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文本细读》读后感(《名作细读》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8-23 23:46: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名作细读》读后感最近在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感慨颇多。孙先生在《序》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微观分析的幼稚和粗暴,策源地在大学课堂,长期流毒...

孙绍振《文本细读》读后感(《名作细读》读后感)

《名作细读》读后感

最近在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感慨颇多。孙先生在《序》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微观分析的幼稚和粗暴,策源地在大学课堂,长期流毒中小学,遂成顽症”,而大学教授们却又“把文本的微观分析当作是小儿科”。“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才把生命奉献给了个案分析。不是个别的个案分析,而是空前大量的。这不仅仅是把学问通俗化,也是在寻求学理的突破。”
是的,“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在当下文本解读大行其道之际,在我们浮躁于课程改革(“阅读教学”改革)之余,我们能不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细读”中去品味“经典”所在呢?我想,我还需要努力!

让“细节”绽放精彩

毋庸置疑,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文本”,“回归文本”;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道”,“语文意识”。的确如此,走进文本,精读细品,深挖细掘,教出“语文味”,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且有学者早已指出,“其他课程学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而唯有语文课,它才主要是学习文本本身的。”

然而,再看看当前某些流行的“阅读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披着新课改的外衣,打着“人文性”的旗帜,撇开文本而“高谈阔论”,营造氛围而“电闪乐鸣”!可是热闹之后,学生却惘然若失。原因何在?我想,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忽略细节”。细节,无论是文本中的细微之处,哪怕是一词一字一标点;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小插曲”,哪怕是一言一笑一叹息,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亮的教学生成点!而许多人在教学过程中却不以为然,或一笔带过,或蜻蜓点水,因对“细节”内在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其结果是失去了一次对文本深入开发,课堂再度升华的极好机会。“细微之处见功夫!”在语文教学中,关注文本细节,观照教学过程,机智巧妙设疑,积极引导探讨,往往可以形成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高潮,从而也使对文本的阅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课堂上升到一个师生融合互动的境界。

下面,笔者就不揣浅陋,以《项脊轩志》为例,以求方家指正。

当研习到“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一句时,笔者也陶然于中,得意地解说道:“借来书籍堆满书架,归有光安居于轩内,长啸高歌,多么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啊!” 突然,有学生冒出一句,“老师,借来这么多书,难道不还给人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学生附和,“是啊!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家有婢女,应该是富庶的,为什么还要向人家借书呢?这不合情理呀!”学生们议论纷纷,笔者当时一愣,也觉得言之有理!而自己备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细节(其实教参就译成“借书”),看来此处确有问题!于是圆场道,“大家读书心细如发,把老师也难住了!精神可嘉!这样,我们一起查证,看看‘借’字在此处到底作何解?”学生很兴奋!不一会儿就查到了“借,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之后师生又查了“藉”,发现“借”的繁体字就是“藉”(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最后师生统一了意见,此处“借”应作“藉”,意为“杂乱”,极言归有光家书之多!

没想到,一个“借”字倒生成了师生深入探究语言的“其乐融融”场面。

而当学生口译“后五年,吾妻来归”一句时,又出现了一幕。有位学生将其译为“过了五年,我的妻子来到归家。”他认为,这里的“归”就是指“归家”,没必要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尽管课文注解为“女子出嫁”。可能是受刚才“借”字影响,有些学生也赞同!说心里话,学生能有如此钻研精神,为师者均倍感欣慰!但在鼓励之余,错误必须得到纠正。笔者结合例证解释:“若解为‘归家’,那‘吾妻归宁’中的‘归’又当何解呢?其实‘归’乃会意字,从止,从妇省。本义就是女子出嫁。《说文》曰,‘归,女嫁也。’”在此解为‘归家’,是巧合了!”

