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读后感300字政治读后感300字,政治文章读后感时事政治教育是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为内容的教育。在课程...
政治读后感300字
政治读后感300字 政治文章读后感
时事政治教育是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为内容的教育。在课程标准中称“时事政策教育”,平时亦称“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治教育”,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进行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教育,使学生了解、关心国际国内的大事,增强主人公责任感,排除各种干扰,坚定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努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分析、认识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探究时事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省大多数中学的时事政治教育都在有序地开展,有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精神,认真地贯彻执行,很多老师都在创造性地开展时政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时事政治教育模式。笔者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课前3-5分钟时政播报模式。这一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上课前,授课教师把有关新的时政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有重点地在课堂上播报;一种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认真准备,把相关主题的时政内容提炼出来,进行时政专题分析。这些模式有一个活动主题,例如,新闻播报、时政分析、时政讲坛等。由于其操作简单,比较实用,故被广泛采用。
2、每周一节时政教育专题讲座模式。这一模式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精神,但因为占用时间较多,增加教师工作量,教学效益周期长,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时事政治教育是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为内容的教育。在课程标准中称“时事政策教育”,平时亦称“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治教育”,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进行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教育,使学生了解、关心国际国内的大事,增强主人公责任感,排除各种干扰,坚定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努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分析、认识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探究时事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省大多数中学的时事政治教育都在有序地开展,有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精神,认真地贯彻执行,很多老师都在创造性地开展时政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时事政治教育模式。笔者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课前3-5分钟时政播报模式。这一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上课前,授课教师把有关新的时政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有重点地在课堂上播报;一种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认真准备,把相关主题的时政内容提炼出来,进行时政专题分析。这些模式有一个活动主题,例如,新闻播报、时政分析、时政讲坛等。由于其操作简单,比较实用,故被广泛采用。
2、每周一节时政教育专题讲座模式。这一模式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精神,但因为占用时间较多,增加教师工作量,教学效益周期长,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初一政治读后感200字
政治是初一的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到的学科,同学们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有哪些 读后感 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政治200字的读后感,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政治200字读后感篇1
本学期我们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行政管理学导论这门课程,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理论等各方面知识做了一次系统详细的介绍与讲授,作为对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我选择了《政治与行政》这本书作为课外阅读的书籍。
《政治与行政》这本书是美国政治学家弗兰克·古德诺的作品。古德诺是美国政治学会的主要创建人,他从法律角度研究了市政机构和管理,以及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政治,也是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其中,政治与行者两分,在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做了详尽的介绍。
读过《政治与行政》一书后,我将本书大概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讲述了国家的功能,政治的功能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治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到第七章,具体介绍了行政的功能,行政体制和政府体制与政治和政党的关系,以及美英两国民治政府的特点与不足;第三部分是关于政党的内容,包括党魁的概念以及政党的责任。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政治与行政两分以及政党内容这两个方面。
关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其实在古德诺之前,已经有人对该观念进行了论述。例如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他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针对当时美国政府内政党分肥的的状况,首次提出了将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概念。而古德诺则是在威尔逊等人的基础上,对该观念提出了新的理解与发展。
