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读后感500(《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古埃及文明产生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13 15:16: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8

埃及金字塔见闻读后感埃及金字塔见闻读后感,《埃及金字塔见闻》介绍了作者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游历和感叹,),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辛勤与伟大...

古埃及读后感500(《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古埃及文明产生的读后感)

埃及金字塔见闻读后感

埃及金字塔见闻读后感
  《埃及金字塔见闻》介绍了作者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 游历和感叹 ),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 辛勤与伟大 ),表达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杰出的( 建筑艺术与才能 )和超人的( 毅力与能力 )的由衷的赞美.
  附:《埃及金字塔见闻》原文
  金字塔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也是历史之谜;金字塔让世人惊叹,也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
在埃及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址近80处,它们都是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庞然大物,给人一种神秘感.
几乎每一个访问埃及的人,都想看一看金字塔.去年6月的一天,我们带着好奇又神往的心情,来到埃及首都开罗西郊,参观金字塔.车出开罗,只见公路尽头,仿佛出现了另一个世界:繁华喧闹的街市被茫茫无际的黄沙所代替;空气像烤炉加热过一样,扑到脸上,灼热难受.
  我们站在高处远眺,金字塔巨大的身影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在塔的周围,依稀可见的人和骆驼,看起来只是一些移动的黑点儿.再走近看,这里共有大小不等的三座金字塔,还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最高,也称“大金字塔”,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①胡夫的陵墓,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作.胡夫金字塔底部胡有230米见方,塔高原为146米多,经过长年剥蚀,现在底边约长227米,高度约为137米.据估算,整个塔共用了230多万块巨石,平均重约2.5吨,其中最大的石料约重160吨.它的建筑工艺水平相当高,石块之间不用任何黏合物.当我们顺着低矮得几乎要爬行的通道进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国王的墓室时,看到四壁的石块加工细致,合缝严密,甚至想插进一根针都很难.
看了金字塔,再环视一下周围的不毛之地,人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远在上古时代,这样庞大的建筑物究竟是怎样建成的?现在说法不一,有的合乎情理,有的近于神话.埃及朋友说当初是利用尼罗河每年涨水时,从上游阿斯旺地区把石块运来,砌好一层后,在四周围堆上沙土,再把石块搬上去砌第二层,如此一层层一直砌到顶端.这样周围的沙土堆就是一座大山了.可以想象,单是最后把这座沙土山搬掉就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
  还有一种说法是,周围堆的不是沙土而是盐和硝石,完工后,放尼罗河水把盐和硝石溶(róng)掉,塔就露出来了.不管怎么说,四五千年前,既没有汽车,又没有起重机,要把这么多、这么重的大石头开采出来,运到这里,再垒起来,那必然是要驱使数以万计的劳动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流无数的血和汗才能办到的.为了给一个死去的帝王建造陵寝,要有多少劳动者陪葬在沙漠中啊!
  金字塔是历史的见证.没有劳动者的劳动,哪里可能有什么金字塔.古埃及的帝王们想通过金字塔使自己万世不朽,但真正不朽的却是劳动者创造的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远征记读后感400字

埃及金字塔远征记读后感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见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以其工程后的结构惊喜而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如今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六大奇迹都已被毁损,唯有代表着古代文明灿烂成就的金字塔依然耸立在广场的大地之上,因此,阿拉伯人有句俗语说:“人们怕时间,时间却怕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他们死后被葬到了巨大的石头坟墓里,因为它的轮廓像汉字“金”,所以人们称它为“金字塔”。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到:金字塔大约有80多处,其中最著名的是集散大金字塔群。其中的胡夫金字塔外形让人感到庄严雄伟、朴素、稳重,他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不塌、不变形,可以想象在古代没有起重机,就靠人或牲畜把巨大的石块一层一层的砌起来。据说是他们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图坡,再顺着请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胡夫金字塔有146米多高,可见当时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所用的人力和牲畜有多少啊?而且这些石块磨得特别平整,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由此可以想到:埃及人是多么的勤劳而聪明,创造了这样伟大的工程。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觉到了法老的残暴,让数十万人在烈日暴晒下劳作,耗费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为他们建造自己的坟墓,同时也凝聚了埃及人们的伟大智慧和聪明的头脑,才让我们后人所惊叹!金字塔里面还有许多的奥秘吸引着人们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看古埃及绘画的感想

