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论读后感(《文学概论》学习总结与体会)

发布时间: 2024-08-12 06:45:4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6

西方文化概论读后感,一般以说到西方,大家想到的都是美德法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我收集了西方文化概论读后感,欢迎阅读。,西方文化概论读后感...

文学理论导论读后感(《文学概论》学习总结与体会)

西方文化概论读后感

  一般以说到西方,大家想到的都是美德法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我收集了西方文化概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西方文化概论读后感【一】

  以前学习历史的时候了解一点西方的文化,然而并不是很懂,但通过观看《西方文化概论》的视频,对西方的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这本书的内容深邃,读起来晦涩难懂,但是对于一个对知识孜孜的学生来说,沉浸其中,吸取点滴的精华,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 。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介绍了西方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全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四个章节,第二个部分为五到十二章节,最后一个部分是最后一个章节。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教育、法律、哲学、历史、艺术历史和成就。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从未这么认真的去阅读过关于西方文化书籍,对西方文化并不是很清楚。阅读《西方文化概论》对于我而言,收获颇丰,在西方文化的范围有了新的理解,原本以为所谓的西方文化就是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了解,西方文化的最初发源地原来在地中海地区希腊于意大利等国家。

  说到西方文化,就不得不说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它是世界文化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通过这本书,我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在本书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神普》和荷马史诗。《神普》描写的是宇宙和神诞生的故事,荷马的两部不朽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对杂乱无章的民间神话传说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卓有成效的尝试。而赫西俄德的《神普》则使这一工作基本完成。分为序曲、主题、尾声三个部分,结构完整,布局精巧。原文提到很多神祗,如正义女神、命运女神、月之女神,太阳、月亮和黎明之父等,对后期希腊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荷马史诗》据说是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分为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采用了诸多的艺术手法,是“系统叙事诗”开山之作。尤其是诗作中呈现出的思想光辉,它歌咏英雄、崇尚自由、以人为本,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 荷马的两部不朽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对杂乱无章的民间神话传说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卓有成效的尝试。而赫西俄德的《神普》则使这一工作基本完成。

  除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文化也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在本书中,方老先生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介绍,可见其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基督教文化是信仰基督教文化的人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在谈基督文化的同时我们就不能不先说说《圣经》,《圣经》是基督教教义的载体,是西方的一部政治、历史、宗教、哲学、文艺、社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经典著作,作为其母体的基督教在范围意义上更是超出了《圣经》的局限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推陈出新。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是中世纪的西方,因为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基督教直接影响到近代西方文明的出现、磨合、发展和最终成型,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的政治格局和人类的未来命运。这些从基督教

  对日耳曼人起到了开化的作用、对古代文化的保留和传播以及基督教在与世俗封建统治者既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中,以其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精神统治作用,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成为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可以见出来。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西方近现代文化中最初也是最璀璨的思想之光。文艺复兴主张人文主义,认为人是平等自由的,追求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以人为中心。这是人类思想的一大进步,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文学、美术、建筑、哲学等艺术层面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则更为广泛,改革力度也更为彻底。它反对宗教主义、封建主义,反抗权威,以一场伟大的思想觉醒。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启迪了人类的思想和智慧,使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且中国戊戌变法中的君主立宪制思想也来源于启蒙运动,极大促进了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发展进程。

  结合这本书还有之前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小见解,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许多的文化在艺术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尊古希腊时候的雕像而她的原型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与之对应的是维纳斯女神。他是爱与美的化身,也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象征。同样的作为西方文化思想的大潮流,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雕像,如大卫、哀悼基督、圣母子等,这些都是当时一些文化思想的体现。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兴起的骑士文学与哥特式建筑对当时的世界文学和建筑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建筑类的哥特式风格则来源于哥特式大教堂,“哥特式”建筑特点多采用十字拱、立柱、飞券等建筑元素,显得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宗教色彩浓郁。这种建筑风格曾引起各地争相效仿,风靡一时。这些不一样的艺术品,见证着西方文化的发展。

  阅读《西方文化概论》,我对西方文化的内容以及其文化价值都有了解。使我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读书是多么重要,书不仅是心灵的钥匙,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正如冰心老师说的那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西方文化概论读后感【二】

