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读后感太平天国读后感1846年,英国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自此,中国沦为各帝国的欺辱对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太平天国读后感
太平天国读后感1846年,英国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自此,中国沦为各帝国的欺辱对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泱泱大国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终于在1851年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并曾一度建都金陵,号“太平天国”,其北伐军曾打到直隶之地使得京城一日三惊,席卷半个中国,然而这场历史上影响最大,参战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最终却以天京城陷落,数万战士自刎的惨痛结果收场,思其原因,确乃自身所造之果。一、以拜上帝教立国。此乃天国败亡之首要原因。1.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读后感800
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 ,坚持十多年,轰轰烈烈的投入到战争,也是轰轰烈烈的倒下,虽然太平军将领最后一刻也还在殊死搏战,直到流完最后一滴血,他的结局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就是他的结局。
首先在太平天国时期是有不少的农名起义军的,但是唯有太平军能够过关斩将,直到南京,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唯有太平军有纪律有组织,有长期的目标,而其他的小股部队仅仅是为了生存,去抢老百姓的东西 ,有了东西,便又开始骄奢起来,不思进取,这样的军队最多只能成为一队土匪,不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
太平军和其他起义军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攻入武昌,直达南京,再定都,改名为天京,一直都严守纪律。然而据说太平军为了给一个将领报仇,也干起屠城的勾当来,白老百姓的命不当命来看待,这和当时的清王朝区别又渐渐的缩小了许多,定都后,封天王东王等,又过皇帝般的生活,这样和清王朝几乎无异,就这样渐渐走向了灭亡,东王被杀,翼王的离开,似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彻底失败。读后我深受感触。
我曾今以为是武器的差距使得太平天国的灭亡,太平天国的崛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时人心比武器更加的重要。每一个朝代都有他生命周期,但是每个朝代快要灭亡时,是有很多支起义军的,为什么只有最勇敢,最有智慧的一支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从无数支起义军中脱颖而出,这其中靠的是智慧。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京城的悲歌响起的时候,城墙被炸开的时候,我不与于褒贬,仅仅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发表一下我的看法,从中学习一点罢了,虽然有人对与大加赞美,也有人给予讽刺。
从中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虽然不是那么的明显,失败了要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从新做回自己。不至于五十步笑百步,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样的区别,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失败无疑。
那惊天地、撼山岳、泣鬼神的呼啸声中,造就了一个真正的全新太平天国 ,可是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
首先在太平天国时期是有不少的农名起义军的,但是唯有太平军能够过关斩将,直到南京,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唯有太平军有纪律有组织,有长期的目标,而其他的小股部队仅仅是为了生存,去抢老百姓的东西 ,有了东西,便又开始骄奢起来,不思进取,这样的军队最多只能成为一队土匪,不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
太平军和其他起义军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攻入武昌,直达南京,再定都,改名为天京,一直都严守纪律。然而据说太平军为了给一个将领报仇,也干起屠城的勾当来,白老百姓的命不当命来看待,这和当时的清王朝区别又渐渐的缩小了许多,定都后,封天王东王等,又过皇帝般的生活,这样和清王朝几乎无异,就这样渐渐走向了灭亡,东王被杀,翼王的离开,似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彻底失败。读后我深受感触。
我曾今以为是武器的差距使得太平天国的灭亡,太平天国的崛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时人心比武器更加的重要。每一个朝代都有他生命周期,但是每个朝代快要灭亡时,是有很多支起义军的,为什么只有最勇敢,最有智慧的一支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从无数支起义军中脱颖而出,这其中靠的是智慧。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京城的悲歌响起的时候,城墙被炸开的时候,我不与于褒贬,仅仅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发表一下我的看法,从中学习一点罢了,虽然有人对与大加赞美,也有人给予讽刺。
从中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虽然不是那么的明显,失败了要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从新做回自己。不至于五十步笑百步,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样的区别,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失败无疑。
那惊天地、撼山岳、泣鬼神的呼啸声中,造就了一个真正的全新太平天国 ,可是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
太平天国运动读后感800字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历史小说读后感
希望大家可以给我几篇关于历史小说的读后感.600字以上的.希望可以多几篇啊.谢谢啦. 《曾国藩》读后感
纳雍电厂 贺国刚
曾国藩去世了,作者为渲染气氛,说他殁时下着黑雨,也许是巧合吧,今天也是下起了雨,看后心里不是滋味。这位清朝晚期的勋臣在无奈中、心情极复杂中死去。
小说的开端是以丧事作头,从而揭开了曾国藩一生转折的一幕幕,他的出身和他的思想,决定他的大志,他要卫孔孟之大道,要护天子之江山,做一个忠心的人臣,于是力排万难、忍辱负重,他在平了太平天国之后成为晚清位极人臣的人物。至于太平天国的灭亡更让人心痛,其政体在当时如此得民心,却因互相猜疑、内杠之后大势削弱,其上层也未脱离五千年中华封建思想的影子,表面上人人平等,暗地里阶层分明,到后期无力回天,其领导层缺少远见卓识,当鼠目寸光暴露出来后,荒唐事一件接一件,最终灭亡。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全新的太平天国存在,其价值不可估量。这位清王朝的捍卫者,平了各地叛军后,一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奈何其时上下皆腐败,一群乌合之众岂能成大器?他失败了,清王朝也更加颓废了。
