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教育读后感,幼儿社会教育读后感(一),利用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幼儿社会教育》这本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引领我们从愚昧走向...
幼儿社会教育读后感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幼儿社会教育》这本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引领我们从愚昧走向文明。”虽然只是一本薄薄的书,却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思想,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也勾起我对以往的反思与分析。
《教育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可是针对我班的幼儿,部分人就缺乏分享意识与行为,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作为老师就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在客观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规则,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分享的情感。其书中提到的“换位体验”是一种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分享规则的好方法。在区域游戏时间,我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乐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和他一起玩!”“我也想玩,好吗?”“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针对幼儿在游戏中分享行为出现问题,困难时,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发生的问题来尝试给幼儿讲道理,换位思考,感受别人的心情,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现在的孩子都生活都在幸福的'摇篮里,可以说,他们的一切都是社会给予的,由此而言,他们都是社会小公民。本月我园举行的“北宫森林公园”登山运动会,组织开展幼儿以“做一名社会小公民,从我做起。”的活动,我们托小班以发宣传单的形式,引导幼儿做一名社会小公民的意识,并使幼儿了解后,把观念传输给身边的人。我觉得这种活动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公民道德意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并且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
沟通交流在人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人们可以通过他们表达一些想法,交换想法和意见,了解别人的需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除了语言沟通,肢体语言还有文字沟通,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如此,对于幼儿作品交流是文字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例如:我们班上的幼儿在上午的区域活动时,味多美餐厅往往是他们的选择。他们在那扮演角色,很认真的去模仿身边真实的映像,很自豪,很自信。这时,如果他们进行交流,才去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在沟通的同时体验到了初步与人沟通的快乐,这样的机会使幼儿充分的表现和展现自我。
从书中的文字,我收获很大,对自己的实际工作也确实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实不假,从书中学习知识,从书中感受快乐!
幼儿社会教育读后感(二)《幼儿教育》虽然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与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在寒假里看完一期《幼儿教育》,感触甚深,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教育研究专辑”、真诚的“教育经验”、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和优秀的“点题征文”等等,每种内容形式都写得很深动,也能给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在我们开展每个活动时都应提升每次活动教学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并适时激发或引导幼儿合作、分享、探讨甚至争论。例如有这么一篇文章大致讲述的是老师在教室的图书角上摆了很多新的图书,可是总是发现有书被破坏的现象,为此老师利用了晨间谈话对孩子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可是没过几天还是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于是,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作业纸好方便孩子们折纸飞机。可过了几天,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老师再次找出了原因。原来孩子们有了纸飞机的需要后,看上去老师已经给予支持但是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想想自己班的孩子,在看图书的环节中有很多跟这里面的孩子很相象,但是我们老师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我们有时候由于心太急而忽略孩子的这些需求,看了这篇教育笔记后确实让我们感触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幼儿教育》中还有好多吸引我的栏目及文章,有些文章虽简短,内涵却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细加品味学习的。
幼儿园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读后感1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教科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反之,教科研活动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科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心态与情绪都是很消极的,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对教科研活动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接触的是3—6岁幼儿,把孩子带好,用不着花很多精力搞教科研。再说,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虽专业素质好,但理论—功底薄,研究水平低,没法搞教科研。二是教科研活动形式单一,总是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说、念、讲,教师则一味地记录、听讲。三是教科研活动内容经常跟着“流行风”走,外面流行研究什么,幼儿园也就跟着模仿照搬,不会在分析别人之长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搞得教师随“风”摇摆不定,兴趣不大。!