  近段时间,在面临预科结束、期末各种复习之余,抽空看完了方汉文先生的《西方文化概论颇有些许感触。这本书给我展示了一个广阔而绚丽多彩、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的全新的西方世界,也让我对西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从西方文化的.滥觞写起,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况,民族与种族成分;历数西方社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分析其文化的主要成就,其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它的历史走向与前途。重点介绍和分析西方文化的主要构成,包括它的自然科学、教育、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的历史与成就。

  一般以说到西方,大家想到的都是美德法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在我最初的理解中,所谓的西方文化也就是这些欧美国家的民族文化。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这本书所研究的西方文化,是以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与北美洲大洋洲文化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从地域上说,它一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为核心,兼及北美洲和大洋洲。这在地域上就让我对西方的范围有了新的理解。

  说到文化,我一直有个问题搞不清楚,就是所谓的“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以及联系,虽然我知道文明肯定不等同于文化,但具体的是怎么个不同,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其实是不清楚的。对于文化的定义,这本书的理解是:文化史人类社会具有的独立特定的综合体系,它主要包括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和精神意识形态三个大的层次。这三个大的层次是相互关联的。它也就必然是人类的行为与精神活动的总体,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的总体性构成的观念。据书本的介绍,这种类型的观念在文化研究中相当普遍。至于文明与文化的联系,书本从他们的基本意义上作了介绍,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历史形态。文明包括了文化的基本构成,所有的文化都是文明的具体存在模式,文明所在之处的时代就是一定的文化实践。与文明的概念相比,文化的概念更注重现实的实践性质,文化史文明形态的实践方式。一般来说,文化史具体的、感性的实践行为;而文明史概括的、总体的、历史的形态;当然这也这是相对的区分,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尺。总的来说,这本书认为文化与文明史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各自意义与用法的概念,且二者虽然有概念的差异,但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重合部分,远远多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区分之处。

  西方文化概论,就是关于西方文化基本原理的研究,是对于西方文化体系的基本构成、本质特性与发展规律的揭示。它不是一般的文化史,而是对于西方文化历史过程的理性观照。西方文化概论,主要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欧美国家与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历史与现状的情况综述;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历史进程;欧美国家的民族宗教信仰、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西方与世界其他民族,特别是与东方民族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历史作用及其现象的研究,加深对西方文化本质特性的理解,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为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提供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参考。

  这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四章,系统的阐述了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历史,具体为:西方国家与民族概况、西方文化的起源及古典时代、欧洲中古封建文化、西方现代文化。不难看出,这个部分基本上是以讲述历史的方式纵向的介绍了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第二部分为五到十二章,介绍了西方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西方文化逻辑与文化理论、西方社会经济以及商业贸易、国家体制与制度的演变、基督教信仰与宗教思想、科学技术的成就、西方的教育制度与高等教育、哲学与社会科学、西方的文学与艺术。这部分则是横向的从西方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科教以及艺术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西方文化的构成,这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因为想要了解西方文化,基本上也就是从该部分所介绍的各个方面来入手的,因为这是西方文化的真实体现。最后一章也是最后一个部分,讲述了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主要讲述了西方从古典时期到近代到18世纪后对东方的看法。在本书的最后一节,是站在全球化的大局观角度上讲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共存与共荣。我们都知道,每种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每种民族文化也都是绚丽多彩的,正是这些不同的缤纷多彩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才使得世界民族文化如此丰富,这些都是世界各民族先辈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与保护。

  说到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古典文化,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古典时期两个重要的文化,那就是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两座永恒的丰碑,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勤劳的古希腊和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留给我们一个无论是文化史上还是艺术史上的维以超越的高度。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都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罗马文化无论在建筑、宗教、科学、哲学,还是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和印记,它是对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它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却又比希腊更胜一筹。而且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古希腊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高成就是哲学和史学;古罗马的成就是在法律思想和教育思想。

