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精神明亮的人》是一部国产文学书籍。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携上这样一本书,...
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
《精神明亮的人》是一部国产文学书籍。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急!!今天就要!!
先到的先给分再追加!!!我想我写这篇读后感的愿望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教育者们去阅读这样一本美丽而深刻的思想作品---王开岭的《精神自治》,去感受那份属于心灵的触动。我相信每次阅读它都会激起我对属于思想者的那份快乐的追求。
清楚地记得翻开书的第一篇《精神明亮的人》就被作者优美的措辞和细腻的语言以及纤细的情感所叹服。我从未在阅读的时候经历着这样一份情感,不是像以往喜欢一本书那样简单地在享受着文字所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想象,带给我的沉醉,而是无法克制的赞叹,钦佩与敬仰。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和锐利的思想与他充满着文学而又诗意的表达结合后仿佛产生了一种可以撼动我心灵的力量,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犹如你在混沌,慵懒与麻木的沉睡之中听到一声嘹亮发叫声很刺耳的鞭声,凛然惊醒,肃然起敬。”
在开篇《精神明亮的人》中,触动作者心弦的是福楼拜写给女友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我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正是他的“按时看日出”让作者猝然绊倒。一位如此吝惜时间的世界文豪,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它当作是一门必修课来迎对,那是何等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于是作者感叹“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记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正是因为作者的这些文字(事实上还有很多其它令人动容感慨的文字)让我为自己对待大自然的态度而潸然。原来自己的日常感受是那么的冷漠、粗糙和鲁钝;原来自己漏掉了那么多珍贵的、值得为之欣喜和感激的东西。这让我突然怜惜自己不再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没有了儿童般的好奇与纯真,不知觉地走进成人的世界,漫无目的地追寻着成人的游戏规则、同人打交道的经验和逻辑。经常我会为自己的麻木和无精打采摸不着头脑,而今当我漫步并沉浸在作者的精神洞穴里时,我才顿然发现自己缺的是儿童般的明亮的精神和清澈的目光,因为只有拥有它,才能在这个有着无数缺陷与霉暗的世界里、无数懊恼与沮丧的生活中注视到美丽与神奇。是的,我渴望且拼命地提醒自己做个童心未泯的人,去享受童年的美,自然的美,既而是心底的那份热情与释然。
带着对童心的向往,我又翻开了王开岭在《精神自治》中的另一篇美文《向儿童学习》。其实看到题目时,我猜想作者大概是要让我们这些掌握着“妥协、欺骗、虚与委蛇……”等厚黑技巧的成人们在与朴实、干净、简单、明朗的儿童们相比时感到惭愧,让我们学习儿童们对弱者的之同情,救援之慷慨,施舍之大方和他人之坦诚。果然亦然,但即便如此,我在读其文时仍然感受一种生命的洗礼,心情就像是收获心灵的甘露般的舒畅与渴望,没有一丝强求反而如此情不自禁。或者说是我像站在一片思想森林前,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灵魂愉悦而神清气爽,顿感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它让我知道自己为何那么怀念童年并想极力挽回那份因为童心的缺失而逐步陷入的“生命丢失”;它让我感激童年所赐予我的勇气、快乐、鼓舞和信心,珍惜童年所教给我的高尚、善良、正直和诚实。于是我决心要向孩子们学习,更加真诚本色地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和平,以一颗简单,朴实,坦然,不折不扣的心面对生活。
我被王开岭的这本书所深深吸引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文学而又诗意的表达,更是那种“饱蘸着理性思考之庄严与队人类命运之诗情关照的笔墨”给了我一种深刻的警惕,让我审视自己。这种像是“心灵之尘的清扫”的表达愈加在《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中让我第一次接触到“生命不到位”这个问题,从而折射出许多相关的问题,如“我们可曾真实有力地生活过?我们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随心所欲的事?有多少可不看别人眼色、不听候别人判决、自己说了算主张?压抑、委屈、焦虑、愤懑、庸散、怀才不遇、战战兢兢、怨天尤人、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潦潦草草不正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貌吗?……”可怕的是这种精神境遇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熟视无睹了。在我们国人的身上确实很难找到像西方人那种朴素本色自主自愿的生活状态了。文中作者呼吁正义、发人深思的呐喊让我也为西方人做事时(哪怕是我们眼里再微不足道的小事)的那种投入、虔诚、兴致盎然,兢兢业业而感动,而为我们身上所流失的那种生命的“个”和精神上退却的对生命的热忱而悲哀。这让我突然明白我为什么会多次和我的朋友说“我特别怀念过去的我”,怀念那份激情,那份纯粹,那些属于自己更多的“个”。就像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没有独立的精神领地,没有个性的生动与闪光,没有自足的个体意志和理想,一个人无论面皮多么红润白皙,其生命都谈不上鲜活与健康;无论肉体的居住环境多么轩敞耀眼,其生态都是黯淡、阴郁和低垂的,灵魂都无法真正明快起来。”
其实这本书对我的另一大影响就是它是让我温习了许多精辟的词汇,使得我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显得那么小心翼翼,深怕我这般粗糙欠缺感染力的文字会影响你对阅读这本书的欲望。甚至是此时此刻我依然怀着这种从未有过这样强烈的愿望——期待有更多的人去阅读王开岭的《精神自治》,就像是被赋予了某种责任甚至是使命一样,。最后我想用另一位读者的感言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希望你相信这本书给你带来的心灵的触动远比你想象的更具震撼力。
“这是一部像森林一样丰富的书,构造出一个思想探险般的神秘世界,灵魂的“诗意地栖居”地遍布它的每个角落。”
清楚地记得翻开书的第一篇《精神明亮的人》就被作者优美的措辞和细腻的语言以及纤细的情感所叹服。我从未在阅读的时候经历着这样一份情感,不是像以往喜欢一本书那样简单地在享受着文字所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想象,带给我的沉醉,而是无法克制的赞叹,钦佩与敬仰。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和锐利的思想与他充满着文学而又诗意的表达结合后仿佛产生了一种可以撼动我心灵的力量,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犹如你在混沌,慵懒与麻木的沉睡之中听到一声嘹亮发叫声很刺耳的鞭声,凛然惊醒,肃然起敬。”
在开篇《精神明亮的人》中,触动作者心弦的是福楼拜写给女友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我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正是他的“按时看日出”让作者猝然绊倒。一位如此吝惜时间的世界文豪,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它当作是一门必修课来迎对,那是何等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于是作者感叹“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记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正是因为作者的这些文字(事实上还有很多其它令人动容感慨的文字)让我为自己对待大自然的态度而潸然。原来自己的日常感受是那么的冷漠、粗糙和鲁钝;原来自己漏掉了那么多珍贵的、值得为之欣喜和感激的东西。这让我突然怜惜自己不再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没有了儿童般的好奇与纯真,不知觉地走进成人的世界,漫无目的地追寻着成人的游戏规则、同人打交道的经验和逻辑。经常我会为自己的麻木和无精打采摸不着头脑,而今当我漫步并沉浸在作者的精神洞穴里时,我才顿然发现自己缺的是儿童般的明亮的精神和清澈的目光,因为只有拥有它,才能在这个有着无数缺陷与霉暗的世界里、无数懊恼与沮丧的生活中注视到美丽与神奇。是的,我渴望且拼命地提醒自己做个童心未泯的人,去享受童年的美,自然的美,既而是心底的那份热情与释然。
带着对童心的向往,我又翻开了王开岭在《精神自治》中的另一篇美文《向儿童学习》。其实看到题目时,我猜想作者大概是要让我们这些掌握着“妥协、欺骗、虚与委蛇……”等厚黑技巧的成人们在与朴实、干净、简单、明朗的儿童们相比时感到惭愧,让我们学习儿童们对弱者的之同情,救援之慷慨,施舍之大方和他人之坦诚。果然亦然,但即便如此,我在读其文时仍然感受一种生命的洗礼,心情就像是收获心灵的甘露般的舒畅与渴望,没有一丝强求反而如此情不自禁。或者说是我像站在一片思想森林前,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灵魂愉悦而神清气爽,顿感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它让我知道自己为何那么怀念童年并想极力挽回那份因为童心的缺失而逐步陷入的“生命丢失”;它让我感激童年所赐予我的勇气、快乐、鼓舞和信心,珍惜童年所教给我的高尚、善良、正直和诚实。于是我决心要向孩子们学习,更加真诚本色地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和平,以一颗简单,朴实,坦然,不折不扣的心面对生活。
我被王开岭的这本书所深深吸引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文学而又诗意的表达,更是那种“饱蘸着理性思考之庄严与队人类命运之诗情关照的笔墨”给了我一种深刻的警惕,让我审视自己。这种像是“心灵之尘的清扫”的表达愈加在《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中让我第一次接触到“生命不到位”这个问题,从而折射出许多相关的问题,如“我们可曾真实有力地生活过?我们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随心所欲的事?有多少可不看别人眼色、不听候别人判决、自己说了算主张?压抑、委屈、焦虑、愤懑、庸散、怀才不遇、战战兢兢、怨天尤人、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潦潦草草不正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貌吗?……”可怕的是这种精神境遇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熟视无睹了。在我们国人的身上确实很难找到像西方人那种朴素本色自主自愿的生活状态了。文中作者呼吁正义、发人深思的呐喊让我也为西方人做事时(哪怕是我们眼里再微不足道的小事)的那种投入、虔诚、兴致盎然,兢兢业业而感动,而为我们身上所流失的那种生命的“个”和精神上退却的对生命的热忱而悲哀。这让我突然明白我为什么会多次和我的朋友说“我特别怀念过去的我”,怀念那份激情,那份纯粹,那些属于自己更多的“个”。就像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没有独立的精神领地,没有个性的生动与闪光,没有自足的个体意志和理想,一个人无论面皮多么红润白皙,其生命都谈不上鲜活与健康;无论肉体的居住环境多么轩敞耀眼,其生态都是黯淡、阴郁和低垂的,灵魂都无法真正明快起来。”
