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着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着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阿德勒在本书的第一章提到了人格的统一性,即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他的生活和人格。
当一个孩子屡次犯错时,老师或父母就会带着偏见来对他进行处理,认为他屡教不改。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班里的鸣同学。这个孩子长得高大帅气,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特别有神。抛开学习不谈,这绝对是一个能说会道、情商超高、惹人喜爱的小男生。但是,一提起他的学习成绩,怎是一个“愁”字了得。他的爸妈关系日益恶化,或许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基本无心思学习,上课时目光呆滞,每天的家庭作业也是草草应付了事。这天,他的语文作业又没做。“什么都不会还不认真学习!”顿时我火冒三丈,“刘一鸣的语文作业又没写!你来学校一趟吧。”挂断电话不一会儿,他妈妈急忙赶到学校,对孩子劈头盖脸地责骂了一顿,然后主动提出要领回家反省并补上作业。在学校门口,娘俩遇到了侯老师,说明情况后,侯老师把孩子拉到一边,悄悄问:“是不是因为不会做,所以才没完成作业?”孩子微微点头作为回应。
我后来反思,我是带着偏见与怒气来处理这件事的,刻板印象告诉我:这就是个屡教不改的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面对任务时的态度。如果从他的立场想:基础差,好多最基本的题目都还掌握不了、父母矛盾多,无暇辅导自己的学习、妈妈对自己期望过高,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种种因素,使得这个孩子想学习却又无从下手。
所以面对儿童,掌握了解人格的方法才是理解单个表达意义的前提。
除了人格统一性之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追求优越感和成功。追求优越感与自卑感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就不会有改变现状的愿望。
阿德勒说:“人类天然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哪怕孩子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善举,大人都要给予及时鼓励、表扬,孩子会因此变得开心。为了让这种开心延续下去,孩子会做更多更好的事,以期获得更大的鼓励,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做好事——得到表扬——做更多好事——得到更多表扬。
当孩子不断地被允许、被肯定、被鼓励,驱动他不断变好变强的力量,便开始生根发芽了。
文中提到,儿童有些古怪的特征是环境的力量造成的,这种力量使儿童产生自卑感、脆弱感和不确定感,而这些感受反过来又刺激儿童的整个心理生活。
由此我想到了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当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比自家孩子优秀时,当别人家的孩子又学了哪项新特长时,家长们便是指责+抱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吃同样的饭,上同样的课,差别咋这么大呢?真不给我长脸……”长时间这样的横向比较,孩子必然会产生自卑“原来我这么差、我太差了,没有人会喜欢我……”。这类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因此,他们总是带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去完成每一项交给他们的任务。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如在重大考试中发挥失常,在各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在本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简单但不确定的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是天生的左撇子的方法:双手交叉,左撇子儿童在双手交叉时,左手大拇指放在右手大拇指之上。
本来左撇子也不是什么缺陷,但是在我们这个惯用右手的文化中,左撇子儿童会遭遇很多困难,时间长了,便会产生自卑感。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中间环节,它有机会矫正孩子在家庭教养中形成的错误生活方式,也有责任帮助孩子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大乐团中和谐地奏响各自的乐章。
学校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学校里的“坏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样,对孩子的培养就变得容易多了。
在第三章里,作者提到了懒惰心理学。许多儿童之所以偷懒,是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周围人总是这样说:“如果他不偷懒,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看,他们用懒惰转移人们对他能力的注意力。懒惰像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的不自信,使人们不再关注他的能力问题。
读罢此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当一个孩子屡次犯错时,老师或父母就会带着偏见来对他进行处理,认为他屡教不改。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班里的鸣同学。这个孩子长得高大帅气,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特别有神。抛开学习不谈,这绝对是一个能说会道、情商超高、惹人喜爱的小男生。但是,一提起他的学习成绩,怎是一个“愁”字了得。他的爸妈关系日益恶化,或许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基本无心思学习,上课时目光呆滞,每天的家庭作业也是草草应付了事。这天,他的语文作业又没做。“什么都不会还不认真学习!”顿时我火冒三丈,“刘一鸣的语文作业又没写!你来学校一趟吧。”挂断电话不一会儿,他妈妈急忙赶到学校,对孩子劈头盖脸地责骂了一顿,然后主动提出要领回家反省并补上作业。在学校门口,娘俩遇到了侯老师,说明情况后,侯老师把孩子拉到一边,悄悄问:“是不是因为不会做,所以才没完成作业?”孩子微微点头作为回应。
我后来反思,我是带着偏见与怒气来处理这件事的,刻板印象告诉我:这就是个屡教不改的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面对任务时的态度。如果从他的立场想:基础差,好多最基本的题目都还掌握不了、父母矛盾多,无暇辅导自己的学习、妈妈对自己期望过高,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种种因素,使得这个孩子想学习却又无从下手。
所以面对儿童,掌握了解人格的方法才是理解单个表达意义的前提。
除了人格统一性之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追求优越感和成功。追求优越感与自卑感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就不会有改变现状的愿望。
阿德勒说:“人类天然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哪怕孩子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善举,大人都要给予及时鼓励、表扬,孩子会因此变得开心。为了让这种开心延续下去,孩子会做更多更好的事,以期获得更大的鼓励,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做好事——得到表扬——做更多好事——得到更多表扬。
当孩子不断地被允许、被肯定、被鼓励,驱动他不断变好变强的力量,便开始生根发芽了。
文中提到,儿童有些古怪的特征是环境的力量造成的,这种力量使儿童产生自卑感、脆弱感和不确定感,而这些感受反过来又刺激儿童的整个心理生活。
由此我想到了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当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比自家孩子优秀时,当别人家的孩子又学了哪项新特长时,家长们便是指责+抱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吃同样的饭,上同样的课,差别咋这么大呢?真不给我长脸……”长时间这样的横向比较,孩子必然会产生自卑“原来我这么差、我太差了,没有人会喜欢我……”。这类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因此,他们总是带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去完成每一项交给他们的任务。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如在重大考试中发挥失常,在各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在本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简单但不确定的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是天生的左撇子的方法:双手交叉,左撇子儿童在双手交叉时,左手大拇指放在右手大拇指之上。
本来左撇子也不是什么缺陷,但是在我们这个惯用右手的文化中,左撇子儿童会遭遇很多困难,时间长了,便会产生自卑感。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中间环节,它有机会矫正孩子在家庭教养中形成的错误生活方式,也有责任帮助孩子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大乐团中和谐地奏响各自的乐章。
学校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学校里的“坏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样,对孩子的培养就变得容易多了。
在第三章里,作者提到了懒惰心理学。许多儿童之所以偷懒,是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周围人总是这样说:“如果他不偷懒,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看,他们用懒惰转移人们对他能力的注意力。懒惰像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的不自信,使人们不再关注他的能力问题。
读罢此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儿童的人格教育》的读后感
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本文标题: 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二章读后感(《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08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