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张居正读后感600字(《风雨张居正》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27 16:57: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4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风雨张居正》读后...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600字(《风雨张居正》读后感)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风雨张居正》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1

  几个月前,我在网上一口气买了六本书,分别是《稻盛和夫自传》、《苦难辉煌》、《风雨张居正》、《博弈论的诡计》、《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禅宗图文百科》。我对张居正的第一次了解,是在看《明朝那些事》时。由于《明》没有深入地介绍张居正,使我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他。因此,我基本上用了我最快的时间看完了《风雨张居正》。张居正(1525-1582),湖北江陵人,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年为内阁首辅,当时万历皇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他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万历十年卒。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及守旧官僚所攻讦,被抄家,并削尽其官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一代能相之家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张居正在“夺情”前后,恍若两人。我非常喜欢和欣赏前半个张居正。(在封建社会,如果当官者的父母去世,是应该辞官回家守孝三年的,读后感《《风雨张居正》读后感》。期满后,方可再出来为官,此谓丁忧。如果朝廷一定不允许重要官员请三年假,就叫夺情。)张居正先后与严嵩、徐阶、高拱等权相同值内阁,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但是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为官之道。因此,在万历新政实施之初,张居正就在政治、吏治、经济、军事、水利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居正是成功的,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不仅达到了位极人臣的巅峰,历史少有,也使得他自己看到了施政的斐然成绩。张居正也是失败的,因为在他刚一去世,不仅人亡政息,而且被朝廷全盘否定,子孙牵连落寞。张居正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他教年幼的万历皇帝时,为了讲解一些道理,还亲自画连环画,由此,他成为中国图文并茂进行教学的第一人。张居正也是一位很机械的老师,正是因此,在万历皇帝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巨大的叛逆心理,使之成为整个明朝最懒惰、无能的皇帝,连续30多年不上朝。我喜欢明朝,今后还会继续留意和研究明朝。下个关注的对象将是王守仁。作者郦波,1972年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xx年10月初,他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风雨张居正》这本书,对张居正进行了非常正面的介绍,充斥溢美之辞,有失偏颇。其用笔,也不如《明》。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2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读到的有关于明代人物的书,刚开始真的看不下去因为自己对这段历史不了解也对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慢慢看着我发现它有很大的吸引力,我竟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去了解那段历史和历史中伟大宰相的一生丰功伟绩了!张居正的改革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

  年仅12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乡试。然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很多天才少年成年后像方仲永那般的平庸。相对而言张居正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的考官是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他知道年少时就一帆风顺未必是一件好事,于是有意让一个天才少年落榜,让张居正接收现实的磨练。

  张居正二十三岁时踏入大明的官场,经历四场波涛涌浪的'政治风暴后,一个凌云壮志的青年成为了一位极其狡猾,极具城府,老谋深算的顶尖政治家。他善于运用权谋心计,耍手段,施妙计,排除异己,蓄谋已久,用离间计逼走内阁首辅高供,最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宰相)。

  当时大明皇朝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每年都面临严重赤字,北方又战事不断,内部倭寇入侵,大明帝国摇摇欲坠。位极人臣的张居正拥有自己伟大的理想成就自己的改革大计,力挽狂澜挽救正处于江河日下的大明皇朝。拥有理想的人实在太多,但是终其一生拥有自己的理想而不舍弃的人是少之又少,而一直铭记自己的理想把他真正实现的更是凤毛麟角,微乎其微。张居正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居正,实行了他自己发明的考成法。伟大的考成法令本来腐败不堪,无可救药的大明官场变得涣然一新,生机无限。通过考成法,很多上百年的政治弊病治愈了,政府如同注入新血液,击破各种难题,成就高效率的政治工作。

  大胆实行“一条鞭法”的经济改革,将所有苛捐杂税化一,只收白银,不收其他物质税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阻止大地主的土地兼并。

  深谋远虑,提拔人才,任用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军事天才守卫北方,三箭齐发令北方坚如磐石,外族不敢再侵犯。

  可惜张居正因为长年累月的忙于繁重的国事,身体日益衰弱,五十八岁就因为—痔疮去世了,万历的新政只实行了十年,因他的死亡而告终,最后竟然被他的学生万历皇帝抄家。要知道明朝如果没有了张居正的伟大改革,或者提前五十年早在万历时就完了。

  经过张居正的十年改革后,大明恢复生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官场政治上工作效率很高,一个皇朝建立了二百年竟然还有如此景象实在是一个奇迹。

  张居正是一个孤独的智者,因为官场庸人们没有他的雄才大略,没有他高瞻远瞩的政治眼界,更没有他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勇气和良心。张居正为了改革大计不惜几乎以所有官员为敌,得罪了无数人,然而他没有后悔,没有畏惧。终其一生体现自己的大智大勇,这就是真正伟大的改革者!

