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的信读后感(苏藿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10 09:18: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7

苏藿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读后感《给儿子的信》读后感,(一)、关于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把“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基本原则贯...

给儿子的信读后感(苏藿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苏藿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一)、关于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把“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基本原则贯穿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渗透了情感教育和理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封信是在儿子初上大学时写的,也是他给儿子写的第一封信。他由信中告知托人给儿子送面包一事教育儿子要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信中说:“儿子,你不要忘了,面包这个最起码的生活物资。我不相信上帝,但是我说面包是神圣的,愿面包的神圣永远伴随你一生吧!你要记住,你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获得这几片面包是多么来之不易!不要忘记你的爷爷奥梅里柯·苏霍姆林是一个农奴,他是受扶着篱笆死在庄稼地里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此时此刻当你学习的时候,有人正在劳动,正在为你提供生活资料。即使你学完了,当上了老师,也不能忘记这块面包。面包——这是人类的劳动,是未来的希望,它永远是衡量你和你的子女们的良心的一个尺度。” 这段话让我思考了很多。首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接受着科学的教育,知道要热爱劳动。但我所接受过的全部的劳动教育对我的影响,远远没有这一段话这么贴切,这么深刻。读过这些话,我立刻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想到学习的机会很珍贵,它是父母辛苦劳动,为我提供物资和生活资料而得来的。以前,每次收到父母打到卡里的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去买早就想吃的美食或添置几件衣服。而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在信中写的那样,想到父母为了这些钱而付出的辛苦劳动。我把给我的钱和学习的机会,这些父母辛苦劳动的所得看作理所当然。因此,我没有好好利用大学时光。转眼大四毕业在即,面对招聘会上众多的竞争者,我没有自信能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取得成功。这个时候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封信,感慨自己忘了本,感慨如果早点读到这封信该多好。时刻怀着对父母的感激,怀着对大学时光的珍惜,这样度过大学四年的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不是抱怨学校没有告诉我这些道理,而是感慨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如此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从没有被重视。在我的同学中,收老师喜爱的永远是学习成绩出众的同学,即使他们霸道、孤傲,即使他们在打扫除中对别的同学颐指气使,自己只在一旁观看。老师似乎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缺点。成绩不好,劳动积极的同学只有在劳动时,老师才会想到他们。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他们的劳动不是打扫、植树,而是郊游、逛街、玩游戏。面对他们互相攀比,不爱学习,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考试,学习剥夺了他们童年的自由和快乐。老师们抱怨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封信中,我感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的学生需要劳动教育,今天的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劳动教育。不是对着课本讲解劳动知识,而是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体会到自己的幸福。让学生在感恩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五封信中所说:“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劳动中,寓于熟练的技能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那么他就会努力使他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中包含某种美好的东西。” 在他的第五封信中,对于儿子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无线电物理学专业他表示祝贺。同时,他说:“人的志向不是某个人强加给他的。假如在中学时代,你不是从二年级就开始钻研收音机示意图,如果不付出劳动,那么你未必能形成这种志向。志向是成为天才的幼苗。经过勤劳的双手的精心培育,在肥沃的土地才能长成粗壮的大树。不付出辛勤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的幼苗也会连根枯死。”他通过这些话让儿子体会到过去的努力钻研造就了自己今天的兴趣和志向。同时激励儿子,选择了无线电物理学专业后还要继续努力,志向的幼苗才能成长为粗壮的大树。

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

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5篇

认真品味一部傅雷家书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傅雷家书读后感吧。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精选篇1

傅雷的一生苦心孤诣,含辛茹苦地培养出了两个出色优秀的孩子。一个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另一个成为了特级英语教师。这无疑体现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

在生活方面,傅雷夫妇可以说是千叮咛万嘱咐。看现自己的儿子即将步入千变万化的社会,作为父母的他们不禁百感交集。他们二人便因材施教,用自己积下的经验,告诉了儿子少走弯路,多踏捷径,自己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

在为人处事方面,傅雷告诉儿子,要做到坚持大我,放弃小我,切忽对个人的名利和得失大过计较。我们会发现人生总是充满了苦闷与矛盾,当我们热衷于个人名利,却不可尘及时,必然会因为嫉妒与仇恨而变得无比痛苦。相反,如果我们坚持大我,为社会和人类前途命运着想时,反而可以做出贡献,这也便是治疗愤世嫉俗的最佳良方了。

同样,傅雷给儿子的感情方面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孩子结婚前就告诉他要自爱,因为没有结果的恋爱会使人对爱情感到麻木。而当傅聪真正踏入爱情婚姻之后,傅雷便将自己和妻子数十年来和谐相处之道传授给儿子,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只有平静、含蓄与温和的感情才能天长地久。且不能因为艺术而放弃妻子,要知道两个人在漫长的道路上,时时都能拉对方一把,勿让彼此掉队,这样才能维持长久和谐的婚姻。

