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最近参加读书营,跟着大家一起学习《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读书营接近尾声,我也写写我的读后感吧。,...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
最近参加读书营,跟着大家一起学习《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读书营接近尾声,我也写写我的读后感吧。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很值得父母们多看几遍,书中教父母如何正确地使用积极倾听,来捕捉孩子的内心想法,怎样表达自己的需求,用正确的方式来理解孩子,处理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亲子关系更融洽。
书中第二章提出了“行为窗口”和“问题归属”的概念。 “行为窗口”是指孩子的行为会被我们分为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不同父母的接纳范围不一样,但我们不能违背自己的真实感觉,而试图去扩大自己的接纳区,当父母感到无法接纳孩子的行为时,绝对不要虚假地接纳。“问题归属”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问题就归属于他,需要他来解决,而不是指谁做错了什么,谁出现问题。日常生活中,每当孩子拥有问题时,父母总认为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责任,主动替孩子解决各种问题,但这样孩子就会依赖父母,无法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每当遇到问题时,要清楚是谁拥有问题,该谁负责。当孩子遇到困难、拥有问题时,他的确需要帮助,但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提供帮助,而是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章至六章都是讲的“积极倾听”。 如何使用接纳性语言让孩子打开心扉,列举了12个类我们常用的错误回应。书中的事例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如何正确地使用积极倾听,不能通过指导来操纵孩子,不能打开沟通之门后又关上,不能鹦鹉学舌,不能是缺乏共情的倾听,不能在错误的时间使用积极倾听,而是应针对具体情况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反馈!
第七章讲了“我-信息”的重要性。 多说“我-信息”、少说“你-信息”。可以实事求是的对孩子说:“我很忙”、“妈妈很累”、“我要做完事才能陪你”,这叫“我-信息”。“你-信息”是:“你这孩子真缠人”、“你能不能自己玩”、“你写作业怎么这么磨蹭”。我们应多说自己,少评判别人。
第十章讲了父母的权威。 这是现在父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亲子冲突中不管是谁赢都有缺陷,我们应该寻求共赢的方法!也就是第十一章中提出的“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即第三法。第三法建立在共情和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把孩子当成人对待,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到冲突解决中,而不是每当有冲突就使用权威来压制。
总结一下我对本书的理解:
第一是接纳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帮助孩子接纳她自己的情绪,包括所有正面和负面的,但并不意味着接纳所有的行为。
第二是倾听, 以认真的态度,给予足够的尊重,倾听孩子发言,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帮孩子疏导情绪,情绪导出后,孩子更能直面问题,从而改变事实或改变情绪。
第三是表达自我,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父母也应真实地表达自我,当然,表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口头表达,也可采用书写和绘画等方式。
第四是尊重, 尊重孩子也是一种接纳,遇到事情,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认可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直接帮她决定,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是合作, 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寻找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和磨合的过程,或许刚开始孩子并不配合,或许家长会感觉别扭,又或者暂时无法找到“合作共赢”的方案,没关系,下次继续,有的问题在以后看来将不再是问题,而最主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合作”这个方式,与孩子共同适应这一处理方式。
看了这本书我发现,原来孩子的种种不配合,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理解他们,原来对待孩子,可以不使用父母权威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培养一个孩子,不仅仅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在沟通和陪伴上。同时,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同时自己要树立榜样,通过以身作则影响孩子。尊重孩子的同时,也需要尊重自己,避免为了孩子,一味牺牲自己的需求,内心抱怨,觉得自己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就是必须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让我们一起做个诚实的父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孩子需要时,做孩子的积极倾听者,合格的咨询顾问,做个不被开除的父母。
爱,如其所是,而非我所想。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很值得父母们多看几遍,书中教父母如何正确地使用积极倾听,来捕捉孩子的内心想法,怎样表达自己的需求,用正确的方式来理解孩子,处理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亲子关系更融洽。
书中第二章提出了“行为窗口”和“问题归属”的概念。 “行为窗口”是指孩子的行为会被我们分为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不同父母的接纳范围不一样,但我们不能违背自己的真实感觉,而试图去扩大自己的接纳区,当父母感到无法接纳孩子的行为时,绝对不要虚假地接纳。“问题归属”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问题就归属于他,需要他来解决,而不是指谁做错了什么,谁出现问题。日常生活中,每当孩子拥有问题时,父母总认为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责任,主动替孩子解决各种问题,但这样孩子就会依赖父母,无法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每当遇到问题时,要清楚是谁拥有问题,该谁负责。当孩子遇到困难、拥有问题时,他的确需要帮助,但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提供帮助,而是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章至六章都是讲的“积极倾听”。 如何使用接纳性语言让孩子打开心扉,列举了12个类我们常用的错误回应。书中的事例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如何正确地使用积极倾听,不能通过指导来操纵孩子,不能打开沟通之门后又关上,不能鹦鹉学舌,不能是缺乏共情的倾听,不能在错误的时间使用积极倾听,而是应针对具体情况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反馈!