其实这本书对我的另一大影响就是它是让我温习了许多精辟的词汇,使得我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显得那么小心翼翼,深怕我这般粗糙欠缺感染力的文字会影响你对阅读这本书的欲望。甚至是此时此刻我依然怀着这种从未有过这样强烈的愿望——期待有更多的人去阅读王开岭的《精神自治》,就像是被赋予了某种责任甚至是使命一样,。最后我想用另一位读者的感言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希望你相信这本书给你带来的心灵的触动远比你想象的更具震撼力。
“这是一部像森林一样丰富的书,构造出一个思想探险般的神秘世界,灵魂的“诗意地栖居”地遍布它的每个角落。”
求篇读后感
庆祝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600题 25.00 新华2 毛泽东传 55.00 中国人民大学3 平凡的世界(上中下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64.00 人民文学4 茶人三部曲(共3册) 77.00 人民文学5 我的团长我的团(上) 35.00 新星6 我的团长我的团(下) 35.00 新星7 红岩 26.00 中国青年8 红日 23.00 中国青年9 潜伏 32.00 百花洲文艺10 亮剑/都梁文集 30.00 人民文学11 血色浪漫/都梁文集 40.00 人民文学12 狼烟北平/都梁文集 30.00 人民文学13 中国没有榜样 32.00 人民日报14 永远的1977(往事与随想) 28.00 北京大学15 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文集 29.80 中国物资16 蹉跎岁月/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22.00 人民文学17 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 29.80 江苏人民18 枪杆子(1949) 59.80 人民19 暗算/麦家文集 18.00 浙江文艺20 风声/麦家文集 18.00 浙江文艺21 解密/麦家文集 18.00 浙江文艺22 一句顶一万句(精) 29.80 长江文艺23 让生命没有遗憾 23.80 河南文艺24 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 29.00 华夏25 坚守生命 205.00 华夏26 改革开放30年散文选/改革开放30年作品选书系 35.00 上海文艺27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散文随笔自选集) 45.00 书海28 文化苦旅 22.00 东方出版中心29 新青春词典——汶川大地震的少年记忆 28.00 浙江教育30 爱国歌曲大家唱 16.00 浙江文艺《平凡的世界》不是像张恨水、琼瑶、金庸式的通俗文学作品(即使是它们,近年来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而是绝对属于正规的严肃文学,因此,对它评价的严重分歧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学者和文学爱好者也表示了自己的困惑和追问①。应该说,《平凡的世界》不完美但也远非一无是处,在人们对它颇为极端的褒扬和贬斥中,折射着时代文化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多元格局,也蕴涵着价值趋向和批评姿态上的一定问题。《平凡的世界》的评价现象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这一现象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史写作的认识。
评价一种文学现象的基础是看作品本身。应该说,《平凡的世界》能具有如此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自有其不可忽略的优点。我以为,它最突出的长处,在于对现实生活(具体说就是对社会变革时代的乡村大众)的热切关注。路遥是一个来自于农村、也始终关注农村的作家,《平凡的世界》和他的另一部作品《人生》在读者大众中(尤其是在农村青年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就是因为它们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广阔现实,尤其是揭示了在这个农村社会中最深刻而彻底的变迁中,农民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追求精神——这种精神的表现是现实的,但其底蕴则是几千年中国农民始终屈服在社会的底层的顽强身影。路遥对农民表示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也部分地揭示了现实的冷酷和艰辛。
与这一关注相联系的,是《平凡的世界》对书写对象——农民强烈而真诚的爱心,并将这一感情毫无保留地融入作品中。正如路遥自己所说的:“作为正统的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之情。我更多地关怀着他们在走向新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而不仅仅是达到彼岸后的大欢乐。”②《平凡的世界》投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并且以无保留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对读者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作品经常将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融注在人物性格和思想中,并对人物的命运和生活表现出深切的关怀。作品的主人公孙少平兄弟在得到作者特别的理解和关注之余,他们的口中也经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的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③这可以说是人物的语言,同时也是作者的心声,二者的思想情感交融到了一起。客观来说,这一方法的艺术效果有利有弊,但它对于读者的感染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客观化写作正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创作潮流的时候,这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创作展示出自己特别的艺术效果。
正是这两点,使《平凡的世界》赢得了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认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90年代进入高峰的中国社会变革,是中国农村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也许除了封建时代的各次农民起义,但那毕竟是动乱时代的产物,而且广大农民承担的也主要是炮灰的角色),像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这样渴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彻底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命运的农村青年,实在是难以数计。当前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属于这种类型的应该也占到大半。如果说《人生》中高加林的困惑和失败更多只是加深他们的理性思考的话(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人生》在当代农村青年中获得的共鸣就不如《平凡的世界》),那么,《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兄弟的挣扎和成功则成为了他们的精神缩影,也成了他们的信心源泉。共同的生活道路,共同的命运选择,使这些读者自然地喜爱《平凡的世界》,像关注自己生活一样关注人物的起落与悲欢。
而且,《平凡的世界》的价值并非完全局限在现实本身,它也具有某些超越现实关注的意义,像作品表现的激情和理想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因为当下的中国文学中,表现琐碎卑微生活的作品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张扬理想、充满激情的作品很难找到,但是,生活是不可能缺少理想和激情的照耀的,当前的文学状况,很容易让那些渴望逃出生活的平庸和麻木的读者感到失望(最典型的是年轻大学生,他们正处在对生活有所幻想也有所希望的年龄,从本能上就会排斥那种缺乏理想精神的作品),对《平凡的世界》表示认可和欢迎。
最后,我们还应该提到《平凡的世界》所采用的创作方法——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异化和畸变之后,现实主义方法已经为80年代后的大多数作家所不屑,但路遥运用这一方法,却取得了成功。像在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方面,在对乡土乡情魅力的展现方面,《平凡的世界》表现出了认真的追求,也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点,固然能强烈感染那些来自农村却又到城市中讨生活的读者们,使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浓郁的思乡情绪,抚慰他们漂泊异乡的心灵,同时也能给城市青年读者一种新鲜感,在欣赏到乡村异域风情美的同时,也了解到更丰富的生活世界。
上述特点,是《平凡的世界》受到众多读者喜爱和关注的原因,也如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它同时及之后的许多其他创作的不足,折射出对它表示忽略和冷漠的当代文学史界在评价观念上的某些误区。
首先,《平凡的世界》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与热情映照出当前文学对现实的淡漠和激情的匮乏。自80年代后期起,现实关注精神就退出了文学舞台的主流(除了张平和周梅森等人的反腐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有自己的不足,但它们的现实关注热情还是有其积极意义,而它们也遭受到与《平凡的世界》相似的读者欢迎、学术界不认可的命运)。如果说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尚体现出作家们对以往虚假现实主义的不满和矫正欲望的话,那么,此后文学向彻底个人化的转变,对现实进行排斥和疏离,则是对作家责任感和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种背离与割裂。文学越来越走向个人和自我,却失去了文学最根本的对人的关注。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关系,缺乏对社会和大众关注的作品自然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90年代文学日益被社会所遗忘,部分原因是商业文化的冲击,但文学远离现实,淡漠于人们大众现实中的苦难和追求,也应该承担部分原因。
