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读后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16 09:19: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3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读后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篇1

  近期有幸拜读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导言中,泰勒即指出,本书旨在阐明一种“视导、分析、以及诠释一个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课程及教学方案”的基本原理。上述问题,会因教育阶段及学校性质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本书并不尝试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对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些程序加以说明,进而探讨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层次,因此教育目标是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只有确定了教育目标,我们才能实施教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教育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育目标是根据以选择教材、列举内容、发展教学流程以及准备测验与考试的标准。学校在计划任何课程方案时,对于每一种来源皆应予以适当的考虑。

  (一)以研究学习者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

  教育目标代表教育机构想在学习者身上引起的种种行为变化,包括思考与情感。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正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来源之一。教师可运用“观察法”、“晤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及“成长档案袋(?)”等方法来研究学习者的需要与兴趣。

  (二)以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作为目标的来源

  从研究“当代社会生活”寻找教育目标更具意义。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便是将生活分成:

  (1)健康生活

  (2)家庭生活

  (3)休闲生活

  (4)职业生活

  (5)宗教生活

  (6)消费(经济)生活

  (7)公民生活,以此作为确认教育目标的凭据。

  (三)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

  这是一般学校和大学最常用的目标来源,学校和大学的教科书通常由学科专家撰写,而其内容大致反映学科专家的观点。很多人批评学科专家所订定的教育目标太专门,不适合于大多数的学生。如何帮助那些不想成为学科专家的年轻学生,“进步主义教育学会”的中等学校课程委员会,则是列出学科领域的主要概念,并指出可作为一般教育目标的途径。

  目标的获得正如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一般,是需要时间的,无法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所选择的目标的数量,应该是以我们拥有的时间内,能够实际达成的为限度,并且要能确保我们所选的,的确是重要的目标。为了选择一些少数具有高度重要性及一致性的目标,我们必须对于已经搜集到的不同类型目标做一番选择的功夫,将不重要及相互矛盾的目标去除。“哲学”及“学习心理学”正是两道重要的过滤网。

  (四)运用哲学选择目标

  学校所选择的教育哲学与社会哲学是选择教育目标的第一道过滤网。我们可以依据学校办学的宗旨或其所蕴含的价值,从一系列的目标中,找出与价值系统具有高度符合性的目标。泰勒认为一套有效标准可用于检查每个建议的目标,而且可以注意到目标与哲学立场的关系是否一致,如果与学校哲学立场一致,就可以列为暂定的目标。

  (五)运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

  学习心理学是选择教育目标的第二道过滤网。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可使我们判别,对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哪些目标是可以达成的,哪些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达成,或者几乎没有达成的可能。每一种学习心理学不仅包括各种具体的、确切的新发现,同时还包含了一种统一而完整的学习理论。

  (六)以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与引导教学的形式叙写目标

  叙写目标的方式,是以“指出欲使其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行为,以及该行为所将运作的生活内容或领域”的形式予以表达。即,任何一个目标的叙写,都应包括目标的“行为”及“内容”两方面。例如,“能清楚而有条理地写出社会学科计划的报告”,此一目标,指出有待发展的行为——即写出清楚而有条理的报告,并且也指出了报告所拟处理的生活领域——社会学科。泰勒也主张运用双向分析表以便更简明地表达目标的分析和叙写。在双向分析表中,同时指出行为及内容层面,可提供令人满意的目标构造及明晰的规格标准,从而指出究竟教育任务为何。若能仅可能明确地界定预期的教育结果,那么课程设计者便等于拥有了一套最有用的效标,可供其选择内容、建议学习活动以及决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学习,我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域差异而已,实事求是,不能过于僵化。

  这也恰恰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学为第一,教助学成”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收获。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篇2

  这本书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所著。在书上他给出了很多这样的说明:“为了能透彻了解从学生兴趣与需要的资料中,获得教育目标的各种解释以及所涉及的种种困难,我建议你记下你所熟悉的一些学生团体的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全面地阐释一组有关他们兴趣与需要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隐含的教育目标写下来。”这就像是一个教育专家,坐在你的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告诉你如何在实际上操作你的课程,告诉你他的原理能有多大的生命力。泰勒在书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向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1、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技能,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很多时候,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差别很大,有的学习很好、能力很强,有的对学习一窍不通、能力很弱。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味的教给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探究。教师应该多开展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