为了调动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我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思想管理,强化教科研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能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作为园长,应把教科研放到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优先考虑和安排,树立“科研兴园”的工作指导方针,加强教科研思想管理,反复宣传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从教育发展、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教科研的必要性,从而唤起教师投身教科研的自觉性。园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动骨干教师进行示范,结合实际工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如:园领导参与进行了“幼儿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思想的渗透”、“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幼儿珠心算教育”、“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育”等研究,从而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
首先,园领导和教研组长作为教科研活动的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教师,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水平与需求,允许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教科研活动中,与教师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既做指导者,又做平等的参与者,与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听取意见,及时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见,善于提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启发教师思考。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使教师产生被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乐于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二,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了解教师研究的需要,以解决教师工作中的难点、困惑为重点,将研究的需要融入教师的需求之中,以教师不断增长的需要为研究的“突破口”。我园常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讨论法来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疑惑和对教科研活动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确定的教科研活动内容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因为它切合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增强了教师主人翁意识。比如,以前我园的教研观摩活动,基本上都是由园领导确定观摩内容与人选,在调查表中,许多教师认为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园领导根据大家的意见,将指定观摩与“自报观摩”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层层竞争选拔,选出优秀教师参加教研观摩活动;另一方面,对于能力弱一些的教师也要提供机会,通过个别指导,为她们参与教研观摩活动并取得成功打下基矗
第三,改变以往管理者的“一言堂”、“独角戏”的教科研活动方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科研活动,注重发挥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研讨,提高活动的质量。我园的教科研活动形式有:
1、运用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知识等基本理论。
2、邀请有关幼教专家来园作教科研专题讲座或是现场观摩,就教师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释疑与指导。
3、教师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轮流主讲,主讲人事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熟悉主讲内容,设计出讨论题目,组织大家开展讨论,最后并进行总结。
4、经常开展教研观摩活动,并认真进行评析,提出合理建议。
5、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教师到南京、上海、苏州等地幼儿园进行观摩活动,回来向大家传达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研究和讨论。
6、向家长或同行开展教科研成果汇报评比活动。
幼儿园读后感2课改以来,幼儿园课程问题的研究也就摆上了我们的案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省基本幼儿教材的使用框架下,摸索适合老师转变观念,满足幼儿自我发展需要的课程模式,呈现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如:从注重目标到注重过程的变化;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幼儿的学的变化;从集中活动居多到开放活动居多的变化;从预设活动为主到生成活动的介入的变化等。这些都说明大家在创新幼儿园课程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幼儿园课题的一系列活动中,大家都多少对幼儿园的课程新理念有了些许收获。但是,我们要推进幼儿园课程朝着有自我特色方向迈进时,总是感觉水平有限,难度较大!
今又认真学习了《幼儿园课程》一书,对幼儿园课程这一概念从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梳理即将要在园内确定的游戏化特色课程,为我园特色课程的行动研究方案提供了更准确和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可将其作为在下一步实施行动的过程中,研讨培训的支持工具。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任何模式的课程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在我们即将推进我们的特色课程模式时,自然就会多借鉴些我们看到的其它园成功的课程模式。因此,借鉴前我们要慎重分析利弊,摆脱纯粹的“追风”学习,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结合实际修正方案,真正创造出适合我们自己幼儿园发展的课程。另外,《课程》一书中,对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很值得深思。这些问题均常出现在教师执教的过程中,我把这些内容复制出来,与全园老师共学习、共讨论,让大家都在学习中反思,尽可能地去琢磨如何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掀起教师自觉学习和提升专业素质的热潮。
还有,接下来我园将实施生活化、游戏化园本特色课程的探究,书中“几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带给我们一些启发,特别是活动区域如何更加生活化,和下一步我们将如何生成一些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目标”的生活、体验。游戏化活动对我们来说,很有借鉴价值,值得我们在实际进行中反复阅读,使我们的行动方案不断合理的修正。
总之,学习就是提高,提高了认识,对理清思路多有帮助,也是对我们去实践这些理论提出了自身水平的新挑战。我们不仅要常常反思,也要带领广大教师不断探究,以期让我们的孩子在我们更具科学性的课程影响下,有更全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读后感3阅读幼儿园课程指南我有很多感慨,读后感想如下:
