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录读后感(帕斯卡《思想录》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06 07:37: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7

帕斯卡《思想录》读后感,其实我最开始接触到帕斯卡尔这个人是在初中的物理课本上,我那时只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压强理论的创始人。后来我对...

思想录读后感(帕斯卡《思想录》读后感)

帕斯卡《思想录》读后感

  其实我最开始接触到帕斯卡尔这个人是在初中的物理课本上,我那时只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压强理论的创始人。后来我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发现帕斯卡尔不仅仅是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在西方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所开创的以心思维的路线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近代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开拓者。他的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更是人尽皆知。然而,要想深入了解他那深邃的思想,就必须阅读他的《思想录》一书。里面有许多他的独到见解。下面我就摘抄一些并谈谈我的感想。
  “正如我们在败坏着精神一样,我们也在败坏着感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过完自己的一生,总要与别人进行交往,并逐渐形成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因此好的交往或者坏的交往就可以形成它们,或者败坏它们,而一点也不影响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假如我们从来就不曾形成或者破坏过它们的话,我们也就无从作出选择。这构成了一个循环,能摆脱这个循环的人就能拥有幸福。
  “当我们想要有效地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我们每个人不管你多厉害,总会或多或少犯一些错误,所以我们看到别人犯错的时候,就要承认他确实有那方面的能力,同时指出他在哪个具体细节上出了错误。如果我们恰如其分地指正他的错误,那他一定会很乐意接受的,毕竟我们不可能都尽善尽美,总会犯一些错误。这样我们就会进步得更快。
  帕斯卡尔的思想及其深邃,不可能马上就理解个通透,所以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感想。

沉思录读后感6篇600字

轻轻地,我把那个绿本子合上了,可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却无比沉重,手中捧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心里塞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敬爱的温总理那么喜欢这本书,现在终于懂了,它不仅能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而且能让我们深刻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沉思录 读后感 ,希望你喜欢。

沉思录读后感1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是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却没有一般的哲学书的晦涩难懂,毫不浮华说教。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是对自我的剖析与告诫,因而绝对真诚坦白,读来口有余香。哲学书就象钻石,不同角度它都能折射出美丽的光华,不同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不同的领悟。

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我认为可以作为理解《沉思录》的一把金钥匙。正如书中所讲,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碰到任何事情首先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学会友爱,持之以恒,真诚对待每个人。在用心工作的过程中,收敛自身戾气,牢记“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每日三省,心平气和去听取并尊重他人不同意见。以诚待人、以实树人、以信用行事、以友爱容人,人人相互信任,个个真诚向善,人际关系融洽,社会自然充满生机活力!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也引进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有人总以自我为中心,肆意发泄怒气、怨气,展示霸气、傲气,鼓捣恶气、邪气,伤人伤已;有人总为欲望左右,见利忘义,说假话,办假事,造假货,搞假绩,丧失做人的尊严和良知;有人心胸狭隘,专好琢磨人,从不琢磨事,喜好品头论足,甚至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有人不辨事理,总认为自己遭遇不济,却不能够自省,而是一味迁怒于社会,从而丧失理智,残害无辜,做出灭绝人伦的事来……如此种.种,究其根本便是没有明白做人的道理,不知道如何做好人,无法达到平和理智,诚实宽容的`人生高度,迷失在人性的歧途里。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皇帝,在鞍马劳顿之余,常不断自省,不断向内锤炼,虽历经时空变迁,给人留下甜美、忧郁和高贵的魅力。

沉思录读后感2

马克.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如书中有一篇是这样说的:“有一种人,一旦做了好事,就当作是对别人天大的恩惠及在他的账簿上。还有一种人虽不至于如此,可在心里人就把别人当做受惠者,觉得人家欠他的情。第三种人呢,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好事。这样的人就像一架葡萄藤结出的葡萄,并不因为自己的果实要求什么报酬。”

奥勒留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沉思录读后感3

古罗马思想家爱比克泰德在他的《沉思录》中写道:“与人交往要小心。对你在与谁交往这件事,要留心在意。”他之所以强调与人交往要小心、慎重甚至要有所警惕,我理解主要有以下三层含意。

