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不祥之兆》读后感50字《灯谜不祥之兆》读后感:曹雪芹笔下的灯谜,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
《灯谜不祥之兆》读后感50字
《灯谜不祥之兆》读后感:
曹雪芹笔下的灯谜,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么暗示着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要么对情节的发展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要么对小说环境氛围的烘托有补充作用——谜语能表现出如此众多的作用,这在我国小说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曹雪芹笔下的灯谜,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么暗示着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要么对情节的发展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要么对小说环境氛围的烘托有补充作用——谜语能表现出如此众多的作用,这在我国小说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伊索寓言读后感10篇
都知道伊索寓言吧,每一个小故事写一篇读后感,10篇就够了,200字,写好给分,最高100分山 震
有一回,一座大山发生了大震动,震动发出的声响就像大声的呻吟和喧闹. 许多人聚集在山下观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们焦急地聚集在那里,担心会看到什么不祥之兆时,只看见从山里跑出了一只老鼠.这是说庸人多自扰。
一只老鼠从山里跑出来和山的震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事件在时间序列上的巧合,最早的巫术既是如此,如果某一条件总是伴随着某一结果,则认为这条件是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大山发生大震动也可能是火山喷发或者山崩,这不是庸人自扰,而往往科学的进步都是‘庸人自扰’的结果。
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很要好的朋友一起上路. 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刻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立刻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已经死了. 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 熊来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走了. 躲在树上的人下来以后,问熊在他耳边都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道:“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同患难的朋友 块同行。”
这个故事说明,不能共患难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首先,熊会爬树,认为躲在树上会安全,那你就悲剧了。而且不要认为你会比熊跑得快,别看熊笨重,论直线速度,熊绝对在你之上。所以碰到熊要么绕圈跑,因为熊转身比较慢,要么装死。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了一个日期,要求众鸟都按时参加,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的为王. 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 寒鸦知道自己没有一处漂亮,就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插在了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来到宙斯面前. 宙斯一眼就看到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分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众鸟非常气愤,都从寒鸦身上拔下那本属于自己的羽毛. 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子全没了,又变回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这故事是说,凭借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是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露出原形.
寒鸦知道自己不漂亮,但是爱美之心,鸟皆有之。寒鸦不但是个能废物利用的环保主义者,而且是个心灵手巧的裁缝。宙斯是个只认衣服不认鸟的昏君,众鸟则是嫉妒者。
乌龟与鹰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翔.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翔. 可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放开. 乌龟落在了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这个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定失败.
人类的飞行曾经也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现在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它是第一只飞行的乌龟,并且它是以自己的整个生命追求理想。
农夫与他的儿子们
有个农夫将要辞别人世时,想把自己耕作经验传给儿子,便叫他们来说:“孩子们,我将离开这个世界了,你们都去找我埋藏在葡萄园里的东西,把它们都找出来吧!”儿子们认为那里埋了金银财宝. 父亲去世之后,他们把那葡萄园的地整个全都翻了一遍,什么宝物也没找到,却使葡萄园的地好好地耕作了一番,所以这一年比以往结了更多更多的葡萄.这个故事说明,劳动是人类最好的宝物.
《多收了三五斗》、《春蚕》等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收成好了,但是谷贱伤农。
两个锅
河中漂着一个瓦锅和一个铜锅.瓦锅对铜锅讲:“请离我远一点,不要挨近我. 那怕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你,我也会碰碎.”
这个故事是说,与强硬的人在一起是很不安全的.
小学时学过一篇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文章,大意讲陶罐容易破碎,铁罐不怕,因此铁罐嘲笑他。古代朝代灭亡了,他俩一起被埋在地下,几千年过去了,人们挖出了陶罐,陶罐说:我还有一个哥们在地下,人们就去挖,没挖到,因为铁罐早就被土壤氧化了。
真正强的东西能经历时间的考验,为什么水滴可以穿石。
丑陋的女仆与阿佛洛狄忒
从前有一家主人爱上了丑陋心险的女仆. 她用很多金钱把自己打扮得很美丽,去同女主人比美. 她还不断地祭奉阿佛洛狄忒,请求把自己变得漂亮些. 在睡梦中的阿佛洛狄忒对女仆说不能够为了她的祭品而给她美貌,并对以她为美的人感到十分气愤.这就是说明,凡是用卑鄙的手段致富的人,都不要得意忘形,别忘了自己究竟是什么身份,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有句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难得丑陋的女仆也有人爱。还有句话叫女为悦己者容。阿佛洛狄忒毕竟是等级制度下的封建神。
有一回,一座大山发生了大震动,震动发出的声响就像大声的呻吟和喧闹. 许多人聚集在山下观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们焦急地聚集在那里,担心会看到什么不祥之兆时,只看见从山里跑出了一只老鼠.这是说庸人多自扰。
一只老鼠从山里跑出来和山的震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事件在时间序列上的巧合,最早的巫术既是如此,如果某一条件总是伴随着某一结果,则认为这条件是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大山发生大震动也可能是火山喷发或者山崩,这不是庸人自扰,而往往科学的进步都是‘庸人自扰’的结果。
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很要好的朋友一起上路. 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刻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立刻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已经死了. 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 熊来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走了. 躲在树上的人下来以后,问熊在他耳边都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道:“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同患难的朋友 块同行。”
这个故事说明,不能共患难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首先,熊会爬树,认为躲在树上会安全,那你就悲剧了。而且不要认为你会比熊跑得快,别看熊笨重,论直线速度,熊绝对在你之上。所以碰到熊要么绕圈跑,因为熊转身比较慢,要么装死。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了一个日期,要求众鸟都按时参加,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的为王. 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 寒鸦知道自己没有一处漂亮,就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插在了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来到宙斯面前. 宙斯一眼就看到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分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众鸟非常气愤,都从寒鸦身上拔下那本属于自己的羽毛. 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子全没了,又变回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这故事是说,凭借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是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露出原形.
