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浊流的著作吴浊流在37岁时以日文发表处女作〈水月〉,刊登在1936年3月的《台湾新文学杂志》。其后四十多年的作品包括小说、旧诗词、游记、文艺论...
吴浊流的著作
吴浊流在37岁时以日文发表处女作〈水月〉,刊登在1936年3月的《台湾新文学杂志》。其后四十多年的作品包括小说、旧诗词、游记、文艺论评等。吴浊流过世后,作品经张良泽教授整理汇编《吴浊流选集六册》,加上后来出版的《无花果》、《台湾连翘》、《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共九册。其中,仍然有许多零散篇什、书简、以及两千多首旧体诗未整理出版。 《亚细亚的孤儿》于1945年完稿,其内容叙述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遭受日本殖民者的欺压,到日本留学归来后受到乡亲的潮讽,到中国大陆后又不被认为是中国人而受到歧视。在对自身归依的无助感及许多人生挫折打击的日侵月蚀下,最后发疯而以悲剧收场。
《无花果》是吴浊流第二本长篇,为吴浊流的前半生自传,记述作者从日治到战后初期的经历。小说完稿于1967年底,在1968年时分三期连载于《台湾文艺》杂志上。因内文部份描述二二八事件,在1970年以单行本首次出版即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书查扣,其后只在美国和台湾地下流传,直到1988年才正式由前卫出版社在台湾公开发行。其实本书的内容,和《亚细亚的孤儿》非常近似。只因《亚》书只写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本书写到了二二八;因此,前者有忠贞的国民党员为之翻译发行,而此书则遭到禁止刊行的命运。讽刺的是,批评日本统治的《亚》书可在日本出版,而只少部份描述国民党统治的《无》书却不能在台湾出版。
《台湾连翘》是吴浊流最后一本著作,原日文,在吴浊流去世十年后由钟肇政先生中译出版。描述台湾战争前后政坛的秘辛。 《水月》短篇小说集收录从1936年到1946年间,吴浊流以描述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人为主的早期中短篇小说共八篇:〈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功狗〉、〈陈大人〉、〈糖扦仔〉、〈先生妈〉、〈路迢迢〉、〈归兮自然〉。其中,〈水月〉和〈功狗〉描写日本人对台湾子弟不平等待遇,而〈陈大人〉和〈先生妈〉则揭露当时台湾御用绅士和日本走狗的行径。
《波茨坦科长》短篇小说集收录吴浊流自1946年后的中短篇小说共十篇:〈波茨坦科长〉、〈狡猿〉、〈铜臭〉、〈三八泪〉、〈幕后的支配者〉、〈友爱〉、〈牛都流泪了〉、〈老姜更辣〉、〈茅盾〉、〈闲愁〉。受战后国民党贪污腐败和二二八事件的影响,吴浊流战后的小说以控诉时政为主,如〈牛都流泪了〉。而〈铜臭〉、〈波茨坦科长〉则纪录来台接收官员以及“半山”台奸贪污腐化的行径。 《南京杂感》是张良泽教授整理的《吴浊流选集六册》中的卷四。收录吴浊流游记共九篇:〈一束回忆〉、〈回想照门分教场〉、〈回我的第二故乡〉、〈重访西湖〉、〈南京杂感〉、〈回忆大同〉、〈游颅鹚潭记〉、〈既到临崖返辔难〉、〈印非游记〉。
《黎明前的台湾》是张良泽教授整理的《吴浊流选集六册》中的卷五。收录吴浊流对台湾、中国、日本的文化论述共十六篇。
《台湾文艺与我》是张良泽教授整理的《吴浊流选集六册》中的卷六。收录吴浊流论述、散文、自序计三十九篇。
《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收录1962年6月至1976年8月止,吴浊流致钟肇政以日文书写的简信三百多封,由物理学博士钱鸿钧编汇,黄玉燕中译,于2000年05月01日初版。不过,钟肇政致吴浊流的书简却只纸未留。
吴浊流人物简介
吴浊流
吴浊流(1900.6.2-1976.10.7.),新竹县新埔镇人,毕业于台北师范学校,作家、教师。