张居正读后感

终于看完《风雨张居正》,感想蛮多的,喜欢的时候看一两集,不喜欢的时候就停了不看。最近两天突然有兴致把最后的几集看完。想写点自己的感觉。
张居正可能不是人们太熟悉的历史人物,但是他确是一个伟大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宰相之一,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他的政治智慧,卓越的治国才能绝对是历史上顶尖的。他是一个像诸葛亮那样的天才,小时候就聪明伶俐,年仅12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乡试(要知道多少人因为资质有限,终其一生都过不了乡试)。然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很多天才少年成年后像方仲永那般的平庸。相对而言张居正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的考官是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他知道年少时就一帆风顺未必是一件好事,于是有意让一个天才少年落榜,让张居正接收现实的磨练。
张居正二十三岁时踏入大明的官场,经历四场波涛涌浪的政治风暴后,一个凌云壮志的青年成为了一位极其狡猾,极具城府,老谋深算的顶尖政治家。他善于运用权谋心计,耍手段,施妙计,排除异己,蓄谋已久,用离间计逼走内阁首辅高供,最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宰相)。
当时大明皇朝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每年都面临严重赤字,北方又战事不断,内部倭寇入侵,大明帝国摇摇欲坠。位极人臣的张居正拥有自己伟大的理想————成就自己的改革大计,力挽狂澜挽救正处于江河日下的大明皇朝。拥有理想的人实在太多,但是终其一生拥有自己的理想而不舍弃的人是少之又少,而一直铭记自己的理想把他真正实现的更是凤毛麟角,微乎其微。张居正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居正,天才的政治家,开始他伟大的“万历新政”使开他的铁腕政策,实行了他自己发明的考成法。伟大的考成法令本来腐败不堪,无可救药的大明官场变得涣然一新,生机无限。通过考成法,很多上百年的政治弊病治愈了,政府如同注入新血液,击破各种难题,成就高效率的政治工作。
大胆实行“一条鞭法”的经济改革,将所有苛捐杂税化一,只收白银,不收其他物质税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阻止大地主的土地兼并。
深谋远虑,提拔人才,任用戚继光(这个扫荡倭寇的大将应该比较熟悉吧),李成梁这样的军事天才守卫北方,三箭齐发令北方坚如磐石,外族不敢再侵犯。
可惜张居正因为长年累月的忙于繁重的国事,身体日益衰弱,五十八岁就因为一种很普通的疾病——痔疮去世了,万历的新政只实行了十年,因他的死亡而告终,最后竟然被他的学生万历皇帝抄家,灭族。要知道明朝如果没有了张居正的伟大改革,或者提前五十年早在万历时就完了。
经过张居正的十年改革后,大明恢复生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官场政治上工作效率很高,一个皇朝建立了二百年竟然还有如此景象实在是一个奇迹。
张居正是一个孤独的智者,因为官场庸人们没有他的雄才大略,没有他高瞻远瞩的政治眼界,更没有他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勇气和良心。张居正为了改革大计不惜几乎以所有官员为敌,得罪了无数人,然而他没有后悔,没有畏惧。终其一生体现自己的大智大勇,这就是真正伟大的智者!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郦波的所有读史有感(全)

