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书读后感(《大海上的月光曲》的读后感50字三年级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3-04-14 03:21: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圆梦音乐家读后感?如果我们愿意像尊重我们自己的生活那样尊重动物的世界,很多事情或许就可以换一个美好的结局。就像《音乐家》中的老猎人,当山林这头熊...

音乐书读后感(《大海上的月光曲》的读后感50字三年级怎么写)

圆梦音乐家读后感?

如果我们愿意像尊重我们自己的生活那样尊重动物的世界,很多事情或许就可以换一个美好的结局。就像《音乐家》中的老猎人,当山林这头熊的举动唤起了他对于自己的音乐爱好的尊重与坚持时,熊在他眼里,就不再是被猎杀的对象,而成了一位值得尊敬的音乐家

对音乐方面书籍的读后感

各位大姐 大婶 我现在急需一边读音乐方面书籍的读后感1500字
http://www.qjqsyxx.com/xinjiaoyushiy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82

音乐巨人贝多芬读后感

初一水平,600-700字
与贝多芬心灵相遇2009年08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 07:20我从娘胎开始爸爸就笃信『胎教』,天天让我听古典音乐;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是爸爸一边放圆舞曲,一边带著我大跳不三不四的舞步。更幸运的是,我家经济情况是中下等,父亲出身也不是什麼知识份子,不过是小小的公司课长罢了。但是,把花在房子装饰费、游乐费、置装费的钱一省再省;什麼名衔金钱都是现实问题,热腾腾的只靠一颗追求『美』、追求『超越』的心。
这样的心,既不是迎合什麼贵族品味,更不是卖弄自家程度,也绝不会被太多不必要的知识干扰赤裸裸的心灵;然后,决定了至今约30年的音乐岁月。
当然了,没有人能完全客观的面对所有音乐,因此,我只能谈谈我浸淫最多年的古典音乐;其中有一段时间曾移转到国乐(古曲,非现代融合古典音乐做法的作品),但是,终究以古典音乐为最后的归宿。
越听得多,口味却越来越窄;直到现在,己经是非贝多芬、舒伯特、莫札特、布拉姆斯与巴哈这五大音乐家的后期作品不听了。过去在 bbs古典音乐板上的讨论,我常常提到这个『五大后期』的观点,当然了,相对引发的讨论一定是:为什麼『只』有这些『五大后期』的音乐才值得听呢?当时常常有一些讨论,不过,这种与『五大后期』的心灵深深相遇的感觉,实在很难化约成音乐语言来跟别人分享;所以,一直顶多也只能用『境界高妙』、『旋律感人』、『作曲法特殊』这些名词来进行不精确的描述,总觉得不能尽兴;更重要的是,这种深深心灵相遇的感觉需求,在纯粹音乐爱好者身上反而很难看到。我常常以为,爱一个音乐(或艺术),要爱到愿意『献身』才能深深的心灵相遇;像我所出生的小小破旧的家,四面都是白墙壁;只凭著父亲完全放弃任何外在的装饰,硬是把四面萧墙摆满了唱片与书籍。想到许多人看到我所拥有的书籍与唱片总以为我家是什麼大老板、大教授的出身,却不知道是我父亲一个月不超过三万的薪水苦苦撑出来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献身』於美和超越,才能谈真正深刻的心灵相遇。
一直在想:音乐为什麼会得到我的喜好呢?无非是心灵的共鸣吧!
我对国内古典音乐界的一点点特殊意见,多半是对舒伯特的独特眼光;不过,说到深深的心灵相遇,还是得谈到贝多芬。
贝多芬,这个被一大堆通俗、专业读物谈烂了的人物,还有什麼可谈呢?有!谈贝多芬很容易,『弹』贝多芬也很容易,但是要说到与贝多芬深深的心灵相遇,这就很难了。
从贝多芬的一生作品心灵相遇,充分体会到他在年轻时的活力、冲动与大胆,op.1 no.3 的钢琴三重奏是最标准的证明。然后到了中期作品,从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在中规中矩的外貌显露最大的热情开始,贝多芬拼命向世人展现:你看!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他的心声!不管是『热情』奏呜曲的憧景、『命运』交响曲的搏斗、『田园』交响曲的安憩;就算是一瞬静思光辉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总是以最大的热情向世界狂啸、怒吼,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气。
直到第27号钢琴奏呜曲开始,他变了;变的温柔而婉约,热情不再,开始用沉思般的音乐语言诉说他的心情。这时候,一个神秘的问题出现了:
上帝问贝多芬:『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麼?』
从第27号钢琴奏呜曲,到两首大提琴奏呜曲;经过了第30号钢琴奏呜曲对诗情画意的憧景,越过了第31号钢琴奏呜曲对苦难情绪的深思。一个可能的答案出现了:
贝多芬回答:『我要超越这个世界,我要追求完全的心灵解放,我要逍遥的冷眼看待这个苦难世界!』
因此产生古往今来最伟大的 op.111 钢琴奏鸣曲;古人说,读苏东坡两篇赤 壁赋,胜读一部庄子;我要这样说:听一遍 op.111 第二乐章,胜过读两篇赤壁赋!