古德诺在书中提到,之所以要将政治与行政二者相分离,首先是出于解决城市问题的需要。他提到了在英国和德国,由于此观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故这些国家在处理城市问题上更加得心应手;其次,古德诺认为行政中的许多环节,尤其是技术方面,对于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例如行政中的那些半科学,半商业活动,与制定政策,表达民众意愿的政治活动,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古德诺对于政治行政两分原因的分析,而古德诺对于该理论贡献,则是在于他澄清了人们可能会对该观念产生的误解,即行政与政治两分程度的问题。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并不是彻底的,而是应保持联系的。他说:“政治的功能首先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其次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这句话中其实映射了他的观点。国家意志的表达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与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毫无关系。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如果在执行政策时没有考虑到政策的可行性,那么再好的政策,也会因无法执行而变得毫无意义。
既然行政与政治不能够完全分离,仍需存在联系,那么如何协调行政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关键。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古德诺先后指出了三种协调两者关系的观点。第一,政府体制中的政治机构必须对行政机构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如果政治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控制过少,会使行政机构在一种松弛的状况下工作运行,这势必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不能有效的完成国家意志的表达。另一方面,政治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控制也应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过度的加强政治控
制反而会破坏两分的原则。第二,是行政机构的适度集权。这是因为当时的政党分肥制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要克服这种问题,需要一定的集权。另外,美国特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也是加强集权的原因之一,由于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有限,很多时候中央与地方的意志存在冲突,这势必会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因此有必要加强行政机构的集权。 第三,是借用法外调节机制,即借助政党的力量。中国有句古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解决政府内部行政与政治的关系,不但需要从政府内部需找出路,还需依靠外部的力量。政党的存在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政党不仅担负起了挑选在政府体制理论中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的成员,而且同时担负起了挑选执行这种意志的人员。这样就从人事方面解决了行政机构与政治机构的联系问题。
我认为解决了如何协调政治与行政的关系问题是古德诺对于政治行政二分作出的最大的贡献。因为将两者分离不难,但是分离到何种程度最为合适,是有难度的。绝对分离,会导致意志执行出现偏差;分离不够,又达不到二分的目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古德诺对于公共行政学的贡献,是伟大的。
关于政党方面,古德诺对于政党的存在是支持的。他认为政党是政治与行政的联系点,承担着传达国家意志与执行国家意志的使命,政党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还提出了采用公民投票,制定 规章制度 ,使政党账目公开化的 方法 来使政党对人民负责。从而减小了政党不负责任的可能性。另外,古德诺在书中提到了“党魁”的概念。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党魁,特指资本主义国家操纵政党机器的
首脑人物。“党魁”与政党领袖的区别在于,“党魁”在党内并无正式职务,权限也无明确规定,而政党领袖在党内有正式职务,其活动公开并受到监督。由于政党在政府体制中控制着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而“党魁”又控制着政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党魁”实质上控制了政府体制内部。“党魁”的存在,既有利,也有弊。首先,“党魁”通过议会的改革以及议会对人民负责而变得向人民负责,这会使民众中有更多的人获得选举权,从而更好地表达民意;其次,“党魁”的产生,会促使行政系统内部权力集中,而集权化是有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这与行政政治两分的初衷相符合。但“党魁”的存在也会产生一些弊端,例如,一旦党魁不负责任,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政党防止无政府状态的功能。
以上是我对《政治与行政》这本书中我感兴趣内容的介绍,下来我将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做出陈述。
首先,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古德诺在书中提到政府应该在行政方面加强集权,但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现状。我认为对于中央政府是集权还是放权的问题,应该根据政府某种职能的具体情况来看。比如说中国的房地产和房价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家博弈之势,中央政府与广大群众希望降价改善生活,地方政府想依靠房地产来维持收入,房地产厂商则希望涨价来牟取利益。中央政府多次出台降低房价的政策,但却收效甚微,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不愿完全贯彻中央的指示,即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一方面,中央政府就应该收回地方政府的部分土地权力,即集权;而对于其他的政府职能,就不一定需要集权,拿近期的工商质检部门体制改革来说,就是一种放权。此次改革将全国省级一下各级工商质检部门的人事权,财政权划归与地方政府,工商质检系统内部不再实行垂直管理,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保持业务上指导关系。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地方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有利于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所以从以上两个例子来说,中央对地方,不能是单纯的放权或集权,而应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关于政治与行政的两分问题,我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做得并不够好,或者说程度较低。就拿陕西省质监系统来说,分为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两类,机关单位在省政府内办公,属于制定政策的部分,即负责“政治”功能;底下的事业单位在咸宁西路办公,从技术上负责不同的职能,即负责“行政”功能。但很多时候,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会涉及到具体的技术问题中去,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会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从这点来说,政治与行政的界限划分的并不明晰。这一现象在其他的政府部门中也普遍存在。所以目前中国政府的政治与行政的划分还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再次,关于政党的作用问题,古德诺书中提到的那些政党的作用或者如何避免政党不负责的论述是建立在美国两党制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国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古德诺认为政党是行政与政治的联系点,要发挥防止无政府状态的作用。这在中国是不需要强调的,中国政府不论是政治体制内的还是行政体制内的人员,大部分都拥有共产党员的身份。由于党内纪律严明,组织紧密,所以