1、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要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要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为所有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团体、个人展示幼儿素质教育的方向和途径。调整和改变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要求、缺乏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树立“回归本真崇尚自然 快乐体验 和谐发展”的课程理念,遵循“让每一位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原则,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
2、通过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各方面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是: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幼儿园读后感4前段时间问同事借了一本《幼儿园课程》的书看看。曾在《纲要》中看到过关于课程的一些内容,但《纲要》中只提到了“新知识观与幼儿园课程内容”并未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这次拿到书后我认真地阅读了里面的内容。知道了什么是幼儿园课程,详细的了解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五指课程,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教育观原则一直指引着我们对课程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
读了《幼儿园课程》后,使我能对幼儿园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路还很长,还需不断学习、锻炼。我也会尽力,努力学习的。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1《幼儿教育》是我们幼儿园专门为我们教师订阅的一册书。自从我开始幼儿教育的生涯,这书已经伴随我有好几个年头了,我很喜欢。它贴近我们幼儿教师的生活与学习,像一盏指路灯,从不同的角度与方位给我们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书中有好几个版块,每当我一拿到这本书,第一反应就是先看看其中最最让我体味深刻的“卷首”。很多的小故事,大道理,给了我心灵上的启迪,精神上的满足,知识上的提高与视野上的开阔。
今天,我又一次翻开了几册《幼儿教育》,一册上,卷首中的“铁杵磨成针”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那个故事家喻户晓,我都能一下子讲出来,我也曾给我们的孩子讲过,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故事一直被成人作为教导孩子要有恒心的道德范例,他们希望孩子能像李白一样领悟其中的道理,用老奶奶“铁杵磨成针”的恒心与毅力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就气馁、逃避。一直以来,这个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书中它又有了“铁杵磨成针”新释,难道在这里还有什么我们还没有参透的道理呢?带着疑问,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它。读完后,我又进入了思考,书中有老师的震惊,也有我的震惊:现在的孩子,是新时代的人,同样的故事,对他们有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他们没有对老奶奶磨针的毅力发出赞叹声,而是直言她太笨了,用那么多时间,何不去买一根针呢?我们也都知道,这个故事对孩子而言,有另一层寓意,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看准目标就要坚持到底。但是,又有谁能肯定这条道就不是死胡同?坚持是要的,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但是,现在的社会,变通则显得尤为重要。文中说到:变是生命的一般规律,“适者生存”,想要“适”就要“变”,如果不变通怎能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不适应又怎能生存?这个实例本身并没有错,错在我们运用它进行教育的视角与方法。教育只有注入时代的信息,才会焕发出活力,出现新面貌。
感谢《幼儿教育》,让我的心灵得到启迪。由此感发:无论什么事,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思考,换一种方位,换一种角度,对我们又会有一种豁然开朗、截然不同的感受与体会。让我们做一名适应时代的教师,多方位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领悟道理的基础上,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试一试,我们会懂得更多,收获更多,体验更多。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2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学理论类的书籍是我最需要研读的,在20xx年的这个寒假,我再次学习了这本《幼儿教育学》,通过学习让我进一步从书本出发巩固了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这本书也从理论角度为我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书的绪论中就明确提到幼儿教育学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我们可以从周围的很多具体现象入手去认识和理解幼儿教育理论的内涵和意义。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就能够不断发现各种教学现象,积累经验,在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引导下理论结合实际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书中正文的每一章节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让读者深入了解幼儿教育学,书的第二章中指出幼儿教育的一般原则是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其实,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理应清楚地认识到儿童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刻都能努力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出能引导他们各方面获得进步的方法。比如引导孩子们学唱歌曲的时候,我在范唱时便投入地用自身的音乐感悟力演绎好歌曲,感染孩子们,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唱歌曲的欲望。孩子们的声音表现力是参差不齐的,在集体跟唱了两遍之后我就尊重孩子们的个别差异,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请每个孩子站起来说出自己不太会唱的乐句,然后再个别、集体交叉重点练习。这样,他们对歌曲便能掌握得更好。
书中的一篇小资料《蒙台梭利论儿童》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具有自己的个性,并谋求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充满了创造力;他们选择自己的工作并坚持完成它,按自身的需要改变它;儿童锲而不舍、不懈地探索,并十分愉快地克服力所能及的障碍。儿童友善地希望与每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发现以及小小的喜悦。因此,教师没有必要介入,“全神贯注地观察”是教育者的座右铭。在我们的自主性游戏中,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现自己的个性,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上学期,我们大班组进行了角色扮演课题的研究,孩子们在深入研究了绘本之后便经常在自主性游戏的小舞台中选择绘本中喜欢的角色和同伴一起自主、投入地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用语言、动作、表情投入地演绎出绘本角色和故事情境,从中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则在一旁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表现,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了及时鼓励和适当引导,充分尊重他们在表演中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力,分享着他们的快乐。在这样的一种轻松的师幼互动中孩子们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到了锻炼,同时也增进了和同伴的合作意识,丰富了情感认知。
