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迷失之塔读后感你们看了这个剧场版觉得怎么样?我觉得里边的萨拉有点像鸣人的妈妈,剧情大都一般,打斗还好。哎,鸣人要是和四代目相认了才好,唯...
火影忍者迷失之塔读后感
你们看了这个剧场版觉得怎么样?里面的百足一会儿在现代,一会又在二十年前里做了6年的大臣,很混乱!!
再说水门的哑语很让人绞尽脑汁,作者为何不安排卡卡西当队长,于二十年前的自己相遇呢?
总之火影没有一开始好看了,剧场版拍的也不咋的!!!
菊花与刀读后感
《菊花与刀》是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书籍,以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菊花与刀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菊花与刀读后感(1)一直对日本有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始于日本的动漫,再接着到电视剧,从《火影忍者》到《legalhigh》,电视里每个平凡的角色都会说出一些有哲理的台词,这让我很好奇日本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什么一个知书达理的国家,却在二战期间对中国做出那么多令人发指和灭绝人性的事?所以买了这本《菊花与刀》细细研读。
从《菊花与刀》我了解到日本民族有着矛盾的性格,他们既尚武又爱美,既忠诚又叛逆,日本人非常注重精神的修炼,他们认为磨练意志必须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举个例子,比如日本僧人最著名的修行方式之一,就是在冬天进入深山,找到一处有瀑布的地方置身其下,以对抗寒冷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当修行到忘却肉体的痛苦或是感受不到痛苦时,才愿意下山。
日本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而且大部分人不愿僭越自己的阶级,越级被视为耻,日本是个知耻的国家,而且喜欢已切腹自尽来表忠贞,在日本,不管犯了多大的过错,只要切腹自尽都可以被原谅,这种死被视为最有尊严的死法。另外,日本人有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或者欠别人人情的性格,这些倒是和中国有些共同之处,不过这也难怪,古代日本就曾来中国学习过,礼仪文化自然有很多共通之处,说到学习,日本确实学习的很好,因为中国人想了解中国唐朝的建筑风貌,不是在本国了解,而是应该去日本的京都,那里保留了很多古代模仿唐朝的一些建筑。
日本的一些钻研和匠心精神非常值得学习,美国的乔布斯就是索粉(喜欢索尼),日本大到机械设备小到配件零件都是精益求精,反观中国这些年粗制滥造仿冒成风,不愿静下心来钻研出自己的产品,曾经的深圳华强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越是多看日本的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越是发现日本人从某种角度上看还是非常本分的,因为日本人非常心甘情愿做一颗小齿轮,不管自己的工作多么卑微,都兢兢业业,做到极致,所以才让这小小的岛国能挤入强国之列,不得不说是有很多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
菊花与刀读后感(2)看了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写的《菊花与刀》后,我对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了新的认识。日本对我们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一想到就咬牙切齿,对日本是恨之入骨。像我这样的反日情绪,我们满怀激情的中华儿女大都存在。我觉得如何理解日本这个对中华民族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民族,是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看待问题不能只是盯着一个角落看死了,我们需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对于日本,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也是我们作为21世纪新一代青年的必备素质。《菊花与刀》这本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了解日本的渠道。看完之后,我对日本少了一份冲动的情绪,多了一份理性的认识。
先说说这本书吧。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在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还是一部将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都深受好评。对于在历史上曾饱受日本民族带来深重苦难的中国人,认真阅读和思考本书具有更加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书也被认为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由此可见《菊花与刀》的确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值得我们去深读。
作者本尼迪克特对于日本的评价是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这样看来日本的确是一个让人觉得很矛盾的名族,日本人有着双重性格。
作者以战争为起点,先写到战争中的日本人,并且还费了不少篇幅。最使我震撼的便是日本人认为精神将赢得对物质的胜利。日本人一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对物质主义甚至到了鄙夷的地步。这也深深的体现在战争中。他们将军舰和大炮只视作不灭的“日本精神”的外部表现。他们鼓励士兵说:“我们的身体越是沉重,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精神就越能凌驾于肉体之上。日本打胜仗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家、大本营以及他们的军人也一再说,这场战争不是军备与军备的较量,而是美国人对物质的信仰同日本人对精神的信仰之间的决斗。日本人相信精神能战胜一切,这一点深入到他们对外的战争以及对内的国民管理中。此外,战争中日本人经常说安全感与士气不过是一个精神准备的问题。当遇到麻烦时,日本人对其国民的照例交待是说这是早已预知的,所以丝毫不必担心。这样似乎告诉国民,我们居住在一个可预知的世界下,任何事情都是我们预先知道的。这样的说法便给了日本国民一种安心感,使他们可以很淡定的面对一切。其实我感觉这一方面也是在说日本人强调精神上战胜一切。他们通过培养精神以鼓励民众和士兵,让他们充满希望无所畏惧。
