不会发生,都是人们自怨自哀的想象,无论发生什么事,人们总是下意识的往坏处想,想到事情最差的可能性,然后把自己吓得要死。
今天在一个写作群里看到小伙伴们聊写作的事情,有个人说,感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自媒体赚钱而开始写作了,感觉竞争越来越大了,自己是个小白,都30岁的人了现在才在写作的路上起步,会不会有点太晚了,感觉好难有出头之日。另外一位大咖写作者说一点都不带怕的,成功的路上从来都不拥挤,真正能把写作坚持下来的,没有多少人。
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就好比我,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这不昨晚掌阅APP就在提醒我: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灵魂已经懒惰了7天了,是时候上路了。看到这个提醒我才想起来自己好像又开始变懒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总是会满腔热血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巴不得马上学会这些技能,马上看到成效。如果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好像并没有或到什么,生活也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变后,就会习惯性选择遗忘,选择逃避困难,渐渐遗忘了曾经满腔热血想要做这件事的初心。
是啊,能把一件事情坚持一天,两天,三天多人很多,可能坚持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人也很多,但是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久的人好像真的很少很少。
阿里巴巴以40万年薪招聘资深体验师,要求60岁以上老人,广场舞KOL(意见领袖)优先。这场招聘,阿里一共收到了3000多份简历,有本科生,有大专,还有博士、硕士生甚至还有用双语进行申请的。
首批应聘到岗的有10多位大爷大妈参加了线下沟通会,其中有一位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62岁的作家大爷,62岁的IT大爷……
IT大爷还做了自我介绍的PPT:10多年淘宝买家经验,熟练操作设计软件……
知名港星1980年出生的谢霆锋,近两年从舞台上散发着光芒万丈、大红大紫的明星,跨界到充满人间烟火且接地气的厨房当厨师。关注他这档《12道锋味道》节目当然是因为谢霆锋的颜值啦,但看了他在节目里精细的刀工,精湛的厨艺之后,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真正努力学过做菜,我想他不会有那样精湛的厨艺,并且对食材的搭配也不会如此的熟练。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29岁才开始写作,在这之前他也只是餐馆的老板,在年龄上来讲,也许是有点晚了,但是写作这件事,只要你开始,永远都就不会晚。成为作家的他,并没有丝毫松懈,同样也没有止步过学习,写作后他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反而变得越来越规律,十年如一日的在坚持,称得上是高产作家。
以前 ,我的梦想是唱歌,可我唱的歌顶多是卡拉OK水平,可我并没有去专业学;后来我发现,我其实还可以学跳舞,觉得跳舞很酷呀,但是跳了两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发现跳舞真的好累呀,累到想放弃了。
如今我仍然一事无成,我想也许是因为我放弃的太快了,我习惯了遇到了困难就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或者自欺欺人的觉得换一个所谓的“更好的方向”,但好像“更好的方向”其实根本不存在,因为如此下去,我会不停的发现“更好的方向”,然后不断的失败。
在上,经常看到一些熟悉的写作者的文章挂在首页,我跟她们几乎同时起步,但是如今别人已经是粉丝几万的咖位标签人物了。我翻看了她们的文字,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几乎隔天更新,而我隔几个月才更新一篇文字,人家写字几百万字,你才几万字,怎么会有可比性呢。
她们之所以能变得那么优秀,关键还是不怕起步晚和坚持。走向成功的过程大抵好像起点是南极,而成功路径的终点是北极,无论是往哪个方向走,一旦方向确定后,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那目的地总会到达的,只是时间问题。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步都走好,脚踏实地,写作是一个需要坚持不懈打磨的细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没有一个写作者在写作前是毫无学习就胡编乱造的把一篇文章写成所谓的爆文,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根本做不到。
我告诉自己不妨把脚步先放慢,调整好浮躁的心,多看看书,给大脑多输入内容,才会更有质量的输出。
叶圣陶的《怎样写作》里提到只要有话想说,就能写,要写成诚实的话,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要去寻找源头,有了源头才能倾注出真实的水。所谓的源头就是我们的生活,生活的涵义应该是阅历宽广,善于发现,有自己的推断能力和方法,情感丰富等等。
写作其实就是日常语言表达的另一种延伸,平时怎么讲话,写出来的文字就说怎么样的。所以,在写作的同时,还要让自己养成一种良好的语言习惯,好的语言习惯就好比通货,不能各人各个人的,必须得大家公认的通货才有价值。文字也一样,所想要表达意思仅仅是代表个人价值观还是大家认可的价值观观呢?所以说,这些都是要去学习的写作技巧。
83岁的老奶奶都还可以拥有更精彩的下半生,我才20多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其实,什么时候起步写作都不晚,只要开始了就要去懂得学习,懂得坚持,而不是空口说说而已。 人生,除了我自己,谁也无法改变我。
马云说“人如果停止了学习,就开始走向失败。” 请相信,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看过的书,写过的文字,你学习过的每一样东西,最终都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反馈到自己身上的。 不要等生活为难你时,才后悔开始的太晚。
如果喜欢文字,请留下你的小❤️❤️支持。么么哒~
那些努力奔跑的人,命运从来都不会辜负
作者:简七夕(富书专栏作者)
你想过没,老了后,你会是什么样的?要过怎样的生活?
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少年说》里,男孩在台上吐槽自己的姥姥“能不能让我们省点心”?