300字
我来说一下!
古埃及的艺术是西方艺术的一个最为直接的源头(古希腊的艺术最初是学习古埃及)。但是我们往往对于这个源头的认识有些偏差,大家经常认为古希腊是美的,是优雅的、是古典的。其实,古希腊与古埃及的艺术同样都是伟大的,只是他们的观念有所不同而已。古埃及的艺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规则”,因此古埃及的艺术不在于怎样去美化,而是十分重视艺术中所包含的意义,例如在一些墓室壁画中,主人像则必须要大于他的妻子或者是儿子。另外一点是“完整”,在古埃及,最至关重要的不是好不好看,而是完不完整。艺术家首要的任务是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地把一切事物保留下来,所以他们不大所把自然的一切描绘为 从一个偶然碰上的角度看到的样子。 他们是完全根据记忆去绘制图画的,利用严格的“规则”讲一切事物从尽可能最为清楚的角度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再看一些自然景色的作品时,会感到是在画地图。
对人物的表现,则是更为神奇的,他们的表现方法是在遵循这一切可以更好的表现所刻画的人物的观念出发的,例如,侧面地头像与正面的上肢,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连接,去干的正面则是最好看的。而正面的眼睛,是因为人一看到眼睛,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正面的样子。
总之,埃及的艺术是伟大的,我们看不懂并不是因为古埃及的艺术低劣(写实技巧很高超),而是因为我们与古埃及的对待艺术的观念不同了,就向希腊,他们注重表现的是眼睛看到的东西。
这一点不能完全说清,有什么在一起探讨吧!!!

《两兄弟的故事 [古埃及]佚名》读后感

【作品提要】

在古埃及,有哥哥艾奴卜和弟弟巴塔兄弟俩。巴塔勤劳善良,为哥嫂裁剪衣服、种地放牧。嫂嫂诱惑巴塔遭拒绝,恶人先告状,企图挑唆哥哥杀死巴塔。后来哥哥明白了巴塔的冤屈,答应巴塔有难时一定帮忙。巴塔来到胶树谷过着孤独的生活。众神同情巴塔的遭遇,赐给他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法老派使者到胶树谷寻找美丽的女人,巴塔之妻经不住诱惑随使者来到埃及,成为法老的新夫人,并恶毒地设计害死了巴塔。在哥哥的帮助下,巴塔复活了,决心惩罚背叛的妻子。他变成一头漂亮健壮的公牛,由哥哥献给法老。巴塔之妻得知公牛就是巴塔时,非常恐慌,让法老杀死公牛。公牛的两滴血变成王宫门前的两棵胶树,巴塔之妻又让法老砍去胶树,砍树时一小片木头飞入她的口中。她怀孕生下一男孩,即是巴塔所变。后来巴塔继承了王位,成为法老。

【作品选录】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亲兄弟俩,哥哥叫艾奴卜,弟弟叫巴塔。艾奴卜有一所房子,他和妻子、弟弟在一起生活着。年轻的弟弟好像是艾奴卜的儿子一样: 弟弟为哥哥裁剪衣服;弟弟赶着牛到田里去,在那儿耕田、种地、收获;弟弟要把田里的一切庄稼活儿全部干完。谁都得承认,这个弟弟是那样的强壮有力,那样的吃苦耐劳,全国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大家都怀疑,在弟弟巴塔的身体里有一个伟大的神的灵魂。

这种日子过了很久。弟弟每天都去放牛,傍晚回到家中,带回各种野草、新鲜牛奶、农产品等,他把这些东西都放到哥哥面前,哥哥艾奴卜毕恭毕敬地坐在妻子旁。随后,弟弟才能去吃饭喝茶。晚上,他独自到牛栏去,在牲口中间过夜。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得起身去准备一家人的早饭。把烙好的热乎乎的大饼送到哥哥嫂嫂面前,带上自己的干粮,牵牛到田里去吃青草。当他在牛背后行走的时候,一头牛突然说起话来:

“好巴塔,后山坡的青草又嫩又多!”