接下来,作者向我们说明了日本人是如何的各守本分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深严的社会,他们相信秩序和等级制度。这一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与人之间是一定要分清身份等级的。日常交往中的细节动作也都反映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同时日本人同我们中国人一样也十分尊崇孝道。早在公元6、7世纪,日本就接受了中国人那套系统的孝道理论,同时也采纳了中国的佛教、儒家伦理以及世俗中国文化。但是孝道的表现特点难免有所修改,以适用于不同的日本家族结构。“孝行”在日本是一个只限于家族内部面对面的成员之间的问题。它意味着在一个几乎只限于自己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及后裔的团体中,根据辈份、性别和年龄占据一个适合于自己身份的地位。由此看来,日本人是一定要分清等级的,他们各守本分,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这样的守旧也使日本历史上一度落后,被西方国家欺凌压迫过。1853年的“黒船事件”后,许多日本人觉醒,力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明治维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期间,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得到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直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东方唯一的帝国主义列强。
此外日本人的负恩感在书中的描写也是很经典的。当日本人说“我得到某人的恩”时,这就意味着“我对某人负有义务的重担”,他们把这种“债权人”、这种施恩者称为他们的“恩人”。“记住一个人的恩”可以是互忠互爱之情的一种纯真流露。日本小学二年级的教科书里便载有一篇题为“别忘恩”的小故事。无论是“皇恩”、父母之恩、师恩,日本人都十分的重视。为了还恩他们可以做出很大的牺牲,日本人认为受恩惠便是欠了别人的债,自己也承受着的负担。于是日本人便常说:“一个人永远无法报答恩的万分之一。”此外,书中出现的一词“义理”,其内涵也算是日本独特的范畴之一。义理不同于义务,在日本人眼里,“义理”可以解释为“正当的道理人;应该遵循的道路;为向社会谢罪而不情愿地做的某种事情。”“义理”在日本人看来是对难以承担的关系的一种充分表述。于是日本人常说“义理最难堪”这句话。
《菊花与刀》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启迪。它带领我去客观真实得认识我以前所不了解的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是一个很复杂的民族,他们有菊花的美又有刀的狠,他们有着双重的`性格。
菊花与刀读后感(3)樱花的开花期虽然短暂,但是却非常及时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然而,在我的眼里,确实别具一番滋味。虽短暂,但却灿烂。抬眼再望樱花,虽花开的艳丽,却没有梅花的那种傲骨。遮遮掩掩,似含又露,意嫔还敛,让人不能尽然。这有点像日本的艺妓,拿一团扇,遮来挡去,或者以手或宽宽的袖,欲笑还颦。
樱花,让我想起了日本民族。而了解日本的最佳读物我想是非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莫属了。日本袭击了一次珍珠港,便使冷眼观战的美国人迫切地想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在他们眼里,日本人是陌生的,他们的突然袭击是不可思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专门委派一个民族专家来详细地了解日本人,结果他们胜利了。一颗原子弹,迫使日本人立刻放下了屠刀,马上就露出了祥和之色,和颜悦色地接纳了美国大兵。日本人对美国人是祥和的,屈背弯膝的。因为是美国人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在他们的眼里,美国人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虽然投降了,但对中国始终是不可一视的,至始至终也不承认侵略中国。
日本人对美国人的态度,一开始也令美国人像吃了葫芦一样纳闷。但他们马上就明白了。美国人有《菊花与刀》,他们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因此在战后也非常成功地管理了这个民族。而中国人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多少呢?中国人浴血奋战八年,但没有一本类似于《菊花与刀》这样的书,让中国人去了解这个喜好侵犯别的国家的民族。战后至今,中国人还是怀着友善的态度去善待日本人,与他们做朋友,做贸易伙伴。而日本人是什么态度呢?最近日本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1%的日本人敌视中国人。菊花的背后是刀。