寒鸦知道自己不漂亮,但是爱美之心,鸟皆有之。寒鸦不但是个能废物利用的环保主义者,而且是个心灵手巧的裁缝。宙斯是个只认衣服不认鸟的昏君,众鸟则是嫉妒者。
乌龟与鹰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翔.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翔. 可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放开. 乌龟落在了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这个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定失败.
人类的飞行曾经也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现在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它是第一只飞行的乌龟,并且它是以自己的整个生命追求理想。
农夫与他的儿子们
有个农夫将要辞别人世时,想把自己耕作经验传给儿子,便叫他们来说:“孩子们,我将离开这个世界了,你们都去找我埋藏在葡萄园里的东西,把它们都找出来吧!”儿子们认为那里埋了金银财宝. 父亲去世之后,他们把那葡萄园的地整个全都翻了一遍,什么宝物也没找到,却使葡萄园的地好好地耕作了一番,所以这一年比以往结了更多更多的葡萄.这个故事说明,劳动是人类最好的宝物.
《多收了三五斗》、《春蚕》等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收成好了,但是谷贱伤农。
两个锅
河中漂着一个瓦锅和一个铜锅.瓦锅对铜锅讲:“请离我远一点,不要挨近我. 那怕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你,我也会碰碎.”
这个故事是说,与强硬的人在一起是很不安全的.
小学时学过一篇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文章,大意讲陶罐容易破碎,铁罐不怕,因此铁罐嘲笑他。古代朝代灭亡了,他俩一起被埋在地下,几千年过去了,人们挖出了陶罐,陶罐说:我还有一个哥们在地下,人们就去挖,没挖到,因为铁罐早就被土壤氧化了。
真正强的东西能经历时间的考验,为什么水滴可以穿石。
丑陋的女仆与阿佛洛狄忒
从前有一家主人爱上了丑陋心险的女仆. 她用很多金钱把自己打扮得很美丽,去同女主人比美. 她还不断地祭奉阿佛洛狄忒,请求把自己变得漂亮些. 在睡梦中的阿佛洛狄忒对女仆说不能够为了她的祭品而给她美貌,并对以她为美的人感到十分气愤.这就是说明,凡是用卑鄙的手段致富的人,都不要得意忘形,别忘了自己究竟是什么身份,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有句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难得丑陋的女仆也有人爱。还有句话叫女为悦己者容。阿佛洛狄忒毕竟是等级制度下的封建神。
读后感400字
要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
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摘自《大众科技报》作者:吴学安)
我看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岛津义和 转贴自:一统三国历史文化社区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这里,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谈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亡于蜀汉后主建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岁。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是年27岁,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鼎足三分,联孙抗曹,进而统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里引用“隆中对”,主要为本文作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会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据查资料,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之襄阳后,叔父去世后,与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已经隐居十年了。已是毫无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马荐诸葛时,诸葛亮闻言,做色道“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呼”,因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随许先帝以驰骋”。可见,诸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刘备三顾赤诚感动而出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三回请,两行泪,一张嘴,赚的诸葛把命赔”。
刘备一个势单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孙赞、陶谦、袁绍、曹操、刘表,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惶惶如丧家之犬,自得到诸葛亮后,依靠红宝书“隆中对”的政策,方才建国。查三国史料,蜀汉在当时三国之中,面积最小,国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汉地处荒蛮,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汉平因是粮仓,可资国力。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蜀汉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可见,诸葛亮的计划是两路兵马,克复中原。
依照诸葛亮的计划第一步占有益州、荆州,进而建国。然后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可惜这一计划被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打破,由此,诸葛亮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没有夺取韩中,却东出与东吴争江南三郡,与孙权发生矛盾,后又头脑发热,令关羽北伐,结果关羽守土,贪而弃义,刚愎自用,小看东吴,又逞匹夫之勇,终于败走麦城。使刘备为一时之意气而与孙权交恶。失去荆州,失去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与东吴交恶,就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之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一个粮仓,失去东线力克中原之途。结果,兵疲民乏,元气大伤,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这时当退归桑,梓颐养终年。然,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可怜汪汪,又提出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明知刘禅师昏庸浑恶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来,赚的诸葛亮尽忠。结果,诸葛亮听后,寒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呼”,刘禅昏弱无能,以当世的情况,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诸葛亮即以答应刘备一定要统一中原,就只好不断的北伐、北伐。