巴塔好吃惊,他呆呆地望着那头牛。过了一会儿,他还是照牛说的做了。他带着牛群来到后山坡。果然,那里地肥水美、青草茂盛。巴塔饲养的牛长得高大肥壮,这些牲口大量繁殖起来。

到了耕种的时节,艾奴卜对巴塔说:

“我们得赶快给耕牛备一具好的笼头。因为地已经从水里露头,正是耕种的好时候。另外,你还得把麦种带到田里去,明早我们就要开始积极耕种了。”

弟弟按照哥哥的要求去做了。

次日清早,兄弟俩个个都累得汗流浃背,但心中却很高兴。干着干着,种子播完了,于是,哥哥让弟弟回村去拿种子。弟弟巴塔急急忙忙赶回家,他发现嫂嫂正坐在一边梳妆打扮,他对嫂嫂说:

“快起来吧,嫂嫂,给我拿些种子,我要带到地里去,哥哥在那儿等着呢!可不能误了大事!”

嫂嫂扭动了一下身子,不高兴地说:

“你自己去吧,打开贮藏室,拿多少随你的便,省得打搅我的事。”

青年巴塔走进牛栏,预备了一个大容器,以便多装些麦种。等他装满了小麦种和大麦种,背着走出来时,嫂嫂把他拦住,问道:

“你肩上背了多少种子呀?”

“三斗大麦和两斗小麦,总共是五斗,我肩上扛的就是这么多。”巴塔答道。

这时,嫂嫂对着青年巴塔用另一种腔调说起话来:

“哎呀,我的好兄弟,你的力气可真大哟!瞧你,天天都是这样干劲十足的。”

现在,这位嫂嫂是以一个普通女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位身强力壮的青年啦。突然,嫂嫂站起身,靠近青年,抓住他的手,说:

“快来,我们一块儿呆会吧,一块躺着睡一会儿觉,这对你可大有好处!以后,我会给你做很多漂亮衣裳的。”

青年巴塔听到嫂嫂竟然对他说出如此不知羞耻的话,气愤极了,他怒火满腔,好像一只凶猛的豹子,这使嫂嫂非常害怕。

这时,巴塔厉声对嫂嫂说:

“我把你视为自己的母亲,把你丈夫视为自己的父亲,因为是哥哥他一手把我抚养大的。可是,你刚才说的话多么卑鄙呀!不要再对我提这些话了。今后,我绝不会对别人说这些,也不许别人议论这件事。”

说完,青年巴塔背着麦种到田里去了。来到哥哥身边,他便拼命干起活来。

天渐渐黑了,哥哥先回家了。这时,弟弟还在照料着牛群。牛背上放满了从地里收获的东西,他跟在牛群背后,驱赶着它们,让它们早点回栏休息。

嫂嫂因为对弟弟讲了那一番话,感到担惊受怕。于是,她吃了一些油脂,假装着挨过一顿毒打的模样。然后,她想好了对自己丈夫该说的话——这都是你弟弟干的好事。

晚上,她的丈夫像往日那样,回到了家中。当他走进家门时,发现屋里静悄悄的,妻子好像病了,躺在床上。她没像往常那样,为自己端来洗手水,也没有把灯点亮放在他面前,屋里漆黑一片……艾奴卜来到床边,他吓了一大跳,妻子病得很厉害,她一个劲儿地呕吐,于是他焦急地问:

“亲爱的,快点告诉我,是谁把你害成这样的?”

