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为大...
情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情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情书读后感1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当我在书海中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本时,《校园情书》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名不虚传,《校园情书》写的是在每一所中学学校都有可能发生的情感故事,是用青春书写的情书。里面有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与学生的亲近,青春期朦胧的恋爱感觉。看这本书,与其它书不同的是,它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与众不同的是,《校园情书》中的班主任“达达”老师,他的开朗、另类的教学方式、通情达理、孩子气等等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吧。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十分向往这样的老师。
《校园情书》中的第一张“志形燕归楼”是我记忆中最深的一章。原因就是与我相近,感触大。对呀!每一个女生宿舍总有一个最懒的,一个最吵的,一个最安静的,一个最贪吃的,一个做老大……宿舍就是我们另一个家,同学之间的友情就是在宿舍培养的。当我看完这章时,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宿舍所发生过的事。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疯狂,嘴角的弧度慢慢扩大。我们的宿舍也曾闹过“减肥”的风波,不同的是,书中是做瑜伽,而我们则是做一些零星稀奇的动作。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最后一章“你一路都在”。同学之间的友谊多么深厚啊,它往往会超过你的想象。我也是料及不到的,他们为茹茵同学写的两篇日记,办纪念会,让友谊成为彼此心中的永恒。看着看着,使我想起《朋友》这首歌,多么适合呀。
《校园情书》写出了我们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让人欢笑,让人流泪,让人深思的励志故事。《校园情书》的确是一本属于我们的青春期指南,将伴随我们,在青春之路上越走越远!
情书读后感2充满年少时的青涩、
又充满发现秘密的悲伤……
这个世界谁想做别人的替代品呢?
总有人,喜欢把从前放不下的爱,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许是因为相貌,或许是因为性格,但要知道,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啊!也没有人想做别人的影子啊!纵然对方是喜欢你的……
男主去世,女主思念。在寻得男主从前家里的地址时,知道那里变成了高速路,女主把自己的思念幻化成了信件,寄去了那个不可能的地方。却竟然收到了回信……而回信的是一个和男主同名同姓的女生,而且和女主又长得那般相像……
回忆起当初与男主见面时候的场景,那句:我对你一见钟情啊。似乎被欺骗了呢。想要证实这份爱不是替代,开始了两人的寄信与回信。
而那个同名同姓的女生,真的是男主年少时的暗恋对象呢!而且她也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内心也有对方。回到学校,充满怀念,怀念那个图书馆,怀念他们的学校生活。想到男主不断的借书,在借书卡上一遍遍写着两个人共同的名字,就觉得心里很甜。在知道最后的那本书的借书卡背面有自己的画像的时候,对男主的那份青涩的爱的匣子就打开了……可惜了,不再有以后……青春果然只能用来祭奠。
而女主,释然了,因为她的身边有爱她的人陪伴她,还好有这么一个人,了解她心里的苦痛,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去抚平女主心中的伤痛。爱是需要说出口的,悲伤也不能埋藏心中,痛快发泄才是最好的出路。
女主对着雪山大声喊道: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对过去算是告别了,迎接女主的将是灿烂的明天……逝去的人,逝去的爱,总要释怀和放下。珍惜身边还在爱的人啊!正是那些人那些事才教会了我们更懂得爱啊!
情书、是你我之间美好的爱恋、是我们彼此表达的思念。爱过不必恨,痛过才更爱。愿我们都会被爱包围,愿我们都是独一无二,愿爱我们的人都是因为我是我而爱的我[爱心][爱心][爱心]
情书读后感3在书店淘书的时候,因为封面随手将这本书塞到了口袋里,3个月后的今天终于完成了本书的阅读(真是懒到家了)。碰巧今天迎来了北京的初雪,坐在出租屋里面看书,别提有多惬意了。
正如书名想要表达的那样,情书贯穿了整个故事,勾起了他人中学“苦涩”的回忆,勾起了爱人之间相互的思念,即使已阴阳两隔。女主博子本是约定了和藤井树结婚,但藤井树登山失足而死,博子就此失去了挚爱的人。在翻看遗物的时候偶然方向相册中他中学时候的住址,抱着没有回信的态度写下了对爱人的思念。
可就是巧合,那个地址属于中学时期同名同姓也叫藤井树的一个女孩。一个是对男生藤井树的无限思念,一个是对他所造成的痛苦中学回忆而怀恨在心。就这样两个人误打误撞的完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安抚了博子悲伤而遗憾的婚姻,化解了女生藤井树中学时期刻骨铭心的矛盾。故事到最后,女生藤井树才发现原来中学时期的那个男生原来是喜欢她的,而博子收到的“你相信一见钟情么”是男生藤井树弥补了自己错失的爱情。
男生总是这样,即使像我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为了自己喜欢的女生也总是准备了一些小惊喜,就像书中男生给女生藤井树在书签后面画的那个画像一样。即使这个动机在女生眼里被认为是奇怪的举动,即使礼物被轻易地女生忽略了,但在男生心里就仿佛完成了一项壮举,毕竟,“这种事偷偷地做才有意义”。
我发现我逐渐喜欢上了日本文学,那种安安静静的看完,然后慢慢遗忘掉,在以后的某个时刻突然回忆起来,就仿佛变成了自己过往的回忆。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看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国》,后又拉着我妹一起回看了这个电影,都是很不错的作品,但总感觉书中所描述的世界更令我向往,更像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白纸黑字的呈现在我眼前,而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合上了书,博子的心中永远的留下了属于藤井树的位置,而女生藤井树更有可能当作无事一样回到自己的正轨,但当以后再有人叫起藤井树这个名字的时候,不知道她会不会突然的想起中学时期喜欢过她的那个藤井树呢。
情书读后感4凌晨四点,星辰稀疏,阴云缭绕,月亮忽明忽暗,此刻的我全无睡意。于是又开始读岩井俊二的《情书》,书中情节好像浓冬时节清晨的迷雾般,凄冷而模糊不清随即又若隐若现。渡边博子简短的信件仿佛是一把钥匙,渐渐打开尘封已旧的大门。开启时人已故去,逝者的悲伤被掩埋在土里,生者却寻找爱留下的痕迹,这又是多么的悲哀啊!
博子打开尘封的相册,看到那发黄照片,微笑、青春,还有什么?或许还有很多很多被渐渐淡忘的时光。看着相片背面的地址,博子提笔给藤井树写了一份简短真挚的信,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啊!逝者深深地埋在厚厚的土里,将躯体裹在大地的怀抱里,生者却将饱含深情的言语寄往未知。信件的内容让我难已忘怀。
藤井树:
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
难以想象这是寄给她逝去的未婚夫的信件。可就是因为这份信件,她翻开了尘封记忆的往事。收到信件的藤井树(她)长相却是和博子惊人的相似,就是这样的巧合让藤井树(他)在爱情的迷雾里分不清彼此,这或许只是生者的想法。
初中时代的藤井树(他)和藤井树(她)遭遇的各种尴尬、嘲讽、讥笑,却莫名其妙的将缘份和宿命连接起来。少年时的好感能不能算的上爱,我不否认,也不肯定。可博子最后信件的反差却是让我不能理解,或许是痛苦后的释怀,或许是秋水更真实,这些我无从知晓更无从肯定。人往往是这样在接受新的事物之前,必须彻底的忘掉过去。或许感情也大致如此吧!