幼时受日语教育,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做过教谕、小学教员,后来因郡视学凌辱台籍教员,抗议无效,愤而辞职,结束了近二十年的教师生涯。
1941年,赴祖国南京任新报记者,一年后返回台湾,先后任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闻、新生报、民报记者,后转任台湾机器同业公会专门委员(1949-1965年),曾参加诗社,1936年开始写作,吴浊流是台湾早期的乡土文学作家,前期的小说以日据时代的生活为背景,代表作为《亚细亚的孤儿》;后期的作品以反映战后台湾社会为主,代表作有《波茨坦科长》、《狡猿》。除文学创作外,吴浊流还创办“台湾文艺”杂志(1964年),设立台湾文学奖(1969)、吴浊流文学奖(1969),奖励后进,不遗余力。
中文名:吴建田
别名:吴浊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新竹县新埔镇巨埔里十号
出生日期:1900年6月2日
逝世日期:1976年10月7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台北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亚细亚的孤儿,无花果
人物生平
1900年,6月2日出生于新竹县新埔镇巨埔里十号。父吴秀源,母亲朱满妹,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姊。
1910年,入新埔公学校就读。
1916年,新埔公学校毕业,升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即台北师范学校)就读。
1920年,台北师范学校毕业。任台湾公学校教谕(照门分教场主任)。
1921年,发表《论学校与自治》于新竹州教育课募集论文集。
1922年,因《论学校及自治》的发表,被当局认为思想偏激,四月左迁至苗栗四湖公学校。
1924年,4月被调至五湖分教场。9月与十九岁的林先妹小姐结婚。
1925年,2月得急性肺炎,险失一命。
1926年,2月因发表《对会话教授的研究》于新竹州主办的教育研究会,受本校的新校长颖川先生看重。
1930年,10月27日发生雾社事件。
1936年,受同事日本文学少女袖川老师的刺激而作的小说处女作《くウげ》(《水月》),以及稍后的《べンの_》(《笔尖的水滴》)皆发表于《台湾新文学》。同年,小说《どぶの鲱鲤》(《泥沼中的金鲤鱼》)并荣获《台湾新文学》征文比赛首奖。
1937年,转任关西公学校首席训导。发表小说《自然へ归れ》(《归兮自然》)于《台湾新文学》,以及创作《功狗》和《五百钱之蕃薯》两篇日文小说。同年并发表研究论文《下学年数学教授的研究》于新竹州主办的教育研究会。
1939年,因抗议日本军阀为辟兵源,在台湾全面实施青年训练,苛扰兼施,复遭左迁于马武督分教场主任职。
1940年,以服务二十年获叙勋,但因郡视学(督学)肆意凌辱台籍教师,抗议无效,愤而辞职。
1941年,只身归祖国,任南京《大陆新报》记者。
1942年,返台,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发表游记《南京杂感》,分十个月在《台湾艺术》连战。
1943年,起稿《胡太明》,即《亚细亚的孤儿》。
1944年,任《台湾新报》记者。(日本帝国为垄断台湾岛的视听,将全岛报社归并统一为《台湾新报》)。同年,创作小说《陈大人》,台湾光复后发表于《新新杂志》;小说《先生妈》发表于《民生报》。
1945年,台湾光复后,任职于《台湾新生报》(即日据时代的《台湾新报》)。创作日文散文《日本应往何处去》和小说《糖扦仔》(原为《胡太明》中一篇)。长篇小说《胡太明》完稿。
1946年,任职《民报》记者。筹组崇正出版社成立事宜。1946年9月开始出版《胡志明》(原名《胡太明》,为日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的最初版本,分四篇单独发行),本书被公认为抗日文学的代表作。