“欺负我的不是别人,就是你弟弟巴塔!他回家来取麦种时,看见我独自坐着,于是他对我说:‘快来啊,趁哥哥不在家,我们好好呆会儿,一块儿睡睡觉!’你弟弟他是这样对我说的。我没听从他的话,而是对他说:‘难道你的哥哥不就像你的爸爸吗?难道我不就像你的妈妈吗?’我这样对他说。听了这些话,你的弟弟害怕了,就狠狠地毒打了我一顿,还不许我把真相告诉你。我对你发誓,我亲爱的丈夫,如果你让他继续活着,那我就去自杀。等他回家来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听他胡说八道啦,想起你弟弟的犯罪行为,我就痛不欲生!”

丈夫听完妻子的话,气得像一只暴怒的鬣狗,他顾不上休息吃饭,迅速地磨快匕首,把它握在手中,然后藏在牛栏门后,等着他兄弟巴塔回来,准备杀死他。

夜幕降临,四周一片黑暗,弟弟巴塔才赶着牛群归来。当领头的母牛走进牛栏后,突然转身对主人说:

“当心,你哥哥躲在门后,他想用匕首杀死你呢!快点逃走吧!”

弟弟巴塔听到了领头母牛的警告,但他还犹豫不决,这时,第二头母牛进栏了,它也对主人讲了同样的话。巴塔弯腰往牛栏门底下望了望,他看见了哥哥的一双脚,于是,弟弟把背上背的东西全丢到地上,慌忙逃走了。

艾奴卜发现弟弟逃跑了,他拿起匕首紧紧追赶着……

这时,弟弟巴塔开始向世界的主神——万能的拉神求救,他高声呼叫:

“万能的神呀,我尊敬的主!您是最能判断善与恶的。”

拉神听到了弟弟巴塔的呼救声,于是他在哥哥和弟弟之间抛下一条大河,河里游动着无数条鳄鱼。兄弟俩一个在河这岸,一个在河那岸。哥哥气得狠狠拍了两下手,他十分恼怒,因为他不能再杀死他弟弟了。弟弟向对岸的哥哥喊道:

“你就站在那儿等到天亮吧。等到拉神升起的时候,他将评判我们之间的是非曲直,他会把善恶辨别出来的。今后,我再也不同你一起生活了。我要离开你,到遥远的胶树谷去。”

当拉神的太阳船从地平线升起时,大地一片光亮,新的一天来临了。

兄弟俩隔河相视着。

“你还没听我说一句话,就想密谋杀害我,这是为什么呢?我是你年幼的弟弟,你就像是我的父亲,你的妻子就像是我的母亲。当你叫我回家取种子时,你妻子对我说:‘我们一块儿呆会吧,一块躺着睡一会儿觉。’肯定是嫂嫂颠倒事实,用假话欺骗了你。”弟弟讲完了真相,他又以拉神的名义起誓,“你这样愤愤而来,想用手中的武器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那个不知羞耻的女人?”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青年巴塔转身走到岸边的草丛里,从身上割下一块肉,把它掷到河里,河里的鳄鱼立即把肉吞吃掉了。因为彻夜未眠,又割了身上的肉,巴塔感到四肢无力、精疲力竭,他立刻昏死过去……

哥哥在河对岸目睹了这悲惨的场景,他痛不欲生,站在那里号哭,他没法到河对岸弟弟身边去,因为河里到处都是鳄鱼。

后来,弟弟慢慢苏醒过来了,看到河对岸的哥哥痛哭流涕,他就说:

“可怜的哥哥,你不要过分悲伤了。回家去吧,替我好好照料那些懂事的牲口,因为我不再和你一起生活,也就不得不和它们分离。哥哥啊,既然你曾经打算干一件坏事,现在你愿不愿意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过失呢?这或许能安慰你忧伤的心?”