学校读书馆中那日久尘封的书籍里埋下一个一个秘密,然后用一张一张的郑重写下藤井树(她)的书签隐藏在书籍里,将一段一段属于藤井树(他)的青春记忆刻在岁月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待花落花开,岁月轮回。
时光的脚步不曾停留,你若迟疑,便是沧海桑田。
渡边博子找到的答案,是他的未婚夫藤井树(他)一直深爱着的是与她初中时代同名同姓的藤井树(她),面对她未曾企及的高山、面对他曾经为梦想而逝去的灵魂,博子内心无比疼痛,这种悲痛足以让她止步让她退却让她怀疑,找到了结果又能怎样?终归是生者一厢情愿的猜测,逝者的勇气和爱永远向着大山、向着未来。
此刻,回眸那逝去的岁月,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一段段伤感的别离,那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仿佛夕阳映照的天边,一片绯红光彩夺目随即陷入黑夜不容遐想。
情书读后感5这本书是岩井俊二写的《情书》,在十月的一个无聊的下午,独自在图书馆静下心来把这本书读完。其实,作者把这本书翻拍成的电影我在高中时候已经看过了,当时也是一知半解;那天下午,怀着重温故事的心翻开了这本《情书》。
男主人公叫藤井树,有着一个同名同姓的同班女同学,而在长大后,跟一个跟女藤井树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渡边博子在一起。随着故事的展开,博子慢慢探索自己死去的丈夫的过去。而在毕业相册里,她找到了藤井树的地址,她把这个藤井树的地址误当成自己丈夫过去的地址,于是寄了一封通往天国的情书。而女藤井树莫名收到这封信则是一头雾水。当她们两个女生多次书信来往后,博子知道了这个藤井树是跟自己丈夫同名同姓,决定去看一眼这个女生。过去后发现,这个女生跟自己长得很像,又回去看了一眼毕业相册,渐渐地,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书信,博子感受到了曾经跟自己说一见钟情的丈夫,是因为他喜欢的是这位藤井树小姐;而,藤井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书信之后,去了趟学校,后来学生给她一本男主角借过的书,书里的登记卡写着藤井树,而背面,是她的画像。
一篇纯爱的小说,写出了校园时单纯的爱情的美好,年少时的暗恋无人知晓,却在多年后随着这么多的巧合公之于众。小说最后,女藤井树的爷爷说,其实,门前有一棵树,它也叫藤井树,它在你出生的时候种下的。有些爱,不需要人尽皆知,做到了自己该做的,心情愉悦,就好了。
很多的偶然和巧合都不可思议,就像男藤井树遇到了博子并且在一起,就像博子找到了跟自己长得很像的女藤井树,就像女藤井树拿到了那张男藤井树留给她的那张画着她画像的借书卡,就像那棵与男藤井树一样不被知晓的树,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妙。生活里我们没办法去左右这些巧合,这些人生中的每个故事情节,都值得我们回忆,都让我们往成熟迈步。
情书读后感6说起读岩井俊二的《情书》的感受,犹如我对书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时候被冻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样:美丽、浪漫、哀婉。
透过晶莹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纯净。少年时期暗恋的往事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纯真。“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认知又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纯粹。认真写信给天国的阿树的博子是美丽的,陷在与阿树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中的博子是美丽的,在雪地中央冲着大山放声呼喊的博子是美丽的。同样,认真回信给博子的藤井树是美丽的,明白自己也喜欢阿树的藤井树是美丽的,佯装平静想把画像放进兜里的藤井树是美丽的。因为纯,因为不做作,所以《情书》很美丽。
定格在最美丽时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诗意。小说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没人借过的书的空白书卡签上“藤井树”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图书卡背面画着女藤井树的样子。我能体会男藤井树在图书卡上签名的心情,他签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是假公济私,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名正言顺单独呆在一起,即使没有言语。而让喜欢的人帮自己还那本夹着有她样子的画的书,其实也就是间接的表白。可惜这些做法浪漫,但太过含蓄,两人只能是擦肩而过。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丽,也透着哀婉,即使浪漫,也透着悲伤。对于女藤井树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不该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对于渡边博子来说,还君心思双泪垂,恨不相逢更早时。她不该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当一切真相大白,当博子与藤井树都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当书中洁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时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永恒的标本。
情书读后感7早前一个中午在图书馆看完了《情书》,也许看得太快,很多地方的味道还未嚼清便已翻过贯穿始终的淡淡的情愫,小小的伤感,不同于一般的生离死别,阴阳相隔,人鬼情未了,但就是那般轻轻萦绕在你心头,你无心拂开,也无力拂开,或许根本就不想拂开。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探究,也无需探究主角们的情感归属问题,你如果真要问男藤井树到底有多喜欢女藤井树?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可有过一丝喜欢?
博子走出藤井树的阴影没?藤井树是真的爱过博子吗?还是把对女藤井树的爱转嫁到了博子身上?很可能就陷入一个回答问题的死循环,答完一个问题,扯出下一个问题,再继续回答问题,一串串的问题在我看来没有深究的意义,有时候看书是看一种感觉,而有些感觉更是无法言喻的。
两个藤井树,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一个相同的名字绑在了一起,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碰撞出什么大火花,一样可以平平淡淡,无波无澜地度过,所有事物总在相交后分离,没有例外,中间是毫无联系的几年,在后来便是一个已在地下,一个还在地上,仍旧没有太强烈的情感,只因一封阴错阳差的信才又勾出了以前的事,我至今还记得博子写给藤井树的第一封信,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那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情下写的呢?还是无法描述,只知道原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已胜却长篇大论。
书中有很多小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喜欢在空白的借书卡上添上藤井树这三个字,开始觉得不过是无聊的小把戏,可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感动的,特别当流行“寻找藤井树”时,发现心里被什么东西堵着,很压抑,很难受,很沉闷,很抑郁,反正都是些消极的词。
情书读后感8藤井树。宛如一小片雪花一般的飘落在了心头。明明一打开始就知道结局了,但到最后心中总还是会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弄得平静却又微微的动荡着。
结局写得很是平静,没什么动静。藤井只是微微的有些脸红罢了。但在心中却让所有的东西都化开了。也不知怎的就结束了,但是又不是遗憾。
有人说:“真不甘心!怎么就这样结了!肯定还有后续的!一定是被谁撕了!”