这些人员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不需要强调加强联系的问题。另外,古德诺提到了政党不负责的情况,可是共产党的活动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维持执政地位的需要必然会要求共产党对人民负责,因此,也不需要特别强调不负责任的情况。虽然古德诺关于政党的论述与中国现状存在一些不相配的状况,但他关于如何避免政党不负责的几条解决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党加强自身建设和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
以上就是我对《政治与行政》一书大体内容的介绍和自己一些看法的阐述,很多观点由于知识信息不足,存在不少缺陷,这仍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总而言之,《政治与行政》一书,对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初一政治200字读后感篇2
马克思社会主义方法论
摘要:十七大 报告 反映了全党全民的意志,是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纲领性文件。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方法论 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报告是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报告,这篇报告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反映了全党全民的意志,是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纲领性文件。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了始终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报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出的是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使人们在社会中价值得到发挥,权利得到保障,尊严得到保证。人与环境的发展就是发展经济要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在追求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些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性化,因此,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除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和谐”这一词。报告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是这次会议的重要精髓之一。和谐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一样,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一点与之前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古时就有以“和”为贵的说法,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也将“和”这一思想传达给了全世界的人们,因此,“和谐”这一宗旨的提出,不仅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也紧跟发展生产力这一主题。在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和谐社会”也反映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 文化 等方面提出的利益要求,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而“和谐”这一要求无疑深化了三大文明建设的理论高度,更加显示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民生则是创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十七大报告中,民生也是重点问题。这一次的报告第一次强调和关注民生。这几年来,“民生”是一个高频词,从老百姓平时的吃穿住行到看病就医,学校 教育 ,每一件都有关民生问题。具体;来看就会发现,我们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经济增长以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依旧很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卫生、司法治安等等这些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一些低收入的老百姓生活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将民生最为重点,就是希望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善和解决,使广大人民过上优质的、具有幸福感的生活。
至于如何解决民生这一问题,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时进行了突出强调。报告指出,要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平等保护物价,要把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保证人们当家作主的根本权利,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取利益。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髓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把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此外,十七大报告着力强调反腐倡廉的问题也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腐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它还制约着中国的发展,严重危害着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共产党先进性的形象。与此同时,党中央又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贯彻落实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党中央如此重视反腐工作是因为,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是适应新时期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希望在此之后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查处和惩罚腐败分子,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能力和政策水平,最终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戴。
