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读后感(《命运线·哈里托诺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发布时间: 2024-08-29 22:54: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0

死魂灵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死魂灵读后感...

俄语读后感(《命运线·哈里托诺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死魂灵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死魂灵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死魂灵读后感1

  没读过《死魂灵》的人们也许不知道“死魂灵”是什么,在十九世纪,俄国的地主们将他们的农奴叫做“魂灵”,自然,死魂灵就是指已经死去的农奴。

  《死魂灵》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别林斯基高度赞扬它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于俄国文学过去以及现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作品。”它讲的是一个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企图通过买卖死魂灵,骗取押金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他既幽默诙谐又尖刻辛辣的文字吸引,当他用夸张的手法,滑过一个又一个地主,然后缓缓地滑向更多平庸无赖无知无耻凶恶残暴懒惰的远方时,我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见证着乞乞科夫与五个地主之间丑陋的交易,看着他们对农奴的欺压,我告诉自己,这只是小说人物,这不是真的,但当这些文字掠过我的脑海时,我又真实的感觉到,他们似乎都是一群真实存在的、迂腐的灵魂,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腐蚀着这个社会,我似他们乎感觉到了果戈理在描写他们时对这些人的愤恨。

  对于这五个地主,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要数普柳希金,他贪婪、吝啬、保守、没落,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果戈理对他的描写入木三分,像“刷马的铁丝刷”的胡子;他走过的“道路就用不着打扫”等等,夸张的手法,将普柳希金的吝啬体现得淋漓尽致,将当时地主们的丑态展现得无比细腻传神。

  我知道,果戈理是爱这个国家的,是深深爱着俄罗斯的,也正是这份爱,才会使他为同胞身上那些可怕的人性缺失而哀叹,但是他仍然抱有巨大的希望,否则他也不会写下:“你既然那么无边无际,你怎么会不诞生出博大精深的思想?你这里既然有英雄用武之地,怎么会不诞生出英雄?啊,俄罗斯!你会有一种光辉美妙的前景!这是大地上从来没有过的。

  死魂灵读后感2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有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吝啬鬼》中的阿巴贡,果戈里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他们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的四大吝啬鬼。这四大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它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死魂灵的本意是指死了的农奴,由于在俄语中,魂灵和农奴属于一词多义,所以也可以解释成死了的魂灵,从而产生离奇的联想。小说写的是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奇奇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奇奇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自己与大小官员上至省长下至市区规划师的关系,然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它们当做活的农奴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的,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搭被人揭穿,检察官被谣传吓死,奇奇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小说全方位揭示了帝俄社会的腐败和农奴制没落的真相。在书中果戈里善于通过喜剧性的细节来折射现实,对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俄罗斯心灵的真实状态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剖析和观照,生活被肢解,生命被窒息,生存僵化的艺术才华在书中得到了最出色的表现。

  死魂灵读后感3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俄罗斯的小说《死魂灵》,这本小说带给我的感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很多道理。

  俄罗斯地貌无比宽广,如同电影《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中的镜头,一眼望不到边的针叶林在寒冷中静静矗立,在广袤的森林中可能有你一生至爱的人在其中艰苦劳作。果戈里在《死魂灵》中描述了一种他对俄罗斯--他的祖国及其人民的深刻的爱,他写道:“俄罗斯!俄罗斯!我看见你了,从这奇妙的远方也看得见你:你贫穷、凌乱而荒凉;你没有什么奇异的风景经过奇巧的装饰而令人赏心悦目或叹为观止。没有把千窗万户的高楼修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市,没有在瀑布的颤颤声中和水雾飞溅之下的美丽如画的'树木和爬满墙壁的常春藤。

  你开阔荒凉,无边无际,你那些低矮的城镇散布在平原上就像一些标点符号似的毫不显眼;你没有任何诱人的地方。然而你却有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力量吸引着我。为什么耳边总回荡着你那悲凉的歌声?这歌声传遍你那辽阔的土地,从西边的大海传到东边的大海。这个神蕴藏一股什么力量?这是什么力量在呼唤,在悲鸣,在扣人心弦?这是什么声音痛苦地亲吻我的心灵,钻入心灵深处而萦绕不去?俄罗斯!你对我有什么要求?你我之间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关系?你为什么这样注视我?你的一切为什么都向我投来期待的目光?”

  果戈里写此书的时候,身在外国,写下了上面如此充满痛苦与泪水的话,而这正是由于对祖国俄罗斯的爱而生成的。不仅是俄罗斯的土地,果戈里同样为俄罗斯那些粗旷的、在辛苦劳作而没有希望中生活农民而悲伤,他同样为同胞身上那些可怕的人性缺失而哀叹,但是他仍然抱有巨大的希望:“你既然那么无边无际,你怎么会不诞生出博大精深的思想?你这里既然有英雄用武之地,怎么会不诞生出英雄?啊,俄罗斯!你会有一种光辉美妙的前景!这是大地上从来没有过的......”

  但是这种希望要寄托在什么身上,几千年的东正教的浸淫(同时俄罗斯气候寒冷,人们酗酒)使得俄罗斯人民性格无比极端,即使在极坏的恶人、猥琐的小人中,也能找到非常善良、谦逊的人,果戈里当然把这种人民向好的转向寄托在宗教的身上,这是在很多俄罗斯作家身上可寻找到。所以在第二部中作者试图开始描写正面时加入宗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此书中间缺失极多,因此少了一种平滑的过度,像乞乞科夫的心理的转变等等未免有些突兀。

  瑕不掩瑜,作者对人物的刻画酣畅淋漓。在这里,本人愿意借一段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果戈理与魔鬼》中的一段话表明果戈里的一种独到的发现:“恶可以见于对道德法的严重违背,见于罕见而特殊的罪孽,见于悲剧激动人心的结局;果戈里的第一个善于见出难以发现、最可怕、永恒之恶,不是在悲剧性事务中,而是在完全缺乏悲剧性之中;不是在强力中,而是在软弱中;不是在极度的暴行中,而是在过分的谨慎中;不是在深刻和极端的行为之中,而是在平庸和低劣中,在人类思想和感情的猥琐中;不是在大人物中,而是在小人物中。”这样的话,果戈里是对所有的人当头一棒,提醒我们在一生中、在生活中,如何寻找人的光荣及尊严。

  死魂灵读后感4

  《死魂灵》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检查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泼留希金是《死魂灵》一书中写得最富个性特征、最富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19世纪3至40年代俄国农奴主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表明:俄国的农奴制在摧残了千百万农奴的同时,也使它的主人堕落到非人的地步!