  要了解西方文化,我们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基督教文化,方先生的这本书中西方文化的构成这一部分用了整整一章来介绍基督教,甚至该部分有关宗教的这一块内容介绍直接以基督教为代表,没有再涉及其他宗教。足可见基督教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比重有多高,甚至可以这样说,基督教文化已经深入西方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当让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力之巨大。在谈基督文化的同时我们就不能不先说说《圣经》,《圣经》是基督教教义的载体,是西方的一部政治、历史、宗教、哲学、文艺、社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经典著作,作为其母体的基督教在范围意义上更是超出了《圣经》的局限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推陈出新。基督教强调信心、博爱和盼望,在基督教看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而又互为条件的,有信仰才会有企盼,才会产生爱;有信仰才会有希望才会实现希望,才能追求永生的真理;爱是基础也是终极,爱是信心与盼望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同时基督教也重视心灵和精神在信仰中的作用,一改古代宗教礼仪重于实质、形式重于内容的传统,强调人与上帝的关系是心灵的关系,人要从内心深处敬仰上帝,人的行为不能由物质支配而应受精神的指引,人要实现信仰就必须提高内心的情操,如虚心、温柔、怜悯、清心、公义等等,这些甚至多多少少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我们从《共产党宣言》里不难找到些许基督教的教义。实际上,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是中世纪的西方,因为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基督教直接影响到近代西方文明的出现、磨合、发展和最终成型,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的政治格局和人类的未来命运。这些从基督教对日耳曼人起到了开化的作用、对古代文化的保留和传播以及基督教在与世俗封建统治者既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中,以其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精神统治作用,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成为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可以见出来。

  通过这一次对方先生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学习,使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深刻体会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创造了光辉成就的文化。它与世界其他文化一起,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进入近代社会后,由于西方国家较早实现了工业化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所以一些西方学者和思想家们,宣扬一种西方中心主义观念,认为西方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则没有正确的而评价。这种“西方中心”观念受到西方国家有识之士的反对,我们也应该报以批评的态度。真正优秀的文化能够公正地看待世界多种文化,肯定其他文化的贡献与创造。因此,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时,也要正确地评价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相互关系,批判西方中心或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的自我中心观念,树立起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补益、互相促进的历史主义观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汇通,真诚学习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全球时代多元文化的共存于共同发展。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锦集

  《文学的读法》是一本由[英] 特里·伊格尔顿 / Terry Eagleton著作,后浪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一):《文学的读法》读书汇报

  收到后浪文学赠送的新版本的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的读法》,汇报一下。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文学理论导论》在国内产生过重大影响。这本小书相当于他的一门由五堂讲座组成的文学鉴赏导论课。

  伊格尔顿开宗明义,指出不能拿文学当现实八卦那样,一上来就讨论某两个人物之间的是不是真爱——因为文学的首要属性是虚构性,而且其叙述角度未必可信,而有可能也是构建故事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看到文学作品用以表达的形式,也就是“文学性”。他展示了鉴赏文学的五个角度:开头、人物、叙事、诠释、价值,又涵盖了语气、氛围、步调等种种语言细节。

  对于有一些阅读经验,但没有系统了解过文学理论的读者,这本书能用寥寥数语对你一定也思考过的问题进行点拨,比如:虚构人物是否存在?叙述的声音所讲的就是客观的吗?小说都有惩恶扬善的套路吗?……

  对于对文学理论有所了解的读者,这本书中分析的例子则可以补充你的书单。伊格尔顿对古今文学的精华信手拈来。跟着他走马观花下来,你或许可以记下一些未曾留心的作家作品或着眼点。

  本书的特色,一是伊格尔顿作为英国人的毒舌,比如:

  讲语言——“看到伟大作家和我们一样会犯错误,总是令人心里舒坦。叶芝曾在都柏林申请教职,却因申请书中拼错了‘professor’(教授)一词而遭到拒绝。”

  讲人物的虚构性——“文学人物同锒铛入狱的连环杀手一样,没有未来可言。”

  讲人物塑造在不同时代的区别——“福音书的作者们若参加创意写作班,也许会拿到丢人现眼的分数。”

  讲我们为了知道结局而看下去,但看到结局故事也就结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类的终结渴望命名为死亡冲动。”

  二是他作为工人阶级出身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善于把小说放置于时代的社会关系中,对文学中对工人的反映尤其不留情。

  他的很多论点,你不一定要同意,但有理由听听。比如他认为,想象力不一定是正面的:“人类发明的每一件致命武器,都是想象力的恶果。”共情力也不一定是美德:“新古典主义作家如亨利·菲尔丁……希望读者以好笑、讥讽、同情的目光打量汤姆·琼斯,而不是跟着他爬上床。那张床上已经人满为患了。”他说,浪漫主义者认为想象高于现实,认为不存在的永远比存在的要好,这反映出的是他们对现实的负面态度。这种态度用在川普上没毛病,但曼德拉不是挺好的么?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二):伊格尔顿评论《哈利波特》并不是抖机灵或儿戏化的需要