但我却觉得正是这样的结局,太无趣的结局让之前在雪中醒来的博子,让之前下的雪都恰倒好处的融化掉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犹如一片小雪轻轻地到来有毫无声息的离开了。
让人不觉得想:啊,下了一场雪啊,只是下了一场小雪罢了。
好像真实却又不实际,却在人们不知道时洗净了人们的心灵。下过了一场雪,一场似梦非梦的雪,留下了一片空白的世界。让人什么都不想做了,只剩一点点思绪,回忆着树与树他们之间微妙的、古典的爱。
岩井俊二,《情书》,也许只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爱吧。
“你好吗?我很好。”一开始不抱有任何希望,只因为不可能,却创造了接下来神奇却平常、疑惑却清明的故事。虽然有总觉得博子不是很可怜吗?成了树的代替品。但这样不断地思念着谁,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幸福吗?虽然还是有些残忍,但不需要了,已经足够了。因为最后它不留痕迹,是全部被融化了。被我,被博子,被树与树统统融化了。
博子将树与树的所有回忆都还给了树,树也将他的爱在十多年后传达到了。虽不是个喜剧,但古典的雪,古典的爱,让人觉得,美得深沉啊。
情书读后感9胥胥以前挺爱看书,最享受独自在静谧的图书馆度过的淡淡时光,读后感--说说你读过的书。但现在很少静下心来看书了,不记得上一本让我沉迷的书叫什么了。
你爱看什么书,哪本书读完最有感慨?说说吧…昨天接表妹过来玩,她的行李是一个背包,和一袋书。仿佛看到几年前的自己,走哪都会带上几本书。可是现在,书,我已久违了。
最近一次看完的书还是去年九月份买的《情书》,作者:岩井俊二。当我翻完《情书》最后一页时,又接着看了岩井俊二的同名电影。不得不说,他用文字缔造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又用胶片记录下这些画面,所有他受到那么多文字爱好者和电影爱好者的喜爱。
书和电影一样,不同的时候看,心境完全不一样。第一次看《情书》,四个字"清新感人"。也有人说岩井俊二是中国的王家卫,没错,他们都是小资和小清新的制造者,读后感《读后感--说说你读过的书》。但是他们的作品我只看了一点点,不是我没有时间,或者作品不吸引我,我只是想,如果看完了岩井俊二,青春就走远了。以后再看的话,就会像老人在回忆往事了。
写着好像有点离题了,下次看书的话,再来认真写读后感吧。Joicellai(麻雀的TD)跟lz一样,也爱泡在图书馆的静谧时光。那是此生最美丽的时光。现在工作了,心也浮躁起来,静不下看书,唯一还保留的是继续听古典。每天一点点。虽然,我床边有一大堆书,可是很少翻。最近读的一本书,大概是一个月前,是几米的一本画册salyharry(HOT BLOOD)三国演义。
情书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情书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情书观后感1《情书》的开头是男孩子的去世两周年追悼会。在一种压抑和混乱的氛围中开始。女主角渡边博子的深情表现在她的痛苦与歇斯底里中,因此我判断她一定深爱着死去的男孩子。但是醉酒一幕却让我感到纯粹感情中的一些杂质。
在男孩中学时代的毕业纪念册中,女孩子记下了男孩以前的地址,她知道那个地方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他就当做给天国写信,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同名的人给她回信了。看到这里,我无法将两个人联系起来,一个是优雅文静的博子小姐,一个是爽朗甚至冒失的藤井树,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至此,电影对男孩藤井树的交代甚少,这样也引起了观众的思考。
博子特地去小樽探寻真相,直到两个人有一面之缘,博子惊讶的发现两个人长得太像了!因此她直觉的觉得男孩子是因为她和那个藤井树相像才跟她交往的,她可能只是他的一个精神寄托。
博子在痛苦中探寻一个她不想知道的事实——男孩藤井树爱女孩藤井树。博子给阿树写信了解国中时代的藤井树,这引起了阿树对自己高中三年生活的回忆。
压抑而沉闷,因为那个同名同姓的男孩子,因为同学们对两人恋爱的起哄和嘲笑,阿树说自己一点儿也不喜欢高中三年的生活。可是从她对点点滴滴的和男孩子有关的事情的回忆中,我们发现,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女孩子怎么会说那是压抑而沉闷的呢?作为一个还怀有少女情怀的女子我了解阿树的内心,她是喜欢他的,但是她不想说出来,她希望他说出来。女孩子追忆着和男孩子相处的时光,并且去以前的学校怀旧,在一种美好的对过去的回忆中,她很快乐。当她从老师口中知道男孩子已经死去的时候,她悲伤极了,她想起了十年前父亲的去世,想起了在雪地里冻死的蜻蜓。
人生的悲观情绪继续在电影中蔓延,女孩子感冒加重,高烧昏倒,救护车赶不到,这让我担心难道一切是命中注定吗?难道男孩子的英年早逝,难道女孩父亲因为延误救治时间而去世,一切无法抚平的伤痛是上天的安排吗?