有一年寒假,我到了日本,看到街上的穿校服的幼儿园小朋友都穿着短短的校裤或者校裙。原来,日本人是极端的,也是顽固的。严冬腊月,他们的小孩子是不允许穿棉衣的。女孩子穿短裙,男孩子穿短裤,腿上只允许穿一双高统的袜子,说是耐寒训练。日本也自创了一套自杀方式——切腹。据说古时候相扑的裁判倘若判错比赛是要当众切腹自尽的。在日本人的生死观念当中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我们常常听说在晚上地铁站快到末班的时候总会传出不幸的消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日本的极端思维渗透在社会各个角落。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等级制度。而日本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明的,这个民族始终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生存。我们熟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道理,作为一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民族,他比我们更晓得这一道理。虽然日本是战败国,也承认自己是战败国,但这只限于美国,他们不承认败于中国,没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中国人能安然地接受这一事实。因为我们承认自己落后,落后就会被人瞧不起。这里似乎有一种无奈。同时,日本的论资排辈也渗透到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去。就拿日本的政治来说,日本的政治基本上可以说是家族继承制。日企的公司中论资排辈都是在电视上能够看到的。而文化上更加体现的淋漓尽致。日语的许多谦词和敬词就是最好的证据。
在日本,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己家园和工作的热爱。因为有了民族自豪感,日本人会很自觉地维护他们的民族形象并且极力维护他们家园。他们能够自觉做到严格的垃圾分类,他们能够像一个家里的主人一样带领陌生游人走一公里的路,他们能够热爱自己岗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我们和他们比还差很多很多在这一些方面。总觉得我们中国人自己欠缺点民族的自豪感,精神上的追求太少,物质上的追求太多。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地发展,再加上我们的素质教育和国民素质极大提高,或许能令日本人能令世界人从心里屈服。
菊花与刀读后感(4)菊花代表皇权、谦和、隐逸,而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刀精神,代表武力、好斗,而这矛盾的二者恰恰代表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令日本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费解的民族。
曾有一段时间迷醉于日本文化,极为痴迷地赞叹日本茶道中蕴含的深意、淡然的技巧,还有那日本建筑沉寂、古典、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日本文学中隐晦细腻、境界唯美的表达。这一种痴迷正如我之前对埃及的念想,尼罗河上夕阳笼罩的埃及,在太阳神拉的照耀下,时光永恒地停留在金字塔的尖端。那是单纯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对文化的渴求和震撼。
对日本有所了解,是通过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东瀛过客》,而喜爱日本却因各种精美的文学作品,如川端康成《雪国》、《叶隐闻书》、《阴阳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个固守过去、传承经典的日本可以如此毫无芥蒂地接受现代文明,同时又可固守原有的传统,这令人总是禁不住想要堆出“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这个答案唯有我在看了历史的那部堪称经典的着作时才得到了解决,它就是由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着的《菊花与刀》。
当时作者受到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针对二战后美国到底该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做出一份出色的报告,作者果不负重任,虽然她的一生从未到过日本,但却能从各种文献和战俘的口述中还原出日本人性格的本质,甚至连日本人都对这本书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住地赞叹,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公认最佳读本,至今畅销不衰。
《菊花与刀》由日本人矛盾的本性、岛国的特性引出,深刻地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在日本社会、军事、文化、政治各种现象的体现,从而揭露了日本人那些“奇怪”行为的本质。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道德观、情感圈、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其行文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日本人的特点正如文中所说“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礼、既刻板又善变、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他们即可与美国保持亲密无间的距离、站在同一战线,同时亦可在日益强大的同时发出“对美国说不”的呼喊;他们既可以日出之国自居,又可拍出像《日本沉没》这样极具忧患意识的灾难影片。他们的性格如同那脆弱又决绝的樱花,花开后又迅速凋零,那决绝的姿态不带一丝眷恋,因而造就了她如梦幻一般的美丽,形成了日本文学特有的“哀物”、“幽玄”之境。
身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历来以传授者自居,而始终不肯接纳外来文化,也忽略了每一种文化都其独有的民族性。其实在那遥远的唐朝,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早已开展起了“脱汉运动”,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近代日本的迅速崛起与他们的文化特点息息相关。从《菊花与刀》中,我更加了解了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在以后阅读日本文学时,可以从他们的本性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
在线跪求火影忍者读后感,英文的!!