由此,《平凡的世界》还折射出当前文学界对现实主义排斥的盲目和极端化倾向,它证明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并没有丧失自己的价值。虽然方法的改变和多元是文学的发展,但绝对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简单地鄙弃某一种创作方法。正如文学不可能离开生活、离开读者,以真实再现生活细节为特点的现实主义不可能丧失其存在的意义。卡夫卡、乔伊斯的伟大,并不会损害到托尔斯泰、左拉的光荣。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讲的现实主义不是在五六十年代文学中泛滥的那种廉价的歌颂和典型化,而应该是对生活切实的刻画与描摹,是对于生活潜流的捕捉和把握。当代中国作家们所要做的,应该是摆脱以往现实主义僵化和虚假,抛弃“典型”的囿限,去寻找生活深层的真实与意义,而不是简单地鄙夷和抛弃。现实主义的复兴,将真正振兴当前的中国文学。
再次,我们要对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的技术化和文化化倾向表示质疑。20世纪后期的中国文学是越来越向技术化方向发展,文学研究也走向追求时髦的文化批判话语、忽视文本的潮流,情感这一在传统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因素更是受到极端的鄙视(80年代的先锋文学是一个极端,其流弊一直延续至今)。其实,这是对于文学本质的一个忽略和误解。正像中国从古至今的许多民歌,尽管形式并不完备,感情表达也相当外显,但凭借其感情的真诚和纯粹,却拥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过分的感情泛滥固然是缺陷,但以技术取代情感,将情感作为文学的一大缺点,无疑也相当偏颇。文学从根本来说是人类心灵的写照,文学史不应该是技术史,而是人的心灵史、精神史,文学研究也应该以文本为中心和基础。许多研究者之轻视《平凡的世界》,就是认为它停留在以情感人阶段,没有表现出更复杂的技术价值。这种评价显然是过于狭隘,也过于理性了④——事实上,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因感情色彩问题而受到文学史冷遇的作品不只《平凡的世界》一部,巴金的名作《家》也有类似的遭遇。《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也承受着某些学者“感情过于泛滥”、“结构不够严谨”的许多微词。它反映的是文学史界同样的问题。
“《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出现,与读者和评论界也不能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平心而论,《平凡的世界》远非完美,评论界和读者对它一片赞美之声,却缺少必要的清醒的批评,自然体现了评论界和读者接受上的缺陷。
首先,从审美上来说,《平凡的世界》故事应该说是比较老套的,尤其是人物命运和爱情描写,都带有很强的虚幻浪漫色彩,“英雄美女”、“遇难呈祥”以至大团圆的结局,都显得颇为理想化,虽然情节也有跌宕起伏,却缺乏深刻的人性揭示和命运拷击,缺乏对现实冷峻的审视,可以说,它还不具备真正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从现代性方面来说,作品的思想也有明显的不足,如对女性形象品格的塑造和褒贬,如男主人公的理想模式等,都缺乏现代精神的映照,而是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才子佳人特征。《平凡的世界》中的理想和浪漫具有抚慰乡村游子精神的作用,却不能给予他们更强大更现代的精神力量,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个更理性更稳固的支点。读者们对作品故事的普遍肯定,一方面反映了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抗争的青年读者(尤其是来自农村的青年人)寻求理解和安慰心理的饥渴,折射出这一抗争的艰难和社会对于他们的冷漠,同时也反映出这一代青年人还缺乏明确自主精神的建构,当他们在寻找自己命运时,还存在着对生活依赖和幻想的心理。
同时,它也反映出社会审美心理的简单和粗糙。在经历了“文革”和“十七年”虚假浪漫主义文学教育后的精神缺陷,中国的大多读者还没有彻底从以往的那种虚假的文学环境中解脱出来,培养出真正的现实主义审美心理。读者对《平凡的世界》审美模式的普遍认同,与当前文学中流行的那种虚假情感、粗制滥造的“散文”现象,体现出同样的审美缺陷。
其次,在创作精神上,《平凡的世界》也有一定的缺失,尤其是在主导精神上,它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服务者”角色中走出来,带有较强的政治功利色彩,这一点,影响了作品的向更深入的人性世界开掘,也局限了它的思想深度。
评论界对《平凡的世界》无条件的溢美,也反映出在当前的文学环境中,文学评论还没有完全真正地建立起自己的自主性,尤其是像诸如茅盾文学奖等各种主流文学评奖活动中,意识形态影响还很强烈,许多文学评论者还没有完全站在文学本身的角度,承担的主要是政治代言人的角色。同时,它也反映出当前文学中,评论界和学术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没有达到很好的和谐。
当然,对于上述批评,读者也有充分的理由将皮球踢回来: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比《平凡的世界》更切合他们心理需求的作品,他们才最终选择了它。毕竟,在当下文坛,像《平凡的世界》这样关注现实、能够使他们产生共鸣的作品已经是微乎其微,比它更好的,更能表达他们的心愿又能引领他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学理想的作品,就更是难觅踪影了。所以,综合起来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和评价中所折射的,是创作界、文学史界和评论界以及读者等多方面的缺失,渗透的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某些精神和现实困境。
书摘:
这姑娘仍不失往日那种风度,薄毛衣外面象男孩一样披件夹克衫,两条胳膊帮在鼓囊囊的胸前,似乎陷入到一种深邃的沉思之中;但脸上还带着通常那种无意识的、骄傲的微笑。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远远近近,灯光点点,绿意朦胧,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甜丝丝的芬芳。
对这位二十三岁的大学生来说,日子过得既快活又不尽人意。她没有什么大苦恼,但内心常常感到骚动不安。一天里也充满了小小的成功与欢乐,充满了烦恼与忧伤,充满着愤懑与不平,也充满着友爱和思念。唉,时光就是在这样飞逝着——转眼又是冬去春来了!
田晓霞忍不住立在路边,面对着梧桐山那面升起的一轮明月发了会呆。她望着幽深的蓝天,吸吮着深春的气息,心里火辣辣的。
她突然发现自己未免有点“小布尔乔亚”了,便由不得哈哈一笑,稍微加快点脚步,向前面走去。
在刚踏入黄原师专的时候,有一件事就在田晓霞的内心深处搅动起来:师专毕业后,她去干什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所学校是师范性质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毕业后在黄原几个地区去当中学教师。这是她很不愿意从事的职业。一生当个教书匠,这对她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她在理性上承认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绝对不合她的心意。她天性中有一种闯荡和冒险精神,希望自己的一生充满火热的情调;哪怕去西藏或新疆去当一名地质队员呢!
但要摆脱当教师的命运,又绝非易事。这学校的历届毕业生,很少有过例外。首先必须去当教师,然后才可能从教师队伍中转向另外工作——这也是少数有能耐的人才可以做到的。当然,她父亲是地委书记,可以走点“后门”,把她分配到行政单位。但她对行政工作比当教师更反感。再说,她父亲也不一定会给她走这个后门。
她有时很为这件事苦恼;甚至都有点精神不振和自制力松懈,以至影响了学习和进取心。
但她也能较快地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每当她面临精神危机的时候,紧跟着便会对自己进行一番严厉的内心反省。她意识到,虽然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她成熟了许多,但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某些属于市民的意识。虽然她一直是鄙薄这些东西的,可又难免“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许人为了生存,有时也不得不采取一些。但这些东西象是腐蚀剂,必然带来眼界狭窄、自制力减弱、奋斗精神衰退等等弊病。田晓霞毕竟是田晓霞!即使有时候主观上觉得倒退是可以的,但客观上却是无法忍受的,她必须永远是一个生活的强者!
经过内心的反复折腾后,晓霞迫使自己不要过分为这事而伤脑筋。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说吧,反正现在苦恼也无济于事。当然,她不是把这件事完全抛在了脑后,只是先作“淡化”处理。
但最近以来,另一件事又在她心里七上八下地搅动——这是由于孙少平的出现而引起。她在上高中时,就和孙少平的关系非同一般。不过那时他们的交往的确很单纯。她和这个同村而不熟悉的乡下学生初次相识,他身上的许多东西就引起了她的重视或者说另眼相看。后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加深了。但她和他在黄原相见之前,这种关系仅仅在同学之外另多了一种友谊的成份。在他们的年龄,这种关系是正常的,只是稍稍有些不平常罢了。
自从她在东关电影院门口碰见到黄原谋生的孙少平以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对这个人的心情产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她现在总是在想着他。她常有点心神不安地等待星期六的到来,期望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和他一块吃顿饭,天上地下谈论一番。她发现,班上现在还没有一个男生能代替少平和她在广阔的范围内交流思想。
仅仅是为了交流思想,她才如此渴望和他在一块吗?不,这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牵动了她内心中那根感情的弦索。是爱情?但她又觉得一切还没那么明确。她笼统地认为,对她来说,爱情大概还是一件相当遥远的事。她在学习上的进取心和对未来事业的抱负,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她的心,使她对个人问题的考虑缺乏一种强烈追求的意识。
可是,她又为什么一想起他,心头就会泛起一层温热的波澜?她又为什么常常渴望和他呆在一块?甚至多时不见面一种想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是爱情?也许这就是爱情!只不过她自己还没有明确承认罢了。
不管怎样,田晓霞觉得,她的生活中已经不能没有孙少平这个人了。这个人和他对生活所采取的态度,使她非常钦佩。现在,这样的男人可是不多罗!当然,社会上,大学里,不乏许多优秀青年;但象少平这样在极端艰难条件下的人生奋斗,时下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真的,他太艰难了,有时候真令人目不忍睹——可他的不凡正表现在这一方面!
现在,女同学们整天都在谈论高仓健和男子汉。什么是男子汉?困难打不倒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男子汉不是装出来的——整天绷着脸,皱着眉头,留个大鬓角,穿件黑皮夹克衫,就是男子汉吗?有些男同学就是这么一副样子,但看了就让人发笑。男子汉主要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装”和表演就能显示的。
她喜欢孙少平的正是他不伪装自己,并不因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得没有意义。她看得出来,少平甚至对苦难有一种骄傲感——只有更深邃地理解了生活的人才会在精神上如此强大。
这样说来,她是不是就要真的把自己的一颗心,交给这个来自穷乡僻壤的揽工汉了?