  2、思维不是复制,而是联系,是把一些概念联系起来。

  我们的教学训练,几乎总是用不断的重复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技巧,用这样的思路教育学生,结果他们脑子里就会装满“知识”,但缺乏思考能力,久而久之甚至会失去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学生遇到不会的题总是希望老师告诉自己“怎么办”,然后他记住,然后他就去做,至于为什么、该这么办,他往往不予追究。毛泽东早就说过,要把精力集中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思维能力培养上来,教育才算走上了正轨。

  3、学习心理学很重要。

  教育者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能学会,不要以为教育万能。无知者无畏。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不管学生具体情况,幻想只要自己“严格要求”,就什么都能“要求”出来,结果当然是碰一大堆钉子,搞得满心沮丧,或者满腔愤怒。所以我们应该找个时间静下心来,把自己对学生的希望一条条具体写出来,然后冷静地审视它们,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只是主观幻想,属于“不可能达到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搞清哪些变化可以通过学习产生,哪些则不能。高中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还经常强调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事实是高中生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学习习惯,高中老师能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做某些微调,就已经不错了。教师必须清醒而明智。清醒才能少做无用功,明智才能把钢使在刀刃上。

  该书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和思索,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回味,将学到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运用到工作教学中。不做简单重复的教书匠,为能成为一位教育者而努力奋斗。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

一、介绍: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而作者泰勒更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凝聚了泰勒的心血。在20世纪二十年代,当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学校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大萧条所引起的失业问题让劳动市场上的中学毕业生难有立足之地,加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对美国教育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八年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八年研究”对泰勒影响很大,也正是在这场实践中泰勒的课程原理逐渐形成,并运用于指导实践中去。

据泰勒的回忆,这本书最初是诞生于“八年研究”一次午餐的餐巾纸上。当然,这并不会消减这本书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本书不仅推进了美国教育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课程编制。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中国教育,这本书一定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二:解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制定教育目标的必要性(达到一定目标所需的条件):目标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的对象,即学校教职人员所要实现的宗旨。如果我们要制定一个教育计划并力图改进它,就有必要对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研究(基本结构)的:

(一):学校应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确定目标)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确定目标问题:

首先,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绝不能仅仅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来源,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泰勒认为主要应当分析的三种来源包括(一般性目标)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其中,尤以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最为重要,包括需要和兴趣两个方面。这里的“需要”指的是对照学生现状与公认的常模后发现的差异,是教育者期待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给学生行为带来的改变。

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针对以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为基础获得教育目标中要素主义、进步主义等的争议,文中给出的回应就是

1.对选取的目标进行检验并遵循公认的教育哲学。

2、选择持久重要的关键领域,且有利于实践学生校内所学的知识。

3、兼顾校外生活和学生的兴趣。

如何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

1、将生活内容进行分解

例: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生活

2、对不同的社会团体的考察

3、查看过去两三年的民意测验、社区里的健康资料

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

由于该领域的教育目标技术性、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在校学生;对于不想从事此业的人没有作用。因此,建议为,①使特定学科能发挥广泛功能

例如:科学课

a.促进个人及公众的健康

b.帮助人们对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和保护

c.使人们像科学家一样认识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

②该学科能为其他的大量功能作出贡献,而这些功能基本上是该学科所要关注的

例如:科学课

a.在个人领域:有助于个人健康,满足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使人满意的世界观;形成广泛的兴趣;获得审美满足感

b.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领域:建立日益成熟的人际关系

c.在社会与公民的关系领域:满足学生负责任的参加社会重大活动的需要;帮助人们获得社会的认可。

其次,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来源所得出的教育目标必定数量繁多,甚至还有可能在内部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这两道筛子来筛选。学校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过滤将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对学习心理学的关注则考量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有高度准确性、适切性的目标。

教育和社会哲学:概括出令人满意的价值观,选择出一组数目较少、及其重要又协调一致的目标,当学校接受某些价值并作为基础时,就意味学校在教育计划中要体现该价值观(概括出人们认为对令人满意并有效的生活来说不可缺少的价值观,采纳与价值相一致的目标——承认人类每个个体作为人的重要性,无论种族、国籍、社会、经济状况/为人们广泛参加各种社会团体所有方面的活动提供机会/鼓励多样化的个性而要非求单一类型的个性/有信心以理智的方式来处理重大问题,而非依赖专制或贵族团体权威。)

思考: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去适应社会还是改变社会?

