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呢?做好读书笔记的方法如下:1、摘抄+感想。结束一天繁忙工作,难有趴着抄书的精力。所以读书笔记尽量要从简从速,不...
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呢?
做好读书笔记的方法如下:
1、摘抄+感想。
结束一天繁忙工作,难有趴着抄书的精力。所以读书笔记尽量要从简从速,不仅记录要简短精炼,还要能体现书中精髓。
为了写出精练而深刻的读书笔记,需要认真回顾哪一页哪一行需要摘抄,然后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并用最简短的语句把自已的感想写出来。
把读书的目的由”读完就好“变成”写读书笔记“。
用做记号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的写好读书笔记,但我们在读纸质书的过程中,边做记号边划线,不仅读起来很慢,而且一心两用注意力容易分散。
这时可以采用通读---重读---标记的方法:
通读时把觉得有价值那页折角。整本读完后,针对折角页再重读一遍,如果还是觉得好,就把书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针对上下两角折的几页进行第三次阅读,如果还是觉得有价值,就用笔做上记号。最后把这些内容抄到读书笔记上。
经过认真思考再作标记,可以杜绝书本上因太多记号,导致重点内容被忽略。而且以后想要再找相应内容,也可以依之前做好的折角记号去查阅。
做记号方式很多种,还可以采用线条来区分,比如:直线、波浪线、圆圈。
比如:直线,客观上觉得重要,做暂时标记。波浪线,主观觉得重要,以后可以加以运用。圆圈,被吸引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对于不同意图不同标识,方便重读时理解。
2、摘抄+评论。
这是个把读过的书铭记于心的妙方。开始读书笔记日期、书名、作者名三要素做好记录。
接下来需要使用摘抄+评论方式,这个方法有个别名叫:”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与评论并存,就象这道菜里的鱼肉与大葱的关系,缺一不可。
摘抄内容用○标识,摘抄要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在摘抄后面要写上自已对这段摘抄的思考与补充说明,并用☆标识。
坚持写读书笔记,我学到了什么?
不是每本书都值得做读书笔记,如果感觉这本书能给我的实际工作或生活带来质的改变,我就愿意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慢慢咀嚼消化吸收。
精读一本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读书笔记,我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笔记记录的方式,以这本书的目录标题为主,记录重点脉络和内容,其目的是掌握整本书的框架思维。
另一种是通过写书评文章的方式,记录书里的重点内容,以及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实际阅读后的感受。
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坚持做读书笔记以来有哪些启发:
一、培养了框架思维能力
精读一本书就是学习这本书的思维框架,吸纳进自己原有的思维框架,再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实践验证这本书的有效性,这是读一本好书的实际意义。
一本好书的最低标准就在于它的脉络,一本框架混乱的书会让人看的雨里雾里,有种东拼西凑的感觉。
经常看到有些书的内容,就像我看过的好几本书的结合,内容大同小异,可是思路却极其混乱,这样的书就像一个大杂烩。
如果一本书的思维框架混乱,学了反而百害而无一益。
二、增强了对内容的理解
除了要有清晰的框架,一本书的内容质量更是重点。
当我发现了一本书观点新颖,且有实际作用,我会通过笔记记录下重要的观点和内容;
或者写一篇书评,结合自己原有的观点做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这些内容的印象就会更加的深刻,甚至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会冒出一些新的见解和灵感。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对于有用的知识点,如果不通过一些方法加深印象,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通过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反复地看,不断地重复,将书中的观点写成笔记文章,对内容的理解一定会更加的透彻。
三、搞清楚一本书的重点在哪儿
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一定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写读书笔记会倒逼着自己搞清楚一本书的重点,只有分清了主次,才能更有效地读书,也能够增强以后选书的能力。
同样一本书,写读书笔记和不写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没写之前会觉得这本书还不错,但是不错在哪呢,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有个笼统的印象。
可是用心写过笔记后,不仅会对整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还会知道哪些重要的观点、知识点值得去实践看看,让这本书发挥出实质作用。
坚持写读书笔记已经好几年的时间,以前是以笔记记录为主,现在开始学着写书评文章,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和更多的人分享。
写读书笔记是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写出好的笔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步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
所有的质变都是由量变而来,写读书笔记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很多人觉得不屑一顾的事情,如果你能够一直坚持,未来的某一天,它一定会回报你一份意外的惊喜!
如何读书,怎么选择?
