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寄冰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什么企鹅寄冰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什么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并且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做,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企...
企鹅寄冰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什么
企鹅寄冰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什么《企鹅寄冰》是一则融故事性、科学性、社会性于一体的童话。故事性主要表现为讲述了身在南极的企鹅给长在非洲的狮子寄冰导致的“美丽误会”;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故事中讲到的冰、水互为转换的条件(环境),以及地球因幅远辽阔导致的地域差异;融合的社会性教育则有朋友之间可以通过信来传递友谊。
企鹅寄冰读后感一句话
企鹅寄冰读后感一句话如下:
《企鹅寄冰》这样一篇科学童话,语言浅显易懂,让孩子们读中思考。如果只是简单的读读,按教参上的三个问题,串起整篇课文,最后总结一下,告诉孩子们:水遇冷凝结成冰,冰遇热化成水,当然是可以的。
但,如果读完课文,能这样结合生活进行练习,孩子们对第一单元课文主题的把握更深,也更能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在课堂上,我按教参上的三个问题领着孩子们读课文时,感觉到孩子们对课文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对期中蕴含的道理也是明白的,只是语言表述不够准确,只需对如何用词准确加以纠正和指导即可。
但,读完这篇课文,学习目的就达到了吗?我认为不是的。现在的语文关注生活,课文是对孩子们生活的一种导向,第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均以自然为主题,是在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留心观察大自然!
所以,在《企鹅寄冰》结束之后,很有必要看一看孩子们在学课本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我的身边是不是也有'小蝌蚪变青蛙'这样的神奇动物,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奇妙的变化呢?”这样的思考和疑问。
“孩子们,自然界是神奇而充满变化的,身体坐正,心灵插上小翅膀,快飞到天地之间去看一看吧!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连绵的高山、流淌的小溪……那里有太多美丽的植物,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精灵,快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神奇的变化呢!”
孩子们听到我的一段引导,两个孩子说到了“变色龙”“毛毛虫变蝴蝶”,这是在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们就分享过的。
之后,经过短暂的沉寂,我引导孩子们从读过的书,比如《小蓝和小黄》,发现颜料相融会变色,结合生活用品,发现钢铁高温会变成液体,冷却后能变成坚硬的固体。我们还联系去植物园以及《我是什么》,去补充水汽在秋天会变成霜,落在叶子上非常漂亮。
孩子们还结合自己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说出了在一个月之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以及叶子在不同季节颜色的变化……
在最初的启发中,孩子们能说出的非常少,启发和引导非常困难,课堂几度陷入沉寂,但是不断的结合绘本、已学课文,不断从孩子们生活找切入点,运用营造情境的导入语,让孩子们能大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将课本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既增强对课本的感知,也有助于孩子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如果你只是和孩子一起简单的读了读《企鹅寄冰》,那倒是有些遗憾。读完之后,和孩子交流一下你们世界里的奇妙变化吧,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往往更美丽!
求一篇企鹅寄冰读后感
暑假我读了冰波著的《企鹅寄冰》智慧童话这本书,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十分生动,且每篇至少用一组反义词突出主题,让我爱不释手,连续看了两遍。
里面讲了狮子大王住在很热的非洲,夏天到了 ,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热,它听说南极有一种很冷很冷的东西叫做冰。但是他没见过冰是怎样的,于是他就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封信,请企鹅给他寄一块冰来。企鹅想:“狮子大王要一块冰,我这里可是冰天雪地,那太容易了。”于是立刻挑了一块方方正正的冰块装进塑料袋,然后封进盒子里给大王寄去了。盒子上了轮船又上飞机……最后终于到了大王手上,可是打开一看:盒子里只有一袋水。大王很生气,命令邮递员把邮件退回去,并写上:我要你寄冰来,你为什么给我寄水?企鹅收到退回来的盒子连忙打开看,里面确实是块方方正正的冰。企鹅也糊涂了……看完之后我觉得为什么狮子大王和企鹅都没有想到冰在不同的温度下的互相转换(水低温变成冰,冰遇到热化成水)的规律呢?所以无论我们干什么事情都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规律,要看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表面……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