爷爷坚持将阿树背到医院,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阿树得救了。而此时的博子也来到了藤井树出事的雪山,在一个清晨,歇斯底里的呼喊:“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她要彻底的忘掉过去,开始崭新的生活。
故事的结尾,一群高中生来到阿树的家里,给她看借书卡背面画着的女孩,至此,男孩对女孩的情意是不用再怀疑的`了。可惜就像那本书的名字一样《追忆似水年华》,十年过去了,男孩不在了,美好的年华如同流水一样流走。这张表白之画被发现的太晚了。
我内心一直渴望着一场由纯美暗恋开端的爱情,可惜青春短暂,这样的故事总是没有开始,也谈不上结局,就像是电影里面所表现的一样。不禁为青春的短暂黯然神伤。
曾经幻想着时间很长很长,天真的认为他会一直等我,当他喜欢上别的女孩的时候,心痛极了,他什么时候能发现我深藏的含蓄的爱呢!就像那封迟到十年的情书,当时的我们只是没有承认互相喜欢,而十年过去之后,这份没有开始的爱被发现的时候,是遗憾怀念。
美好的东西总在渴望与回忆中,这是生活。
情书观后感2宅在家的几天闲来无事翻出了以前看过电影的影单,看到《情书》的片名被我当时用粉色的马克笔画上了温柔的波浪线,想着当时的感动,便决定在这个下着小雨的夏季午后一个人窝在沙发上重温一遍那份美好。
缓缓的钢琴声,很容易地便能把观众带入情景中。
映入眼的是女子的侧脸特写,紧闭双眼仿如无息,几秒后才重重呼吸,吐出的是几年来郁结于心的感情和对过往生活的告别。等到影片结束再细细回味这一镜头,又觉得应是博子在同一座雪山向地下的藤井树告别抑或是想体会藤井树面临死亡时的感觉。
随后的一个大全景,博子慢慢走出镜头直至消失,漫天的雪花飞舞,孤寂的冷色调,博子留下了她的青春她的记忆,正如雪般死亡中新生。
这部影片以博子与女藤井树的来往信件慢慢揭示了记忆中的过往,那儿有着太多美好与遗憾,太多青春与残酷。
影片中回忆校园部分是我最喜欢的情节,那时的树和树都正年少,有着那个年纪该有的单纯与美好。
图书馆中藤井树背靠窗户看书的画面无疑是最击中我的,导演用了微爆的镜头处理,使人物的边缘略模糊,微黄而又明亮的灯光伴着徐徐微风下起伏的窗帘,使画面更为朦胧梦幻。
我想,那时的女藤井树应已在脑海中留下了专属他的映像。所以,当多年后博子询问起有关藤井树的事情时,她仍能如此清晰具体地回忆起他们的点滴,才能在一堆杂物中找出保存完好的那张换错了的英语卷。
博子与女藤井树虽长相酷似却性格截然不同,但不可置否,这两个人都是让我喜欢着与心疼的。
博子对藤井树的感情浓烈又克制,即时他已去世多年,博子仍放不下他,放不下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情去拥抱新生。
因此,当得知藤井树对自己的感情抱有对年少感情的弥补时,她再也不能压抑自己的委屈而崩溃大哭,她捂住脸哭得不能自己,没有了以往的平和与淡然,却更让我心疼与心酸,也不禁感叹那该是一个多么善良又坚强的女孩子啊。
而女藤井树的感情更多的是遗憾与唏嘘,只怪当时的我们都太年轻,没有那一份勇气,来不及也不会去说那句我喜欢你。但也正应这错过的美好,才有现在回想时加倍的珍惜与甜蜜。
最后的最后,博子终鼓起勇气去了那座藤井树出事的雪山,当她在空无一人的雪地里大喊着你好吗?我很好。镜头来回在博子与病床上的藤井树之间切换,两人不断重复的话语,在某一刻让她们交织在一起。
随着泪水的滑落,这声声的呐喊,是她们对从前,对自己,对藤井树的告别,哭得泪流满面的我心酸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她们的欣慰与压抑后的如释重负。愿意放下执念,对从前说再见后的自己将会是更好的自己,你好,明天,我们含着泪微笑。
一封封的信件,最后由博子全部重新寄回到了藤井树的手上。情这一字,包含太多。这一封封,是博子与女藤井树的情书,是博子与藤井树的情书,更是女藤井树与男藤井树的情书。其中承载的是一段美好与一个难忘又永不回的时代。
正如女藤井树手捧的《追忆似水年华》中那张夹着的借书卡,历经时光荏苒,记忆中的你还是那个你,我亲手写下名字后,害怕却又期望你看见的背面我记忆中的你。
情书观后感3高中的一天清晨,语文课堂上翻开了新的篇章,标题《与妻书》,作者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当时的我虽然只是懵懂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字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但心底却似一泉清水汩汩地涌出感动,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以至于这篇文章不用老师督促、自己就了然熟背。紧接着,便听到了齐豫的《觉》和童安格的《诀别》,不同的是齐豫以陈意映的口吻回复了丈夫的遗书“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离去”,而童安格则以林觉民的心境做了补充和说明“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两支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来,《与妻书》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头,一直被我视为最至情至性、令人柔肠百折的“悲”文,每有触及,便不胜感慨!
20xx年5月,傍晚,刚回家的我换着拖鞋,电视里传来电影《百年情书》首映报道,听得我心里一颤,可惜新闻结束,无法印证我的判断,事后百度一下,果然就是那篇文章的题材,想想今年是广州起义100周年,多好的题材,总算有人做了该做的事!只是又让我想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想起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盟会战友,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斗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情不自禁,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因为举义之事已经被叛徒泄密,明知“事必败,败必死”,但抱着“吾死以醒国人、以敲响鞑虏丧钟”的信念,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所以文章字字泣血飘泪,感人肺腑。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凛然正气却又儿女情长,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令人断肠落泪。倘若作者没有因为革命而牺牲,以他的文学修养和高尚情操,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想必会多出一朵璀璨的奇葩!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25岁!
消息传到家中,陈意映悲痛欲绝,度过了郁郁寡欢的一年后,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而逝,在他们悲怆的故事中再添辛酸。
20xx年5月13日,金舸导演的电影《百年情书》全国公映,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容的情书时隔百年之后从教科书中走进影院。很想看,可是太悲剧,又不敢看,怕触动太深,走不出来……
20xx年6月17日夜,还是忍不住百度,有了,就看吧。影片以林觉民与陈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林觉民投身革命参加起义,成为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进行叙述,爱情因为国殇、因为自我牺牲而升华,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坦白说,这样真实的内容不用导演煽情,观众也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遗憾的是我的理解里叙事有些紊乱,表演有些生硬,剪辑也不够紧凑,而且红色的标签非常明显。与其说电影的观后感,不如说是我对《与妻书》的又一次回忆与感触!
《情书》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情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情书》读后感1
凌晨四点,星辰稀疏,阴云缭绕,月亮忽明忽暗,此刻的我全无睡意。于是又开始读岩井俊二的《情书》,书中情节好像浓冬时节清晨的迷雾般,凄冷而模糊不清随即又若隐若现。渡边博子简短的信件仿佛是一把钥匙,渐渐打开尘封已旧的大门。开启时人已故去,逝者的悲伤被掩埋在土里,生者却寻找爱留下的痕迹,这又是多么的悲哀啊!
博子打开尘封的相册,看到那发黄照片,微笑、青春,还有什么?或许还有很多很多被渐渐淡忘的时光。看着相片背面的地址,博子提笔给藤井树写了一份简短真挚的信,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啊!逝者深深地埋在厚厚的土里,将躯体裹在大地的怀抱里,生者却将饱含深情的言语寄往未知。信件的内容让我难已忘怀。
藤井树:
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
难以想象这是寄给她逝去的未婚夫的信件。可就是因为这份信件,她翻开了尘封记忆的往事。收到信件的藤井树(她)长相却是和博子惊人的相似,就是这样的巧合让藤井树(他)在爱情的迷雾里分不清彼此,这或许只是生者的想法。
初中时代的藤井树(他)和藤井树(她)遭遇的各种尴尬、嘲讽、讥笑,却莫名其妙的将缘份和宿命连接起来。少年时的好感能不能算的上爱,我不否认,也不肯定。可博子最后信件的反差却是让我不能理解,或许是痛苦后的释怀,或许是秋水更真实,这些我无从知晓更无从肯定。人往往是这样在接受新的事物之前,必须彻底的忘掉过去。或许感情也大致如此吧!