对他的评价,说法各异。与他同时代的王闿运说:“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居,异代不同功,勘定仅传方面略;经学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至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左宗棠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心,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他自己也说,自己以理学为标准,想以诗书出名,无奈天命如此,虽位及极品,却一无所获,武不如左胡彭李,文不如韩王梅等,能让他自慰的是其知才识才之力,他提携不少人才,但由于其封建观念太重,对所谓叛军降将不信任,理学思想过重,对所谓放荡不拘之人不用,其得意门生李鸿章到头来,他也有忧患,只是在他眼里,大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代替他的人了。
由于时代不同,用当代曾经流行的话来说,也是阶级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尤其是后来的无产阶级以暴风骤雨之势打倒牛鬼蛇神,破除封建迷信后,更新了观念,从无产者的角度,人们对这位晚清重臣颇加微辞。从历史的角度,从阶级的角度来看,设身处地地分析,曾国藩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小说在为他说话的同时,也是在迎合后人的观念,导致此书少了些气势,有些委蛇于涩,不够明朗。小说后半段的津门教案一事很是感人,使其毁名于世,真正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国家不在于有理和无理,只在于强大与弱小。曾国藩很开明的,由于经历了战争、外交、政务等多方面的大事要事,从心底发出了要奋发图强,用“师夷以制夷”之方略,大办洋务,支持出洋留学等等,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与容闳的一段话很深刻:当年的万里长城是用石头筑成的,以抵御外侵,如今的不能适用了,当今的万里长城是炮坚舰硬的水师,并信中国一定能强盛并超过之。可谓感人肺腑,激励万般阻力下的大批志士的奋发图强。他以理学经学自居,却做出一些伪诈之事,这体现封建忠君的虚伪性,他好名声,处处从家族观念出发,这体现了光宗耀祖留得生前身后名的劣根性,以至其杀戮无辜,草草结束马案,并没有真正的严于律己,有意掩盖有损其名其利之事,没有到达儒家“慎独”的境界。他常谈血性,但他没有血性,所以他难在某一领域独成一家。他以周公、尹伊、郭子仪、孔孟、李泌、裴度、王阳明等自居,可政不如周尹,理不如孔孟、武不如郭李、文不如裴王,但有一点,其忠一点不含糊,其忍非人能比,以至在风雨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其阶级立场极强,在阶级矛盾方面不顾一切,杀人如麻,加上对统治者的忠心不二,这是他能稳如泰山的根本所在。说他廉洁俭朴也没有错,可是他对曾国荃的贪婪却不闻不问。他把人比喻为棋子,都是被摆弄的对象,这是对人生的嘲弄也是无可奈何的感叹,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被摆弄的局面,因为他是人臣是奴才,必须无条件听凭主子摆布。他不会离开棋盘,他少血性,环境决定他不会作为人主去摆弄人,于是他心甘情愿做棋子,并牢牢定位在棋盘上,他的家族是荫护在清王朝之下,如果大清灭亡了,他的家族还能功高盖世?他与清王朝的利益是一致的,知道这点,就不难理解他的行为了。
中国百年的屈辱史,血泪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从清朝到明国初期,军阀割据,为己之利,争相讨好洋人,奴颜媚骨,丧权辱国,坑害百姓,在此背景下的国家,人臣难做,忠臣更难做,做有民族气节的忠臣更是难于登天,委曲求全是无奈之举,国家强大了会有那种事吗?
如今之中国,蒸蒸日上,民族复兴指日可待,可喜可贺。然在对外经贸上却处处处在列强的游戏规则之中,加上部分官员腐败、鼠目寸光,成了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吸血鬼,在形势大好的局面下,被人剥削了还大势邀功,对此要警惕呀,落后不是我们的借口,我们有实力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时候,还委曲求全的话,差矣!
夜半想到《曾国藩》一书的若干问题,遂起床开空调,挑灯夜战。【文摘】
清朝于军队的管理至严。凡须用兵,由朝廷供兵供饷粮,战役结束,将领功过赏罚完毕,便将军队交回政府。但当太平天国乱起时,朝廷的八旗、绿营兵已腐败透顶,无兵可调;又兼以次第而来的赔款条约,也无饷粮可调,才由着曾国藩以湘兵起家,几乎养为家私而朝廷竟调不动其一兵一卒,后攻克金陵,湘兵的威势于斯盛矣。
可惜罗泽南早亡,曾国荃一介武夫,曾国藩又以骨肉之情,听之任之,于军队纪律丝毫不加整束,于金陵城中无恶不作。每尝读到此类史事,总不禁叹“杀中国人最多,实则是中国人自己”。
湘勇初创时,以金钱作饵,许以城破纵掠三日,以此来维系湘勇的士气,从当时朝廷对他们不闻不问的情况,也是无可奈何的举措,却也因此将辛苦所募的朴实农民,驯成道德尽失的野兽,以纪律换战斗力,只是短期内的红利,长此以往,则必然导致湘军战斗力的丧失,走上与八旗与绿营相似的老路。
后世将湘军捧得甚高,实在于捧曾国藩捧得甚高。1894年,湘军在牛庄与日军死战,全军覆没,至此湘军告别历史舞台。或以为其亡于日军,或以其亡于清廷,实则当年金陵城破之日,即是湘军灭亡之始。只能以金钱拢络,而不能以纪律整束,缺乏一以贯之的信仰,任何强盛的部队,都只能于历史上昙花一现。湘军如此,国军亦然。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劳苦大众的理想天堂,曾经在中国掀起过滔天巨浪。因此曾国藩剿平天国,为颇多人诟骂。但站在任何一个政府的立场来说,凡遇有造反的,绝无乖乖就此下台的道理,此事古今中外必然。发兵围剿,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如果一个政府只懂“剿”而不谙于“抚”,那么这个政府的“剿”,不仅无法延续其统治,也必将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何为“抚”呢?就是在平乱之后的总结。乱由何起?如何正本清源?政府有“剿”的权利,也有“改”的义务。以为一剿而天下太平,不知悔改如晚清者,虽然躲过了太平天国,却逃不过辛亥革命,其历史结局,就只有在国人轻视与仇视的目光中,黯然下台了。
近日有杂志作了一期有关“曾氏家族”的专题,曾氏后人颇为兴旺,名流也多。但未想历史的曾国藩与曾国荃,却曾杀过那么多人。中国人说“杀降不祥”,在曾氏身上,倒是异数。
以曾国藩自述,所谓“乱世用重法”,似乎“杀”,也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最起码当初的另一杰出人物胡林翼,也有和曾氏相同的看法,世人称作“三如”——爱才如命,杀人如麻,挥金如土。
还记得那期杂志上曾氏后人提到过曾国藩的一句家训——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
想来嗜杀的曾家兄弟,有如此兴旺辉煌的家族后代,功夫全在这一句话上吧。
哪一对今日怒目相视的夫妻,会回忆婚礼宴上,情意绵绵、两两相望的男女?
有哪些痛斥儿女不孝的父母,去回味婴儿床边,满心欢喜、憧憬幸福的自己?
幸福的开始,只是开始。如果你的人生不能如电视剧般在此刻顺利结局,那么请谨慎小心些吧。
【文摘】
在稀里糊涂地将《胡雪岩》读完后,感觉胡老爷神乎其神,命好的不得了。俗话“经商就读胡雪岩,为官就读曾国藩”。
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国藩》,相比之下,倒是一部写实主义的作品。
故事从曾国藩丧母回家奔丧开始。
此时,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战事已经波及到了长沙。而曾经能征善战的绿营、八旗兵已经腐朽不堪。当地的官员十分恐慌,为了打持久战,参考先前镇压白莲教的方法,准备在地方办团练。
长沙的领导班子们商量了一番。小设计谋请出了在家守丧的曾国藩,曾国藩一介书生,至此开始募湘勇、办团练,创建水师,建奇功伟业……
直行转而迂回
曾国藩虽是一介书生,却有极强悍的性格。
在我的固有观念中,特别佩服湖南人,湖南人能吃辣的,所以感觉脾气刚烈,争强斗狠。毛主席就是一个不怕打仗的领导人。在清末的时候,湖南出了一个叫黄兴的辛亥革命起义领袖。大清的那些官员们都无奈了:怎么又是一个湖南人?!