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小伙子”田晓霞也会臊得满脸飞霞。噢,不!最好先不要匆忙地说这种事。一种真正美好的感情,象酒一样,在坛子里藏得越长,味道也许更醇美。另外,从谈恋爱的意义上衡量,她和少平目前还有一种难以说清的距离感……
先就保持这种关系吧!这已经使她的内心够乱了,她还要集中精力把大学上完呢!
但不论怎样,她和少平每个星期六的相见,总使她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下来。前天晚上,他们又一块谈了那么多!并且再一次登上麻雀山,在月光下坐了好长时间。她知道,他现在又到地区柴油机厂给人家修建家属楼。他每星期在她手里拿走一本书,下个星期再换一本;他说他一个人住在正修建的楼房里,为的是晚上能安安静静看书。
她无法想象,他在没门没窗、也没电灯的房间里怎样读这些书的!有几次她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想晚上去找他,看他究竟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但她又打消了这念头。她要顾及他的自尊心——他不会愿意让她目睹他的处境……田晓霞在温暖的晚风中走过校园内那条长长的林荫道。前面不远处就是图书馆——她正是到那里去的。晚饭后宿舍里同伴们叽叽喳喳,互相打闹个没完,她感到心烦,就想到图书馆的阅览室翻翻新出的杂志。
晓霞进入灯火通明的阅览室后,却意外地看见了中学时的同学顾养民也在这里。
养民也发现了她,手里拿一本翻开的大型文学期刊,热情地走过来和她握手。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她问顾养民。养民的父亲顾尔纯副教授是师专的副校长,还给他们班讲授唐宋文学课。“我爷爷病了,我回原西看了一下,今天下午才返回到这里。我父母亲现在又回去了。我准备过一两天就回学校去。”
风度翩翩的顾养民说着,就招呼她在一个长条木栏椅上一块坐下来。
田晓霞在中学时和顾养民不同班,但因为一块演过戏,彼此也很熟悉。前年高考时,原来的同学中就他们两个考上了。养民考进了省医学院——他爷爷是著名老中医,他报考医学院是很自然的。
“你也看文学杂志?”晓霞指了指他手中的那本期刊。“平时功课压得很重。没时间看。这几天没事,随便翻翻小说。现在文学创作很活跃,我们接触的不多。”顾养民谈吐自然,给人一种很成熟的印象。他瘦高个,脸色有点苍白,近视镜的度数看来不浅。
他和晓霞很快谈论起了中学时的生活,他向她打问原来一些同学目前的情况——但没有提起过郝红梅。因为不是一个班,晓霞实际上也并不清楚他和红梅的关系。
其他人的情况晓霞一无所知,她只是给他简单说了一下孙少平的情况——这是顾养民第一个就问到的人。另外,她还告诉他,听少平说,金波也在黄原东关的邮政所当临时工。至于她哥田润生,养民压根没提起过,她也几乎把他忘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象田润生这样没什么特点的同学,根本不值得一提。
顾养民显得很兴奋,他说:“老同学们遇一回也不容易,你能不能把少平和金波找来,咱们一块在我家里吃一点饭,好好拉拉话,正好我父母亲也不在,家里很清静。”
晓霞也觉得这个聚会很有意思,就答应说她明天就去找孙少平。
第二天下午没有课,晓霞就骑了个自行车,破例到城南柴油机厂的工地上去找孙少平。
她以前很少来这里,一路打问着,才好不容易在一条小沟岔上找到了柴油机厂。进了柴油机,她又打听着找到建筑工地上来了。
孙少平站在脚手架上,往正在砌房墙的三层楼上扔砖。当田晓霞在下面喊他时,他都惊呆了——这家伙怎找到这儿来了?
楼上所有的民工都停止了手中的活,惊讶地朝下面观望。他们大概弄不明白,这么个花朵一般的“洋”姑娘,怎来找浑身糊着泥巴的揽工小子孙少平呢?她是他的什么人?
有的工匠立刻和孙少平开起了粗俗不堪的玩笑。孙少平很难堪地从脚手架上溜下来,搓着手上的泥巴,走到田晓霞面前。
晓霞立刻对他说明了来意。
评价一种文学现象的基础是看作品本身。应该说,《平凡的世界》能具有如此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自有其不可忽略的优点。我以为,它最突出的长处,在于对现实生活(具体说就是对社会变革时代的乡村大众)的热切关注。路遥是一个来自于农村、也始终关注农村的作家,《平凡的世界》和他的另一部作品《人生》在读者大众中(尤其是在农村青年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就是因为它们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广阔现实,尤其是揭示了在这个农村社会中最深刻而彻底的变迁中,农民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追求精神——这种精神的表现是现实的,但其底蕴则是几千年中国农民始终屈服在社会的底层的顽强身影。路遥对农民表示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也部分地揭示了现实的冷酷和艰辛。
与这一关注相联系的,是《平凡的世界》对书写对象——农民强烈而真诚的爱心,并将这一感情毫无保留地融入作品中。正如路遥自己所说的:“作为正统的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之情。我更多地关怀着他们在走向新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而不仅仅是达到彼岸后的大欢乐。”②《平凡的世界》投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并且以无保留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对读者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作品经常将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融注在人物性格和思想中,并对人物的命运和生活表现出深切的关怀。作品的主人公孙少平兄弟在得到作者特别的理解和关注之余,他们的口中也经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的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③这可以说是人物的语言,同时也是作者的心声,二者的思想情感交融到了一起。客观来说,这一方法的艺术效果有利有弊,但它对于读者的感染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客观化写作正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创作潮流的时候,这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创作展示出自己特别的艺术效果。
正是这两点,使《平凡的世界》赢得了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认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90年代进入高峰的中国社会变革,是中国农村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也许除了封建时代的各次农民起义,但那毕竟是动乱时代的产物,而且广大农民承担的也主要是炮灰的角色),像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这样渴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彻底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命运的农村青年,实在是难以数计。当前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属于这种类型的应该也占到大半。如果说《人生》中高加林的困惑和失败更多只是加深他们的理性思考的话(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人生》在当代农村青年中获得的共鸣就不如《平凡的世界》),那么,《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兄弟的挣扎和成功则成为了他们的精神缩影,也成了他们的信心源泉。共同的生活道路,共同的命运选择,使这些读者自然地喜爱《平凡的世界》,像关注自己生活一样关注人物的起落与悲欢。
而且,《平凡的世界》的价值并非完全局限在现实本身,它也具有某些超越现实关注的意义,像作品表现的激情和理想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因为当下的中国文学中,表现琐碎卑微生活的作品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张扬理想、充满激情的作品很难找到,但是,生活是不可能缺少理想和激情的照耀的,当前的文学状况,很容易让那些渴望逃出生活的平庸和麻木的读者感到失望(最典型的是年轻大学生,他们正处在对生活有所幻想也有所希望的年龄,从本能上就会排斥那种缺乏理想精神的作品),对《平凡的世界》表示认可和欢迎。
最后,我们还应该提到《平凡的世界》所采用的创作方法——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异化和畸变之后,现实主义方法已经为80年代后的大多数作家所不屑,但路遥运用这一方法,却取得了成功。像在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方面,在对乡土乡情魅力的展现方面,《平凡的世界》表现出了认真的追求,也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点,固然能强烈感染那些来自农村却又到城市中讨生活的读者们,使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浓郁的思乡情绪,抚慰他们漂泊异乡的心灵,同时也能给城市青年读者一种新鲜感,在欣赏到乡村异域风情美的同时,也了解到更丰富的生活世界。
上述特点,是《平凡的世界》受到众多读者喜爱和关注的原因,也如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它同时及之后的许多其他创作的不足,折射出对它表示忽略和冷漠的当代文学史界在评价观念上的某些误区。
首先,《平凡的世界》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与热情映照出当前文学对现实的淡漠和激情的匮乏。自80年代后期起,现实关注精神就退出了文学舞台的主流(除了张平和周梅森等人的反腐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有自己的不足,但它们的现实关注热情还是有其积极意义,而它们也遭受到与《平凡的世界》相似的读者欢迎、学术界不认可的命运)。如果说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尚体现出作家们对以往虚假现实主义的不满和矫正欲望的话,那么,此后文学向彻底个人化的转变,对现实进行排斥和疏离,则是对作家责任感和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种背离与割裂。文学越来越走向个人和自我,却失去了文学最根本的对人的关注。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关系,缺乏对社会和大众关注的作品自然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90年代文学日益被社会所遗忘,部分原因是商业文化的冲击,但文学远离现实,淡漠于人们大众现实中的苦难和追求,也应该承担部分原因。
