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太空一日读后感(学习了太空一日你有什么感悟或感想呢)

发布时间: 2024-06-22 15:16: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2

杨利伟的故事读后感杨利伟的故事读后感如下:今天,我看了《杨利伟的故事》,了解了杨利伟叔叔不同寻常的表现和经历,让我对杨利伟叔叔多了一份崇敬和爱戴...

杨利伟太空一日读后感(学习了太空一日你有什么感悟或感想呢)

杨利伟的故事读后感

杨利伟的故事读后感如下:

今天,我看了《杨利伟的故事》,了解了杨利伟叔叔不同寻常的表现和经历,让我对杨利伟叔叔多了一份崇敬和爱戴!原来,杨利伟出生于1965年6月21日辽宁省绥中县靠近渤海湾,是大海养育了他,同时也塑造了他刚毅质朴、沉静温雅的性格。

从小,杨利伟的梦想就是能向蓝天飞去。后来,他长大了以后,经过了四年的刻苦学习驾驶着飞机在天上自由的翱翔。在他飞行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很多的险情,都是他沉着冷静,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终于实现了他翱翔于蓝天的梦,实现他儿时的梦,成了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杨利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冷静的心态,当他在参加航天员体检时,他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看着杨利伟叔叔的故事,想到自己,觉得自己真是太渺小了。在我们的身上有很多坏毛病,胆小,软弱,怕苦怕累。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了一点小挫折,通常都是两个字“退缩”。

我们应该向杨利伟叔叔一样,勇敢的克服困难,向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靠近,最终实现崇高的理想。杨利伟叔叔让我明白,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去克服,就会取得成功!

梦圆飞天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梦圆飞天读后感(精选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1

  我读了《梦圆飞天》这篇文章后,总体感受除了激动就是感动。因为从1956年10月8日——2003年10月15日竟然有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十万名工作人员参与了这项航天工程,而且还在全国建成了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还成功地发射了27个长征系列火箭,这么长时间,这么多设备,这么多人参加,是何等的不易呀!

  航天人用顽强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两弹之父”邓稼先,留学到美国之后一心想报效祖国,而且克服了种种困难,从马来西亚绕道,然后再坐飞机回到了中国,为祖国开发原子弹和氢弹。这种为国出力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杨利伟等一批叔叔挑战极限,每天训练非常苦,他们从不叫苦,通过训练才有了上天的本领。

  “神舟5号”飞船上天证明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外国人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而且做得更好。同时“神舟5号”飞船上天鼓舞了我国各族人民,也给我很大的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做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2

  这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梦圆飞天》。读这篇文章,我有极大的感触。

  课文主要讲述了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的一段过程。

  飞船发射前,许多人来探望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他们有制造航天飞机的工程师,有杨利伟的教练,有手捧鲜花的少先队员……从这里,我仿佛读出了人们的期盼和激动,也读出了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有多么的重要!

  接着,我读到了那扣人心弦的发射过程,最惊心动魄的就是倒数读秒的那一段,“10,9,8……”每读一秒,我的心就绷紧一次,就像自己到了发射现场。“发射!发射场里,浓烟弥漫,发射室里沸腾了!”读到这里,我的心也跟着沸腾起来!

  课文的最后写到:“浩瀚的太空从此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国人飞天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记得1988年5月份,人类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访问中国,他在演讲时,说:“人类第一位向往飞向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个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个美国人就是我。我向月球跨了一小步,人类向前跨了一大步。”

  15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航天员也进入了浩瀚的宇宙,中国的飞天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是的,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在飞跃的进步,神舟五号的成功飞天,书写了中国的航天的新的历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盛。

  中国,我为你骄傲!中国,我为你自豪!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3

  来到茫茫太空,杨利伟看到了他眼中的世界,他眼中的世界很美丽,他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地球上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

  杨利伟他是神舟5号,他是航天员神舟5号已经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是一片欢喜,浩瀚的太空从此都写下了我们中国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天终于成为现实了。2003年10月15日让全世界的华厦儿女们难忘的日子,他们的目光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人们怀着无限自豪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

  人们是很自豪的样子,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功了。多种声音响起,像江河滔滔,像风走过松林,这声音在奔走,在呼唤,在呐喊。这声音就足足回响了一百年,那是母亲与兄弟的声音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声音汇在一起,一步步行进,像是走向一处荒荒的墓地。进立着的,横躺着的,仰卧着的,斜依着的,像一块块骨头,依然散发着凛然的豪气,散发着千古不息的光芒。

  我读了《梦圆飞天》学会要坚信,我们要像杨利伟一样完成了千年的飞天梦想。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4