曾国藩一上任就显示了令人叹服的铁腕,为了大清朝的安定用残酷的手段去镇压起义者,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正是如此,地方上的绅士官僚十分看不惯这位湘勇统帅的残酷手段,有辱孔孟之道。
另一方面,曾国藩本人也心怀高远,处处不让,以至于处处掣肘,步履维艰。在前期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曾国藩几次险些丧命。直到曾国藩父亲病逝,他再次回乡守丧。此时的境遇坏到了顶点。
那些曾经的忍辱负重、勾心斗角一股脑儿的反上来,嘲笑、责难、使曾国藩忧心忡忡,脾气变得焦虑和暴躁,整个人都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
曾国藩日益消沉,在这时,当年设计谋劝曾国藩出山的道人又出现,点了曾国藩一记药方——老庄之道。曾国藩回想着过去的种种磨难,似乎一下子贯穿了起来,找出了答案,突然心胸开广。
再次出山,已经大改以前为人处事作法,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次他胸有成竹,不畏妄馋,一一打通关节,在官场上自上而下,在湘军里自上而下,这次才是真正的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
为什么呢,原来世人不畏“理”,而讲“礼”,礼贤下士,礼尚往来,说白了就是要给足面子。官员因为彼此的呵护而不断财路,士兵也不是因为要保家卫国而去玩命,都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发达,光宗耀祖。
这套行事准则,也就成了曾国藩能够保身安命的不二法则。
人生的选择
在曾国藩声望日隆之时,身边的许多亲近之人都明示暗示他自立为王,像当年赵匡胤一样,黄袍加身。曾国藩并非不心动,但因为性格使然,既为君子便不能落下一个不忠君的骂名。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小心翼翼,这也不奇怪,官做的越大越要小心翼翼。正如他自己所说:“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待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一介书生,为什么能够凭借征战太平天国的的功绩而封侯拜相。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自己一介书生,不能带兵打仗,感概自己没有王阳明的一样能够挂帅立功,而且每逢大战,只要有他在场,就是败仗,而他不在场,必然大捷。曾国藩对此深有感触,一旦有大的军事行动,他就不出现在现场。
但是曾国藩会识人,手下将领个个是能才,并且忠贞不二。当然,能让一大批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肯定要个人的人格魅力,还有那套行事准则。
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曾国藩手握兵权,盘踞东南,朝廷如何能安心?还有各方面的势力,或是怂恿,或是谗言,开始了一场博弈。
曾国藩是一枚大的砝码,他在哪边,哪边便占据有利的优势。无论在辛酉政变,还是垂帘听政,曾国藩都奉献一个“贵柔守雌”的原则,自己消减自己的力量,而不参与这些纷争,因为参与这些纷争是高回报,但也是高风险。虽然世人看来,他有九成的胜算(那一成在天),但他永远觉得实际不成熟。
曾国藩在重大的抉择上,智慧地选择了第三条路。
成圣化道能有几多?
以洪杨为主,从广西出来的起义军,辗转大半个中国,最终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与摇摇欲坠清朝对峙。
但是最终是却夭折,是清廷的军事力量庞大嘛?正如曾国藩自己的感概,剿灭太平天国哪是他的功劳,是太平天国气数已尽。
开始的愤青洪秀全,建都之后就不思进取,贪图荣华富贵。而绝顶聪明的杨秀清也虎视眈眈。从军事上讲,不再继续北伐,就意味着没有坚持推翻清政府的决心,而最要命的是自己的窝里反。
杨秀清逼洪秀全册封,洪指使韦昌辉屠杀了杨秀清家兵两万多人,一时间天京血流成河,许多被诱骗的士兵手无寸铁,被屠杀掉。这个宣传众生平等的天国,怎会做出如此残酷的事情,再愚昧的百姓也能懂得其中的虚假。
太平天国里面除了王可以三妻四妾,其他的士兵都要男女分开,在一起就是犯罪,这违背人欲的规定,也见证了宣扬平等的伪装。
从兢兢业业到滋生腐朽是一个过程,大清朝是这样,湘军是这样,太平天国也这样。只不过有是压抑的过久,就如塑料袋包裹着一样,臭得越快。
好一个门生
在曾国藩的众多门人中,唯有李鸿章让曾国藩格外赏识,后来李鸿章自领淮军,在上海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
李鸿章显然具备了曾国藩所不具备的素质。李鸿章不惧人言,坚决不裁自己的淮军,正所谓“英雄不自剪羽翼”。李鸿章手段凌厉,其“杀降”的行径不比“曾剃头”的名号差。
梁启超是这样评价李鸿章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李鸿章说道:圆通者为利也,变达者为名也,弱者扫舍人之门,强者滕公车之章,不外此二字而已。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
李鸿章绝不像曾国藩一样,如一个老学究一般,他更加实际,手下肯卖命,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人又圆滑,不得罪人。这点确实要比曾国藩强,也比曾国藩少走弯路。
能有几人如此
在中学的历史书上听说过左宗棠这个名字,其实他也是一个神人。四十多岁,没过几年便封侯拜相。
书中描述的左宗棠智谋过人,在四十岁之前并未出仕,是一个乡野村夫,后来赶上长沙被围,左宗棠被请出来当师爷,显示了其军事才能。左宗棠这个人恃才傲物,但又确实才高八斗,在那个摇摇欲坠的时代,大清的江山要仰仗这位左大人。左宗棠相对于曾国藩来说,更有魄力,更具野心,只是为人太过于张狂,让小人又怕又恨。只是在乱世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作为。
后来左宗棠自领楚军,成为了晚清又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人生如下棋,越到后来越谨慎
道学都是假,如果是真就成了傻。曾国藩如此有原则,也得罪了很多人。如果坚持如此有原则,恐怕没被太平天国打败,反叫大清朝官员的勾心斗角而整死。
曾国藩也有私心,特别是对其九弟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曾国荃能够成为进入南京的第一人。这可是一个光宗耀祖的天大荣誉,于是曾国藩将最好的硬件都给了曾国荃。
曾国荃虽然也是一个文化人,但是似乎他就是上天注定的攻克南京那个人。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大功之后,曾国荃并没有在官场上顺风顺水,最后还是守着掠夺来的财富回到了故里。
曾国藩在剿捻失利之后被调任直隶总督,曾国藩为人小心翼翼,也肯定对圣意能把握得几分。后来在天津发生了火烧望海楼的“天津教案”。曾国藩前去处理这件事,因为考虑到英法各国联合施压,避免再起战事,只能让步赔款。