1947年,转任社会处科员。崇正出版社筹组计划流产。二月二十八日发生二二八事件。创作随笔《夜明ば前の台湾》(《黎明前的台湾》)和《佗しい夜》(《孤寂的夜》)二篇。
1948年,任大同工职训导主任。发表小说《ボッダマ科长》(《波茨坦科长》),并由私立大同工职打人情会出版,一说由台北学友书局出版。又发表随笔《台湾文学の现况》(《台湾文学的现况》)于日本《雄鸡通信》。起草小说《泥泞》。
1949年,改任台湾机器工会同业工会专员。创作《书呆子的梦》。
1949年8月出版汉诗《蓝园集》,共有“剑潭笔泪”、“长江墨滴”、“凤岭松涛”、“双峰余情”和“稻江云影”等五篇,由新竹英才印书局出版。
1950年,创作小说《友爱》;小说《泥泞》完稿。
1952年,写《十圆札の一生》(日文起稿未完成)。
1953年,任专门“委员”。胃出血,病一个月。
1954年,8月发表散文《新文学运动的氛围气》于《台北文物》。
1955年,起稿《狡猿》。1955年1月26日娶长媳张松英。
1956年,完成小说《狡猿》。《アヅアの孤儿》(《亚细亚的孤儿》)在日本一二三书房出版。
1957年,旅行日本六星期,作汉诗《东游吟草》一○二首。同年《歪めウれ岛》在日本ひゐげ书房出版。
1958年,创作小说《铜臭》和《闲愁》。
1958年,5月汉诗集《风雨窗前》在苗栗文献书局发行(其中附录《先生妈》、《陈大人》和《骚坛杂感》)。
1959年,6月《孤帆》由杨召憩译,高雄黄河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为《亚细亚的孤儿》的中译本)。
1960年,创作小说《三八泪》和散文《仰看青天》。
1961年,创作散文《有关文化的杂感一二》。
1962年,创作汉诗《芳草梦》一二二首。
1962年,6月由傅恩荣译、黄渭南校阅的《亚细亚的孤儿》由台北南华出版社出版。
1963年,创作散文《漫谈文化沙漠的文化》和小说《老姜更辣》。4月汉诗《浊流千草集》由台北集文书局出版。11月《疮疤集》(上)(下)二册,由台北集文书局出版。
1964年,成立《台湾文艺》杂志社。发表散文《台湾文艺杂志的产生》和论文《汉诗必须革新》于《台湾文艺》创刊号。发表散文《历史有很多漏洞》和《给有心人的一封信》于《台湾文艺》第二期。发表散文《关于汉诗坛的几个问题》、《意外的意外》二篇和《覆钟肇政的一封信》于《台湾文艺》第三期。发表散文《漫谈台湾文艺的使命》、《一场虚惊》、《惜哉台湾文艺月刊》于《台湾文艺》第四期。发表散文《传记小说不振的原因》于《台湾文艺》第五期。
1965年,自台湾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专门委员职退休。游香港、日本,作《再东游吟草》一二○首及《东游杂感》。发表散文《我办台湾文艺及对台湾文学奖的感想》于《台湾文艺》第六期。发表小说《幕后的支配者》、散文《为自由诗坛说几句话》和新诗《万国文艺摊的拍卖》于《台湾文艺》第七期。发表小说《很多矛盾》和论文《对诗的管见》于《台湾文艺》第八期。发表小说《牛都流泪了》和散文《要禁得起历史的批评》、《我最景仰的伟人》于《台湾文艺》第九期。创作散文《光复二十周年的感想》、《忘却歌唱的金丝雀》和《急流勇退》;散文《回忆我的第二故乡》发表于西湖“国校”五十周年纪念册。
1965年,10月杨召憩译本《孤帆》由泛亚出版社再版。
1966年,发表评论《评魏畹枝的“对象”于《台湾文艺》第十期》。发表散文《我的批评》、《两年来的苦闷》和《悼江肖梅》于《台湾文艺》第十一期。发表游记《游鸬鹚潭记》于《台湾文艺》第十二期。发表汉诗《再东游吟草》。发表游记《东游杂感》收入于《谈西说东》。1966年12月小说版的《吴浊流选集》由台北广鸿文出版社出版。
1967年,创作散文《回想照门分教场》;并发表散文《怀念吴新荣君》于《台湾文艺》第十六期。完成日文小说《道はひと筋》(《路迢迢》)和中文回忆录《无花果》。1967年4月汉诗、随笔版的《吴浊流选集》由台北广鸿文出版社出版。