op.111实在无法描述其成就的伟大:从第一乐章对世间苦难的提问开始,那种面对现实世界无法安乐的沉重足以让人心沉到无限的幽谷;贝多芬奋力挣脱,得到人心能得到的最高境界 —— 第二乐章的逍遥、自然与神秘,是如何憾动了我的心,让我对现实的烦恼完全的忘却,在心灵上完全的解放。
疯狂沉迷於 op.111 ,是我高三考大学的日子。一大堆烦恼的事,再加上父亲所服务的公司倒闭,家计岑岑不保;在那种苦日子里用这首音乐来安慰心灵,是当时唯一的依靠。反正世事是『既来之,则安之』,用一颗逍遥的心看待它,不要让心情受到影响,我自能得到平静。
上了大学后,我所关心的议题有了重大转变;以往著重个人的修身养性,现在则卷入社会运动的旋涡。先是民进党成立,再是学运风起云涌,然后是资讯的充足而对社会改革有所负担;这时候,再也难以保持安静的心了。五二0事件学生静坐抗议却被打个半死,农民和平示威却被抹黑成预谋藏棍子石块;一切只是为了打压政治上的反对势力瓜分政治大饼 —— 没错,也许那些人是为了一己私利才想取代当权者,可是没有政治利益全凭道德热情的学生呢?生计没有保障不得不走向街头的农民呢?他们为什麼得在政治斗争的考量下受到伤害?为什麼没有人看到这一点?为什麼只要为了所谓的『安定』就非得要把纯朴的农民与热情的学生抹黑成流氓?为什麼为了所谓的修行所以在道场中要被严词批判『参加街头运动会败坏门风』?为什麼谈到修养人人满嘴清高和平,谈到街头运动人人就满嘴恶口,恨不得骂尽街头『暴力(?)』份子的祖宗十八代???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我没有办法不正视;一颗逍遥的心可以超越一切,就是无法超越我亲身目睹这种时代的各种可悲可笑又可叹的苦难。
我还是瑟缩在 op.111 的怀抱里,那是我唯一的安慰;不然,我会发疯。但是,贝多芬被上帝询问的另一个问题也开始渐渐跑到我的脑海了:
贝多芬回答上帝:『我要超越这个世界,我要追求完全的心灵解放,我要逍遥的冷眼看待这个苦难世界!』
上帝微笑了,上帝再问贝多芬:『你认为你的答案是正确的吗?你如何能从你的答案知道如何面对卡尔事件中你对一个母亲爱子之心的践踏?』
多芬无法回答,终其一生都没有答案 —— 只有音乐尝试回答,最后的作品,六首弦乐四重奏就是这样产生了。
贝多芬并非不知自己的过恶,一个人犯错不可怕,事后他的良心对他的啃啮才可怕;『卡拉马助夫兄弟们』一书中对这种情况有一个很贴切的描写,归结成:『落在永生上帝之手是可怕的!』。一点都没错,不管是自身犯错,或是看到社会乱象却无能为力,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真是可怕,这也是贝多芬 op.133 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的主要精神。曲中强烈表达惊惧的不安与庄严的宣判,一但查觉自身过错与社会现实的荒谬,对永生上帝最后的审判谁能不惊惧呢?
然后,在 op.131 最后一个乐章中,这种对『最后的审判』之描述更深沉了;值得注意的是该乐章之前短短的一小乐章,表达出来的心情是如此的渴求这种庄严的审判 — 为什麼贝多芬放弃 op.111 这麼逍遥高妙的心灵境界?为什麼贝多芬要回到痛苦的深渊心情,再去祈求上帝的饶恕?并且敬畏上帝的审判?