学校读书馆中那日久尘封的书籍里埋下一个一个秘密,然后用一张一张的郑重写下藤井树(她)的书签隐藏在书籍里,将一段一段属于藤井树(他)的青春记忆刻在岁月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待花落花开,岁月轮回。
时光的脚步不曾停留,你若迟疑,便是沧海桑田。
渡边博子找到的答案,是他的未婚夫藤井树(他)一直深爱着的是与她初中时代同名同姓的藤井树(她),面对她未曾企及的高山、面对他曾经为梦想而逝去的灵魂,博子内心无比疼痛,这种悲痛足以让她止步让她退却让她怀疑,找到了结果又能怎样?终归是生者一厢情愿的猜测,逝者的勇气和爱永远向着大山、向着未来。
此刻,回眸那逝去的岁月,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一段段伤感的别离,那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仿佛夕阳映照的天边,一片绯红光彩夺目随即陷入黑夜不容遐想。
《情书》读后感2在书店淘书的时候,因为封面随手将这本书塞到了口袋里,3个月后的今天终于完成了本书的阅读(真是懒到家了)。碰巧今天迎来了北京的初雪,坐在出租屋里面看书,别提有多惬意了。
正如书名想要表达的那样,情书贯穿了整个故事,勾起了他人中学“苦涩”的回忆,勾起了爱人之间相互的思念,即使已阴阳两隔。女主博子本是约定了和藤井树结婚,但藤井树登山失足而死,博子就此失去了挚爱的人。在翻看遗物的时候偶然方向相册中他中学时候的住址,抱着没有回信的态度写下了对爱人的思念。
可就是巧合,那个地址属于中学时期同名同姓也叫藤井树的一个女孩。一个是对男生藤井树的无限思念,一个是对他所造成的痛苦中学回忆而怀恨在心。就这样两个人误打误撞的完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安抚了博子悲伤而遗憾的婚姻,化解了女生藤井树中学时期刻骨铭心的矛盾。故事到最后,女生藤井树才发现原来中学时期的那个男生原来是喜欢她的,而博子收到的“你相信一见钟情么”是男生藤井树弥补了自己错失的爱情。
男生总是这样,即使像我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为了自己喜欢的女生也总是准备了一些小惊喜,就像书中男生给女生藤井树在书签后面画的那个画像一样。即使这个动机在女生眼里被认为是奇怪的举动,即使礼物被轻易地女生忽略了,但在男生心里就仿佛完成了一项壮举,毕竟,“这种事偷偷地做才有意义”。
我发现我逐渐喜欢上了日本文学,那种安安静静的看完,然后慢慢遗忘掉,在以后的某个时刻突然回忆起来,就仿佛变成了自己过往的回忆。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看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国》,后又拉着我妹一起回看了这个电影,都是很不错的`作品,但总感觉书中所描述的世界更令我向往,更像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白纸黑字的呈现在我眼前,而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合上了书,博子的心中永远的留下了属于藤井树的位置,而女生藤井树更有可能当作无事一样回到自己的正轨,但当以后再有人叫起藤井树这个名字的时候,不知道她会不会突然的想起中学时期喜欢过她的那个藤井树呢。
《情书》读后感3说起读岩井俊二的《情书》的感受,犹如我对书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时候被冻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样:美丽、浪漫、哀婉。
透过晶莹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纯净。少年时期暗恋的往事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纯真。“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认知又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纯粹。认真写信给天国的阿树的博子是美丽的,陷在与阿树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中的博子是美丽的,在雪地中央冲着大山放声呼喊的博子是美丽的。同样,认真回信给博子的藤井树是美丽的,明白自己也喜欢阿树的藤井树是美丽的,佯装平静想把画像放进兜里的藤井树是美丽的。因为纯,因为不做作,所以《情书》很美丽。
定格在最美丽时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诗意。小说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没人借过的书的空白书卡签上“藤井树”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图书卡背面画着女藤井树的样子。我能体会男藤井树在图书卡上签名的心情,他签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是假公济私,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名正言顺单独呆在一起,即使没有言语。而让喜欢的人帮自己还那本夹着有她样子的画的书,其实也就是间接的表白。可惜这些做法浪漫,但太过含蓄,两人只能是擦肩而过。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丽,也透着哀婉,即使浪漫,也透着悲伤。对于女藤井树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不该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对于渡边博子来说,还君心思双泪垂,恨不相逢更早时。她不该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当一切真相大白,当博子与藤井树都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当书中洁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时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永恒的标本。
《情书》读后感
情书,书名就让人恍惚回到了热血的青葱年少时。然而开头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腾井树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悲伤的父母和爱他的女友淳子。
一次偶然,淳子翻看腾井的同学录,发现了他的通讯地址,于是她怀着好奇和某种期待写了第一封信。没想到却收到了回信。
原来在腾井树上中学的班里还有有一个腾井树,这个藤井树是女孩。
女友淳子起初并不知道,她的回信充满了试探。女孩藤井树也并不知道。后来淳子知道了藤井树另外一个人,并知道了是男友的同班同学,她隐瞒了藤井树不在人世的消息,请求女孩藤井树帮忙回忆男友生前中学的故事。
淳子越来越真切的认识到,藤井树当初对自己的一见钟情,其实是因为她长得像女孩藤井树。这对淳子,应该是很受伤的吧。但她依然深爱着藤井树。三个人的关系是你爱他,他却爱着她的关系。
逝者安息,生者更应珍惜现在,好好生活。虽然故事的结尾,淳子没有答应秋叶的求婚,我想淳子应该也能够释然吧!