写出书名、作者(岸本齐史)、火影忍着简介、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你学到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属于什么种类(漫画)、你对这本书有什么意见(希望出书快一点)就这些要求,明天上课要读,我英语不好,100——150单词之间就行,别有语法错误,这是升级ESL2的作业,要是升级了,多追加200分,一定要有中英对照,谢谢了在线等!!!泰戈尔婴儿之道读后感
泰戈尔关于婴儿的诗句 1.泰戈尔写的儿童诗
序
出生
游戏
孩子
偷睡眠的小偷
坏名声
机灵
无动于衷
为何甜美
孩子的王国
内外
问题
同情
各种愿望
老师
聪明的哥哥
急切
小大人
批评者
英雄
国王的王宫
水手
远航
假日
我敢住在森林里
天文学家
科学家
母爱
捉迷藏
礼品
永别
噼里啪啦下大雨
笑容
羽毛
过节穿的衣服
宝贝
纸船
花的历史
热切的呼唤
老榕树
祝福
儿童的生活
棕榈树
月亮里的老太婆
星期天
钟敲十下不走了
想念
砸碎泥娃娃
笨小子
骑飞马
天文学家
忘记游戏
迷路
疑问
国王和王后
远方
游方僧
谁最淘气
如意河
另一个妈妈
失宠的王后
泥瓦匠
睡眠的理论
两个我
凡人
对话
大自然为什么抢走孩子
海滨聚会
婴儿的睡眠
我的孩子
番荔枝的种子
药西瓜
天灯
鲜花
两副模样
小船
飞翔
天晴以后
奇怪的梦
编后记
2.请问有没有一些关于泰戈尔的儿童诗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纸 船 泰戈尔 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梦的篮子。
3.带有宝宝的诗句
关于宝宝的诗歌(1) 这是一帧 我要用全部生命珍重的照片 永远的吻 宝宝的甜蜜,我的陶醉 是那样的温柔的爱 把一生定格在瞬间 轻轻地,纯纯地 完成今生的欢畅,抱紧我们的幸福 让雪化为水 让泪化为微笑,静静地盛开 自由呼吸着 爱的空气
关于宝宝的诗歌(2) 还得水去涧吗 我们站在那高高的崖壁前 相拥激动 把那一刻 永远地留在心灵的底片 你蓝底白花的头巾 成为我痴守的浪漫 你柔软的身躯 成为我小心护着的依恋 你沸腾的目光 成为我一生归宿的港湾 宝宝,水去涧可以为我们作证 那记忆的深刻和真实
关于宝宝的诗歌(3) 怎么来爱你呢 让我的心化作漫天花雨 让花瓣为你铺作柔塌 让我的血化为可爱天使 在清朗的月色下和你共舞 直到世界走到尽头 直到你下一个生命的轮回
关于宝宝的诗(4) 我要为你写一生的诗 永远把你 珍藏在心中,让你的爱 一生陪伴 我要为你写一生的诗 在一个的时光里 摆出你的照片,向你微笑 轻谈内心 我要为你写一生的诗 独自低吟 打开记忆,让曾经的爱情 悄悄蔓延
关于宝宝的诗歌(5) 宝宝我把你的照片 存储在手机的屏幕上 清晨在打开第一时间 会先看到你 并亲切地向你问候 “宝宝,早晨好” 然后,带上你的笑容 踏上每天的路
关于宝宝的诗(6) 风吹起你的长发 宝宝,我们一起赏秋,一起踏进爱的风景 满园的树木、花草 鸟儿在枝头 心互相缠绕,你羞涩的笑容 如杜鹃花开 我默默地拥抱你 阳光灿烂 请带上我一起盛开吧 你醉了 我醉了 身后是一大片枫红
关于宝宝的诗(7) 十月的艰辛 漫漫 幻化成一个美丽的精灵 甜蜜的爱溢自你的嘴角 悸动着我的心灵 宝贝 你是我心湖绽放的莲花 在绽放中 告诉我 生命是不是一个大于我的存在 关于宝宝的诗歌(8) 我躲在生活的背后 倾诉褪色的日子,在诗意的雪花中 静静地守护着诺言 孤单但不脆弱,影子印在地上 等待一阵风吹起 自由地、执着地飘向 自私的爱情
4.泰戈尔有关童心和母爱的诗