总的来说,十七大报告强调了人民的利益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也关注了民主民生和腐败问题,既有宏观上有关国家的政策,也有微观上解决人民生活的问题。十七大报告表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心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系群众疾苦,强调权为民所用,请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壮大,人民的生活稳定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德普:政治生活中的应然逻辑——政治哲学的立论基础与方法论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王南湜、王新生: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唐小丁:社会个人与社会经济的双重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李文峰、刘荣军:论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4期。
[5][英]托马斯(着),顾肃、刘雪梅(译):政治哲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初一政治200字读后感篇3
话说26年前,美国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来了一名新教师,他叫雷夫·艾斯奎斯,一个很普通的小伙子。面对一间又小又破烂的教室,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雷夫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25年后,这位老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纽约时报》把雷夫尊称为天才和圣徒,《华盛顿邮报》称他为全美最好的老师。美国总统授予他“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也给他颁发了帝国勋章,媒体天后奥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奖”„„
这雷夫到底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这56号教室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奇迹? 法则一:“望子成龙”不如“教子成人”
中国的家长们,十之八九属于望子成龙一族。雷夫之所以得到全美教育界的最高荣誉,正是因为他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育才不如育人”。他这样讲:“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我和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涌进我们那可怜的狭小的教室里,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每年其余的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在旅行。”
最好的教育,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教子成人”。对此,第56号教室给出了最好的注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人格的花园。
回想一下,那种“育才不育人”的摇篮,常常是“摇啊摇,摇到奈何桥”。让父母们的爱心流出了鲜血。
卢刚,一位28岁的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通过李政道博士的 出国 考试,来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因为太出色了,容不得别人超过他,容不得自己不优秀,更容不得老师的偏爱。所以,在一天,开枪杀死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戈尔咨,这是一位爱荷华大学物理系最好的教授;他杀死了自己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山林华博士,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杀死了无辜的副校长安妮等人,然后举枪自杀。所谓:才子一怒,六死一伤。
卢刚们成“才”了吗?可以说是的;可是他们成“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在精英导向的教育氛围下,每一年高考,都会引发“状元热”,高考成了一个产业,对智力的提升替代了对人格的培养,许多神童的家长们成了产业链上的牧师,传道者语重心长,闻道者心驰神往„„
什么事热得不行,一定是病得不轻!人才人才,核心是人,如果不成人,成才也是一场恶梦。在一个众人皆醉的环境下,雷夫能保持着异乎寻常的清醒,这就是奇迹。你看“在这里,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出得到尊重,谦逊得以发扬”——这就是56号教室的奇迹。
法则二:“小红花”不如明是非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 职场 ,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上。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六档。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第六阶段的学生是怎样的?雷夫通过一个学生助人不留名的事例做了诠释: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法则三:超近路不如走弯路
我们这一代,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少走些弯路吧。于是,我们不断地辅导,不断的指正,让孩子们的路走得笔直。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又进入了一个误区。
一次,一群其他学校的老师到56号教室参观,学生们正在安装火箭模型,有一组学生虽然做得很认真,但是他们弄错了飞弹部分的装置,于是来访的老师频频向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安装方法,一个暗藏的错误。雷夫老师果断而有礼貌地阻止了他们,他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访客:(很小声地)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
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
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
访客: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
访客:可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来呀。
雷夫:一会儿肯定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对此早已深思熟虑了: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才算失败。作为父母,我们吃了太多的辛苦,经受了太多的挫折,想让孩子们走得更顺一些。我们让孩子走近路的时候,他们避免了挫折的苦恼,但是也失去了探索的乐趣。所以最佳的教学,不都是老师和家长说个不停,而是像雷夫一样,我不想说,我很清醒。让孩子展开探索的翅膀吧,让他们经历困惑,苦恼、去收获惊喜与领悟。远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这样的孩子将更知道怎样保重自己,这样的接班人将更有挑战力。
法则四:省吃俭用不如能赚会花
孩子们面临的是经济社会,要不要培养孩子们的经济头脑?
第56号教室里,每一个学生开学的第一天就会申请一份工作,雷夫会给出一份职务清单。上面有教室管理员、银行、玩具管理员、办公室信差、店员、警官等职业,上面有工作内容的说明。每一份工作都有不同的薪水。有工作就有月薪,虚拟的薪水可以存在银行。那么储蓄用来做什么?