如果学校相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人们适应社会,则会着力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服从,对现存社会形态的忠诚,及坚持运用当代生活方法的能力;反之,则会更注重学校的改革功能,更加注重批判性分析、应对新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和自我指导等。

学习心理学(教育目标选择的标准)

a.在最低层面上,使我们分辨出人类的哪些变化是可以期望通过学习获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区分成熟的作用与教育的作用)

b.在较高层面上,使我们分辨出哪些目标是可行的,哪些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哪些是在该年龄阶段无法实现的。(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关键期)例如,精读课文,需要有经验内的词汇量和关联体验。

c.将可实现的教育目标安排到各年级。(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最后,还要用有利于选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来陈述一系列的目标。泰勒在书中分析了已有的几种目标陈述的形式和分别存在的弊端,由于一个阐述清晰的目标具有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维度,泰勒着重介绍、推荐了利用二维表格进行目标表述的方法。泰勒认为,二维表格能直观清晰地呈现目标的行为和内容,有助于开展课程编制和教学实施的后续工作。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首先,“学习经验”的含义是指学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有五条一般原则: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

2、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

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数量众多,特征不一,但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主要特征上,即学习经验是否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等。我们可用多种学习经验达到某一目标,同一学习经验也可以用来达到多个目标。因此,设计学习经验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目标制定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相反,这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举例说明学习经验应该具有的特征:

1、培养思维技能的经验

它所隐含的行为是将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观念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和重复这些观念。当学生遇到他们无法立即得到答案的问题时他们更有可能被引导进行各种类型的思维,这些问题不应该是在教科书或者是其他参考资料中立即找到答案的,解决问题的某些步骤在学生不同的成熟阶段是需要区别对待的(把握学生的关键期)。

2.有助于获取信息的经验:只有将经验视为功能性的,即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或者有助于引导学生实践等,这样的目标才最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提供的学习经验容易产生一些比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理解的记忆而导致的快遗忘率、碎片式记忆这样有缺陷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建议有:学生在解决问题同时获取信息、只选择值得记忆的重要信息、设置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情境、频繁使用重要的信息项目。

3.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的经验:学(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结果)

评估能够较全面的考察这些学习经验的方案是否真的能够指导教师去实现期望的结果。(为什么制定好方案后要进行评估)

泰勒认为,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评价这个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这些行为的变化。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起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做出几次评估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

泰勒提出教育评估应该进行至少两次评估:一次是在教育计划早期进行, 另一次是在后期进行, 从而测量在这个期间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育目标的概念, 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上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要确定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情境;第三步是设计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

评估的方法有纸笔测验、交谈、问卷、观察、抽样、记录等。对于评估结果, 泰勒认为, 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 而应该能够反映学生目前状况, 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泰勒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结论,但是泰勒并不是给大家现成的答案,毕竟这没有一个永恒正确而且唯一的答案,更多时候这需要考虑到课程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境。泰勒如同一个手提明灯的智者为我们指引着通向课程编制道路的方向。

三:泰勒的反思和发展:

(一)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动性

      强调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积极能动、有目的性的人,在当时的美国,大量课程研究项目,通常是由学科专家来确定目标的,因而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泰勒在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完成了选择学习经验的10条原则,

(二)泰勒强调学生的课外学习

泰勒指出,以往的教育和课程理论,往往只重视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研究和利用。他提出“学习发生在哪里”的问题,并且认为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中,也发生在家庭、社会中。学生不是只能在学校中学到东西,在其他媒体中也同样能够学到。

