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渡,觅渡,渡何处》读后感刚开学不久,我就领到了《语文读本》,拿着这本厚厚的书,我随意地翻阅着,这会儿一个醒目的题目----《...
《觅渡,觅渡,渡何处》读后感
刚开学不久,我就领到了《语文读本》,拿着这本厚厚的书,我随意地翻阅着,这会儿一个醒目的题目----《觅渡,觅渡,渡何处》一下子映入到了我的眼帘,看见这个题目,不知怎么的,令我不由地想起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才发觉:这篇文章和李清照的那首词其实一点联系也没有,我也不知道自己起初怎么把这篇文章与那首词联系在一起。
这篇文章以我个人之见,我觉得作者好像是为纪念瞿秋白----一个文弱书生,最后却为共产党慷慨就义而死写的吧!
在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瞿秋白怀有多么深厚的崇敬之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那样真实的情感,你不能不为之感动,不为之折服。也许,每个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会为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出崇敬之情。
瞿秋白一介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当你看他的照片时,你会想:这个拥有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的人是那个共产党人----瞿秋白吗?是的,你没有看错,他就是瞿秋白----那个为了共产党的事业而英勇就义的瞿秋白同志。记得瞿秋白同志在黄埔军校讲课时,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了整个礼堂,你也许不会想到:大作家---丁玲当时也是其中的一位听众吧!可想而知,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地折服了一代人。
文章还讲述了瞿秋白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瞿秋白被捕时,蒋介石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希濂----一个在黄埔军校听过他的课的人,他的学生,想以师生之情劝其投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但瞿秋白并未因此而降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这句话说的多么誓死如归,把生死置之度外。
记得瞿秋白就义时才36岁,而迄今为止人们已纪念了他六十多年了,这是因为他当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才气?是,但不完全是吧!
人生就像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怎样过渡,人人求索,个个不同。瞿秋白,以一介书生,担负领导党进行军事斗争的重任;以病弱之躯慷慨就义,各显英雄本色。这样的多重角色,使他的“觅渡”别具特色,既脱离不了那个时代的束缚,又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界限。作为知识分子,他有崇高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在残酷的斗争、对立中,无论是以革命的名义,还是以反革命的暴力,都不能压制他的思考、怀疑、彷徨和追求,他的伟大、他的不朽,正在于此。
这篇文章以我个人之见,我觉得作者好像是为纪念瞿秋白----一个文弱书生,最后却为共产党慷慨就义而死写的吧!
在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瞿秋白怀有多么深厚的崇敬之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那样真实的情感,你不能不为之感动,不为之折服。也许,每个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会为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出崇敬之情。
瞿秋白一介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当你看他的照片时,你会想:这个拥有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的人是那个共产党人----瞿秋白吗?是的,你没有看错,他就是瞿秋白----那个为了共产党的事业而英勇就义的瞿秋白同志。记得瞿秋白同志在黄埔军校讲课时,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了整个礼堂,你也许不会想到:大作家---丁玲当时也是其中的一位听众吧!可想而知,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地折服了一代人。
文章还讲述了瞿秋白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瞿秋白被捕时,蒋介石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希濂----一个在黄埔军校听过他的课的人,他的学生,想以师生之情劝其投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但瞿秋白并未因此而降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这句话说的多么誓死如归,把生死置之度外。
记得瞿秋白就义时才36岁,而迄今为止人们已纪念了他六十多年了,这是因为他当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才气?是,但不完全是吧!
