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读后感《锦瑟》意理所在,历来众说纷纭,是学坛上的一桩公案。其诗意旨所藏深,且用典殊密,几无可辨之处。无怪乎《昭昧詹言》中论其诗“藻饰太甚...
《锦瑟》读后感
《锦瑟》意理所在,历来众说纷纭,是学坛上的一桩公案。其诗意旨所藏深,且用典殊密,几无可辨之处。无怪乎《昭昧詹言》中论其诗“藻饰太甚,则比兴隐而不见也。”“义山以孤儿崛起,自见于世,一时诸公,争相延揽,亦可谓奇士矣。然二十五岁始得第,二十六岁始得昏,奔走于崎岖兵乱之间,卒挤困而死,年仅中寿;迹其生平,足为流涕。然而读其诗,不能使人考其志事以兴敬而起哀,则皆其华藻掩没其性情而已。“此段评论可谓得之,历代谈诗者论义山,皆吧其用典浓艳促密,因而害义。然此手段,于诗歌本色美,亦有所补足,使诗之结构浑然天成。读诗者一旦入之,则迷茫不知归处,此乃一绝,余者不及也。《锦瑟》一诗,虽用典纤密,诗旨所藏深,然分句观之,探其典故之根本,后总而要之,必有所得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其起首句。众多学者目此句为全诗之统领,定下全诗情感之基调,并着力于此句所用之典。然多有误。如清人朱彝尊曰:“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而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殊不知《汉书·郊祀志》中有云:“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隋志》中记载“五十弦,大瑟也”,《缃素杂记》中也有“东坡引《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朱氏妄言“断弦”之意,失考。在此句中,当取泰帝令素女鼓瑟之意,为全诗之情感基调,即一“悲”字。然非为“断弦”,直有别意耳。“一弦一柱思华年”,有感叹年华易逝之意,然殊未显,以俟颈联、颌联以观之。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句用典二,庄生梦蝶,望帝化鹃也。庄生梦蝶之事可谓明矣,庄生梦蝶,栩栩然蝶矣,可谓物我两忘,物我一理,盖慨以天地之造化,难以捉摸。华年之易逝,亦如此,可参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有同理之妙。年华之事,殊难琢磨,直是叫人如庄生之梦蝶,不知哪里是真,哪里是假。望帝化杜鹃一事,记载颇有出入。来敏本《蜀论》云:“望帝者,杜宇也。从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望帝。”《蜀王本记》:“望帝使鳖灵治水,与其妻通,惭愧,且以德薄不及鳖灵,乃委国授之。望帝去时,子规方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成都记》中则记载:“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此一句甚为难解,要领在一“托”字。义山此生,历经坎坷,身遭朋党之争,又遇兵乱之际,处窘境者多矣。或以此句明己之心,且寄意于诗中,合于上句庄生典故,谕年华虽逝却己心难彰之意,悲不自胜,故发声咏叹之。此意绝比《读书记》中谓之“取义于鼓盆也”殊为妥帖。元好问《论诗绝句》亦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即是此意。“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矣。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二句亦有出处。郭宪《别国洞冥记》记载:“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泪珠。”《博物志》也记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长安志》中则有“蓝田山在长安,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而“玉生烟”则出自《吴女紫玉传》中“王梳妆,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以远还,闻玉已死,故备牲币诣家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此二句谓己身之不遇也,“珠生泪”者,按钱仲书《管锥篇》中所言,乃是“以见虽化珠圆,仍含泪热;已成珍玩,尚带辛酸,具宝质而不失人气也。”