“德、智、体、美、劳”中“德”是排在最前面的。书中有一个章节讲述到幼儿德育方面的内容,也让我有所感悟。书中提到:幼儿只有在被爱,体验到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指向外部世界的爱。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与气氛,以境育情,以境激情,激发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幼儿园内外的一切条件和资源,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和孩子在一日活动中近距离接触,是他们最信赖的人。所以,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并运用多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爱,如平时多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多和他们一起玩各类游戏等。在和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种情感基础后,我们便能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认识并了解各种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如礼貌用语挂嘴边,同伴间主动谦让等,并注意抓住一日活动中出现的良好契机及时进行教育。
深入学习了这本书之后,我收获了很多,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继续以书为指引不断努力,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默默贡献。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3为了创造优质的幼儿教育,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充分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实现幼儿的素质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幼儿的知识和素质,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艺术。
教师要把理论转为实践,这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问题,更好的掌握理论并运用,教育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提高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尤其是教育技能和教育艺术,除了学习、培训外,主要依赖于教育实践及其实践的反思和他人评价来调整、改进教育技艺。
《幼儿教育技艺》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幼儿教育技艺为主题,和读者们分享了大量的操作性较强又富有启示的示例及评析,是幼儿教师提高教育水平的良师益友。幼儿时期其价值观正在形成,最易受外界影响,教育不当反而会使幼儿养成不良习惯甚至扼杀他们的潜能,教育方法得当很重要,而我从书中学到了不少的好方法。譬如,我班的妹妹年龄较小,开学初情绪不稳定,总是哭闹着不肯来园,我从“贝贝来园不哭了”中到启发,用拍照的小游戏成功的转移了她的注意力,缓解了她的焦虑情绪。从“争吵转化为交往”明白了教师不必急于解决幼儿的问题,教师不是充当审判是非的法官,而是要给与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思考、表达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亲亲香宝宝”转化为“让我闻闻你香香的手”来激励我班幼儿自己洗手……
我从书中受的启示还有很多很多,教育是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思考教育对策,在带班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困惑,我们何不借鉴他人的方法策略呢?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亲爱的朋友,有空不妨来看看《幼儿教育技艺》这本书,说不定你也能从中得到实用的帮助哦。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4读了《幼儿环境教育》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校本环境教育课程的认识。初步学会了如何开展幼儿环境教育,了解了香港、澳门及内地幼儿环境教育的一些状况。特别是圣贞德小学暨幼儿园、天平天主教幼儿园、圣伯多禄小学暨幼儿园、天主教圣多默幼儿园,它们分别以“动物”、“植物”、“食物”、“绿色小天使”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教师在实际推行得层面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实施过程中掌握环境教育的一些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为了让下一代认识到文明对环境的依赖和环境对文明的制约,明白环境的衰落可能会导致文明的衰落的道理,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因此,环境教育的'培养显得什么重要。
其意义有三:
一是面向未来,在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同时避免下一代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幼儿环境教育》 协助了幼儿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认识人和动物、生物和非生物等相互关系,使幼儿理解为何要和如何爱护和珍惜环境,初步培养他们对环境的相关价值观,如对生命的关心和爱心、平等对待生物的态度等,并尝试进一步诱导孩子对环境友善的价值观转化为个人及社会活动。最终目的是促使孩子毕业都关注环境,而且具有远见,并为他们做好准备,使能就环境保护做出有识见、合理和实际可行的决定,同时身体力行,致力缔造一个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二是通过儿童的教育,去影响和教育家长以至于全社会;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教育的推行亦逐渐由大学向中小学及幼儿园延伸。环境教育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界倍加关注的问题。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的。通过幼儿向社会、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促使大家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懂得“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保护好它”的道理。所以环境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而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更是势在必行。
三是环境教育可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大自然的良好品德。
充分挖掘一切能让幼儿感化与内化的德育资源,让环境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东西,而成为一种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通过个体不断内隐的漫长的过程,积极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并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育环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让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萌发爱国主义的情感,培养造就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个性。
阅读了《幼儿环境教育》之后,我觉得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独授课模式。
选取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采用独立设课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可以较为集中地探索环境问题,涉及广泛,讨论深入,比较容易、有效地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