一是交友要慎重,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影响。他说:“人类善于模仿他人。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接受他人的兴趣、观点、价值观以及思维习惯。你与他人交往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且总有一种会发生。或者你变得像你的同伴一样,或者你让他们改变思想观念,与你一样。就像一块未燃烧的煤接触到一块正在燃烧的煤,或者前者使后者熄灭,或者后者点燃前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慎,遇人不淑,是年轻人常常遇到的杯具。我的主张是:让有影响的人影响你,这是交友之道;让你去影响有影响的人,这是成功之道。

二是交友要选择,绝不能随波逐流。他说:“不要因为有些人对你友善,你就应该与他们在一起消磨时光;也不要因为他们找到你,对你或你的事感兴趣,你就应该与他们交往。让谁当你的朋友、同事或邻人,一定要经过选择。所有这些人对你的命运都会产生影响。世上到处都是令人愉悦的、有才能的人,关键在于,只结交那些能够提升你,能激发你身上最大优点的人。”这就是说,你与什么人交往,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对待孩子,做父母的不要过于在意其学习考试成绩,但一定要关注其与什么人交往,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好朋友是谁。

《左传》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高贵而有理想的人,是不会随随便便交朋友的。我认为,有些人越是想结识你,越表明他们根本不值得你去结交。只有那些不想结识你的人,才值得你去用心结交。交友不如己,不如不交,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攀高枝的势利。

沉思录读后感4

马克。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能够经过双眼看世界,可是有个死角就是自我,所以看清自我、与自我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我,与自我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我,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我进行告诫。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忙人们去过更加完美的生活。每个人都要对自我的同类友好,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如书中有一篇是这样说的:“有一种人,一旦做了好事,就当作是对别人天大的恩惠及在他的账簿上。还有一种人虽不至于如此,可在心里人就把别人当做受惠者,觉得人家欠他的情。第三种人呢,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我做了好事。这样的人就像一架葡萄藤结出的葡萄,并不因为自我的果实要求什么报酬。”

奥勒留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异常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期望别人指导的,不仅仅要使行为高贵,并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沉思录读后感5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沉思录》这本书,读后感(汤霏)。两千年前,一位罗马皇帝在他的马背上驰骋沙场的过程中,写下了这本《沉思录》,这是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在一场战役之前,他的知心朋友们请求他离开前留下他自己的箴言,于是这本书才得以流传后世。现在,我的手上也拿着这本书,一个古罗马皇帝是不会想到两千年后他的个人想法会变成一本中文书。两千年的人世变幻,却并没有改变人心的真实渴求。现代人的生活与古罗马皇帝的生活毫无相似之处,更何况是万里之外的中国。但是,无论时空如何变迁,即使回到万年之前,原始人在篝火边看着用他们的文字符号编写的《沉思录》时,也会若有所思的。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该书有许多闪光点、以下几点对我有很大启示:

1 、博采众长,传承美德。 正如他在《沉思录》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 也要以此为鉴,学会 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

2、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沉思录》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沉思录读后感6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书记载了他与自己的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沉思录读后感6篇600字相关 文章 :