沧海遗珠,不为世所珍,乃扪泪于月明之下,实为己身悲之,憾之。而“玉生烟”,则是隐喻己于朋党之争中,于两派皆不见容。故愿如紫玉生烟,以表其心志。综上四句,苏东坡评曰:“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唐诗鼓吹评注》中也说:“此义山有所托而咏也。……乃若年华所历,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为沧海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物锦瑟之音有有此四者之情已,夫以如此情绪,事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目而成追忆也。然而流光茬苒,韶年不再,遥溯当时,则已惘然矣。此情终何极哉。”此中联二句,无非珠帘一般,用一“悲”字做线,串为一体,盖其回顾已逝韶华,叹人世之迷茫,人事之纷纭,正如过眼云烟,如何得解?己年少而孤,中年则身陷执政者之争,何不遇如此!故悲从中来,难以扼制,于是发于言而为诗,此诗中主旨已明矣。
然自古文人墨客咏己之不遇,叹年华变幻者多矣。如韩致光《五更诗》:“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如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梦寐几回迷蛱蝶,文章应广畔牢愁。”然皆未得义山《锦瑟》之美。全诗中未得出一字写悲,然使人掩卷,悲不自胜,何哉?仍为用典之故。用典之密,意在建筑诗中之世界,使读者堕入其中,不辨归途,于是昼夜感之,遂生共鸣,与己同辈而已。于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矣;用典之切,诗中所用之典故,俱在安排,正如坡公所言,中联四句,正应锦瑟之声,且众多掌故,莫不切题,有首句总领,后者皆出于悲切故事,则自然圆润天然,不与世间扭捏作态者相类也;用典之雅,庄生梦蝶,此道家之故事,意在物我两忘,不知何是物,何是我。杜宇化鸟,乃托望帝之悲以为己悲,春心乃谓己之壮心,壮心已付之于物,夫复何求也。此二典不唯用典雅,且格高矣。后二句用鲛人泪珠,蓝田玉生烟,以雅事喻己,以彰君子之志。此高士为之,非凡夫俗子所能及也。若强为之,直似乞儿强衣珠光宝气,终不脱贫贱之气也。
昔人不得此篇要旨,而谓义山诗以用典害比兴之意,何哉?义山用典意深,且句句皆有来历,未有率性之语,后人谓其体为西昆体。盖其所用典故难以把握,然以此责义山,义山不受也。
另从全诗总体结构方面来品味义山此诗,亦有趣味。大抵义山此诗,写于追忆已逝年华,故大发感慨之时,于是诗句如趵突泉,集聚良久而终喷涌而出,因此诗中全无隔句、老句。隔句则慢其诗意,使诗意滞怠。老句则如三鼓,气已泻也,气老则情老,难彰心志,直老于诗句之间也。诗中对于典故安排,及感情之层进,亦有其妙手。首句以感慨年华入诗,又借锦瑟以起兴,足见其将以乐理以安其意韵,故有先着庄生梦蝶,杜宇化鸟以叹年华弄人,消磨己志,使己心冷,壮心不在,适怨之情出矣。后又以珠有泪,蓝田,玉生烟为之,则因其壮心不在,故寂寞寥落于世间,心事无可倾诉者,悲闷之情顿出,诗之意境亦出。卒以“只是当时已惘然”收尾。谓当时为当局者,迷,不悟世间纷纭迷离之理,遂深陷其中,种种苦痛亦饱尝之。而今回首往事,旁观者清,自是悲悯当初之不悟,空使岁月蹉跎,壮心凋敝。无奈之感,悲叹之情出矣。此四句诗如九连环,环环相扣,一环不解,则下一环无从置喙。其结构之紧密,虽非刻意为之,亦见义山之功底。而《锦瑟》一诗,足当《郑笺》之纲要也。