这种“忍”的策略,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有失尊严,有失大清国的颜面。在这件事上,这位一向被人敬仰的湘籍官员甚至被同乡后生所不齿。当时,在京城中有处是这位曾大人题写的对联,被湘籍门生摘下来砸烂了。
与之相比的,在此案中受惩罚的几个静海当地官员,反而成了青天大老爷。怎奈曾国藩的一番苦心,为了避免战争、为了维护飘零欲坠的满清统治,为了天平天国之后能过几年消停日子,为了避免再起兵戈,百姓蒙难……
委屈向世人谁诉,后悔也无计可施。
故事中的故事
“刺马案”是满清四大奇案之一。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兵,被迎面上来的张汶祥一刀刺中,流血身亡。杀人者张汶祥却不慌不忙,束手就擒。
一个大清朝的一品大员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刺杀,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新闻。慈禧太后坐在帘子后面,问道:这件事岂不是很奇怪吗?曾国藩诚惶诚恐的回答:确实很奇怪。慈禧表示马新贻办事很好,然后让曾国藩去办理这件事。
自从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曾国藩的威望日益高涨,而曾的手下,尤其是那位曾家九爷(曾国荃)一直怂恿曾国藩“黄袍加身”。曾国藩这个人胆量不行,而且是典型的孔孟之道的读书人,对皇帝尽忠,是最大的事情,他的一行一言都以此为准则,让别人不能抓到一点把柄。
当然,这是“面儿”上的事,其心中是否有“取而代之”的心就不得而知了。
朝廷里高坐的两宫太后,其实也心里很清楚。曾国藩的声望日隆,湘军又能征善战,这东南的半壁江山坐了一直猛虎,朝廷着实寝食难安。
朝廷一再明示暗示曾国藩“裁兵”,而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以做出了要挟的姿态。曾国藩还是硬着头皮裁了湘军,“英雄自剪了羽翼”。曾国藩最有实力的时刻结束了。
太平军的残部和捻军会合,终于打败了羽翼不如先前的曾国藩,取得代之的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朝廷始终不放心将曾国藩放在离朝廷那么远的地方,让他任了直隶总督,而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一个马新贻怎能跟曾国藩平起平坐?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决定,不公平的决定就意味着有人不满,而且江宁是湘军的江宁,湘军盘踞多年,岂容一个外人来享受这胜利果实?
世人说“天下无湘不成军”,湘军能征善战,敢玩命。为什么玩命?肯定不是为了保卫大清的江山。人为财死嘛,正是湘军将领纵容士兵烧杀抢夺,士兵才那么卖力。天国被攻陷的时候,举天下之人都对里面的金山银山而垂涎。但曾国藩却报了一个“一把火都烧光了”。
谁也不会相信!既然他曾国藩已经裁兵,就不再是个大的威胁。于是慈禧召见了马新贻,对曾国藩来了个调虎离山。马新贻给慈禧办事去了,事情办得快有眉目的时候,被人杀死了。
无凭无据,不可以怀疑任何人。慈禧也不例外,如果真是有人谋划暗杀两江总督,那这个人也定不是善类……
曾国藩刚处理完“天津教案”,被慈禧派去处理“刺马案”。
“刺马案”一发生,就立即成了老百姓的谈资,甚至书场都有了关于刺马案的评书。现在看来,百姓们所讲得都是江湖故事。流传最广的就这样:马新贻有两个义结金兰的兄弟,一个叫曹二虎,一个叫张汶祥。马新贻在这两个兄弟的帮助下屡建战功,后来因为贪婪曹二虎的美妻,而杀曹二虎夺其妻子。张汶祥苦练武艺而为曹二虎报仇。
如今看来这绝对是一个有预谋的刺杀行动,舆论的导向就早已经设置好,掩人耳目,而让人忽略了真相。
在许多资料中,说张汶祥是捻军,捻军杀清朝大员也是顺理成章。但《曾国藩》一书中写道张汶祥先前正是湘军!这种情况下,事态更为复杂。
特别是广为流传的张汶祥杀夺人妻的马新贻,即使如此有辱大清一品大员的声誉,但还是广为流传了,难道真相比这个更可怕?
《曾国藩》感觉是读一部战争书,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行军打仗,整个连贯起来,你会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每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在乱世之中,不仅安身立命,并且成就伟业。
【文摘】
读《雍正皇帝》,从中受益很多,做人、做事,为人、处事。虽然一直以来都不喜欢雍正这大清国的第五位皇帝,觉得他攻于心计,过于阴险,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同时又相当敬重他当皇帝后,改革积弊,加强集权,巩固边疆的一系列改革活动。的确,雍正帝,善于用人,勤于治政并有深厚的文学、史学、经学功底,虽然不及康熙与乾隆与生俱来的天赋,但大清国十几位皇帝中他算得上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康熙去世前的几年由于广施仁政,导致国库亏空,贪污腐败严重,加上天灾人祸,此时的国家早已外强中干,可以说,没有雍正继位后的励精图治,也就没有了日后大清国的“康乾盛世”。
这样的一位皇帝,我该如何评价?看过很多对雍正的评论,和预想中一样,褒贬不一,的确,对于他的皇位继承有太多的悬念,对于他继位前的半生有诸多说法。究竟历史是怎样的?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比起说他谋权篡位,篡改圣旨,我更愿意相信是康熙爷因喜爱弘历而爱屋及乌,将皇权传位于他。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他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他的皇位传于何人,而是整个江山社稷,要高瞻远瞩看到以后。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十七年,在储君之战中他与众皇子一起角逐,最终获得胜利。他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看书中对他前半生的描写,他的母亲是宫中贵妃的随身丫鬟,虽因生下了胤禛而母以子贵,但在这个尔虞我诈争权夺势的后宫,胤禛一出生就被抱离母亲身边,而他太过卑微的出身,也使得他从小性格孤僻内向,不善言谈,也使得他与生母关系过于僵硬,孤立无缘的在宫中长大。成年后,满怀抱负的他虽然处处章显才华,却始终不被康熙正视。不知道康熙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四皇子的,他虽口口声称希望家庭和睦,兄弟间相互友爱,却在对待每个儿子的态度与方式上各显不同:对老大的刻薄,对老二的纵容,对老八的不温不热,对十四的喜爱。尽管之子莫若父,康熙却始终没有明确的让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在这个家的位子,以至于大家处心积虑的明争暗斗。也许不是出生在那个时代不是身处那个位置,谁也不会明白当时的胤禛,究竟他的刻苦与努力换来的是康熙的称赞还是白眼。
