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人间世...
《人间世》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人间世》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间世》读后感 篇1二月河是我们南阳本土的作家,他创作的“帝王”系列《雍正大帝》和《乾隆大帝》长篇小说红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被大家称为“皇帝作家”。作为历史学爱好者,从高中无意中接触后就深深痴迷于他的书和他的一切。
《人间世》一书是二月河先生迄今为止首部人生笔记,共计收录杂文、随笔120余篇,绝大部分文章都是首次出版,并配有珍贵照片几十幅,对二月河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盛宴。
全书以“人生”这一永恒的命题为线索,从亲情、友情、爱情、创作感悟、生命体验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地向大家展现了二月河先生的人生历程。跟随二月河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和我们面对面、灵魂与灵魂碰撞的作者。他把自己坦坦荡荡地和盘托出,儿时的不羁、军旅生活的艰辛、和红楼梦中人、大清三帝的会晤……有笑有泪,敢爱敢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赧然。在平实中显激情,在淡雅中求深意。折射出二月河对生活深厚的感悟,对社会责任和良知的理性思考。
这一本书里收录的随笔里,尤其喜欢二月河写和几位朋友的趣闻轶事,马兴焕素描几则、乔典运、王刚、吴欢等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二月河的赤诚和大气。特别欣赏他“拿起笔,老子天下第一”的豪迈不羁的忘我创作;深深感动于他“放下笔,夹起尾巴做人”的低调平实的处世原则。他在不同场合阐明他的创作观:“我既忠实历史真实性,又忠实于艺术的真实性。当两者产生冲突时,我在总体忠实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对历史细节的描绘让位于艺术的真实性。历史小说允许虚构。”
发现二月河先生尤其喜欢用引车卖浆这个词。他在随笔里写到,我白菜也吃,豆腐也吃。哪种对我们人民身体健康有益,我就要把哪种粮食贡献出来。在我的作品里,上至高官显贵、最高统治者,下到引车卖浆、剃头理发、修脚算命的都有。社会如此纷繁复杂,我们不能用一种东西圈定生活的圈子。他曾将自己比喻为一头大象。这个温顺可爱的庞然大物,施施然踱过街头,一身轻快,乐呵呵的,总是伸出一只长鼻子,友善地触抚路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
虎与象的结合,魔与佛的转变,这就是二月河吧。
就如封面里引用而一句话: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在《人间世》这本书里,故乡白河、卧龙岗……一景一物浮现眼前,万千情绪涌上心头。这本书虽然通读了一遍,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反复品读记录。
《人间世》读后感 篇2寒来暑往、生老病死,世界的规律浩浩荡荡,疾病、死亡,人类从未克服,但也从未放弃,除了祈求上苍,医学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最后屏障,而医院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现场,“人间世”剧组将发生在医院的故事一一呈现出来,两年的记录,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救命》《理解》《团圆》《告别》《选择》《信任》《新生》《坚持》《爱》这九个主题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反应社会变革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艰难前行,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
如片中所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还清晰的记得第一集中:邹磊,男,24岁,本来正值青春年华的年龄,应该享受世上一切的美好,却患上消化道出血,生命垂危。面对年轻的生命,父母恳切的眼神,医生想尽一切办法去救治,经过多名专家会诊确定给予他血液净化治疗,期间为了保证血液及时的输注,各位医护人员甚至不惜用自己的体温去帮助血液复温。不幸的是最后还是没能战胜血液净化带来的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负责抢救的车在前医生48h不眠不休的抢救依然没有把这个花季的少年留下了。王建辉—心脏移植患者,他的癌症扩散到了心脏,急需心脏移植,他是幸运的,因为刚好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个和他匹配的脏源,50岁的心脏外科主任赵强带病操刀,在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王剑辉的手术很成功,第二天他就醒了。面对任何一个生命。我们都会不遗余力的去挽救。医生最困难的不是面对失败,最困难的是,面对这些失败带来的种种挫折,却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