至此全诗之意与境,兴与情全出矣。锦瑟以起兴,宜有所谕也。或闻其声而身感之,故作诗诵叹之,诗也缘此而按“适、怨、清、和”之手法安排?或因泰帝之事,以彰己悲?或真如《刘贡父诗话》中所说,“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盖语义双关,由瑟到人,由人怀己年少情怀,引出“此情可待成追忆”?义山抒情手段之高妙,令人叹之。喻有情意于无情物之中,并以层层帘幕以蔽之。似不观者道破其心迹与?然又如雪地雁爪,有迹可求,令人欲深探之,愈入愈奇,愈入愈迷人眼。所谓“以典害义”者,庸人自扰也。其典故皆解释纷纭,殊不相类。何哉?义山其诗,意韵沉着,寓情于物,不处其境,难契其感。故误读者甚众。然则义山典故用法,选典深,以其学力出众。故虽误读者众,然学者固欲解其典晓其意以逞己才,前赴后继者更多。其实义山诗抒情如西洋之抽象画、印象画,虽创作者创作伊始,创作目的于作者心中甚明,然观者单从画面上难解其意,只好进行读者的再创作,以己意度作者之意,虽不完全契合,但观者于其心,亦找到一种与作者的相通感,而使己心愉悦。因此西方人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以此观义山之诗,极切其意,混沌迷蒙之感充塞其中,读者之解遂多矣,有悼亡,有说伤己,有说怀令狐家青衣,有说怀人,莫不是以己意加于诗也。此正是义山诗引人入胜处。古今诗歌,唯此一首,令无数学者竞为之折腰,义山笔法之故也。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千重往事,九曲情肠,青春年华中不可追回的过往,都在锦瑟繁促的琴音中。
人生有太多故事有着庄生梦蝶般美丽浪漫的开始,却又有如梦醒蝶逝般有着令人感伤惆怅的真实结局。情何以堪?蜀帝托春心给杜娟,诗人也只能寄哀怨于锦瑟。
人生、青春都太美丽,它们像海中月、蚌中珠、珠之泪一样,虽旷远美丽,却难免凄凉孤寂。诗人如此,众生亦然。多少美丽的人生都以伤感的泪滴结局。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场流着泪的美丽。
但每一个人都愿意继续追寻这些美丽!而这些美丽,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是恋人,是理想,是青春;不论如何,它们都像煦日暖照下良玉升腾的缕缕烟光一样,招惹着你,却又戏弄着你。人生的惆怅啊!越是执著,越是不得,越是不得,就越是执著。有谁能摆脱怅惘,甘心在远处做一个良玉生烟的旁观者呢?
所以,这样的情结,不必等到时过境迁、千回百转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惘然若失;其实,在当时经历的过程里,在执著追求的征途上,身处其中的人已经感到惘然。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生命的过程中都是,清醒着并沉迷着。化用纳兰容若的两句词: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便知空怅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其起首句。众多学者目此句为全诗之统领,定下全诗情感之基调,并着力于此句所用之典。然多有误。如清人朱彝尊曰:“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而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殊不知《汉书·郊祀志》中有云:“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隋志》中记载“五十弦,大瑟也”,《缃素杂记》中也有“东坡引《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朱氏妄言“断弦”之意,失考。在此句中,当取泰帝令素女鼓瑟之意,为全诗之情感基调,即一“悲”字。然非为“断弦”,直有别意耳。“一弦一柱思华年”,有感叹年华易逝之意,然殊未显,以俟颈联、颌联以观之。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句用典二,庄生梦蝶,望帝化鹃也。庄生梦蝶之事可谓明矣,庄生梦蝶,栩栩然蝶矣,可谓物我两忘,物我一理,盖慨以天地之造化,难以捉摸。华年之易逝,亦如此,可参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有同理之妙。年华之事,殊难琢磨,直是叫人如庄生之梦蝶,不知哪里是真,哪里是假。望帝化杜鹃一事,记载颇有出入。来敏本《蜀论》云:“望帝者,杜宇也。从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望帝。”《蜀王本记》:“望帝使鳖灵治水,与其妻通,惭愧,且以德薄不及鳖灵,乃委国授之。望帝去时,子规方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成都记》中则记载:“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此一句甚为难解,要领在一“托”字。