  《死魂灵》里有很大部分在当时俄国小说创作情况上看是很试验的,果戈理用了一个比较保险的法子来成就这些试验,他用传统的单线索来贯串一系列的试验写法,穿起来一串儿,说不上是珍珠或者什么项链儿,至少是一串儿有规律可循的文本。嗯,他的每一块儿文本都多少用了些扯淡的笔法,这个我到是学会了,只是还没有笔力把自己想说的写得让读者看起来不太像是废话。原来有几个朋友说我的小说结构基本是从一个基点出发,然后兜圈子绕弯子,迷路,不知所云,语无伦次,信马由缰,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撒旦保佑我,又回到了故事本身,其实这些都是果戈理的那点儿印象指引我的。从事科研工作之后,不断的写科研报告、工作方案等等,现在我差不多已经康复了痊愈了,嗯,我已经学会了围绕一个命题进行立论、分析、辩证、结论乐,阿门。此时,再看《死魂灵》恰如看到了故人,别人微笑的地方我会大笑,别人大笑的地方我却无地自容。

  果戈理说《死魂灵》是一部长诗,在客观效果上无疑是摆了读者们一道,这部作品在当时引起激烈争议并获得很大的销售量,我感觉得有80%是围绕“是否是长诗”这个命题发生的。不管果戈理的“长诗”定义是否合理吧,现在学界因此还争论不休呢,不管这些,以后我再写小说的时候倒是可以试试这法子,不一定是长诗,嗯,我可以说我的文章里有一部分是剽窃其他人作品的,具体哪里我不指出来,说不定也同样管用。得学会变通么。

  死魂灵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果戈里的名著《死魂灵》。

  故事开篇就介绍主人公乞乞科夫四处游荡收买大量已死的农奴,运用讽刺的写法写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刚开始主人公收买农奴别人以为他是一位具有骑士精神的人,他到处游历各地,伸张正义,遇上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村民和许多奇怪的风俗,中间还夹杂着主人公少年的求学经历。他虽然在异乡受尽讽刺,但是自己还努力的拍老师的马屁。

  后来主人公丑恶的面纱揭开了!他不择手段地赚富家小孩的钱,还有购买农奴尸体也是为了赚钱!

  他无论在哪,他始终奉行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

  我深有感触的地方是:描写人物的实力。往往三言两语就已把人物已跃然纸上。作者描写过好人坏人、善使恶棍。比如:N市里的官员几乎都贪污、胆小怕事、造谣生事。他们遇事常常畏头畏脑,不去调查而是在一起瞎猜。当他们知道奇奇科夫买死农奴时,把他说的神乎其神,而这时他们听到有一位新总督上任时,又说奇奇科夫是来打头阵的,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其中检察长被活活吓死了……一切都栩栩如生。作者在第二篇里的人物与第一篇里的全然不同,赋予了思想和个性。另外,全书写的几乎都是地主阶级的人物。

  我深感那时的社会腐败,好像人人都披着一层面纱,让人摸不清真假。正义被淹没,邪恶大肆蔓延,虽然人民的行为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奔波。虽然现实生活已不存在这一腐败现象了,但是类似现象还在出现,他们只是外表不同罢了,善良的人民还是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读后感400字

400字正好,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掩卷沉思: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今的地球,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她美丽的外表早已千疮百孔。她那丰富的资源也日近枯竭了。一个美丽的地球,在无知的人类手里,已日趋接近灭亡了。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其奔腾不息的气势曾征服了中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后,谁又曾想到,每天被黄河冲走的泥土有多少呢?黄河上游的植被面积少之又少,又加上人类的大量砍伐,稀少的植被栓不住泥土,被水一冲,就溶入滔滔江水之中,不仅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而且,因为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造成洪灾泛滥,河水断流,美丽的母亲河失去了她往日的风采。所以,保护森林.绿化家园,责任重大。
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但是,在文明的背后,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空气污染. 水资源污染等,成了一个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工厂排出来的污水,废气,造成水资源,空气的严重污染。在如今,已经很难再找到一处完全没有被污染过的河流了。现在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这是由于地球表面大气层被破坏,造成破损的大气层无法完全抵挡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的照射,这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着生存环境日恶劣的地球,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拯救地球!
-----------------------------
《华罗庚》读后感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教授大胆质疑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当时,华罗庚只是一个杂货店的店主,可是他却不怕他人讥笑,敢于怀疑数学权威苏家驹的理论,并大胆否定其错误论断,实在是难能可贵。这种善疑精神正是他打开数学王国的金钥匙。
华罗庚成为当代世界数学领域的一颗巨星,完全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他才读初中毕业,他曾说自己只是贫穷人家的初中毕业生。
华罗庚正是以他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自己的追求,获取了今天的成功。也正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教育和启发了人们,让我们获益良多。
华罗庚因为一次高烧,他的脚瘸了,但贫困和疾病反而使他学好数学的志向更加坚定 ,他总是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他,还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发表了多篇论文,成为中外很有名气的数学家。
华罗庚在概括他全部的治学精神时说道;“学习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就会使人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
我要以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其实这本书,在初一时已经接触过了,但当时对于剧情的繁杂很没有耐心,看了几章就没有了兴致,便一直搁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过再看开头几章时还是觉得很无趣,到后来明白才这里是在为以后的情景埋伏笔。一眨眼,三十几章已经过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显地被作者刻画出来了。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骗子韦翰也许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可笑他的话里充满破绽,而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来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伊丽莎白被骗说明他是一个”愚人”。人,总是先入为主,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头脑,还怎么对他产生好感?对于旁人的点评又怎能轻易的置若罔闻?对达西产生偏见是很正常的。我说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韦翰了。不可否认,韦翰长着一张英俊的脸,表面上也装得非常”绅士”。虽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说可就连我这个活在二十一世纪,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这个故事,仍然对韦翰产生好感,又岂能怨伊丽莎白这一个生活在过去时代的姑娘?
-----------------------------
《水浒传》读后感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求<守夜人>的读后感

俄罗斯影片《守夜人》在去年一度非常流行,网上把它追捧为俄罗斯的《Matrix》。在我的MSN上,有段时间很有些朋友用“你看懂《守夜人》了吗?”做为签名。电影我也看过,觉得的确很艰涩。而且字幕看不懂的时候,听力也毫无用处,因为别人说的是俄语。
所以,当原书的中译本出现的时候,我愿意一读,似乎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影片本身。不幸的是,俄罗斯作家的书不比他们的电影轻松多少。谢尔盖·卢基扬年科据说在俄罗斯广受群众欢迎,相当于我们的黄易。但是,阅读他的中文译本绝对是件考验耐心的事。你认识里面的每个字,但是你不熟悉它们按照俄语语法和审美组织起来的顺序,它们看上去破碎不堪,极为絮叨地讲述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除人类之外,俄罗斯还存在着“他者”---中文是这么翻译的,直接从哲学里借了词汇。“他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明,一类是黑暗。信奉光明的一类相信集体主义,相信利他主义,相信道德上的善,相信可以改变人类社会达到更高的善,类似苏共。信奉黑暗的一类相信个人价值至上,相信利己主义,相当于苏联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和罪犯。最搞笑的地方在于,他们混同在人类社会里,大家彼此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他们之间要发生接触或者战争,则需要追寻自己的影子,从而进入一种叫“黄昏界”的异次元空间,在那里面,这些“他者”可以释放魔法,发生变形,并且以高于现实世界数倍的速度运动。
新名词和新概念就介绍那么多,接下来谈一谈思想性。据说这本小说在玄幻类小说里具有难得的思想高度,“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我看了一下,明白了这种“深度”说的是什么。光明和黑暗之间的对立,是一种长久以来人们相当熟悉的破烂哲学观。张无忌他们的摩尼教就认为世界是光明和黑暗两大势力的角逐场,总有一天光明要战胜黑暗,世界从头再来。谢尔盖·卢基扬年科对此进行了一点阐发,核心是:黑暗不黑,光明不亮。
双方本来是存在争斗,但是随后他们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没有了黑暗,也就没有光明。所以,他们之间达成了和平共处协议。在忍耐限度置内,允许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比如说黑暗方的吸血鬼可以获得猎杀人类的许可证,可以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弄点人血来喝。对此,位于光明一侧的“好人”完全接受。而只有越界的时候,才会造成摩擦和冲突。为此,双方设立了法庭,并一边派出一只巡逻队,随时纠察对方人员的行为。黑暗这边的叫“守日人巡查队”,光明这边的叫“守夜人巡查队”。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8篇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1