由此,《平凡的世界》还折射出当前文学界对现实主义排斥的盲目和极端化倾向,它证明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并没有丧失自己的价值。虽然方法的改变和多元是文学的发展,但绝对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简单地鄙弃某一种创作方法。正如文学不可能离开生活、离开读者,以真实再现生活细节为特点的现实主义不可能丧失其存在的意义。卡夫卡、乔伊斯的伟大,并不会损害到托尔斯泰、左拉的光荣。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讲的现实主义不是在五六十年代文学中泛滥的那种廉价的歌颂和典型化,而应该是对生活切实的刻画与描摹,是对于生活潜流的捕捉和把握。当代中国作家们所要做的,应该是摆脱以往现实主义僵化和虚假,抛弃“典型”的囿限,去寻找生活深层的真实与意义,而不是简单地鄙夷和抛弃。现实主义的复兴,将真正振兴当前的中国文学。
再次,我们要对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的技术化和文化化倾向表示质疑。20世纪后期的中国文学是越来越向技术化方向发展,文学研究也走向追求时髦的文化批判话语、忽视文本的潮流,情感这一在传统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因素更是受到极端的鄙视(80年代的先锋文学是一个极端,其流弊一直延续至今)。其实,这是对于文学本质的一个忽略和误解。正像中国从古至今的许多民歌,尽管形式并不完备,感情表达也相当外显,但凭借其感情的真诚和纯粹,却拥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过分的感情泛滥固然是缺陷,但以技术取代情感,将情感作为文学的一大缺点,无疑也相当偏颇。文学从根本来说是人类心灵的写照,文学史不应该是技术史,而是人的心灵史、精神史,文学研究也应该以文本为中心和基础。许多研究者之轻视《平凡的世界》,就是认为它停留在以情感人阶段,没有表现出更复杂的技术价值。这种评价显然是过于狭隘,也过于理性了④——事实上,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因感情色彩问题而受到文学史冷遇的作品不只《平凡的世界》一部,巴金的名作《家》也有类似的遭遇。《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也承受着某些学者“感情过于泛滥”、“结构不够严谨”的许多微词。它反映的是文学史界同样的问题。
“《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出现,与读者和评论界也不能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平心而论,《平凡的世界》远非完美,评论界和读者对它一片赞美之声,却缺少必要的清醒的批评,自然体现了评论界和读者接受上的缺陷。
首先,从审美上来说,《平凡的世界》故事应该说是比较老套的,尤其是人物命运和爱情描写,都带有很强的虚幻浪漫色彩,“英雄美女”、“遇难呈祥”以至大团圆的结局,都显得颇为理想化,虽然情节也有跌宕起伏,却缺乏深刻的人性揭示和命运拷击,缺乏对现实冷峻的审视,可以说,它还不具备真正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从现代性方面来说,作品的思想也有明显的不足,如对女性形象品格的塑造和褒贬,如男主人公的理想模式等,都缺乏现代精神的映照,而是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才子佳人特征。《平凡的世界》中的理想和浪漫具有抚慰乡村游子精神的作用,却不能给予他们更强大更现代的精神力量,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个更理性更稳固的支点。读者们对作品故事的普遍肯定,一方面反映了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抗争的青年读者(尤其是来自农村的青年人)寻求理解和安慰心理的饥渴,折射出这一抗争的艰难和社会对于他们的冷漠,同时也反映出这一代青年人还缺乏明确自主精神的建构,当他们在寻找自己命运时,还存在着对生活依赖和幻想的心理。
同时,它也反映出社会审美心理的简单和粗糙。在经历了“文革”和“十七年”虚假浪漫主义文学教育后的精神缺陷,中国的大多读者还没有彻底从以往的那种虚假的文学环境中解脱出来,培养出真正的现实主义审美心理。读者对《平凡的世界》审美模式的普遍认同,与当前文学中流行的那种虚假情感、粗制滥造的“散文”现象,体现出同样的审美缺陷。
其次,在创作精神上,《平凡的世界》也有一定的缺失,尤其是在主导精神上,它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服务者”角色中走出来,带有较强的政治功利色彩,这一点,影响了作品的向更深入的人性世界开掘,也局限了它的思想深度。
评论界对《平凡的世界》无条件的溢美,也反映出在当前的文学环境中,文学评论还没有完全真正地建立起自己的自主性,尤其是像诸如茅盾文学奖等各种主流文学评奖活动中,意识形态影响还很强烈,许多文学评论者还没有完全站在文学本身的角度,承担的主要是政治代言人的角色。同时,它也反映出当前文学中,评论界和学术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没有达到很好的和谐。
当然,对于上述批评,读者也有充分的理由将皮球踢回来: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比《平凡的世界》更切合他们心理需求的作品,他们才最终选择了它。毕竟,在当下文坛,像《平凡的世界》这样关注现实、能够使他们产生共鸣的作品已经是微乎其微,比它更好的,更能表达他们的心愿又能引领他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学理想的作品,就更是难觅踪影了。所以,综合起来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和评价中所折射的,是创作界、文学史界和评论界以及读者等多方面的缺失,渗透的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某些精神和现实困境。
书摘:
这姑娘仍不失往日那种风度,薄毛衣外面象男孩一样披件夹克衫,两条胳膊帮在鼓囊囊的胸前,似乎陷入到一种深邃的沉思之中;但脸上还带着通常那种无意识的、骄傲的微笑。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远远近近,灯光点点,绿意朦胧,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甜丝丝的芬芳。
对这位二十三岁的大学生来说,日子过得既快活又不尽人意。她没有什么大苦恼,但内心常常感到骚动不安。一天里也充满了小小的成功与欢乐,充满了烦恼与忧伤,充满着愤懑与不平,也充满着友爱和思念。唉,时光就是在这样飞逝着——转眼又是冬去春来了!
田晓霞忍不住立在路边,面对着梧桐山那面升起的一轮明月发了会呆。她望着幽深的蓝天,吸吮着深春的气息,心里火辣辣的。
她突然发现自己未免有点“小布尔乔亚”了,便由不得哈哈一笑,稍微加快点脚步,向前面走去。
在刚踏入黄原师专的时候,有一件事就在田晓霞的内心深处搅动起来:师专毕业后,她去干什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所学校是师范性质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毕业后在黄原几个地区去当中学教师。这是她很不愿意从事的职业。一生当个教书匠,这对她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她在理性上承认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绝对不合她的心意。她天性中有一种闯荡和冒险精神,希望自己的一生充满火热的情调;哪怕去西藏或新疆去当一名地质队员呢!
但要摆脱当教师的命运,又绝非易事。这学校的历届毕业生,很少有过例外。首先必须去当教师,然后才可能从教师队伍中转向另外工作——这也是少数有能耐的人才可以做到的。当然,她父亲是地委书记,可以走点“后门”,把她分配到行政单位。但她对行政工作比当教师更反感。再说,她父亲也不一定会给她走这个后门。
她有时很为这件事苦恼;甚至都有点精神不振和自制力松懈,以至影响了学习和进取心。
但她也能较快地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每当她面临精神危机的时候,紧跟着便会对自己进行一番严厉的内心反省。她意识到,虽然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她成熟了许多,但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某些属于市民的意识。虽然她一直是鄙薄这些东西的,可又难免“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许人为了生存,有时也不得不采取一些。但这些东西象是腐蚀剂,必然带来眼界狭窄、自制力减弱、奋斗精神衰退等等弊病。田晓霞毕竟是田晓霞!即使有时候主观上觉得倒退是可以的,但客观上却是无法忍受的,她必须永远是一个生活的强者!
经过内心的反复折腾后,晓霞迫使自己不要过分为这事而伤脑筋。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说吧,反正现在苦恼也无济于事。当然,她不是把这件事完全抛在了脑后,只是先作“淡化”处理。
但最近以来,另一件事又在她心里七上八下地搅动——这是由于孙少平的出现而引起。她在上高中时,就和孙少平的关系非同一般。不过那时他们的交往的确很单纯。她和这个同村而不熟悉的乡下学生初次相识,他身上的许多东西就引起了她的重视或者说另眼相看。后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加深了。但她和他在黄原相见之前,这种关系仅仅在同学之外另多了一种友谊的成份。在他们的年龄,这种关系是正常的,只是稍稍有些不平常罢了。
自从她在东关电影院门口碰见到黄原谋生的孙少平以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对这个人的心情产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她现在总是在想着他。她常有点心神不安地等待星期六的到来,期望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和他一块吃顿饭,天上地下谈论一番。她发现,班上现在还没有一个男生能代替少平和她在广阔的范围内交流思想。
仅仅是为了交流思想,她才如此渴望和他在一块吗?不,这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牵动了她内心中那根感情的弦索。是爱情?但她又觉得一切还没那么明确。她笼统地认为,对她来说,爱情大概还是一件相当遥远的事。她在学习上的进取心和对未来事业的抱负,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她的心,使她对个人问题的考虑缺乏一种强烈追求的意识。
可是,她又为什么一想起他,心头就会泛起一层温热的波澜?她又为什么常常渴望和他呆在一块?甚至多时不见面一种想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是爱情?也许这就是爱情!只不过她自己还没有明确承认罢了。
不管怎样,田晓霞觉得,她的生活中已经不能没有孙少平这个人了。这个人和他对生活所采取的态度,使她非常钦佩。现在,这样的男人可是不多罗!当然,社会上,大学里,不乏许多优秀青年;但象少平这样在极端艰难条件下的人生奋斗,时下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真的,他太艰难了,有时候真令人目不忍睹——可他的不凡正表现在这一方面!