玩 具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想道: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意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天文家
我不过说:“当傍晚圆圆的满月挂在迦昙波①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
哥哥却对我笑道:“孩子呀,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月亮离我们这样远,谁能去捉住它呢?”
我说:“哥哥,你真傻!当妈妈向窗外探望,微笑着往下看我们游戏时,你也能说她远么?”
哥哥还是说:“你这个傻孩子!但是,孩子,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大得能逮住月亮的网呢?”
我说:“你自然可以用双手去捉住它呀。”
但是哥哥还是笑着说:“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如果月亮走近了,你便知道它是多么大了。”
我说:“哥哥,你们学校里所教的,真是没有用呀!当妈妈低下脸儿跟我们亲嘴时,她的脸看来也是很大的么?”但是哥哥还是说:“你真是一个傻孩子。”
云与波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
“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枣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5.泰戈尔的优美诗句都有哪些
泰戈尔优美诗句大全
1、枯竭的河床,并不感谢它的过去。
2、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
3、跳舞着的流水呀,在你途中的泥沙,要求你的歌声,你的流动呢。你肯挟瘸足的泥沙而俱下
4、静静地听,我的心呀,听那世界的低语,这是它对你求爱的表示呀。
5、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生活。
6、这些微(风思),是树叶的簌簌之声呀;它们在我的心里欢悦地微语着。
7、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8、神呀,我的那些愿望真是愚傻呀,它们杂在你的歌声中喧叫着呢。让我只是静听着吧。
9、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了自己前面。
10、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的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
11、神希望我们酬答他,在于他送给我们的花朵,而不在于太阳和土地。
12、光明如一个裸体的孩子,快快活活地在绿叶当中游戏,它不知道人是会欺诈的。
13、啊,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去找寻。
14、月儿呀,你在等候什么呢?”“向我将让位给他的太阳致敬.
15、绿树长到了我的窗前,仿佛是喑哑的大地发出的渴望的声音。
16、神自己的清晨,在他自己看来也是新奇的。
17、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18、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19、无垠的沙漠热烈追求一叶绿草的爱,她摇摇头笑着飞开了.
