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读后感600字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关系,家家户户几乎闭门不出。昨天中午的时候,我在窗边看到楼下已经有人出来散步。其中有一对年轻...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读后感600字
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关系,家家户户几乎闭门不出。昨天中午的时候,我在窗边看到楼下已经有人出来散步。其中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蹲在地上扶着孩子,孩子双手抓着一个婴儿推车,母亲张开双臂蹲在不远处。小孩子应该是刚刚学会走路,腿脚还不够稳,胆子也不够大,他慢吞吞地,几乎一步一停顿地推着小车朝妈妈走,距离还差一米左右时,他大概是觉得自己很厉害以至于信心猛增,竟然松开小推车要跑向妈妈,最后还是年轻的妈妈往前伸出了双臂接住了他。明媚的阳光铺洒在地面,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看过最温馨的画面。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长大成人,时间推着我们朝前走,不回头都不知道我们已经走出了好远。我突然想到了初中课本上读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它节选自美国作家亨利·亨特的《悬崖上的一课》。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亨特在朋友的起哄下攀上了“悬崖”,最后由于胆怯不敢下来,父亲赶来叫他回家,男孩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接着一步爬下悬崖,最终安全落地。这次经历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此后每当他再遇到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无法成功的目标时,他都会想起这次经历带给他的成就感,并在它的鼓舞下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
当年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而今时过境迁,突然之间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样简单的故事却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重读这篇文章后的两点感悟。
人生的智慧藏在平凡的生活当中面对困难,人们一般会做出三种反应,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撞南墙不回头,另一个就是忐忑不安,止步不前,还有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接着一步到达彼岸。我们管第一类人叫作勇气和固执的人,第二类人是懦弱和谨慎的人,第三类是具有勇气且谨慎的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亨特一开始是第二类人,他在好不容易登上“悬崖”后,认为自己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对死亡的恐惧赶走了他对自己的信心。亨特尚且年幼,在他眼里,从悬崖上下去相当于让他“一步”到达地面,他深知自己手脚短小,不可能做到。父亲出现以后,在他的指导下,原先的“一步”被拆分出了许多“小步”,亨特就这样一小步一小步的爬下了悬崖。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放到亨特的例子上,则是把“千里”分割为无数“硅步”。无论是成就一件事,还是瓦解一件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民间用浅显易懂的俗语概括了这个道理,“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饿一顿也不会成个瘦子”。当我们树立一个目标是,自己与目标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被看作为一个整体。整体越具有挑战性,我们就会越觉得不可能完成。
如果我们把整体分成几个部分,把这几个部分又分为几个组织,把组织再分为几个单位,一个单位接着一个单位的完成,那么达成目标便指日可待。生活一直在用它的方式向我们展示这个道理,那就是从我们被孕育的那一刻起,身体在一点点变大,双脚要一步步走路,说话需一个字接着一个字才能连贯成句。“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我们每天在做的事,它被当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然而,就是这种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小事中,蕴藏着最能打动我们心灵的力量和启示我们的智慧。
昨天的仰望变成今天的俯视,人生就是在一阶一阶攀登《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亨特记忆中的“悬崖”不过是个距离地面六十英尺的高地而已。年幼的他把这块高低看成了一座大山,他觉得自己不可能爬到山顶,也不可能安全的下到地面。当他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步回到地面后,这次经历也是他对“不可能”的一次战胜。
把亨特的例子放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六岁的我们会把高地当作悬崖、会把九九乘法表看作最难的数学题、会把老师的一句责骂当成是晴天霹雳。十八岁的我们以为考不上大学就误了一生,以为暗恋的人不喜欢自己就会痛苦一辈子。二十五岁的我们以为工作任务完不成生活便糟糕的不行……我们的烦恼、担忧随着我们的成长一直在变化,而那已经过去了的,回头看竟然是那样微不足道。
我读小学时,课本上有这样一篇课文,它的名字是《科利亚的木匣》。由于战争的关系,五岁的科利亚不得不和家人远走他乡,临走时,他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放进了一个小木匣里,埋在距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四年后,九岁的科利亚回家找寻,他走了几次十步也没有找到,后来在距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步子在不知不觉中变大了。这是一件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不去特意注意,它也就没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
但是,结合亨特和科利亚的例子后,我们会发现一个点,那就是“过去”。面前的挑战会过去,曾经产生的认知也会“过去”,随着时间的推进,新的挑战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新的经历也会让我们产生新的认知。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呢?这世上每个人的悲喜都是不相通的,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各人有着各人的忧愁。
当我们身处黑暗时,哪怕前方看不到光明,那就脚尖顶着脚跟向前走,走一步,再一步,只要是向前的,那就一定有走出去的那一日。一颗种子从萌芽到开花结果,一个婴儿从蹒跚学步到跳跃狂跑,一本小说从立意开章到完结成部,谁不是一点点、一步步、一字字“攒”成的呢?苦难再苦,难度再难,它还能暂停时间不成!只要时间不停,那么一切就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会成为我们继续向前的勇气。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650字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八岁在悬崖上历险的一次亲身经历。文章告诉我们的哲理很简单,仅仅是走一步再走一步。但是偏偏就是这一步,使作者受益终身。
想当时,作者伏在悬崖上,毫无信心,但他在父亲的鼓励下,终于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最终,他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地。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验,作者在今后面对困难时,只要想起小时候在悬崖上的经验,便就有了信心去战胜一切。
看到了吗?这就是一步的魔力,一步的力量。它使处于沮丧的人重拾信心;它使陷于绝望的人有了新的追求;它使遇到挫折的人见到了新的曙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老子说的一句至理名言。是呀,在面对茫茫长于千里的路程,你若在起点就倒下的话,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有到达终点的一天;反之,你若是不在意它的遥远,不害怕它的艰辛,只想着是在走一小步,从一步开始,那么,无论多少漫长的征途,你也可以战胜它。
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一步一步去征服,在终点,你插上的一定会是一面鲜红的胜利之旗!