人生就像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怎样过渡,人人求索,个个不同。瞿秋白,以一介书生,担负领导党进行军事斗争的重任;以病弱之躯慷慨就义,各显英雄本色。这样的多重角色,使他的“觅渡”别具特色,既脱离不了那个时代的束缚,又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界限。作为知识分子,他有崇高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在残酷的斗争、对立中,无论是以革命的名义,还是以反革命的暴力,都不能压制他的思考、怀疑、彷徨和追求,他的伟大、他的不朽,正在于此。
《大有大无周恩来》读后感(1000字)
七一前夕,想读点书,找到了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散文集《觅渡》。随便翻翻,其中一篇名为《大有大无周恩来》的散文吸引了我。细细读来,使人感动,使人深思,使人孚想连篇。这篇写于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时的散文,洋洋万字,引经据典,向我们描述了总理时时处处的“有”和那许许多多的“无”,特别是那些最不该,最让人想不到、受不了的“无”:一无是死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四无是党而不私;五无是劳而无怨;六无是去不留言。散文总结道:周恩来为什么这样地感人至深,感人至久呢?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自古以来,爱民之君受人爱。“六无”为我们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高尚人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领袖的无私形象,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德圣的典范。读了三遍,感到那些远去的人啊,如今车乘着文字的扁舟款款来到我们身边,梁衡文章让他形已枯灭的生命依然在发光,依然在号召着我们。我们离那个时代已经很是遥远,许多事我们没有经历,许多事我们已不容易理解。看到老一辈说到总理的激动,看到许多人讲到总理就会流泪,今天总算找到答案,今天总算明了道理。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群小人物,我们没有总理那样权重位高,但总理大无大有的德圣形象和精神境界却可以给我们以许多思考,却可以给我们以很多人生启迪。人生一世,我们能为今后留下点什么?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或高远,或现实,或是金钱,或是名份,但总理什么也没有留下,连自己的骨灰,但他留下的精神却足以支撑一个民族。我们在规划自己人生的时候,是否也可以象总理那样,少想一些功利名禄,多想一些能做什么,做好什么呢?或许我们人生的意义就会被放大,或许我们的身后还会有人记起我们。我们总会有后代。总理为了事业没有留下子嗣,但中华亿万儿女哪个不是他的后代?我们不会没有后代,但我们把后代培育成于社会有用的人,少一些自私,多一些作为,是不是我们也是对社会的一种付出,是不是也是我们对祖国的一点贡献呢?总理位高权重,管理着一个国家,他却以人民公仆自居,永远为人民服务。我们只是一个普通党员干部,我们所做的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但我们用真心和爱心地去服务、去工作,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热情,使我们也成为爱的天使,或许我们的工作就更加受人尊敬,或许我们的工作就更加充满活力。总理立党为公,可为千秋表率,万世师表。我们是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也没有能力结党营私。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同事之间少一些隔阂,多一点关心,这样也许我们的队伍就更加团结,我们的团队就更加有战斗力。在我们周边,任劳者多,任怨者少,任劳任怨者就更少。我们的总理,可谓中国第一吃苦人,危急关头,艰苦时刻,总理总是在那里。可是什么时候听到他的牢骚怨言?劳而无怨,可为中华第一人。我们劳则不多,劳则不累,而不能有一点点怨屈,如果我们能少一点怨言,多一点劳作,这样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多一点生气,我们的工作会不会多一点幸福?至于去不留言,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太远。总理走了,什么也没说,而我们有时对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说得多了点,对得失是不是关心的多了点?少一点患得患失,多一点克己奉公,我们将会变得更加高尚,我们将会变得更加崇高。我们的总理站在道德的顶峰,如一座无形的丰碑,我们芸芸众生高山仰之,景行行之,很难超越,但我们可以接近,我们可以效仿,总理有六大无六大有成为一代德圣,而我们如果有“六小少,六小多”,是不是我们也会变得道德一点,变得更具美德一点,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一点?记得中国另一位伟人在评价白求恩时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崇拜金钱,因为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同时我们崇拜道德,因为我们向往着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望采纳、
梁衡的抒情散文,1000字左右
大无大有周恩来,很好,必须看
《大无大有周恩来》 - 读后感1976年天安门广场吊唁总理梁衡的散文《大无大有周恩来》是1998年2月为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写的,这篇文章是难得的佳作,借助互联网的威力流传很广.文章总结的“六无”让人看一遍就感动一遍,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想.
其一:
一篇催人泪下的至情文章——《大无大有周恩来》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感人的文章了,尤其是写现当代人的.一则因为现当代没有那么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二则因为没有人有这样令人倾倒的文笔.我读《大无大有周恩来》真是泪潸潸而汗涔涔了.