“什么事?好弟弟,快点说吧!”哥哥边哭边问。

“我要到遥远的胶树谷去,当我遭受灾难时,你一定要想办法帮助我。”

“怎么帮法?”哥哥急切地问。

“当我遭受灾难的时候,我的灵魂就要和我分离,我将把心存放到胶树花里。如果花开了,我的心就会落到地上。你就马上去寻找我失落的心。也许你要找上七年八载,但是你不可灰心丧气,你一定会找到它的。然后,你把我的心放到盛满冷水的玻璃杯中,到那时,我就会复生,我就可以报仇。在我发生什么不测的时候,你会有预感: 当你常饮的麦酒变得混浊不清……这时,你就必须马上行动!”

弟弟说完这些话,就动身前去胶树谷了。

哥哥心绪纷乱地回到家中,他双手紧抱着头,用土块打自己: 他愤恨地杀死了那个可恶的女人,把她的尸体扔了喂狗吃,然后他又坐下来抱头痛哭,他怨恨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就赶走了可怜的弟弟。

时间过得很快。

弟弟巴塔来到胶树谷后,独自一人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他每天清早都到丛林里去打猎,晚上回到胶树谷,躺在胶树下休息,他小心翼翼地把心存放在巨大胶树的一朵花里。后来,他在胶树谷造了一间房子,里面装满了吃的东西、用的东西。

一天,他从房子里出来,正碰上众神灵巡游大地。他们看见了青年巴塔,于是,一位神灵说:

“巴塔啊,勇敢的年轻人!当初你独自一人逃离家乡,生活怎么样呢?还是一个人生活吗?你哥哥已经杀死了他那坏婆娘,使你蒙受冤屈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众神明对巴塔的遭遇都表示了同情和怜悯。

这时,万能的拉神对克努姆神说:

“请你为巴塔造个妻子吧,免得他一人孤苦零丁过日子。”

于是,克努姆神便为巴塔造了一个女人,她和巴塔一起生活,温暖欢乐代替了冷清孤寂。

巴塔的妻子花容月貌,比全国任何地方的女人都长得俊长得美,在她身上集中了每一位神灵的精华。天上的七位仙女闻讯前来窥探,她们异口同声地惊叹:

“这容貌绝世的女人将死于武力之争!”

巴塔非常疼爱自己的妻子。每天他都让妻子呆在家里,自己到外面猎取各种野味,然后把猎物放到妻子面前。他常对爱妻说:

“亲爱的妻呀,你千万不能离家到外面去,海神会把你抢去,那样你就不能得救,因为我们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我的心放在胶树花里,谁砍了那胶树,我也就没命了。”

善良诚实的巴塔毫无隐瞒地向妻子讲出了一切秘密。

一天,青年巴塔照常外出狩猎。巴塔的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家中实在难熬,于是她走出房门,到附近的胶树下散步。这时,海神看见了她,便掀起巨大的浪头上岸追赶。巴塔的妻子心慌意乱,飞快地往家里跑。

“蠢货,还不快给我抓住她!”海神对一棵硕大的胶树怒吼道。

胶树慌忙伸出细枝条儿阻拦巴塔的妻子,但是没有拦住,只拉下了她的一绺头发。

海神暴怒了。它狂呼乱吼,把这绺头发冲到了埃及的疆域。

头发落到法老的洗衣匠清洗衣服的水面上,一股气味染到埃及法老的衣服上。

法老的内务大臣对洗衣匠大发雷霆:

“怎么回事,法老的衣服上有油膏气味?”

面对内务大臣的呵斥,洗衣匠们吓得胆战心惊。一个洗衣匠受命赶快跑向海边的洗衣场,去查个究竟。他站在一片沙地上,向大海眺望……突然,他发现沙地前面的水上正漂浮着一绺头发,他赶紧上前捞起了那绺头发。头发放在手里,就飘来阵阵温馨的香气,那味道,洗衣匠这辈子还没嗅过呢!

