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十大关键词解读两高报告?
7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两高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披露许多重要信息。点名赵正永、孙力军等落马腐败分子,提及侵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誉等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件。扫黑除恶、高压反腐、加强人格权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等法治重点与社会关切高度契合、形成呼应。关键词一:扫黑除恶——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9万件26.1万人,一批为害一方的“村霸”“街霸”“矿霸”被绳之以法最高法报告提出,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9万件26.1万人。一批为害一方的“村霸”“街霸”“矿霸”被绳之以法。最高检报告提出,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6.5万人,其中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6.4万人。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代表表示,过去5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累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取得了巨大成果。要一以贯之保持严惩高压态势,老百姓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同时号召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黑恶势力欺压百姓违法犯罪线索,参与到扫黑除恶斗争的行动中来。关键词二:反腐——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最高法报告提出,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等92名原中管干部。审结行贿犯罪案件1.2万件1.3万人,严惩多次行贿、巨额行贿、长期“围猎”干部的行贿犯罪。最高检报告提出,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已起诉7.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出台指导意见,会同国家监委发布典型案例,起诉行贿犯罪1.4万人。对54名逃匿、死亡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代表表示,反腐斗争任重道远,应继续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腐败源头治理力度。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手段,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平台,精准惩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关键词三:惩治网络犯罪——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最高法报告提出,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10·18”“11·20”等一批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最高检报告提出,五年间,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71.9万人,年均上升43.3%。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幕后金主、严惩团伙骨干、全力追赃挽损,起诉19.3万人。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正代表说,电信诈骗、直播诈骗等网络犯罪不断升级、手段多样、涉及面广,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威胁社会安全稳定。针对网络犯罪低龄化和区域化特点,提前做好教育和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手段辅助,强化全链条打击,坚决铲除网络犯罪滋生土壤。关键词四:打击涉民生领域犯罪——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最高法报告提出,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审结“老庆祥”等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案件,判处罪犯4523人,追赃挽损31.9亿元。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万件4.6万人。开展打击医保骗保犯罪专项行动。最高检报告提出,专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起诉8516人。对权益受损但不敢或不懂起诉的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受家暴妇女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16.7万件,是前五年的11.5倍;起诉恶意欠薪犯罪9431人,比前五年上升18.5%。北京达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子程代表建议,聚焦教育、养老、食品安全等公众关心的重点领域,加大对涉老诈骗等案件的惩治力度,全方位、多角度织密防范民生领域犯罪的“防护网”,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关键词五:加强人格权保护——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从严追诉网络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4万人最高法报告提出,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审理可视门铃侵害邻里隐私、扫码点餐侵犯个人信息、社交软件私自收集用户信息等案件。审理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名誉案。最高检报告提出,确立网络人格权保护公诉原则;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从严追诉网络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4万人;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9109件。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晖委员认为,两高报告呼应了网络时代公众对人格权保护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迭代更新,给人格权保护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持续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和监督执行工作,前瞻性、系统性地预防。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减少侵害人格权行为的发生。关键词六:保护未成年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万人最高法报告提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会同教育部等出台意见,依法严格执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家庭教育令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最高检报告提出,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万人。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建立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入职查询制度。已通过强制报告追诉犯罪5358件;推动入职查询2003万余人次,6814名有前科劣迹人员被解聘。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代表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涉国家未来,绝对不能松懈。要坚决杜绝有风险隐患的人员进入青少年教育领域,把预防犯罪工作做到前端。同时顺应社会观念的进步,把家庭教育的法律责任提到新的高度。关键词七:打击金融犯罪——审结金融犯罪案件10.1万件,从严追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最高法报告提出,审结金融犯罪案件10.1万件、金融民商事案件1037.7万件。出台惩治非法集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等犯罪司法解释,对财务造假、“老鼠仓”等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最高检报告提出,从严追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起诉18.5万人,比前五年上升28.2%。指导办理49起重大财务造假、操纵市场案。