  读了《梦圆飞天》,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这段: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这段话写得非常美,把地球写得非常美。这课是写杨利伟飞上太空时所看到的东西,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他是一个勇敢有信心的人,他也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我很佩服他,我想等自己长大后,也要坐着“神舟”30号、“神舟”40号飞上太空,我还要在太空中行走,我也跟我的家人讲,我看到什么,对我们的地球有什么评价,我要成为那时天天被新闻报道的人物,我也要名扬天下。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小学生,但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那样的,要想变成那样,那么,我现在就必须要认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有了好的学历再去学习驾驶飞船。

  飞向太空,我的`梦也就实现了。到那时我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人物。而且我还要在太空中种花植树,把太空变得更美丽,让在我后面登上太空的人,让他们看看我是怎样美化环境的,他们肯定会对我竖起大拇指的。到那时我们中国就没人敢欺负了!

  我们要让国家变得繁荣富强,变得强大。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5

  最近我读了《梦圆飞天》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杨利伟,驾驶着“神舟”5号飞船飞向太空。这表明,不是只有美国这一类发达国家才能向宇宙发射飞船,我们中国也行!我们成功了!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国家的科技成果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后来我们国家又发射了“神舟”6号和“神舟”7号,它们的宇航员分别是: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和翟志刚。这些宇航员在飞船发射之前作了多少准备!不分昼夜地练习。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才成功的。在努力时他们不叫苦,不叫累。和他们比一比,我很惭愧。就拿那次来说吧: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上美术班。可老师一教我就发现画画很难,这儿有技巧,那儿也有技巧,我一点儿兴趣也没有,过了两天就嫌苦,不学了。可是现在我长大了。妈妈又给我报了舞蹈班。虽然我已经六年级了,双休日很忙,要上奥语、奥数、奥英,但我还是抽出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来练习舞蹈,专心致志,从不叫苦,从不叫累,果真,我有了进步。

  学习也是一样的,我要不怕苦,不怕累,专心听讲,认真作业,这样,将来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6

  读了《梦圆飞天》这篇课文,很有感触。

  这篇课文通过写景、叙事、抒情,有声有色地描述了 2003年10月15日那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激动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执行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那一刻,专家、教练来了;那一刻,嘹亮的乐声响起来了;那一刻,我们全国13亿人民的目光都紧盯着电视机屏目,心弦紧绷……就在那一刻,我们都只有一个愿望——愿“神舟”5号发射成功。

  点火了!起飞了!“宛如巨龙的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这段景物描写非常生动,让人有了仿佛身临其境,在脑海中展开了一段这们壮丽场景的录像。

  课文通过对杨利伟描述地球的详细描写记录,让人们宛如身处浩瀚的太空,眼前就是一片美景,博大的太空中一个平凡而美丽的行星——地球,是多么的清新,多么的亮丽啊!我相信,此言一出,肯定打开了许多人的眼界,中国人千百年来对于宇宙、对于地球的疑问有了答案。

  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又相继发射了“神舟”6号、“神舟”7号。“神舟”7号是第一次出舱,还有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1号,每一个发射的飞船(卫星),都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7

  《梦圆飞天》是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因为它讲述了中华人民伟大的载人航空飞天梦想,在2003年10月15日终于实现了!因此,所有的华夏儿女都激动万分。

  我最喜欢的部分时起飞时的情景。当烈焰升腾的时候,“神5”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而在3分钟后,就收到消息说“神舟”5号发射成功!此刻,中华民族前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在成功前,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而现在,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与胜利的无限喜悦,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实现梦想。而在之后,航空员杨利伟也为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着我们美丽的宇宙和地球。

  而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把我的知识都传递给将来的孩子们。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就可以为国家的教育做出奉献。

  同时,我也从《梦圆飞天》的最后一句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并且要努力地去实现它,这样生活才有色彩。而有些人只有梦想却从未想要去实现它,会毫无意义。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勤奋做事,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会使自己更强大,使中国更强大。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青春只有一次,请大家把握好青春,努力地去奋斗,实现梦想吧!”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8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完可《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我以前听过载人飞船的故事,但从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今天总算能大开眼界了。

  《梦圆飞天》主要讲述了“神州5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经过和全部的过程以及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向地球发出的信息,表现中国航天人员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颂扬了他们热爱祖国,敬业的品德,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榜样。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应该为我过的神州5号发射成功而感到自豪,我更佩服航天员杨利伟无私的奉献于不怕牺牲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我以后要成为人见人爱的乖小孩,我在家里要当妈妈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当同学老师信任的3好学生。我要做一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心胸宽大,热爱学习,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人。

  我相信我是最棒的!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9

  记得在上一学期,我读了一篇课文《梦圆飞天》,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航天员杨利伟不仅实现了飞天梦想,也在太空中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令我十分敬佩。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2003年10月15日,人们聚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航天员杨利伟送行。“神舟”5号是中国第一只载人航天飞船,所以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出发!”指挥部总指挥郑重得下达命令。倒计时过后,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的声音。“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人人听到这喜讯都欣喜若狂。不时地传来杨利伟发回的消息。

  读完这篇文章以后,让我感受到中国的科技十分发达,字符以来,人类就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天空中,如今这已成为了现实。而且,航天英雄杨利伟成功的背后,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勤奋刻苦,才能获得成功!