第七章讲了“我-信息”的重要性。 多说“我-信息”、少说“你-信息”。可以实事求是的对孩子说:“我很忙”、“妈妈很累”、“我要做完事才能陪你”,这叫“我-信息”。“你-信息”是:“你这孩子真缠人”、“你能不能自己玩”、“你写作业怎么这么磨蹭”。我们应多说自己,少评判别人。
第十章讲了父母的权威。 这是现在父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亲子冲突中不管是谁赢都有缺陷,我们应该寻求共赢的方法!也就是第十一章中提出的“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即第三法。第三法建立在共情和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把孩子当成人对待,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到冲突解决中,而不是每当有冲突就使用权威来压制。
总结一下我对本书的理解:
第一是接纳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帮助孩子接纳她自己的情绪,包括所有正面和负面的,但并不意味着接纳所有的行为。
第二是倾听, 以认真的态度,给予足够的尊重,倾听孩子发言,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帮孩子疏导情绪,情绪导出后,孩子更能直面问题,从而改变事实或改变情绪。
第三是表达自我,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父母也应真实地表达自我,当然,表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口头表达,也可采用书写和绘画等方式。
第四是尊重, 尊重孩子也是一种接纳,遇到事情,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认可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直接帮她决定,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是合作, 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寻找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和磨合的过程,或许刚开始孩子并不配合,或许家长会感觉别扭,又或者暂时无法找到“合作共赢”的方案,没关系,下次继续,有的问题在以后看来将不再是问题,而最主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合作”这个方式,与孩子共同适应这一处理方式。
看了这本书我发现,原来孩子的种种不配合,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理解他们,原来对待孩子,可以不使用父母权威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培养一个孩子,不仅仅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在沟通和陪伴上。同时,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同时自己要树立榜样,通过以身作则影响孩子。尊重孩子的同时,也需要尊重自己,避免为了孩子,一味牺牲自己的需求,内心抱怨,觉得自己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就是必须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让我们一起做个诚实的父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孩子需要时,做孩子的积极倾听者,合格的咨询顾问,做个不被开除的父母。
爱,如其所是,而非我所想。
《PET父母效能训练》1-5章
第一次接触《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懂得了想要实现孩子心智、情绪的健康成长,父母需要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第一次了解到什么叫“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
第一章
父母总是被指责,而非受训练
本章中提到父母一般都以来于上一辈人的经验,从而被分为“输家”“赢家”和“骑墙派”三类。而通过PET训练可以带给家长和孩子新的沟通方式,从而成为高效能的父母,父母需要学会不加批判的倾听和坦诚的与孩子沟通。
第二章
父母是人,不是神
所有的父母都是凡人,对于孩子的态度可分为接纳或者不接纳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父母的对孩子的可接纳行为会随着环境,心情,或某种可定的时期而增多或者减少,但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最真实的自己,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很好的接纳孩子的行为,从而让孩子更加了解父母的感受,互相尊重,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在自己面前是很真实的,虚假的接纳会让孩子接受到“混合信息”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诚信表示怀疑,从而对亲子关系造成严重的伤害。
是谁拥有问题的
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问题归属原则。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父母的问题—质面技巧
孩子的问题—倾听技巧
第三章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接纳性语言
接纳性语言会让孩子打开心扉乐于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能够协助孩子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能够使孩子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
用非语言表达接纳:1.用不干涉的方式来表达接纳。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相信孩子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2.用被动倾听表示接纳。运用沉默,附和,表情等方式来回应孩子,从而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接纳,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并自己提出如果结局问题。3.用语言来表示接纳。这里提到来父母在还孩子相处中的12种沟通障碍:1)命令、指挥、控制;2)警告、训诫、威胁;3)规劝、说教、布道;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5)说教、教育、进行逻辑辩论;6)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7)赞扬、表示赞同;8)归类、嘲笑、羞辱;9)解释、分析、诊断;10)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11)调查、质问、审问;12)回避、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
回应孩子的简单方式为“门把手”法。把问题留给别人,试图引导孩子多说,并解决问题。学会用积极倾听的方式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一定要注意倾听的时机,并且肯定孩子的真实感受,接受孩子的所有感受,孩子就会原因敞开心扉,并提升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让积极倾听发挥作用