他认为学生在校外建设性地参与学习的机会太少了,而培养学生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能够建设性地参与社会,使他们学的的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个人。学校提供一些重要的教育经验,给予学生以指导。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摘记(202109)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指广义上的行为,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向的行动,如果这样看待教育的话,那么教育目标明显代表了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的种种行为变化,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将试图指出教育机构想想学生完成的行为模式的变化。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6页。[悟: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不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疑问的解答,更多的应该是让人们通过受教育,改变自身的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的方式。]
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一般来说,学习者只学习那些他做过的事情,如果学校的情境涉及的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事物,他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情境。此外,有人认为,学习者能越来越有效地应对当前的情境,确保了他能够应付将来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境。因此,从本质上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机会,使他能积极参与并全心处理让他感兴趣且与之关系密切的事情,特别是学会如何有效的从事这些活动。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11页。[悟:学习者只学习他做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能够与他的生活发生关联且能激发他兴趣的内容,这说明学生一定会主观判定学习是不是与自己已有的经验能够衔接,是不是能够激发他的求知欲、创造欲。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应付新情境,就是他能够将所学转化为能力--应对、应变能力。学习就是为学生适应未知生活做准备。]
只有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时发生的情境之间有相似性事,他才更有可能运用己之所学。而且,学生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较容易发觉生活情境与学习情境之间的相似性:1.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在很多方面明显相似;2.要求学生练习寻找将校内所学内容应用于校外生活的实例。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18页。[悟:学习是为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的,这里的“生活”,既是真实的生活,也是包含工作等的综合生活。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往往是因为他积累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以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为基础获取教育目标时有争议,第二种批评是要素主义者提出的,他们把对当代生活的研究称为对现世主义的膜拜,这些批评者指出,由于人生是持续变化的,所以培养学生解决当今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无力应对长大成人后将遇到的问题,因为问题到那时已发生变化。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18页。[悟:学习是为了教给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个实际问题,它不仅仅包括当下,也包括未来,我们不能用现有的经验,去为孩子未知的世界做储备,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己会运用现有的经验生发出解决未来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具有这样的应变能力和组合能力是孩子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科学对普通公民而言,具有三个主要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对促进个人及公众的健康皆有贡献,第二个功能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即科学能帮助人们了解可供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资源,了解获得并利用物质和能量的合理方式,第三个功能是向人们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精彩描述,让人们像科学家一样,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及世界的茫茫宇宙中的位置。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30页。[悟:对科学的定位、认识精准细腻。]
艺术的五个功能,一、拓展学生的感知范围;二、澄清人的观念和感觉;三、个人的整合;四、培养兴趣和价值观;五、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31-32页。

[悟:学习这种宏观分析精准解读的能力。]

陈述教育目标的最有用的形式,是既指出应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又指出该行为可运用于哪些生活领域或内容中。(47)

对教育目标的陈述要想清晰得足以运用于指导对学习经验的选择和对教学的设计,就得同时指明,要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和要在哪些内容或生活领域中运用该行为。既然一项阐述清楚的目标包括行为方面和内容方面,这两个维度,有时可借助于二维表格简明清晰地表述目标。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48页。[悟:行为目标印证了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行为发生变化;内容目标说明其价值意义。]
“学习经验”这个术语既不同于一门课程所要传授的内容,也不是教师所开展的各种活动,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有可能两个学生在同一个班里,却有两种不同的经验。所以,“教育的关键手段是其提供的经验,而不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东西。”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68页。[悟:学习经验的主体是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是学生,需要培养这种能力的还是学生,也就是说,一切教学行为要为了让学生获得体验而施行。]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前几天上课,课程论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的主题是核心素养。这是最近很流行很火的一组词汇,中小学在做这个事,就连高等教育也在说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见,现在的教育对此很是重视。我本身是学教育学的,也看了些有关核心素养的论文和书籍,核心素养总体来说还是喊口号的多一点,真正在实践的就很少了,尤其是,形式上的比较多,也常常纠结于三维目标之后提出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学生的培养注重的又是什么?教师们会有这样的困惑,也都是源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核心素养的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当然也就不会拿来用。

这里就不得不提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了,其实,不管是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让教师理解它的内涵的话是能够做到的,并且比较有经验的教师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与实际教学的部分情境联系起来, 但是,如果真的要培养核心素养所提出的“个体积极发展自我并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程序步骤还是一片茫然。 我这里提到泰勒的这本书,也并没有从实际案例出发带给广大教师可操作的程序。但是,课程原理的提出,还是能够给予我们学教育的相当大的启发。这是一本不过时的书,经过时间检验,它的很多内容都很有用。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到位,往往会有完不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对教学目标解读不清楚,后续的计划安排就会接着出现节凑不明快。也是由于没有在头脑里澄清教学过程。