一类是多学科渗透模式。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幼儿园环境教育一方面可以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的教学形式,围绕不同的环境教育主题,有计划地组织系列活动。另一方面必须在各领域、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与环境教育目标相关的因素,并且及时剥离有背于环境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努力实现环境教育在幼儿园各领域、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使综合性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与各领域、各学科的渗透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总之, 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水、空气、土壤、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环境要素以及幼儿周围现实存在、正在发生着的环境问题作为基本内容。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了避免使幼儿对环境问题产生恐惧感和悲观情绪,幼儿园环境教育内容的组织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强调环境中美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在自然之美的熏陶下和愉快的参与中,充分体验自己是大地的孩子,是生态系统的一员。在介绍周边的环境问题时,必须侧重介绍有效的解决办法,特别是人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改善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让幼儿懂得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帮助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以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去关心他人、关心生命、关心自然,最终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格得以完善,成为真正的人。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将环境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除了采取“主题”方式外,多采用一些多元化的课程,如:“环保周”、“环保日”、“美好的学校环境”、“理想的生活环境”推行“绿色消费”(使用低污染产品,经量少用污染产品)等。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里,蕴含着环境教育的契机。将教育理念化作甘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5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读书人,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只有坚持读书,并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从《中外幼儿教育名着解读》这部书中,我了解了幼儿教育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原则不因为时代变迁而失去价值。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流传的教育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对人类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其中有很多当代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的代表作和国际组织的教育报告。这充实了我们幼儿教育理论工作的实际需要,也为我今后的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书中,最令我骄傲的是我国创造教育世界和探索教育的先驱——陶行知。他指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他通过“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三个需要”,即:一是需要充分的营养,二是需要建立最基础的良好习惯,三是需要因材施教。详细的阅读后我知道了,创造力虽然不完全是由教育创造的,但教育能启发、培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定要有民主的关系。由此我也明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因材施教。如果对受教育者施以强制,那样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的庸人,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天才。
皮亚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教师应该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
书中还阐述了蒙台梭利教幼儿自由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儿童的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光辉形象;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外国幼儿教育家的杰出理论,照亮了我幼儿教育的前进道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内心获得了充实,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大、更远的目标。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6《幼儿教育》虽说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看完每一期的《幼儿教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方案研析”、真诚的“教养笔记”、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尤其是教养笔记,真的能让人受益非浅,也能给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教养笔记”中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图书架旁的碎纸片”,讲述的是老师在教室的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的图书,可是总是发现有书的破坏,为此老师利用了晨间谈话对孩子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可是没过几天还是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于是,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作业纸好方便孩子们折纸飞 机。可过了几天,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老师再次找出了原因。
原来孩子们有了纸飞机的需要后,看上去老师已经给予支持但是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班是早期阅读实验班,孩子们在看图书的环节中有很多点跟这里面的孩子很相象,但是我们老师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我们有时候由于心太急而忽略孩子的这些需求,看了这篇教育笔记后确实让我们感触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献祝福,祝福网
《幼儿教育》中还有好多吸引我的栏目及文章,有些文章虽简短,内涵却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细加品味的。
幼儿教育的读后感7《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着,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现代意大利着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
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在“节奏”一节里,蒙台梭利博士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为的外在目的,并根据自