本书反映的傅雷的特点,同样也正是中国父母的普遍特点——以孩子为中心,甚至到生活细节也能为孩子考虑到,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可爱至极的父亲形象,又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

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精选篇2

家书从古至今一直是古人寄托思念与慰问的一种方式,诗词中也提到过‘家书抵万金’。可既然假设对古人的重要性,而傅雷家书这本书也蕴含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爱,关心和教育。

这本书汇集了父子之间近13年的来往,我们从中可以看见傅聪对追求艺术的过程,也可以体会到傅雷的教育理念与对于儿子的谆谆教诲,而在这千言万语,如山如海的言语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句话‘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原浆。’这句话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与支持,虽说眼泪是辛酸的,但这却是让内心变得更加坚强,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养料,令我深有感触。

施蛰存先生曾经说过‘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格,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非常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这些都是因为他的为人以及教育。傅雷先生人物,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书中第一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正是如此,不论做任何事情,做人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如果一个人他连最基本的礼仪廉耻,尊重,道德都没有的话,你们我想这样的人还不具备成功的能力。先生提出的;待人要谦虚,做人要谨慎,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民族和国家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等观点,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是非常好的教育。我们现在的缺少的或者说是正在流失的宝贵品质,正是先生口中这些,不可或缺的美好品质。现在的素质化教育也正是提倡这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单单只在看中成绩这一小方面了。

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精选篇3

《傅雷家书》在书架已躺多时,当初一口气买下两本家书,《傅雷家书》和《曾国藩家书》,一直未曾翻动,内心总是矛盾的,每次想要打开时,却先入为主地认为离我生活甚远,想必不能马上共情,最近,整理书架,再次拿起这本书,随手翻动几页,便觉正是读书时。

这本书收录了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其中以傅雷的书信为主体,全面展现了傅雷的艺术思想、人生智慧和教育理念,也生动体现了傅雷真诚、正直的品格。

傅雷先生的每一封家书中,无论是对儿子生活的体贴关心,还是是对儿子所遇困境的帮助鼓励,无不体现了傅先生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时时事事教育儿子如何做人。

儿子傅聪学习钢琴,傅雷先生鼓励儿子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精进的过程这反复强调,先做人,后做艺术家。这个做人,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世俗意义上的做人,而是要做人格卓越、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怎样才能有一个广阔的人生格局呢?傅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这种真诚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真有所感,要能够放下虚荣心去正视自己、了解别人。对艺术、对真理的真诚,傅雷把它称作"赤子之心"。

傅聪独自在外求学,有段时间学习进展不顺利,消极的态度和情绪见诸笔端,傅雷看到儿子的这些家书,亦是担心、焦虑,先生除了及时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之外,更多的是和儿子探讨如何平静对待人生的挫折和苦闷。挫折和苦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傅雷认为,需要区分"小我"的苦闷和"大我"的苦闷。总的来说,"小我"的苦闷是狭隘的、对自己有害的,不容易解脱的,而"大我"的苦闷是有可能有益的。什么叫"小我"的苦闷呢?就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的苦闷。这种苦闷是最伤人的,害人害己。那什么是"大我"的苦闷呢?就是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正义、善良的。所以即使苦闷,也不会有害处,反而可能会激发自己做出一些真正的贡献。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前些天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的一篇文章,清华大学的副校长施一公的一篇演讲词,施教授动情地说道,他和很多执着的科学家们有一点不一样,哪点不一样?大部分科学家因为兴趣驱使在做科学研究,而驱使施教授做科学研究的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所以,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这种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不仅没有压垮施教授反而是激发他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和教育领域做出了贡献。

当我们因为一次的小失败而发牢骚,感慨自己命运不好时,学着暂时不去忧虑个人的得失、委屈,跳出"小我",也许对我们自己的价值认知是一次有益的审视。

傅雷先生自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在艺术修养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式: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艺术表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先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领悟不同的艺术境界,然后才是好的艺术表现力。他给了儿子傅聪最好的艺术教育。这些思想给我们普通大众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以最具实践价值的引导。