1968年,发表散文《为台湾文艺讲几句闲话》于《台湾文艺》第十八期。小说《无花果》和环球游记《谈西说东》于《台湾文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期连载。
1969年,设立“吴浊流文学奖”。发表散文《我设文学奖的动机》于《台湾文艺》第二十五期。1969年4月海外游记《谈西说东》(分《谈西说东》和《东游杂感》二篇)由台湾文艺杂志社出版。
1970年,发表散文《回忆大同》于《台湾文艺》第二十六期。发表散文《看鸡栖王的作风》于《台湾文艺》第二十七期。发表散文《素富贵行乎富贵》于《台湾文艺》第二十八期。发表散文《回忆五湖》、《川端康成的弦外之音》于《台湾文艺》第二十九期。发表论文《再论中国的诗-诗魂醒吧》于《台湾文艺》第三十期。发表散文《罗福星的诗与人》于《台湾文艺》三十三期。创作散文《回忆五十年前的母校》和《回忆母校的今昔感》,并与前《回忆五湖》三篇总题为“一束回想”。
1970年10月《无花果》由台北林白出版社出版。
1971年,分别发表散文《赘言》和《设新诗奖及汉诗奖的动机》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一和三十二期。发表琉球、日本游记《东游雅趣》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二和三十三期。写《别人无份的世界犹之乎熄火山》(日文,登载于日本奉仕经济新报)。1971年1月11号发表于日本《奉仕经济新报》的日文散文《别人无份的世界犹之乎熄火山》中译后发表于《台湾文艺》第三十四期。
1971年1月《晚香》由台湾文艺杂志社出版。1971年12月《泥泞》由台北林白出版社出版。
1972年,年初漫游东南亚。发表游记《东南亚漫游记》和散文《既到临崖返辔难》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五期。创作游记《游五指山记》和七绝《晚霞》一○一首。长篇日文小说《台湾连翘》起稿。写《别人无份的世界犹之乎熄火山》(中文,登载于台湾文艺第三十四期)。
1972年,6月《夜明げ前の台湾-植民地ガウの告发》由日本社会思想社出版。1972年11月《泥泞に生きる-苦恼する台湾の民》由日本社会思想社出版。
1973年,妻林先妹女士逝世。1973年1月汉诗总集《浊流诗草》总计二十三篇,由台湾文艺杂志社出版。发表《台湾连翘》一小部份,中译后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九至四五期连载。1973年5月《东南亚漫游记》由台湾文艺社出版;《アジアの孤儿-日本统治下の台湾》(《亚细亚的孤儿——日本统治下的台湾》)由日本新人物往来社出版。
1974年,游历美洲。写作《南美游记》。发表散文《对文学的一二管见》于《台湾文艺》第四六期。
1975年,游历印度尼西亚、澳洲、新西兰、马尼拉等地,作《印澳纽游记》。发表游记《睽违三年重游日本》、《重访四湖》和散文《回顾日据时代的文学》分别于《台湾文艺》第四七、四八和四九期刊登。
1975年,9月小说选集《泥沼中的金鲤鱼》,张良泽选编,由台南大行出版社出版。
1976年,游历印度、埃及、非洲等地,作《非印游记》。发表散文《大地回春》、游记《印澳纽游记》、《非印游记》和散文《北埔事件抗日烈士蔡清琳》分别刊登于《台湾文艺第五十、五一、五二和五三期》。
1976年,5月应邀赴东吴大学演讲,题为《日据时代汉诗在台湾文化之地位》。
1976年,9月偶染风寒,不意并发肝疾、糖尿和白血球过多等症,病情恶化,十月七日溘然长逝,享寿七十有七。
主要著作
吴浊流在37岁时以日文发表处女作〈水月〉,刊登在1936年3月的《台湾新文学杂志》。
其后四十多年的作品包括小说、旧诗词、游记、文艺论评等。吴浊流过世后,作品经张良泽教授整理汇编《吴浊流选集六册》,加上后来出版的《无花果》、《台湾连翘》、《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共九册。其中,仍然有许多零散篇什、书简、以及两千多首旧体诗未整理出版。
长篇小说