1.将问题的归属权交给孩子,通过积极倾听的方式让孩子有认同感,并提示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倾听可以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情绪认识的很清楚,虽然有时的交谈并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可以让她学会转移注意去做其他的事情,不会一直在一种情绪上纠结。
2.父母应在倾听是避免12种沟通障碍,试图去改变孩子的想法,或者将自己想法强加给孩子的暗示都会让倾听起到反作用,最长见的有5种,1)应该引导来操纵孩子、2)通过评价、说教等方式交谈、3)鹦鹉学舌的方式,4)缺乏共情的倾听、对与孩子的真实感受没有回应,孩子会认为没有得到理解、5)在错误的时间使用积极倾听。当孩子出现面部表情、起身离开、坐立不安等行为,家长应停止交谈。
第五章 如何倾听不会说话的婴幼儿
首先要了解婴儿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需求都有哪些,并且用积极倾听协助婴儿,要准确有效的倾听孩子的非语言交流,以便于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有机会去满足他自己的需求,孩子的问题是这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不要急于接受孩子的问题!
第一章
父母总是被指责,而非受训练
本章中提到父母一般都以来于上一辈人的经验,从而被分为“输家”“赢家”和“骑墙派”三类。而通过PET训练可以带给家长和孩子新的沟通方式,从而成为高效能的父母,父母需要学会不加批判的倾听和坦诚的与孩子沟通。
第二章
父母是人,不是神
所有的父母都是凡人,对于孩子的态度可分为接纳或者不接纳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父母的对孩子的可接纳行为会随着环境,心情,或某种可定的时期而增多或者减少,但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最真实的自己,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很好的接纳孩子的行为,从而让孩子更加了解父母的感受,互相尊重,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在自己面前是很真实的,虚假的接纳会让孩子接受到“混合信息”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诚信表示怀疑,从而对亲子关系造成严重的伤害。
是谁拥有问题的
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问题归属原则。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父母的问题—质面技巧
孩子的问题—倾听技巧
第三章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接纳性语言
接纳性语言会让孩子打开心扉乐于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能够协助孩子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能够使孩子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
用非语言表达接纳:1.用不干涉的方式来表达接纳。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相信孩子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2.用被动倾听表示接纳。运用沉默,附和,表情等方式来回应孩子,从而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接纳,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并自己提出如果结局问题。3.用语言来表示接纳。这里提到来父母在还孩子相处中的12种沟通障碍:1)命令、指挥、控制;2)警告、训诫、威胁;3)规劝、说教、布道;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5)说教、教育、进行逻辑辩论;6)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7)赞扬、表示赞同;8)归类、嘲笑、羞辱;9)解释、分析、诊断;10)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11)调查、质问、审问;12)回避、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
回应孩子的简单方式为“门把手”法。把问题留给别人,试图引导孩子多说,并解决问题。学会用积极倾听的方式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一定要注意倾听的时机,并且肯定孩子的真实感受,接受孩子的所有感受,孩子就会原因敞开心扉,并提升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让积极倾听发挥作用
1.将问题的归属权交给孩子,通过积极倾听的方式让孩子有认同感,并提示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倾听可以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情绪认识的很清楚,虽然有时的交谈并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可以让她学会转移注意去做其他的事情,不会一直在一种情绪上纠结。
2.父母应在倾听是避免12种沟通障碍,试图去改变孩子的想法,或者将自己想法强加给孩子的暗示都会让倾听起到反作用,最长见的有5种,1)应该引导来操纵孩子、2)通过评价、说教等方式交谈、3)鹦鹉学舌的方式,4)缺乏共情的倾听、对与孩子的真实感受没有回应,孩子会认为没有得到理解、5)在错误的时间使用积极倾听。当孩子出现面部表情、起身离开、坐立不安等行为,家长应停止交谈。
第五章 如何倾听不会说话的婴幼儿
首先要了解婴儿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需求都有哪些,并且用积极倾听协助婴儿,要准确有效的倾听孩子的非语言交流,以便于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有机会去满足他自己的需求,孩子的问题是这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不要急于接受孩子的问题!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书笔记11-16章
第11章 “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1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是一种不涉及权力的方法,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有更大的执行决策的动力,因为它使用了参与原则,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她是被信任的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
2.这种方式更具有创造性,在解决冲突时更为有效,同时可以满足孩子和父母的需求,是每个人都满意
3.可以发展孩子思考能力;
4.少了敌意,多了爱;
5.要求较少的强制执行;
6.消除了对权力的需求,父母和孩子是相互尊重的;
7.第三法触及真实的问题。把孩子当作成人来对待,对孩子有“心理治疗”的效果
第十二章 对“没有输家”方法的恐惧和顾虑
本章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家长对使用第三法的担忧,担忧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只是换了和说法,担忧,担忧是不是被视为软弱的表现,担忧没有办法“群体做出决策,担忧是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等等…文中引用大量的实例来证明第三法的可实施性,和他的优势,以及对于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展示,父母在获得尊重的同时,孩子也获得了尊重,第三法的确会导致孩子失去恐惧为基础的尊重,但他们会在第三法中获得真正的尊重,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第十三章 让“没有输家”方法发挥作用