《情书》读后感2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范文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范文,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3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竟然收到了回信,由此引出了两段纯洁的爱恋。两个女孩间的偶然通信竟然牵扯出一段尘封已久的暗恋。
我是通过好朋友才知道这本书的,她说这是她的最爱。好奇心让我在某个堆满书的小小的书店里发现了它,然后买下它……看完后,发现自己不后悔。因为这是一个纯洁的初恋,美的让人流泪……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这让她疯狂的以为藤井树没死,倔强的想要继续写信,想要找到他,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随着少女博子在信的那端忐忑不安和亢奋欣喜的心情,随着女藤井的疑虑和迷惑,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一直暗恋着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树。但是害羞的男藤井树从不开口说,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引起女藤井树的注意:他为了她而与同班同学打架;他在放学路上用一个袋子罩住她的头,通过恶作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懵懂而羞涩的爱情;他故意拿错了她的试卷,是为了放学后两个人可以在昏暗的脚踏灯下和她说几句话;他借那些不受欢迎的图书,然后在借书卡第一行写下未加区别的 “藤井树”;他特意绕到她家,脸冻得通红让她帮忙还一本叫《追忆似水年华》的书,希望她能看到借书卡背面他为她画的肖像画然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遗憾的是,女藤井树粗心地一直没有发现····直到博子寄来的让她莫名其妙的信,通过博子不停的追问以及自己的回忆,在她回到初中时的学校时发现整理图书馆的学妹们竟然在玩着一个与自己又与阿树有关的游戏——谁能找到标有藤井树的名字的书最多的人,然后在大病初愈的一个飘着漫天飞雪的下午,她收到了一本学妹送来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借书签上有着“藤井树”的名字,而那个背面画着当时的她···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电影里面女藤井树看完后湿了眼眶,抱着这本书然后看着天空。我想她在向阿树道别又或者在告诉他,她知道了,原来,曾经他喜欢过她。心里的吃惊和感动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另一方面,当阿树寻找到那飘渺在回忆里的爱情时,博子却也同时也只能痛苦接受爱人的离开还有对自己爱情的怀疑,害怕当初是因为自己长得很像阿树才会被男藤井追求。然后博子登山时被强迫向已经不存在于人世的阿树告别,在白雪皑皑的群山间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还好”。这是她对阿树的思恋和守望,同时也是一种释怀。真相之后她也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整个小说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做作的影藏,一切都汇成一封不能寄予思恋顶端的情书。如果没有那个乌龙的插曲,那片盛放在初三的回忆就会就此泯灭。那么,在时间这端的我们也就找不到爱情的真相了。像安妮宝贝说的,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举动,偷偷喜欢一个人,悄悄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静静地等待着他从自己眼前经过、心里小鹿乱跳地给他留下一点点的痕迹,兴奋地期待他是否能感觉一丝丝到你对他倾慕的心动。暗恋是没有结果的等待,没有结果,我们却依然倔强地期待。两个藤井树间的暗恋正是这样,由于太纯粹,太不计较得失,太不讲究回报,终究是阴差阳错。直到多年后才明了这份爱情的真相,可惜此时已时过境迁。但这两段爱情却没有随着藤井树的死亡而枯萎,活着的人依然可以感受到死者的情意,虽然阴阳相隔,但是爱不是生死可以阻隔的。男藤井树终于等到了女藤井树发现真相的这一天,一段美丽而哀伤的暗恋终于有了完结。岩井俊二也正是通过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感而不伤的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情书》读后感4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拍的电影《情书》。那时候我第一次看,给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感觉是一种淡淡的喜欢,是一种暗恋的滋味。
和你在一起后,我又一次看了这部电影《情书》,我开始感觉到淡淡的味道里,有一种爱的感觉。
今晚我决定和你分手,说了很坚决的话,想你不要再来找我。我的小猪自尊心很强,估计你也不会再来找我了。我想这辈子都可能没有机会与你见面了。 20xx 年8月18日下午3点20分,你那天是穿着黑色的上衣,穿着蓝色的牛仔短裤,依旧是长长的的头发。临走时,回头看了我一眼,挥了挥手,似乎想和我说再见。然后你转身,离去,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你我的回忆便到结束了。我看《情书》里,我想起我最后一次见你的情景,可能也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你了。我的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了,我想对你说:我爱你,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是你,陈慧瑶!
在我陷入回忆的那一刹那,我想我似乎看到《情书》里面一种爱,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爱。当不能再爱你时,我选择将你放入我的心里,将你装进我的回忆里 ……
《情书》读后感5据说,没有谁的青春不会和岩井的小说摩擦出火花,因为他的文字里承载了关于青春的全部记忆,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找寻到、回忆起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所以,本文与其说是一篇读书心得,莫不如称作是作者对青春的感悟和独白。在简短地回顾了小说的干净、温暖、甚至忧伤之后,文章旋即过渡到青春意义的追问。岩井的答案会告诉你: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唯有我们自己才能把握这段精彩,所以,努力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期待的。岩井的小说仿佛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青春。
适用话题:“我喜爱的一本书”、“青春的记忆”、“生命的意义”……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家里的书橱里发现了一本小书,粉色的封面配上白色的雪花,给人一种温暖。封面上小小的“情书”二字,映衬着整本书,有种特别的味道。“岩井俊二”四字映入眼帘,印象中,有不少朋友曾提起过他的作品,在谈笑之间,无一不流露出对他的赞许。此时无聊,我拿起这本小书,开始翻阅。
从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彻底吸引了。干净得甚至不留一丝华丽修饰的文字,在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字符里,透露出一种久违的温暖,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喝温水,虽然没有一点刺激的滋味,可静静品味一番,觉得那是最可口且长久的东西,不会腻烦。
故事的开端弥漫着浓浓的忧郁与惆怅。雪花飘白的时候,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藤井树与另一个藤井树,他们之间的纯真回忆,就埋藏在这个只有天知地知,甚至还未能你知我知的世界里。常常会想,如果没有这份纯纯的情感,那青春的年华该要怎样追忆,才算得上完整?而你我这等凡人,要如何握住岩井俊二先生信笔涂鸦下的华美时光,如何让自己这片树梢的叶片,不至于在微风拂面时黯然凋落?
一个人的生命,怎样才算是精彩的,有意义的,这我无从诉说。但在岩井俊二的小说里,我却分明看到了那种朴实中的闪光,那种不用刻意灌溉,却会无心插柳般萌生的美好情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而脆弱的,我们可以拿着它看似漫长的表象肆意挥霍,也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所谓享受中而任它流淌,还可以无所事事却毫无畏惧地直面时间。所以真正能把握这种精彩和意义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生活,却可以选择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不能决定成败,但至少可以努力付出以期待美好的结果。
岩井俊二先生是一个杰出的导演,但他的文字绝对不比他的电影逊色。一个出色的歌手,或许会跳舞,但鲜有会跳芭蕾且功底过硬的。岩井俊二的“歌”十分悦耳,而他的“芭蕾”则在很大程度上更耐人寻味。《情书》,便是“歌手的芭蕾”了。
《情书》读后感6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当我在书海中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本时,《校园情书》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名不虚传,《校园情书》写的是在每一所中学学校都有可能发生的情感故事,是用青春书写的情书。里面有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与学生的亲近,青春期朦胧的恋爱感觉。看这本书,与其它书不同的是,它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与众不同的是,《校园情书》中的班主任“达达”老师,他的开朗、另类的教学方式、通情达理、孩子气等等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吧。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十分向往这样的老师。
《校园情书》中的第一张“志形燕归楼”是我记忆中最深的一章。原因就是与我相近,感触大。对呀!每一个女生宿舍总有一个最懒的,一个最吵的,一个最安静的,一个最贪吃的,一个做老大……宿舍就是我们另一个家,同学之间的友情就是在宿舍培养的。当我看完这章时,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宿舍所发生过的事。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疯狂,嘴角的弧度慢慢扩大。我们的宿舍也曾闹过“减肥”的风波,不同的是,书中是做瑜伽,而我们则是做一些零星稀奇的动作。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最后一章“你一路都在”。同学之间的友谊多么深厚啊,它往往会超过你的想象。我也是料及不到的,他们为茹茵同学写的两篇日记,办纪念会,让友谊成为彼此心中的永恒。看着看着,使我想起《朋友》这首歌,多么适合呀。
《校园情书》写出了我们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让人欢笑,让人流泪,让人深思的励志故事。《校园情书》的确是一本属于我们的青春期指南,将伴随我们,在青春之路上越走越远!