当然,除了这本书对于教学过程和原理的澄清对于教师掌握课程节奏有帮助,最重要的是里面所讲的教学目标,教学实施都与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相关。

首先是核心素养。不论是经合组织还是欧盟或者教科文组织,亦或是现在中国学者的研究,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定义大致相同,具体可以列举如下:

①人与工具的关系: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使用这些工具在未来社会上生存。

②人与自己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够在异质团体中互动,与他人建立关系,进行冲突解决和团队合作。

③人与社会的关系: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即能够自主行动,在复杂环境中解决问题、执行计划满足自身的需要。

对核心素养这三个方面的解读,应该既包括教育目标也包括教育主体以及教育内容。核心素养突出强调对人的培养,是人本主义理念下的教育内涵,并且对培养的人也做了界定,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不仅仅着眼于当下,所以,学习的知识体系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教育目标突出了人与周遭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个体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多在于人的互动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强调了对于未来生活和工作所做的准备,随之而来的,传统教学中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式学习,就难以适应这一教学目标,新知识的增加和知识宽度和广度的延伸也是要必须注意的方面。

那么,到底应该确定怎样具体化的教育目标,以及如何选择能够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呢?《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就呈现了相关内容,并且是基于被培养人的需求提出的,对于核心素养的实施大有裨益。

首先,学校具体的教育目标的来源应该有以下几种:

⒈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这里主要是把满足个人的需要,使人产生种种行为变化作为教育目标。普雷斯科将需要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在教师对本校学生的研究中,可以依次讲调查内容具体化为:健康、直接社会关系(家庭生活以及朋友和熟人)、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和休闲生活。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部分社区独有方面的调查。通过这些调查可以获取有关学生习惯、知识、想法、态度和兴趣等的信息,并能够依据信息安排课堂应呈现的内容。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应该设立对照的常模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看出哪些学生在哪些方面有差距。

⒉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基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人们更关注能够在当代社会生存的有用的知识。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也应该分为不同的方面,以便在各个领域进行调查。比如关于生活方面的商品和服务、宗教活动、教育、个人与社会、自然资源等,这些分类都不尽完善,需要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多分析和考量,再细化调查对象。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使人们的教育内容从过去转向了当下,转向了有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与生活无关的礼教。也使人们看到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本身对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带来的影响,当然,这是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这时候就需要教育来区分,并且优化这些影响,以使人们真正实现向好的行为的转变。

⒊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所有的教育目标,只从调查获得总会少一些专业性,而学科专家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在本书中列举了学科委员会相比于教育委员会在制定学科领域的知识目标有更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学科团体并不是就提出学科目标为目的,在更多的讨论中是表达各自对学科的看法,以及如何安排学科必要内容,和该学科所具有的功能,单独的陈述学科目标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操作感,而是明确对学科的把握才能更批评地看待它。比如艺术学科的团体就有可能提出艺术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及使学生产生怎样的变化,就培养学生兴趣也指出应给予怎样的机会来让学生展示兴趣和能力。

⒋利用哲学选择教育目标。根据前面的调查研究和建议,教育目标的呈现会比较多而复杂,那么就需要哲学理念确定应该选择的关键核心目标。这有点类似于核心素养提出的关键少量的要素。这一做法是要选择一致的目标培养人类实践哲学所提出的人应普遍具有的美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除此之外,教育哲学还应该解决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给予不同社会层次的人相同或是不同的教育这类问题,显然,不同的学校以及不同的学生群体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但是,正是这些哲学问题,才一次次对教育提出质疑,从最繁杂的教学内容和经验里抽丝剥茧,一步步地获取关于教育最本质的和最有益于人类发展的真理。

⒌利用心理学选择目标。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人的成长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心智的成熟程度不同,那所应该接受的知识层次就也应该不同。所以,对于学习内容的安排应该符合人的发展阶段,并且,尤其应该符合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适应,所以,原有的旧知识或许已不再适合现在的孩子去接受和学习了。在这一方面,主要应该注意学习内容安排的顺序性、连贯性和整合性。因为必须要明确的是学习经验的多重结果性,使学习内容之间交互影响。