己的想法来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引导他运用最直接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没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间就可以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这时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这是因为成人不理解儿童在活动中需要运用他的手,不把手的运动看成是儿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现,就可能成为儿童工作的障碍。
无论是做为家长还是老师,我都曾因为看到儿童试图去做一些在成人看来似乎是毫无必要的活动而去阻止他,甚至变得恼怒,如果儿童企图反抗,结果往往是以儿童“不听话”而告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内心作好准备。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以便发现自己身上某些具体的缺点。而不要只注意儿童的坏脾性和如何纠正童错误的行为。教师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后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幼儿教师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师读后感1《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
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现在,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
为教师,在面对幼儿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教师读后感2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艺术99例》,我利用空闲时间看完了。本书以“幼儿教育的起点是成全每一个儿童”为基本理念,通过具体案例的阐述呈现了教师在案例中的角色定位、行为及思考。读着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由衷地感到亲切,因为书中的许多故事似乎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那些发自内心的感悟,一次次引发了我心灵上的共鸣,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位老师的行为背后都投射着真实的、自然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读罢此书,让我明白了成功的教育往往是从教会幼儿做好小事、关注细节开始的。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能树立“幼儿教育无小事,人人都是教育家;教师工作无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的观念,用心关注每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切——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情感、态度、习惯、心理变化,等等,从各方面去发现、挖掘、引导和培养,那么,教育的成功就在眼前。
本书共六辑99例,通过99个例子讲述幼儿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从而得出良好的经验。我认为该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每个案例后面都附有教育小语和小贴士,通俗易懂地分析了每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从而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注意。
一、以爱育爱,爱满心田
书中的老师们一个个满怀“爱”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孩子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善良和乐观;使孩子们的成长是那样的欢乐、健康和积极向上!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做到为人师表。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将爱心平分,耐心地、恒心地去教导、灌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无比的开心,无限的关爱。
二、教之有道,专业成长
这辑中的17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教师不是天生的,任何优秀的教师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教师的有心和自我钻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做个有心人,多动笔记录,多思考解惑。正是自己平时并未局限于开展完活动就抛在一边,而是勤于动笔,对每日活动坚持总结、反思,逐渐地,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一日教学活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反思教育教学只是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祖师与开展过程是否合理,对于偶发事件,我的`处理方法如何?此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需要引以为戒的地方又是哪里。通过反思,切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学之有方,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学习是每个人的生存之道,幼儿的学习无处不在,作为教师不应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让孩子拥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动力。第36个小故事中的许老师允许孩子失败,鼓励孩子努力去尝试,就是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直接经验,认识事物的性质。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之球抛给孩子,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热爱幼儿,善于发现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机教育。
四、教育智慧,无处不在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大智慧。在这一辑中的老师们为孩子创造宽松、愉快、温馨的环境,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手段。如对待给小椅子作记号的小“调皮”闹闹,施以合适的方法,接纳孩子的独特言行;老师通过愉快地谈话让尿湿别人鞋子的小雨放下心理负担,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巧妙应对了有着分离焦虑的依依等等。其实,在每一种处理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放手、帮助、提醒和约束……不是吗?“洗耳恭听”,让我们学会倾听孩子;“袖手旁观"是让我们学会放手;“雪中送炭”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自食其果”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苦肉计”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师。
五、教研一体,相得益彰
正如主题阐述中所言:教学与研究分不开。要想教学质量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要开展幼儿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一日生活中。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整理,提出困惑且探讨,尝试刊物上提出的某一策略研究等等,都是通过教促进研,通过研提高教,形成教研一体,共同提高。告诉自己:做反思性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边反思,边进步。
六、家园共育,合力倍增
本辑中的15个小故事也从不同角度验证了家园公寓的重要性。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巧妙地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通过沟通,老师可以找到幼儿个性上出现问题的症结,给予家长教育孩子的相应建议,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的良好环境,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书中的精彩小故事还有数之不完道之不尽的情节与内容。99例教育艺术并不是99种教育的解决之道,而是99次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也许我们更应该在教育中活出自己,也许我们既活在未来,更活在无限的过去,在这些纷繁复杂却又朴素平凡的场景中,有最乐意的付出,有泪水和智慧,更有日日夜夜用心抒写因而温润无比的爱。