  我为什么会写下这段文字,是有原因的。因为翻看评论就有一些文学青年对《哈利波特》被评论“耿耿于怀”甚至大加嘲笑,极端者甚至把它形容为“让我仿佛吞下了一个苍蝇”。之所以有如此“咬牙切齿”的评论,乃是因为评论者其实并不了解文学史,只是痴迷在“纯文学”、“象牙塔”、“诺贝尔”之类的狭隘想象中。

  而事实上,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和作品绝大多数都源于“通俗文学”这一传统,英国尤甚,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都是不折不扣的通俗文学(只不过现在被经典化了),而最初的象牙塔作家乔伊斯、伍尔芙等也早就走向了大众化,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伟大作家最终都要面向大众,都要走向“畅销”,畅销不是作品价值不高的标签,而是产生伟大影响的必由之路,我们中国的文学青年往往不理解这一点,故一看到“畅销”就产生不伟大的“联想”,其实是偏颇和不智。文学青年还有一种普遍的毛病:当代作家都拿诺贝尔来做标杆。又是大错特错,当代作家里诺奖多数是无影响的作家,消逝于历史的是大多数,有些文学青年不问青红皂白,仿佛一谈诺贝尔,罗琳就成了“渺小”,其实恰恰相反,在罗琳这种巨大影响力且已经相当程度完成了经典化的作家面前,多数诺奖得主在罗琳面前都堪称“侏儒”,比如赛珍珠、辛克莱刘易斯这种,更别说那些连他们都不如的名字都不被人铭记的诺奖作家(需要特意查诺奖得主名单才能找到他们)。就以赛珍珠为例,美国主流文学史可以一句话不给,但翻看任何主流文学史,罗琳必然是有一个“独立专节”的重要作家。我们评论作家是否伟大,要看文学起史,而不是想当然谁谁谁诺贝尔了,谁谁谁严肃谁谁谁通俗之类。(当然不是反过来说通俗一定伟大,而是说要看这个最初的“通俗作家”是否完成经典化被文学史接纳,一旦某个“通俗作家”能够完成普世经典化,那就一定是超级伟大作家,远有狄更斯简奥斯丁,仅有张爱玲罗琳。)

  所以,与一般中国读者想当然不一样的是,《哈利波特》并不是文学评论家不屑一评的作品,恰恰相反,现在每本名著阅读指南以及任何一本严肃的英美文学史都会论述这部作品。同时,它也是英国考试局里最年轻的名著,与《哈姆雷特》、《双城记》、《呼啸山庄》等名著同框。

  2021年3月,37国108文学家评选出来的“塑造人类精神的100部名著”,《哈利波特》高居15,和《哈姆雷特》、《百年孤独》排名很近,是当代活着的作家作品里的首位!

  罗琳本人还是英国的“名誉勋位成员”,这是国家最高荣誉,英国诺奖得主里也只有少数人能拿到。你以为罗琳是金庸,其实人家是鲁郭茅巴的地位。罗琳的伟大程度也超过哈罗德布鲁姆或本书作者这个层级的人物,毕竟在荣誉勋位成员的一长串名单里,和罗琳相对应的思想家是哈耶克、卡尔波普和罗素,明显超出伊格尔顿的地位。

  若进一步探讨世界历史,罗琳是属于世纪伟人那种人物,近当代英国作家里大概只有乔伊斯(今爱尔兰作家,在生时属于英国统治)这种吨位的人可比,这不是我尬吹,翻出任何伟人榜,罗琳几乎都是很少的能入榜的作家,你在伟人传记丛书里,经常可以看到罗琳和爱因斯坦、爱迪生这样的人并列。而在《今日美国》评选1975—2000的25年25巨人评选中,罗琳也是唯一的作家,而中国唯一入选的是邓小平。

  总之,把罗琳读成托尔金或金庸,是严重的认知错误,罗琳其实是当代版“狄更斯 简奥斯丁”的合体。罗琳不是托尔金就类似于张爱玲不是张恨水一样。当然,任何类比都没有绝对准确性,但这个类比可以大致帮助我们找准罗琳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定位。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三):《文学的读法》新版译后记

  文/吴文权

  关于文学的读法,向来有人有话要说,其中不乏大家通人,二三流角色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慧眼卓识者欲指点迷津、拨乱反正,往往引人探幽揽胜,有胜读十年书之叹;自诩高明者则侃侃而谈、夸夸自矜,一番热闹过后,听者虽意犹未尽,却是心得全无。故辨别良莠,实乃用心之读者必下之功,而辨别之捷径之一,便是著者之文名,虽非百分之百可靠,却大抵令人放心。