在教育目标之后,是组织和陈述目标。那么如何陈述教育目标才能使教师清楚的认识它并且易于实施呢?这应该是许多教师的困惑,不是不理解教育目标,而是教育目标的陈述要么繁杂,要么过于简洁,使教师无法确定应该如何实施已以达到目标呢。

所以,需要明确的教育目标的陈述。

三维目标是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这里对教育目标的陈述涵盖了三种形式,其一是列出课程涉及的主题、观念、概念或其他内容要素;其二是教师要去做的事;其三是概括了学生经过学习应该产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这三种形式陈述的目标,往往会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选择。在第一种形式下,教学往往成为使学生记住某些概念和要素,并无法指出这些知识的用处以及如何运用知识,是迁移还是分析解决某一问题;第二种形式下,教师所遵循的就是,在某一主题下教师应如何如何去做,强调教师的整个行动,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描述,那教师就很难判断该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改变;第三种形式下,表述常常是“培养广泛兴趣”,“培养批判思维”等,但是对于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内容,或者这些方面适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那么培养就是空谈,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陈述教育目标最有用的形式应该是指出应培养学生哪种行为,以及该行为可运用于哪些生活领域之中。 这样每一项目标都有关行为和内容,教师实施起来就有章可循,并且容易选取合适的内容。比如学习语文的某一课文,那么就可以设定该课的学习知识点:字词、句式、写作手法、思想感情、阅读兴趣和自我创作等,然后在每一个知识下面细化出要掌握的能力,如理解事实、获取资料、解释资料、应用能力、广泛的兴趣和社会态度等,这样就能够在每个知识点下面勾选可以实现的目标的掌握,然后,教师再依据这些安排要讲授的内容和讲授的形式以及开设各种活动。进而,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而且学生的行为也如预期发生细微变化,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态度,能够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做准备。

在本书中,书者提到了,获取教育目标的来源,研究者或者教师可以从自己熟悉的社区或学校开始,选择一定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汇编得到的资料和数据,自己尝试从这些资料出发提出教育目标,以及自己会做什么来实现这些目标,以检验它的实际可操作性。

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就应该寻求实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那么什么学习经验最有效和最有意义呢?

书者确立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如下:

⒈学习经验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比如学习目标是解决问题,那么就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去解决实际问题,否则,难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该学习经验应该是能够给学生行动机会的互动的或自主的活动。

⒉学习经验应该使学生在从事目标隐含的相关行为时获得满足感。即上面所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时,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并尽可能找出解决办法,应该让他们获得实际成功的喜悦感,这能够带来知识和能力的强化。就像经济学讲的边际效用,要有个正好的程度。

⒊学习经验要引起的反应应该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即学习的知识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在学生的实际经验中可以产生类比的,不能超越顺序性,违背心理发展。

⒋多个学习经验可以产生同样的教育目标。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可以兼顾学生不同的兴趣,也包括教师的特长,实施不同的内容却能够达到同样的目标。

⒌同样的学习经验常常会产生多种结果。对于某项学习内容的选择不要过于拘泥,应该发散性使用,使学生经过一项练习获得多种影响。解决问题的培养,往往也会形成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书中列举了相关方面的学习经验的选择和使用,大家可以细读,发现自己能够使用的部分。

选择了合适的学习经验,那就接下来就是组织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实施。

书者从需要组织的要素,组织的原则,组织的结构和设计组织单元的过程说明了应该如何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不知大家看的感受是什么,我看了这一章内容之后,觉得概念性和原理性太强,如果要运用到现实,还需要教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联系实际。那么,总结下来,就是通过三种课程来实现学习经验的组织。核心课程,广域课程和单元课程。这些在教育学中都不陌生,当然,现在看来有的内容已经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它的基础原理如果掌握的好,也可以拿来创新进行现在的核心素养培养。比如,单元课程,就可以拟化一份单元课题进度计划,规定时间和目标,以及所使用的资料,和学生获取资料的方法,以及自选的主题和得出的报告和最终结果的展示和评价,这些内容事先计划好,在单元设计实施过程中进行微调整。这既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单元课程目标。并也可做好评价标准。

最后,是关于学习经验的评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评估是根据目标进行的,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估,所以,在评估时应该给予学生能够展示行为的机会或者提供特定的情境。

所以,涉及到了评估工具的选择和制定。这里关于评估先不详述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本书介绍的评估概念和过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教师应该践行这些过程。这才是能够获取并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当然,这需要反复实践,尤其是把这一过程与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更是应该考虑实际。