无法理解这些,就无法理解为什麼 op.135 弦乐四重奏与 op.111 是如此的不同。
op.135有四个乐章,尤其以第四乐章因为有谜样的文句标题所以更为人所称道。从 op.133 到 op.131 那种对『落在永生上帝是可怕的』的惊惧己经消失了,因为:『非如此不可吗?就是如此,就是如此!』(Muss es sein ? Es muss sein ! Es muss sein ! 德文,是贝多芬在第四乐章主题的自题文字)。由於认识到上帝的爱才是最后的救赎,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自己会堕落;op.111的逍遥心情不再是生命的最终答案了,上帝的拯救才是最终的答案;整首op.135强调的是对上帝拯救的渴望(第一乐章提问式的主题)、与上帝同在的欢欣雀跃(第二乐章)、天堂里的『和平之歌』(贝多芬自题,第三乐章)与最后乐章『一个困难的决定』(贝多芬自题)里对这个最后答案的满足欣喜(最后结尾乐段)。
在贝多芬生命的后期,徘徊在『逍遥』与『拯救』是他最后的疑惑;透过音乐的语言,他把这两种生命追寻的答案都完美道出了 —— 最后剩下的是『选择』,也就是『一个困难的决定』!选择 op.111 式的『逍遥』与 op.135 式的『拯救』完全没有对错可言,那只是个人心灵的选择;或者说,对於选择了『拯救』的人而言,那是上帝的恩典与应许。
贝多芬最后选择了『拯救』,我在大学三年级疯狂爱上最后六首弦乐四重奏时就模糊的有点感觉;但是,对於『为什麼』贝多芬选择拯救,这是我一直无法理解的,也是我那一生中难解的疑惑。
我仍然喜爱 op.111 ,因为它是我心灵极大的安慰;但是 op.135 在心灵的 啃啮是可畏的,落上永生上帝之手,谁都逃不掉。
感谢主,现在受洗成为基督徒,信仰、艺术(音乐)、思想、知识与社会关怀完全融合一体,不会再互相冲突了。我的心灵历程与贝多芬是如此的接近,所以我也随著他作品的转变而变;现在,我也确定我选择了『拯救』;同时,也完全能理解为什麼自己明明知道 op.135 的『空无境界』比不上 op.111 ,却仍然偏好 op.135 了。
至於我『为什麼』选择『拯救』,我跟贝多芬一样无法回答;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是一种奥密,只有上帝才知道。在没有信仰基督教之前,贝多芬给我留下这个大难题:为什麼他会从op.111钢琴奏鸣曲的逍遥、自然与神秘的最高境界,转向 op.135 弦乐四重奏的拯救、盼望与和平?
现在,再度与贝多芬透过音乐心灵相遇,我想,我己经得到答案了。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读后感

400字以上,语言优美畅通。
丰子恺先生是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最早了解丰子恺,是从他的漫画开始的。《瞻瞻的脚踏车》等幽默风趣的漫画风格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年暑假,我读了《少年音乐与美术故事》这本书,丰子恺先生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小时候学习音乐与美术的故事。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事。
寒假里,爸爸的朋友陆先生到家里做客。陆先生带来了两把口琴和自己的著作《口琴演奏法》,教丰子恺吹口琴。陆先生认为,学习吹口琴首先要学习如何使用,而且要懂理法,还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丰子恺和姐姐认真练习,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也能吹奏出美妙的曲子了。
一个日长人静的下午,丰子恺被巷中的美音吸引住了。他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卖笛子的老人在吹笛子,声音婉转悠扬,非常好听。一根普通的竹管,吹出的音竟然那样地动人,真是出乎意外。好奇的丰子恺抵挡不住内心的诱惑,于是买了一支笛子。看门的王伯伯竟也能用竹笛吹奏出上腔调的曲子。正在丰子恺感到诧异的时候,爸爸给他讲述了魔笛的故事。音乐的感召力竟是这样伟大!