1.本章主要讲如何应用第三法在不同年龄阶段中都可以用。
6个步骤:
1)确认并界定冲突
2)找到各种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3)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4)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5)执行解决方案
6)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积极倾听和“我-信息”的必要性
积极倾听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并被父母认同和接受,同时他们所提出来的方案都是父母最想听到的
“我-信息”的表达可以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真实感受,从而传递“我也是一个有需求和感情的人”我有权享受我的生活。等信息,让孩子去理解父母,同时她会做出父母希望看到的事情。
2.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1)刚开始时候孩子可能会不信任和抗拒
处理这种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暂时停止解决问题,试试用同理心的态度去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传达“我-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孩子的抗拒,
2)找不到解决方案怎么办
继续讨论;返回步骤二;暂停解决,第二天再开始;发出强烈请假,正面积极的去引导孩子尝试;将困难公开讨论,试着找出潜在问题在解决。
3)不可以将惩罚纳入决策,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不信任
4)当约定被破坏时,当孩子没有遵守约定时,父母要坦诚的应对,向孩子发出“我-信息”没有责备、贬低、抱怨、威胁;发现有必要对问题重新讨论,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希望帮助孩子找到方案,来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承诺。
5)当孩子已经习惯了胜利,应该坚持原则,态度要更加强硬,有更加坚定的态度,摆脱他们之前的妥协,需要更多的运用倾听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3.解决孩子之间冲突的“没有输家”方法
1)完全置身冲突之外
2)沟通之门开启法,邀请孩子开口谈话
3)积极倾听
4.当父母都陷入亲子冲突时
1)每个人都保持独立,每个人都要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孩子希望看到真实的爸爸妈妈,并且及时讨论出每个人都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十四章 父母如何避免被开除
父母会和孩子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冲突,有些问题第三法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比如价值观的冲突、公民权利的问题,或者强行像孩子施加教导的方式的时候就会引发冲突,父母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成长变化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同时去告诉孩子很多道理,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学会接受孩子的不改变,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的行为,真诚的对待孩子真诚的对待自己,通过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法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加的自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感受到尊重。
第十五章 父母如何调整自身以预防亲子冲突
那个孩子都是成长变化的个体,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称为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们称为自己一样的人,将自己的首要关系变为夫妻关系还是两个人都投入好孩子的身上,如果是前者,孩子们就会更多的被控制,如果是后者,那么家长会觉得很累,所以最好的就是把他们当成朋友去看待,而不是要求他们称为自己。
第十六章 孩子和其他“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孩子在社会上接触到更多的人的时候都有可能去伤害孩子,对于这样的行为父母应该去维护孩子,应该提倡废除这样的相处方式,提倡和支持给学校带来改革创新的想法和项目。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的民主和谐。
1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是一种不涉及权力的方法,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有更大的执行决策的动力,因为它使用了参与原则,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她是被信任的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
2.这种方式更具有创造性,在解决冲突时更为有效,同时可以满足孩子和父母的需求,是每个人都满意
3.可以发展孩子思考能力;
4.少了敌意,多了爱;
5.要求较少的强制执行;
6.消除了对权力的需求,父母和孩子是相互尊重的;
7.第三法触及真实的问题。把孩子当作成人来对待,对孩子有“心理治疗”的效果
第十二章 对“没有输家”方法的恐惧和顾虑
本章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家长对使用第三法的担忧,担忧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只是换了和说法,担忧,担忧是不是被视为软弱的表现,担忧没有办法“群体做出决策,担忧是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等等…文中引用大量的实例来证明第三法的可实施性,和他的优势,以及对于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展示,父母在获得尊重的同时,孩子也获得了尊重,第三法的确会导致孩子失去恐惧为基础的尊重,但他们会在第三法中获得真正的尊重,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第十三章 让“没有输家”方法发挥作用
1.本章主要讲如何应用第三法在不同年龄阶段中都可以用。
6个步骤:
1)确认并界定冲突
2)找到各种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3)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4)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5)执行解决方案
6)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积极倾听和“我-信息”的必要性
积极倾听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并被父母认同和接受,同时他们所提出来的方案都是父母最想听到的
“我-信息”的表达可以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真实感受,从而传递“我也是一个有需求和感情的人”我有权享受我的生活。等信息,让孩子去理解父母,同时她会做出父母希望看到的事情。