《亚细亚的孤儿》于1945年完稿,其内容叙述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遭受日本殖民者的欺压,到日本留学归来后受到乡亲的潮讽,到中国大陆后又不被认为是中国人而受到歧视。在对自身归依的无助感及许多人生挫折打击的日侵月蚀下,最后发疯而以悲剧收场。
《无花果》是吴浊流第二本长篇,为吴浊流的前半生自传,记述作者从日治到战后初期的经历。小说完稿于1967年底,在1968年时分三期连载于《台湾文艺》杂志上。因内文部份描述二二八事件,在1970年以单行本首次出版即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书查扣,其后只在美国和台湾地下流传,直到1988年才正式由前卫出版社在台湾公开发行。其实本书的内容,和《亚细亚的孤儿》非常近似。只因《亚》书只写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本书写到了二二八;因此,前者有忠贞的国民党员为之翻译发行,而此书则遭到禁止刊行的命运。讽刺的是,批评日本统治的《亚》书可在日本出版,而只少部份描述国民党统治的《无》书却不能在台湾出版。
《台湾连翘》是吴浊流最后一本著作,原日文,在吴浊流去世十年后由钟肇政先生中译出版。描述台湾战争前后政坛的秘辛。
短篇小说
《水月》短篇小说集收录从1936年到1946年间,吴浊流以描述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人为主的早期中短篇小说共八篇:
〈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功狗〉、〈陈大人〉、〈糖扦仔〉、〈先生妈〉、〈路迢迢〉、〈归兮自然〉。其中,〈水月〉和〈功狗〉描写日本人对台湾子弟不平等待遇,而〈陈大人〉和〈先生妈〉则揭露当时台湾御用绅士和日本走狗的行径。
《波茨坦科长》短篇小说集收录吴浊流自1946年后的中短篇小说共十篇:〈波茨坦科长〉、〈狡猿〉、〈铜臭〉、〈三八泪〉、〈幕后的支配者〉、〈友爱〉、〈牛都流泪了〉、〈老姜更辣〉、〈茅盾〉、〈闲愁〉。受战后国民党贪污腐败和二二八事件的影响,吴浊流战后的小说以控诉时政为主,如〈牛都流泪了〉。而〈铜臭〉、〈波茨坦科长〉则纪录来台接收官员以及“半山”台奸贪污腐化的行径。
诗集
吴氏除小说创作外也常写汉诗,有《浊流千草集》、《蓝园集》、《浊流诗草》等诗集行世。
其他
《南京杂感》是张良泽教授整理的《吴浊流选集六册》中的卷四。收录吴浊流游记共九篇:
〈一束回忆〉、〈回想照门分教场〉、〈回我的第二故乡〉、〈重访西湖〉、〈南京杂感〉、〈回忆大同〉、〈游颅鹚潭记〉、〈既到临崖返辔难〉、〈印非游记〉。
《黎明前的台湾》是张良泽教授整理的《吴浊流选集六册》中的卷五。收录吴浊流对台湾、中国、日本的文化论述共十六篇。
《台湾文艺与我》是张良泽教授整理的《吴浊流选集六册》中的卷六。收录吴浊流论述、散文、自序计三十九篇。
《吴浊流致钟肇政书简》收录1962年6月至1976年8月止,吴浊流致钟肇政以日文书写的简信三百多封,由物理学博士钱鸿钧编汇,黄玉燕中译,于2000年05月01日初版。不过,钟肇政致吴浊流的书简却只纸未留。
作品介绍
《亚细亚的孤儿》原名为《胡太明》,是书中主人翁的名字。后来又改成了《亚细亚的孤儿》,因为台湾是亚洲的一部分,地处边陲地带,受到日本的统治,离开了祖国的怀抱,就像一个孤儿一样。当时台湾老百姓被日本人压榨得十分凄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可怜的是,中国大陆认为,台湾人是日本人的间谍,所以到大陆的台湾人都被受歧视,甚至要隐瞒身分,不能承认自己是台湾人。
吴浊流先生说:《亚细亚的孤儿》是透过胡太明的一生,把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所有沉淀在清水下层的泥污渣梓,一一的揭露出来。登场的人有教员、官吏、医师、商人、老百姓、保正、模范青年、走狗等。不问是日、台人、中国人各个阶层,都网罗在一起,不异是一篇日本殖民统治社会的反面史话!