从这本书中,我受到很多启发:幼儿教育无小事,人人都是教育者;教师工作无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
幼儿教师读后感3《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这本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丽莲·凯兹教授写的。她在书中对我们常见的一些教育现状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书中的每一个例子都是以凯兹博士亲身经历的真实问题来撰写的,在阅读过程中引发了我的共鸣,因为我就是一个一线幼儿教师,她的文字触动了我的内心。
第十六章《教学辅导的原则与策略》这一章节的重点在描述负责辅导老师在职进修人员的角色,这让我想到了学校里所进行的师徒结对活动,活动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帮助新教师能更好地适应自己所在岗位的教师角色。这一章节的内容对像我这样一个承担着带教任务的辅导教师而言,可以说是启发颇大。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辅导的原则里凯兹博士提到需加深教师对情况的了解,即最有效的在职辅导课程是能协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有更适当、更正确、更深入及更专业的了解,可以协助教师与在职训练结束后,仍能保留并应用所系的的知识、想法与见解。
这一见解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带教工作。在以往的带教工作中,当“徒弟”遇到困难、发生困惑时我经常会直接给予他“药方”,告诉她该怎么做,以解决当时的问题。效果当然很明显,这个“药方”迅速的发挥了作用,帮助其解决了当前的困惑,我也从中感到满足。但是当再次遇到问题时,“徒弟”是否能自行解决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从凯兹博士那里得到的启示,直接的药方虽有价值,未能深植于老师的思想领域中。如果做师傅的能辅导徒弟着重于对情况或问题的剖析与了解,多问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每种方法会有什么后果?”这些问题,则可以引发徒弟的思考,帮助徒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并对事情或问题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看法。那么,长此以往,徒弟便会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后即使师傅不在场,她也有能力可以自己想出适当的行事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
1、延缓纠正。
文中提到辅导人员有时在观察教师的行为后,会急着纠正老师,一方面是急于协助老师改进技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专业权威。但是这种做法优势过于急躁,因为有时过早地纠正会让受辅导老师和辅导人员疏离,反而会丧失长期辅导该老师的机会。
不错,在带教的过程中,每当发现新老师有做得不妥或不够之处,我总是会及时的给予指正,自以为是给予她帮助,却不知这样的做法使得我和新教师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这正是犯了上述的毛病。凯兹博士告诉了我:延缓对老师的纠正能使辅导人员与老师间建立足够的信任关系,使得辅导人员的建议在老师眼中是一个协助,而不是一个专家所做的批评,这样才能促进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凯兹博士的提点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带教过程中的错误之处,也让我找到了曾经带教过程中产生不愉快的原因之一,着实让我欣喜。
2、提出尝试性的建议。
在带教过程中所提的建议最好以尝试性的语气及形式提出。比如:“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以试试乙方法,看看是不是比较有效!”这样的技巧除了凯兹博士所说到的具有可以避免教师在运用此方法失败后的挫败感,更有利于教师实验、创造等特质的培养。除此之外,我觉得这样的说话方式也更容易让受辅导的教师的接受,因为这样的说话方式不是从上至下的,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伙伴式的建议出现,也更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徒关系。
3、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有一次在高一敏名师工作室活动时,为配合袁晶晶老师的一项任务,我准备了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想法,当时袁晶晶老师回复我:“亲爱的,这真是太棒了!”为了这句话我窃喜了很久,能受到这么了不起的老师的称赞,自然是得意的。可见鼓励和赞扬是十分受用的。
正如凯兹博士在文中提到的:不管老师能力如何,有时勇气和热忱的的过度消耗会导致沮丧,让他们认为不论自己在怎么努力都不会有结果。不错,如果老是听到得是辅导老师的指正,换做是我可能也会认为自己无用,从而对工作缺乏信心和热忱!赞美之言人人爱听,我们要向对待幼儿那样,坚持正面教育,多给新教师鼓励、支持以及激励,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使她们继续维持工作热忱和努力。
当然,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在鼓励,赞美新老师时,言词的内容中应提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有具体指向,如:“你的回应很不错”“活动重点把握得很好”……,不要使用一些善意的空话。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感受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工作的海洋中,不管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观察、辨证和理性,更没有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建议与教育智慧。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学有所想,做有所思,思有所悟,才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幼儿教师读后感4大一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老师正带领小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降发展。
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
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幼儿教师读后感5我在幼儿园一边陪护幼儿午睡,一边翻看《威海教育》读到荣成市第三十六中学区大鱼完小王喜华老师的文章《老师,请守护自己的承诺》,心有感触。
文章中列举的事例在我身边时有发生。例如,一个幼儿向老师告状,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恰巧正忙于一件事情,无暇调查幼儿所说事情的原委。好几次,我就随口敷衍:“老师批评。”说完便了,没有下文。幼儿通常过一阵子便被别的事情吸引,忘记了,相互依然做朋友。我也不曾检讨自己的做法。读过王老师的文章,一份不安与自责开始缠绕着我。
作为教师,不应该轻易地许诺,随意地许诺又不兑现,会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地影响——说话不负责任。为人师表,当讲诚信。言必信,行必果。为幼儿做出表率。而讲话不负责任,不守诚信,久而久之,会让幼儿模仿。
另外,承诺要有价值,不能脱口而出,随心所欲。老师的承诺可以刺激幼儿的是非观念,行为选择。老师要尊重幼儿,不能认为幼儿什么都不懂,容易糊弄。其实,幼儿的感受是非常灵敏的,他们能从老师很多不经意的行为中直接感受到老师的态度和潜意识。
作为老师,不要轻易给幼儿承诺,如果许诺了幼儿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能因为面对的是幼儿,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幼儿是有感受力的,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赢得幼儿发自内心的信任。