读书大致分为细读和略读,在此就不分类一一说明,两者总有相同的地方,都是读书的手段,这里总结的都可以服务于高质量的读书体验。
1.明白你读这本书的目的
最最重要核心的一条你要知道你读者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你的目标不是纯粹的读书而是想通过这本书得到什么,这就是“读书未必要读完”的意思。
明白了你的目的,你就会对一本书的内容找到你的重点,有所读、有所不读、有所精读、有所略读。
2.了解书的大概
尤其对于快速阅读一本书,首先得会了解一本书的大概。
一是前言、目录、序等等;二是结尾的后记等等;三是通过目录最好能够找到对于自己最重要的章节和自己有疑问的章节,自己心中有个数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实际用处在读书的时候很多很多,需要你自己去慢慢体会,总之自己做读书笔记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关于做读书笔记,推荐的参考标准是你的读书笔记可以让你把原书扔掉只看笔记就足够的地步,当然不是越详细越好~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有趣的、有疑问的、重要的等等地方就记录下来。以备份查阅。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有自己结合已有的知识而总结出来的结论的,一定要记录下自己是如何导出这个结论的
③.做读书笔记,也可以等你看完一整章节的时候凭借回忆来做笔记
④.系统结构式,以知识框架的形式来做读书笔记是个好习惯。这里其实我觉得挺重要的:不仅对于这本书,乃至于你读所有的书,甚至一切接收信息获取经验,都最好有一个自己的大的“知识树”这样你能以一个宏观的角度,当你有新的知识时就把它加入到这个“树”上,你也可以知道你缺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效率可不是一星半点的程度
4.与书对话,抓住书的作者的思维。
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以去理清所读书的事理逻辑与推理,第二次读的时候就要知道作者安排各个观点顺序的意图;进而去抓住作者写这本书的深层次意图。三个指标不一定必须读两次完成,你可以一次也可以三次以上,个人情况而定。
虽然我没有打到一天一本书的本领,不过应该大概可以理解了,对于某些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我们去读的时候只要抓住了作者的逻辑、情节和思维就足够了
5.不同类型的书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直接举例子吧。侧重说明技巧方法类的书籍,我们可以有选择的直接去看技巧和案例;文学类作品,对于我,一般是不会做读书笔记的,读过一遍就读过了,顶多会有读后感~
6.关于快速阅读
很多人包括本人的读书速度都不快,也快不起来。在读书速度上,貌似只有练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只有纯粹的练习。
2、阅读要尽可能杂,知识间必须有丰富的互通渠道,才容易做到融会贯通。
3、尽可能读经典,经典永流传,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只是看或听或读书 不写读书笔记 也不写读后感 这样有坏处吗?
许多人认为写读书笔记很麻烦,只想安静地看书愉悦自己,如果还要写笔记,岂不是让读书变了味。
宋代朱熹所作《训学斋规》中说读书要三到:眼到、手到、心到,鲁迅先生读书也坚持"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
如果只用眼睛看,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当眼睛在迅速地转动时,我们的大脑却没有同步走,只有手动起来,让大脑保持同步思考,我们的注意力才会重新聚焦在书籍中。
写读书笔记就是以输出倒逼输入,有些人说读完一本书,我可以写书评,也是一种输出方式,或者我把书看完再讲给别人听,为什么非要写读书笔记呢?
以上两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是想要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劝你还是好好写读书笔记,只有把读书笔记写好,再去做上面两件事,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完一本书开始写书评,自己该从哪个角度来切入?书中的哪个观点最打动我?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他的写作框架是如何搭建的,哪部分对我有用?我能做到心中有数吗?
如果答案模棱两可,我们又要重新回去翻书,导致一边写一边看书,这样写书评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相当于又看了一遍书,重新梳理了一遍书中的知识点。也许会导致书评难产,甚至半途而废。
都说最好的学就是教,当我们看完一本书,想要将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你会发现自己想说却说不出来,可能只有一句“这本书挺好的”究竟好在哪里?你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别人看了有什么好处?
如果说不上来,其实你并未真正理解这本书。虽然在读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共鸣和感悟,误以为自己都懂了,却没有立即记录下来,等到想要讲给别人听时,却哑口无言。
其实看的过程中只是瞬时记忆,要想让书中的知识进入长期记忆,就要立即动笔写,一边看书一边写,把自己的启发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等到再次回顾时,只需要看读书笔记就能够知道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自己有哪些收获?
有没有不写读书笔记的人 我真的不爱做笔记 扭捏的让自己写总感觉不好 读书笔记有必要吗?
不写读书笔记的人肯定有 而且占大多数,但是我觉得还是坚持写读书笔记非常好,可以让我们对所读的书有深刻理解,一开始可能写得不是很好,字数也不多,但是时间长了就得心应手,写得很好了。
读书笔记可以用多种方式去做,拍照、录音都可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