艺术鉴赏贵在通,"通"就不局限、不迂腐,就能培养格局、眼界、心胸。傅雷鉴赏艺术作品,往往是先从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入手,再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最后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艺术表现贵在化,傅雷认为,艺术表现最看重的是"化"。因为化,所以能忘记自我,与艺术作品合一,与观众或听众合一。怎样才能做到"化"呢?首先,千万不能做艺术工匠。如果过于注重技巧,忽略了艺术性,就很容易造成表达方式的机械和僵硬,就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次,要达到理性与感情的平衡。傅雷认为,艺术表达的理性与感性平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性认识,有个初步印象和大概的认识;第二个层次是理性认识,深入了一步,了解到本质。但这还不是终点,必须要再深入下去,进入第三个层次,傅雷把这个层次称为"爱"或者叫"感情深入"。在这个层次上,艺术家把理性的认识再用心灵去体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原作者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附着在原作者的神经上,引起了共鸣和反响。

儿子傅聪在艺术上取的成就与父亲傅雷对他的艺术教育密不可分。如今,我们的孩子们都在我们的引导、要求下习得琴棋书画,想起一个值得深思的段子,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天天威逼利诱孩子练习钢琴,但有一天当孩子告诉她,他喜欢上了弹钢琴,以后要以弹钢琴为生了,母亲听到这些话却不干了。笑话也罢,事实也罢,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给了我们的孩子怎样的艺术教育,还是仅仅让孩子们多了一项技能而已,傅雷先生对儿子的艺术教育思想对我们是最好的启迪。

傅雷先生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大多不会生活,这不是他们的光荣,而是他们的失败。傅雷始终教育儿子,重视生活本身,不要看不起生活的琐碎,生活的琐碎内容就是生活艺术的全部内容。从这些家书中可以看出端倪,很多时候,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传授生活经验,更是在一些生活细节方面不吝笔墨,看似絮叨,实则是对儿子最好的生活教育。

当傅聪告知父母自己谈恋爱了,傅雷除了作为父母的开心外,更多的是和儿子探讨对终身伴侣的认知,傅雷认为,对终身伴侣的要求,就像对待人生中的一切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没有一样优点不是伴随着不足的,多次书信电话提醒儿子要求伴侣的时候,还是要想好可以忽略哪些小节,又有哪些本质性的问题是不能让步的。傅雷还将自己和夫人的生活细节讲给儿子听,傅雷和夫人之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看法,能够正视自己和对方的不足,能够互相包容和忍让。这些对傅聪的婚姻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傅聪独自在国外求学期间,曾一度因为高强度的练习,身体出了状况。傅雷先生不仅仅是书信电话叮嘱儿子注意休息,更多得是与儿子探讨劳逸结合。傅雷经常说仅仅依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行不通的。在音乐训练之余,要多去公园,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通过造型艺术和大自然来放松精神。劳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经常跳出自己的牢笼,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找到新的感觉和看法,可以启发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同样的,定期欣赏造型艺术,可以调剂自己的状态,也会让音乐表达更丰富、更有生命力。傅聪国外求学期间,能在每日高强度的练习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也得益于与父亲不厌其烦的劳逸结合说。

傅雷先生对儿子傅聪的生活教育体现在生活的各种细节方面,他常对傅聪说处理好生活上的细节,都是为了更完美地享受人生。

金庸先生曾说,傅雷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我想,我不仅是旁观了大家的各种风范,更是在观中受之启迪,汲之养分。书已合起,生活继续,傅雷先生的艺术思想、人生智慧和教育理念,将成为我拓宽人生境界和格局的明确指引!

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精选篇4

我读了《傅雷家书》这封信主要讲了傅雷寄给傅聪的几本书所作的介绍和希望傅聪能时时到野外去,而不是终日在锁碎家务与世俗应对中过生活的人。表达了傅雷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其中有几句话富含哲理:“多亲近大自然倒是维持身心平衡最好的方法。”“近代人的大病即在于拼命损害了一种机能去发展一种机能,造成许多畸形与病态。”“幸而你东西奔走的路上还能常常接触到高山峻岭,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无形中更新你的感觉,解除你的疲劳。”“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

从这封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了让儿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渊源,他三番五次地向儿子邮寄各类版画、拓片及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他认真地分析中华文明的得与失,大胆地批评或者褒奖,表现了他真正、敢作敢为的性格。他的这种对中国的热爱同样影响着他的儿子傅聪,使傅聪虽然长年生活在海外却依旧会写会说中文,保持着一颗炽热而又难得的炽子之心。傅雷父子这种对祖国的深情让我们自愧不如。

傅雷先生还十分注重身心的调节。虽然他对待工作如痴如狂,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狂人,但对儿子却希望要劳逸结合,多去欣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在他的谆谆教导下,傅聪不再狂热地工作,游览世界风光的同时也让他的音乐事业不断向上迈进。而我却要么紧绷神经得几乎绷断,要么松松垮垮地度过一天,却做不到傅雷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劳逸结合的境界。