  自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过后,“神舟”6号与“神舟”7号也发射成功了。在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的“神舟”6号成功飞向太空。而在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也成功的飞向了太空,其中航天员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其中,翟志刚还实现了“太空行走”呢。那些航天英雄,都为祖国赢得了荣耀。

  “神舟”5、6、7号飞船发射成功,证明了中国的繁荣富强,也证明了中国更高,更强!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10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因为就是在那天,“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了;就是在那天,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就是在那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国家!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心底就有一个梦想——能够飞上太空。《嫦娥奔月》,一则多么美好的神话故事,它不仅歌赞了嫦娥那舍身救民的崇高精神,还流露出了中国想要飞天的梦想。敦煌莫高窟上那成百上千的飞天,流露出的不也是中国人的梦想么?

  知道21世纪,那个内心中最强烈但又看似遥远的梦想依然藏在中国人的心底,中国人依然迫切地希望可以飞上太空,可以在神奇美妙的太空中遨游。

  然而,中国人坚持了千年的飞天梦想,都在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实现了!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兴奋与自豪,人们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神舟五号”成功飞天,意义尤为重大,它代表着太空中从此将会写下中国人的名字;它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梦圆飞天读后感 篇11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厦儿女难忘的日子。

  那一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广场上,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无数见证这难忘时刻的人们,欢聚一堂。

  这一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因为这一天,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的日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过的航天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杨利伟叔叔驾着“神舟5号”航天飞船进入了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在这一天终于成真了。这次“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可以说是在我国航天业中的一个新的突破,杨利伟这个名字从此也驰名中外,高达200千米外的太空也被我们中国人克服。尽管我只是一个小学生,可是我的心里却也充斥了满满的自豪,我也和北京指挥中心的人一样兴奋。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好像又回到了“神舟五号”发射的那天,激动人心的景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中国是第三个发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的国家,由此可见,中国的航天事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感到我们中国人真的充满了无比的智慧。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硕果,这个成就是多么令人自豪啊!

  总之,我们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让航天员杨利伟叔叔给实现了。接着,“神6”上天了,“神7”完成了太空行走,再接下来呢?我们将会驾着“神州x号”,飞向月球,飞向火星,飞出太阳系……

《太空一日》教学反思

      《太空一日》讲述了杨利伟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这篇文字选自他的自传《天地九重》,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了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那些惊醒动魄的时刻,这些内容都写得十分精妙,详细。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杨利伟无畏艰险的勇气与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态度,他一丝不苟,不怕牺牲,凸显出的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教学分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速读课文之后,指导学生根据小标题梳理重要信息,先自己梳理,之后小组为单位讨论信息,然后抽代表交流梳理成果。给各小组加分 。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主要找出课文中的五次“意外”,“振动叠加”“本末倒置的错觉”“神秘的敲击声”“出现裂纹”“抛伞开伞时”,让学生找出相关信息,找到杨利伟当时的心里状态或者具体做法。合作学习,以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达成一致的,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全班讨论时,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教师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结果学生花在第二部分的时间比较长,一班有一个小组没有找全面,其他组讨论结果还不错。三班采取的是四人一组讨论,讨论结果展示没有一班的参与度高。

        第二课时,从评析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理解航天精神和写作特点入手。重点品析的句子:1.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2.“不知道那是些什么,我认为那些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3.“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4.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5.“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接着提问:作为中国飞天第一人的杨利伟,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结合具体语句回答。(航天精神,坚韧仔细,严谨科学,不怕牺牲,敢于拼搏)最后指导写作特点: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惊险迭出。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3.横向、纵向、对照。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宜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这样有助于深入文本,理解文意。我的学生预习习惯不好,仅仅读一遍课文而已,相关知识介绍学生没有搜集。学生对这一题材在课堂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乐于探索细节,把握课文内容比较容易。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通过快速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如何解读标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品析文字,了解太空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体会到了航天人的奉献精神。课上组织小组讨论,一班学生参与度高,积极主动,三班学生基础差,参与讨论状态不好,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但是一班多媒体坏了,我只能口头说一些课外知识,学生也不能很快通过多媒体获得课外知识,感觉课外知识获得量还不够大。
本文标题: 杨利伟太空一日读后感(学习了太空一日你有什么感悟或感想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174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老王阅读读后感500字作文初中(老王读后感范文500字)爱丽丝梦游记读后感450字(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