《情书》读后感7说起读岩井俊二的《情书》的感受,犹如我对书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时候被冻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样:美丽、浪漫、哀婉。
透过晶莹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纯净。少年时期暗恋的往事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纯真。“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认知又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纯粹。认真写信给天国的阿树的博子是美丽的,陷在与阿树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中的博子是美丽的,在雪地中央冲着大山放声呼喊的博子是美丽的。同样,认真回信给博子的藤井树是美丽的,明白自己也喜欢阿树的藤井树是美丽的,佯装平静想把画像放进兜里的藤井树是美丽的。因为纯,因为不做作,所以《情书》很美丽。
定格在最美丽时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诗意。小说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没人借过的书的空白书卡签上“藤井树”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图书卡背面画着女藤井树的样子。我能体会男藤井树在图书卡上签名的心情,他签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是假公济私,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名正言顺单独呆在一起,即使没有言语。而让喜欢的人帮自己还那本夹着有她样子的画的书,其实也就是间接的表白。可惜这些做法浪漫,但太过含蓄,两人只能是擦肩而过。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丽,也透着哀婉,即使浪漫,也透着悲伤。对于女藤井树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不该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对于渡边博子来说,还君心思双泪垂,恨不相逢更早时。她不该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当一切真相大白,当博子与藤井树都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当书中洁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时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永恒的标本。
《情书》读后感8藤井树。宛如一小片雪花一般的飘落在了心头。明明一打开始就知道结局了,但到最后心中总还是会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弄得平静却又微微的动荡着。
结局写得很是平静,没什么动静。藤井只是微微的有些脸红罢了。但在心中却让所有的东西都化开了。也不知怎的就结束了,但是又不是遗憾。
有人说:“真不甘心!怎么就这样结了!肯定还有后续的!一定是被谁撕了!”
但我却觉得正是这样的结局,太无趣的结局让之前在雪中醒来的博子,让之前下的雪都恰倒好处的融化掉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犹如一片小雪轻轻地到来有毫无声息的离开了。
让人不觉得想:啊,下了一场雪啊,只是下了一场小雪罢了。
好像真实却又不实际,却在人们不知道时洗净了人们的心灵。下过了一场雪,一场似梦非梦的雪,留下了一片空白的世界。让人什么都不想做了,只剩一点点思绪,回忆着树与树他们之间微妙的、古典的爱。
岩井俊二,《情书》,也许只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爱吧。
“你好吗?我很好。”一开始不抱有任何希望,只因为不可能,却创造了接下来神奇却平常、疑惑却清明的故事。虽然有总觉得博子不是很可怜吗?成了树的代替品。但这样不断地思念着谁,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幸福吗?虽然还是有些残忍,但不需要了,已经足够了。因为最后它不留痕迹,是全部被融化了。被我,被博子,被树与树统统融化了。
博子将树与树的所有回忆都还给了树,树也将他的爱在十多年后传达到了。虽不是个喜剧,但古典的雪,古典的爱,让人觉得,美得深沉啊。
《情书》读后感9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10早前一个中午在图书馆看完了《情书》,也许看得太快,很多地方的味道还未嚼清便已翻过贯穿始终的淡淡的情愫,小小的伤感,不同于一般的生离死别,阴阳相隔,人鬼情未了,但就是那般轻轻萦绕在你心头,你无心拂开,也无力拂开,或许根本就不想拂开。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探究,也无需探究主角们的情感归属问题,你如果真要问男藤井树到底有多喜欢女藤井树?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可有过一丝喜欢?
博子走出藤井树的阴影没?藤井树是真的爱过博子吗?还是把对女藤井树的爱转嫁到了博子身上?很可能就陷入一个回答问题的死循环,答完一个问题,扯出下一个问题,再继续回答问题,一串串的问题在我看来没有深究的意义,有时候看书是看一种感觉,而有些感觉更是无法言喻的。
两个藤井树,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一个相同的名字绑在了一起,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碰撞出什么大火花,一样可以平平淡淡,无波无澜地度过,所有事物总在相交后分离,没有例外,中间是毫无联系的几年,在后来便是一个已在地下,一个还在地上,仍旧没有太强烈的情感,只因一封阴错阳差的信才又勾出了以前的事,我至今还记得博子写给藤井树的第一封信,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那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情下写的呢?还是无法描述,只知道原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已胜却长篇大论。
书中有很多小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喜欢在空白的借书卡上添上藤井树这三个字,开始觉得不过是无聊的小把戏,可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感动的,特别当流行“寻找藤井树”时,发现心里被什么东西堵着,很压抑,很难受,很沉闷,很抑郁,反正都是些消极的词。
《情书》读后感
我终于看了岩井俊二的《情书》。不过,是小说版,而不是电影版。这,也算是我的一个突破了。《情书》似乎应该是文艺青年的入门阅读,就电影而言。然而,我在这方面,同我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一样:浮躁,不重视基础理论。似乎已经文艺了很多年的我,却从来没有看过呢!为什么呢?大约是因为在我变得文艺之前,情书就已经存在并且满载盛誉了。已经成为共识公论的东西,对我而言,是种审美疲劳。没有争议,丝毫不边缘并且是已经固定在那里的东西,如何能引起我的好奇心呢?所以,即使在搜日本电影时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我也很少去点击“情书”那两个字。说是“很少”,那还是有点击过的吧?没错。我的脑海中,的确深深印着那浏览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画面:男藤井树独自站在窗边的忧郁侧影;女藤井树翻过借书卡,看到自己画像的情景;以及,博子在雪地里,大声呼喊“你-好-吗,我-很-好”的情景——也就是这个,每每出现在片头,看上去不明就里的场景,让我每一次鼓起勇气,百无聊赖地点开视频后,又悻悻地关掉了。这样一部赞誉过万的作品,应该有天雷勾地火的开场白啊!应该是打开视频,就有数不清的美妙扑面而来,至少,应该要有吸引我看下去的魅力呀!然而真相是,被剧透过多的我,完全受不了这样的拖沓:看上去毫不相干的奇怪男人(秋叶),更加奇怪的祭奠(每个前来祭拜的人似乎都是兴奋的),迟迟不肯出场的柏原崇(我唯一认识并且喜欢的日本男明星)……耗尽了我的耐心,我的全部耐心。所以,即使是较为便于跳跃阅读的小说,我仍然带着一种急不可待的心情,用中学时背诵政治课文的语速,默念,迅速地翻着,急切地想:魅力在哪里?你这样被广为传诵的魅力在哪里?直到一半书翻过,博子和女藤井树的信开始变长,女藤井树开始按博子的要求追忆过去和男藤井树间发生的故事时,我知道,我急于看到的真相这才要拉开大幕……
在女藤井树的笔下,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这个男生带给最深刻的印象,竟然是那么不美好,两个人是对头!或者说,是在女藤井树的记忆里,在她的意识里——男藤井看上去漫不经心,对女藤井树并没有特别的关注,只是充当一个因为同名同姓而同时被嘲弄的人因为这样的关系而同时成为了图书管理员的人,甚至可能因为这样的关系,而对女藤井有微微憎意的人。他最大的特点,只是,喜欢在没人借的书空白的借书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反反复复,毫不厌倦。对于男藤井树的爱恋,女藤井树完全不知情。于是我也被误导了——女藤井树是男藤井树的初恋这个出现在男藤井树妈妈口中的事实,被我遗忘了,或者成为被层层包裹的圣诞惊喜,随着博子的追问,正一层一层被揭开,一步步地逼近,一点点抓紧我的心。终于,我看到了端倪:写在卡片上的“藤井树”,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另外一个,被暗恋着的藤井树。原来这就是情书呢!我心里揣着诧异,却因为被感动,而无法喜悦。我几乎要代女藤井树喊出来:我不知道呢,我竟然丝毫没有意识到呢!男藤井树他是喜欢我的呀!