现在,女同学们整天都在谈论高仓健和男子汉。什么是男子汉?困难打不倒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男子汉不是装出来的——整天绷着脸,皱着眉头,留个大鬓角,穿件黑皮夹克衫,就是男子汉吗?有些男同学就是这么一副样子,但看了就让人发笑。男子汉主要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装”和表演就能显示的。
她喜欢孙少平的正是他不伪装自己,并不因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得没有意义。她看得出来,少平甚至对苦难有一种骄傲感——只有更深邃地理解了生活的人才会在精神上如此强大。
这样说来,她是不是就要真的把自己的一颗心,交给这个来自穷乡僻壤的揽工汉了?
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小伙子”田晓霞也会臊得满脸飞霞。噢,不!最好先不要匆忙地说这种事。一种真正美好的感情,象酒一样,在坛子里藏得越长,味道也许更醇美。另外,从谈恋爱的意义上衡量,她和少平目前还有一种难以说清的距离感……
先就保持这种关系吧!这已经使她的内心够乱了,她还要集中精力把大学上完呢!
但不论怎样,她和少平每个星期六的相见,总使她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下来。前天晚上,他们又一块谈了那么多!并且再一次登上麻雀山,在月光下坐了好长时间。她知道,他现在又到地区柴油机厂给人家修建家属楼。他每星期在她手里拿走一本书,下个星期再换一本;他说他一个人住在正修建的楼房里,为的是晚上能安安静静看书。
她无法想象,他在没门没窗、也没电灯的房间里怎样读这些书的!有几次她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想晚上去找他,看他究竟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但她又打消了这念头。她要顾及他的自尊心——他不会愿意让她目睹他的处境……田晓霞在温暖的晚风中走过校园内那条长长的林荫道。前面不远处就是图书馆——她正是到那里去的。晚饭后宿舍里同伴们叽叽喳喳,互相打闹个没完,她感到心烦,就想到图书馆的阅览室翻翻新出的杂志。
晓霞进入灯火通明的阅览室后,却意外地看见了中学时的同学顾养民也在这里。
养民也发现了她,手里拿一本翻开的大型文学期刊,热情地走过来和她握手。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她问顾养民。养民的父亲顾尔纯副教授是师专的副校长,还给他们班讲授唐宋文学课。“我爷爷病了,我回原西看了一下,今天下午才返回到这里。我父母亲现在又回去了。我准备过一两天就回学校去。”
风度翩翩的顾养民说着,就招呼她在一个长条木栏椅上一块坐下来。
田晓霞在中学时和顾养民不同班,但因为一块演过戏,彼此也很熟悉。前年高考时,原来的同学中就他们两个考上了。养民考进了省医学院——他爷爷是著名老中医,他报考医学院是很自然的。
“你也看文学杂志?”晓霞指了指他手中的那本期刊。“平时功课压得很重。没时间看。这几天没事,随便翻翻小说。现在文学创作很活跃,我们接触的不多。”顾养民谈吐自然,给人一种很成熟的印象。他瘦高个,脸色有点苍白,近视镜的度数看来不浅。
他和晓霞很快谈论起了中学时的生活,他向她打问原来一些同学目前的情况——但没有提起过郝红梅。因为不是一个班,晓霞实际上也并不清楚他和红梅的关系。
其他人的情况晓霞一无所知,她只是给他简单说了一下孙少平的情况——这是顾养民第一个就问到的人。另外,她还告诉他,听少平说,金波也在黄原东关的邮政所当临时工。至于她哥田润生,养民压根没提起过,她也几乎把他忘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象田润生这样没什么特点的同学,根本不值得一提。
顾养民显得很兴奋,他说:“老同学们遇一回也不容易,你能不能把少平和金波找来,咱们一块在我家里吃一点饭,好好拉拉话,正好我父母亲也不在,家里很清静。”
晓霞也觉得这个聚会很有意思,就答应说她明天就去找孙少平。
第二天下午没有课,晓霞就骑了个自行车,破例到城南柴油机厂的工地上去找孙少平。
她以前很少来这里,一路打问着,才好不容易在一条小沟岔上找到了柴油机厂。进了柴油机,她又打听着找到建筑工地上来了。
孙少平站在脚手架上,往正在砌房墙的三层楼上扔砖。当田晓霞在下面喊他时,他都惊呆了——这家伙怎找到这儿来了?
楼上所有的民工都停止了手中的活,惊讶地朝下面观望。他们大概弄不明白,这么个花朵一般的“洋”姑娘,怎来找浑身糊着泥巴的揽工小子孙少平呢?她是他的什么人?
有的工匠立刻和孙少平开起了粗俗不堪的玩笑。孙少平很难堪地从脚手架上溜下来,搓着手上的泥巴,走到田晓霞面前。
晓霞立刻对他说明了来意。
亲爱的灯光读后感10篇 速度 求!!
1、他是我们的秘密,我们的罪行,我们的悔恨。
——奥克塔维奥·帕斯
“是时候播种泪水了。”当我读到王开岭先生的散文时,我才发觉脑海里的那些空白,不是没有存在过,而是在人类文明的重复进程中,一次次被淡化,一次次被洗得苍白。当你听到激动的舌头犹如大醉后的反复吟哦,还有什么比酒醉后一夜摇落的星月更为真实更为坦然了呢?当作者有意地为我们这个时代做下一些真实的笔录时,那一次次抵达灵魂的书写,告诉我们那个属于神的国度曾一度存在过,后来却永远从越来越厚重的化学天空下消失了。
倾听一种真实是困难的,用一种真实去直击自己以及人性中的许多阴暗面也同样是困难的。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而作为我们自身——也就是这个世界的某一部分来说,也在社会越来越方便快捷的许多进程中,逐渐消失了“人”的许多特性。我们所能歌所能哭的那些大哀,它就在我们的体内,也在我们身外,一切都是不由自主地发生,当你有时还能在黎明前的梦魇中醒来,那些梦无法让我们停止,我们亦无法停止这个世界,虽然在很多时候,我是真的感觉到——它几乎快要放弃我们了。
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记得有年从东北坐火车回家的时候,在华北平原上空无穷尽的烟雾下面,我已懂得最好的活法就是呆在原地,一动也不动。那就是一般人与生俱来的不幸和悲惨。不管是“决不要向一个提裤子的人开枪”透露出来的一种悲壮和滑稽;还是“我失败了,但我更战斗过”从战俘的命运中感受到,一样用来撕裂自己的残酷;乃至“独裁者的性命之忧”和“你有权保持沉默与宁肯错杀一千”中对政治无情的抨击和嘲讽;在王开岭先生的散文中,你还能看到对小人物在时代变迁的遭遇,所寄予的一种愤懑和同情;像在许多其他的对话方式中一样,讲述者也就是聆听者自己,他很清楚地知道它是在对谁,对何处诉说。就在心之深处的每一次颤动中,把所有人的罪和苦难背负起来,去触摸那个更为本真的自己,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冒险和救赎。所这同样也是一种还原和割裂,他想要告诉你的是,执着于普通人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创作,才是面向真正的人生,才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人真正的特质,人可贵的自救和互救。
一切也正如劳伦斯告诉我们那样,“没有什么永恒的真理,真理是随着时光变迁的,昨日优秀的柏拉图今日就是一个满口胡言者。”或许吧,千古梦一场,醒来纸半张,当我们所处时代沉沉地也快要过去了的时候,王开岭先生就是固守在心灵家园中一个迟迟不肯入睡的守夜人,读他的文字和他文字中的许多故事,是一件诱人而危险的事情,有着一种令人惶惑的清醒和可怖的美,总会为我们唤醒,或是保留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而在我们不幸地所处的这个时代中,这种声音依然需要独自存在。那些人那些事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渐渐地淡出时间之外。“谁要是活过了那一年,有生之年都会怀念沉没了的极乐岛”,这就是我们每天变来变去的变形记,我们这个时代所感受到的最大谎话还有神话。
2、对于王开岭的阅读,始于十年前的那本《激动的舌头》,从那时起,开始追随着作者,一路读下来,从《精神明亮的人》到《古典之殇》;从《跟随勇敢的心》到《当年的体温》……几天前,又买到了他的新著《亲爱的灯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于是便再次沿着他的心路历程,完成一次让灵魂受到洗礼的精神跋涉。
一部作品能不能成为经典,与作者思维的深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作者的深度思维带给读者的是长久的思考;而肤浅的文字游戏带给读者的只能是味同嚼蜡。王开岭的作品,就是他深度思维的结晶,他关注的是我们精神领域的成长,偏爱有“精神事件”的素材,他的写作的目的,是试图在一个堕落时代唤醒沉睡的民众,帮助他们重建人文信念,他的精神,依然停留在鲁迅先生那里,他把写作当成一种责任和义务,认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语),在写作普遍功利化、世俗化的当下,他仍然保有这样严肃的写作态度:“一个好作家,首先是一个赤子,要发现时代的任务,要关心共同体的遭遇和命运,生活态度即写作态度。”正因为一直坚守着这样的思维深度,王开岭的文字才能透过事件的表层,探索出内在的深层次的内涵,他这样总结法国德雷斯福案的意义:“德雷斯福案揭呈了现代文明的一个要义:生命正义高于国家利益;人的价值胜过一切权威;任何蔑视、践踏个体尊严和利益的行为都是犯罪,都是对法之精神的背叛、对生命的背叛”;在当下,“爱国主义”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名词,很多人都热衷于谈论“爱国主义”,都热衷于将自己打扮成“爱国者”,但王开岭对“爱国主义”却保持着高度警惕,他提出了自己的怀疑:“一个国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仅仅是人们习惯的‘爱政府主义’吗?”随后,王开岭用恰达耶夫的话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还有一种比这更美好的感情,就是对真理的爱……请相信,我比你们中任何一个都更爱自己的国家……但是,我没有学会蒙着眼、低着头、闭着嘴爱自己的祖国。”
