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读书态度》读后感读梁厚甫先生《美国人的读书态度》,颇有感慨。,“中国有一点钱的人家,都有一间专为读书而设的书房,较次的,也会在卧室...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读后感
“中国有一点钱的人家,都有一间专为读书而设的书房,较次的,也会在卧室里设一张书桌。这一种豪华的设置,一般美国人是没有的。美国人家中有书桌的,百中无一;美国人要读书,都在吃饭的桌子上边。美国人不见得家家都有饭厅,没有饭厅的人,吃饭的桌子就在厨房内,因此,厨房就是美国人的书房。” “书籍放在什么地方呢?书籍放在车房壁上的架子上边。把新书买回来,就放到车房去。” “美国人没有书房,然而却能随时随地读书。美国人读书不必找宁静的环境。在闹市中,经常有一块小草地,草地上有一两张椅子,上面坐着的就是读书人。” “在美国,随时随地都可看见人读书。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学,而是中外的读书态度有所不同。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中国人的读书态度,中国人曾经是最早的文字创造者之一,最早的印刷术发明者,中国人的读书历史可谓久矣,然而却并没有使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古人有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了”之说,所蕴涵的意境是许多文人墨客所憧憬的,然而如果非要红袖添香才能读书,那就不免过于隆重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将读书看得如此神秘,读起来自然就不那么轻松自如了,这也能给读书人制造许多借口来,诸如没有“红袖添香”,只有“河东狮吼”,“不闻读书声,但闻麻将响”等等。读书本来是最个人化的行为,我们偏偏过分依附于环境,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翻开这套《人生食谱系列丛书》(包括《精神食谱》、《思想食谱》、《心灵食谱》以及被称之为空白书的《我的食谱》),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不过是一些经典的哲理美文和情感散文的汇编,但它所倡导却是“培养中国人阅读习惯”的理念。“想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读什么样的书;推而广之,想了解一个民族,可以看它的人民怎样在读书,读什么样的书。”编者为该丛书所作的序———《改变你一生的阅读》,开篇立意颇为深远。至于取名为“食谱”,则是希望“阅读能像饮食一样,一日三餐具有规律性,并能持之以恒,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在读书中发现与其他娱乐完全不同的乐趣”。其寓意“旨在倡导一种全新的阅读概念,使中国人读书能随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像早中晚三餐一样成为一种生活规律。” 前有久居美国畅销排行榜的《心灵鸡汤》,今有试图“改变你一生”的《人生食谱》,都与吃有关,与视读书为“黄金屋”、“颜如玉”的寓意相比,格调品位略显低下。但是,书名的调整也许预示着一种读书态度的改变———读书不再被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而更像我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饮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 如果有一天,人们见面的问候语不再是“吃了吗?”,而是“读了吗?”,那可算是民族之大幸。 我来补充两句订制搜狐短信新闻发手机短信,推荐此新闻给我的朋友
美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怎样的?中国人的又是怎样的?
美国人生存是为了生活,中国人生活是为了生存。
比如,一个美国作家探讨了“自由”的含义,说一个女孩,常青藤高校毕业,父亲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母女是议员,典型的“海的那边”优越群体中的一员。中国人就会联想到,这女孩要得要什么,什么——事业、荣誉、金钱还是与一个更优秀家庭的公子结婚!
但美国人第一想到的是“自由”,对于自我的选择。这个女孩最终大学毕业以后,嫁给了一个家庭很一般、成绩很一般、工作很一般的同学,由富人区搬到了一个小城的小镇,买了一栋破房子,整天的自己装修房子,带孩子·····,与母亲的话题,不是什么国家大事、奢侈品······,而只谈论孩子。
这个故事很典型,美国人有了“幸福生活”基调,然后去寻找“美妙生活”——简单、安逸。中人本身没有“幸福生活”,于是就拼命的去寻找——没房子不嫁!好像现在每个女孩都有了一个价码标价出售,美国人看来的“美妙”,我们看来是“低俗”。但都是生活,我们很无奈的选着了去“拼搏”,而不是“享受”。
如果父母给留个几百万,谁不想嫁个自己喜欢的,过小日子!
费正清的《中国与美国》读后感,急需 1000字以上,谢谢!!!