生命是一个终极问题,人总要面对死亡,生命就是一条单行线,将近终点,不甘、愤怒、挣扎、恐惧。这是一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因为我们来不及思考死亡的含义。
“我的世界很小,我的世界都是我爱的人”,这是第九集《爱》的主人公—张丽君说的一番话,26岁的她怀有身孕。却不幸患上了癌症,迷茫、慌张、绝望。在打掉孩子还在尽快接受癌症治疗和等着孩子生下来后再进行治疗之间,她坚定的选择的后者,她说:“生命终结了也应该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看看,好歹我活了26年,他还没有来世界看过一眼”,为了保证胎中的宝宝健康的生长发育,张丽君甚至还要保持心情愉快。当2斤多的“小包子”平安降生后,此时,医生发现张丽君的癌症竟凶险到无法开刀治疗。当生命走到尽头,如果可以选择,你将以怎样的方式谢幕?她选择了笑着面对,保持生命最后的尊严。人生,就像在打扑克牌,如果不足够幸运,总会抓到几张烂牌,但张丽君说:“烂牌抓的'多了,也就无所输赢了”。生命不是喜剧,但她远比喜剧更有力量,直指人心。
医学的任务不是起死回生,更不是消灭疾病,医学的对象是人,是缓解人的苦痛,解救性命,但命不由人,有时候,医生拼尽力气也没有换来一个治疗的机会,有时候,医生拼到了一个机会,却没有挺过最后的难关。在这场战役中,医生与患者本是同盟,误解、争吵、沟通,医学的征途荆棘密布,医生是患者最后的希望,在生死面前,即使前途凶险,医生的天职要求他全力以赴。我们组织过成百上千次抢救,我们成功,我们失败。正是能体会这种切肤之痛,我们才能依然坚定的守护着每个人生命。医生护士患者本是战友,彼此之间需要信任与尊重,双方都多一点理解才能,还社会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医疗环境!
《人间世》读后感 篇3泡一杯清茶,读一本《人间世》,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感悟《人间世》。
《人间世》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真正的医学,让人们面对疾病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思考,不避谈失败,不忌言生死,尊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爱每一天每一分钟,爱现在,爱过程。
在疼痛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得病时多么向往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要是自己或家人能平安顺遂,无病无灾,没有任何能比这样的事情落在自己的身边更加能体现出人生幸福。但恰恰相反,人又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肆意挥霍透支着自己的体能。人应该规律生活,不能透支身体。
《人间世》中提到的抗癌妈妈张丽君,看到她,我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五味杂陈,不由考虑生死。
张丽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打牌,总有人会抽到几张烂牌,抓到手时,你就已知输了。但你不能毁牌,还不能丢掉,你只有任它摆布和玩弄,这就是操蛋的人间人世。”我不由感慨万千,自己还好好的活着,健康的活着。
《人间世》中张丽君的公公说:“想让张丽君下辈子做自己的女儿”时,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为之落泪的,人间情未了,来世再相报。忽然由衷感叹: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读《人间世》,我从中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当前医务环境如何,思考我们以后如何应对。同时当中所涉及到的医患矛盾,究其本因,是否可以避免和解决,但是它让我看到最多的是无奈,是生死。生不易,死更艰难,因为它牵绊太多的情感和眼泪。