起诉洗钱犯罪4713人,是前五年的32.3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甘肃分所所长张萍委员表示,下一步需要多部门携手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测,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金融违法犯罪的警惕。关键词八:基本解决执行难——巩固拓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最高法报告提出,巩固拓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五年来,受理执行案件4577.3万件,执结451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联合信用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918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最高检报告提出,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38.4万件,比前五年上升88.5%,采纳率98.7%。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委员建议,进一步落实失信惩戒等执行威慑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的诚信监管机制。深入推进执行领域超期未发案款清理整治,加快推进民事强制执行立法进程,不断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关键词九:优化营商环境——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合法的财产权益、合同权益最高法报告提出,依法再审纠正张文中案等重大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09件283人,对290名涉案企业经营者依法宣告无罪,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合法的财产权益、合同权益。最高检报告提出,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62.1万人,比前五年上升32.3%。2021年起探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共办理相关案件5150件,3051名责任人被依法不起诉。会同公安部持续清理既未撤案又未移送起诉、长期搁置的涉企“挂案”,督促办结1.2万件。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主任冯帆代表建议,进一步围绕各类经营主体面临的法治难题,准确把握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的法律和政策界限,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关键词十:公正司法——全面排查“减假暂”案件,持续整治“纸面服刑”“提钱出狱”最高法报告提出,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的1334.5万件“减假暂”案件,对存在问题或瑕疵的5.9万件逐案整改,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坚决防止“纸面服刑”“提钱出狱”。最高检报告提出,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创设巡回检察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市级检察院开展监狱巡回检察4973次。持续整治“纸面服刑”“提钱出狱”,对判处实刑未执行或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监督收监执行7.3万人,纠正不当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24.5万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坚决防止司法不公、零容忍司法腐败。”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代表建议,坚决排除对办案活动的违法干预,守住司法公正底线,不办“人情案”“金钱案”,严惩违规减刑和“纸面服刑”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新华社记者宋佳、刘奕湛、吴文诩、黄江林、李紫薇、孙少龙、熊争艳、屈婷)北京日报客户端转载新华社报道
三个关键词读懂两高报告,你知道是哪三个关键词吗?
在两高报告上共出现了6个关键词,下面我就取其中的三个给大家简单的说道说道。
1.认罪认罚从宽。
在法律方面,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认罪,或者当犯罪嫌疑人还没有成为嫌疑人时,就能够到警局自首,那么这些人就可以得到法律的宽恕,法律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于他们的处罚。
举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某位官职较高的领导人因为贪污受贿最终被抓进了监狱,本来都已经被判处死刑了,但是因为他在被审讯的过程中有重大的突出表现,主动地承担并坦白了很多事实真相,所以最终免于死罪。
2.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谈起这个话题,还是有些让人心酸的。法律代表着正义的一方,它维护的是人们的权益,但是不法分子站在的却是法律的对立面。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两者经常会产生很大的矛盾。
一位正直的司法人员,因为不愿意维护不法人士打官司,不法人员在精神恍惚的情况下结束了司法人员的生命。正直的司法人员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间,但是她维护正义的举动会让她名垂千史。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次,无论是国家还是自我,我们都应该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自己进行相应的约束。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我们需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实守信这种优良的品质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别人的信赖,一旦有更多的人愿意把他们的信赖安放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路就会更加的好走。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敬业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的付出,不应该浑水摸鱼,每天混日子。要有奉献精神,要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而努力奋斗。
新乡市冤假错案有多少件
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
其中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这1317起案件,正是法院自我监督、自我纠错的生动体现。____纠错并不仅仅意味着平反冤案,更体现为以健全完善制度和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冤案。当错案纠正工作从集中清理变成加强制度对权力的制约时,司法纠错已经成为法院工作的新常态,____自我完善、自我创新是法院工作新常态的鲜明特征之三。司法实践永无止境,司法制度自我完善与自我创新也就永无止境,司法改革是司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强大动力来源。在两高工作报告中,司法改革都是引人关注的亮点,而且两高报告不约而同地分别把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作为改革的重点。两者不但目标明确,而且方法也有相近之处,即以去地方化排除权力对司法的干扰,保证司法权力依法、独立、公正地运行。司法改革积极推进、效果初显,已经成为法院工作的新常态。
什么是“两高”?
国家一度提出,缓解"三过" 抑制"两高" ,其中的三过是:指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那么,两高是指什么?"两高"指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于1949年10月22日,办公大楼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以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为己任,秉持司法为民之理念,致力于构筑法治社会基础,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成立于1954年,办公大楼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主要任务是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
两高工作报告: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每年度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202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了工作报告。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两高
本文标题: 两高报告读后感(如何用十大关键词解读两高报告)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877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