记得曾经与同宿舍的姐妹谈论过康熙的这几个儿子,那时候也是看过一本以康熙和他的儿子们为背景的小说,当时我们几个有喜欢四爷的,有喜欢八爷的,更有十四爷的。那时候我似乎更希望八阿哥胤禩能继承大位,他为人和善,又知书达礼,对于胤禛更多的感觉就是冷。当看过《雍正皇帝》才明白,“和所有人都能相处得很好之人和谁都不能相处得很好,因为他取悦于任何人,和谁都不会深交,也就没有真的朋友,关键时刻谁都不会帮助他,这种人最危险。”这是邬思道对尚未继位的雍正说的话,告诫他不要过分在意八阿哥胤禩,与此同时不要过分轻信年羹尧。不知道是不是后人写古人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崇敬,还是知道了结果推断过程时不自觉地夹杂了对结果的肯定,怎样都好,只是如果真能看到与人交心的这一层面,邬思道也的确过人。如果他说的是真理,那么八爷这个人也就不具备继承大统的素质,那么康熙自然也会看到这一层面,不传位于他也就顺理成章。那么对十四阿哥胤禵呢?康熙一直以来对这个儿子都喜爱有佳,他对于军事管理的能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推崇“马背上打天下”的康熙,胤禵这一才能当仁不让。那为何在康熙最后几年要派他远征,而没有留在宫中传位于他?也许是因为所有人对于这点的想不通,无从考证,便有了后来雍正夺宫将遗诏“十四子”改为“于四子”之说。
的确,雍正城府很深,心计算尽,却也相当知人善任,这也成就了日后。不知道康熙是不是看到了他身上的这些优缺点,然后委以重任?当然,我希望如此,毕竟在选用人才方面,雍正慧眼识人,比胤禵要强上许多。治理一个国家,才华不可或缺,要执政有道,治理有方,更要用人得当。雍正也许算不得千里马,他没有千里马无限量的潜力,但起码算一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此看来,康熙选他做接班人也不无道理,尤其是他在临终前传位弘历,成就日后的“康乾盛世”。
纳雍电厂 贺国刚
曾国藩去世了,作者为渲染气氛,说他殁时下着黑雨,也许是巧合吧,今天也是下起了雨,看后心里不是滋味。这位清朝晚期的勋臣在无奈中、心情极复杂中死去。
小说的开端是以丧事作头,从而揭开了曾国藩一生转折的一幕幕,他的出身和他的思想,决定他的大志,他要卫孔孟之大道,要护天子之江山,做一个忠心的人臣,于是力排万难、忍辱负重,他在平了太平天国之后成为晚清位极人臣的人物。至于太平天国的灭亡更让人心痛,其政体在当时如此得民心,却因互相猜疑、内杠之后大势削弱,其上层也未脱离五千年中华封建思想的影子,表面上人人平等,暗地里阶层分明,到后期无力回天,其领导层缺少远见卓识,当鼠目寸光暴露出来后,荒唐事一件接一件,最终灭亡。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全新的太平天国存在,其价值不可估量。这位清王朝的捍卫者,平了各地叛军后,一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奈何其时上下皆腐败,一群乌合之众岂能成大器?他失败了,清王朝也更加颓废了。
对他的评价,说法各异。与他同时代的王闿运说:“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居,异代不同功,勘定仅传方面略;经学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至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左宗棠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心,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他自己也说,自己以理学为标准,想以诗书出名,无奈天命如此,虽位及极品,却一无所获,武不如左胡彭李,文不如韩王梅等,能让他自慰的是其知才识才之力,他提携不少人才,但由于其封建观念太重,对所谓叛军降将不信任,理学思想过重,对所谓放荡不拘之人不用,其得意门生李鸿章到头来,他也有忧患,只是在他眼里,大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代替他的人了。
由于时代不同,用当代曾经流行的话来说,也是阶级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尤其是后来的无产阶级以暴风骤雨之势打倒牛鬼蛇神,破除封建迷信后,更新了观念,从无产者的角度,人们对这位晚清重臣颇加微辞。从历史的角度,从阶级的角度来看,设身处地地分析,曾国藩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小说在为他说话的同时,也是在迎合后人的观念,导致此书少了些气势,有些委蛇于涩,不够明朗。小说后半段的津门教案一事很是感人,使其毁名于世,真正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国家不在于有理和无理,只在于强大与弱小。曾国藩很开明的,由于经历了战争、外交、政务等多方面的大事要事,从心底发出了要奋发图强,用“师夷以制夷”之方略,大办洋务,支持出洋留学等等,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与容闳的一段话很深刻:当年的万里长城是用石头筑成的,以抵御外侵,如今的不能适用了,当今的万里长城是炮坚舰硬的水师,并信中国一定能强盛并超过之。可谓感人肺腑,激励万般阻力下的大批志士的奋发图强。他以理学经学自居,却做出一些伪诈之事,这体现封建忠君的虚伪性,他好名声,处处从家族观念出发,这体现了光宗耀祖留得生前身后名的劣根性,以至其杀戮无辜,草草结束马案,并没有真正的严于律己,有意掩盖有损其名其利之事,没有到达儒家“慎独”的境界。他常谈血性,但他没有血性,所以他难在某一领域独成一家。他以周公、尹伊、郭子仪、孔孟、李泌、裴度、王阳明等自居,可政不如周尹,理不如孔孟、武不如郭李、文不如裴王,但有一点,其忠一点不含糊,其忍非人能比,以至在风雨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其阶级立场极强,在阶级矛盾方面不顾一切,杀人如麻,加上对统治者的忠心不二,这是他能稳如泰山的根本所在。说他廉洁俭朴也没有错,可是他对曾国荃的贪婪却不闻不问。他把人比喻为棋子,都是被摆弄的对象,这是对人生的嘲弄也是无可奈何的感叹,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被摆弄的局面,因为他是人臣是奴才,必须无条件听凭主子摆布。他不会离开棋盘,他少血性,环境决定他不会作为人主去摆弄人,于是他心甘情愿做棋子,并牢牢定位在棋盘上,他的家族是荫护在清王朝之下,如果大清灭亡了,他的家族还能功高盖世?他与清王朝的利益是一致的,知道这点,就不难理解他的行为了。
中国百年的屈辱史,血泪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从清朝到明国初期,军阀割据,为己之利,争相讨好洋人,奴颜媚骨,丧权辱国,坑害百姓,在此背景下的国家,人臣难做,忠臣更难做,做有民族气节的忠臣更是难于登天,委曲求全是无奈之举,国家强大了会有那种事吗?