儿童节的前夜,丰子恺和弟弟做“山芋版画”。起初,弟弟只是不经意之间的一个动作,激发了丰子恺用山芋做版画的灵感。后来,他俩和华明一起,把山芋用小刀刻上花纹和文字,蘸上颜料,再拓印到纸上,就成了山芋版画。于是他们就以“山芋版画”作为儿童节的礼物。可见灵感对于绘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特别是在《芒种的歌》这篇短文里,丰子恺记述了爸爸对他的教导:“音乐并不完全是享乐的东西,并非时时伴着兴味的,在未学成以前的练习时期,比练习英文数学更加艰苦,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忍耐。人生的事,苦乐必定相伴,而且成比例。吃苦越多,享乐越大;反之,不吃苦就不得享乐。”以我学习钢琴的经历来看,这段话尤其意味深长。学习任何一门功课或艺术,都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钢琴练习更多的是枯燥、单调、乏味。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从基本功练起,才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谁能给提供篇音乐方面的书刊的读后感?

谁能给提供篇音乐方面的书刊的读后感?
  《构建生态音乐课堂》读后感
  海顿曾说过“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创建“生态”音乐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孩子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并通过审美原则的实施,加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
  1、互动交流原则,焕发肢体语言的魅力
  生命的美在于其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为焕发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魅力。在课堂中,我十分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看到自身肢体语言的无限活力。每堂课的初始,我会采用不同的旋律让学生在教室内翩翩起舞,并有机的结合不同拍子的音乐情绪,教会孩子基础的舞步,从给孩子范授、到让孩子自己编创。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喜欢独舞,而且还迷上了邀请舞伴合作跳舞,甚至是自己创造经典的合作舞步,因为他们在合作中看到自身肢体的魅力。每节课学生盼望着与他人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欣赏各自的优美舞姿。我曾尝试取消这个活动,不料学生立即提醒我忘了教学的这个环节,我一下感受到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此,我保留了这个常规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彼此关心和欣赏,从而感受生命在音乐旋律中的和谐,而肢体语言也是表达自身热爱生命的一种情感体验。
  2、创设意境原则,领悟生命存在的快乐
  音乐学习是抽象的,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而“创设意境”原则为学生提供了音乐的理解与服务支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尽可能创设不同的意境,可借用“媒体”“声像”“图片”以及“真声”,让学生在“音乐情景教学”中,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从而感知不同音乐作品中表现人物、动物的滑稽、可爱、伤感的各种背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生只有在意境创造、亲历实践中才能感受生命存在的快乐,他们在歌唱中、在倾听中感受到自然、社会的生态和谐之美。
  3、激发兴趣原则,创造生命价值的动力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因此,音乐课堂的生动性、有趣性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课程的原动力。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可以在音乐课的每个教学实施环节都设计不同的激趣活动板块:例如练声活动中固定及自由选择声部的活动板块;歌曲新授中的学歌、编歌和演歌的实践板块;音乐欣赏中小品短剧的创造板块,以及拓展学习中的“音乐擂台”等活动板块,包括学生把从不同渠道学得的各种乐器的演奏,名人模仿秀表演、歌唱的表演(如歌唱组合)、自发创编的曲艺、游戏表演等等一一带到课堂中进行展示。而音乐课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艺、学习互动的大平台,从而使其越发喜爱上音乐课。因为你激发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内需动力,体味出生命价值的意义。
  创建生态音乐课堂,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心境,而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美”无处不在。
  《青春之歌》读后感
  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似乎还留有那个时代的伤痛。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是健忘的。
  可是,正如别人说,我们有些事情是不能选择的。比喻:我们是怎样一个人,相貌如何,生活在什么时代,父母亲是谁等等。我们可以说我们有权选择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又是不能选择的,我们不可能都变成唐吉珂德去。
  更悲观一点,苔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坏的星球上……”
  我们依稀还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那段名言,可是我们对着那段名言却无言。
  我是个易冲动的人,尽管在表面上看着很平静;我又是一个极易冷却的人,我希望的能和林道静一起,并肩走在北平的大街上,去面对着凛冽的寒风和闪着寒光的刺刀。但是我没有了信仰,我不会再像她一样,看见“中国共产当”几个字,就会象婴儿见了母亲一样,感到亲切和伟大,我们听贯了什么“当性”、“原则性”之类的话,对当,也是另一种感受。在《青春之歌》中我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当的真挚的依赖的象孩子见到母亲一样的情感;领略到他们那一群象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的风云。一星期以来,每个晚上,我都沉浸在那个时代中。但是,毕竟,我还是从那个时代中走出来了。书看完了,我看了杨沫的再版后记。这一本书,它经过了另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文化达歌明的时代。它听取了众多的意见而改变了一点,增加了林道静在乡村农民运动中锻炼的七章,这表明了“歌明者要与工农商相结合”的歌明思想,也给整部小说展示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林道静的思想发展、成熟之路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我虽反感增写的理由,但却还比较喜欢这几章。最喜欢的是开头道静和余永泽生活,和卢嘉川接触的一段,在狱中和林红接触的一段,写得很成功。可是后来,却很难理解一个成功的歌明者的真正的斗争和歌明的情节。这种内部的“左”和“右”的斗争,也许是因为某些人的批评,也许揉进了文革的一些影子,更也许,我自己天真地没有预料到当时斗争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杨沫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有太多责任的作家。作品不应该为历史去背上沉重的包袱。我欣赏的是那种“自由”的作家,他没有任何责任和工作的目的需要而去写作,他的作品就应该是他自己最强烈的感情,是他心底最强最高亢的呼声。杨沫的作品,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她毕竟写出了,成功地写出了一代人最壮美的青春!