书中有一句话:「你在这儿,最好不要承认自己是台湾人,台湾人的日本话,很像九州岛的口音,你就说自己是福冈,或熊本地方的人好了。」这句话充分的描写出日治时代台湾人的无奈,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莫名的辛酸与感慨。
吴浊流在写《亚细亚的孤儿》时,深怕被时时往他家跑的日本特务发现,使他必须在写好两、三张稿纸时,小心翼翼的藏到碳笼里,等累积到十几张时,再藏到隐密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更是一面躲警报,一面躲日本特务,冒着生命危险,一字一句的写完这本《亚细亚的孤儿》。他用笔当武器,极力反抗日本对台湾人民的欺压。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正义,也给人是非不容混淆的感觉。
写作风格
台湾光复后,吴浊流开始尝试中文创作,但并未放弃日文创作,完成了许多重要作品,如《亚细亚的孤儿》、《黎明前的台湾》、《无花果》、《台湾连翘》等。吴浊流热爱文学,终其一生都在为台湾文学奉献心力,他的作品颇丰,非常能够把握住社会变迁的过程。
吴浊流的人物年表
1900年6月2日
生于新竹县新埔镇巨埔里十号。父吴秀源,母亲朱满妹,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姊。
1910年
入新埔公学校就读。
1916年
新埔公学校毕业,升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即台北师范学校)就读。
1920年
台北师范学校毕业。任台湾公学校教谕(照门分教场主任)。
1921年
发表《论学校与自治》于新竹州教育课募集论文集。
1922
因《论学校及自治》的发表,被当局认为思想偏激,四月左迁至苗栗四湖公学校。
1924年4月
被调至五湖分教场。
1924年9月
与十九岁的林先妹小姐结婚。
1925年2月
得急性肺炎,险失一命。
1926年2月
因发表《对会话教授的研究》于新竹州主办的教育研究会,受本校的新校长颖川先生看重。
1930年10月27日
发生雾社事件。
1936年
受同事日本文学少女袖川老师的刺激而作的小说处女作《くウげ》(《水月》),以及稍后的《べンの雫》(《笔尖的水滴》)皆发表于《台湾新文学》。
同年,小说《どぶの鲱鲤》(《泥沼中的金鲤鱼》)并荣获《台湾新文学》征文比赛首奖。
1937年
转任关西公学校首席训导。
发表小说《自然へ归れ》(《归兮自然》)于《台湾新文学》,以及创作《功狗》和《五百钱之蕃薯》两篇日文小说。
同年并发表研究论文《下学年数学教授的研究》于新竹州主办的教育研究会。
1939年
因抗议日本军阀为辟兵源,在台湾全面实施青年训练,苛扰兼施,复遭左迁于马武督分教场主任职。
1940年
以服务二十年获叙勋,但因郡视学(督学)肆意凌辱台籍教师,抗议无效,愤而辞职。
1941年
只身归祖国,任南京《大陆新报》记者。
1942年
返台,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
发表游记《南京杂感》,分十个月在《台湾艺术》连战。
1943年
起稿《胡太明》,即《亚细亚的孤儿》。
1944年
任《台湾新报》记者。(日本帝过为垄断台湾岛的视听,将全岛报社归并统一为《台湾新报》)。
同年,创作小说《陈大人》,台湾光复后发表于《新新杂志》;小说《先生妈》发表于《民生报》。
1945年
台湾光复后,任职于《台湾新生报》(即日据时代的《台湾新报》)。
创作日文散文《日本应往何处去》和小说《糖扦仔》(原为《胡太明》中一篇)。
长篇小说《胡太明》完稿。
1946年
任职《民报》记者。
筹组崇正出版社成立事宜。
1946年9月
开始出版《胡志明》(原名《胡太明》,为日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的最初版本,分四篇单独发行),本书被公认为抗日文学的代表作。