一“借”,一“归”,细节之辩,尽管教师差点下不来台!却让我感到是多次教学此文中最好的一次。在此,笔者不由想起深圳程少堂先生所言,教学要“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而这三者之中,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

其实,除了字、词、句等文本研习外,还有些细节涉及文旨文趣的理解。

如文中借老妪之口回忆母亲一幕:“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般很少会有人在此质疑。因为母亲听到儿女呱呱啼哭而问寒问暖,本是人之常情。但有个学生却说,“老师,既然归母如此疼爱儿女,为何自己又不带着孩子睡呢?”(笔者也曾有过疑问),但这是“吹毛求疵,钻牛角尖”吗?其实并非如此。

据资料表明,归母周氏生育八个子女,就在归有光八岁那年,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因节育手术不当而过世时,尚有三子两女未育成人。那时候母亲“隔门相问”,只因自己难以照顾众姊妹,才让老妪代劳,其苦衷又有谁知?如今母亲亲切话语犹响耳际,这对于幼年丧母之人而言,是何等亲切温暖,值得眷念!实际上这是进一步赞美了母亲之美德。作者仅仅用寥寥数语,就把母疼儿之情,儿悼母之意,写得深沉感人。当笔者解说之后,学生洞察了内情,个个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须练就一双慧眼,敏锐地识别,及时地捕捉,果断地做出决策。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有可能使得“细微之处见精彩,细微之处显神奇”,而这“精彩、神奇”之中又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孙绍振文本解读《名作细读》

从教20多年,可是我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始终没有提升,面对一篇课文,除了翻阅教学参考书、在网上搜索资料之外,自己没有一点思路,不知道如何解读文本,找出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

  在内心迷茫、不知所措之际,感谢于德明老师的指导,给我推荐了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书中孙绍振老师的阅读理念和解读思路,他的分析解读既牢牢地把握作品的灵魂,又能让我们品赏到每一个音符的奇妙。

这本书共7章,既有对古现代诗词、文言文的鉴赏,又有对现代散文、小说的解读。

第一章  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灵变幻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但是在诗人眼里,只有春秋冬三季,夏季的经典诗文不多,我们熟知的,只有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和周邦彦的《苏幕遮》等很少的几首,质量上也与以春为题的诗作无法相提并论。
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是不胜枚举,占据大半部分篇幅:九种不同的古典诗情、两种不同的现代诗情、两种不同的散文美,特别是对杜牧的《江南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解读详尽,可能是本来对这两首古诗颇申喜爱,所以给我尤其印象深刻。
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的是长江南岸的春天,烟鲜花盛开,处处鸟语鸣啭。诗人没有直接说“处处”,这样就没有诗意,而是说“千里”,引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脑海里会有长江南岸是一片春天的景象。
“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句作者用大胆的省略,只提供了几个意象:水村、山郭、酒旗、风,但是能有利于诗人和读者的自由想象双向互动,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象到酒店的旗帜迎风招展,被风吹得呼啦啦响,给我们一种画面动感。
在三四句中,全诗形象的中心是楼台和烟雨。四百八十寺笼罩在江南特有的烟雨之中,因为烟雨之中的朦胧,让我们发现了寺院之美,并发出对历史的感叹!

有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原著?