如今之中国,蒸蒸日上,民族复兴指日可待,可喜可贺。然在对外经贸上却处处处在列强的游戏规则之中,加上部分官员腐败、鼠目寸光,成了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吸血鬼,在形势大好的局面下,被人剥削了还大势邀功,对此要警惕呀,落后不是我们的借口,我们有实力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时候,还委曲求全的话,差矣!
夜半想到《曾国藩》一书的若干问题,遂起床开空调,挑灯夜战。【文摘】
清朝于军队的管理至严。凡须用兵,由朝廷供兵供饷粮,战役结束,将领功过赏罚完毕,便将军队交回政府。但当太平天国乱起时,朝廷的八旗、绿营兵已腐败透顶,无兵可调;又兼以次第而来的赔款条约,也无饷粮可调,才由着曾国藩以湘兵起家,几乎养为家私而朝廷竟调不动其一兵一卒,后攻克金陵,湘兵的威势于斯盛矣。
可惜罗泽南早亡,曾国荃一介武夫,曾国藩又以骨肉之情,听之任之,于军队纪律丝毫不加整束,于金陵城中无恶不作。每尝读到此类史事,总不禁叹“杀中国人最多,实则是中国人自己”。
湘勇初创时,以金钱作饵,许以城破纵掠三日,以此来维系湘勇的士气,从当时朝廷对他们不闻不问的情况,也是无可奈何的举措,却也因此将辛苦所募的朴实农民,驯成道德尽失的野兽,以纪律换战斗力,只是短期内的红利,长此以往,则必然导致湘军战斗力的丧失,走上与八旗与绿营相似的老路。
后世将湘军捧得甚高,实在于捧曾国藩捧得甚高。1894年,湘军在牛庄与日军死战,全军覆没,至此湘军告别历史舞台。或以为其亡于日军,或以其亡于清廷,实则当年金陵城破之日,即是湘军灭亡之始。只能以金钱拢络,而不能以纪律整束,缺乏一以贯之的信仰,任何强盛的部队,都只能于历史上昙花一现。湘军如此,国军亦然。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劳苦大众的理想天堂,曾经在中国掀起过滔天巨浪。因此曾国藩剿平天国,为颇多人诟骂。但站在任何一个政府的立场来说,凡遇有造反的,绝无乖乖就此下台的道理,此事古今中外必然。发兵围剿,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如果一个政府只懂“剿”而不谙于“抚”,那么这个政府的“剿”,不仅无法延续其统治,也必将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何为“抚”呢?就是在平乱之后的总结。乱由何起?如何正本清源?政府有“剿”的权利,也有“改”的义务。以为一剿而天下太平,不知悔改如晚清者,虽然躲过了太平天国,却逃不过辛亥革命,其历史结局,就只有在国人轻视与仇视的目光中,黯然下台了。
近日有杂志作了一期有关“曾氏家族”的专题,曾氏后人颇为兴旺,名流也多。但未想历史的曾国藩与曾国荃,却曾杀过那么多人。中国人说“杀降不祥”,在曾氏身上,倒是异数。
以曾国藩自述,所谓“乱世用重法”,似乎“杀”,也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最起码当初的另一杰出人物胡林翼,也有和曾氏相同的看法,世人称作“三如”——爱才如命,杀人如麻,挥金如土。
还记得那期杂志上曾氏后人提到过曾国藩的一句家训——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
想来嗜杀的曾家兄弟,有如此兴旺辉煌的家族后代,功夫全在这一句话上吧。
哪一对今日怒目相视的夫妻,会回忆婚礼宴上,情意绵绵、两两相望的男女?
有哪些痛斥儿女不孝的父母,去回味婴儿床边,满心欢喜、憧憬幸福的自己?
幸福的开始,只是开始。如果你的人生不能如电视剧般在此刻顺利结局,那么请谨慎小心些吧。
【文摘】
在稀里糊涂地将《胡雪岩》读完后,感觉胡老爷神乎其神,命好的不得了。俗话“经商就读胡雪岩,为官就读曾国藩”。
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国藩》,相比之下,倒是一部写实主义的作品。
故事从曾国藩丧母回家奔丧开始。
此时,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战事已经波及到了长沙。而曾经能征善战的绿营、八旗兵已经腐朽不堪。当地的官员十分恐慌,为了打持久战,参考先前镇压白莲教的方法,准备在地方办团练。
长沙的领导班子们商量了一番。小设计谋请出了在家守丧的曾国藩,曾国藩一介书生,至此开始募湘勇、办团练,创建水师,建奇功伟业……
直行转而迂回
曾国藩虽是一介书生,却有极强悍的性格。
在我的固有观念中,特别佩服湖南人,湖南人能吃辣的,所以感觉脾气刚烈,争强斗狠。毛主席就是一个不怕打仗的领导人。在清末的时候,湖南出了一个叫黄兴的辛亥革命起义领袖。大清的那些官员们都无奈了:怎么又是一个湖南人?!
曾国藩一上任就显示了令人叹服的铁腕,为了大清朝的安定用残酷的手段去镇压起义者,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正是如此,地方上的绅士官僚十分看不惯这位湘勇统帅的残酷手段,有辱孔孟之道。
另一方面,曾国藩本人也心怀高远,处处不让,以至于处处掣肘,步履维艰。在前期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曾国藩几次险些丧命。直到曾国藩父亲病逝,他再次回乡守丧。此时的境遇坏到了顶点。
那些曾经的忍辱负重、勾心斗角一股脑儿的反上来,嘲笑、责难、使曾国藩忧心忡忡,脾气变得焦虑和暴躁,整个人都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
曾国藩日益消沉,在这时,当年设计谋劝曾国藩出山的道人又出现,点了曾国藩一记药方——老庄之道。曾国藩回想着过去的种种磨难,似乎一下子贯穿了起来,找出了答案,突然心胸开广。
再次出山,已经大改以前为人处事作法,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次他胸有成竹,不畏妄馋,一一打通关节,在官场上自上而下,在湘军里自上而下,这次才是真正的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
为什么呢,原来世人不畏“理”,而讲“礼”,礼贤下士,礼尚往来,说白了就是要给足面子。官员因为彼此的呵护而不断财路,士兵也不是因为要保家卫国而去玩命,都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发达,光宗耀祖。
这套行事准则,也就成了曾国藩能够保身安命的不二法则。
人生的选择
在曾国藩声望日隆之时,身边的许多亲近之人都明示暗示他自立为王,像当年赵匡胤一样,黄袍加身。曾国藩并非不心动,但因为性格使然,既为君子便不能落下一个不忠君的骂名。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小心翼翼,这也不奇怪,官做的越大越要小心翼翼。正如他自己所说:“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待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一介书生,为什么能够凭借征战太平天国的的功绩而封侯拜相。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自己一介书生,不能带兵打仗,感概自己没有王阳明的一样能够挂帅立功,而且每逢大战,只要有他在场,就是败仗,而他不在场,必然大捷。曾国藩对此深有感触,一旦有大的军事行动,他就不出现在现场。
但是曾国藩会识人,手下将领个个是能才,并且忠贞不二。当然,能让一大批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肯定要个人的人格魅力,还有那套行事准则。
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曾国藩手握兵权,盘踞东南,朝廷如何能安心?还有各方面的势力,或是怂恿,或是谗言,开始了一场博弈。
曾国藩是一枚大的砝码,他在哪边,哪边便占据有利的优势。无论在辛酉政变,还是垂帘听政,曾国藩都奉献一个“贵柔守雌”的原则,自己消减自己的力量,而不参与这些纷争,因为参与这些纷争是高回报,但也是高风险。虽然世人看来,他有九成的胜算(那一成在天),但他永远觉得实际不成熟。
曾国藩在重大的抉择上,智慧地选择了第三条路。
成圣化道能有几多?