2.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1)刚开始时候孩子可能会不信任和抗拒
处理这种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暂时停止解决问题,试试用同理心的态度去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传达“我-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孩子的抗拒,
2)找不到解决方案怎么办
继续讨论;返回步骤二;暂停解决,第二天再开始;发出强烈请假,正面积极的去引导孩子尝试;将困难公开讨论,试着找出潜在问题在解决。
3)不可以将惩罚纳入决策,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不信任
4)当约定被破坏时,当孩子没有遵守约定时,父母要坦诚的应对,向孩子发出“我-信息”没有责备、贬低、抱怨、威胁;发现有必要对问题重新讨论,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希望帮助孩子找到方案,来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承诺。
5)当孩子已经习惯了胜利,应该坚持原则,态度要更加强硬,有更加坚定的态度,摆脱他们之前的妥协,需要更多的运用倾听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3.解决孩子之间冲突的“没有输家”方法
1)完全置身冲突之外
2)沟通之门开启法,邀请孩子开口谈话
3)积极倾听
4.当父母都陷入亲子冲突时
1)每个人都保持独立,每个人都要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孩子希望看到真实的爸爸妈妈,并且及时讨论出每个人都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十四章 父母如何避免被开除
父母会和孩子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冲突,有些问题第三法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比如价值观的冲突、公民权利的问题,或者强行像孩子施加教导的方式的时候就会引发冲突,父母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成长变化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同时去告诉孩子很多道理,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学会接受孩子的不改变,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的行为,真诚的对待孩子真诚的对待自己,通过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法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加的自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感受到尊重。
第十五章 父母如何调整自身以预防亲子冲突
那个孩子都是成长变化的个体,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称为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们称为自己一样的人,将自己的首要关系变为夫妻关系还是两个人都投入好孩子的身上,如果是前者,孩子们就会更多的被控制,如果是后者,那么家长会觉得很累,所以最好的就是把他们当成朋友去看待,而不是要求他们称为自己。
第十六章 孩子和其他“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孩子在社会上接触到更多的人的时候都有可能去伤害孩子,对于这样的行为父母应该去维护孩子,应该提倡废除这样的相处方式,提倡和支持给学校带来改革创新的想法和项目。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的民主和谐。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书笔记
第六章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前面的5章中起到孩子有问题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本章中主要以当父母拥有问题时,应该如何和孩子表达—面质的技巧
通常情况下很多家长在面质孩子都会采用很多无效的方法,如:命令、指示、指挥、警告、训诫、威胁、劝告、布道、说教、建议、提出意见或解决方案。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收到“贬损的信息”会排斥孩子的性格,轻视这个人,粉碎他的自尊,强调他的不足,对他的个性下一个评判。
1.质面孩子的有效方法
“你—信息”和“我—信息”
当父母拥有问题时,应该对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首先要像孩子传递描述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会从家长传递的信息,让孩子了解到她的行为带给爸爸妈妈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同时会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即:
行为+感受+影响
2)敞开心扉去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从而从自身出发改变,这样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第七章 让“我—信息”发挥作用
1.经过伪装的“你—信息”
这种信息看似以“我”开头,但实际上依旧会以“你”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包含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抱怨、指责……
2.初始情绪和次要情绪会给孩子不同的感受,而往往读物会把次要情绪表达的很彻底,而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其实它是父母在经历过一段最初的情绪后产生的一种东西。会让孩子的感情中转化为“你—信息”而如果父母能够真切的表达初始情绪,那么将会有惊人的效果。
3.“我—信息”能够产生的效果
1)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2)会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解人意、富有责任感的人;
4.向幼儿发送非语言的“我—信息”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采取非语言表达“我—信息”eg:动作、表情等方式。
5.“我—信息”的其他应用
1)称赞
表扬孩子的行为,或者做事情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将称赞视为一种奖励,从而重复这种行为的次数。
2)预防问题的出现
3)“我—信息”如何导向问题解决
第八章 通过改变环境,改变不可接纳行为
1.丰富环境内容。让孩子做有意思的事情,为孩子提供一个独立创作的空间;
2.减少环境刺激可以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3.使环境简单方便;
4.在环境里设定限制;
5.做好儿童安全防护;
6.用另一种活动代替;
7.让孩子对环境变化做好准备;
8.与大些的孩子一起提前做好计划。
第九章 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谁应该赢
冲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家庭中的冲突,一旦被公开表达,并被称为一种自然现象所接受,其影响对孩子来说远远大于父母所想象的影响更为健康。关键是如何解决冲突!
