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痛苦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4-10-03 11:52: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周国平《智慧的诞生》读后感或赏析《智慧的诞生》赏析:,当然,哲学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快乐,更有痛苦。这是智慧与生俱来的痛苦,从一开始就纠缠,着哲学,...

智慧的痛苦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周国平《智慧的诞生》读后感或赏析

《智慧的诞生》赏析:

当然,哲学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快乐,更有痛苦。这是智慧与生俱来的痛苦,从一开始就纠缠 着哲学,永远不会平息。

想一想普罗米修斯窃火的传说或者亚当偷食智慧果的故事吧,几乎在一切民族的神话中,智 慧都是神的特权,人获得智慧都是要受惩罚的。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 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 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 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 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所谓智慧的痛苦,主要不是指智慧面对无知所感觉到的孤独或所遭受到的迫害。在此种情形 下,智慧毋宁说更多地感到一种属于快乐性质的充实和骄傲。智慧的痛苦来自内在于它自身 的矛盾。希腊哲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再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 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智慧却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 不可能真正达到。

大多数早期哲学家对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都持不信任态度。例如,恩培多克勒说,人"当然 无法越过人的感觉和精神",而哲学所追问的那个"全体是很难看见、听见或者用精神掌握 的"。德谟克利特说:"实际上我们丝毫不知道什么,因为真理隐藏在深渊中。"请注意, 这两位哲学家历来被说成是坚定的唯物论者和可知论者。

说到对人自己的认识,情形就更糟。有人问泰勒斯,世上什么事最难,他答:"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哲学的使命限定为"认识你自己",而他认识的结果却是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于是得出结论:"人的智慧微乎其微,没有价值",而认识到自己的智慧没有价值,也就 是人的最高智慧之所在了。

当苏格拉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时,他所承认无知的并非政治、文学、技术等专门领域, 而恰恰是他的本行--哲学,即对世界和人生的底蕴的认识。其实,在这方面,人皆无知。 但是,一般人无知而不自知其无知。对于他们,当然就不存在所谓智慧的痛苦。一个人要在 哲学方面自知其无知,前提是他已经有了寻求世界和人生之根底的热望。而他之所以有这寻 根究底的热望,必定对于人生之缺乏根底已经感到了强烈的不安。仔细分析起来,他又必定 是在意识到人生缺陷的同时即已意识到此缺陷乃是不可克服的根本性质的缺陷,否则他就不 至于如此不安了。所以,智慧从觉醒之日起就包含着绝望。

以爱智慧为其本义的哲学,结果却是否定智慧的价值,这真是哲学的莫大悲哀。然而,这个 结果命中注定,在劫难逃。哲学所追问的那个一和全,绝对,终极,永恒,原是神的同义语 ,只可从信仰中得到,不可凭人的思维能力求得。除了神学,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走在寻求 本体之路上的哲学家,到头来不是陷入怀疑主义,就是倒向神秘主义。在精神史上,苏格拉 底似乎只是荷马与基督之间的一个过渡人物。神话的直观式信仰崩溃以后,迟早要建立宗教 的理智式信仰,以求给人类生存提供一个整体的背景。智慧曾经在襁褓中沉睡而不知痛苦, 觉醒之后又不得不靠催眠来麻痹痛苦,重新沉入漫漫长夜。到了近代,基督教信仰崩溃,智 慧再度觉醒并发出痛苦的呼叫,可是人类还能造出什么新式的信仰呢?

哲学散文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我也希望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守望者,守望着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就会悔悟终生。

   守望的距离 读后感

  《守望的距离》是一本关于人生的散文集,里面每一篇散文读了都引人入胜,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散文里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 自然 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 灵感 而读书”。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谁还来拯救这个“宇宙”呢?

  我也希望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守望者,守望着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就会悔悟终生。但与棋唯一不一样的是:棋可以悔或重下一盘,可人生不能重来。所以,我们要认真下这盘棋。

  我要做一个幸福的守望者守望着我拥有的东西,守望着我的理想,守望着我的朋友,守望这世间美好的一切,守望幸福。

  周国平先生的话总让人似有所悟,我感叹他笑谈人生的超然。他在困难过后并不像人们那般呻吟,而是敢于面对人生的问题,笑谈生死。

  读《守望的距离》让我知道了 “人必然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精神家园,那他就拥有了整个宇宙!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这辈子不沾哲学!