风雨张居正(一)最失败的教育我们知道,历史跟人生一样,总是充满了遗憾。
就大明王朝的历史而言,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既不是明成祖朱棣一怒之下杀了执拗的儒生方孝孺,也不是亡国的崇祯皇帝自毁长城杀了边关大将袁崇焕,而是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曾经产生过一位明代历史上最好的老师,也曾经产生过一位明代历史上最好的学生,而且,这位学生的身后还有一位最好的家长和一位最好的陪读,当然,还有当世最好的教学条件,可这一切最好的元素加在一起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你绝对想不到!一个最好的老师,加上一个最好学生,加上一个最好的家长,再加上一个最好的陪读,四个一加在一起的结果并不等于四,它甚至不等于三,也不等于二,也不等于一,它实际的结果竟然是等于零!等于一场几乎是有史以来的最失败的教育!这场最失败的教育在大明王朝1582年的夏天爆发出惊人的毁灭力,直接为明王朝的终结拉开了大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教育事件是不是特别值得我们来研究、分析一下呢?敬请关注大明名臣系列风雨张居正(一)最失败的教育! 作者:leyang114228 1位粉丝 2009-10-16 12:44 回复此发言 3风雨张居正(二)天才落榜之谜自大明王朝1471年以后,曾经产生过三位闻名天下的天才儿童。一个是唐寅唐伯虎,一个是徐渭徐文长,这两位小时候就是天才,大家都知道。但还有一位,后人往往并不知道他也曾经是个天才儿童,他就是后来的万历名相——张居正。
后人之所以不觉得张居正曾经是个天才儿童,是因为他的人生发展轨迹和大多数的天才们的发展轨迹并不相同,就像王安石在他那篇有名的文章《伤仲永》里描述的一样,很多天才儿童的人生轨迹往往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注:东汉末年李膺评孔融语,见载于《世说新语》),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往往很神奇、很出众,可长大后,不论能力还是才干,往往和一般人没啥两样,按王安石的原话就是“泯然众人矣”,甚至有些天才成年后的才能表现还不如平常人。少年时是天才,青年时未必是人才;青年时是人才,壮年、中年时却又未必是治国之才、将相之才、国家栋梁之才。汉族知识分子那都是讲究“学而优则仕”的,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叫什么“才”啊?所以像徐渭与唐伯虎,一生狷狂愤世,郁郁而终,那都是因为他们没能施展人生的抱负,不能算作是标准的栋梁之才。就像《伤仲永》里说的那样,很多天才儿童最后都往往跟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了。
那么,为什么张居正能跳出这个怪圈呢?他为什么既能够“小时了了”,而“大时”又能一展鲲鹏之志,开启一段中兴的万历王朝呢?这都要归功于这个天才的第一次“落榜”。究竟是怎样特别的原因,让本该痛苦的落榜却成为了成就张居正的第一动力?敬请关注,大明名称系列风雨张居正(二)天才落榜之谜! 作者:leyang114228 1位粉丝 2009-10-16 12:45 回复此发言 4风雨张居正(三)少年恩怨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爱一个人到底会爱多久?我觉得啊,这取决于你是怎么爱上他的,而他又给过你怎样的震撼,这不仅限于男女之情,就像张居正一生都敬爱顾璘一样,不仅是因为顾璘在他在年少的时候就视为忘年交,也不仅是因为顾璘第一次碰到他就一见既许以国士,是因为顾璘对张居正中举的阻挠,是因为这种阻挠背后的关爱和期望给了张居正,给了年少的张居正以莫大的震撼。所以张居正终其一生,都视顾璘为他的人生精神导师。
同样,我觉得我们要是问一个人恨一个人到底会恨多久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拿张居正来做一个典型案例。这就要提到我们在上一讲中留下的那个疑问了。我们曾经说过,张居正的爷爷张镇年轻的时候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可是后来突然就变好了,原因是他找了一份好工作,到荆州的辽王府谋了一份护卫的工作,这个护卫也就是做保安,但是因为是到皇室宗亲那儿做保安,所以多少也有一点公务员的性质。所以因此张镇的家境改善了,而张镇也从此突然变得兢兢业业起来,最后还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3岁的张居正面对乡试落榜的挫折表现出了超出寻常的睿智和心理素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积极进取的张居正,而且似乎这也和他今后的人生息息相关,他以自己小小的年纪理解了顾璘的一番苦心,成就了自己今后的辉煌一生,可是在张居正少年的时光里,爷爷的惨死让他不仅看到了人生积极美好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丑陋、邪恶的一面,并且在他的内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那么张居正的复仇计划又显示了他怎样的心机呢?敬请关注,大明名称系列风雨张居正(三)少年恩怨! 作者:leyang114228 1位粉丝 2009-10-16 12:46 回复此发言 5风雨张居正(四)直面奸相严嵩上一讲我们说到,张居正进入官场后,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国计民生的大事。那么是什么呢?跟所有刚进官场的人一样,张居正要面临的是人事关系,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事关系,而是如何面对明代最大的奸臣严嵩的问题。