幼儿教师读后感6本篇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论述家庭教育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第一是家庭教育应该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第二是家庭教育应该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第三是家庭教育应该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全文以对如何做好以上三点的回答为主要内容,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看完这篇文章,都会获益匪浅。
在第一点家庭教育如何为幼儿园教育做准备的论述中,作者提到了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听在先,说在后,倾听在第一位,阅读是第二位,家庭教育也应该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幼儿喜欢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可以起初自己讲,几次之后幼儿熟悉了故事情节,可以讲一半,另一半给孩子自己补充,既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了亲子关系。我想虽然这里是给家庭教育的建议,但对幼儿园教育同样适用,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也应当首先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然后才是幼儿自己的表达。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和李老师配班教早期阅读时李老师对我说的话,当时李老师也是让我给孩子讲个故事,但是由于理论和经验的薄弱,我一开始就拿着带图片的故事,边讲边指给孩子看,李老师看到后立刻纠正了我的做法,幼儿首先应该学会倾听,而后再以表演、复述故事中的人物语言的形式使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家庭教育如何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巩固和延伸,这里作者讲了家庭布置、家庭作息时间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让我进一步感到自己作为幼儿教师要与孩子家长进行比较多的沟通的必要性,要想对孩子进行最优化的教育,家庭的配合是少不了的,而家庭能否积极配合还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多方面提醒和动员。
最后讲家庭教育如何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作者同样进行了分点阐述,其中在讲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幼儿品格影响时提到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是说孩子第一次玩毛毛虫时,如果家长看到后露出惊恐的表情并呵斥幼儿,那么幼儿很可能以后会害怕和排斥毛毛虫。这个例子意在说明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楷模,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态度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虽然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幼儿园老师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同样是与同伴和老师相处的过程,在各方面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楷模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作为孩子的老师还应该尽量为每个孩子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是他也能受到身边其他同伴的积极影响。
全文贯穿和体现了家园共育的基本理念,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将家园共育理念付诸实践,还应该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也能参与到这将影响孩子整个成长道路的实践中来。
幼儿园社会领域心得标题怎么写好
社会领域: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小班社会:
1喜欢上幼儿园,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家和幼儿园。
3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4学习并尝试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5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6乐于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
▷中班社会:
(一)发展目标
1、继续学习与同伴合作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尊重别人,学习懂得关心别人的方法,并适当表现,继续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
2、关爱长辈,接触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社会工作人员,了解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3、初步辨别是非,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4、对自己能做的事有信心。
5、了解家乡著名的设施、景观,喜爱参与活动,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具体措施
1、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在班内创设娃娃家、理发店、医院、银行、饮食店等区域,鼓励幼儿喜欢和同伴游戏,有意识地让幼儿学会分享、轮流、等待、合作。引导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讲礼貌的习惯。让幼儿明白安静倾听的作用,能学会尊重他人。加强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幼儿的教育,使他们在集体活动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结合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劳动,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重劳动成果。
3、了解三八、五一、六一、教师节、中秋、国庆、元旦、圣诞等、春节节日,并知道相应的风俗。
4、及时肯定和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5、通过全园大活动、平行班活动和班级活动,使幼儿乐意参与并体验快乐,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培养形成幼儿自信、活泼开朗、大方大胆的良好个性。
▷大班社会:
1、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具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兴趣了解各种民俗风情,热爱祖国。
3、简单了解其他国家的典型文化特征,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4、关心社会生活,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5、能友好、礼貌地与人交往,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6、主动与同伴合作,体验同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快乐。
7、喜欢劳动,关心果园、孔雀园的变化,乐意参加园内的公益劳动,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热爱并尊重劳动者。
8、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自尊、自信、乐观,自己有进步不骄傲,愿意学习小朋友的优点,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自己有了错知道改正。
9、做事认真,有始有终,有初步的责任感,会整理玩具和图书,学习修补图书。
10、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节约用水用电等习惯。
11、了解世界水日、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爱鸟周等主题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