第一是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在56号教室,座位越靠前排,费用越高。如果存到的金额为租金的3倍,就可以买下座位的产权。如果够多,还可以买下同学的座位,然后每个月收租赚钱。
第二是在班级拍卖会上,购买文具用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努力成果。于是: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父母赚钱的辛苦,学会了节俭和爱惜;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什么是所有权和什么是使用权,学会了投资与 财务管理 。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拍卖会上的冲动和后悔。学会了储蓄克制与延迟享乐,有一天走上社会,最好的东西会留给这些懂得等待的人。
56号教室的孩子们还能体会财务制度与审计。从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分类账本。页面上会标示日期,交易名称,收入、支出、节余,班上通常有四名学生,担任银行,每个银行管理8名左右学生的账户副本。如果谁的账户有差错,就会查对出来。
我们孩子他、一天到晚在唱,“准备好了吗,时刻地准备着”,其实面对充满诱惑的商品社会,教育者都茫然无知,孩子们哪能准备好?而对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孩子们,他们才是时刻地准备着。
教育是一艘巨大的船,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也让无数的梦想葬身海洋。当大多数人争相挤上教育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雷夫把56号教室,建成了诺亚方舟。这实属不易:一个大男人,26年如一日,和五年级的小学生打交道,不容易;敢于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成为精英教育洪流的中的砥柱,不容易。如果让思卓书坊颁发一个奖项的话,我想该给56号教室一个“教育诺亚方舟奖”,颁奖词是这样的:
在这里,探索得到扶持,失败得到鼓励。
在这里,信任代替了恐惧,自觉代替了纪律。
在这里,应试教育结束统治,全面成长得到鼓励。
在这里,可以“读万卷书”,可以“行万里路”。
在这里,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找到了心里的家园。
在这里,老师是幸福的,他们播种这知识的春天。
初一政治200字读后感篇1
本学期我们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行政管理学导论这门课程,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理论等各方面知识做了一次系统详细的介绍与讲授,作为对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我选择了《政治与行政》这本书作为课外阅读的书籍。
《政治与行政》这本书是美国政治学家弗兰克·古德诺的作品。古德诺是美国政治学会的主要创建人,他从法律角度研究了市政机构和管理,以及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政治,也是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其中,政治与行者两分,在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做了详尽的介绍。
读过《政治与行政》一书后,我将本书大概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讲述了国家的功能,政治的功能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治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到第七章,具体介绍了行政的功能,行政体制和政府体制与政治和政党的关系,以及美英两国民治政府的特点与不足;第三部分是关于政党的内容,包括党魁的概念以及政党的责任。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政治与行政两分以及政党内容这两个方面。
关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其实在古德诺之前,已经有人对该观念进行了论述。例如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他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针对当时美国政府内政党分肥的的状况,首次提出了将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概念。而古德诺则是在威尔逊等人的基础上,对该观念提出了新的理解与发展。
古德诺在书中提到,之所以要将政治与行政二者相分离,首先是出于解决城市问题的需要。他提到了在英国和德国,由于此观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故这些国家在处理城市问题上更加得心应手;其次,古德诺认为行政中的许多环节,尤其是技术方面,对于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例如行政中的那些半科学,半商业活动,与制定政策,表达民众意愿的政治活动,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古德诺对于政治行政两分原因的分析,而古德诺对于该理论贡献,则是在于他澄清了人们可能会对该观念产生的误解,即行政与政治两分程度的问题。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并不是彻底的,而是应保持联系的。他说:“政治的功能首先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其次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这句话中其实映射了他的观点。国家意志的表达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与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毫无关系。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如果在执行政策时没有考虑到政策的可行性,那么再好的政策,也会因无法执行而变得毫无意义。
既然行政与政治不能够完全分离,仍需存在联系,那么如何协调行政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关键。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古德诺先后指出了三种协调两者关系的观点。第一,政府体制中的政治机构必须对行政机构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如果政治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控制过少,会使行政机构在一种松弛的状况下工作运行,这势必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不能有效的完成国家意志的表达。另一方面,政治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控制也应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过度的加强政治控
制反而会破坏两分的原则。第二,是行政机构的适度集权。这是因为当时的政党分肥制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要克服这种问题,需要一定的集权。另外,美国特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也是加强集权的原因之一,由于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有限,很多时候中央与地方的意志存在冲突,这势必会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因此有必要加强行政机构的集权。 第三,是借用法外调节机制,即借助政党的力量。中国有句古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解决政府内部行政与政治的关系,不但需要从政府内部需找出路,还需依靠外部的力量。政党的存在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政党不仅担负起了挑选在政府体制理论中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的成员,而且同时担负起了挑选执行这种意志的人员。这样就从人事方面解决了行政机构与政治机构的联系问题。
我认为解决了如何协调政治与行政的关系问题是古德诺对于政治行政二分作出的最大的贡献。因为将两者分离不难,但是分离到何种程度最为合适,是有难度的。绝对分离,会导致意志执行出现偏差;分离不够,又达不到二分的目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古德诺对于公共行政学的贡献,是伟大的。
关于政党方面,古德诺对于政党的存在是支持的。他认为政党是政治与行政的联系点,承担着传达国家意志与执行国家意志的使命,政党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还提出了采用公民投票,制定 规章制度 ,使政党账目公开化的 方法 来使政党对人民负责。从而减小了政党不负责任的可能性。另外,古德诺在书中提到了“党魁”的概念。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党魁,特指资本主义国家操纵政党机器的