为什么张居正一进官场就和大奸臣严嵩发生了关系呢?我们说他刚进官场的时候,肯定还只是个小官儿,事实上张居正确实在五品以下的位置上做了十几年,而严嵩一直都是内阁首辅,是宰相,张居正怎么跟他搭得上边儿呢?
这就要说到张居正当的是什么官儿了。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张居正考中了进士,然后当了个什么官儿呢?当了个翰林院的庶吉士。这个庶吉士取自《尚书》里的“庶常吉士”这个词儿,是对青年才俊的一种美称。明朝设这个官职,其实是为了让那些刚进官场的青年才俊,先别急着折腾,先旁观、学习一下国家行政工作是怎么展开的,所以它只是一个见习的位置。这就像我们现在大学生分配工作之后到单位都有个见习期、试用期一样。
等到三年见习期满,你就可以正式进入翰林院当编修了。张居正就是嘉靖二十九年正式当上了翰林院的编修。
这个翰林院在明代那可是非常不一般的,它基本上相当于国家行政学院,《明史?选举志》(卷70)里说翰林院里的知识分子,官场上是“群目为储相”,也就是说但凡能进内阁的人,都要有过在翰林院的工作学习经历,所以这里的人都被当成是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宰相的。这样,翰林院其实就是一个国家高层干部的培养基地。因为翰林院这么重要,所以按明朝的规定,内阁首辅,也就是宰相,必须同时兼管翰林院,也就是兼任这个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这样作为翰林院编修的张居正就和作为内阁首辅的严嵩发生了关系:一方面他们可以算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另一方面他和严校长之间也有了一层师生的关系。
我们常说,人很简单,事也很简单,但人事,就不简单了。张居正这样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一进入官场就这么靠近权力中心,所以他要在人事关系上做出考虑,并跟当朝宰相严嵩适当地套点近乎,这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
事实上,张居正在掌权之前,也就是在他的万历新政之前,明代嘉靖朝到隆庆朝,也就是明代第10到11个皇帝之间,有名的政治斗争还不只这两场,嘉靖朝是严嵩的两起,隆庆朝还有两起,分别是徐阶跟高拱的斗争,以及高拱跟张居正的斗争。这四场斗争中,张居正的卷入程度越来越深,甚至最后也成了政治斗争的主角,并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我一直认为,张居正之所以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他之所以能在后来的政坛上那么如鱼得水,一方面固然跟他的政治天赋有关,但另一方面,也跟他在这几场政治斗争中所接受的“岗前培训”有关。
那么在前三场斗争中,张居正是怎么介入的呢?他在这前三场的“岗前培训”中又学到了哪些斗争技巧呢?敬请关注大明名臣系列风雨张居正(四)直面奸相严嵩! 作者:leyang114228 1位粉丝 2009-10-16 12:47 回复此发言 6风雨张居正(五)向左走向右走严嵩和夏言之间的斗争,最终以夏言的惨死,严嵩的胜利而告终。严嵩成为了内阁首辅其后二十年一直把持朝政。严夏之争让张居正真正见识了官场斗争的残酷,虽然此时他不过就是一个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到斗争的核心阵营之中,但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场发生在蒙古和明朝之间的战争,却使得一心想为国家出一份力的张居正,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张居正一个七品芝麻官,他凭什么到执政大臣的面前去表态、去进言呢?他哪儿来的这份自信?你还别说,张居正就是有这自信。这是因为这个时候他和两位执政大臣,也就是两位嘉靖所依赖的重臣私人关系都非常好。一个就是严嵩,这时候是内阁首辅。
我们上一次讲了,严嵩在斗倒夏言之后,张居正适时的向严嵩伸出了政治的橄榄枝,所以严嵩和他的关系这时候非常好。严嵩虽然说还没有提拔张居正,但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年轻人的。另一个就是徐阶,这个时候是礼部尚书。说夏言倒台之前意识到严嵩的奸诈,可惜为时已晚,但夏言还是留了一个后手,他迅速提拔了一个他认为是一个正直的,而且将来是可以对抗严嵩的人,这个人就是徐阶。但我们说,嘉靖二十九年的夏天,这个时候年轻的张居正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应该走向哪个政治阵营。所以啊,这位急急忙忙从湖北赶回北京来的年轻人这时候站在北京的十字街头,站在北京六月的大太阳底下,就面临着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非常关键的问题。
人这一生都经历过这种看似简单却又艰难,却又关键的难题,这个难题的名字就叫选择。那么张居正究竟会怎样选择呢?他的选择又会对当时的政局和他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南京大学郦波副教授带我们走进张居正的内心世界,讲述风雨张居正第五集“向左走 向右走”! 作者:leyang114228 1位粉丝 2009-10-16 12:48 回复此发言 7风雨张居正(六)决胜三字真经我们上一讲讲到张居正在加入徐阶的政治阵营后,细心学习徐阶的政治智慧,而同时又以一种接触艺术保持着跟严嵩的关系。他在徐阶与严嵩之间走钢丝,还走得特别稳,一方面徐阶把他视为接班人,另一方面严嵩也很器重他,这使得张居正的身影在嘉靖末期的政坛中迅速突显出来。