  这是读过《守望的距离》后的第一感觉。

  一个人要想热爱生活并且能在其中艺术地活着,就别沾哲学。哲学并非艺术,这门 学科 太过于理性化。而浮生若梦,沉醉于生活,热爱并享受它,比一切都重要,像哲学家一样把人生放于解剖台之上,费劲心机地分割归类创造概念,最终得到的只是更深的迷惘。

  所以,同样是讨论生命,比起周国平,我更喜欢史铁生。

  《守望的距离》读过后,我感到的反而是更深的迷惘,再读史铁生,感到的却是更多的释然。

  史铁生一定也是研究过哲学的,然而,在经过了“未知死焉知生”的求索后,他能够自退一步,找回生活,笑看世界,而不是让人生僵化在一个个永远也说不明白的定义和概念中。

  对于人生,这,才是最美的答案吧。

  我想,对于后现代的精神危机,哲学也许无法解决,也无需解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像史铁生一样,笑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正如史铁生所说,只要你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止你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也可以把死亡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

  对啊,就这样,立足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快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 成功 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有人说,史铁生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是史铁生解决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我想,也许这是对的。

  从今以后,像史铁生一样的活着,一起笑看。

   守望的距离—— 读后感

  《守望的距离》是一本充满对生活热爱的散文。作者是1945年出生于上海的文学家周国平。主要作品有:《尼采 美学 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触很深。作者的生活有许多辛苦与幸福经历,体会过爱与孤独的感受。

  作者没有用多么华丽的语句来描绘他的人生,在我的想象中:“优秀的散文家都是一位 旅行 者。”是的,作者就是如实的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平凡、普通,但含有很深的意义。一开始,我不知道作者为何要以“守望的距离”为题目,最后,我把题目分为两种意义,“守望”和“距离”“守望”也许是说,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事情,因为你得不到,所以才想去努力得到它,或是盼望、守望它。还有一种意义,就是执着和珍惜,执着追求那些你做不到的事情;珍惜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后都能值得回忆。“距离”也许是说,想靠近却怎么也不能到达,想实现却怎么也实现不了。两者放在一块,就合成一段 人生哲理 ,想做的事情如果做不了,而你也要执着的去追求。去品味人生的价值。

  书中的情节令人感动,也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作者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所谓智慧的痛苦,主要不是指智慧面对无知所感觉到的孤独或所遭受到的迫害。”他告诉我们,智慧的痛苦来自内在于它自身的矛盾。作者在书中常常对死亡进行讨论,死亡跟我们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死亡的经历,但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以他才说:“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这句话别有一番蕴意,我的看法是:珍惜人的一生,生命真的很短暂,应该在匆忙的人生路上缓缓脚步,世界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要学会审美,不要错过……

  这本书用自然的语言写出一句又一句的人生哲理,仿佛能够用心灵来你沟通。我喜欢作者说的一句话:“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书中有说道“守望者”,我也要做一位“守望者“守护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守护属于我的那份快乐;我要放眼未来,体会生活、品味世界。而那个“者”就是我。我愿做一个快乐与幸福的守望者。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3篇

  引导语: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1

  文学是无数的语言文字拼凑而成的艺术,科学是无数的定理定律组成的知识体系,美学是无数人对现实的感觉所组成的审美意识,而哲学,我觉得它是无数个世界的概括与总结。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谈到哲学,也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哲学。在大学里有那么一句话:选择哲学,等于待业。这句话说明了哲学这条路是条死胡同。在以前我对哲学从来就没有任何的概念,从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也从没接触过,但在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认识了哲学。在一次演讲中我选择了《苏菲的世界》作为题材。阅读了它之后,我总算明白哲学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陌生,其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论是文学、科学、美学等等它们都有哲学。

  印象最深的就是开篇苏菲收到了一封信,里面只有1个问题:你是谁。从这个问题它就把我带进了哲学里。你是谁?多么奇怪的一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看似非常简单,却又似乎永远也没有答案。我是王忆玮?还是说我是一个生活在银河系里的太阳系里的地球上的中国浙江杭州的人?但是叫王忆玮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已经有了多少个,在未来还会出现多少个,他们都叫王忆玮,但是就是我么?而在杭州又有成千上万的人他们又可以替代我么?答案显然不对。在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只能回答说,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找不出任何的词汇来说清楚“我”到底是谁。就这么一个问题,便把我吸引进了哲学的世界里,它是多么的神秘,多么的有趣,我似乎永远也摸不透它??