★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5篇

★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5篇

★ 沉思录读书心得感悟5篇

★ 世界名著读后感6篇600字

★ 沉思录读书心得3篇

★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5篇

★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800字

★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500字

★ 沉思录读书笔记500字

★ 《思想录》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2000字)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读完帕斯卡的《思想录》,我觉得应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作者的随想录,因为它由零散的碎片组成,而这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于过度的零散,以至于让我摸不到头脑。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犯错误的想法。帕斯卡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的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当然,我认为帕斯卡的说法也有所偏颇,因为我不认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正如我们女孩子经常说,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可这些认为经常被验证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帕斯卡在这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下,肯定犯错误者的正确性,但又指出犯错误在于没有全面的看问题,并且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人的“天然”。从思路上讲,这又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从内容上讲,我认为这是帕斯卡在从人的本性的角度上对犯错误的分析,他不认为犯错误这件事是“错误的”,而是一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这番话符合大多数犯错误者的心理,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吗?
帕斯卡认为,人在这无穷中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相信人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达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妄言诳语。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部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则,我们不是主宰者,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凭借进化了的头脑极大程度的干预了自然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类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彻底认识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我想这种极左的想法古已有之。但是,我们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但我们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努力探求这个世界的奥秘——也就是说,我们承认自己的局限,但是我们并不悲观。帕斯卡在这里则暴露出了极度的悲观。他说,“既然我们……与极端有距离,那末人类多了解一点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他多有了一点,他就了解得更高一点。但他距离终极,岂不永远是无穷的遥远吗?”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 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不得不说帕斯卡尔真是个论说的天才,自圆其说的能力真的很高!他的表达思想的才能异常出色,对于思想表达笨笨的我,帕斯卡尔表达思想的手段非常值得我学习。虽然帕斯卡尔的观点有很多是我所不认同的,但是也有很多见解令我叹服、令我沉思。帕斯卡尔的发现能力和逻辑能力让我惊讶,帕斯卡尔的语言变化万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我这种不善于言谈的人来说,帕斯卡尔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读《思想录》最能让我有收获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任何欲禁止思想的举措都是徒劳的。除了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人云亦云外,人还有超越这些的思想之存在,还有追求完美之探索,还有任监禁、枪杀、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万物的伟大之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所在。