周恩来人格之伟大崇高,古今罕见.他一生中之“六无”,前无古人,可以肯定,也后无来者.谁能达到总理这样的人生高度啊!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没有哪一点不是人生之制高点,没有哪一点不让后人为之顶礼膜拜.人固有一死,盖棺定论时,无不想光宗耀祖,总理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死前立下遗嘱,将骨灰撒入江河.这一举动,让那些想不朽的人汗颜自愧.生而无后,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党而不私,让人为之肃然起敬.官而不显,劳而无怨,试问当今社会,谁能做到?我们的为官者,如果都以总理为榜样,把总理看成标高,那么,我们的社会不知该有多么清廉,我们的国家不知该有多么繁荣?
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有这样的一个故事.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她的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交外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人格真是举世无双!梁衡赞叹说:“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总理逝世时,我不知自己还在宇宙中的哪个角落歇息.但总理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伟大而崇高的.小时候,我是在总理的故事中长大的,再后来读天安门诗抄,读“大江歌罢掉头东”,更深刻地认识到总理对中国的影响之巨,体会到了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情怀.今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更发现,恩来总理在我心中,已经是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中国圣人!此生有幸,生而遇这样的总理;此日有幸,幸而读这样的至情文章.思想在梁衡优美的文笔中徜徉,灵魂在总理的人格光辉中飞升!其二:
周恩来手迹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是一篇感动我的文章亦或说是周恩来是一个感动我至深的人.每看一次这篇文章我总会不自觉的哭一次.以前还一心想努力学习周恩来做一个对国家大局有用的人,但是抱着这样的立场并在它的驱使下,生活中往往有一点点的不如意就要感到身心憔悴,有时甚至犹如万箭穿心,格外难受.在一次次的受挫折后我悟出一个理:作为人是不能只想着自己的梦想的,因为梦与现实的差距往往是用心力无法估量的.期望越高,痛苦也就越深.人只能甘愿平凡(并不等同于甘心平凡)并期望在一个个的平凡事业中去创造奇迹.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人.他在为国事鞠躬尽瘁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世人如何如何去尊敬他,实际上他如果是这样的想法也不会作出那样多对人民有益的事来,别人也不会想今天一样去尊重他.知道他为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功勋之后他依然保持着他的善心,这种善不只是对一个人,而是对于广大的人民--是他的国家的亦或并不是,只要是他的朋友而非敌人.事实上他就像马克思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敌人.“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不怨,去不留言”这是梁衡先生对周恩来的评价.有时间你应该看一看这片感人至深的文字.
其三: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整篇文章写了周总理一生中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和去不留言.而正是从这"大无"之中,作者又分明发现了他的主人公所拥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作者从这鲜见的人生范例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的哲学:"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反观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却削尖脑袋去贪图“有”,做梦都害怕“无”,心境被名利所禁锢,变得阴暗委琐.周总理的例子告诉我们,好的心境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它是人格、学识、品德和才能等共同酿造的结果.
《大无大有周恩来》 - 读后感1976年天安门广场吊唁总理梁衡的散文《大无大有周恩来》是1998年2月为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写的,这篇文章是难得的佳作,借助互联网的威力流传很广.文章总结的“六无”让人看一遍就感动一遍,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想.
其一:
一篇催人泪下的至情文章——《大无大有周恩来》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感人的文章了,尤其是写现当代人的.一则因为现当代没有那么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二则因为没有人有这样令人倾倒的文笔.我读《大无大有周恩来》真是泪潸潸而汗涔涔了.
周恩来人格之伟大崇高,古今罕见.他一生中之“六无”,前无古人,可以肯定,也后无来者.谁能达到总理这样的人生高度啊!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没有哪一点不是人生之制高点,没有哪一点不让后人为之顶礼膜拜.人固有一死,盖棺定论时,无不想光宗耀祖,总理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死前立下遗嘱,将骨灰撒入江河.这一举动,让那些想不朽的人汗颜自愧.生而无后,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党而不私,让人为之肃然起敬.官而不显,劳而无怨,试问当今社会,谁能做到?我们的为官者,如果都以总理为榜样,把总理看成标高,那么,我们的社会不知该有多么清廉,我们的国家不知该有多么繁荣?