  大家著小书,至少当今之世,东西方皆有显例。在中国,有《大家小书》系列;在西方,有《牛津通识系列》。就小说而言,便有大卫·洛奇之《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亦有同名作品)、詹姆斯·伍德的《小说机杼》、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等大家之作;往前回溯,尚有亨利·詹姆斯、E.M. 福斯特等人的经典。其他文类的各种指南书籍,亦不在少数,久负盛名的便有布鲁克斯和沃伦的《理解诗歌》。在科学领域,大师们同样重视写作科普小书,以启迪民智,点燃探究之兴趣;如洛伦·艾斯利(Loren Eiseley),融科学家的分析与艺术家的直觉于一体,激发青少年对自然之谜的探究之心,其功莫大矣!

  当今世界,知识浩若烟海,生活节奏飞快,读书渐渐沦落为快餐行为。正如伊格尔顿在前言中所道,“尼采称为‘慢读’的悠久传统,正面临悄然没落的危险”。可以想见,严肃作者呕心沥血精心炮制的“大餐”,却被人三下五除二当成薯条炸鸡,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暴殄天物,岂不令人痛惜。此外,即便读者乐于深入探究书中奥秘,也因自身和教育的缘故,往往无法得其门而入。面对这番令人堪忧的文化图景,身为大批评家的伊格尔顿甘冒遭人诟病的危险(西方有人对写 How to 类书籍的人嗤之以鼻),以自身细读的丰富经验,引导读者进入文学的迷宫圣殿,深刻认识文学分析的美妙,期待这种滋养心灵的宝贵行为,能够成为更多读者的自觉追求,成为日渐荒芜的文化沙漠中汩汩涌动的生命之泉。我相信,在伊格尔顿看来,对文学的敏感与迷醉,是一个文明最具人性的部分。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无论物质生活如何光鲜,缺乏细致入微的文学感受力,人的存在便有着重大的缺憾。由这样的人构成的世界,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 唯生命之树常青。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绝对。理论能带来深刻的洞见,从而令实践者更深入更细致地理解客体。伊格尔顿深谙文学及文化理论,所以能够在具体小说、诗歌、戏剧乃至童谣片段中,窥见普通读者无法意识到的曲折与盛景。他的每一次解读,无论妥帖还是牵强,都能令人看到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激发读者的探究之心,我想这便是他的目的。

  最后谈谈翻译。本书此前已有两个中译本,一是范浩的《文学阅读指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二是黄煜文的《如何阅读文学》(台北:商周,2021)。二者各有千秋,范译活泼灵动,黄译典雅稳重。翻译过程中,于推敲之时,我也多曾参考,在此一并致谢!此外,伊格尔顿所引文学作品片段,除译者本人自译外,皆参照了国内现有优秀译本,并予以标注,在此也一并致谢!凡作者所引片段,皆附上英文原文,便于读者参照思考。严复曰,译事三难“信达雅”。具体到文本翻译,“三难”便化作无数个拦路虎,若想克之,其中甘苦,不可为外人道。试举一例。本书中援引詹姆斯《鸽翼》一段文字,殊难解读,范浩女士也于脚注中加以说明。我参照了此前二译,并参考了该书德译本的相关段落,均未得到满意的理解。虽然多年来一直啃读《鸽翼》一书,我的解读依然无法令自己满意。遂照目前理解译出,不当之处,还请方家通人不吝赐教。翻译一事,从不简单,一词一句,如不精心,皆可成为陷阱。作为译者,即便处处小心,也难免无意识中跌落下去。唯望不致太过频繁,弄得文本与自己遍体鳞伤,令读者侧目皱眉。如有错误,但求批评,不敢奢望见谅!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四):积累不够,阅读技巧不足,如何读小说?