首脑人物。“党魁”与政党领袖的区别在于,“党魁”在党内并无正式职务,权限也无明确规定,而政党领袖在党内有正式职务,其活动公开并受到监督。由于政党在政府体制中控制着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而“党魁”又控制着政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党魁”实质上控制了政府体制内部。“党魁”的存在,既有利,也有弊。首先,“党魁”通过议会的改革以及议会对人民负责而变得向人民负责,这会使民众中有更多的人获得选举权,从而更好地表达民意;其次,“党魁”的产生,会促使行政系统内部权力集中,而集权化是有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这与行政政治两分的初衷相符合。但“党魁”的存在也会产生一些弊端,例如,一旦党魁不负责任,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政党防止无政府状态的功能。
以上是我对《政治与行政》这本书中我感兴趣内容的介绍,下来我将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做出陈述。
首先,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古德诺在书中提到政府应该在行政方面加强集权,但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现状。我认为对于中央政府是集权还是放权的问题,应该根据政府某种职能的具体情况来看。比如说中国的房地产和房价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家博弈之势,中央政府与广大群众希望降价改善生活,地方政府想依靠房地产来维持收入,房地产厂商则希望涨价来牟取利益。中央政府多次出台降低房价的政策,但却收效甚微,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不愿完全贯彻中央的指示,即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一方面,中央政府就应该收回地方政府的部分土地权力,即集权;而对于其他的政府职能,就不一定需要集权,拿近期的工商质检部门体制改革来说,就是一种放权。此次改革将全国省级一下各级工商质检部门的人事权,财政权划归与地方政府,工商质检系统内部不再实行垂直管理,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保持业务上指导关系。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地方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有利于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所以从以上两个例子来说,中央对地方,不能是单纯的放权或集权,而应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关于政治与行政的两分问题,我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做得并不够好,或者说程度较低。就拿陕西省质监系统来说,分为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两类,机关单位在省政府内办公,属于制定政策的部分,即负责“政治”功能;底下的事业单位在咸宁西路办公,从技术上负责不同的职能,即负责“行政”功能。但很多时候,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会涉及到具体的技术问题中去,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会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从这点来说,政治与行政的界限划分的并不明晰。这一现象在其他的政府部门中也普遍存在。所以目前中国政府的政治与行政的划分还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再次,关于政党的作用问题,古德诺书中提到的那些政党的作用或者如何避免政党不负责的论述是建立在美国两党制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国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古德诺认为政党是行政与政治的联系点,要发挥防止无政府状态的作用。这在中国是不需要强调的,中国政府不论是政治体制内的还是行政体制内的人员,大部分都拥有共产党员的身份。由于党内纪律严明,组织紧密,所以
这些人员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不需要强调加强联系的问题。另外,古德诺提到了政党不负责的情况,可是共产党的活动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维持执政地位的需要必然会要求共产党对人民负责,因此,也不需要特别强调不负责任的情况。虽然古德诺关于政党的论述与中国现状存在一些不相配的状况,但他关于如何避免政党不负责的几条解决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党加强自身建设和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
以上就是我对《政治与行政》一书大体内容的介绍和自己一些看法的阐述,很多观点由于知识信息不足,存在不少缺陷,这仍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总而言之,《政治与行政》一书,对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初一政治200字读后感篇2
马克思社会主义方法论
摘要:十七大 报告 反映了全党全民的意志,是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纲领性文件。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方法论 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报告是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报告,这篇报告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反映了全党全民的意志,是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纲领性文件。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了始终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报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出的是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使人们在社会中价值得到发挥,权利得到保障,尊严得到保证。人与环境的发展就是发展经济要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在追求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些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性化,因此,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除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和谐”这一词。报告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是这次会议的重要精髓之一。和谐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一样,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一点与之前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古时就有以“和”为贵的说法,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也将“和”这一思想传达给了全世界的人们,因此,“和谐”这一宗旨的提出,不仅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也紧跟发展生产力这一主题。在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和谐社会”也反映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 文化 等方面提出的利益要求,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而“和谐”这一要求无疑深化了三大文明建设的理论高度,更加显示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民生则是创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十七大报告中,民生也是重点问题。这一次的报告第一次强调和关注民生。这几年来,“民生”是一个高频词,从老百姓平时的吃穿住行到看病就医,学校 教育 ,每一件都有关民生问题。具体;来看就会发现,我们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经济增长以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依旧很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卫生、司法治安等等这些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一些低收入的老百姓生活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将民生最为重点,就是希望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善和解决,使广大人民过上优质的、具有幸福感的生活。