“在衣阿华或依利诺斯州的田野上,与四周相隔半英里一个美国农家所住的地方,连同他的仓廪和畜棚,在中国却成为几百个人居住的、点缀着一些树木的村社,他同邻村相隔大约半英里。美国人民在历史上也以务农为本,可是体会不到人口稠密之苦,而这对一个中国农民的一切行动却产生微妙的影响。”
“中国七分之六的人口不得不密集在三分之一的土地上。据初略估计,中国确实有人居住的地区大约只有美国相应地区的一半,而供养的人口达美国的四倍。美国约有五十七万平方英里的土地有人耕种,并且可耕地的面积还可以大加扩充;中国也许有四十五万平方英里的耕地(平均每人拥有产粮食的土地不足半英亩)
“现代中国所承袭的这块土地,几乎十分之九的耕地用于生产粮食……对比之下,美国所利用的耕地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用于产粮,而几乎有一半用于放牧。”
“人口密集使精细耕作成为必要并给它提供条件。”“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努力实现机械化的工作碰到了怎样给农业人口找到就业机会的严重问题。”
“西方与东方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不同认识这一点,是两种文明的显著差异之一。人,在西方世界居于中心地位。自然界其他东西所起的作用是作为色彩不鲜明的背景材料,或是他们的敌手。从前生活在地中海区域欧洲大陆的西方人决不离开水源太远,他们只要有主动精神,总可以渔业来弥补农业的不足。航海通商自古以来就一直起了直接的作用。为了便宜航海通商而进行的勘探和发明,是西方人与自然作斗争的典型手段,而决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然而,说来奇怪,一个中国人和他的同胞一直这样密集的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使他也成为最具社会观念的人,使他时时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周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在整个一生中很少生活在其他的听闻所不及的圈子以外。”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人们总的生活环境、文化历史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形成了东方人与西方人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差异。现在,中国正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这些差异正在缩小。为我们所叹服的是,四十多年前费正清教授竟然一言中的,四十多年后中国所进行的农村改革以及城市化的国策,很大程度就是为了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已经懂得“怎样给农业人口找到其他就业机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攻坚的重大课题。费教授真是我们改革的先知。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作者介绍
许烺光(FrancisL. K. Hsu),心理人类学开创者之一,第62届(1977-1978)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第12届(1978)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荣誉教授。出版近20本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30篇。
主要著作有《中国人与美国人》、《宗族、种姓与社团》、《家元:日本的真髓》、《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驱逐捣蛋者──魔法.科学与文化》、《文化人类学新论》、《美国梦的挑战》、《边缘人》等,并且主编了《心理人类学:对文化与人格的探索》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Approaches toCulture and Personality、《文化与人格的面向》Aspectsof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a Symposium、《亲属与文化》Kinship and Culture、《中国的新社会结构》China'sNew Social Fabric、《文化与自我》Culture and Self、《移山:中国文化变迁》Moving a Mountain等书。
许烺光与国民性研究
在谈到关于国民文化心理研究方面的书籍,《菊与刀》可能会是大家心里的第一时间所能想到的。书中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中所存在的矛盾实质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如喜新却守旧、服从却叛逆等现象。
而《中国人与美国人》也是基于国民文化心理研究的书籍,书的作者是许烺光。许烺光先生是中国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学成之后回国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工作,后来到美国担任教师,甚至是美国人类学协会的主席。不论是中国东方文化,还是西方社会的文化都对许烺光先生影响很大,这样复杂的边缘人身份,才最终促成这本书的出现。
书中涉及的主题较为宏大,是讨论中美两个国家的国民性格。将作者在书中体现的观点总结一下,就是中美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社会环境,也孕育了截然不同的国民性格。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几乎达到了极点,而在中国生活的个体认为在群体之中较为重要。
书中许烺光在分析美国的国民性格时,从宏观与微观的两个视角来讨论美国个人主义所带来的结果。在书中既有美国的国家制度、法律、外交以及美国民众如何看待现实世界等方面,也有美国的家庭关系、青老年生活与犯罪率等行为。并将中国人与美国人放在一起进行横向的对比。
许烺光先生在探讨过程中,发现美国社会与美国人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信任与缺乏安全的气息。这一现象来源于美国人的生活依靠自身或是整个家庭只依赖核心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是美国人没有一个重心,它要远胜过人类自身与家庭的核心成员,它是与其他家庭、与社会、甚至是与历史是相互连接的。美国人没有这个重心,才造成不安全感、缺乏信赖以及幸福感。也正是这种不安全的感受,才导致美国人每时每刻都要证明自己的优秀,包括孩子之间要相互比较谁更机智,更有力量,更受大人喜爱,白色人种要证明黑色人种不如自己的人种优秀等等。