义山此生,历经坎坷,身遭朋党之争,又遇兵乱之际,处窘境者多矣。或以此句明己之心,且寄意于诗中,合于上句庄生典故,谕年华虽逝却己心难彰之意,悲不自胜,故发声咏叹之。此意绝比《读书记》中谓之“取义于鼓盆也”殊为妥帖。元好问《论诗绝句》亦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即是此意。“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矣。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二句亦有出处。郭宪《别国洞冥记》记载:“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泪珠。”《博物志》也记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长安志》中则有“蓝田山在长安,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而“玉生烟”则出自《吴女紫玉传》中“王梳妆,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以远还,闻玉已死,故备牲币诣家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此二句谓己身之不遇也,“珠生泪”者,按钱仲书《管锥篇》中所言,乃是“以见虽化珠圆,仍含泪热;已成珍玩,尚带辛酸,具宝质而不失人气也。”沧海遗珠,不为世所珍,乃扪泪于月明之下,实为己身悲之,憾之。而“玉生烟”,则是隐喻己于朋党之争中,于两派皆不见容。故愿如紫玉生烟,以表其心志。综上四句,苏东坡评曰:“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唐诗鼓吹评注》中也说:“此义山有所托而咏也。……乃若年华所历,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为沧海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物锦瑟之音有有此四者之情已,夫以如此情绪,事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目而成追忆也。然而流光茬苒,韶年不再,遥溯当时,则已惘然矣。此情终何极哉。”此中联二句,无非珠帘一般,用一“悲”字做线,串为一体,盖其回顾已逝韶华,叹人世之迷茫,人事之纷纭,正如过眼云烟,如何得解?己年少而孤,中年则身陷执政者之争,何不遇如此!故悲从中来,难以扼制,于是发于言而为诗,此诗中主旨已明矣。
然自古文人墨客咏己之不遇,叹年华变幻者多矣。如韩致光《五更诗》:“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如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梦寐几回迷蛱蝶,文章应广畔牢愁。”然皆未得义山《锦瑟》之美。全诗中未得出一字写悲,然使人掩卷,悲不自胜,何哉?仍为用典之故。用典之密,意在建筑诗中之世界,使读者堕入其中,不辨归途,于是昼夜感之,遂生共鸣,与己同辈而已。于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矣;用典之切,诗中所用之典故,俱在安排,正如坡公所言,中联四句,正应锦瑟之声,且众多掌故,莫不切题,有首句总领,后者皆出于悲切故事,则自然圆润天然,不与世间扭捏作态者相类也;用典之雅,庄生梦蝶,此道家之故事,意在物我两忘,不知何是物,何是我。杜宇化鸟,乃托望帝之悲以为己悲,春心乃谓己之壮心,壮心已付之于物,夫复何求也。此二典不唯用典雅,且格高矣。后二句用鲛人泪珠,蓝田玉生烟,以雅事喻己,以彰君子之志。此高士为之,非凡夫俗子所能及也。若强为之,直似乞儿强衣珠光宝气,终不脱贫贱之气也。
昔人不得此篇要旨,而谓义山诗以用典害比兴之意,何哉?义山用典意深,且句句皆有来历,未有率性之语,后人谓其体为西昆体。盖其所用典故难以把握,然以此责义山,义山不受也。