以洪杨为主,从广西出来的起义军,辗转大半个中国,最终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与摇摇欲坠清朝对峙。
但是最终是却夭折,是清廷的军事力量庞大嘛?正如曾国藩自己的感概,剿灭太平天国哪是他的功劳,是太平天国气数已尽。
开始的愤青洪秀全,建都之后就不思进取,贪图荣华富贵。而绝顶聪明的杨秀清也虎视眈眈。从军事上讲,不再继续北伐,就意味着没有坚持推翻清政府的决心,而最要命的是自己的窝里反。
杨秀清逼洪秀全册封,洪指使韦昌辉屠杀了杨秀清家兵两万多人,一时间天京血流成河,许多被诱骗的士兵手无寸铁,被屠杀掉。这个宣传众生平等的天国,怎会做出如此残酷的事情,再愚昧的百姓也能懂得其中的虚假。
太平天国里面除了王可以三妻四妾,其他的士兵都要男女分开,在一起就是犯罪,这违背人欲的规定,也见证了宣扬平等的伪装。
从兢兢业业到滋生腐朽是一个过程,大清朝是这样,湘军是这样,太平天国也这样。只不过有是压抑的过久,就如塑料袋包裹着一样,臭得越快。
好一个门生
在曾国藩的众多门人中,唯有李鸿章让曾国藩格外赏识,后来李鸿章自领淮军,在上海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
李鸿章显然具备了曾国藩所不具备的素质。李鸿章不惧人言,坚决不裁自己的淮军,正所谓“英雄不自剪羽翼”。李鸿章手段凌厉,其“杀降”的行径不比“曾剃头”的名号差。
梁启超是这样评价李鸿章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李鸿章说道:圆通者为利也,变达者为名也,弱者扫舍人之门,强者滕公车之章,不外此二字而已。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
李鸿章绝不像曾国藩一样,如一个老学究一般,他更加实际,手下肯卖命,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人又圆滑,不得罪人。这点确实要比曾国藩强,也比曾国藩少走弯路。
能有几人如此
在中学的历史书上听说过左宗棠这个名字,其实他也是一个神人。四十多岁,没过几年便封侯拜相。
书中描述的左宗棠智谋过人,在四十岁之前并未出仕,是一个乡野村夫,后来赶上长沙被围,左宗棠被请出来当师爷,显示了其军事才能。左宗棠这个人恃才傲物,但又确实才高八斗,在那个摇摇欲坠的时代,大清的江山要仰仗这位左大人。左宗棠相对于曾国藩来说,更有魄力,更具野心,只是为人太过于张狂,让小人又怕又恨。只是在乱世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作为。
后来左宗棠自领楚军,成为了晚清又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人生如下棋,越到后来越谨慎
道学都是假,如果是真就成了傻。曾国藩如此有原则,也得罪了很多人。如果坚持如此有原则,恐怕没被太平天国打败,反叫大清朝官员的勾心斗角而整死。
曾国藩也有私心,特别是对其九弟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曾国荃能够成为进入南京的第一人。这可是一个光宗耀祖的天大荣誉,于是曾国藩将最好的硬件都给了曾国荃。
曾国荃虽然也是一个文化人,但是似乎他就是上天注定的攻克南京那个人。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大功之后,曾国荃并没有在官场上顺风顺水,最后还是守着掠夺来的财富回到了故里。
曾国藩在剿捻失利之后被调任直隶总督,曾国藩为人小心翼翼,也肯定对圣意能把握得几分。后来在天津发生了火烧望海楼的“天津教案”。曾国藩前去处理这件事,因为考虑到英法各国联合施压,避免再起战事,只能让步赔款。
这种“忍”的策略,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有失尊严,有失大清国的颜面。在这件事上,这位一向被人敬仰的湘籍官员甚至被同乡后生所不齿。当时,在京城中有处是这位曾大人题写的对联,被湘籍门生摘下来砸烂了。
与之相比的,在此案中受惩罚的几个静海当地官员,反而成了青天大老爷。怎奈曾国藩的一番苦心,为了避免战争、为了维护飘零欲坠的满清统治,为了天平天国之后能过几年消停日子,为了避免再起兵戈,百姓蒙难……
委屈向世人谁诉,后悔也无计可施。
故事中的故事
“刺马案”是满清四大奇案之一。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兵,被迎面上来的张汶祥一刀刺中,流血身亡。杀人者张汶祥却不慌不忙,束手就擒。
一个大清朝的一品大员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刺杀,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新闻。慈禧太后坐在帘子后面,问道:这件事岂不是很奇怪吗?曾国藩诚惶诚恐的回答:确实很奇怪。慈禧表示马新贻办事很好,然后让曾国藩去办理这件事。
自从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曾国藩的威望日益高涨,而曾的手下,尤其是那位曾家九爷(曾国荃)一直怂恿曾国藩“黄袍加身”。曾国藩这个人胆量不行,而且是典型的孔孟之道的读书人,对皇帝尽忠,是最大的事情,他的一行一言都以此为准则,让别人不能抓到一点把柄。
当然,这是“面儿”上的事,其心中是否有“取而代之”的心就不得而知了。
朝廷里高坐的两宫太后,其实也心里很清楚。曾国藩的声望日隆,湘军又能征善战,这东南的半壁江山坐了一直猛虎,朝廷着实寝食难安。
朝廷一再明示暗示曾国藩“裁兵”,而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以做出了要挟的姿态。曾国藩还是硬着头皮裁了湘军,“英雄自剪了羽翼”。曾国藩最有实力的时刻结束了。
太平军的残部和捻军会合,终于打败了羽翼不如先前的曾国藩,取得代之的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朝廷始终不放心将曾国藩放在离朝廷那么远的地方,让他任了直隶总督,而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一个马新贻怎能跟曾国藩平起平坐?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决定,不公平的决定就意味着有人不满,而且江宁是湘军的江宁,湘军盘踞多年,岂容一个外人来享受这胜利果实?