许烺光先生在对比中美国家的文化心理之后,在书中也有表现自己的观点。如书中提到孔孟、老庄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与处世之道都不能帮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或是免去饥寒疾病之苦。同理可得,西方学者如毕达哥拉斯、爱迪生、康德、黑格尔等也无法帮助大部分的美国人逃脱对人类自身的恐惧感。中国人民也在近代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才懂得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立足于世界之中。
一.许烺光的心理学思想和该学科的后续发展
许烺光先生作为心理人类学的创建者,为了与之前的学说有所不同。他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许多之前不曾使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首先,许烺光先生的心理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个人类群体,是一种整体的观察法。研究中注重个体的人类心理与其所处的物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其次,将大型文明社会进行相互对比与剖析。他在不同大型文明的对比中来观察不同文明的人类所表现的行为差异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最开始的时候,许烺光先生将中美两个国家作为典型例子,在后面又增加了印度与日本作为补充。
在其学术思想中可以很轻易地察觉到反西方中心论的特征,那些在海外的中国或是印度等东方社会的人,大部分都是将自身的研究方向放在中国史、中国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本文化领域。这些学者有的是给西方学者提供中国的原始资料,有的是用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对中国现象进行解释。而许烺光先生是以中国的研究角度来观察文明社会,且有自身独特的一套理论体系。
许烺光的心理人类学中有着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观点,那就是情境中心论。它不是简单的心理学中国化的结果,而是基于许烺光先生长时间的实践与反复验证所得出来的结果。并且这一成果对国内与国外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通常被国内外的心理学家作为研究中国人心理和行为动作的基本观察方法。
用于研究中国人的情境中心论是相对于研究解释美国人的个体中心论而言的。在许烺光先生的观点中,处于不同文明之中的个体寻求安全感的方式往往也会形成固定的社会行为。好比中国人就比较关注在群体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中国人大多都喜欢在人际交往之中寻求一些安全或是信任感。而且中国人对社会群体环境方面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之中。并且在许烺光先生的心理学基础上加入人类学帮助调整观察角度,把学术中的分析目标聚集在个体在群体之中的一些日常表现与行为上,如个体的教育素养、政治观念与行为、宗教观念与行为,还有个体在音乐、美术、文学的表现与内容。许烺光先生特别注重文学、美术与音乐方面,并将这些当做不同文明的微观模型来进行研究个体在所处社会群体中的表现、心理与行为等。通常情况,这类的研究都是较为通俗的容易读懂的一些人类学方面解读。其内容材料也是来自平常普通生活,再加以理论转变,让此类研究的结果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这就是为什么许烺光的心理人类学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情境中心论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角度或是观念,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在许烺光的心理人类学中这一核心观点却得到普遍运用,也说明理论体系内部的严密性不能完全决定一个理论观点的影响力,而在于这个理论观点能不能合理科学地阐述实际上个体在所处环境中的行为。这是给予后来的学者组建一个阐述中国心理与实际动作行为的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启示。
这也是在第二次世界战争之后,国民性方面的研究在遇到了方法论方面问题时,许烺光所给出的答案。之前的人类学家只是研究原始社会,研究方法只有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但是这些方法无法作为研究大规模的文化的方法论,如中国、美国、日本这些复杂的社会文明就需要从心理方面,来解答个体行为原因。当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大行其道,大家都非常注重幼年时期对人类的心理与细微的影响,还有以心理变态的角度来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变态的结论。正是由于许烺光先生在世界国民性研究处于低谷时期,坚持不懈地探索才有了今天心理人类学的繁荣。
二.总结
许烺光在他的心理人类学中,用自己开发的新理论观点去比较多个不同的大型文明,由此得出让人信服的结果。采用了社会与文明的组成单位—人类的个体来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其自身的原因的。人类个体是各类社会现象产生的基础,这是一种对复杂社会的研究方式。许烺光先生从宏观的社会与文化去分析解释微观的文明个体—人,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美国、印度与日本各个不同形态、不同内容的文明进行比较。此时人们才能够真正了解或是理解不同文明所体现的不同文化。
参考文献:
[1] 段伟菊《许烺光的思想来源和学术史浅探》,2021
[2] 尚会鹏《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2006
[3] 尹继武《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心理文化学路径——评《心理文化学_许烺光学说的研究与应用》》,2021
[4]吕小康《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路径与未来导向》,2021
[5]梁宇《论中国式政治人格现代化的动力问题——从《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谈起》,2021
[6]戴素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一一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心理人类学探讨》,2021
[7]游国龙《国民性研究与心理人类学创始人许烺光》,2021
[8]王晓莉《浅析《菊与刀》—兼谈国民性研究》,2021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