关于写作,王小波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我觉得所有的作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在解释自己,另一类在另外开拓世界。前一类作家写的一切,其实是广义的个人经历,如海明威;而后一类作家主要是凭想象力来营造一些什么,比如卡尔维诺、尤瑟娜尔等人。……我总觉得一个人想要把写作当作终生事业的话,总要走后一条路。”王开岭就属于“另外开拓世界”的那种作家,他的写作,不但不重复别人,甚至都不重复自己,因此,每每阅读他的新书,都会收获一份新奇。“在题材上,我喜欢‘变’。是的,我追求辽阔的视野,并习惯于一种‘精致的自由’”。在他的笔下,有勇于放下权力的华盛顿;有为德雷斯福伸张正义而高喊“我控诉”的左拉;有坚守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这些伟大的人物,都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坐标,他们在王开岭的文字里构成了一片灿烂星空,将被人类长久地记忆和怀念。王开岭不是专业作家,他始终把写作当成业余爱好,他对那些所谓的“专业作家”保持着高度警惕:“千万不要当什么专业作家或职业写手,他们要么服务体制,要么服务市场,离文坛很近,离文学很远。”也许,正因为拥有这种著书不为稻粱谋的心态,王开岭的写作才拥有了更多自由和开放的维度,使我们在阅读之时,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读普鲁斯的《影子》,曾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就在这样一个时刻,行人稀疏的街道,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影子。他头上举着一支小火炬,在每盏路灯下停一下,引燃灯油,随即又像影子一样消失。”王开岭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点灯人,他在暗夜里为我们点燃了灯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他用文字守望着终极信念,在理想主义全面溃败的时代守望着精神家园,就如评论家王小鲁所定义的那样:“他在一个措辞不清的黄昏里具有罕见的说是与不是的坚决与彻底的能力,他在一个虚无主义的沙漠中以峭拔的姿态和锋利的目光守护着美与良心。”
——奥克塔维奥·帕斯
“是时候播种泪水了。”当我读到王开岭先生的散文时,我才发觉脑海里的那些空白,不是没有存在过,而是在人类文明的重复进程中,一次次被淡化,一次次被洗得苍白。当你听到激动的舌头犹如大醉后的反复吟哦,还有什么比酒醉后一夜摇落的星月更为真实更为坦然了呢?当作者有意地为我们这个时代做下一些真实的笔录时,那一次次抵达灵魂的书写,告诉我们那个属于神的国度曾一度存在过,后来却永远从越来越厚重的化学天空下消失了。
倾听一种真实是困难的,用一种真实去直击自己以及人性中的许多阴暗面也同样是困难的。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而作为我们自身——也就是这个世界的某一部分来说,也在社会越来越方便快捷的许多进程中,逐渐消失了“人”的许多特性。我们所能歌所能哭的那些大哀,它就在我们的体内,也在我们身外,一切都是不由自主地发生,当你有时还能在黎明前的梦魇中醒来,那些梦无法让我们停止,我们亦无法停止这个世界,虽然在很多时候,我是真的感觉到——它几乎快要放弃我们了。
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记得有年从东北坐火车回家的时候,在华北平原上空无穷尽的烟雾下面,我已懂得最好的活法就是呆在原地,一动也不动。那就是一般人与生俱来的不幸和悲惨。不管是“决不要向一个提裤子的人开枪”透露出来的一种悲壮和滑稽;还是“我失败了,但我更战斗过”从战俘的命运中感受到,一样用来撕裂自己的残酷;乃至“独裁者的性命之忧”和“你有权保持沉默与宁肯错杀一千”中对政治无情的抨击和嘲讽;在王开岭先生的散文中,你还能看到对小人物在时代变迁的遭遇,所寄予的一种愤懑和同情;像在许多其他的对话方式中一样,讲述者也就是聆听者自己,他很清楚地知道它是在对谁,对何处诉说。就在心之深处的每一次颤动中,把所有人的罪和苦难背负起来,去触摸那个更为本真的自己,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冒险和救赎。所这同样也是一种还原和割裂,他想要告诉你的是,执着于普通人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创作,才是面向真正的人生,才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人真正的特质,人可贵的自救和互救。
一切也正如劳伦斯告诉我们那样,“没有什么永恒的真理,真理是随着时光变迁的,昨日优秀的柏拉图今日就是一个满口胡言者。”或许吧,千古梦一场,醒来纸半张,当我们所处时代沉沉地也快要过去了的时候,王开岭先生就是固守在心灵家园中一个迟迟不肯入睡的守夜人,读他的文字和他文字中的许多故事,是一件诱人而危险的事情,有着一种令人惶惑的清醒和可怖的美,总会为我们唤醒,或是保留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而在我们不幸地所处的这个时代中,这种声音依然需要独自存在。那些人那些事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渐渐地淡出时间之外。“谁要是活过了那一年,有生之年都会怀念沉没了的极乐岛”,这就是我们每天变来变去的变形记,我们这个时代所感受到的最大谎话还有神话。
2、对于王开岭的阅读,始于十年前的那本《激动的舌头》,从那时起,开始追随着作者,一路读下来,从《精神明亮的人》到《古典之殇》;从《跟随勇敢的心》到《当年的体温》……几天前,又买到了他的新著《亲爱的灯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于是便再次沿着他的心路历程,完成一次让灵魂受到洗礼的精神跋涉。
一部作品能不能成为经典,与作者思维的深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作者的深度思维带给读者的是长久的思考;而肤浅的文字游戏带给读者的只能是味同嚼蜡。王开岭的作品,就是他深度思维的结晶,他关注的是我们精神领域的成长,偏爱有“精神事件”的素材,他的写作的目的,是试图在一个堕落时代唤醒沉睡的民众,帮助他们重建人文信念,他的精神,依然停留在鲁迅先生那里,他把写作当成一种责任和义务,认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语),在写作普遍功利化、世俗化的当下,他仍然保有这样严肃的写作态度:“一个好作家,首先是一个赤子,要发现时代的任务,要关心共同体的遭遇和命运,生活态度即写作态度。”正因为一直坚守着这样的思维深度,王开岭的文字才能透过事件的表层,探索出内在的深层次的内涵,他这样总结法国德雷斯福案的意义:“德雷斯福案揭呈了现代文明的一个要义:生命正义高于国家利益;人的价值胜过一切权威;任何蔑视、践踏个体尊严和利益的行为都是犯罪,都是对法之精神的背叛、对生命的背叛”;在当下,“爱国主义”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名词,很多人都热衷于谈论“爱国主义”,都热衷于将自己打扮成“爱国者”,但王开岭对“爱国主义”却保持着高度警惕,他提出了自己的怀疑:“一个国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仅仅是人们习惯的‘爱政府主义’吗?”随后,王开岭用恰达耶夫的话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还有一种比这更美好的感情,就是对真理的爱……请相信,我比你们中任何一个都更爱自己的国家……但是,我没有学会蒙着眼、低着头、闭着嘴爱自己的祖国。”
关于写作,王小波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我觉得所有的作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在解释自己,另一类在另外开拓世界。前一类作家写的一切,其实是广义的个人经历,如海明威;而后一类作家主要是凭想象力来营造一些什么,比如卡尔维诺、尤瑟娜尔等人。……我总觉得一个人想要把写作当作终生事业的话,总要走后一条路。”王开岭就属于“另外开拓世界”的那种作家,他的写作,不但不重复别人,甚至都不重复自己,因此,每每阅读他的新书,都会收获一份新奇。“在题材上,我喜欢‘变’。是的,我追求辽阔的视野,并习惯于一种‘精致的自由’”。在他的笔下,有勇于放下权力的华盛顿;有为德雷斯福伸张正义而高喊“我控诉”的左拉;有坚守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这些伟大的人物,都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坐标,他们在王开岭的文字里构成了一片灿烂星空,将被人类长久地记忆和怀念。王开岭不是专业作家,他始终把写作当成业余爱好,他对那些所谓的“专业作家”保持着高度警惕:“千万不要当什么专业作家或职业写手,他们要么服务体制,要么服务市场,离文坛很近,离文学很远。”也许,正因为拥有这种著书不为稻粱谋的心态,王开岭的写作才拥有了更多自由和开放的维度,使我们在阅读之时,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读普鲁斯的《影子》,曾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就在这样一个时刻,行人稀疏的街道,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影子。他头上举着一支小火炬,在每盏路灯下停一下,引燃灯油,随即又像影子一样消失。”王开岭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点灯人,他在暗夜里为我们点燃了灯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他用文字守望着终极信念,在理想主义全面溃败的时代守望着精神家园,就如评论家王小鲁所定义的那样:“他在一个措辞不清的黄昏里具有罕见的说是与不是的坚决与彻底的能力,他在一个虚无主义的沙漠中以峭拔的姿态和锋利的目光守护着美与良心。”
跟随勇敢的心读后感
跟随勇敢的心会让人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有助于生活。那读者是否被这本书吸引了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跟随勇敢的心 读后感 ,一起来看看。
跟随勇敢的心读后感篇一
在一个不易动情,在一个娱乐至上;在一个连雅致点的抒情也难觅,在一个连幸福的含义也改了的物理时代,书中的那些词、那些人、那些事无不都是对生命的召唤!像这样读到哪里,手中的笔就勾画到哪里、心受的撞击就跟随到哪里的书,在我的阅读里,仅寥寥几本,清晰可数。
任何升华,都需要一个开端!