一绺头发摆放在王宫里。

法老召来所有的文武官员,他们嗅过了奇特的香味后,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说:

“以卑臣之见,这绺头发是拉神女儿的,它包含着每一位神灵的精华,这是神的女儿从远方献给您的贡品。现在,您应该派使者到各处去寻找她……”

“法老呀,您应该多派些使者到胶树谷去,据说,那里的女子是才貌出众的!”另一位智者向法老建议道。

法老得意洋洋地说:

“你们讲得都很在理,我立刻派人去办!”

法老派出的使者火速出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法老的使者陆续归来,惟独去胶树谷的使者杳如黄鹤。原来,到胶树谷的使者大部分都被青年巴塔杀死了,他只放回一个独腿人给法老报丧。

法老勃然大怒,他发誓要杀死巴塔。于是,他派遣了大批人马前往胶树谷。这些人中有一个女人,手里拿了许多漂亮豪华的化妆品,到了胶树谷,那女人用花言巧语迷惑住了爱虚荣贪富贵的漂亮女子——巴塔的妻子,她跟随法老的使者到了埃及。全埃及的人都为美人欢呼,祝贺法老又获得一个美丽无比的新夫人。

一天,法老和美丽的新夫人嬉戏,法老装出担心的样子,不安地说:

“亲爱的,我们永远这么快乐就好了,但是,我怕你丈夫来捣乱……”

“陛下,您只要砍倒屋边的那棵胶树,就不会再有什么麻烦啦!”新夫人安慰法老说。

于是,法老派卫兵拿着铜制的工具去砍那棵胶树。胶树砍倒了,胶树花也被砍落,花里存放的巴塔的心掉在地上,这时,可怜的巴塔立时摔倒死去。

第二天,晨曦初露,巴塔的哥哥艾奴卜早早就起床了,他要进城去办事。当一个仆人端来一杯麦酒时,他发现麦酒混浊不清;仆人又递上一杯葡萄酒,他发现葡萄酒也混浊不清……艾奴卜想起了弟弟的话,他连忙拿起手杖,换上草鞋和衣裳,佩戴好锋利的武器,动身前往胶树谷。

当艾奴卜走进胶树谷弟弟的住房时,看见弟弟平躺在床上,他已经咽气了。哥哥失声恸哭着,但是弟弟一动也不动。这时,哥哥急忙起身到胶树前——弟弟每晚都躺在那底下。

哥哥艾奴卜寻找着弟弟的灵魂,找了整整三年,仍然没有找到。第四个年头开始了,哥哥想回埃及去了,他自言自语道:

“明天我就回去吧!”

当鸡鸣破晓,黎明到来之际,艾奴卜又朝门外的那棵胶树走去,他在那里度过一整天,仔细耐心地觅寻他弟弟的灵魂。他默默不语地徘徊着,突然,他发现一粒种子——那好像是胶树种子,于是他把种子带回屋,再定睛一看,哎呀,这种子就是弟弟巴塔的灵魂啊!艾奴卜急忙拿来一杯冷水,把种子放在里面,然后坐在旁边看守。

夜幕垂临。

巴塔的心吸吮着水,巴塔全身在抖动着,巴塔的眼睛注视着哥哥,好像在说“我的心还在玻璃杯里呢”!艾奴卜拿起杯子,让弟弟巴塔把水喝下去。当巴塔的心恢复到原位时,巴塔也就又变成了个活蹦乱跳的人。兄弟俩高兴地拥抱,他们聊着天儿,沉浸在无限的欢乐和幸福之中。

最后,巴塔对哥哥说:

“瞧,我将变成一头漂亮健壮的大水牛,我的来龙去脉谁也不知道。你骑在我背上,我们到法老那里去,我要惩罚那个叛逆的女人!因为我是一个吉祥物,法老见到我一定会高兴的,你把我献给法老,会得到许多金银财宝,到那时,你就可以回家去了。”

翌日清晨,巴塔变成了一头高大肥壮漂亮的公牛,于是,哥哥艾奴卜骑在牛背上,他们向法老的王宫走去。

法老知道了公牛的消息,他匆忙赶来观看,立刻,法老就爱上了这头牛,他命令仆人给牛准备住处和嚼子。他不住地点头称赞说:

“这可真是一头神牛啊!”