骨肿瘤的“安仔”,为了活着,他截掉了手臂,为了活着,他做了N次化疗。他的生命如烟花一般短暂,但那种面对疾病的坚强和勇敢,却给活着的人更多启示。我想,只有直面死亡和病痛,我们才能更加感受到活着的可贵,健康的重要。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医学发展到今天,虽然我们有精准医学,有5G互联网+医疗,但是医学在病魔面前确实是渺小的且微弱的。我们时常会很无助,当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原来,医学的真相就是高明的医生也有无力回天的时候,在很多“伤医事件”的背后,是因为不少患者家属不能够接受对于自己亲人生的渴望以及现有医学水平之间的落差,这同时也给医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疾病面前,希望患者家属能够给予医护人员充分的信任,让医护人员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职责,尽力去挽救每一位患者,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人间世》直击人心,是因为它上演了在医院里的悲观离合,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一切情绪都被放大,喜悦溢于言表,悲伤难以承受,愤怒不可遏制。然而,在误解、冲突和寒心之外,又总有信任、尊重和互相理解。
《人间世》它让人重温了一个道理:一切都会败给时间,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归去。它也让人明白,世上没有什么事,能大过生死。愿:大家都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因为一生太短,我们要多一点时间去感受。死亡总是不期而至,从来不会因为年轻或者优秀网开一面,总是以无情和冷血的面貌示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巨大的命运面前,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那是一束光芒。“一息尚存,我当竭尽全力。”对于医护人员,我们要有这样的信任与信念。
闲暇时读一本《人间世》,添一份情趣,长一份长智,享一份愉悦。记录读书心得,分享精神感受,在学习中进步,在顿悟中成长,一起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吧!读书,可以让人静心、养心,提高修养。人生至美是读书,让阅读融入生活,让书香充盈心灵,让书香飘溢每一个角落。
《人间世》读后感 篇4庄子的文字难懂,庄子的境界更难懂。
幸亏有梁冬的注解与分析,才勉强理解一点。
《人间世》讲了三种情况:好人该如何入世,坏人该如何入世,以及不知道自己好坏的人该如何入世,与这个世界优雅相处。
人心难测没什么问题,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才是问题。在古代,那些至人(聪明的人),总是先正己后正人,让自己有一种金刚护体之力,然后再去治病救人。忠厚善良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世间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
用某种方式定义自己的好,就等于在定义别人的坏r。“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对别人的诋毁不愤恨,其实是对自己的保护。一个人内在的骄傲和执着是掩盖不了的。它就像一种“力”,而“力”必定也会存在一种“反作用力”。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出,人心是很险恶的,不要以为你有爱、有正义、有智慧,就可以通行无阻。因为当你自诩为好人的时候,你就播下了一颗“恶”的种子,让对立面的那个人无形中成为坏人。
与其关注十年之后的变化,不如关注十年之后有什么是不变的。进入一个新环境,要心存敬畏,要“虚而待物,唯道集虚”。努力做点儿什么并不难,难的是不做什么。
做让自己睡得着觉的事,做让别人睡得着觉的人。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三十年以后还想做吗?做从长期来看会有价值的事情,对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想都不要去想。理解人心的险恶,保持自己稳定的频率。尽人事,安天命,不求创造奇迹,但求不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外界对别人的损失,也包括内在对自己的损失。
如何与看不见自己过失的人相处。一言以蔽之,一切交流的本质,都来自六字箴言“先迎合,后引导”。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在你身边,哪怕他不会开车,哪怕他长得不是很好看,哪怕他的能力不是很强,但他的温和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跟你对抗,他只是暖暖地、温和地与你融洽相处。但是,慢慢慢慢地,他用自己的方式跟你调频,成为与你达成共识的人,你得多喜欢这个人呐!