翻开高尔基的三部曲,我的心便随着故事情节起起伏伏,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闪耀的明星,发出耀眼的光芒,让我沉醉其中。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记录了高尔基二十岁以前的坎坷经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在人间》,因为它记录了高尔基一生中最艰难的独立谋生的故事。高尔基这个名字并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的笔名,高尔基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痛苦”的意思。

高尔基家庭败落,他的外祖父破产,他们一家也辗转反侧,四处搬家,他的母亲也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去世了。所以,十分悲痛的他,不得不走向“人间”,到人间去自行谋生。那个时候,他的年龄还不到十二岁,相比之下,我们这个时候还在温暖的家庭里玩耍,可是他,必须向上社会。但他却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坚持游到底。

高尔基第一次是在一家鞋店当“小伙计”,因为在这之前,高尔基是以捡破烂为生的,所以他的双手都烂了,并且得了很严重的皮肤病,双手都溃烂了。在他当小伙计的时候不停的挠他的手,看到此处我很难受,他的生活真是艰苦,在双手溃烂下捡破烂且长期不理解治疗,他竟然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下去,真是令人佩服。他的老板是一个长相十分丑陋,心底更加恶毒的人,他阿谀奉承,对待有钱的客人,总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貌,可是,当客人们走了之后,他就露出了原先的嘴脸,开始咒骂顾客。可是他并没有与他们同流合污,就如一句话“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高尔基再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他原有的善良的性格。

在外婆妹妹家当学徒的日子里,他只能睡在厨房和厕所正对门。厨房炉灶散发出来的热气使他满头大汗,而从台阶下头吹进来的过堂风又把他的双脚冻得冰冷,所以,每当他躺下睡觉时,总要把门口所有的擦脚垫都盖在腿上。虽说是来学艺,但制图工具他也只碰过一次,他要干女仆、保姆的活,一刻都不能休息,可女主人仍对他横眉冷对。

小小年纪,就要背上这么重的担子,他只是个孩子啊!在需要被疼爱照顾的年龄,却经历着贫穷劳苦,被俄国社会压弯了背脊,但他坚强刚毅,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迎难而上,他改变不了现实,只能慢慢地适应社会,适应贫穷。

可是,高尔基的生活并不全是暗淡无光的,一些完美的插曲也一向伴随着他。他遇到了像柳德米拉,玛尔戈王后,裁缝师傅的妻子和斯穆雷这些爱读书的人。他们就好像一盏盏灯,照进高尔基的世界,为他暗淡的人生带来丝丝光亮。他们帮忙高尔基看书学习,把他引进了知识的殿堂。高尔基就在那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晚上没有灯,他就把滴在桌上的蜡油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如果书中有他不理解的词汇,他就无法思考别的事情,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弄明白。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着实令我佩服。

他让我明白了天堂与人间仅有一线之隔,却又大不相同,有的人家书万卷,却腹无点墨;有的人两袖清风,却知识渊博。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世俗凡尘所指染的的心就是人间,反而高洁淡雅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一样,成了天堂。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梦想就像一条跑道,那些悲惨的经历,则是一块块躺在跑道上的石头;梦想就像一盏明灯,而那些坎坷则是无尽的黑暗,到底是选择摔倒,被命运摧毁梦想,还是站起来,跑出一条属于自我的路。坚信一句话吧:“风雨之后,定有彩虹”!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2

读完了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看看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想想作者的坎坷经历,不禁感叹:生活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阿廖沙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姥姥来到了姥爷的家中。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人,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到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遇到了朴实仗义的朋友“小茨冈”;还有与他朝夕相处的吝啬、小气、贪婪、专横、残暴的老爷……阿廖沙的每一天几乎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钩心斗角的争吵之中。在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与他比起来,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幸福的。没有痛苦与斗争,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父母包围的幸福中。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与阿廖沙就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拥有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父母满满的爱,但是我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我们并没有满足于现在的生活,还想奢求人世间更多、更好、更想要的东西。

我们经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我们还是没有满足。曾几何时,我们因为同学的名牌服装而丢弃了自己还崭新的衣裳;曾几何时,我们因为饭餐不合口味,而扔下碗筷;曾几何时,我们遇到困难就跑向父母怀抱。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去从没有感觉到有一点不应当。我们生活中的困难有父母来承担,根本用不着自己独自在“人间”闯荡。现在,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曾经的一切,不应该再像以前一样,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应该勇敢坚强。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或珍惜,珍惜我们拥有的美好生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自立起来,遇到问题时要勇敢担当!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3

踏入初中的大门,短暂的兴奋后却是一阵惆怅,直感觉置身在这“战场”上一阵无力。时常想着怎样熬过这乏味的三年,只有咀嚼着童年,这才能不时感到安慰。

童年尝起来是甜甜的,带给一种温暖……

月明,星疏,蛙噪,蝉鸣……

和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垫江。和亲朋好友在夜中散步,我一个人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夜里的蝉鸣断断续续……。污染,把头一转,发现亲戚们都没了影儿,我使劲向四周望,却连个影子也抓不着。我急得跺着脚。一个人站在路边感觉心中一阵空洞。泪水涮得一下从眼眶中迸射而出。我嚎啕大哭起来。这时杂货店的老板娘走了过来。她有点胖,但显得格外和蔼慈祥。她靠近我,她拍拍我的肩亲切地说:“小朋友,怎么了?走丢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想到有救了,心中不由得一阵激动,哽咽着说:“是……我走……丢了。”她赶忙掏出手机,按照我说的号码拨通了,妈妈很快就找到了我。当我看到妈妈那一刻,感觉这世界上氤氲着温暖时不知道什么是感动,现在我却能自信地说:“儿时是温暖的。”

绿萝,青云,牖窗,书页……

阳光从窗间的缝隙,倾泻在扉黄的书页上,又一次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时候,是爷爷带着我。他时常抱着我给我讲初中的故事。孙悟空闹天宫,丑小鸭变天鹅,成吉思汗挽弓射大雕。爷爷也和我一起滚小球。他常常带着我在学校旁的小路上散步,讲着他少年时的雄心壮志。他告诉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效力。

总之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是温暖的。咀嚼起来是甜甜的,是多彩的。

冰心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我说童年的回忆就像一块口香糖,在悲伤时你咀嚼它,获得的是快乐,在无力时咀嚼,就是你前进的动力!童年是多彩是温暖的!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4

今天,我读了《童年》这本书,令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的作者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他出生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他真正体会到了资本主义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