初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600字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讲述了当年一个8岁的小男孩莫顿。亨特与伙伴们冒险爬悬崖,然后遇险到脱险的经过。
读了着篇文章,让我很受感动。特别是父亲的那种对小孩的教育方式:当眼看小孩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没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小孩脱离危险,而是用了一种对小孩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当小孩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小孩自己去独立克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事后亨特自己也学到了不少;反之,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什么,反而更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也是从这一点,我很钦佩这为伟大的父亲。
要是把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的父母身上,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只会选择一种方式,那就是自己亲自上去抱。这就是父母和父母之间的不同。不过,他们的这种方法并不错,因为不管是选择哪种方法,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小孩的爱。只不过他们用的.是不同的两中方式在爱小孩。
我之所以喜欢这1篇文章,不仅仅只是他的事件,还有一点就是文章的写作方法。本文中就使用了多种写作方法,主要有“三美”:1、哲理美。作者通过对童年的一件往事的描写,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人生经验。2、描写美。文中的心理描写最为精彩、生动、细致、真实。值得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描写脱离危险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3、照应美。文中多处用了这一写作方法。比如,开头写悬崖的环境,交代自己身体病弱,还有几处提到杰利,都是作者精心埋下的伏笔。算命,励志,命理
这就是我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感受。你们呢?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2】最近我心中对一本叙述散文感慨万分、回味无穷,一团浓浓深切的的感悟久久萦绕在我脑中。,那本书就是捧读莫顿·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
本文主要讲了自幼体弱多病的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去爬悬崖时遇险,结果在父亲的鼓励与指导步步脱险的经历。从而使作者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并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后来,每当他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便会记起以前在小悬崖上学到的经验并应付一切。
但作者在后来得以克服一切障碍,不全归功于自己,因为有了父亲当日的指导,才有作者辉煌的今天。
每次朗读这篇文章,其内容都会把我带入到当时的环境,把那会儿的情景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生地浮现在我双眸之前。而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一步步脱险的情景,他由毫无信心到萌发信心,至信心大增,清楚地感悟到——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一步,直到抵达自己所要到的地方。
落叶为舟,驶入回忆的港湾。
两年前的夏天,知了的鸣声抚睡了家人,而两天前把腿摔伤至今还没康复的我则在一楼发呆,连“上三楼书房看书”也只是痴心妄想。这时,《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作者一步步脱险的事有力地推动了我,使我一步步到达目的地。
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似乎是拨开阴雨的一抹阳光,给迷茫的人带去希望,重拾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我们就好像将要独飞的小鸟,只有战胜暴风雨之后,才能飞向那更广阔、更灿烂的天空。而当我们遇到艰难险阻时,只有把困难化整为零,再逐一克服,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3】本周,我学习了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先生所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它给了我很多启示。
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亲身攀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却步,而要冷静分析困难,化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这样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得以解决。我认为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更多方面。
比如,我们学习,总是要从小学学起,然后再一级级往上升,课程跟着由易变难,直至大学,甚至更高等的学府。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可以只读大学的课程,而不学一些比较基础的课程。学习就像是马拉松,是急不来的。
大人们所谓的事业,也是如此。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刚创业时也是白手起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立了一家并不大的电脑公司。在美国那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沿着泥泞的小路,一步步向上爬,顶着风雪,才爬到了顶峰,拥有了许许多多的财富。当然,没有一定气魄的人是绝对办不到的。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要根据所受的启发去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初一是初中打基础的一年,也是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要勇于攀登,决不能当“胆小鬼”,但也不能过多幻想,而要看现状发展。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