1.亲子权利争夺战:谁输谁赢
大多数都是非输既赢的方式
2.解决冲突的两种方法:输与赢
无论是父母赢还是孩子赢,都会对另一方的需求造成不满足,从而使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总有一方会产生不利于关系和睦的情绪或者抱怨。
第十章 父母的权威:是否不要且合理
1.什么是权威
权威来源于父母拥有孩子所需要的特定事物;
“心量”赋予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权力。
2.父母权威的严重局限
1)会让孩子变得懦弱,胆小和紧张;让孩子常常产生仇恨,会伤害孩子的身体或心灵。
2)当父母的权威用尽的时候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会减少很多,这个时候父母的权威就不在让孩子那么重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运用权威来改变孩子行为具有一个重大缺陷:父母用光了他们的权利,除非父母给出的经历或惩罚是孩子特别想要的。
3)父母的权威对于孩子的影响
(抵抗、违抗、反抗、反对、怨恨、愤怒,敌对、攻击、报复、回击、撒谎、隐瞒情绪,责怪他人、告状、欺骗等)
3.父母权威的进一步探讨
1)孩子也想要权威和限制
当父母使用限制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时,孩子会感觉更加安全,如果他们不使用权利设限,他们的孩子将会感觉到父母不关心他们,不爱他们了。
2)如果父母能保持前后一致,使用权利难道不好么
最好是前后一致的,孩子会习惯性的去知道什么行为可以得到奖励,什么行为会受到惩罚,如果前后不一致,就会让孩子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做,会出现沮丧、困惑、气愤甚至神经紧张。
3)将权利和权威运用到亲子关系中是不道德的,并且对于孩子本身来说并没有提升,使用权威实际上会削弱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力,由于缺乏解决人际冲突的其他知识和经验,权利一致存在于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中。
前面的5章中起到孩子有问题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本章中主要以当父母拥有问题时,应该如何和孩子表达—面质的技巧
通常情况下很多家长在面质孩子都会采用很多无效的方法,如:命令、指示、指挥、警告、训诫、威胁、劝告、布道、说教、建议、提出意见或解决方案。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收到“贬损的信息”会排斥孩子的性格,轻视这个人,粉碎他的自尊,强调他的不足,对他的个性下一个评判。
1.质面孩子的有效方法
“你—信息”和“我—信息”
当父母拥有问题时,应该对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首先要像孩子传递描述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会从家长传递的信息,让孩子了解到她的行为带给爸爸妈妈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同时会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即:
行为+感受+影响
2)敞开心扉去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从而从自身出发改变,这样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第七章 让“我—信息”发挥作用
1.经过伪装的“你—信息”
这种信息看似以“我”开头,但实际上依旧会以“你”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包含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抱怨、指责……
2.初始情绪和次要情绪会给孩子不同的感受,而往往读物会把次要情绪表达的很彻底,而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其实它是父母在经历过一段最初的情绪后产生的一种东西。会让孩子的感情中转化为“你—信息”而如果父母能够真切的表达初始情绪,那么将会有惊人的效果。
3.“我—信息”能够产生的效果
1)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2)会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解人意、富有责任感的人;
4.向幼儿发送非语言的“我—信息”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采取非语言表达“我—信息”eg:动作、表情等方式。
5.“我—信息”的其他应用
1)称赞
表扬孩子的行为,或者做事情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将称赞视为一种奖励,从而重复这种行为的次数。
2)预防问题的出现
3)“我—信息”如何导向问题解决
第八章 通过改变环境,改变不可接纳行为
1.丰富环境内容。让孩子做有意思的事情,为孩子提供一个独立创作的空间;
2.减少环境刺激可以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3.使环境简单方便;
4.在环境里设定限制;
5.做好儿童安全防护;
6.用另一种活动代替;
7.让孩子对环境变化做好准备;
8.与大些的孩子一起提前做好计划。
第九章 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谁应该赢
冲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家庭中的冲突,一旦被公开表达,并被称为一种自然现象所接受,其影响对孩子来说远远大于父母所想象的影响更为健康。关键是如何解决冲突!