“有用”和“无用”都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小心把手段当作目标,而“无用”只不过是手段比较标配的方法之一,本身并不是目的。
对于拥有的保持敬畏,对于想要的保持淡定。拥有那些大家都希望拥有的东西,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
自在的人会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更大。长得丑有长得丑的美德,儿女笨有笨的好处。真正的好事儿哪里是努力来的?一定是把自己的状态调到配得上这件好事儿的时候,就会有人非要给你不可了。“自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心里面没有觉得亏欠谁,也没有特别想亲近谁,谁来了也不反对,谁走了也不留恋的状态,这就是“自在”。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留下来。
我们在学习《人间世》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变化的是环境与技术,不变的是人性。
每个人,最终都是自己和自己睡觉,自己和自己吃饭,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更喜欢梁冬这个老男人了。
读《人间世》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读《人间世》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人间世》有感 篇1泡一杯清茶,读一本《人间世》,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感悟《人间世》。
《人间世》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真正的医学,让人们面对疾病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思考,不避谈失败,不忌言生死,尊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爱每一天每一分钟,爱现在,爱过程。
在疼痛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得病时多么向往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要是自己或家人能平安顺遂,无病无灾,没有任何能比这样的事情落在自己的身边更加能体现出人生幸福。但恰恰相反,人又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肆意挥霍透支着自己的体能。人应该规律生活,不能透支身体。
《人间世》中提到的抗癌妈妈张丽君,看到她,我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五味杂陈,不由考虑生死。
张丽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打牌,总有人会抽到几张烂牌,抓到手时,你就已知输了。但你不能毁牌,还不能丢掉,你只有任它摆布和玩弄,这就是操蛋的人间人世。”我不由感慨万千,自己还好好的活着,健康的活着。
《人间世》中张丽君的公公说:“想让张丽君下辈子做自己的女儿”时,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为之落泪的,人间情未了,来世再相报。忽然由衷感叹: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读《人间世》,我从中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当前医务环境如何,思考我们以后如何应对。同时当中所涉及到的医患矛盾,究其本因,是否可以避免和解决,但是它让我看到最多的是无奈,是生死。生不易,死更艰难,因为它牵绊太多的情感和眼泪。
骨肿瘤的“安仔”,为了活着,他截掉了手臂,为了活着,他做了N次化疗。他的生命如烟花一般短暂,但那种面对疾病的坚强和勇敢,却给活着的人更多启示。我想,只有直面死亡和病痛,我们才能更加感受到活着的可贵,健康的重要。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医学发展到今天,虽然我们有精准医学,有5G互联网+医疗,但是医学在病魔面前确实是渺小的且微弱的。我们时常会很无助,当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原来,医学的真相就是高明的医生也有无力回天的时候,在很多“伤医事件”的背后,是因为不少患者家属不能够接受对于自己亲人生的渴望以及现有医学水平之间的落差,这同时也给医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疾病面前,希望患者家属能够给予医护人员充分的信任,让医护人员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职责,尽力去挽救每一位患者,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人间世》直击人心,是因为它上演了在医院里的悲观离合,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一切情绪都被放大,喜悦溢于言表,悲伤难以承受,愤怒不可遏制。然而,在误解、冲突和寒心之外,又总有信任、尊重和互相理解。
《人间世》它让人重温了一个道理:一切都会败给时间,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归去。它也让人明白,世上没有什么事,能大过生死。愿:大家都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因为一生太短,我们要多一点时间去感受。死亡总是不期而至,从来不会因为年轻或者优秀网开一面,总是以无情和冷血的面貌示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巨大的命运面前,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那是一束光芒。“一息尚存,我当竭尽全力。”对于医护人员,我们要有这样的信任与信念。