  在书中我分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我认识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笛卡尔,佛洛依德等等著名的哲学家。记忆中最有趣的一句话就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的一句话:Cogito, ergo sum。这是法语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根据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可是笛卡尔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呢。笛卡尔是当时怀疑论者的代表人物,他怀疑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但有一件事情是他绝对肯定,那就是他一直在怀疑。也因为他一直在怀疑,所以他一定是无时不刻的在思考,而因为他必然是在思考的所以他也一定是一个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也就是那句,我思故我在了。

  但是这个时候我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思考的就一定是存在者呢?不思考难道他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么。之后我便用我哲学的头脑解开了这个疑问。

  因为如果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却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那无疑,他和一具行尸走肉是完全没有区别的,也只有当自己在不停的思考当中,生活才变的有意义,而世界也将会承认这一个思考的存在者。

  刚解决一个问题,不自觉的,我的脑海中又跳出一个问题,难道只要思考了,存在了,生活就一定有意义吗?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要自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他们并没有感觉这个世界有意义,他们是厌倦了这个世界。

  所以我觉得并非只要思考,那生活就是有意义的。记得在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早上一家三口吃完了早餐,妈妈便转身去收拾碗筷了,就在这时,爸爸突然飞了起来,悬在了空中,仅有2岁的孩子看见了什么表情也没有,但是当妈妈转过身来的时候却吓的晕倒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只是因为孩子并不知道万有引力,他不知道人在正常状态下不会飞,但是妈妈知道这一切,她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接受了

  这个世界。而孩子他什么也不知道,他最多只会好奇,为什么爸爸飞起来了,妈妈没有飞。他只有一颗好奇心。但是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早已习惯了这个世界,不会愿意多费精力去思考那些费脑筋的问题,所以他们总是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对于生活条件差的人,自然就会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如果当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愿意接受这么一个世界,不愿多加思考的话,那这个社会也就将停止发展。而当我们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思考时,我们自然会明白得越来越多,而这个世界也将加快脚步发展。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完全不切实际的学问,一门无趣乏味的学问,但是当我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哲学是最贴近生活的,它就是关于每个人心中的问题的一门学问。只有哲学才可以打开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世界,只有哲学才可以解释我们心中的那些“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

  而当它在打开我们心中的那个世界的同时,也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世界,成为我们各自世界中的那株萌芽。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2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红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岁的苏菲开始了她不只是关于哲学的探险之旅。

  挪威作家乔斯坦的《苏菲的世界》被公认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我是在如今这一把年纪的时候才来看这本被当作西方青少年哲学启蒙读物的书。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被某个作家创造出来的过程。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书中情节虽悬念重生却也波澜不惊。

  从古希腊爱琴海的自然派哲学,到雅典城师徒三人燎原的智慧之火;从神权当道的漫长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从启蒙运动里为人权进行的斗争,到百科全书派对理性所做的推崇……乔斯坦将整一部贯穿着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思想史娓娓道来。他用神奇般简单的语言,用魔术师,大白兔和姜饼人绘制出一部讲给苏菲听的哲学史卷。

  苏菲Sophie,在希腊文中是智慧的意思。哲学在古希腊语里的本意即是“爱智”.有人说,智慧是哲学的本质,而人生是哲学的外在意义。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苏格拉底称自己为“哲学家”,因为哲学家的英文philo-so-pher的意思是“一个爱好智慧的人”.罗素在《论教育之目的》中说,没有智慧,我们这个错综复杂的当代世界就无法延续。他认为传统道德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其一直低估了智慧的作用,又说“希腊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犯过错误”.而在对待智慧的问题上没有犯过错误希腊人,其哲学一直在亟欲找寻人类最佳的生死之道,他们关心人的伦理与道德,致力于解决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问题,他们最关心的是“何谓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致这种幸福”.这也许就是智慧的一个重大意义。

  关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苏格拉底认为,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乐的人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认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因为世间哪有人会想要成为不快乐的人?而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体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能力,这些能力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的境界。他认为在学校时,儿童首先必须学习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达到智慧。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形式”是由一个“植物”灵魂,一个“动物”灵魂和一个“理性”灵魂所组成,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他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会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张都与希腊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传说中希腊医学的始祖,诞生于大约公元前四六零年时德寇斯岛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来自身体和心灵的平衡,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节制饮食起居。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这就是希腊人关于幸福的智慧。

  在书中描述的少校小木屋里的傍晚,苏菲对乔安说,“这样一根小小的蜡烛却可以照亮如此的黑暗,这不是很奇怪吗?”