“人类的善良品质,犹如一种奇妙的花香,从这本镶金边的书里飘了出来”,打开《跟随勇敢的心》,你将经历一次精神风暴,你将抚摸到生命的硬度。书中讲述了一些伟大的心灵、一些伟大的著作,这些伟大的心灵和著作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作者的不眠之夜。接下来,这“电”,将闪过每一个读者的心头;这“雷”,将响过每一个读者的头顶。正如作者在书的前言中所说的:“他们是锐角,暗夜中最嘹亮和惊险的‘锐角’。像矛刺、像号筒、像钢钉、像蒺藜,锋芒所向、剑气所指,无不是黑夜中最黑、最毒、最凶、最险的东西……他们是诗人,是作家,更是斗士和良心;是知识分子,更是真正的爱国者和人道者。”
他们是——托斯妥耶夫斯基、奥威尔、加缪、索尔仁尼琴、伯尔、昆德拉、爱伦堡、克里玛、茨威格……书中有一个长长的名单,我们可能记不下他们中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可能遗忘他们所做出过的艰难的伟大 反思 ,卓绝的反抗勇气,朝圣者的虔诚姿态,以及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拼死坚守。他们显示着另一种活法,足以令一个活在名利场、黄金屋里的当下人——感到敬畏和惊羡,喟叹自身的平庸和粗糙,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失败的人。
掌握了文字的人就是掌握了生命密码的人!
对作者文字的钟情到了想背诵整本书的地步,而后是学习之,模仿之!之前有读过作者的书《精神明亮的人》,并激动地推荐给了学生。
阅读《跟随勇敢的心》是一个整个情思都为页面上的词、句、段落所辐射出来的能量吞没的过程。分不清是作者在叙述,还是那些人物在发言。明明你能感觉到那一事件的沉重、那一存在的理性、那一思想的宏大,但你会不停顿地情绪在场,被震撼、被撞击、被抚慰、被感动!
我愿意长久地驻足在这样的语言胜地:
一个人在单独状态下容易恢复生命的真实。做一些含有孤独意味的事。权力欲望无边无际,它垂涎的是人之全部。
正统的思想就是不思想
如果你感到做人应该像做人,即使这样想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你已经把他们给打败了
进入“大事业”的行列,犯罪也就不再是犯罪。
我交给你今后道路上的座右铭
主人公虽是小人物,但沉溺的心理角色确实拿破仑
任何一种“主义”,都自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破解了人类历史的方程和密码……也总试图用自己的原则和尺度占领世界,以自己的标准改造或消灭别的标准。
现世所有的明智,都享用了时间的利息。
同样夺人性命,但操作方式和杀人名义不同,凶手的权能和暴力解说词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一旦信仰成了行为的盾牌,个人的有限行为便被放扩成集团和民族在场的无限行为……
在动物庄园,没有这种集体主义的匍匐和催眠曲般的“咩咩”声,“拿破仑”什么也做不成。
“人”被世俗规则判了死刑。
这世界竟容不下一个按自己逻辑来生活的人!任何想溜出界的“局外人”都难逃“界内”的追击和惩罚!
做一个词语和表情上的爱国者是很方便的……
有的人活着,就已经成了纪念碑
我但愿,有头脑的躯体,变成街衢和国土
对他的爱,如同一切巨大的爱一样,很快就耗尽了语言所拥有的最好词句
美好的愿望和决心即是全诗的逻辑终点
哪怕情人之间,也只拥抱了他们共同的东西
为你一个人,认识了所有的痛苦
你必须生存到那想要哭泣的地步
跟随勇敢的心读后感篇一
在一个不易动情,在一个娱乐至上;在一个连雅致点的抒情也难觅,在一个连幸福的含义也改了的物理时代,书中的那些词、那些人、那些事无不都是对生命的召唤!像这样读到哪里,手中的笔就勾画到哪里、心受的撞击就跟随到哪里的书,在我的阅读里,仅寥寥几本,清晰可数。
任何升华,都需要一个开端!
“人类的善良品质,犹如一种奇妙的花香,从这本镶金边的书里飘了出来”,打开《跟随勇敢的心》,你将经历一次精神风暴,你将抚摸到生命的硬度。书中讲述了一些伟大的心灵、一些伟大的著作,这些伟大的心灵和著作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作者的不眠之夜。接下来,这“电”,将闪过每一个读者的心头;这“雷”,将响过每一个读者的头顶。正如作者在书的前言中所说的:“他们是锐角,暗夜中最嘹亮和惊险的‘锐角’。像矛刺、像号筒、像钢钉、像蒺藜,锋芒所向、剑气所指,无不是黑夜中最黑、最毒、最凶、最险的东西……他们是诗人,是作家,更是斗士和良心;是知识分子,更是真正的爱国者和人道者。”
他们是——托斯妥耶夫斯基、奥威尔、加缪、索尔仁尼琴、伯尔、昆德拉、爱伦堡、克里玛、茨威格……书中有一个长长的名单,我们可能记不下他们中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可能遗忘他们所做出过的艰难的伟大 反思 ,卓绝的反抗勇气,朝圣者的虔诚姿态,以及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拼死坚守。他们显示着另一种活法,足以令一个活在名利场、黄金屋里的当下人——感到敬畏和惊羡,喟叹自身的平庸和粗糙,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失败的人。
掌握了文字的人就是掌握了生命密码的人!
对作者文字的钟情到了想背诵整本书的地步,而后是学习之,模仿之!之前有读过作者的书《精神明亮的人》,并激动地推荐给了学生。
阅读《跟随勇敢的心》是一个整个情思都为页面上的词、句、段落所辐射出来的能量吞没的过程。分不清是作者在叙述,还是那些人物在发言。明明你能感觉到那一事件的沉重、那一存在的理性、那一思想的宏大,但你会不停顿地情绪在场,被震撼、被撞击、被抚慰、被感动!
我愿意长久地驻足在这样的语言胜地:
一个人在单独状态下容易恢复生命的真实。做一些含有孤独意味的事。权力欲望无边无际,它垂涎的是人之全部。
正统的思想就是不思想
如果你感到做人应该像做人,即使这样想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你已经把他们给打败了
进入“大事业”的行列,犯罪也就不再是犯罪。
我交给你今后道路上的座右铭
主人公虽是小人物,但沉溺的心理角色确实拿破仑
任何一种“主义”,都自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破解了人类历史的方程和密码……也总试图用自己的原则和尺度占领世界,以自己的标准改造或消灭别的标准。
现世所有的明智,都享用了时间的利息。
同样夺人性命,但操作方式和杀人名义不同,凶手的权能和暴力解说词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一旦信仰成了行为的盾牌,个人的有限行为便被放扩成集团和民族在场的无限行为……
在动物庄园,没有这种集体主义的匍匐和催眠曲般的“咩咩”声,“拿破仑”什么也做不成。
“人”被世俗规则判了死刑。
这世界竟容不下一个按自己逻辑来生活的人!任何想溜出界的“局外人”都难逃“界内”的追击和惩罚!
做一个词语和表情上的爱国者是很方便的……
有的人活着,就已经成了纪念碑
我但愿,有头脑的躯体,变成街衢和国土
对他的爱,如同一切巨大的爱一样,很快就耗尽了语言所拥有的最好词句
美好的愿望和决心即是全诗的逻辑终点
哪怕情人之间,也只拥抱了他们共同的东西
为你一个人,认识了所有的痛苦
你必须生存到那想要哭泣的地步
本文标题: 精神明亮的人第二篇读后感(《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 急 今天就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34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