?童年》这部小说主要讲的是主人公阿辽沙的生活经历。他幼年时,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他与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凶狠、冷酷。但外祖母却给了他关爱与教育。他也目睹了两位舅舅为争夺家产而明争暗斗。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丑恶,但他却心地善良,始终向往光明。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人无论身处何处,都应该坚忍不拔地顽强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生活有黑暗的一面,但也有光明的一面,所以我们永远都要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相信未来,相信明天会更好。

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也会看到社会上的阴暗面,比如儿童被拐、诈骗钱财。但我们更多看到的会是光明温暖的一面,无偿鲜血,为山区小孩捐款,自愿去山区支教,民警不顾生命危险救下车底的小孩……那些人那些事,感动着我们,点亮了人们心中的美好。

读完《童年》这本书,第一感是忧郁、压抑的。在我看来,故事中这个叫做“阿廖沙”的男孩,他的童年是我身边的孩子们不曾体验过的,也是个充满阴影的时期。

作为一个跟他年纪相仿的孩子,来看待这个男孩的经历,在我看来,是一个悲剧。生活在这样一个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他令我刮目相看。对于现在娇生惯养的孩子们来说,有跟他差不多经历的不多——被毒打,被咒骂,被冤枉,失去双亲,失去挚友……任何一项都是难以忍受的。可是这个男孩他坚持了过来。也许是他乐观的态度,也许是在外祖母的疼爱之下,感受到了那一丝温暖,记住了被爱的感觉,所以哪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仍然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一颗有温度的心灵,一颗有勇气的心灵。

作为一个读者,来看待这个男孩的童年,我想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全书最后一句话:“于是我就走进了人间。”短短一句话,却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回忆空间。首先是他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是好是坏,谁都无法定义,男孩的童年结束了,可歌可泣的一个人生阶段走过了。阿廖沙将来的生活会更好,还是更苦?我们都不知道。整个故事着实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当我仔细回想了一遍他的经历,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虽然也有想不开的事,但对比阿廖沙的经历,简直不值一提。我身边更是有很多爱哭闹,成天把“抑郁症”挂在嘴边的同学。包括我,有一段时间,也总是自认为自己过得很辛苦,觉得大家都不认可,觉得别人都无法理解,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对比看来,简直荒唐可笑啊!有谁规定过,一个人的人生一定是坦坦荡荡,潇潇洒洒的呢?现实对谁不是残酷无情的,他并没有眷顾任何人,只不过是我们的自作多情罢了。既然命运不由我们选择,那么只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不了发泄一场也就过去了,成天装的那么脆弱可怜又是为何?

总而言之,无论是与阿廖沙相比,还是与现实中那些饱受饥寒、孤苦伶仃的孩子相比,我们都是幸福的。所有不顺心的事,也不过是当我们在绘制一幅美好的画时,不小心画错的线条,不要太极端地去思考,也不要为此而悲伤,或许正是有了这些失误,我们才学会了谨慎和改正的方法。无论是好是坏,相信“童年”永远会是我们最幸福的往事!好好享受吧!

是阿辽沙让我学会了如何应对挫折,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让我发现了这世界的美好,伴我度过幸福的童年时光。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5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善良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但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乐基的童年却是非常的悲惨。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产了,便走上社会独自谋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三岁了,当年的高尔基走上了独自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读了一篇后,觉得这道题很难,根本不经过自己动脑子试一试,就要爸爸来教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还没等爸爸来教我,我已经做出来了。记得还有那次夏令营吧,在绿色学校里,老师要求我们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说说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先要擦肥皂,然后这边搓搓,那边搓搓,衣服还是不成样子,脏的地方还是脏,所以爸爸批评我依赖性太重,缺乏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如同意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将心比心》,如果我们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金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6

再长的噩梦,也总有被晨曦撕碎的时候。——题记

细碎的阳光洒进我的窗户,照着桌上的那本书,封面上那两个大字因为阳光的照耀反光得发亮——是《童年》!于是,我又情不自禁地翻看了起来……

?童年》,一本独特的自传小说,作者高尔基以不平凡的经历在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讲述。这部小说是从父亲逝世后,阿廖沙跟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家写起,讲述了不幸、动荡而又凄苦的童年。

阿廖沙在与母亲刚搬到外祖父家时,残暴专横,贪婪自私的外祖父经常毒打他;凶恶贪财的舅舅经常冷淡他;渴望幸福的表哥萨沙经常捉弄他。在这样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了世间的痛苦和丑恶。

我们的童年仿佛一颗糖,甜美又快乐。但直到我看到了高尔基的《童年》,才明白了什么叫珍惜童年,什么叫快乐童年。

阿廖沙从小失去了父亲,他只能跟外婆外公住在一起,阿廖沙本以为可以平静的过日子,却不曾想,这只是他一个漫长噩梦的最开始。

外公掌管着家中所有权利,脾气非常暴躁,不时毒打阿廖沙,有几次阿廖沙被打得失去了知觉,两个舅舅也残忍自私,每天都会为了抢夺家产而大打出手。他的舅妈在家中更是没有地位,她们任凭两个舅舅在身上发泄,不敢还手。在这样的家庭中,从最初就给幼小的阿廖沙留下了心中的阴影。

在这样的生活中,外婆就像一束光,照进了阿廖沙心里,善良热心,公平公正的外婆给予了他一丝安慰。外婆的所在,让阿廖沙变得坚强,影响了他的一生。

高尔基用阿廖沙的原形写出了自己的童年,低诉自己的痛苦,童年是记忆中一颗闪耀的明星,美好又短暂。在一无所有的面孔上,伤痕也成点缀。少年时,高尔基对自由向往充满渴望。

然而,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种人。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心胸开阔的外祖母;乐观淳朴,聪明可爱的“小茨冈”;勤劳朴实,正直善良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好事情”……他们都曾经给予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尽管后来阿廖沙随着外祖父多次搬家,生活每况愈下,一次次地目睹一次次地遭遇黑暗与不幸,但黑暗中的这一束光,让他始终保持着努力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乐观和充满爱心的人。

合上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雨会停,天会晴,不用怕,天黑过后黎明终将破晓。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7

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已走过十个盛夏了!毫无疑问,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是假日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于是,假期刚来我便和妈妈专程去了书店,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觅着好书。不经意间,一本蓝盈盈封面的典藏版书跃入了我的眼帘,我走近一看,竟然是“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中的《童年》,此书作者是原苏联时期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的高尔基。我急切地打开了书,一瞬间,这位闻名于世界的大作家以及精湛的俄罗斯艺术风格的封面设计已紧紧地吸引了我……

?童年》是高尔基第一部自传体的作品,他以自己的乳名“阿列克谢”作为书中主人公的名字,描写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人民的生存状态及其在此时代背景下的自己悲惨的童年生活。

书中,阿列克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怜的阿列克谢是不幸的,三岁丧父的他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沉陷于度日如年的窘境。面临绝路,母子投靠于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的外公家,而已被社会碾压至狂的外公,经常将自己的怨气转嫁到可怜的阿列克谢身上,每天的辱骂与毒打已成了他童年最惊悚的恶梦。最后,在外公家难以舒心的妈妈,无奈多次改嫁之后,不幸染病而亡。仅仅十一岁的他在家中变故后竟被外公赶出了家门,流落到社会去自谋生路……

孤苦的阿列克谢又是幸运的。虽然他不断遭受到外公、舅舅、表哥以及学校同学的羞辱与欺凌,但是温和慈祥的外婆对他的关心与呵护给他带来了诸多的温暖与光明,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其次活泼开朗的小茨冈伊凡等人的陪伴也使得童年的他变得坚强而乐观。

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历经磨难的点点滴滴,他很细节性的在书中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承受的方方面面,生动描绘了社会的黑白与人物的善恶,表达了阿列克谢爱憎分明的立场与情感,《童年》对作者后来所著的《在人间》《我的大学》形成的自传体三部曲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他一生中作品丰盈,社会影响巨大,最终成为一名令世界瞩目的文学导师!