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有这样的一个故事.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她的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交外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人格真是举世无双!梁衡赞叹说:“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总理逝世时,我不知自己还在宇宙中的哪个角落歇息.但总理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伟大而崇高的.小时候,我是在总理的故事中长大的,再后来读天安门诗抄,读“大江歌罢掉头东”,更深刻地认识到总理对中国的影响之巨,体会到了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情怀.今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更发现,恩来总理在我心中,已经是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中国圣人!此生有幸,生而遇这样的总理;此日有幸,幸而读这样的至情文章.思想在梁衡优美的文笔中徜徉,灵魂在总理的人格光辉中飞升!其二:
周恩来手迹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是一篇感动我的文章亦或说是周恩来是一个感动我至深的人.每看一次这篇文章我总会不自觉的哭一次.以前还一心想努力学习周恩来做一个对国家大局有用的人,但是抱着这样的立场并在它的驱使下,生活中往往有一点点的不如意就要感到身心憔悴,有时甚至犹如万箭穿心,格外难受.在一次次的受挫折后我悟出一个理:作为人是不能只想着自己的梦想的,因为梦与现实的差距往往是用心力无法估量的.期望越高,痛苦也就越深.人只能甘愿平凡(并不等同于甘心平凡)并期望在一个个的平凡事业中去创造奇迹.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人.他在为国事鞠躬尽瘁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世人如何如何去尊敬他,实际上他如果是这样的想法也不会作出那样多对人民有益的事来,别人也不会想今天一样去尊重他.知道他为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功勋之后他依然保持着他的善心,这种善不只是对一个人,而是对于广大的人民--是他的国家的亦或并不是,只要是他的朋友而非敌人.事实上他就像马克思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敌人.“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不怨,去不留言”这是梁衡先生对周恩来的评价.有时间你应该看一看这片感人至深的文字.
其三: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整篇文章写了周总理一生中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和去不留言.而正是从这"大无"之中,作者又分明发现了他的主人公所拥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作者从这鲜见的人生范例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的哲学:"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反观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却削尖脑袋去贪图“有”,做梦都害怕“无”,心境被名利所禁锢,变得阴暗委琐.周总理的例子告诉我们,好的心境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它是人格、学识、品德和才能等共同酿造的结果.
梁衡的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他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而在梁衡的人物散文中,其主人公大多带有着某种的悲剧性的色彩,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悲剧能令人崇高,梁衡在他的散文中能神飞八荒、思接千载,思之所至,情之所钟,哲理和现实生活血肉一体地融合起来.
在新时期散文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梁衡,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闪耀在星光云集的散文作家天河里。这是两个挚爱散文的普通读者的共同感受。
一位志趣相投的同事向我倾诉了他对梁衡散文的深切景仰——读了梁衡的力作《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有一股大河奔流般的人格,艺术双重震撼力,可谓刻骨铭心,感人至深。我还读过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乱世中的美神》、《晋祠》、《夏感》、《马列公园赋》等传世佳作,完全为梁衡散文洗炼、严谨、雄壮、深邃的风格所倾倒……
这是一个刹那之间打开江河大闸的话题,也是一场我心仪已久的交流。于是,我赶着心潮,欣然应答——
提起新时期前的散文家,我最喜爱鲁迅、朱自清、孙犁、张爱玲。论及新时期的散文家,我最喜爱风格灵动、精巧、典雅、机敏的贾平凹,真诚、睿智、雄浑、思辩的余秋雨,洗炼、严谨、雄壮、深邃的梁衡,真挚、淳朴、宏阔、厚重的王充闾。我买的畅销书作家贾平凹、余秋雨的散文集比较多,王充闾的散文集也买了一本,但直至现在,尚未买到一本梁衡的散文集,成为屡提屡痛的憾事。并非我未倾全力,未谋良方,而是寻遍这个黄土高原不大县城的所有书店、书摊均一无所获,托了几位书店老板赴西安代购,也是空手而归。