姥姥退休后,在一家培训学校找了份教务老师的工作。
东北早上零下20度,可72岁的姥姥依然每天风雨无阻去上班,起早贪黑,非常忙碌。
家人担心姥姥的身体,希望她能过老年人的生活。
什么是老年人应该过的生活?姥姥问。
男孩回答:在家带娃,享受生活的安逸。
但是,台下带着墨镜,穿着千鸟格大衣,时髦又精致的姥姥并不赞同这话。
她说:“我每天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一起,姥姥不是72岁,我是27岁,年轻着呢。”
花甲之年的姜淑梅老人问女儿:什么叫为自己而活?
女儿说,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对姥姥而言,站在三尺讲台上,是她热爱的事业,也是她选择的生活。
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朝着梦想一直奔跑下去,你就永远都是年轻的。
梦想,没有太晚的开始
最近在播的《我的真朋友》里,有一集是邓伦和baby、朱一龙三人结成联盟,准备开启创业之旅。
三人在看房时遇到了一位画家,为了留住过往爱情的记忆,他固执地守在一幢老别墅里。
剧里的老人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抖擞,坐在那里,自信而霸气。
如果不说,你能猜出他今年已经83岁了吗?
49岁一穷二白地“北漂”研究哑剧。
50岁跑去健身,要练肌肉。
健身房的小伙子听后一脸不可置信,劝他:您都这岁数了,还是回家带孙子吧。
他摇头,依然每天雷打不动健身2小时。
如此炼狱般3年过后,他的健硕身材,小年轻们见了都流口水。
65岁学骑马,78岁骑摩托,79岁穿着花裤子、光着膀子上T台走秀,80岁做DJ、打碟,给自己放歌。
他叫王德顺,一个越老越有魅力的老人,堪称行走的荷尔蒙,最帅的“老鲜肉”。
在我们认为该退休的年纪,他用不停地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我们震撼的事实。
告诉我们: 命运从来都不会辜负那些为之努力并不停追求的人。
风靡全球的风俗画家摩西奶奶,77岁高龄开始绘画创作,80岁举办个展。
在生命最后的20年里,数千个日日夜夜,她从未停歇梦想的渲染。
她说:做你喜欢的事,上帝会很高兴地为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中央电视台“读书”的主持人李潘说:
60岁认字,75岁写故事,80多岁的姜奶奶梦想是90岁之前成为一名画家。
她的座右铭是: 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不要懒!
对一个心中有热爱的人来说,梦想,没有太晚的开始,年龄,从来不是问题。
不管你多大年纪,你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学习,人生才有无限种可能
去年,因收费站撤销,36岁大姐找领导哭诉:
“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我啥都不会,也学不会什么,以后怎么活?”
而反观另一件事,阿里巴巴以年薪40万招聘资深体验师,要求60岁以上老人,广场舞KOL(意见领袖)优先。
这场招聘,收到了3000多份简历,甚至还有人是用双语申请的。
首批应聘参加线下沟通会的10名老人,有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62岁的IT老人……
IT大爷还带了自己做的ppt介绍自己:淘宝12年买家经验、注册并运营微信公众号、熟练操作photoshop、office软件。
两件事放一起,一边是36岁女售票员哭诉年龄大了,没法再学新东西了。
一边是大爷大妈们以一种积极心态对待岁月,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所以, 年龄,只是贪图安逸的借口,从来不能成为无法学习的理由。
这是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它抛弃你时,连一声招呼也不会打。
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的活着,不能接受新事物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还记得当初朋友利用业余时间考了会计证,还曾被同事嘲笑:你一做行政的,学它有什么用?
但前阵公司裁员,只有朋友被留了下来,因为会计部那边需要人,而她,恰好有证。
不要瞧不起那些无关紧要的学习,很多时候,能为你赢来人生先机的,恰恰是那些别人眼中无用,你也许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学习。
佩内洛普·菲兹节拉德说:你学过的每样东西,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只要还在学习,你的人生就有无限种可能。
我们想要活成什么样子
teve Cutts有部动画短片《In the Fall》,用100秒的时间讲了一个人生倒计时的故事。
一个中年男子在楼上浇花,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从楼上掉了下来。
在距离死亡最近的这刻,他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
曾经他也是激情四射的少年,后来却迫于现实压力,漫长的余生,都被锁在一张办公桌上。
身材开始发福、头发日渐减少、微笑变成了苦涩。
唯一不变的,是无论内心有多厌弃,始终守着不敢离开的工作,失望、厌倦、麻木,直到死亡。
这样的生活真是他想要的吗?
在一生的回放结束时,他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早就不是自己想要的了。
最终,他释怀了,点了一根烟,微笑着等待死亡的来临。
其实, 早在褪去激情,梦想幻灭的那刻,他就已经死掉了,活着的,只是一具忙碌的躯壳而已。
就像动画片《摩登原始人》里,女儿对爸爸说:“你那不叫‘活着’,只能说是‘没有死去’。”
真正的活着是:
77岁的姜淑梅老人还在埋头学画;
83岁的王德顺老爷子还在健身房压腿,时刻准备着进入工作;
100岁的摩西奶奶还在心爱的画纸上作画。
坚持内心的欢喜,并为之不懈地努力,才是驱动生命时刻彰显活力的兴奋剂。
卡耐基说: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那么,你呢,想过没,要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要活成什么样子?
是这样死于25岁,葬于75岁?
还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逐梦人,80岁,亦会如王德顺老人那样,大声喊:我还年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