  <谈音乐>读后感
  "我不大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音乐都是悲哀的”,真是出语让人意外,但作者不喜欢音乐,并不意味作者不懂音乐,要知道作者小时也学习过钢琴的,但最后终于放弃了(这未必不是文坛一大幸事)。“而一切音乐都是悲哀的”,细想也何尚不是?中国古代音乐多“苦调”,西方古典音乐中也大半是“悲歌”。 “我最怕凡哑林(即小提琴),水一般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去了”,“凡哑林上拉出的永远是‘绝调’,回肠九转,太明显地赚人眼泪,是乐器中的悲旦”。最怕,恐怕不是反感,而是说小提琴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也许是小提琴那如泣如诉的声音总勾起作者心中无限惆怅,而生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慨吧?“悲旦”的比喻也非常贴切,我们不是常常把小提琴比着歌剧中的女高音吗?作者还觉得“凡哑林与钢琴合奏”(既小提琴奏鸣曲),就象两人合画中国画,一人画美人,另一人补上背景,往往是无情调可言而令人讨厌。此论更是惊人了,现在的爱乐者恐怕是难以苟同吧?不过,把小提琴奏鸣曲比作中国画,倒很新鲜别致。
  最佩服的还是谈交响乐:“大规模的交响乐自然又不同,那是浩浩荡荡五四运动一般地冲了来,把每个人的音乐都变成了它的声音……然而交响乐,因为编起来太复杂,作曲者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以后往往就沉溺于训练之中,不能自拔。所以交响乐有这个毛病:格律成份过多”。真不知道交响乐大师贝多芬听了此言会作何感想,但作者对交响乐的描述却是生动形象之极。格律成份多,这正是交响乐的一个特质,抽象复杂而富有思辩性的交响乐在今天都难以为好直觉重实在的中国人所喜欢,何况半个世纪以前初染西乐的女作家?作者又说不喜欢交响乐“里面慷慨激昂的演说腔太重,倒是比较喜欢十八世纪的宫廷音乐,那些精致的Minuet(即小步舞曲),尖手尖脚怕碰坏什么似的”。这又恰当地道出了巴洛克典雅精致的风格,在今天厌倦了浪漫派的矫情的时候,巴洛克音乐也许就别有韵味吧? 我们再来看作者是怎样看歌剧的:“歌剧这种东西是贵重的,也止于贵重,歌剧的故事大都很幼稚,譬如象妒忌这样的原始感情,在歌剧里也是最简单的妒忌,一方面却用最复杂最文明的音乐把它放大一千倍来奢侈地表现着,因为不调和,更显吃力,‘大’不一定是伟大,而那样的隆重的热情,那样捶胸脯打手势的英雄,也讨厌”。说实话,初听威尔第和普契尼的歌剧正有这种感觉,中国人那内敛含蓄的性格和歌剧中放大的情感倒真有些格格不入,这又何怪?然而我们今天最终还是接受了歌剧了。
  作者在谈到音乐家时,说最喜欢的不是贝多芬和肖邦,而是巴赫,“巴赫的曲子并没有宫样的纤巧,没有庙堂气也没有英雄气,那里面的世界是笨重的,却又得心应手”。这使我想起《鲁宾斯坦缤纷录》里的一个故事:鲁宾斯坦在中国演出时,演奏了很多古典音乐作品,但观众唯独对巴赫的作品反映热烈,事后鲁宾斯坦问主办人原因,主办人回答说,我们中国人喜欢巴赫音乐中那种简洁朴素,鲁宾斯坦听后不禁有些惭愧。看到这里,想到作为爱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中国人,却不迟迟不能对大音希声的巴赫产生共鸣,自己倒真是应该感到惭愧的!张爱玲此言也让自己产生了深深触动。
  作者还论及了民歌,爵士乐,拉丁美洲音乐,流行音乐等等,都无不是乐感中带着“通感”,平淡叙述中夹杂几分敏锐,作者谈音乐的姿态不象个大作家,倒象一个旧中国的小女人,不是四平八稳,没有装腔作势,给人一种平和与亲切。中国文人自古就和音乐有不解之缘,可惜近代文人对音乐总有几分疏离。此文算是文人谈音乐中难得的一篇吧,它映照出那个时代文人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传入中国时的初步而新鲜的感觉.