嘉靖末年,政坛上最大的一件大事就是徐阶在隐忍了十几年、也积蓄了十几年的力量之后,开始对严嵩发动了政治反攻,在这场政治搏杀中,张居正的作用始终是一个谜。虽然还是个谜,可我认为张居正至少没理由置身事外。这主要有两点理由:
第一,虽然没有可信的历史材料明确地提到过张居正参与过这场政治大决战,但以张居正当时特殊的身份而言,他没理由对这场大决战不闻不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在这场政治大决战之后,也就是在徐阶集团获胜之后,徐阶立即开展了拨乱反正的工作,给曾经受严氏父子陷害、打击的官员平反昭雪,这个拨乱反正的工作就是由徐阶和张居正两个人一手主持的。关于这一点,张居正在后来给徐阶的亲笔信里明确提到过,他说:
“丙寅之事,老师手扶日月,照临寰宇,沈几密谋,相与图议于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张太岳集书牍十四答上师相徐存斋》)
这里的“丙寅之事”就是指这段拨乱反正的工作,这话的意思是推崇徐阶徐老师这事儿做得功德无量,但其中也有一点自得,那就是在这件功德无量的工作中,我是您唯一的一个参与谋划的人。请注意,张居正这里并没有谦虚地说“我是您当时唯一的助手”,而是说“相与图议于帷幄者”,就是共同的策划人,是团队合作的伙伴,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从属关系。
要知道,张居正给人写信向来谦虚,尤其是对他的老师徐阶,《张太岳集》中保留了很多他给徐阶的信,不论是当权前还是当权后,语气都是一样的谦恭。如果说这地方说得不是不谦虚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年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张居正起到的作用确实仅次于徐阶,也就是起到了很大的领导作用,而不是只是一个助手的作用。
既然张居正能在后半段工作中担负那么重要的责任,没理由他在前半段工作中一点儿都没参与。
第二,退一万步说,就算徐阶完全“雪藏”了张居正,也就是根本没让他参与任何与严嵩集团的冲突与斗争,但作为既认清了严嵩奸臣的本质、又一心要“兼济天下”的张居正,面对这样一个决定大明王朝发展命运的重大的政治斗争事件,以他的政治热情而言,他会置若罔闻吗?人天生都是喜欢凑热闹的,只不过不同的人凑不同的热闹罢了。对于这样的政治“热闹”,你让张居正这样心系天下的人不去凑这热闹都不可能。就算没参与,他也一定会密切地加以关注,从中来总结学习,积累经验。这从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就可以看出来,他明显向他的老师徐阶学习过,而这个学习内容就来自于徐阶战胜严嵩的这一场政治斗争。徐阶战胜严嵩的手段,我称之为“三字经”。怎么说呢?其实就是三种手段,每种手段各一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那么这个神秘的“三字经”究竟是什么呢?敬请关注,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六)决胜三字真经! 作者:leyang114228 1位粉丝 2009-10-16 12:49 回复此发言 8风雨张居正(七)是敌人还是朋友每个人都有朋友,但朋友和朋友还不一样。有的朋友是面子上的,平常跟你挺热乎,关键的时候他就会掉链子;有的朋友则属于里子上的,看上去跟你没什么热乎劲儿,可你遇着个事儿,他就能雪中送炭。
张居正这人比较孤傲,一般都以为他没多少朋友,《明史》本传里就说他“深沉有城府,人莫能测。”就是说敢跟他套近乎的人不多。可事实上,张居正很擅于交朋友,他交朋友之道是属于我们说的那种里子上的,不细细揣摩,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比如说,从嘉靖末年到隆庆朝结束,这其中有几场著名的政治斗争,各方的主角,像严嵩、徐阶和高拱,不论人好人坏,不论身处哪一个政治阵营,张居正和他们之间多少都谈得上是有朋友情谊的。
徐阶不用说,本来就是张居正的老师,又是张居正在政治上的引路人,他跟张居正的关系亦师亦友,那是铁板一块,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但说起严嵩、高拱和张居正之间的交情,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他们之间不是对头吗?怎么会谈得上友情呢?这奇怪的一切的背后真相究竟怎样?敬请关注,大明名臣系列风雨张居正(七)是朋友还是敌人! 详情请看: http://tieba.baidu.com/f?kz=655994779 转自: http://tieba.baidu.com/f?kz=655994779
本文标题: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600字(《风雨张居正》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25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作业猛于虎读后感(武松打虎读后感450个字)西游记第三 回读后感(《西游记》第三回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