可是,对于自己一心向往的东西,我始终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因此,我还是通过《散文选刊》、《时文选粹》、《百年百篇经典散文》、《百年百篇经典美文》等渠道,读了梁衡二十余篇散文佳作。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每读一遍,我总是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人格得到一次升华;读《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特利尔的幽灵》、《觅渡,觅渡,渡何处?》、《乱世中的美神》、《把栏杆拍遍》、《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等,我的心灵每次都受到强烈震撼,加大了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读《晋祠》、《向天倾诉》、《武夷山——我的读后感》等,我也是激动不已,一颗心早飞入祖国的名山大川之中。读罢这二十余篇独树一帜的散文,最能表达我当时心情的就是英国学者缪尔·斯迈尔斯的话:“好书常如最精美的宝器,珍藏着人的一生思想的精华。人生的境界,主要就在于他思想的境界。所以,最好的书是金玉良言的宝库,若将其中的崇高思想铭刻于心,就成为我们忠实的伴侣和永恒的慰藉。”
我再次抱愧自己对梁衡散文这个“忠实的伴侣和永恒的慰藉”了解得太少,了解得太晚,因而,从心底生出非要买到梁衡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咏叹调》不可的剧烈冲动。我冲动,我下定了一个决心,哪怕经历黄河那么多的曲折,即使与梁衡直接联系,也一定要买回这几本书。
“欲为一代经纶手,须读数篇要紧书。”梁衡的这几本散文集,在我的心目中,即为“要紧书”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锤炼人品,提升文品的宝库。
在新时期散文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梁衡,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闪耀在星光云集的散文作家天河里。这是两个挚爱散文的普通读者的共同感受。
一位志趣相投的同事向我倾诉了他对梁衡散文的深切景仰——读了梁衡的力作《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有一股大河奔流般的人格,艺术双重震撼力,可谓刻骨铭心,感人至深。我还读过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乱世中的美神》、《晋祠》、《夏感》、《马列公园赋》等传世佳作,完全为梁衡散文洗炼、严谨、雄壮、深邃的风格所倾倒……
这是一个刹那之间打开江河大闸的话题,也是一场我心仪已久的交流。于是,我赶着心潮,欣然应答——
提起新时期前的散文家,我最喜爱鲁迅、朱自清、孙犁、张爱玲。论及新时期的散文家,我最喜爱风格灵动、精巧、典雅、机敏的贾平凹,真诚、睿智、雄浑、思辩的余秋雨,洗炼、严谨、雄壮、深邃的梁衡,真挚、淳朴、宏阔、厚重的王充闾。我买的畅销书作家贾平凹、余秋雨的散文集比较多,王充闾的散文集也买了一本,但直至现在,尚未买到一本梁衡的散文集,成为屡提屡痛的憾事。并非我未倾全力,未谋良方,而是寻遍这个黄土高原不大县城的所有书店、书摊均一无所获,托了几位书店老板赴西安代购,也是空手而归。
可是,对于自己一心向往的东西,我始终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因此,我还是通过《散文选刊》、《时文选粹》、《百年百篇经典散文》、《百年百篇经典美文》等渠道,读了梁衡二十余篇散文佳作。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每读一遍,我总是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人格得到一次升华;读《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特利尔的幽灵》、《觅渡,觅渡,渡何处?》、《乱世中的美神》、《把栏杆拍遍》、《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等,我的心灵每次都受到强烈震撼,加大了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读《晋祠》、《向天倾诉》、《武夷山——我的读后感》等,我也是激动不已,一颗心早飞入祖国的名山大川之中。读罢这二十余篇独树一帜的散文,最能表达我当时心情的就是英国学者缪尔·斯迈尔斯的话:“好书常如最精美的宝器,珍藏着人的一生思想的精华。人生的境界,主要就在于他思想的境界。所以,最好的书是金玉良言的宝库,若将其中的崇高思想铭刻于心,就成为我们忠实的伴侣和永恒的慰藉。”
我再次抱愧自己对梁衡散文这个“忠实的伴侣和永恒的慰藉”了解得太少,了解得太晚,因而,从心底生出非要买到梁衡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咏叹调》不可的剧烈冲动。我冲动,我下定了一个决心,哪怕经历黄河那么多的曲折,即使与梁衡直接联系,也一定要买回这几本书。
“欲为一代经纶手,须读数篇要紧书。”梁衡的这几本散文集,在我的心目中,即为“要紧书”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锤炼人品,提升文品的宝库。
梁衡散文集选
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夏感: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夏感: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一篇催人泪下的至情文章——《大无大有周恩来》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感人的文章了,尤其是写现当代人的.一则因为现当代没有那么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二则因为没有人有这样令人倾倒的文笔.我读《大无大有周恩来》真是泪潸潸而汗涔涔了.