?童年》的确是一本好书,但是书中小主人公阿列克谢的全部经历所呈现出的苦难,对当今我们新时代的儿童意味着什么?是磨练与成长!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生长,虽然不再有《童年》生活中的苦难,但是我们也有成长的烦恼,从天真无邪的幼儿到知书达理的学童,面对朝朝夕夕的学业,我们有着不进则退的压力。而面对酷爱音乐的我,每天只能挤出时间去练习难免也有不尽如意的失落。然而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就要立定精神、激发意志,经得起磨练方能成长。

你再看,《童年》的精神不也正体现了中国“苦难兴邦,穷则思变”的真理,体现了中国古代圣贤“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育人哲言吗?我们应当明白,任何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可能没有挫折,只有在面对逆境时,树立起“艰难只会磨练我的意志、困苦只能增强我的坚韧”的这种百折不饶精神,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高尔基读后感作文篇8

童年,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必管人世间的险恶纷争,也不必管社会的黑暗腐败……而高尔基的《童年》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没有孩子的天真,活泼,只有每天数不尽的工作,受尽外祖父的虐待,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让我感慨万千。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4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 ――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么黑暗,就像他的家庭一样――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周围的人贪婪、残忍、愚昧。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劳、坚强、善良,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童年的灿烂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人欺负,家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人一番……但拥有着这些,我们似乎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童年,珍惜如今这美满、幸福的生活!

《童年 [法国]萨罗特》读后感

【作品提要】

我很小时父母就离异了,我时而由母亲抚养,时而跟随父亲。六岁时我随母亲迁居圣彼得堡,生活了两年半,在那时我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读了很多图书。母亲不愿为了我影响和继父柯利亚的感情,我又被送到在巴黎的生父处,此后母亲再也没有接我回去。我和父亲及继母薇拉一起生活。不久薇拉有了自己的女儿,待我更加冷漠了。我在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上学后我终于有了一种归属,学校里的崭新生活和孩子们的笑闹声吸引着我,我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在学校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母亲来巴黎看我,但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感情,我宁愿和继母薇拉在一起。14岁时我进入中学开始新的生活,童年的回忆结束了。

【作品选录】

我和父亲一起散步……或者说他领我散步,他来巴黎每天都这样做。我记不清是怎样和他见面的……大概有什么人把我领到他的旅馆或者什么约定地点……他当然不能来弗拉特街找我……我从来没有看见他和母亲在一起,我不能想象他们在一起……

我们从参议院对面的门走进大卢森堡公园,进门后向左,那里有木偶戏、秋千、木马……

一切都是灰色的: 天空、小径、大片的秃地、光秃的树枝。我们多半没有说话,也可能说过话,但我记得清楚的只是这句话:“你爱我吗,爸爸?……”口气毫不焦虑,而多多少少有点调皮……我不可能一本正经地提出这个问题,我只能逗趣般地问“你爱我吗”……他最讨厌这种话,特别是从小孩嘴里说出来……

“你那么小小的年纪就感觉到爱?”

“当然,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感觉,也许还更强烈……对于这,孩子的感觉比大人更敏锐。

“我知道‘你爱我’‘我爱你’之类的话会使他缩回去,会使他藏在心底的感情更远远地后退,更远远地龟缩起来……果然如此,他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你问这个干吗?’我仍然用调皮的语气……因为我觉得有趣,也防止他不高兴地拒绝我,‘别说傻话’……我坚持:‘你爱我吗,告诉我。’‘可你是知道的……’‘我要你说。说吧,爸爸,你爱不爱我?’……这次,我的声调认真而富有威胁性,让他预感到会发生什么事,让他说出——只是说着玩玩,逗逗乐——这几个可笑的、不伦不类的字:‘当然爱,小傻瓜,我爱你。’

“既然他接受了我的游戏,就该得到报偿……‘那好,既然你爱我,你给我一个……’你瞧,我根本不想勉强你敞开心怀,让你袒露深藏在心头的、只是断断续续有所流露的感情,你可以让它稍稍露出一点……‘你给我一个气球……’‘哪里有气球?’‘那边……售货亭里有……’

“我感到满足,我逗了他又使他放心……还得到这个信物,这个漂亮的战利品;我用一根长线将它系在手腕上,它在我头上飘动,澄蓝而明亮。”

我背朝着窗子坐在床沿上,膝上抱着我的同伴和密友,那只金色皮毛的、软软的、柔和的小熊,我对它讲妈妈刚才说的话:“你知道,我们马上就要回巴黎了,去爸爸那里……提前回去……那里还有另一个妈妈……”

妈妈在旁边听见了,生气地说:“你胡说些什么?什么另一个妈妈?谁也没有另一个妈妈。你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妈妈。”我不记得她是否说了这么多话,或者仅仅是最后一句话,但是我记得她那不寻常的夸张,它使我哑口无言,仿佛愣住了。

行前的准备,我可忘得一干二净……我知道妈妈一回来就要和柯利亚去别处。柯利亚写了厚厚一本关于奥地利—匈牙利的历史书,他被邀请去布达佩斯工作几个月……布达佩斯这个名字我当时常常听人提起。

离开的消息并不使我忧愁。我习惯于来来往往,而且我很愿意再见到爸爸、卢森堡公园……还有那位带我跳舞的、和气的太太……当那种感觉产生时……她正和我一起坐在长椅上……那种感觉充满我全身,它从四面八方辐射出来,阳光、矮砖墙、花架、开花的栗子树……它有时还重现。

我忘了怎样和加莎告别,多半是令人心碎的……奇怪的是,留在我记忆里的却是我去吻抱柯利亚的那最后一刹那……他正忙着写东西,四周都是纸……我像小狗一样闻他,好记住他的气味……烟草和花露水的气味,我再一次看看他的指头和指甲……仿佛从那里发出的东西充满了他,甚至使他稍稍膨胀——他的和蔼与善良。

可以想象我们穿过的那片白雪茫茫的原野——那是在二月份——那些小木屋、白色的桦树、被雪覆盖的冷杉……我当然记得它们……但它们和许多类似的形象混淆在一起了。没有被混淆的只是妈妈的形象,她坐在我对面,靠着窗,她伸过手来用已经湿透的手绢替我擦去脸上的泪水,一面不停地说:“别这样,亲爱的,别这样,小宝贝,小心肝……别这样……”