闲暇时读一本《人间世》,添一份情趣,长一份长智,享一份愉悦。记录读书心得,分享精神感受,在学习中进步,在顿悟中成长,一起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吧!读书,可以让人静心、养心,提高修养。人生至美是读书,让阅读融入生活,让书香充盈心灵,让书香飘溢每一个角落。
读《人间世》有感 篇2二月河是我们南阳本土的作家,他创作的“帝王”系列三部长篇小说红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被大家称为“皇帝作家”。作为历史学爱好者,从高中无意中接触后就深深痴迷于他的书和他的一切。
《人间世》一书是二月河先生迄今为止首部人生笔记,共计收录杂文、随笔120余篇,绝大部分文章都是首次出版,并配有珍贵照片几十幅,对二月河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盛宴。
全书以“人生”这一永恒的命题为线索,从亲情、友情、爱情、创作感悟、生命体验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地向大家展现了二月河先生的人生历程。跟随二月河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和我们面对面、灵魂与灵魂碰撞的作者。他把自己坦坦荡荡地和盘托出,儿时的不羁、军旅生活的艰辛、和红楼梦中人、大清三帝的会晤……有笑有泪,敢爱敢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赧然。在平实中显激情,在淡雅中求深意。折射出二月河对生活深厚的感悟,对社会责任和良知的.理性思考。
这一本书里收录的随笔里,尤其喜欢二月河写和几位朋友的趣闻轶事,马兴焕素描几则、乔典运、王刚、吴欢等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二月河的赤诚和大气。特别欣赏他“拿起笔,老子天下第一”的豪迈不羁的忘我创作;深深感动于他“放下笔,夹起尾巴做人”的低调平实的处世原则。他在不同场合阐明他的创作观:“我既忠实历史真实性,又忠实于艺术的真实性。当两者产生冲突时,我在总体忠实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对历史细节的描绘让位于艺术的真实性。历史小说允许虚构。”
发现二月河先生尤其喜欢用引车卖浆这个词。他在随笔里写到,我白菜也吃,豆腐也吃。哪种对我们人民身体健康有益,我就要把哪种粮食贡献出来。在我的作品里,上至高官显贵、最高统治者,下到引车卖浆、剃头理发、修脚算命的都有。社会如此纷繁复杂,我们不能用一种东西圈定生活的圈子。他曾将自己比喻为一头大象。这个温顺可爱的庞然大物,施施然踱过街头,一身轻快,乐呵呵的,总是伸出一只长鼻子,友善地触抚路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
虎与象的结合,魔与佛的转变,这就是二月河吧。
就如封面里引用而一句话: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在《人间世》这本书里,故乡白河、卧龙岗……一景一物浮现眼前,万千情绪涌上心头。这本书虽然通读了一遍,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反复品读记录。
读《人间世》有感 篇3庄子的文字难懂,庄子的境界更难懂。
幸亏有梁冬的注解与分析,才勉强理解一点。
《人间世》讲了三种情况:好人该如何入世,坏人该如何入世,以及不知道自己好坏的人该如何入世,与这个世界优雅相处。
人心难测没什么问题,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才是问题。在古代,那些至人(聪明的人),总是先正己后正人,让自己有一种金刚护体之力,然后再去治病救人。忠厚善良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世间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
用某种方式定义自己的好,就等于在定义别人的坏r。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对别人的诋毁不愤恨,其实是对自己的保护。一个人内在的骄傲和执着是掩盖不了的。它就像一种“力”,而“力”必定也会存在一种“反作用力”。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出,人心是很险恶的,不要以为你有爱、有正义、有智慧,就可以通行无阻。因为当你自诩为好人的时候,你就播下了一颗“恶”的种子,让对立面的那个人无形中成为坏人。
与其关注十年之后的变化,不如关注十年之后有什么是不变的。进入一个新环境,要心存敬畏,要“虚而待物,唯道集虚”。努力做点儿什么并不难,难的是不做什么。
做让自己睡得着觉的事,做让别人睡得着觉的人。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三十年以后还想做吗?做从长期来看会有价值的事情,对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想都不要去想。理解人心的险恶,保持自己稳定的频率。尽人事,安天命,不求创造奇迹,但求不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外界对别人的损失,也包括内在对自己的损失。
如何与看不见自己过失的人相处。一言以蔽之,一切交流的本质,都来自六字箴言“先迎合,后引导”。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在你身边,哪怕他不会开车,哪怕他长得不是很好看,哪怕他的能力不是很强,但他的温和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跟你对抗,他只是暖暖地、温和地与你融洽相处。但是,慢慢慢慢地,他用自己的方式跟你调频,成为与你达成共识的人,你得多喜欢这个人呐!