至于如何解决民生这一问题,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时进行了突出强调。报告指出,要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平等保护物价,要把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保证人们当家作主的根本权利,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取利益。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髓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把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此外,十七大报告着力强调反腐倡廉的问题也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腐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它还制约着中国的发展,严重危害着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共产党先进性的形象。与此同时,党中央又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贯彻落实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党中央如此重视反腐工作是因为,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是适应新时期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希望在此之后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查处和惩罚腐败分子,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能力和政策水平,最终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戴。
总的来说,十七大报告强调了人民的利益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也关注了民主民生和腐败问题,既有宏观上有关国家的政策,也有微观上解决人民生活的问题。十七大报告表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心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系群众疾苦,强调权为民所用,请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壮大,人民的生活稳定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德普:政治生活中的应然逻辑——政治哲学的立论基础与方法论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王南湜、王新生: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唐小丁:社会个人与社会经济的双重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李文峰、刘荣军:论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4期。
[5][英]托马斯(着),顾肃、刘雪梅(译):政治哲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初一政治200字读后感篇3
话说26年前,美国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来了一名新教师,他叫雷夫·艾斯奎斯,一个很普通的小伙子。面对一间又小又破烂的教室,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雷夫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25年后,这位老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纽约时报》把雷夫尊称为天才和圣徒,《华盛顿邮报》称他为全美最好的老师。美国总统授予他“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也给他颁发了帝国勋章,媒体天后奥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奖”„„
这雷夫到底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这56号教室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奇迹? 法则一:“望子成龙”不如“教子成人”
中国的家长们,十之八九属于望子成龙一族。雷夫之所以得到全美教育界的最高荣誉,正是因为他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育才不如育人”。他这样讲:“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我和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涌进我们那可怜的狭小的教室里,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每年其余的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在旅行。”
最好的教育,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教子成人”。对此,第56号教室给出了最好的注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人格的花园。
回想一下,那种“育才不育人”的摇篮,常常是“摇啊摇,摇到奈何桥”。让父母们的爱心流出了鲜血。
卢刚,一位28岁的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通过李政道博士的 出国 考试,来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因为太出色了,容不得别人超过他,容不得自己不优秀,更容不得老师的偏爱。所以,在一天,开枪杀死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戈尔咨,这是一位爱荷华大学物理系最好的教授;他杀死了自己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山林华博士,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杀死了无辜的副校长安妮等人,然后举枪自杀。所谓:才子一怒,六死一伤。
卢刚们成“才”了吗?可以说是的;可是他们成“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在精英导向的教育氛围下,每一年高考,都会引发“状元热”,高考成了一个产业,对智力的提升替代了对人格的培养,许多神童的家长们成了产业链上的牧师,传道者语重心长,闻道者心驰神往„„
什么事热得不行,一定是病得不轻!人才人才,核心是人,如果不成人,成才也是一场恶梦。在一个众人皆醉的环境下,雷夫能保持着异乎寻常的清醒,这就是奇迹。你看“在这里,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出得到尊重,谦逊得以发扬”——这就是56号教室的奇迹。
法则二:“小红花”不如明是非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 职场 ,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上。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六档。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第六阶段的学生是怎样的?雷夫通过一个学生助人不留名的事例做了诠释: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法则三:超近路不如走弯路
我们这一代,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少走些弯路吧。于是,我们不断地辅导,不断的指正,让孩子们的路走得笔直。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又进入了一个误区。
一次,一群其他学校的老师到56号教室参观,学生们正在安装火箭模型,有一组学生虽然做得很认真,但是他们弄错了飞弹部分的装置,于是来访的老师频频向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安装方法,一个暗藏的错误。雷夫老师果断而有礼貌地阻止了他们,他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访客:(很小声地)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
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
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
访客: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
访客:可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来呀。
雷夫:一会儿肯定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对此早已深思熟虑了: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才算失败。作为父母,我们吃了太多的辛苦,经受了太多的挫折,想让孩子们走得更顺一些。我们让孩子走近路的时候,他们避免了挫折的苦恼,但是也失去了探索的乐趣。所以最佳的教学,不都是老师和家长说个不停,而是像雷夫一样,我不想说,我很清醒。让孩子展开探索的翅膀吧,让他们经历困惑,苦恼、去收获惊喜与领悟。远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这样的孩子将更知道怎样保重自己,这样的接班人将更有挑战力。
法则四:省吃俭用不如能赚会花
孩子们面临的是经济社会,要不要培养孩子们的经济头脑?