有时我的忧愁得到缓和,我睡着了。有时我合着车轮的声音像玩似的重复念着两个字……大概由于我看见了窗外阳光灿烂的原野……我念着法语和俄语的“阳光”,在俄语里,几乎不读出来;我念俄语时将嘴唇向前撅起,弯曲的舌尖顶着前齿,我念法语时将嘴唇放平,舌头几乎不碰上齿。接着又是俄语、又是法语。这个游戏叫人昏头昏脑、无法打住。最后它自动停下,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真奇怪,你这是头一次感到离愁……莫非有预感……”

“也许是妈妈……”

“是的,她身上有点什么东西让你感到这次离别不同往常……”

“当时她莫非想到……不,难以叫人相信,确实难以叫人相信……不会的,她不可能有意将我留给父亲。”

“别想入非非了。那是在二月份,你知道这次离别比往常更长,因为这次要在父亲身边待两个月以上……一直到过完夏天。”

我清楚地记得皑皑白雪中的一个小火车站,我们在一间窗子很大的候车室里坐着。铁路人员穿着另一种制服,我明白这是边境。

接着便是柏林。一间相当阴暗的大房间,一面是两张床,床上铺着很大的红色压脚被,另一面是安乐椅和圆桌……妈妈和我不认识的“叔叔”坐在桌旁……妈妈告诉我这是她在日内瓦学习时的老友,也是父亲的好友。现在由他照料我,带我去巴黎。他的面孔清秀而温和,脸色发灰,脸上有许多小孔,和生过天花的人一样……鼻头很尖,仿佛给老鼠啃过……

妈妈低声和他说话,而我,我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穿着长长的睡衣,并着双脚从一张床跳到另一张床上。两床之间有相当一段距离,必须看准了,然后扑通一下跌在对面的床上,陷进庞大的压脚被中,打着滚,笑闹着……

妈妈对我说:“别闹了,你妨碍我们……明天我们就分别,有什么好闹的呢。”我立刻安静下来,直直地躺在床上。我听见妈妈十分惊奇地说:“真的?她……”我听不见后面的话……

等到只剩下妈妈和我两人时,我问她:“叔叔跟你说什么了,你那么惊奇?”“呵,记不得了。”“你记得的,告诉我吧。你说: 她……她是谁?”妈妈犹豫一下,说:“她是薇拉,你父亲的妻子。”“她怎么了?”“没什么……”“不,你得告诉我,她怎么了?”妈妈仿佛在想什么有趣的事……“好吧,既然你一定要知道,他告诉我薇拉很蠢。”

关于第二天的事,我只记得那深灰色的月台和凄厉的鸣笛声。妈妈在一节车厢的窗口向外俯身,车缓缓离去,而我哭喊着在月台上跑,叔叔追着我,抓着我的手,把我领到大概是朝相反方向开动的火车上,这我已记不清了。我好像一路哭着,直到抵达巴黎的北方车站,车站上那发黄的、阴沉的、巨大的玻璃圆穹头一次显得阴森。

我不记得有没有人来接我们,只记得父亲在马尔格兰街那一个仿佛没有全部住人的、阴暗的小套间里……我记得他的态度古怪,和往常不一样……有点冷淡、拘谨……还有那个年轻女人……“你认识薇拉吗?还记得吗?”我说记得,但我认不出来了……那个脸颊又红又圆的年轻女人,穿着男装多么苗条灵活,圆顶礼帽下露出一绺头发,她带我旋转,抬起我,和我一起跌倒,气喘吁吁,用手绢扇着风,开怀大笑……她可不像我面前的这位夫人,她的头发梳成卷,光滑而规矩地垂在头部两侧,没有一根散发;她的脸变长了,十分苍白,嘴唇薄而直,下齿向前,盖住了上齿,仿佛要扮出一个笑容,在她那十分明亮、晶莹透明的眼睛中,有点什么东西……加莎的眼睛更为明亮清澈,但没有这个东西……是的,这东西我从未在任何人身上见过……它仿佛是个令人不安的小火花……

和彼得堡一样,我在这里住的是一个临街的房间。窗外再没有银色的光,再没有远处那辽阔的、白皑皑的冰雪世界……有的只是夹在一排排小房子中间的肮脏的光线,那些房子阴沉沉的……

“我看还不如说死气沉沉。”

“是的,毫无生气。奇怪的是,当我住在弗拉特街时,却觉得那些房子生气勃勃,它们那暗黄的灰色温柔地保护我,包着我,将我引向卢森堡公园的乐趣和安谧,那里的空气明亮而颤抖。

“在这里,几条平行的小街通向蒙苏里公园。我觉得这名字难听。宽大的草坪被小圆拱围着,显得很惆怅,草坪摆在那里仿佛只是让你思念真正的草原,让你有时感到一种令人心碎的怀念……你也不会认为这样说过分吧。

“我和薇拉去那里,我假装玩沙堆,滚铁环,或者在两边有拱圈的沙路上跑着,就连这里的木马也不吸引我。”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妈妈,我一面哭一面从枕头下拿出她的照片,照片上她坐在柯利亚旁边。我亲吻她,对她说我不能忍受和她分离,叫她快快来接我……

妈妈原先和我约定,如果我快活,我就给她写:“我在这里很快活”,在“很”字下面划一道。如果不快活,就只写:“我快活。”有一天我决定在信尾写上这句话……我没有勇气再等几个月,一直等到九月份她来接我,所以我写上:“我在这里快活。”

不久,父亲叫我去。平时我很少见到他。清早七点钟他就走了,我还没醒。晚上他回家时总是十分疲倦,心事重重。饭桌上往往是一片寂静。薇拉很少说话,她用的词都很短,元音被辅音吃掉了,好像是为了节省地盘。就连我的名字,她念起来也几乎把a都取消了,于是成了一个古怪的发音,或者说一种奇怪的声音: 恩特什……

晚饭以后,我感到父亲希望我上床睡觉……而我也愿意回到房间里。

“你在房间里不仅仅是哭泣吧。”

“对,我还看看书,像往常一样……我还记得父亲给我的一本梅恩·雷德的书。他小时爱看的书……可我,我并不觉得有意思……也许我太小……八岁半……我从对草原的长篇描写中逃出来,奔向使我得到解脱的对话前的破折号。

“在我给妈妈发出那封信以后的一天,吃过晚饭,父亲叫我留下,将我带到和饭厅只隔着一道玻璃门的书房里……对我说:‘你给母亲写信说你在这里不快活。’我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的?’‘我收到她的信。她责备我,说我没有好好照顾你,说你诉苦……’

“这种背叛对我是当头一棒。这么说,在世上我再没有任何人可以诉苦了。妈妈根本不想来搭救我,她愿意我留在这里,只是稍稍快活一些。我再也不能对她讲心里话了。再也不能对任何人讲心里话了。我大概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彻底的绝望,以至父亲突然改变了保留而冷漠的态度,一把将我抱住,抱得很紧,很紧……他掏出手绢,温柔地但笨拙地给我擦眼泪,仿佛有点颤抖,他眼中似乎也含着泪。他只是说:‘去睡吧,别伤心……’这是他常常对我用的短语……‘生活里没有什么值得你伤心……你将来会明白,在生活里,一切都会解决,只是迟早……’