1.亲子权利争夺战:谁输谁赢
大多数都是非输既赢的方式
2.解决冲突的两种方法:输与赢
无论是父母赢还是孩子赢,都会对另一方的需求造成不满足,从而使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总有一方会产生不利于关系和睦的情绪或者抱怨。
第十章 父母的权威:是否不要且合理
1.什么是权威
权威来源于父母拥有孩子所需要的特定事物;
“心量”赋予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权力。
2.父母权威的严重局限
1)会让孩子变得懦弱,胆小和紧张;让孩子常常产生仇恨,会伤害孩子的身体或心灵。
2)当父母的权威用尽的时候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会减少很多,这个时候父母的权威就不在让孩子那么重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运用权威来改变孩子行为具有一个重大缺陷:父母用光了他们的权利,除非父母给出的经历或惩罚是孩子特别想要的。
3)父母的权威对于孩子的影响
(抵抗、违抗、反抗、反对、怨恨、愤怒,敌对、攻击、报复、回击、撒谎、隐瞒情绪,责怪他人、告状、欺骗等)
3.父母权威的进一步探讨
1)孩子也想要权威和限制
当父母使用限制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时,孩子会感觉更加安全,如果他们不使用权利设限,他们的孩子将会感觉到父母不关心他们,不爱他们了。
2)如果父母能保持前后一致,使用权利难道不好么
最好是前后一致的,孩子会习惯性的去知道什么行为可以得到奖励,什么行为会受到惩罚,如果前后不一致,就会让孩子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做,会出现沮丧、困惑、气愤甚至神经紧张。
3)将权利和权威运用到亲子关系中是不道德的,并且对于孩子本身来说并没有提升,使用权威实际上会削弱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力,由于缺乏解决人际冲突的其他知识和经验,权利一致存在于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中。
又读PET父母效能训练-2
1 一 这一章,我们开始接触PET的核心理念之一:问题归属原则。
写一写你的行为窗口,什么行为是可以接纳的,什么行为是不可以接纳的,什么行为你的接纳线是变动的。
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接受,但孩子看ipad超过规定时间不能接受。
2 回想生活中的小例子,哪件事儿,孩子在问题区,哪件事儿,你在问题区,哪件事儿,你和孩子都在问题区。
当自己因为其他事情有压力或者情绪时,对孩子的接纳度降低
这一章,接触了PET的核心理念之一:问题归属原则。这里的问题,不是说谁做错了什么,谁出现问题,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就拥有问题,问题也就归属于他。
自己不需要去解决每个人的问题,是人不是神,人本主义原则。
可能会遇到三种情况:
1 “孩子拥有问题”,指生活中孩子的需求受到影响,和父母无关。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和好朋友吵架,这个问题是孩子遇到的,属于孩子需要解决的事情。
2 “父母拥有问题”,指孩子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行为结果影响到了父母的需求满足。比如孩子在客厅听音乐过于吵闹,影响了父母在房间里工作。
3 还有一种是“属于双方的问题”,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同时受到影响的情况。比如孩子早上起床太慢,导致上学过晚,也影响到了父母上班。
针对这三种情况,P.E.T.都有相应的沟通技巧,孩子的问题对应的是倾听技巧。父母给孩子传递的是“你似乎遇到困难了,需要我的帮助吗?” 但不提供协助的当式:通过积极倾听,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应父母的问题应用面质性技巧。 嘿,我遇到一个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而属于双方的问题对应的是第三法。
养成一个习惯,经常问自己:现在谁处在问题区?