  “你通常怎么读小说?” 虽然作为一个文科生,但说实话,我依旧不会读小说,也不太会读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以至于即使今年的阅读量已经达到200 ,但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比例一直受限,上不去,不是因为读不下去,而是因为不会读。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我读文学类书籍的速度慢。比如,同样读一本书,非虚构类的书大概2小时左右就能读完,但虚构类的文学书就要读4~5个小时,甚至更久。虽然不是特别在意时间上的消耗,但总觉得它们在拖慢我的读书速度,降低了阅读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后来慢慢的就开始能不读就不读了。 除了时间上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读和评论这些文学作品,不知道他们到底应该带来什么。每次读完一本文学书,就会觉得内容很好、触动很大,给我提供了一些生活、思想上的指引,但如果更深一步说,我就不知道还有什么了。好像是一种藏在心底说不出来的东西,但却一直在那。 可如果不读文学类的书籍,在情感、心灵上就会出现一些空隙,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读的慢,我还是会坚持隔段时间就读一本文学书的原因。

  随着读书量的增加,再加上很多文学理论内容的熏陶、指引。我发现,造成“不会读文学书”这个问题,一是积累不够,二是阅读技巧不足。说起来简单,但想改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积累是一件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的事,因此只能先从技巧方面弥补。于是,我翻开了《文学的读法》。 本书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专注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他的文字风趣幽默,又不失犀利,读起来很轻松愉悦。比如,在书中,他说很多小说创作者在开头处“会使出浑身解数,偶尔也会损招迭出”、“一首诗或一个故事的初衷,作家恐怕早就忘却了”……这让我脑海中涌现出小说作者们看到这些评论时哭笑不得的场景,看来写一本小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明白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就像看了很多美食书,依旧不会做饭……一样,即使学了再多的技巧书,如果不知道怎么实操,或者找不到“门”,那就是等于白学,没什么用了。 《文学的读法》虽然是一本文学指导书,但书中所讲的内容,并不是那些条理分明的技法,而是将技巧藏在了作品中,让我们通过阅读对伟大作品的评论,去真切的感受文学的魅力、语言的魅力,以及文学之外的东西。

  因此,整本书不仅从开头、人物、叙事方法这三个传统的解读角度,来教我们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深挖一个故事组成的各种元素,还增加了“诠释”和“价值”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带我们走进作品之余,还能走出作品,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而在阅读这些内容的同时,我们从作者对各种经典书籍信手拈来的引用,也能看出其文学底蕴的深厚。 当我们搁置了作品的文学性,只是像看故事一样读完了一本文学书时,就会让经典作品成了过眼云烟,降低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这本书中,你会学到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也会看到诸如《包法利夫人》《荒原》等伟大作品的精彩解析,还可以学会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慢速阅读。 你会发现,当阅读速度慢下来,当思想沉淀下来时,你眼中的故事、文字,或是人物,都像是有了生命,会来到你的耳边,悄悄对你说话;会坐在你的身边,静静陪伴;又或者游荡到你的脑海……最后,也许他们会成为一段影像、一抹记忆,永远留存。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每次读小说只是读了一个故事,如果你想丰富一下自己的阅读体验,如果你愿意研究一下文学作品所承载的“秘密”,如果你想知道每个人物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如果你需要一本文学入门书,或是一位文学导师,那么不妨打开《文学的读法》,和当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一起,打开另一扇阅读之门,畅享文学的世界。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修订版)笔记

第0章  导论——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

一、文学理论的危机

1.文学理论

(1)含义

文学理论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学科分化而出现的学科建制。一般认为,文学理论是文学学科(文学学)的一个分支,文学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之间的关系

区别

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而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则是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而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

联系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为文学理论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研究成果,而文学理论则是对于这些成果的进一步概括和深化,并为之提供基本的范畴和方法。

2.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1)概况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学科建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几乎同时发生,已有大约一百年的历史。

(2)危机

各种关于“文学”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具体形态及时空环境的变化保持不断创新的姿态。

文学理论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以及大众的实际文化活动、文艺实践、审美活动之间曾经拥有的积极而活跃的联系正在丧失。

文学理论已经不能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与审美、艺术活动,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

对于新近出现的文艺活动深刻变化的一味回避或拒斥,反过来强化了文学理论中原有的本质主义倾向。

(3)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

概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9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文艺活动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

影响

文艺活动日益深刻的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

商业化以及大众传播方式的普及,文化工业、影像工业、身体产业等的兴起而导致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

文学艺术的接受方式、接受目的的实用化与功利化,文艺接受的休闲化与日常生活化。

艺术经纪人、图书商人,文化艺术策展人,等“新文化媒介人”的出现,他们游走于官方、大众与市场之间,在文学艺术与市场、大众需求、官方政策之间进行沟通。他们对文学艺术生产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作家、艺术家。

文化生产机构与传播机构(如出版社、画廊、音乐厅、博物馆等)的种类与性质的变化,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机构(如图书出版工作室、唱片公司、影视剧制作中心)的出现,均导致了文学艺术场域的整体转型,甚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