第56号教室里,每一个学生开学的第一天就会申请一份工作,雷夫会给出一份职务清单。上面有教室管理员、银行、玩具管理员、办公室信差、店员、警官等职业,上面有工作内容的说明。每一份工作都有不同的薪水。有工作就有月薪,虚拟的薪水可以存在银行。那么储蓄用来做什么?
第一是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在56号教室,座位越靠前排,费用越高。如果存到的金额为租金的3倍,就可以买下座位的产权。如果够多,还可以买下同学的座位,然后每个月收租赚钱。
第二是在班级拍卖会上,购买文具用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努力成果。于是: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父母赚钱的辛苦,学会了节俭和爱惜;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什么是所有权和什么是使用权,学会了投资与 财务管理 。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拍卖会上的冲动和后悔。学会了储蓄克制与延迟享乐,有一天走上社会,最好的东西会留给这些懂得等待的人。
56号教室的孩子们还能体会财务制度与审计。从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分类账本。页面上会标示日期,交易名称,收入、支出、节余,班上通常有四名学生,担任银行,每个银行管理8名左右学生的账户副本。如果谁的账户有差错,就会查对出来。
我们孩子他、一天到晚在唱,“准备好了吗,时刻地准备着”,其实面对充满诱惑的商品社会,教育者都茫然无知,孩子们哪能准备好?而对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孩子们,他们才是时刻地准备着。
教育是一艘巨大的船,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也让无数的梦想葬身海洋。当大多数人争相挤上教育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雷夫把56号教室,建成了诺亚方舟。这实属不易:一个大男人,26年如一日,和五年级的小学生打交道,不容易;敢于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成为精英教育洪流的中的砥柱,不容易。如果让思卓书坊颁发一个奖项的话,我想该给56号教室一个“教育诺亚方舟奖”,颁奖词是这样的:
在这里,探索得到扶持,失败得到鼓励。
在这里,信任代替了恐惧,自觉代替了纪律。
在这里,应试教育结束统治,全面成长得到鼓励。
在这里,可以“读万卷书”,可以“行万里路”。
在这里,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找到了心里的家园。
在这里,老师是幸福的,他们播种这知识的春天。
雷锋的日记第一节政课读后感
雷锋的日记第一节政课读后感雷锋叔叔艰苦朴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与雷锋叔叔相比,我们实在惭愧,衣服划破了一个小洞,丢掉;鞋子旧了,马上换掉。现在许多同学都不懂得珍惜,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雷锋叔叔那默默奉献、忘我劳动、艰苦奋斗、生活简朴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会永远记得雷锋叔叔的这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我很敬佩雷锋叔叔,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雷锋叔叔那默默奉献、忘我劳动、艰苦奋斗、生活简朴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会永远记得雷锋叔叔的这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我很敬佩雷锋叔叔,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本文标题: 政课读后感(雷锋的日记第一节政课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40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