1947年
转任社会处科员。
崇正出版社筹组计划流产。
二月二十八日发生二二八事件。
创作随笔《夜明ば前の台湾》(《黎明前的台湾》)和《佗しい夜》(《孤寂的夜》)二篇。
1948年
任大同工职训导主任。
发表小说《ボッダマ科长》(《波茨坦科长》),并由私立大同工职打人情会出版,一说由台北学友书局出版。
又发表随笔《台湾文学の现况》(《台湾文学的现况》)于日本《雄鸡通信》。起草小说《泥泞》。
1949年
改任台湾机器工会同业工会专员。
创作《书呆子的梦》。
1949年8月
出版汉诗《蓝园集》,共有“剑潭笔泪”、“长江墨滴”、“凤岭松涛”、“双峰余情”和“稻江云影”等五篇,由新竹英才印书局出版。
1950年
创作小说《友爱》;小说《泥泞》完稿。
1952年
写《十圆札の一生》(日文起稿未完成)。
1953年
任专门“委员”。胃出血,病一个月。
1954年8月
发表散文《新文学运动的氛围气》于《台北文物》。
1955年
起稿《狡猿》。
1955年1月26日
娶长媳张松英。
1956年
完成小说《狡猿》。
《アヅアの孤儿》(《亚细亚的孤儿》)在日本一二三书房出版。
1957年
旅行日本六星期,作汉诗《东游吟草》一○二首。
同年《歪めウれ岛》在日本ひゐげ书房出版。
1958年
创作小说《铜臭》和《闲愁》。
1958年5月
汉诗集《风雨窗前》在苗栗文献书局发行(其中附录《先生妈》、《陈大人》和《骚坛杂感》)。
1959年6月
《孤帆》由杨召憩译,高雄黄河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为《亚细亚的孤儿》的中译本)。
1960年
创作小说《三八泪》和散文《仰看青天》。
1961年
创作散文《有关文化的杂感一二》。
1962年
创作汉诗《芳草梦》一二二首。
1962年6月
由傅恩荣译、黄渭南校阅的《亚细亚的孤儿》由台北南华出版社出版。
1963年
创作散文《漫谈文化沙漠的文化》和小说《老姜更辣》。
1963年4月
汉诗《浊流千草集》由台北集文书局出版。
1963年11月
《疮疤集》(上)(下)二册,由台北集文书局出版。
1964年
成立《台湾文艺》杂志社。
发表散文《台湾文艺杂志的产生》和论文《汉诗必须革新》于《台湾文艺》创刊号。
发表散文《历史有很多漏洞》和《给有心人的一封信》于《台湾文艺》第二期。
发表散文《关于汉诗坛的几个问题》、《意外的意外》二篇和《覆钟肇政的一封信》于《台湾文艺》第三期。
发表散文《漫谈台湾文艺的使命》、《一场虚惊》、《惜哉台湾文艺月刊》于《台湾文艺》第四期。
发表散文《传记小说不振的原因》于《台湾文艺》第五期。
1965年
自台湾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专门委员职退休。
游香港、日本,作《再东游吟草》一二○首及《东游杂感》。
发表散文《我办台湾文艺及对台湾文学奖的感想》于《台湾文艺》第六期。
发表小说《幕后的支配者》、散文《为自由诗坛说几句话》和新诗《万国文艺摊的拍卖》于《台湾文艺》第七期。
发表小说《很多矛盾》和论文《对诗的管见》于《台湾文艺》第八期。
发表小说《牛都流泪了》和散文《要禁得起历史的批评》、《我最景仰的伟人》于《台湾文艺》第九期。
创作散文《光复二十周年的感想》、《忘却歌唱的金丝雀》和《急流勇退》;散文《回忆我的第二故乡》发表于西湖“国校”五十周年纪念册。
1965年10月
杨召憩译本《孤帆》由泛亚出版社再版。
1966年
发表评论《评魏畹枝的“对象”于《台湾文艺》第十期》。
发表散文《我的批评》、《两年来的苦闷》和《悼江肖梅》于《台湾文艺》第十一期。
发表游记《游鸬鹚潭记》于《台湾文艺》第十二期。
发表汉诗《再东游吟草》。
发表游记《东游杂感》收入于《谈西说东》。
1966年12月
小说版的《吴浊流选集》由台北广鸿文出版社出版。
1967年
创作散文《回想照门分教场》;并发表散文《怀念吴新荣君》于《台湾文艺》第十六期。
完成日文小说《道はひと筋》(《路迢迢》)和中文回忆录《无花果》。
1967年4月
汉诗、随笔版的《吴浊流选集》由台北广鸿文出版社出版。