我 想知道。
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这里有个之三可以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634967.html
读孙绍振的《名作细读》一-分析,微观
这学期读孙绍振的《名作细读》,首先百度搜索其人,介绍如下:祖籍,先后就读于青浦朱家角珠溪一中心,青浦城厢二中心。1952年毕业于青浦初级中学,1960毕业于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由于“反右”时期坚持为“右派”辩护之旧帐,1961年被重新分配到福建中文系。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并为翻译系讲课。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著有诗集《山海情》(合作),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孙绍振如是说》、《文学创作论》、《孙绍振默文集》(三卷)、《论变异》、《幽默五十法》、《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散文选)等。《文学创作论》获福建省10年优秀成果奖、台湾祁枫文学奖、全国写作学会一等奖,《美的结构》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扫了一眼目录,便直奔本书《自序》,读之,实乃不凡。佩服孙老师的胆识,勇气,他确实说前人所未说。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也是弱点。难在学生面对文本,一目了然,间或文字上有某些障碍,求助于注解或者工具书也不费事。这和数理化或者英语课程不同,课本上那些难点、疑点,如果教师不加阐释,学生不可能凭着自发的感性理解悟透彻。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艰巨得多,也光荣得多。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这样的教师白白辜负了自己的生命。按常理来说,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极少数,但据我多年观察,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我在问自己是不是反复推敲文本,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领悟。
试问大学中文系教授,让你们去教中学语文,在微观分析中,有多大把握能保证超越中学水准?请问古典文学的教授,有多少能把“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春风似剪刀”、“草色遥看近却无”、“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妙处说得令人心服口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究竟好在哪里?讲了多少年了,还是古典诗话中那些印象式语言。中学课堂要的是货真价实的、系统的分析,而不是玄妙的、空洞的赞美。请问美学教授,如果学生反映《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很不潇洒”,又“违反交通规则”,有多少人能够当场点出这是什么样的美学问题?有谁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回答学生的疑问:薛宝钗、繁漪、周朴园是坏人吗?对于《荷塘月色》的解读,长期限于反映“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和矛盾”,谁能从中看出文学观念和思维方法的桎梏?如果学生感觉不到郁达夫《故都的秋》里生命走向衰亡的美,应该如何应对?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学教师感到无从分析,你能告诉他们,从哪里发现矛盾?祥林嫂之死为什么没有凶手?《祝福》中的那个“我”为什么有负疚之感?对于小说是否多余,该如何阐释?为什么鲁迅在给傅斯年的信中说《狂人日记》“很幼稚,在艺术上不该这样的”?为什么又最喜欢《孔乙己》?那么《孔乙己》在艺术上成熟在哪里?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对于学习法语的转变,是可信的吗?过一天,他又故态复萌,又讨厌起法语语法来了,怎么办?在《项链》中,发现借来的项链是假的,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把真项链换回来,弥补经济上的损失?这不是更加“环环紧扣”吗?为什么《皇帝的新装》中的人物没有个性?《愚公移山》中的智叟是真正实事求是的,有智慧的,而蛮干的,正是愚公。应不应该给智叟平反?对于“愚”和“智”的转化又该如何分析?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用两节文字介绍长妈妈的名字,不是多余吗?为什么主张尽可能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的鲁迅,这样浪费篇幅?等等等等。
要解决这些微观的问题,不但要有深厚的宏观学养,而且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功夫,这种功夫,不是一般的,而是过硬的功夫。而这种过硬功夫的特点,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彻底的分析是无所畏惧的,不可穷尽的。这正是智慧的尖端,生命的高峰体验。在这样的尖端上,教授的头衔并不能保证任何优势。 微观分析的幼稚和粗暴,策源地乃在大学课堂,长期流毒中小学,遂成顽症。大学教授们应该感到惭愧,感到脸红,感到无地自容才是。但是,现实却是,悲天悯人的教授们一个个活得很滋润。这是为什么?大学的学院体制庇护了他们。学院式的评估体系,把文本的微观分析当作“小儿科”。其实,这是愚昧。不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经济科学,乃至于管理科学,微观分析都绝不是“小儿科”,而是“大学问”。美国声名赫赫的MBA,那些最名牌院校(如哈佛、西北大学)的教学,就是以个案分析为主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都可以省略。
宏观的基础研究和具体部门的应用研究,是根结连理的。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互相促进。研究宇宙以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大学问。研究一粒沙,从中看到整个世界;研究一滴水,从中看到大海;研究果子狸的病毒,从中找到克制SARS之道;研究果蝇,从中追寻长生之途,也是大学问。研究大脑血管,并不见得比研究乌贼鱼更高贵。宏观有宏观的难度和局限,微观有微观的难度和局限。二者不可偏废。但是,当前最缺乏的,可能还是微观的。当然,我并不想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大学教授,中学自有中学的问题。
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蜒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
从做学问来说,有两种方法,一种以宏观的理论建构为基础,把握了普遍的原理,然后高屋建瓴,在必要的时候,再作有限的个案的具体分析;另一种方法则是,在对宏观理论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把握以后,进行广泛的、大量的个案分析。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发展理论,甚至颠覆权威理论。走这条路的人似乎比较少,在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但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者,都是以文本分析起家的。这个办法比较艰苦,有点手工业方式。但是,也有它的优越性,就是它的基础比较雄厚。以这样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概括起来的理论,其可靠性和可行性都比较可观。
什么叫细微解读,今天才算见了。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也一定会做到对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于细微处发现美妙的风景。