帕斯卡说,人不过如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尽管这个学期把他的这本思想的语录半知不解的看完,但是也颇有一些收获和想法: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幸福的又痛苦的。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读后感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读帕斯卡尔《思想录》笔记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注一。这句话令人深思。它出自十七世纪的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帕斯卡尔的笔下,且是在他的代表作《思想录》之中,而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而且此话非闲来之笔,它乃是该书第二编的堂堂标题,这就不能不令人在深思之余想一想:这帕斯卡尔怎么了,竟口出此狂话,抑或真言?
帕氏的看法在许多现代人看来是早已经过时了,他们不仅不觉得不信上帝有什么可悲的,反倒觉得信上帝的人实在可悲,名之为迷信、心灵空虚或者缺少精神支柱。心灵的这种状态,就不是可悲一语所能道尽的了。
人是可悲的,天下人皆如此,不足为悲,最可悲的是人认识不到自己的可悲,反而以为这是自己的伟大、高明。读《思想录》,能助人从精神的噩梦中醒来。
1、"几何学精神"与"敏感性精神"的区别
帕氏当然相信,人是有上帝的,没有上帝,人一天也活不下去。他说人没有上帝,是说那人明明有上帝离不开上帝却不承认上帝之有,不相信上帝之在。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精神走入了歧途,他们混淆了"几何学精神"与"敏感性精神"的区别。帕氏在《思想录》一开篇中,就提出了"几何学精神"与"敏感性精神"注二这两个概念,并将二者严格加以区别:"几何学精神"是指以几何学代表的逻辑推论方式,与之相对的"敏感性精神",则是指心灵的直觉或敏感,或者曰"直觉的精神"。前者适用于科学特别是数学,而后者属于信仰,宗教信仰。李道生在《世界神哲学家思想》一书认为,帕斯卡尔在学术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把逻辑区别为两种:理性的逻辑与心灵的逻辑注三。
依帕氏所言,敏感性精神的原则"几乎是看不见的,我们毋宁是感到它们的而不是看到它们的;那些自己不曾亲身感到过它们的人,别人要想使它们感到,那就难之又难了",因为这类事物的对象,"必须有一种极其细致而又十分明晰的感觉才能感受它们,并且根据这种感受做出正确公允的判断来"。这种直觉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一瞥之下看出整个的事物来而不靠推理过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注四。
中国学人在与基督徒探索基督教信仰时,经常发问,你说有上帝,你证明给我看看。而其所谓的证明,就是依靠科学实验的方法,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这样的问题,基督徒只能如实地承认:我证明不了,如果我能证明上帝的存在,那么,你就不必信上帝了,信我就好了。我之所以回答不了证明上帝存在这个问题,是因为问题提错了。上帝不是人的逻辑推理的对象,也不是在显微镜、望远镜下能观察到的。人们可以证明2+2=4,但永远也证明不了几加几等于上帝;他们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发了霉的菌毛,但永远也看不到毒害自己心灵的那些霉菌的模样。
由此想到,人们常常混淆科学与宗教的界限,以为事事物物只有通过科学的检验,才是可信的,真实的。孰不知这是两个领域的问题,不能彼此取代。"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者,美人也,可在情人眼中,即便是"东施",也与"西施"相差无几。而美人的眉毛几寸长是美,弯到什么角度为漂亮,这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依照帕斯卡尔所谓的心灵逻辑,在认识上帝的过程中,逻辑推理是没有用处的。人需要的是一种"极其细致又十分明晰的感觉",它在一瞬间中突然感悟到了"整个的事物",于是,心灵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于是,他就说我信了。
此种"敏感性精神",帕氏又称为"人心","内心","感受到上帝的乃是人心,而非理智。而这就是信仰:上帝是人心可感受的,而非理智可感受的"注五。