沟通技巧和面质技巧的成功运用,可以扩大无问题区,使得双方无须面对任何问题,彼此都可以满足自己需求。
而在界定问题归属的时候,就要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对孩子行为的接纳度。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各种行为,父母都是有接纳的部分,也有不接纳的部分。什么是行为:行为指的是你的孩子所做的和所说的,并不是你对那个行为的评价。比如,孩子把袜子丢在地板上,是一种行为。贴上标签说邋遢,这是对行为的评价。
对于同一个孩子的行为,不同的父母,接纳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更善于接纳,有的人则相对苛刻。同一个父母,对于不同的孩子的接纳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很多人更容易接纳女孩子,而不是男孩子。同一个父母,也可能由于心情的影响,对孩子同一个行为有不同的接纳。同一个父母,同一个孩子,同一个行为,可能因为所在环境,身边人的变动,而接纳度不同。所以,对于一个行为是不是可以接纳,有三个不同的影响因素:父母、孩子、环境。
注意一个概念:虚假接纳。父母本身并不接纳孩子的行为,却不告诉孩子,假装接纳,从而,让孩子内心产生分裂,左右为难。爸爸和妈妈不必保持统一战线,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总结:父母做真实的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真实地表达自己,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清楚的界定谁处在问题区,去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
父母学会界定问题的归属,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也不必背负孩子的问题,父母更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作为协助者,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写一写你的行为窗口,什么行为是可以接纳的,什么行为是不可以接纳的,什么行为你的接纳线是变动的。
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接受,但孩子看ipad超过规定时间不能接受。
2 回想生活中的小例子,哪件事儿,孩子在问题区,哪件事儿,你在问题区,哪件事儿,你和孩子都在问题区。
当自己因为其他事情有压力或者情绪时,对孩子的接纳度降低
这一章,接触了PET的核心理念之一:问题归属原则。这里的问题,不是说谁做错了什么,谁出现问题,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就拥有问题,问题也就归属于他。
自己不需要去解决每个人的问题,是人不是神,人本主义原则。
可能会遇到三种情况:
1 “孩子拥有问题”,指生活中孩子的需求受到影响,和父母无关。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和好朋友吵架,这个问题是孩子遇到的,属于孩子需要解决的事情。
2 “父母拥有问题”,指孩子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行为结果影响到了父母的需求满足。比如孩子在客厅听音乐过于吵闹,影响了父母在房间里工作。
3 还有一种是“属于双方的问题”,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同时受到影响的情况。比如孩子早上起床太慢,导致上学过晚,也影响到了父母上班。
针对这三种情况,P.E.T.都有相应的沟通技巧,孩子的问题对应的是倾听技巧。父母给孩子传递的是“你似乎遇到困难了,需要我的帮助吗?” 但不提供协助的当式:通过积极倾听,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应父母的问题应用面质性技巧。 嘿,我遇到一个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而属于双方的问题对应的是第三法。
养成一个习惯,经常问自己:现在谁处在问题区?
沟通技巧和面质技巧的成功运用,可以扩大无问题区,使得双方无须面对任何问题,彼此都可以满足自己需求。
而在界定问题归属的时候,就要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对孩子行为的接纳度。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各种行为,父母都是有接纳的部分,也有不接纳的部分。什么是行为:行为指的是你的孩子所做的和所说的,并不是你对那个行为的评价。比如,孩子把袜子丢在地板上,是一种行为。贴上标签说邋遢,这是对行为的评价。
对于同一个孩子的行为,不同的父母,接纳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更善于接纳,有的人则相对苛刻。同一个父母,对于不同的孩子的接纳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很多人更容易接纳女孩子,而不是男孩子。同一个父母,也可能由于心情的影响,对孩子同一个行为有不同的接纳。同一个父母,同一个孩子,同一个行为,可能因为所在环境,身边人的变动,而接纳度不同。所以,对于一个行为是不是可以接纳,有三个不同的影响因素:父母、孩子、环境。
注意一个概念:虚假接纳。父母本身并不接纳孩子的行为,却不告诉孩子,假装接纳,从而,让孩子内心产生分裂,左右为难。爸爸和妈妈不必保持统一战线,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总结:父母做真实的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真实地表达自己,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清楚的界定谁处在问题区,去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
父母学会界定问题的归属,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也不必背负孩子的问题,父母更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作为协助者,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本文标题: pet父母效能训练书1到5章读后感(《P E T 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67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