1968年
发表散文《为台湾文艺讲几句闲话》于《台湾文艺》第十八期。
小说《无花果》和环球游记《谈西说东》于《台湾文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期连载。
1969年
设立“吴浊流文学奖”。
发表散文《我设文学奖的动机》于《台湾文艺》第二十五期。
1969年4月
海外游记《谈西说东》(分《谈西说东》和《东游杂感》二篇)由台湾文艺杂志社出版。
1970年
发表散文《回忆大同》于《台湾文艺》第二十六期。
发表散文《看鸡栖王的作风》于《台湾文艺》第二十七期。
发表散文《素富贵行乎富贵》于《台湾文艺》第二十八期。
发表散文《回忆五湖》、《川端康成的弦外之音》于《台湾文艺》第二十九期。
发表论文《再论中国的诗-诗魂醒吧》于《台湾文艺》第三十期。
发表散文《罗福星的诗与人》于《台湾文艺》三十三期。
创作散文《回忆五十年前的母校》和《回忆母校的今昔感》,并与前《回忆五湖》三篇总题为“一束回想”。
1970年10月
《无花果》由台北林白出版社出版。
1971年
分别发表散文《赘言》和《设新诗奖及汉诗奖的动机》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一和三十二期。
发表琉球、日本游记《东游雅趣》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二和三十三期。
写《别人无份的世界犹之乎熄火山》(日文,登载于日本奉仕经济新报)。
1971年1月11号
发表于日本《奉仕经济新报》的日文散文《别人无份的世界犹之乎熄火山》中译后发表于《台湾文艺》第三十四期。
1971年1月
《晚香》由台湾文艺杂志社出版。
1971年12月
《泥泞》由台北林白出版社出版。
1972年
年初漫游东南亚。
发表游记《东南亚漫游记》和散文《既到临崖返辔难》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五期。
创作游记《游五指山记》和七绝《晚霞》一○一首。长篇日文小说《台湾连翘》起稿。
写《别人无份的世界犹之乎熄火山》(中文,登载于台湾文艺第三十四期)。
1972年6月
《夜明げ前の台湾-植民地ガウの告发》由日本社会思想社出版。
1972年11月
《泥泞に生きる-苦恼する台湾の民》由日本社会思想社出版。
1973年
妻林先妹女士逝世。
1973年1月
汉诗总集《浊流诗草》总计二十三篇,由台湾文艺杂志社出版。
发表《台湾连翘》一小部份,中译后于《台湾文艺》第三十九至四五期连载。
1973年5月
《东南亚漫游记》由台湾文艺社出版;《アジアの孤儿-日本统治下の台湾》(《亚细亚的孤儿——日本统治下的台湾》)由日本新人物往来社出版。
1974年
游历美洲。写作《南美游记》。
发表散文《对文学的一二管见》于《台湾文艺》第四六期。
1975年
游历印度尼西亚、澳洲、新西兰、马尼拉等地,作《印澳纽游记》。
发表游记《睽违三年重游日本》、《重访四湖》和散文《回顾日据时代的文学》分别于《台湾文艺》第四七、四八和四九期刊登。
1975年9月
小说选集《泥沼中的金鲤鱼》,张良泽选编,由台南大行出版社出版。
1976年
游历印度、埃及、非洲等地,作《非印游记》。
发表散文《大地回春》、游记《印澳纽游记》、《非印游记》和散文《北埔事件抗日烈士蔡清琳》分别刊登于《台湾文艺第五十、五一、五二和五三期》。
1976年5月
应邀赴东吴大学演讲,题为《日据时代汉诗在台湾文化之地位》。
1976年9月
偶染风寒,不意并发肝疾、糖尿和白血球过多等症,病情恶化,十月七日溘然长逝,享寿七十有七。
童年乐事林海英读后感不少于两百字
童年乐事林海英读后感不少于两百字姓名
中文名称: 林海音
又名: 林含英
性别: 女
生卒年: 1918—2001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后不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