全国的百姓和法老一样为这头神牛的到来欢呼雀跃。法老拿出大批金银财宝赠给哥哥艾奴卜,哥哥收下赏礼便回家去了。

一天,公牛随法老的新夫人到了膳房,它走近那个不忠的女人,说:

“瞧,我还健在呢!”

“你是谁?”那女人吃惊地问。

“我就是巴塔。我知道是你借法老的手把那棵胶树毁掉的。但是,你瞧,我还活着站在你面前,不过是变成了公牛而已。”巴塔说。

不忠的女人听完她丈夫的话,心里十分恐慌,匆忙逃出膳房。

一次,不忠的女人陪着法老寻欢作乐,在她演完优美的歌舞之后,她娇媚地对法老说:

“以万能的神起誓,满足我一个要求吧!”

“能满足你的要求,我感到荣幸!”法老温情地说。

“我想吃牛肝!”不忠的女人要求道。

听了她的这个要求,法老显得愁眉苦脸,沉默不语了半天,法老喜欢那头公牛,但是他更喜爱这个女人。

第二天一大早,法老就发出命令,把公牛杀掉作为盛大宴会的祭牲。他派了王宫里最强壮的屠夫去宰杀公牛。

当几名壮汉把杀死的公牛扛上肩时,屠夫拍打着牛头,两滴鲜血滴落在法老王宫的两扇门前。一滴血落在这扇门前,另一滴血落在那扇门前。这两滴血迅速长大,长成两棵硕大的阿拉伯胶树。

见此情景,卫兵们慌忙去禀告法老:

“陛下,昨天一夜之间,王宫门前就长出两棵硕大的胶树。”

法老听了欢喜异常,他觉得这两棵树是个好兆头,于是举国上下都为这两棵树欢呼,他们献上厚礼感谢万能的神。

一天,法老头戴王冠,颈套花环,乘着淡金色御车,出宫观赏宫门前的两棵神奇的阿拉伯胶树,新夫人也骑马跟随在法老旁。法老在其中的一棵树下坐着,新夫人在另一棵树下坐着。这时,巴塔对不忠的女人说道:

“丧尽天良的女人呀,我就是巴塔,尽管你迫害我,但是我仍然活着。我知道是你让法老把我住的那棵胶树砍倒,当我变成一头牛时,又是你杀害了我。”

过了几天,新夫人备下酒水给法老喝,她在法老面前卖弄 *** ,诱惑法老,使法老酩酊大醉,然后,新夫人又乘机说:

“陛下,以万能的神起誓,满足我一个要求吧!”

法老一个劲儿点头答应。新夫人赶紧说:

“发布你庄严的命令: 把那两棵胶树砍倒,用它做成漂亮的家具吧!”

法老按照新夫人的话去办了,他立刻发出一道命令,熟练的匠人前去砍倒了那两棵胶树,新夫人在一旁高兴地看着。就在这时,一小片木头飞到了她的嘴里,新夫人把小块木片吞下了肚。于是,新夫人怀孕了。那两棵树照新夫人所说,被做成了精致漂亮的家具。

过了几个月,新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有人去禀报法老说:

“新夫人为您生下一个儿子!”

法老欣喜若狂,他给孩子选派了奶妈和大批佣人,全国的男女老少都为这孩子的诞生庆贺。法老在度过幸福喜庆的一天之后,就宣布,将这男孩立为继承王位的王子。

又过了许多年,法老年迈力衰了,他为王子举行了加冕仪式,正式让他做了法老。

许多年又过去了,老法老生病身亡。法老巴塔把王宫的文武大臣都召来,向他们述说了他所遭遇的一切。说完,他命令把那个不忠的女人带上来,他终于严厉惩办了那个丧尽天良的人。