20、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21、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
6.泰戈尔诗集中《孩子的世界》这首诗歌的赏欣怎么写
这些早已熟稔的文字,和那广为流传的诗句,就像一杯杯的香茗,品上一口便久久萦绕在心头。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带我们走近泰戈尔,他的精神是那般深邃,那般丰赡,又那么细腻,一章章诗篇,或小巧玲珑,或灿烂辉宏。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
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你的眼帘。
第一次读完他的诗篇,我陷入了迷茫之中,拿起书来,感到内心砰砰直跳,便敢紧将它放下。可又不知怎的,心里头却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打开它去“一读方休”,走近他,去欣赏大师的风采。
洗尽铅华的《吉檀迦利》、抒情浪漫的《园丁集》,精致达理的《流萤集》,哲理智慧的《飞鸟集》,审视生命的《死亡之翼》……泰戈尔将这些清新的、隽永的财富奉献在我们面前,不含半点的杂质。 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
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感,使人想起在我们生活着的烦恼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在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尖叫之中,以及广告的漩涡之中常常被忽视的许许多多东西…… “毒蛇/处处吐出剧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和平,/听起来活像是嘲弄。/因此,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对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后的敬礼。”
---- 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峰犀利,讽刺尖刻而辛辣地砰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希物勒。全诗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反殖民统治的正义感。他遇见到二战的即将到来,追求和平与光明,热情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
-----这是泰戈尔作品“金刚怒目”的一面。 当然诗人也有自己“光风霁月”的一面, “ 你爱怎么说他说怎么说吧,可是我倒知道我的孩子的弱点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而是因为他是我的幼稚的孩子。 …… 当我非惩罚他不可的时候,他就变得越发是我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流泪的时候,我的心和他一同哭泣。 …… ”它多么地贴近你我的生活。
天下哪一位父亲,哪一位母亲不这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当一位父亲或一位母亲责罚孩子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他们自己,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也许,我们不能理解那些研究泰戈尔诗作的学者们所提示的思想“梵我合一,我与非我合一,和协与协调”,看看上文的两首诗作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与这些富有韵律的抒情小诗,与作者心与心,零距离地来沟通,来接触。
那些广袤的智慧语句,无论“光风霁月”的,亦或是“金刚怒目”的,好像一首首宛转动听的小夜曲,又好似山涧的溪水潺潺。它们涵养了人生的哲理,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譬喻精湛,排比凝炼,意境悠远,回味无穷……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健壮阔,没有海湿的甜蜜梦幻,没有拜伦的气悍心魂,也没有雪莱的浪漫如风。
他的诗是优美的画,无声无息,水乳交融。他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广阔,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
作为诗人,同时又是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的泰戈尔。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
让世俗世界中,这些奔波与功利、名望,甚至被嫉妒与金钱附身了的人们,心臻得以触脱和净化。“光风霁月”,“金刚怒目”,泰戈尔的诗篇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虽然诗人的一身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的哲学和思想是光辉的,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智慧。
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读完《泰戈尔诗选》,受益非浅! 泰戈尔是印度人民最崇拜最热爱的诗人,他参加领导了印度的文艺复兴活动,他排除了他周围的纷乱室塞的,多少含有殖民地区奴化的,从英国传来的西方文化,而深入研究印度自己的悠久优秀的文化,他深入民间,听取神话、歌谣、民间故事,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散文和诗歌。
这本书无意中将泰戈尔介绍给了我,读完了他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他想,只觉得有一些澄澈,像拨开一层朦胧的雾,又像擦亮了眼睛,将这世界看得如此透彻。 从这一百零三首诗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是怎样的热爱自己的有着悠久优秀文化的国家,热爱这国家里爱和平爱民主的劳动人民,热爱这国家的雄伟美丽的山川,从这些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提灯顶罐,巾飘扬的印度妇女;田间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农民,园中渡口弹琴吹笛的印度音乐家,海边岸上和波涛一同跳跃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热带地方的郁雷急雨,丛树繁花……我们似乎听到那繁密的雨点,闻得到那浓郁的花香。
泰戈尔是一个爱国者,哲人和诗人,他的诗中喷溢着他对于祖国的热恋,对于妇女的同情和对于孩子的喜爱,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恨,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时候,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他的爱和恨像海波一样,荡漾开来,遍及了全世界。 印度人说泰戈尔是诞生在歌鸟之巢中的孩子。
7.泰戈尔儿童诗的体会和收获
《花儿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儿童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每一个孩子,天然地就是一首诗。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年长的爷爷,月亮是美丽的姐姐,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所以好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
儿童的生活中处处都含有童诗的基因。只要平时做个有心人,留意观察,童诗的神思便会在心海里游荡。从生活中获取童诗表象的最大好处是更有真情实感。而真实的情感是诗歌能打动人的灵魂。儿童生活中的各种种样的感受,快乐、悲观、生气、伤心等等,都是真实的感受。所谓“愤怒出诗人”,讲的就是先有真实的情感,然后才急于寻找表达的路径。儿童生活中并不缺少诗意,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而且机会只对有准备的人才成立。儿童自己又往往不知道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竟然有个诗意的矿藏,所以需要教师的点拨和鼓励。
8.泰戈尔《孩子之道》
先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孩子的想象无穷,借代其本身,说孩子飞上天并无不妥.