另从全诗总体结构方面来品味义山此诗,亦有趣味。大抵义山此诗,写于追忆已逝年华,故大发感慨之时,于是诗句如趵突泉,集聚良久而终喷涌而出,因此诗中全无隔句、老句。隔句则慢其诗意,使诗意滞怠。老句则如三鼓,气已泻也,气老则情老,难彰心志,直老于诗句之间也。诗中对于典故安排,及感情之层进,亦有其妙手。首句以感慨年华入诗,又借锦瑟以起兴,足见其将以乐理以安其意韵,故有先着庄生梦蝶,杜宇化鸟以叹年华弄人,消磨己志,使己心冷,壮心不在,适怨之情出矣。后又以珠有泪,蓝田,玉生烟为之,则因其壮心不在,故寂寞寥落于世间,心事无可倾诉者,悲闷之情顿出,诗之意境亦出。卒以“只是当时已惘然”收尾。谓当时为当局者,迷,不悟世间纷纭迷离之理,遂深陷其中,种种苦痛亦饱尝之。而今回首往事,旁观者清,自是悲悯当初之不悟,空使岁月蹉跎,壮心凋敝。无奈之感,悲叹之情出矣。此四句诗如九连环,环环相扣,一环不解,则下一环无从置喙。其结构之紧密,虽非刻意为之,亦见义山之功底。而《锦瑟》一诗,足当《郑笺》之纲要也。
至此全诗之意与境,兴与情全出矣。锦瑟以起兴,宜有所谕也。或闻其声而身感之,故作诗诵叹之,诗也缘此而按“适、怨、清、和”之手法安排?或因泰帝之事,以彰己悲?或真如《刘贡父诗话》中所说,“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盖语义双关,由瑟到人,由人怀己年少情怀,引出“此情可待成追忆”?义山抒情手段之高妙,令人叹之。喻有情意于无情物之中,并以层层帘幕以蔽之。似不观者道破其心迹与?然又如雪地雁爪,有迹可求,令人欲深探之,愈入愈奇,愈入愈迷人眼。所谓“以典害义”者,庸人自扰也。其典故皆解释纷纭,殊不相类。何哉?义山其诗,意韵沉着,寓情于物,不处其境,难契其感。故误读者甚众。然则义山典故用法,选典深,以其学力出众。故虽误读者众,然学者固欲解其典晓其意以逞己才,前赴后继者更多。其实义山诗抒情如西洋之抽象画、印象画,虽创作者创作伊始,创作目的于作者心中甚明,然观者单从画面上难解其意,只好进行读者的再创作,以己意度作者之意,虽不完全契合,但观者于其心,亦找到一种与作者的相通感,而使己心愉悦。因此西方人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以此观义山之诗,极切其意,混沌迷蒙之感充塞其中,读者之解遂多矣,有悼亡,有说伤己,有说怀令狐家青衣,有说怀人,莫不是以己意加于诗也。此正是义山诗引人入胜处。古今诗歌,唯此一首,令无数学者竞为之折腰,义山笔法之故也。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千重往事,九曲情肠,青春年华中不可追回的过往,都在锦瑟繁促的琴音中。
人生有太多故事有着庄生梦蝶般美丽浪漫的开始,却又有如梦醒蝶逝般有着令人感伤惆怅的真实结局。情何以堪?蜀帝托春心给杜娟,诗人也只能寄哀怨于锦瑟。
人生、青春都太美丽,它们像海中月、蚌中珠、珠之泪一样,虽旷远美丽,却难免凄凉孤寂。诗人如此,众生亦然。多少美丽的人生都以伤感的泪滴结局。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场流着泪的美丽。
但每一个人都愿意继续追寻这些美丽!而这些美丽,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是恋人,是理想,是青春;不论如何,它们都像煦日暖照下良玉升腾的缕缕烟光一样,招惹着你,却又戏弄着你。人生的惆怅啊!越是执著,越是不得,越是不得,就越是执著。有谁能摆脱怅惘,甘心在远处做一个良玉生烟的旁观者呢?
所以,这样的情结,不必等到时过境迁、千回百转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惘然若失;其实,在当时经历的过程里,在执著追求的征途上,身处其中的人已经感到惘然。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生命的过程中都是,清醒着并沉迷着。化用纳兰容若的两句词: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便知空怅惘。
《锦瑟》读后感
[《锦瑟》读后感]
\x09\x09\x09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读后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千重往事,九曲情肠,青春年华中不可追回的过往,都在锦瑟繁促的琴音中.
人生有太多故事有着庄生梦蝶般美丽浪漫的开始,却又有如梦醒蝶逝般有着令人感伤惆怅的真实结局.情何以堪?蜀帝托春心给杜娟,诗人也只能寄哀怨于锦瑟.