我使劲压着喉咙里的声音,终于翻到了书的最末。男藤井树不告而别,女藤井不顾众人的诧异,打翻了放在男藤井座位上的花瓶。“怎么样,这样回忆起来,当年你不了解的举动,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要在暧昧的表白圣地等待男藤井,为什么你会打翻花瓶?你也是喜欢他的呢!”这一回,我竟然又在心里追问起了女藤井树,带着得意洋洋未卜先知的神情。
女藤井树翻过借书卡,卡片的背后是中学时代的她,这个情节出现在小说版的最后一页上。看到末尾的空白,我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并不是因为终于完成了“要看一遍情书”这个任务,而是因为,“女藤井树只是男藤井树短短的人生中一个更短的插曲”,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看法,其实是我在接受剧透之后,拒绝看《情书》的真正原因。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一直带着“要推翻这个结论”的残忍念头。为什么残忍?它对于直到男藤井去世两年后仍然爱着他,甚至为能和一个“冒充藤井树”的人通信而开心不已的博子,是多么残忍。博子对着女藤井的背影大声喊出:藤井!女藤井驻足,回头,迷茫地看向人群,博子的脸上出现难以置信的表情——这
个为数不多在电影中浏览过的镜头在阅读小说时被从大脑中唤醒,我记得这样清晰,清晰!博子那诧异的表情,我终于懂了,我简直为它雀跃!(我太坏了啊,太坏了)。原来所谓的一见钟情并不是,原来拿着戒指却不求婚的迟踌,是因为,我真的要,爱着藤井树,却娶一个只是长的像她的人吗?没错,男藤井他一直爱着女藤井,那不只是年少时代的朦胧,冲动,而是葬在雪山里也无法消失的,坚定的爱。那也不是一场暗恋。男藤井树最后出现时,带着那本《追忆似水年华》,书末借书卡背后的肖像,分明是一场告白:我喜欢你,来告诉你,你却不一定要马上明白,留待你追忆往事时,再来发现它吧!而我,把这爱藏在心底,藏在雪山底。
不相信一见钟情的我,喜欢细水长流的我,喜欢这个真相。而我喜欢的男演员,在剧中扮演一个死去的人,貌似戏份不多的遗憾,也因为角色的爱情所拥有的张力而被弥补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做了多么英明而伟大的一件事。
我对这部著名的,无法形容它的著名程度的作品,便只有这样肤浅的接触和认识。慢热迟钝的我,也许会在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才能有更多的回味,也许都不再回味。我会再去看一遍电影吗?也许也不会。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这样,带着终生无法弥补的憾意,却隐忍不发的含蓄的爱情,我终于见到了这样的爱情。这是岩井俊二想告诉我的吗?我不知道。可是我得承认,这其实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庸俗的故事,如果男藤井没有死,这段感情因为当事人的存在而有其他发展的可能,这样的.故事也不是用这样追忆的方式来发现,那么,这其实是段平淡无奇的感情,只不过男女主角刚好名字相同。现实中,贱贱的我,热衷于把姿态暧昧的人逼到无路可走,又从不接受任何露骨的、热情的追求,却对这样含蓄的方式,有着变态的迷恋:你不说,让我这样不明就里,傻傻地被爱,等到一切成为定局,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待我自已,因某个特殊的机缘而回忆时,慢慢地恍然大悟,怦然心动!我愿意用错失终生的遗憾,换来这样定格的美好,并在想象中,温暖自己。
我终于发现你爱我,而那是发生了很久,我却从未察觉的事。作为笔者的我,真实的生命中,大约无论如何努力回忆,也不能够再发现一次这样的真相。
很羡慕阿树,也很惋惜阿树,羡慕她这样的被深深的爱着,惋惜的是她一直都不知道。这使我想起那样的一句烂熟的老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这似乎曾经也有人跟我说过,或许我现在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不过阿树也是幸运的,因为永远没有开始的爱情都是另人憧憬的,得不到或许永远是最好的,那样的爱是那样的青涩,那样的纯净,或许对于所有女孩子来说都是心中的童话。可是当爱情来时,发现最初的简单居然成了一种奢侈。好喜欢博子,她真的很纯,纯的另我开始心疼她。她只想纯纯的爱着树,可是殊不知树只是把自己当成当年的暗恋对象。博子倔强的写着情书给远在天国的树,明明知道树是永远不会知道,也不会收到她的信,可是她仍旧固执的寄去天国,或许你觉得他傻,可是沉浸在爱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思念。这样也就能理解她的蠢蠢行为。她需要的并不是一种回应,她也不在乎是否树能收到她的信,只是单纯的思念,单纯的牵挂,一种无法割舍的爱。
博子好坚强,知道爱人其实不是爱自己,可是还是希望知道他更多的事情,包括他的爱情,真的很大度。我一直以来都期望着自己从一始终的爱情,并这样的要求自己,也无理的要求对在方遇到我之前也是一片空白,显得真的很自私。博子你真的很让我钦佩,让我感动。你的最后绝望又解脱的一声嘶喊,你好吗?我很好。听得心都碎了,即使现实是这样的残酷,即使你是如此的委屈,你仍旧希望你爱的树好,也想告诉他不要担心自己。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