  《音乐树》读后感
  我读了一篇文章——《音乐树》。它的主要内容是:贝西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他一天到晚都在练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贝西汗水浇灌的土地上长出了一棵音乐树,使贝西出了名。从此,他放弃练小提琴,应酬各种采访。当一位总统来了时,贝西不得不拉起小提琴,这时才知道,音乐树失去了生命。
  一棵大树,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多么神奇呀!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继续往下读的,当我读到音乐树上的提琴果发出美妙的声音时,仿佛在我耳边回响起大海深沉的声音,春风在山谷里吹动的声音,山权泉静静流怅淌的声音,还有云雀在高空鸣唱的声音。
  当我读到贝西不停地拉着提琴果时,我仿佛看到了月光下,有无数的蝴蝶、蜜蜂在飞舞,在树枝上,停歇着无数的鸟儿。那些会唱歌的鸟儿,全都配合着乐曲,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还有那些小虫子,也都在草丛里蹦蹦跳跳。园子里所有的花儿,也都发出沁人的芳香,都更加艳丽了。草儿们全都摇摆婀娜的腰肢,陶醉在音乐声中,多美呀!
  我不禁这样想:音乐树是神奇的,但是音乐树需要热爱音乐的人用心血来浇灌,它不是简单的表演工具。它是需要音乐家赋予它灵魂的神奇的树,享受荣耀和优待终究不是它希望得到的,所以,它枯萎了,向人们展现了它独特的一面。
  《音乐之声》观后感
  有趣的故事,悦耳的歌曲、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是《音乐之声》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也是一部长青的家庭电影,也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 。相信看过它的人一定不会轻易的忘掉,我想自己已经被这部电影感动了。它的音乐,它的主题,它经过精雕细琢的台词,充满艺术的美感,音乐的内涵,更重要的是爱的主题,真正打动每个人内心的纯真的爱。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知真、向善、求美的故事。
  女主角玛莉娅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纳粹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愫,无不昭示了人类向善的意愿;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乐大师理查德·罗杰斯之手),经过近半个世纪,仍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之美。
  在影片的开始,天真烂漫的玛莉娅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我们很轻易的感觉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声之美,还有玛莉娅那种积极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位子,只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由的释放才是真的快乐,在这影片开始,已经埋下向观众表达知真的伏笔。
  玛莉娅也会在迷茫时问自己"我的未来将会怎样?",更会唱着好听的歌告诉自己"我会让别人看之俨然,触之温暖,我会让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我对自己有信心.";她用快乐的善良的心感染别人,改变别人,甚至七个个性怪异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和他们那个严肃的上校爸爸...这样的人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你会不为之感动?以简单的心态,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又何尝不是艺术!
  上校的性格,表现的很自然。作为一个监长国恨当然不能忘,独自带着七个孩子,以他的身份,对孩子的爱表达的不细腻也很正常。最后是音乐让他变成一个慈祥的父亲。看来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符合了音乐之声的主题。当然也向观众暗示正确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艺术。
  在舞会中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在最后的音乐会中歌声使上校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在的美通过歌声表达了出来。还有孩子的歌声,蓝蓝的天空,嫩嫩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这就是成功影片的根据!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优美的音乐可以说是音乐剧的灵魂,在音乐剧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有: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本文标题: 音乐书读后感(《大海上的月光曲》的读后感50字三年级怎么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018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250字(超新星纪元读后感200字)《秦汉文明故事》读后感(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读后感5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