人生、青春都太美丽,它们像海中月、蚌中珠、珠之泪一样,虽旷远美丽,却难免凄凉孤寂.诗人如此,众生亦然.多少美丽的人生都以伤感的泪滴结局.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场流着泪的美丽.
但每一个人都愿意继续追寻这些美丽!而这些美丽,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是恋人,是理想,是青春;不论如何,它们都像煦日暖照下良玉升腾的缕缕烟光一样,招惹着你,却又戏弄着你,读后感《《锦瑟》读后感》.人生的惆怅啊!越是执著,越是不得,越是不得,就越是执著.有谁能摆脱怅惘,甘心在远处做一个良玉生烟的旁观者呢?
所以,这样的情结,不必等到时过境迁、千回百转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惘然若失;其实,在当时经历的过程里,在执著追求的征途上,身处其中的人已经感到惘然.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生命的过程中都是,清醒着并沉迷着.化用纳兰容若的两句词: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便知空怅惘.
\x09\x09\x09\x09\x09\x09\x09
\x09\x09 〔《锦瑟》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x09\x09\x09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读后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千重往事,九曲情肠,青春年华中不可追回的过往,都在锦瑟繁促的琴音中.
人生有太多故事有着庄生梦蝶般美丽浪漫的开始,却又有如梦醒蝶逝般有着令人感伤惆怅的真实结局.情何以堪?蜀帝托春心给杜娟,诗人也只能寄哀怨于锦瑟.
人生、青春都太美丽,它们像海中月、蚌中珠、珠之泪一样,虽旷远美丽,却难免凄凉孤寂.诗人如此,众生亦然.多少美丽的人生都以伤感的泪滴结局.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场流着泪的美丽.
但每一个人都愿意继续追寻这些美丽!而这些美丽,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是恋人,是理想,是青春;不论如何,它们都像煦日暖照下良玉升腾的缕缕烟光一样,招惹着你,却又戏弄着你,读后感《《锦瑟》读后感》.人生的惆怅啊!越是执著,越是不得,越是不得,就越是执著.有谁能摆脱怅惘,甘心在远处做一个良玉生烟的旁观者呢?
所以,这样的情结,不必等到时过境迁、千回百转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惘然若失;其实,在当时经历的过程里,在执著追求的征途上,身处其中的人已经感到惘然.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生命的过程中都是,清醒着并沉迷着.化用纳兰容若的两句词: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便知空怅惘.
\x09\x09\x09\x09\x09\x09\x09
\x09\x09 〔《锦瑟》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锦瑟》感想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求个人对其的感受、想法。《李商隐全传》前阵子我刚看过。锦瑟其实是一个歌妓,李商隐第一个喜欢的女孩。但是不巧的是,陶家的八郎娶为妾,此后对锦瑟百般凌辱。
这首诗写的时候,是李商隐即将病逝前,听到了锦瑟去世的消息,伤痛欲绝,写下了这首诗缅怀。首联怀念锦瑟的青春时光。颔联用了两个典故,暗喻自己对锦瑟的感情和遭遇的怜悯及同情。颈联是感情进入高潮的时候,抒发了心中的感慨。尾联表现了心中的叹息之情。物是人非事事休~~
这首诗写的时候,是李商隐即将病逝前,听到了锦瑟去世的消息,伤痛欲绝,写下了这首诗缅怀。首联怀念锦瑟的青春时光。颔联用了两个典故,暗喻自己对锦瑟的感情和遭遇的怜悯及同情。颈联是感情进入高潮的时候,抒发了心中的感慨。尾联表现了心中的叹息之情。物是人非事事休~~
锦瑟读书笔记,赏析
李商隐《锦瑟》赏析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一】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赏析二】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一】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赏析二】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读完《锦瑟》后的情感感受?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觉得读完锦瑟之后,我还是会有很多情感的感受的,毕竟一本好书,我们读过之后都会感觉心里特别的有一种崇拜感,而且也觉得里面的所有的故事与及词语都非常的美好
本文标题: 锦瑟的读后感(《锦瑟》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60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