“从那一刻起,一根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两人连起来,直到永远。不论表面现象如何,这条纽带一直未被摧毁……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有什么感想,而我,当时还不到九岁,但那些在后来的岁月中逐渐显示出来的东西,我在那一刹那间模糊地感觉到了……我和父亲、母亲以及薇拉的关系,还有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切只不过是埋下的种子所结的果罢了。”

妈妈寄给我的信和明信片到底是给谁看的呢?她好像在给幼儿讲故事,她说她和柯利亚在那里度了一个月的假,那里的小姑娘都系着红丝带,穿着漂亮的木屐,那里的海水澄蓝澄蓝,海面上还有帆船,就像卢森堡公园水池里的帆船一样,不过那是真正的船,大船……

她不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样子,甚至也忘记我以前是什么样子。

有时,这些幼稚的叙述流露出欢乐和满足。

我不愿意再收到任何信,我想永远割断这些联系,然而,信尾的那些温柔爱抚的话每回都挽留我,包围我……我心软了,我没有勇气将写着这些话的信纸撕掉,我虔诚地将它放进木盒里。

我尽量少提妈妈……只要提起她,爸爸心中就会升起某种我不愿意看见的东西,并且流露出来……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紧皱的眉头、向前伸出的抿紧的嘴唇、眯成一条窄缝的眼皮……

“这是怨恨,不满……直说了吧,是轻蔑。”

“我可不这样称呼它。我不给它取任何名字,我只是隐隐感到它在他身上,隐藏着,抑制着……我决不愿意它活动起来,决不愿意它露头……

“万不得已的时候,父亲用母亲居住的地方来代替她的名字:‘你给彼得堡写信了吗?’‘你这儿有一封彼得堡的来信。’他从前说‘你母亲’,而现在,不知为什么,他再也不这样说了。”

有一天,我感到父亲的目光落在我脸上,在那里滞留徘徊,不肯离去,于是我像妈妈那样扬起一道眉毛,睁大眼睛盯着前面的远方。我的眼睛像妈妈的眼睛一样充满了惊奇、慌乱、坦率、天真……

父亲一直瞧着我向他摊开的、一动不动的表情……

然而这不是我,而是他,是他的目光赋予我这种表情,是他在维持这种表情……

“他的目光所看到的,大概是你母亲的那种冷漠严厉的神气吧,这是她在他面前最常有的神气,也是他最熟悉的神气。”

“要是我早知道,我也会摆出这种神气,而且更加严厉……出于对抗心理……好像人们在类似情况下所做的那样……”

“是的,也许也是出于绝望吧……”

“不过,父亲在我脸上寻找的并不是这种神气,这不是他所寻找的,而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我的感觉正确。他朝着那位朋友,就是把我从柏林带来的、他们共同的朋友……当时只有我们三个人……他终于将眼光从我脸上挪开,朝那位朋友说:‘真奇怪,娜塔莎有时多像她母亲……’在这句话里有点什么东西,它十分脆弱,我不敢察看,唯恐使它消失……有点什么东西滑过去,轻轻擦着我,抚摸我,消失了。”

“这不是你的家”……很难相信这是薇拉说的话,但这毕竟是有一天她说出来的。我问她我们是不是就回家,她回答说:“这不是你的家。”

“真像是刁恶的后娘对可怜的灰姑娘说的话。所以你才犹豫……”

“我确实担心,我怕会不自觉地使薇拉和我成为神话里的人物……”

“说到薇拉,她有时给人的感觉是脱离现实,想入非非……”

“这一次我们可别脱离现实,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她的话: 她认为既然母亲说好了要来接我,我不久就会离开这个家,所以我最好不要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免得再一次伤心……”

“就算是这样吧……还有,她也许开始害怕你待在这里不走……对这个年轻妇女来说,你是一副重担……完全在意料之外……在这以前她根本没想到要一直挑这副重担……所以,你说要回这个家时,她情不自禁地冲动起来,她要将你从这个家里拉开,不让你以它为家……呵不,不是……‘这不是你的家’。”

“要弄清她为什么这样说,至少得重新听听她当时的语气……体会这句话如何像急流冲击我……然而这一切都消失了。也许是这句话的威力将一切都压倒了……即便在当时,这句话的本身和它四周都一目了然,没有什么需要发现、需要审查的东西……它落在我身上时,毫不含糊、清清楚楚、 *** 裸的。

“它沉甸甸地压着我,自此以后,‘家’这个字就再也无权在我身上形成……我生活在那里的期间,就再也不说‘家’,虽然除了那个家以外,我不可能有任何别的家。”

妈妈到了,她来了,打算和我一起度过八月份……她在等我,我这就去看她……有那么久没有见到她,那时我才八岁……

“准确地说是八岁半,那是在一九○九年二月。”

“我在七月十八日已经满了十一岁……我离开马尔格兰街的家时,俨然是个大人了,我独自到遥远的地方去,没有任何支持,和我一起生活的人们不能随我去……即使能去,他们也不愿意,这事与他们不相干,只与我一人有关……而我不太清楚我去找什么,它那么模糊而遥远,几乎是陌生的……然而同时我又知道我将找到的是世上最亲近的人,是我的母亲。一个人只有一个母亲,谁不爱母亲胜过任何人呢,我要去见的是母亲……”

“我出门以前,他们给我解释了一番……”

“现在想起来,你真像个被人从空中抛下的伞兵,他们最后一次跟你说:‘你记清楚了,不会弄错吧?你知道怎么走吧?’你说:‘是的,我知道……’门在你身后关上了。”

“我小心翼翼地按照指示去做……向左转走上阿莱齐亚街,一直走到蒙鲁日广场,然后再向左,走上奥尔良大街,到了奥尔良门再向左转,在同一侧的人行道上,走过两三座房子,就看见一个小旅馆……就是它,我看见了,‘理想旅社’。

“我走进玻璃门,门厅右手的柜台后面坐着一位胖女人,我说:‘我要见鲍列兹基太太……’这个名字听起来多么古怪,我仿佛是平生第一次听见它……”

“可以前在弗拉特街,这个名字也是这样念的,法国念法……”

“那是老早的事了,从六岁到十一岁,这中间多么漫长……我说的‘鲍列兹基太太’,我说的每一个字,现在都显得那么虚幻,那么古怪……这和胖女人的回答截然不同,她说的完全是正常而平庸的话,而她的声调又是漠然和漫不经心:‘鲍列兹基太太在家’,并且告诉我她的房间号码……

“我敲门,听见一声‘进来!’突然之间,这声音我太熟悉了: 它低沉……稍稍沙哑……还有俄文中的舌尖颤音r以及某种俄语的音调。”

要是在街上相遇,我是认不出她来的……她稍稍发胖,但主要是发型的变化,两个光滑的深色发卷垂在头部两侧,使她那张独特的面孔显得平庸而严肃……我用嘴唇碰碰她的皮肤……我没见过这样的皮肤,它比世界上最光滑最柔软的东西还胜一筹,它发出微微的芳香……我想伸手摸摸她的头发,但我不敢,怕弄坏了她的发型……她那双漂亮的金褐色眼睛不太规则,一道眉毛高,一道眉毛低,她瞧着我,仿佛有点失望,我不是“大美人”……以前人们常常这样说,她也这样说,但现在再没人这样说了……她不满意地摇摇头……“你脸色不好,多么苍白……都怪这个不人道的学制……上课一直上到七月底……尽往孩子们的脑瓜里灌,培养成小老头……”我记得妈妈不重视学校的功课……甚至有点瞧不起……