二、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1.本质主义

(1)含义

本质主义是指在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僵化的教条,它把一些固定的特性或“本质”作为永恒普遍的元素归于特定的文学艺术现象,导致对于文学认识的僵化。在本体论上,本质主义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在知识论上,本质主义设置了以现象/本质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坚信绝对的真理。

(2)局限性

本质主义常常把某些特定群体在特定时期出于特定的目的、为了特定的利益而生产的对于文学的理解,特别是把特定时期处于支配性地位的关于文学的认识,普遍化为文学的“一般本质”或“永恒本质”。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具论”。

本质主义存在过分概括的倾向,忽略不同时空环境中的文学之间乃至同一时空环境下不同类型的文学的内部差异。如产生于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三一律”成为戏剧的所谓“普遍特征”进而上升为“普遍规范”。

(3)影响

学科体制化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与传授体系,特别是文学理论教科书,总是把文学视作一种具有“普遍规律”“固定本质”的实体,它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提出并讨论文学理论的具体问题,而是先验地假定了问题及其“答案”。

(4)现状

由于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与兴起于20世纪后半期、至今仍然盛行不衰的文化研究的影响,当代西方的一些文学理论家早已开始对“文学”以及文学的“本质”采取一种历史的、非本质主义的开放态度,强调关于“文学本质”的各种界定的具体社会文化语境。

(5)改造方法

在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许多学者认为,取代本质主义的最好方法是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文学是逐渐变成为“文学”的而不是生而为“文学”的。

2.新时期主要的文艺学教科书和思想

(1)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1983年修订版)

在“绪论”中一方面承认文学的历史性,承认文学的性质是变化的,文学理论具有开放性。但同时把中外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点统统归入“唯心”与“唯物”两种,实际上也就是“真理”与“谬误”两种,否定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本质的多元性。

在“绪论”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文学理论也是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文学与文学理论是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因而是一种“虚假意识”;但又坚信无产阶级的文学理论并不因为它是特定阶级利益的表现而失去其不容置疑的客观性、科学性与真理性。

(2)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

内容

强调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与历史可变性,对于“文学”的定义也充分考虑到了历史的维度。

它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的基础上,分别从“文化”“审美”“惯例”三个角度界定“文学及其性质,表现出比较开放的文学观念。

该书特辟“文学界定的困难及解决方法”专节,强调了文学界定中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紧张,主张“以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综合广义文学和文化的文学观念,及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

仍然把文学的本质界定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但其对于“审美”的理解力图达到辩证。

意义

推进了对于文学性质与文学观念的多元理解,代表了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所达到的新水平。

3.新时期主要的文艺学思想

(1)文学的自主性

西方

十八世纪以来逐步确立的文学理论观念,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康德美学是其经典的理论建构。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超功利的审美,文学的审美本质与认识和道德无关,美感是一种远离了物质需要和生理快感的愉悦。认知——工具理性、道德——实践理性和审美——表现理性三大领域的分离自治,确立了文学现代性的前提。

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学的自主性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初(集中表现在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中),确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2)审美本质主义

审美本质主义是指把审美的非功利性、文艺的自主自律性视做文艺的特殊本质或“内在本质”,而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认识性和商品性等视做与“审美”对立的“外在性质”,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进行了一种二元拆分,而没有看到“审美”本身即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和地方性的知识——文化建构。

(3)文学欣赏的距离说与无功利说

背景

主要是受到康德美学的影响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本土改革开放的政治与文化要求的支持。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逐渐确立了文学艺术的自主性理论,其在欣赏论中的表现就是文艺欣赏的无功利理论与审美心理距离理论

局限性

这种欣赏理论无法解释大众文化中实际发生的接受现象,也无法解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接受者,欣赏者与接受欣赏对象之间不存在严格的距离,也无法找到无功利的“纯”审美态度。

正确态度

修正、扩大审美态度与艺术欣赏理论,看到审美态度的内在复杂性、多元性,或者去发现功利性与无功利性互渗杂糅的现象,或者对于不同接受,欣赏群体、不同艺术类型、不同的艺术接受,欣赏场所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

(4)文化研究

含义

文化研究是指一种特定的研究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的视角与方法,一般认为,创立于1964年英国伯明翰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是文化研究正式确立的标志。

特点

文化研究打破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在一种跨学科的自由穿行中体现了灵活运用各种思想和知识资源进行创造性研究的特色。