从上述的列举就可以发现,从获取教育目标到,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需求,以及选取和实现的教育目标也都与核心素养的内容有一定契合,所以,这一课程原理对教师实施核心素养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但是,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和学生实际来选择学习内容,实现能够具体操作的课程计划,以达到对人的引导和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1

  杨庆余老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与目标的变革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历史沿革”的部分,让我颇有感触。

  数学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变革,使我更加懂得数学!国际上小学数学的教育,从通过学校教育使未来的劳动力获得必要的、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到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到关心一般民众的数学教育,强调数学的实用价值。这些价值追求上的变化与当时的历史、政治社会属性都分不开。可见,我们的数学教育就是现实中的数学,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要源于生活从而高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数运动”但学生不能接受大量不切实际的数学内容。“新数运动”的失败又让其重基础而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这些历史告诉我们,数学教育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发展特点,要从现实出发,同时也要进行数学心理学的研究。

  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我国数学教育中的经典问题,鸡兔同笼、银行利息计算、工程、流水、行程等问题的改革,在我的小学阶段就接触过这些问题,前几天又刚刚讲过鸡兔同笼的问题!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在这些问题的删减,更改上都有体现!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多学历史,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历史,为自己今后把握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少走弯路!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2

  近日,继续精读了杨庆余主编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章节。

  都说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近日的阅读让我静下心来去了解数学课程的灵魂,去追溯数学课程的起源,让我对平日的数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反思。

  从新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及特点,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的阅读,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每节课中每一项教学目标的深刻含义。而《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论述采取了一般与具体相结合的方式。一般目标包括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需要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发展。

  只有了解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对比了世界发达国家小学课程目标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有深刻体会,从而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3

  杨庆余老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与任务”的部分,受益匪浅。

  在如今的社会,数学日益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发展公民数学素养已是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让孩子们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学会数学交流,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对于数学素养的培养,我们又需要注意很多问题,首先是数学思维的培养,而数学思维的培养又需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书中一语中道,孩子们许多问题解决的障碍可能并不在于问题解决的策略不当或者过程有误,而往往在于关于问题性质的认识与问题表征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就是孩子们对于问题解决中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去培养去提高。计算规则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审题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地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们读题、辩题、审题,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出些错误,来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普通知识与现实特殊情境的联系,是孩子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老大难,书中强调,我们既要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不揠苗助长,又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角度帮助孩子。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4

  最近,我阅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九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第二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组织的策略”的相关内容。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概念的引入有四种策略,分别是生活化策略、操作性策略、情境激励策略和知识迁移策略。这四种策略是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会经常用到的策略,而且我觉得这些策略经常会同时使用。

  如三年级学习“认识分数”,在引入分数这一概念时,我会给学生创设比较生活化的情境:老师这里有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让学生结合学具动手摆一摆,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人分2个。如果老师这里有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再让学生结合学具摆一摆,学生也会很快得到答案——每人分1个。如果老师这里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学生会说每人分一半苹果。怎样表示一半呢?于是我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苹果的一半,并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引入分数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分数概念的引入既采用了生活化的策略(分苹果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有操作性策略(从用学具动手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到用学具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再到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苹果的一半),还有情境激励的成分(当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知道用什么表示一半的时候引入分数概念)。

  通过本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开始从理论层面来认识、分析自己的教学工作,收获很大。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5

  最近,我阅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九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第三节“儿童建构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的相关内容。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影响儿童建构数学概念的主要因素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和儿童的思维水平。其中经验对儿童学习概念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正效应,也有消极的负效应。

  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分物游戏”时,学生已有了每人分得一样多的经验,知道当每人分得一样多时是比较公平的分法,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入平均分,有助于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就是指分的每份一样多,每份分的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在这里,学生的经验对平均分的概念有着积极的正效应。又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第二单元《线与角》画垂线这一内容时,有学生总是会出现把边的垂线画成竖线的错误,现在想来应该是学生已有经验对垂直这一概念消极的负效应。

  通过本次的学习,对我今后概念课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对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了更清楚地认识。

本文标题: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读后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243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偷影子的人》读后感)给孩子写读后感的评语怎么写(读后感家长评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