“她常常说她曾经是个坏学生,总爱胡思乱想……她似乎引以为荣……她讲自己是怎样被中学开除的……因为她收藏传单……不是由于革命信念,而是因为一位女同学求她帮忙,而她没有意识到危险……她大概认为自己可以干些更有意义的事……被开除以后,她自己看书,才学到些东西……”

“她瞧着我,说这里的学制不合理。当时,即使我没有回想起前面这些细节,我也不会和她谈我的学校,谈我如何用功,功课如何好……”

她半躺在床上,我坐在她面前一张椅子上;天气很热,她把睡袍往下拉拉,露出了双肩,睡袍拉得太低,袒露的部分太多,我感到很别扭,后来想起来,这种事在俄国习以为常,不像在这里大惊小怪。以前我们两人在彼得堡上澡堂时,也都光着身子,和其他赤身露体的妇女儿童一起泡在浓浓的热蒸气里。

我们面对面地待在那里,相对无言,我不知说什么好,妈妈显然也不知说什么好……

(桂裕芳译)

【赏析】

也许因为早年遭遇坎坷,萨罗特对谈论自身的经历一直非常谨慎,甚至持拒斥的态度。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小说派作家包括旗手罗伯-格里耶纷纷开始写作自传,萨罗特才终于愿意谈谈她自己,于是我们拥有了这部自传《童年》(1983)。

作家的童年是不幸的,2岁时父母离异,后各自再婚。娜塔莉分别跟随母亲和父亲在日内瓦、巴黎、圣彼得堡等地漂泊,直到母亲把她送到巴黎父亲处,不再领回她,以后她便一直生活在巴黎。辛酸坎坷的童年经历造就了娜塔莉孤僻敏感的性格,同时培养了她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立性,使她成为一个与众不同、有着异样气质的儿童。

小娜塔莉追问父亲爱不爱她这一幕,很明显地体现了她的异样性格。受到宠爱的孩子是不会问父母这样的问题的,因为他们享有父母的爱是当然的事实。娜塔莉从来没有从家庭中感受到确实的爱,她想从父亲口中得到爱的确证。在苦苦追问之后,她还不满意父亲的敷衍之辞,要求爸爸给她买一个气球作为证明。抓住气球这个爱的信物,她感到胜利般的满足。可是从她的满足中,我们读到的却是敏感脆弱的心灵和异样的辛酸。

在圣彼得堡过了两年多后,母亲把小娜塔莉送到在巴黎的父亲。但父亲和继母并不热心接受娜塔莉,她每晚都在想念母亲,于是写信向她诉说不快和思念之情,可母亲写信把情况都透露给父亲并责备他,背叛了小娜塔莉对母亲的信任,并且根本没有接回她的意思。而继母薇拉公然对娜塔莉说“这不是你的家”。小小的孩子在哪里都找不到她的家,在哪里都不受欢迎,像一件物品一样被推来推去。她生活的地方不是她的家,而除了那个家以外,她不再有任何别的家。对一个孩子来说,连家都没有,还能有什么童年的幸福和快乐呢?

几年后,母亲来巴黎看望娜塔莉。但母女重逢没有丝毫感人之处。虽然母亲应该是她世上最亲近的人,而她们却已是那样陌生,甚至没有多少话可说。她感到母亲的冷漠无情,更愿意回到薇拉身边。虽然薇拉也没有给她多少母爱,但她们已经共同生活在一起。在这本自传的结尾,正是薇拉送娜塔莉到火车站并把她拜托给了售票员,从此她开始了中学生活。

《童年》记叙的事件极为细琐,开篇只是絮絮叨叨地讲一些诸如用剪刀扎椅套、咀嚼食物、触碰电线杆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对父母离异又各自再婚等对作者幼小心灵产生重大心理影响的大事却不作明确交代。读完《童年》,我们对作者的童年仍然没有形成清晰的了解,主人公娜塔莉也始终是一个飘忽不定的影子。

《童年》原书除了书名没有提供任何相关信息,没有副标题,没有献词,没有前言后记,也没有目录。全书由70个长短不一的片断组成。这些片断除了按叙述的时间顺序排列而外,在情节上几乎没有逻辑联系,更不足以构成主人公的自我成长历史,因而全书很难被看作是一个有确定主题的连贯整体。现代自传作家认为,真实的生活是纷繁杂乱的,没有连续性,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一系列相互矛盾的碎片的瞬间。这与萨罗特倡导的新小说理念是一致的,新小说正是着力于淡化情节,模糊人物形象,突出心理意识深层的研究和精辟分析。与写小说一样,萨罗特以其对童年往事的杂乱、不成系统的叙述表现了她对自传指涉现实人生、承载意义的怀疑,她既不想通过自传表达对人生和现实的理解,也不想在自传中留下一个真实客观的自我画像。读完整部自传,我们对作者童年的思想和行为仍然说不出所以然,给我们留下印象的是小娜塔莉一大堆稀奇古怪而又细腻入微的感觉。这甚至不是形而上意义的感情或感受,而只是在外界 *** 下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专注于形而下的感觉。

《童年》在形式上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作者童年的经历不是以传统线性的叙事形式讲述的,而是大多采用对话形式,或者说寓叙事于对话,因此叙述层次上出现了两种叙述声音,构成一种复调式。作者采用儿童的口气和老人的口气,一个主要承担回忆和叙述功能,另一个不断对叙述者的话语提出异议、修正或附和,彼此相互提醒、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使童年往事的回忆更加清晰,内容和性格特征也更突出。例如文中讲到继母薇拉对小娜塔莉说“这不是你的家”,对这句话的感受和反应是通过对话交代的,作者先以老人的口吻谴责后娘的凶恶,孩子却尽量为这句话作解释,老人再深入揭示话语的真相,孩子终于被老年的经验说服。这种逐层深入讨论的形式显然比作者直接发表感想更具有表现力。

在语言上,作者大量运用短句、断句及省略号,以此赋予人们一双孩童的眼睛,让他们用这双眼睛和她一起来观看新鲜有趣的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去听她讲述,这样她就把传统叙事和新小说心理描写及自己的语言特点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萨罗特是文学传统和成规的大胆反叛者,即使在写作自传时,她也避免使用传统的叙事模式。尽管由于自传体裁的限制,《童年》是她所有作品中最接近传统的一部,萨罗特还是对自传的理念和形式作了大胆的解构和创新。对重大事件的舍弃,对琐碎小事的专注和对转瞬即逝的心理感觉的探幽入微,使这部自传与传统自传形成很大的区别。正如萨罗特创作的小说是对传统小说的背离和反叛,因而被称为“新小说”或“反小说”一样,她的《童年》具有与传统自传判然有别的全新面貌,也许可以被称为“新自传”或“反自传”。

(周凌枫)

本文标题: 俄语读后感(《命运线·哈里托诺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03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写读议论文方法的读后感(议论文评论的方法写感想)草原即景读后感五年级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草原的读后感5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