文化研究的特点还体现在它的实践性、策略性、政治性、高度的参与性与激进的批判立场等方面。

代表人物

特里·伊格尔顿

第一,在《文学理论概论》导论“什么是文学”中指出,一个文本是否可以成为“文学”依赖于各种不同的而非单一的条件,文学研究者需要探究的是何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某种特定的文本被称为“文学”,而不是去追问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文学本质。

第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成果。认为文学的“本质”是研究者以及他所代表的社会集团出于客观的利益需要加以建构的东西,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不可避免的政治性。“文学”意义的实现取决于读者的阅读、评价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

乔纳森·卡勒

第一,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之间的区别并不显得十分重要,文学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万古不变的文学特征(本质),因而也不存在万古不变的大文学理论。

第二,在一定的时代与社会中,文学活动可能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关于文学的各种言说也可能出现大体上的一致性,从而一种关于文学特征或本质的界说可能在知识界获得相当程度的支配性。但这种“一致性”与“共识”的出现使有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使与各种非文学因素相互缠连的,使一种历史性与地方性的话语建构。

意义

把文化研究的方法引入文学理论,可以使我们从所谓“纯文学”的封闭圈子里走出来,把文学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从各个侧面、特别是文化和权力的复杂关系中理解文学,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三、历史地理解文学艺术的自主性

1.概况

文学的自主性、自律性观念是中国文学理论界目前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学观念与文学理论。这种观念在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界一直与文学的他律论、工具论处于分立、对峙状态,其消长起伏构成了中国文学理论史的主线。

2.产生与发展

当代中国文艺学界的自律性诉求出现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1980年代

背景

文艺自主性诉求与当时的公共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借助了与当时政治文化(即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之间存在的相互支持关系,而且得到了政治精英的直接支持。

局限性

文艺的自主性诉求具有远远超出文艺本身的社会文化含义与政治含义。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被转换成了“真理”,仿佛文艺的自主性是客观存在的永恒实体,以前的文学理论只不过“遮蔽了”这个实体,而新时期的文学理论则重新“发现”它。

这个话语转换策略掩盖了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其实同样是一种借助非文学力量建构的文学理论话语,使许多文学研究者丧失了对于自主性本身的反思能力,不能把它同样作为对象进行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意义
自主性诉求强调文学的自主性以及对于“艺术规律”的尊重,就成为新一代领导人所确立的文化——文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新文化与文艺政策本身又是当时的改革开放新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1990年代以后
背景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市场为艺术家提供了摆脱政治权力干预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历史地、辨证地看待市场的作用(比如使作家、艺术家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选择)。此时,文艺自主性诉求的批判对象发生了微妙却重要的变化。1990年代文艺自主性诉求的批判对象已转化为市场,商业。

表现

西方

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与其资助方式及经济来源是紧密结合的,而文艺活动的资助方式又是历史地变化的。在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出现之前,作家主要依靠贵族、宫廷或教会的资助(庇护)。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市场机制(具体表现为稿酬制度、版税制度等)取代了传统的资助方式,成为作家艺术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中国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作家、艺术家是国家干部编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机构均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文艺活动与市场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作家艺术家的经济生括完全依附于国家政府。1990年代文艺活动的市场化使得原先的文艺体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松动,作家的经济来源更加多元化,出现了以稿费维生的体制外自由撰稿人。

存在的问题

一些持自律论诉求的学者常常简单化地认定市场剥夺了艺术家自由、销蚀了艺术自主性,建立了僵化机械的评估——筛选——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文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

3.含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艺术的自主性是指自主的文艺场域及其自身游戏规则的确立。坚持自主性的人通常把自主性当作毋庸置疑的、自明的、先验的本质加以设定;文学艺术家的自主性诉求是与文艺场域的独立紧密相关的。

4.观念形态

从社会理论的角度看,无功利性——艺术自主性的观念形态——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由特定的人出于特定的利益动机提出的审美态度“理论”,不具有超历史的普遍性。

5.意义

对自主性的社会条件进行历史的分析,才能清楚到底是什么构成了自主性的条件与前提,从而为获得真正的自主性提供知识论上的前提。艺术创作与阅读的不自由来自对之的无知或一厢情愿的否定。
本文标题: 文学理论导论读后感(《文学概论》学习总结与体会)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86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阅读课外书的读后感300字(课外书的读后感)有关神舟五号登上月球读后感(读完神舟5号游太空的读后感2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