“有用”和“无用”都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小心把手段当作目标,而“无用”只不过是手段比较标配的方法之一,本身并不是目的。
对于拥有的保持敬畏,对于想要的保持淡定。拥有那些大家都希望拥有的东西,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
自在的人会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更大。长得丑有长得丑的美德,儿女笨有笨的好处。真正的好事儿哪里是努力来的?一定是把自己的状态调到配得上这件好事儿的时候,就会有人非要给你不可了。“自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心里面没有觉得亏欠谁,也没有特别想亲近谁,谁来了也不反对,谁走了也不留恋的状态,这就是“自在”。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留下来。
我们在学习《人间世》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变化的是环境与技术,不变的是人性。
每个人,
最终都是自己和自己睡觉,
自己和自己吃饭,
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更喜欢梁冬这个老男人了。
梁冬说庄子《人间世》
一个人德性纯厚、信誉可靠,未必能够被别人所了解;一个人虽然不追求名声,但未必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
忠厚善良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世间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
冯学成老师说过:知止,才不会随便超越自己的半径,吃得亏,忍得气,这是需要很大的功夫的。
好人刷起存在感,也很可怕。好人在强者面前刷存在感,不仅可怕,还很可悲。
自诩为好人的人,内心通常有一种让别人不舒服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我慢”。但它常常被包裹上“我为你好”的外衣,让人不容易分辨。
很多人吃饭很快,食物被匆匆忙忙咽下之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消化。于是,这些食物就变成各种垃圾,若不能被排出体外的话,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导致慢性疾病。
不仅要在身体上放空,更重要的是把心放空。专注地把所有念头放在“放空”这件事情上,去“感受”周围的声音。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去“听”。
当你发现和一个人无法讲道理的时候,把自己做事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甚至哭泣的节奏都调整为和那个人一样,你们自然而然就能够顺畅沟通。
一个人怀揣着“我是为你好”“我是对的”等想法,哪怕他只是在心里面默默地有“我是对的”这样的念头,就形成了所谓“我执”;当他觉得“我比你聪明,比你更知道事情应该怎样做”的时候,就形成了“我慢”。
当你暗暗地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别人的时候,就会被别人暗暗地用他所拥有的执着和傲慢反击回来,你就会受到伤害。
我们可以善巧方便地去解决问题,对于别人的诋毁,要保持不愤恨,这起码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我们的所有痛苦,源自没有把自己放空。
你能够做到内心意识不动,心里很宁静,耳根也不向外听了,就完全返归内在了。
开始觉察自己。
为什么你可以觉察自己?觉察完之后又怎么样呢?之所以能够觉察自己,是因为你开始养成觉察的习惯;之所以觉察之后有价值,是因为你觉察之后发现天边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既然都不是事儿了,你就开始发现自己内在的空灵了。
不要去刷存在感。去的时候就待着、观察,不是迫不得已的话不要说,不是迫不得已的事不要做,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的频率跟集体的一样、跟领导的一样。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人生的行为艺术家,就不会认为在某个阶段的沉默不是一段伟大的“庄子艺术”了。
当你的心情是松弛的,眉眼是欢喜的,内在是空灵的,不随便评判别人,而是暖暖地看着他犯错、吹牛、撒谎…所有好东西就会汇聚于你。
对于那些控制不了的事情你就不要控制。只要顺命去做、坦荡去做,哪怕因为做不好,回来遭到惩罚,你起码不会着急上火,因为你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做了。
自己一直努力地工作,无论成功与否后来都没有因为自己为此不够努力而后悔过。
理解人心的险恶,保持自己稳定的频率。尽人事,安天命,不求创造奇迹,但求不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外界对别人的损失,也包括内在对自己的损失。
儿童教育,不仅是要教育他们如何进入社会、如何学会谋生的技能、如何发现自我、如何证得空性…最重要的是,起码让他们不要建立起对抗性的习惯。
我们这一辈子是很难去讨厌或者憎恨一个人的,因为我们没有这个习惯。
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在你身边,哪怕他不会开车,哪怕他长得不是很好看,哪怕他的能力不是很强,但他的温和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跟你对抗,他只是暖暖地、温和地与你融洽相处。但是,慢慢慢慢地,他用自己的方式跟你调频,成为与你达成共识的人,你得多喜欢这个人呐!
对于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保持敬畏;对于梦寐以求还没有获得的一切,我们应该保持淡定。
真正的好事儿哪里是努力来的?一定是把自己的状态调到配得上这件好事儿的时候,就会有人非要给你不可。
自在、喜舍、轻松、快乐、以“无用”为用等,都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只有那种状态的人而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