世人说“天下无湘不成军”,湘军能征善战,敢玩命。为什么玩命?肯定不是为了保卫大清的江山。人为财死嘛,正是湘军将领纵容士兵烧杀抢夺,士兵才那么卖力。天国被攻陷的时候,举天下之人都对里面的金山银山而垂涎。但曾国藩却报了一个“一把火都烧光了”。
谁也不会相信!既然他曾国藩已经裁兵,就不再是个大的威胁。于是慈禧召见了马新贻,对曾国藩来了个调虎离山。马新贻给慈禧办事去了,事情办得快有眉目的时候,被人杀死了。
无凭无据,不可以怀疑任何人。慈禧也不例外,如果真是有人谋划暗杀两江总督,那这个人也定不是善类……
曾国藩刚处理完“天津教案”,被慈禧派去处理“刺马案”。
“刺马案”一发生,就立即成了老百姓的谈资,甚至书场都有了关于刺马案的评书。现在看来,百姓们所讲得都是江湖故事。流传最广的就这样:马新贻有两个义结金兰的兄弟,一个叫曹二虎,一个叫张汶祥。马新贻在这两个兄弟的帮助下屡建战功,后来因为贪婪曹二虎的美妻,而杀曹二虎夺其妻子。张汶祥苦练武艺而为曹二虎报仇。
如今看来这绝对是一个有预谋的刺杀行动,舆论的导向就早已经设置好,掩人耳目,而让人忽略了真相。
在许多资料中,说张汶祥是捻军,捻军杀清朝大员也是顺理成章。但《曾国藩》一书中写道张汶祥先前正是湘军!这种情况下,事态更为复杂。
特别是广为流传的张汶祥杀夺人妻的马新贻,即使如此有辱大清一品大员的声誉,但还是广为流传了,难道真相比这个更可怕?
《曾国藩》感觉是读一部战争书,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行军打仗,整个连贯起来,你会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每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在乱世之中,不仅安身立命,并且成就伟业。
【文摘】
读《雍正皇帝》,从中受益很多,做人、做事,为人、处事。虽然一直以来都不喜欢雍正这大清国的第五位皇帝,觉得他攻于心计,过于阴险,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同时又相当敬重他当皇帝后,改革积弊,加强集权,巩固边疆的一系列改革活动。的确,雍正帝,善于用人,勤于治政并有深厚的文学、史学、经学功底,虽然不及康熙与乾隆与生俱来的天赋,但大清国十几位皇帝中他算得上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康熙去世前的几年由于广施仁政,导致国库亏空,贪污腐败严重,加上天灾人祸,此时的国家早已外强中干,可以说,没有雍正继位后的励精图治,也就没有了日后大清国的“康乾盛世”。
这样的一位皇帝,我该如何评价?看过很多对雍正的评论,和预想中一样,褒贬不一,的确,对于他的皇位继承有太多的悬念,对于他继位前的半生有诸多说法。究竟历史是怎样的?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比起说他谋权篡位,篡改圣旨,我更愿意相信是康熙爷因喜爱弘历而爱屋及乌,将皇权传位于他。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他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他的皇位传于何人,而是整个江山社稷,要高瞻远瞩看到以后。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十七年,在储君之战中他与众皇子一起角逐,最终获得胜利。他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看书中对他前半生的描写,他的母亲是宫中贵妃的随身丫鬟,虽因生下了胤禛而母以子贵,但在这个尔虞我诈争权夺势的后宫,胤禛一出生就被抱离母亲身边,而他太过卑微的出身,也使得他从小性格孤僻内向,不善言谈,也使得他与生母关系过于僵硬,孤立无缘的在宫中长大。成年后,满怀抱负的他虽然处处章显才华,却始终不被康熙正视。不知道康熙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四皇子的,他虽口口声称希望家庭和睦,兄弟间相互友爱,却在对待每个儿子的态度与方式上各显不同:对老大的刻薄,对老二的纵容,对老八的不温不热,对十四的喜爱。尽管之子莫若父,康熙却始终没有明确的让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在这个家的位子,以至于大家处心积虑的明争暗斗。也许不是出生在那个时代不是身处那个位置,谁也不会明白当时的胤禛,究竟他的刻苦与努力换来的是康熙的称赞还是白眼。
记得曾经与同宿舍的姐妹谈论过康熙的这几个儿子,那时候也是看过一本以康熙和他的儿子们为背景的小说,当时我们几个有喜欢四爷的,有喜欢八爷的,更有十四爷的。那时候我似乎更希望八阿哥胤禩能继承大位,他为人和善,又知书达礼,对于胤禛更多的感觉就是冷。当看过《雍正皇帝》才明白,“和所有人都能相处得很好之人和谁都不能相处得很好,因为他取悦于任何人,和谁都不会深交,也就没有真的朋友,关键时刻谁都不会帮助他,这种人最危险。”这是邬思道对尚未继位的雍正说的话,告诫他不要过分在意八阿哥胤禩,与此同时不要过分轻信年羹尧。不知道是不是后人写古人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崇敬,还是知道了结果推断过程时不自觉地夹杂了对结果的肯定,怎样都好,只是如果真能看到与人交心的这一层面,邬思道也的确过人。如果他说的是真理,那么八爷这个人也就不具备继承大统的素质,那么康熙自然也会看到这一层面,不传位于他也就顺理成章。那么对十四阿哥胤禵呢?康熙一直以来对这个儿子都喜爱有佳,他对于军事管理的能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推崇“马背上打天下”的康熙,胤禵这一才能当仁不让。那为何在康熙最后几年要派他远征,而没有留在宫中传位于他?也许是因为所有人对于这点的想不通,无从考证,便有了后来雍正夺宫将遗诏“十四子”改为“于四子”之说。
的确,雍正城府很深,心计算尽,却也相当知人善任,这也成就了日后。不知道康熙是不是看到了他身上的这些优缺点,然后委以重任?当然,我希望如此,毕竟在选用人才方面,雍正慧眼识人,比胤禵要强上许多。治理一个国家,才华不可或缺,要执政有道,治理有方,更要用人得当。雍正也许算不得千里马,他没有千里马无限量的潜力,但起码算一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此看来,康熙选他做接班人也不无道理,尤其是他在临终前传位弘历,成就日后的“康乾盛世”。
本文标题: 太平天国小说读后感(太平天国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204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