这封信是傅雷爱的倾注,是父母对子女关怀的见证。

202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精选篇5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读后感,一两百字左右 ,高分悬赏

人生在世莫过然必须对得起自己。
字里行间中,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如山的背影。那么坚强,那么倔强。虽然你不是满腹经纶,也不是家财万贯;不是潇洒翩翩,也不是温软若泉;不是······你仅仅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甚至公司里的一个小小的齿轮。可是你却用你坚强的臂弯撑起一片天。
我固然知道你们只是我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个旅客,总有一天你们会蹒跚下车,终留我一人。“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这句读得我心酸的句子啊,氤氲的泪光之间,我看见了你们婆娑的背影,行走在我人生的旅途上,默默为我铲下一片荆棘 。
好吧,从此,我收起我的骄傲,我的顽皮,我的固执,我青春期那邪恶的心。不能说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只求不愧对于自己,不愧对于我爱的人,这样便好。
我只想说,虽然梁说“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但亲爱的父母啊,我请你们相信,只有你们是不可代替的,只有你们是我一定要拥有的!

约翰洛克菲勒致儿子的信我亲爱的儿子查得心得感受读后感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朋友给已是大学生的女儿送了一本《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我自己不由自主先看了起来,而且越读感悟越深。
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石油大王,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他以各种手段成为了空前绝后的巨富,但他不烟不酒不赌不色,一生可谓勤俭自持,并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与研究事业,开启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他创办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的。如果洛克菲勒今天依然健在,那么其资产将是比尔·盖茨的几倍。
这本书收录了1897年-1936年期间写给儿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一生的思想精华,真实、完整记录了他在98年的峥嵘岁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展示了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总结和浓缩了他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深地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笔触,在学识、品格、仪表、交际、事业、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人生忠告,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及殷切的希望。
我从书中读出自信乐观、热爱工作、读书学习是引领他走向成功的重要诀窍。

自 信 乐 观
-----“你自己认为是什么样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洛克菲尔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他就自信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富有的人。14岁那年,有同学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毫不犹豫的说:“我要成为一个拥有10万美元的人,我准会成功的。”16岁的他中学毕业后决定不读大学,要去商界谋生,而且执意要寻找知名度高的公司。因为他要干大事。但这谈何容易。他每星期有6次去面试,一连坚持了6个星期。但他越挫越勇,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有的公司甚至去两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终于谋得一个小小记账员的工作,开启职业生涯。
他给儿子的信中用平实的话语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以撼动山峦。一个人比自己想象中的要伟大。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他就会表现出“真”的比不上别人的各种行为,而且这种感觉无法掩饰或隐瞒。那些自以为“不是很重要”的人,久而久之就真的会成为“不是很重要”的人。另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承担重大责任的能力”的人,坚信自己是“很重要”的人,真的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如果自己想成为重要人物,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承认“我确实很重要”而且要真诚的肯定,如此别人才会跟着这么想。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必须觉得自己确实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而且自己越尊重自己,别人对你的敬意也将越发强烈。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值得他人来尊重。穿着不整齐,说话带脏字,怎么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呢。一个对自己都不相信的人,谁能相信你呢,谁能愿意把任务交给你、指望你呢?正是由于时刻都有强烈的自信激励,洛克菲勒在他的职业生涯,无论面对什么挫折困境,他总是能够想出各种可行的计划、方法、手段和技巧,一步步登上石油王国的顶峰。
我想到了美国著名脱口秀奥普拉。她的童年十分不幸。她是私生女,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家境窘迫,9岁时被一个亲戚性侵害,13岁时屡次离家出走,14岁还生过一个早夭的孩子。你能想象得到吗,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多戕、长相平平、肥胖的黑人女子,却从来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后来成为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世界级名嘴。初中时,奥普拉曾填写过一个表格,内容是“20年后我会怎样”。奥普拉选择了“出名”这一项。不到20年,她就成功了。用她的话:“如果你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当上总统,也许有一天你就能如愿。”
其实心理学上验证过这个观点:自信来源于成功暗示;自卑来源于失败的暗示。你有自信,会在无形之中释放出能量,推动你走向成功;你自卑或恐惧,它也会在无形之释放出能量,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的人会因为体验到成功快乐而更加自信;失败的人也会因为体验到失败痛苦而更加自卑。心中存有怀疑,就会失败。相信会胜利,就必定成功。
自信乐观的人任何时候都是积极主动,从不后退。真所谓心想事成,境随心转。记住洛克菲勒的话:“一个人的思想是人格的核心,你自己认为是什么样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文标题: 给儿子的信读后感(苏藿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12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网络安全读后感550(网络安全教育观后感600字左右)盲人看读后感(急 求一篇毕淑敏<盲人看>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