读王崧舟老师《文本细读》有感

    作业教案检查工作又要开始了,对于教案上的二次备课,很多老师抱怨无内容可备,搜肠刮肚,也仅仅是只言片语,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之前,我也有同感,但是我在拜读过王崧舟老师的《文本细读》之后,这种捉襟见肘消失了,因为王老师用自身的做法诠释了文本细读的真正内涵和做法,使我不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在实践中有所提高。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本细读? 王老师说,文本细读和钻研教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系统,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钻研教材”所置身的话语系统中,钻研教材就是钻研内容,而在“文本细读”的语境中,钻研的不是剥离了语言的内容,而是言语本身;文本细读,就是将文本返回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流,作为文本的“文本”才是源。所以,文本细读就是正本清源,培根固本。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是一种有思想引领,有思想关注的技术。

    王老师借用了很多名家的话来对这个概念进行了阐释。 文本细读,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文本细读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用王尧先生的话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你在文本中出生入死,你的精神,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就会脱胎换骨,等你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你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你了;像吕叔湘先生所说的“从语言中出发,再回到语言。”也是谭学纯先生所说的,“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还像夏丏尊先生所说的,“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像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响。”像施特劳斯所说的那样,“在字里行间阅读”。你在空白处阅读,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空谷之响、韵外之旨,那就是文本细读。更像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所说,“徜徉在语言之途。”文本细读,倡导徜徉地读,你在开满鲜花的语言之途散步,目之所及,是人生的一道道风景,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让你进入一种内在的生命的澄明之境。

    王老师以《小珊迪》的文本细读为例,告诉我们文本细读既涉及到一系列深入、细腻的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关系到我们面对文本时所持的姿态和立场。那么文本细读有着哪些姿态和立场呢?即;“作者崇拜”姿态;读者崇拜姿态;文本崇拜姿态。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主张多重姿态的和平共处。无论基于何种崇拜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要选择何种细读姿态,则是教师的一种自由。
    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遇的一种砥砺和修炼,是教师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真正实现文本细读呢?王崧舟老师用他自己以及他弟子的具体事例给我们做了清楚地指导。就像王崧舟老师为了讲好《长相思》,完全是在骆驼式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的,不但搜集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章,对纳兰性德还做了“挖祖坟”式的刨根问底,最后,将这首词的36个字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并融入了他本人对纳兰的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生命的感觉,最后把这节课上的神采飞扬,掌声雷动。没有辛勤的付出,就不可能有这骄人的成就,所以,要做好文本细读,第一要敢于挑战自身的“精神惰性”。王老师说,“与读共舞”是一种幸福的折磨、痛苦的享受,是幸福和痛苦纠缠、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越是起初阶段,痛苦的感觉越是强烈,你要大胆地克服自身的精神惰性,坚持不懈,方能畅游文本细读之旅,欣赏一路美景无限。

  第二,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文本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敞开,再敞开。打开生命,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没一个标点符号,都必须抱有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的那种警觉。

  第三,你有多种方式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你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用心聆听文本的种种言说,你可以大胆的质疑,文本被你掰开,揉碎,最后被你消化、吸收。你可以感性的进入,也可以理性的进入,这样你就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第四: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所有的这些自身的资质,决定着你的细读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的。
      实际上,细读文本并没有确定的方法,细读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静下心来研读文本,品读文本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就能给你课堂上的孩子们带来丰盛的语文盛宴。
本文标题: 孙绍振《文本细读》读后感(《名作细读》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83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战争论的读后感150字(《战争论》读后感)城南旧事读后感100字(城南旧事读后感100字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