众神灵又出现在王宫上空,他们把那个叛逆的女人收回冥间,让她接受俄赛里斯大神的审判。

巴塔清正廉洁地统治着埃及,达三十年之久。

(康曼敏 编译)

注释:

胶树谷: 指古叙利亚。

【赏析】

1852年,一个写在莎草纸上的古埃及民间故事在学术界首次披露,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这个故事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时候就已经被记录下来,距今已经有3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童话”,虽然这种说法存在争议,但足以看出它的不同寻常。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两兄弟的故事》。

《两兄弟的故事》产生于埃及新王国时代(前16—前11世纪),是埃及许多曲折离奇的民间故事中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中的两兄弟艾奴卜和巴塔的名字都来自古埃及神的名字,艾奴卜是胡狼首之神,而巴塔是五谷之神,有关这两个神的记载也见于其他典籍中,然而这些叙述与《两兄弟的故事》完全不同,而且两神之间也并没有任何联系。神的名字出现在这个故事里,也只是表明两兄弟并不是普通的人,都具有一定魔法力,从而增添了这个故事的神性。

同许多其他民间故事一样,《两兄弟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以巴塔的遭遇为主线,从他被嫂嫂诬陷、被哥哥误会、住进胶树谷、遭妻子背叛、被哥哥救活到最后得以复仇的一连串曲折的经历,从正面歌颂了巴塔所代表的诚实、勤奋的美德,谴责了嫂嫂和巴塔之妻所代表的欺诈、贪欲的丑行,以此来宣扬伦理道德的胜利。故事对两个女性形象的刻画明显表现出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偏见,故事中女性成为一切罪恶的源泉。《两兄弟的故事》所描述的埃及人日常生活的情景,是有其真实背景的。所以现代读者不但可以欣赏故事本身,也可以借着故事的铺叙来了解古代埃及人的生活和思想。

故事通过艾奴卜帮助弟弟复活以及巴塔在王宫中的几次死而复生的情节,充分体现了古埃及人灵魂转世的观念——人死亡后通过几次轮回,最后再变成人而复生。巴塔由人变成牛、牛变成树、再由树变成人的过程便说明了这一观点。但是,古埃及人并没有让轮回和转世成为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在其中加上自己的感情,那就是对于善与恶的评价: 善者将始终得到人的爱护和神的眷顾,相反恶者尽管一时得逞,最终也不会有好结果。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俄赛里斯就是因善而死,又因善而活,最终成为主持正义的冥王。在古埃及社会中,伦理道德对统治起着很大作用。人人向善弃恶,就会使社会向着和平安定的方向发展。古埃及人在《两兄弟的故事》中便寄托了这样的感情。

除去故事本身所反映的教化倾向和历史现实,《两兄弟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引起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更多的是在于其情境母题。兄弟型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大致是没有父母的两兄弟,哥哥结婚后,弟弟往往在家中处在受欺负的处境。传统的两兄弟故事的结局通常是弟弟机缘巧合,在某种神力的帮助之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哥哥会遭到惩罚。很明显,《两兄弟的故事》与传统故事的前半部分基本一致,弟弟和结了婚的哥哥住在一起,虽然没有受到虐待,但是在生活方面要照料哥哥和嫂嫂,还要多干活,也是处于弱势地位。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境是嫂嫂勾引巴塔,巴塔拒绝后,嫂嫂倒打一耙,向哥哥艾奴卜诬告巴塔侮辱她而导致兄弟反目。这也是许多民间传说中常见的情境母题。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弟弟娶寡嫂为妻,甚至侄儿娶寡婶为妻也是普遍现象。在许多民族的民间故事中,都对这种族内婚有所反映。

(刘 伟)

《冒险奇遇记.古埃及的神秘柱廊》的读后感500字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
  第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哪哪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 联系实际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
  当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
  但是 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本文标题: 古埃及读后感500(《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古埃及文明产生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43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摆脱不良情绪读后感(如何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读后感)追求机遇与挑战读后感(学习新常态 新机遇 新挑战 新作为后感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