孩子说的话有时看似幼稚,事实上却很有深刻的意味,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火影忍者,其中鸣人说的许多话都很耐人寻味.还有宫崎峻的动画,其中深奥的道理连成人都不一定能够明白.
孩子的哭泣是纯粹的哭泣,可能是因为没有买到心爱的玩具,也可能是亲人的离开.而不像在成人世界,哭泣有时是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而本诗中的哭泣应该是指成人世界的哭泣,所以泰戈尔会这样说.
读罢此诗,内心有一种纯粹的情感释放.从孩子走向成人,我获得了成熟,却失去了内心的纯洁和平静,卷入世俗的旋涡中,我们难以自拔.由此,不禁佩服泰戈尔的所作所为.公元1913年一个晴朗的日子,印度有位诗人领着一群孩子刚从森林里玩耍归来,邮递员递给他一份电报,他看了一眼就插进了口袋。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电报,这是瑞典文学院发给他的一个通知,告诉他获得了本年度即1913年世界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个东方人。这位诗人并没有去瑞典参加盛大的授奖庆典,并且把他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全部捐给了一所学校。这位诗人就是印度最伟大的诗人、印度诗圣——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下面的来自
在泰戈尔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部诗集被称为“世界最优秀的儿童诗集”,这就是《新月集》。《孩童之道》即选自其中。反复吟咏《孩童之道》,我们会感到它蕴涵丰厚。虽然是儿童诗,但并不是儿童都能读懂的。我们试着解读这首诗。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为什么孩子只要愿意就能飞上天去?原来,在泰戈尔看来,每个孩子都是有神性的,都是小天使。天使在西方文学艺术中是生了双翅的小孩形象。既然孩子是天使,当然能飞上天。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呢?诗的第三句做出了回答:“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孩子之所以不飞上天去,是因为不愿意离开妈妈。对孩子来说,母爱具有像磁石一样的吸引力。
如果说孩子“此刻便可飞上天去”表现了孩子的无所不能,那么第二节诗中“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便是写出了孩子的无所不知。实际上孩子也是知道许多聪明话的。我曾听过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抱一个大枕头抱不动时对枕头说:“你为什么长得这么胖?”一个小学生写字时说:“我的圆珠笔在纸上快乐的蹭痒痒。”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的聪明话吗?当然,孩子们的聪明话常常是成人所想不到的,因而并不是成人都懂的,或者并不是成人所屑于懂的。所以泰戈尔说“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诗的第三节第一句“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怎么理解呢?我想,这是泰戈尔在写孩子的无所不有。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银珠宝是人们疯狂地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求的东西,而在泰戈尔看来,“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什么样?赤条条而来,“像一个乞丐”。他们为什么要放弃金银珠宝呢?原来,他们“想要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在孩子眼中,妈妈的爱是一笔巨大财富,胜过“黄金与珠子”。
诗的第四、五节的开头句子“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和“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是在写孩子的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纤小的新月的世界”可以理解为天上或摇篮。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有绝对的自由,有“完全的乐土”,然而孩子们都放弃了,原因只有一个,还是为了无与伦比的母爱。孩子们深深地懂得:他们微笑能让妈妈高兴,而他们哭泣却能得到妈妈的爱抚。泰戈尔是多么惟妙惟肖的描摹了孩子的心理啊!
在泰戈尔笔下,孩子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的,可是孩子把这些都心甘情愿的抛弃了,为的就是能得到妈妈的爱——这就是所谓“孩童之道”。这首诗赞颂了母爱永久的神秘与美丽,表现了孩子纯朴无邪的童真。当你反复吟咏,细细捕捉,你会感到余味无穷,美不胜收。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