"人心有其理智(道理或者理性),那是理智所根本不认识的"注六。
"我们认识真理,不仅仅是出于理智而且由于内心;而正是这后一种方式我们才认识到最初原理,而在其中根本就没有地位的推理虽然也在努力奋斗,但仍是枉然。怀疑主义者却正是把这一点当作目标的,所以它们就徒劳无功了。我们知道我们绝不是在做梦:无论我们要以理智来证明这一点是多么地无能为力,但这种无能为力所得的结论只不过是我们理智的脆弱性"注七。
2、"理智的脆弱性"
作为一个科学家,特别是大数学家,帕斯卡尔并不反对科学和理性,但他反对科学万能,理性万能。主张科学万能,理性万能,这并非是科学,而是一种哲学、主义,且是一种反科学、反理性的哲学和主义,因为此种"万能"从来就没有通过科学的检验,并且也是科学无法检验的。帕氏要坚决维护人的权利─信仰,而这权利是植根于人的心灵。在唯科学主义,唯理性主义刚刚兴起的年代,帕氏就有这样的见识,不能不说是远见卓识。这四、五百年来,唯科学主义和唯理性主义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生命中最高贵的东西─心灵的追求,就是帕氏的远见卓识的确证。
唯理性主义的基本标志是:理性(理智、科学)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是判断一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标准,也是判断一切非存在之所以不存在的标准。
反击理性主义,帕斯卡尔只轻轻拨了一枪,那就是简单地承认了一件事:理智(理性)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于超出理性范围的事情,它既不能说是,也不能说否。他提出了四组二律背反挑战理性主义:"上帝存在是不可思议的,上帝不存在也是不可思议的;灵魂和肉体同在,以及我们没有灵魂;世界是被创造的,以及它不是被创造的,等等;有原罪,以及没有原罪。"注八这四组命题的正题,在逻辑上不可思议,因而无可证明;而反题则在事实上不可思议,也无从证明。
对于理智(理性、科学)无力回答的问题,人要求理智来回答,那是强理智之所难;而人若要依靠理智(理性、科学)回答理智无力回答的问题,那就是回答的人不自量力或者不明事理了。
理智有其极限:"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承认有无限的事物是超乎理智之外的;假如它没有能达到认识这一点,那它就只能是脆弱的"注九。当人们拒绝承认理智的脆弱性,要求理智回答一切问题时,这不是高扬理性,而是使它当众出丑。
"最合乎理智的,莫过于这种对理智的否认"注十。这不是否认理智的存在,也不是否定理智的正当功用,而是否认人要用理智来判断一切、衡量一切的狂妄和无知。把理智奉为人的心灵王国的国王,这并非理智之过,乃是人之罪。
心灵对理智的霸权的否定是成全了理智,换言之,信仰成全了理智。
"信仰确乎说出了感官所没有说出的东西,但绝不是和它们所见到的相反,它是超乎其上,而不是与之相反"注十一。同理可以说,信仰是感悟到了理智无法领悟的东西,它超越了理智,而不是与之相反。
理智与信仰:合则两利,离则俱伤。
当理智停止挣扎时,人才能跨入信仰的领域。信仰,一方面,它是人"敏感性精神"活动的结果,阿猫阿狗不会有信仰,尽管狗被人养长了,对人也能显示出忠诚,但它们不会为了忠诚而忠诚,不会为了道义而道义。追求忠诚与道义,视善与爱为理想,这都是唯有人才有的"敏感性精神"的活动。
古今中外,有许多普通的男女,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却虔诚地相信耶稣,这原因何在?将近五百年前,帕氏就指出:"看到普通人不加推理便能信仰,你无须惊讶。上帝给了他们以对上帝的爱和对他们自己的恨。上帝引他们倾心信仰。假如上帝不引人倾心,人们就永远也不会以有益的信念和信心来信仰的,而只要上帝一引人倾心,人们就会信仰"注十二。这样的人,他又称为"他们具有一种完全神圣的内在的心性","是以内心来判断的",并且,他们的信服是十分有效的注十三。
但另一方面,并且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帕氏强调:"信仰乃是上帝的一种恩赐;千万不要相信我们所说的:它是推理的一种恩赐"注十四。
"既然所有的人都已经腐化而无力接近上帝,于是上帝就使自己成为人,好让他自己与我们结合。内心具有这种心性的人,对自己的义务与自己的无能具有这种认识的人,就不再需要什么别的来说服自己了"注十五。
综合这两个方面,帕斯卡尔作出结论:
凡爱上帝的人,"上帝都引他们倾心" 注十六。
他呼求:"上帝啊,求你使我倾心"注十七。
3、信仰的冒险
理智证明包含着确定性,只要人严格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或实验步骤,就可以得到确定的相同结果,人皆如此。但信仰不具有这样的确定性,它是上帝亲手置于人心之中的,它不是使人说"我知道",而是说"我信"注十八。
虽然帕氏也惊叹:"这些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注十九。但这惊叹可能把人引向认识上帝,也可能使他陷入孤独和绝望的深渊,因为无论他怎么惊叹,他还是叹不出一个上帝来。对于不信上帝的人,有神论者是无法用大自然来向他们证明上帝的存在的,因为他们在大自然中所找到的一切知识都是幽晦和黑暗。帕氏如此描绘:
"我瞻望四方,我到处都只看到幽晦不明。大自然提供给我的,无往而不是怀疑与不安的题材。如果我看不到有任何东西可以标志一位神明,我就会做出反面的结论;如果我到处都看到一位创造主的标志,我就会在信仰的怀抱里心安理得。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可否定的太多而可肯定的又太少,于是我就陷入一种可悲泣的状态"注二十。