  我想,在寻找幸福的路上,我们都需要这样一根蜡烛的力量。就像新柏拉图派普罗汀所说上帝的神圣之光,那种暖洋洋的注视着人类的灵魂照耀着世间的事物的神圣之光,让一株风铃草或一朵花,一只飞离枝头的蝴蝶或是一条漫游穿梭的金鱼都或多或少的反射着深不可测的神秘之光。在去往幸福的路上,我们需要这样一簇蜡烛的神秘光芒。

  我希冀着可以有这样一束光,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和迷茫,照亮脚下的岩石和沙砾,能指引出一个通往幸福的方向,一条抵往快乐的羊肠小道。我希望可以有这样一束微弱但坚强的烛光,它是苏格拉底口中属于我的理性之光,我以它作为司南来明辨黑白取舍行事,我按照它提供的遵照准则,来避免为恶,避免成为一个“追求不快乐”的人。这蜡烛作为柏拉图人体三分论中的头部美德,它引领我追求智慧和勇气,让我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让我越来越靠近自制的标向。这蜡烛照亮我作为一个人的“形式”中属于理性的灵魂,它为我描绘一个生活应该有的摸样,让我知道该“如何生活”,让我有根据去过一个“良好的生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3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出色的哲学普及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然而本文,却要写给不仅仅作为哲学史的《苏菲》。是的,《苏菲》远不仅仅是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它本身就是哲学的思考。

  作家总尽力要让自己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菲》的作者乔斯坦却故意不想如此。作者故意先让我们读到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着许多谜一般的事情,也随着神秘哲学家艾伯特渐渐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然后却在作品的中途突然揭示,这无数谜的原因是苏菲其实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让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但更加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了席德与她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苏菲的世界》不仅是哲学普及读物,它是一个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苏菲的世界》原著的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我却以为它真正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这是一个绝妙的映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地生活着,并没必要思考存在抑或是虚无,然而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至惊惶地发现竟无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一切都可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映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接到的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的,他们不甘心仅仅活在这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正的存在。从泰勒斯至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可以认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来就是其他物种的统治者,但这一切终归幻灭。我们也求助理性,如是,便可以认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动物所没有的理性,但终究无法忽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渐渐滋生。因为人类日渐发展,却也日显无助,人类争取着自由,但却突然发现自己已被孤零零的抛到这世界上,没有上帝,甚至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之物能够依靠。我们自由了?也许。但,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就不得不面对自身的自由,我们最终,同样没有任何选择就必须失去所有的自由。这自由,轻到无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虚无?人类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无论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我都能或多或少读出这种无奈。如果,如果人类不曾想过这些不必思考的问题,我们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但,如果那样,我们,也就不是人类。爱智慧是我们的本性,来自智慧的痛苦是我们的宿命。

  《苏菲的世界》中,我能读到这种悲哀、压抑与无奈。苏菲是席德父亲笔下的人物,席德父亲又是作家笔下的人物。那么我们呢?我们以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而也许,我们不过是另一个作家笔下的虚幻人物,我们没有自由意志,那个作家就是我们命运的主宰,我们的上帝,而更可怕的是,我们的上帝也许不过是另一个虚无……谁又能证明不是呢?上帝不能,理性不能。是的,无人能够证明,以为是存在的东西也许不过是虚无,虚无,一切皆无,没有任何东西是是坚实而可以确定的。

  《苏菲的世界》中,我却也能读出一种顽强,一种带着悲剧色彩的,震撼人心的顽强。当苏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虚幻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逃避,像其他人一样不去相信,而是选择了反抗。而最终,他们虽然未能是自己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却逃出了小说本身,作为虚幻的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不仅如此,他们甚至以虚幻人物的身份影响到了真实世界。读到最后,不禁想,存在与虚无间,真有这么大的分别么?在“永恒之境”苏菲问艾伯特“这只表示,和周遭的东西比起来,我们只不过是空气一般的精灵而已”艾伯特却说“不,对我们来讲,周遭的现实世界才是像空气一般的奇怪东西”。是的,也许存在与否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存在与虚无间,并没有那么清的界限;更因为,无论是终极的存在还是永恒的不存在,都不应是人类研究的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应是自我。我们追寻,我们求索,最终目的不应是自我的存在或虚无,而是存在,抑或是虚无的自我。苏菲的逃离,似乎宣告着“无论我是否存在,我终究是我”。这是一种悲剧的伟大,震撼人心。

  是的,也许哲学的所有终极问题,都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对它们的思考,让人类,与众不同。如哈姆莱特的著名台词:“存在抑或虚无?这是个问题。”而目的,则是自我,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如带魔力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
本文标题: 智慧的痛苦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200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瓦尔登湖英语读后感500(大学生《瓦尔登湖》英文读后感)写读后感400字作文五年级西游记(《西游记》读后感作文400字10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