周恩来人格之伟大崇高,古今罕见.他一生中之“六无”,前无古人,可以肯定,也后无来者.谁能达到总理这样的人生高度啊!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没有哪一点不是人生之制高点,没有哪一点不让后人为之顶礼膜拜.人固有一死,盖棺定论时,无不想光宗耀祖,总理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死前立下遗嘱,将骨灰撒入江河.这一举动,让那些想不朽的人汗颜自愧.生而无后,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党而不私,让人为之肃然起敬.官而不显,劳而无怨,试问当今社会,谁能做到?我们的为官者,如果都以总理为榜样,把总理看成标高,那么,我们的社会不知该有多么清廉,我们的国家不知该有多么繁荣?
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有这样的一个故事.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她的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交外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人格真是举世无双!梁衡赞叹说:“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总理逝世时,我不知自己还在宇宙中的哪个角落歇息.但总理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伟大而崇高的.小时候,我是在总理的故事中长大的,再后来读天安门诗抄,读“大江歌罢掉头东”,更深刻地认识到总理对中国的影响之巨,体会到了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情怀.今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更发现,恩来总理在我心中,已经是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中国圣人!此生有幸,生而遇这样的总理;此日有幸,幸而读这样的至情文章.思想在梁衡优美的文笔中徜徉,灵魂在总理的人格光辉中飞升!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感人的文章了,尤其是写现当代人的.一则因为现当代没有那么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二则因为没有人有这样令人倾倒的文笔.我读《大无大有周恩来》真是泪潸潸而汗涔涔了.
周恩来人格之伟大崇高,古今罕见.他一生中之“六无”,前无古人,可以肯定,也后无来者.谁能达到总理这样的人生高度啊!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没有哪一点不是人生之制高点,没有哪一点不让后人为之顶礼膜拜.人固有一死,盖棺定论时,无不想光宗耀祖,总理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死前立下遗嘱,将骨灰撒入江河.这一举动,让那些想不朽的人汗颜自愧.生而无后,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党而不私,让人为之肃然起敬.官而不显,劳而无怨,试问当今社会,谁能做到?我们的为官者,如果都以总理为榜样,把总理看成标高,那么,我们的社会不知该有多么清廉,我们的国家不知该有多么繁荣?
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有这样的一个故事.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她的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交外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人格真是举世无双!梁衡赞叹说:“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总理逝世时,我不知自己还在宇宙中的哪个角落歇息.但总理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伟大而崇高的.小时候,我是在总理的故事中长大的,再后来读天安门诗抄,读“大江歌罢掉头东”,更深刻地认识到总理对中国的影响之巨,体会到了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情怀.今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更发现,恩来总理在我心中,已经是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中国圣人!此生有幸,生而遇这样的总理;此日有幸,幸而读这样的至情文章.思想在梁衡优美的文笔中徜徉,灵魂在总理的人格光辉中飞升!
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800字
提纲:
一、题目
二、中心
三、结构提纲:1、第一段段意(写本书大概的内容)
2、第二部分(自己看书时的所思所想)
3、第三部分(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4、结尾段内容(总结概括)
这是网上的范例:
1.《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一、题目
二、中心
三、结构提纲:1、第一段段意(写本书大概的内容)
2、第二部分(自己看书时的所思所想)
3、第三部分(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4、结尾段内容(总结概括)
这是网上的范例:
1.《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觅渡,觅渡,渡何处?的读后感
作者用瞿家祠堂前的觅渡河为线索贯穿全文,用“渡何处”引喻瞿秋白对自己人生的探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心忧天下、胸怀坦荡的“绅士”革命家。在作者的笔下,瞿秋白是一个可以成为大文学家的知识分子,他身上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同时代的文学大家,而且深深地热爱着文学事业,但当自己的民族和人民陷入苦难时,在自己挚爱的文学事业和政治责任的权衡抉择中,他毅然绝然地选择了投身革命事业,用自己羸弱的身躯担负起千斤重担,在崎岖的革命道路上勇敢前行,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当然,这条路注定是崎岖的,有多少人刚上路时口号喊得震天响,在一点点困难面前就选择放弃,更何况是面临生死?秋白用他柔弱的身躯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从被捕到就义,他没有一点点的畏惧,再可怕的威胁,再丰厚的利诱,他没有一点点的屈服,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在真理和大义面前表现出了最大的坚强和从容 @xh_sky
刚开学不久,我就领到了《语文读本》,拿着这本厚厚的书,我随意地翻阅着,这会儿一个醒目的题目----《觅渡,觅渡,渡何处》一下子映入到了我的眼帘,看见这个题目,不知怎么的,令我不由地想起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
,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才发觉:这篇文章和李清照的那首词其实一点联系也没有,我也不知道自己起初怎么把这篇文章与那首词联系在一起。
这篇文章以我个人之见,我觉得作者好像是为纪念
----一个文弱书生,最后却为共产党慷慨就义而死写的吧!