如果上帝的标志可以为每一个人都看到,并且,他们看到了之后都自然而然地承认那的确是上帝的标志,那么,就不会有无神论者了。问题是大自然本身并没有提供这种确定性,因此,当人看到同一个大自然时,有人赞美上帝你真伟大,有人说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更多的人连茫然都没有,他们关在楼房中、汽车中,定睛在电视前、电脑前,与大地隔绝已经很久了,且不说闻闻泥土的芳香,就连浩瀚的星空也被他家中强烈的灯光淡化了、虚幻化了。他没有对永恒的恐惧,只有对日常生活的操心。
帕氏坦诚地承认,他没有力量在自然界中找到确切的知识,"可以说服最顽固的无神论者,"就算是找到了,如果没有耶稣基督,这种知识也只能是"无用而又空洞的。""凡是到耶稣基督之外去寻找上帝并且停留在自然界之中的人,要么便不能发现任何可以使他们满意的光明,要么便走向为自己形成一套不要媒介者就能认识上帝并侍奉上帝的办法;并且他们由此不是陷入无神论便是陷入自然神论"注二十一。
帕氏由此发现了圣经作者的聪明,他说,"经书的作者从不引用大自然来证明上帝,这真是一桩可赞叹的事,他们全都力图使人信仰上帝"注二十二。
如果在自然界中找不到上帝,那么,人能不能在自身中找到他呢?或者,能不能在在自身中找到救赎者呢?不能。帕氏疾呼:"人们啊,你们在你们的自身之中寻找对你们的那种可悲的补救之道,那是枉然的。你们全部的光明所能达到的只不过是认识到,你们绝不会在你们自身之中找到真理或者美好"注二十三。
既然在大自然和人自身都找不到使自己足以相信上帝的确定性,那么,信仰上帝岂不是一场冒险、一场赌博?在帕斯卡尔看来,正是如此。他提出了一个"机遇规则",力图说明这虽然是冒险,但却非常必要也很值得:
信仰好比是一场赌博,"你有两样东西可输:即真与善;有两样东西可赌:即你的理智和你的意志,你的知识和你的福祉;而你的天性又有两样东西要躲藏:即错误与悲惨",既然你非选择不可,而得与失的机遇相同,那么,你必须把赌注下在上帝存在这一点上,因为"假如你赢了,你就赢得了一切;假如你输了,你却一无所失。因此,你就不必迟疑去赌上帝存在吧"注二十四。
这里所谓的冒险,也可以说是不再信任自己是生命的主人,不仅仅听从自己的理智的引导或者良心的呼声,而是直接去聆听上帝之言,因为只有"上帝才能很好地谈论上帝"注二十五。
"基督徒的上帝并不单纯是个创造几何学真理与元素秩序的上帝;那是异教徒与伊璧鸠鲁派的立场。他并不仅只是个对人类的生命与幸福行使其天命的上帝,为的是好赐给崇拜他的人们以一连串的幸福岁月;那是犹太人的东西。但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基督徒的上帝,乃是一个仁爱与慰藉的上帝;那是一个充满了为他所领有的人们的灵魂与内心的上帝,那是一个使他们衷心感到自己的可悲以及他的无限仁慈的上帝;他把自己和他们灵魂的深处结合在一起;他以谦卑,以愉悦,以信心,以仁爱充满了他们的灵魂;他使他们除了他自身而外就不可能再有别的归宿"注二十六。
信仰"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信仰耶稣基督,这就是帕斯卡尔所谓的信仰。走向这个信仰的途中,他疾呼:"无能的理智啊,让自己谦卑吧;愚蠢的天性啊,让自己沉默吧;要懂得人是无限地超出自己的,从你的主人那里去理解你自己所茫然无知的你那真实情况吧。谛听上帝吧"注二十七。
4、汲取相反的真理
帕斯卡尔坦诚地承认,"信仰包含着许多看来似乎是互相矛盾的真理"注二十八,这里所谓的"似乎",当是从理性的、逻辑的角度看的,或者说,是从理智上逻辑上无法解释清楚的。但是,人若用心灵来感受,就能体悟到,这些相反的真理恰恰维系在一种可赞美的秩序之中。
在基督教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背离圣经与大公的教会所信仰的真理的异端,帕氏认为,"一切异端的根源都在于排斥了这些真理之中的某一些"注二十九,因为他们不能思考相反的真理的关系,当他们相信并坚持一种真理时便拒绝并排斥另一种。
帕斯卡尔大声呼吁:"我们要汲取相反的真理"注三十!

急急急,求一篇5000字的综合读后感

我们老师让我们看完12本书,包括《敬畏生命》《文化的价值》《小爱大德》《文明与野蛮》《人之上升》等等,还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为什么上大学?如何度过大学期间?大学过后想干什么?我的人生偶像是谁?人生意义在何处?还要用哲学的思想回答。各位兄弟姐妹快帮帮忙啊,老师催得急啊。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然而,司马谈和司马迁明显不满足于“拾遗补蓺”。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身为太史令,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文标题: 思想录读后感(帕斯卡《思想录》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275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大学(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关于祖国母亲读后感(怀念母亲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