在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瞿秋白怀有多么深厚的崇敬之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那样真实的情感,你不能不为之感动,不为之折服。也许,每个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会为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出崇敬之情。
瞿秋白一介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当你看他的照片时,你会想:这个拥有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的人是那个共产党人----瞿秋白吗?是的,你没有看错,他就是瞿秋白----那个为了共产党的事业而英勇就义的瞿秋白同志。记得瞿秋白同志在
讲课时,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了整个礼堂,你也许不会想到:大作家---丁玲当时也是其中的一位听众吧!可想而知,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地折服了一代人。
文章还讲述了瞿秋白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瞿秋白被捕时,
急电
去处理此事,宋希濂----一个在黄埔军校听过他的课的人,他的学生,想以师生之情劝其投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但瞿秋白并未因此而降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这句话说的多么誓死如归,把生死置之度外。
记得瞿秋白就义时才36岁,而迄今为止人们已纪念了他六十多年了,这是因为他当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才气?是,但不完全是吧!
人生就像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怎样过渡,人人求索,个个不同。瞿秋白,以一介书生,担负领导党进行军事斗争的重任;以病弱之躯慷慨就义,各显英雄本色。这样的多重角色,使他的“觅渡”别具特色,既脱离不了那个时代的束缚,又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界限。作为知识分子,他有崇高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在残酷的斗争、对立中,无论是
,还是以反革命的暴力,都不能压制他的思考、怀疑、彷徨和追求,他的伟大、他的不朽,正在于此。
,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才发觉:这篇文章和李清照的那首词其实一点联系也没有,我也不知道自己起初怎么把这篇文章与那首词联系在一起。
这篇文章以我个人之见,我觉得作者好像是为纪念
----一个文弱书生,最后却为共产党慷慨就义而死写的吧!
在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瞿秋白怀有多么深厚的崇敬之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那样真实的情感,你不能不为之感动,不为之折服。也许,每个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会为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出崇敬之情。
瞿秋白一介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当你看他的照片时,你会想:这个拥有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的人是那个共产党人----瞿秋白吗?是的,你没有看错,他就是瞿秋白----那个为了共产党的事业而英勇就义的瞿秋白同志。记得瞿秋白同志在
讲课时,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了整个礼堂,你也许不会想到:大作家---丁玲当时也是其中的一位听众吧!可想而知,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地折服了一代人。
文章还讲述了瞿秋白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瞿秋白被捕时,
急电
去处理此事,宋希濂----一个在黄埔军校听过他的课的人,他的学生,想以师生之情劝其投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但瞿秋白并未因此而降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这句话说的多么誓死如归,把生死置之度外。
记得瞿秋白就义时才36岁,而迄今为止人们已纪念了他六十多年了,这是因为他当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才气?是,但不完全是吧!
人生就像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怎样过渡,人人求索,个个不同。瞿秋白,以一介书生,担负领导党进行军事斗争的重任;以病弱之躯慷慨就义,各显英雄本色。这样的多重角色,使他的“觅渡”别具特色,既脱离不了那个时代的束缚,又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界限。作为知识分子,他有崇高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在残酷的斗争、对立中,无论是
,还是以反革命的暴力,都不能压制他的思考、怀疑、彷徨和追求,他的伟大、他的不朽,正在于此。
?。!。!,!,!,。?。!
= = 昌二学生
本文标题: 觅渡读后感8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72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