诸葛亮深知“补缀天地,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刘禅必亡国,自己在一日就尽一日的忠,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且,与其坐以待毙,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只好蚕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敌人阵线的作用。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表现在临终杀魏延上。有的人说,魏延又大才,诸葛亮杀之无理,莫须有。我觉得诸葛亮是宁可错杀,也不漏杀。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诸葛亮死后必然会威胁到昏庸的刘禅的统治地位,为刘禅好,诸葛亮只好借口杀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人都说关羽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我看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谈起
作者:杨芳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 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 。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 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看诸葛亮
作者:张文祥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二、诸葛亮拥兵自重。
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我认为这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天下兵权,不是现代说的“拥军拥属”),他不但拥兵而且拥权,但我认为说到“自重”,则肯定不是,无论从诸葛亮为人及实际历史看,诸葛亮并没有割裂政权,称霸一方。
谈到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持上述观点的朋友可能把姜维的账记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为有朋友写帖子时常会这么说“姜维九伐中原,把蜀汉国力彻底拖垮,其实他只是走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汉灭亡的原因从诸葛亮时就已经开始了。” 对此,我的观点是不同意这种类似的说法。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几个硬指标,比如:1.政府或内阁(并非政权)是否垮台;2.经济是否崩溃;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国家是否分裂。于此对应,落实到古代社会,就是1.内阁被罢黜;2.财政支不敷出;3.哀鸿遍野、饿殍满地;4.农民起义,政权分割。用这些指标衡量诸葛亮治下,显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诸葛亮至死未遭弹劾下台,其内阁主要成员蒋琬、费祎、董允等皆延续掌权,延续诸葛旧制;军队方面,姜维、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汉军队主要指挥官。政治清明,没有出现忠臣在外避祸,小人当朝的局面。在与奸佞代表黄皓的斗争中,董相依然占据明显上风,不是姜相后时的朝政。
2. “四英相”时期,蜀汉财政没有出现支不敷出的记载,依然能维持国家运行。
3. “四英相”中如蒋相、费相治下,老百姓还没有面有菜色。刘备章武年间的人口统计与刘禅投降时的造册人口大体相当。
4. 农民起义还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维前期)并没有对蜀汉国力产生严重削弱。不能将姜维后期的混乱政治局面追究到诸葛亮头上。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为粮草后继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围城不过二十来天就主动撤围,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是以后方实际支持力为主的,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诸葛亮便主动撤兵,他有全盘经济考虑在内,不会不计后果,一味追加军费开支,这与姜维的北伐有质量上的不同,姜维基本上是穷兵黩武,兵败乃归。
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为蜀汉在争取国际地位(三国鼎峙及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做斗争,是以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为一定目标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恢复汉朝的口号其实不具备任何影响力,汉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使中原老百姓对这个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从文帝曹丕起开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阶级拥护其政权。老百姓也期盼安宁,对他们而言,诸葛亮并非什么正义之师,曹魏也不是什么贼逆,双方都是从汉朝这一合法政权消亡后分裂出来的对峙政权,所以无所谓正义与邪恶。谁最后一统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谁就会被百姓拥戴并接受的政权。因此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义的,当然也不是邪恶的。
众所周知,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没有开发,十分贫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孙吴都想吞并它然后两国一较高下。蜀汉若想从三流国家中跃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于是加强与二流国家孙吴的联盟便是其确保二弱抗一强的国际局势,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国策。
在与东吴的外交中,诸葛亮必须保证盟友东吴没有二心,协力抗曹。因此他必须拿出“振奋友邦、威慑敌庭”的姿态,所以要威武自强,以攻图存。如果示弱,则必是弱肉强食的第一牺牲品。因此蜀汉尽管弱小,但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
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与曹魏争夺大中亚区域的影响力。
在曹魏设立西域长史府的形势下,蜀汉作为汉的继承国(其实历史上蜀汉就叫汉),在争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必须先发制人,从中亚获得利益,补充国力与中原王朝一战。因此从这个战略方向考虑,诸葛亮也必须北伐,这也就是诸葛亮、姜维争夺陇上,切断曹魏陇右与中原之联系的原因。
五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据渭水东岸地形,手下将校欢欣鼓舞时,惟独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认为诸葛亮此举有真实的远大意图,汉军是谋图北上而非东进,在五丈原以西的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因此汉军必攻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对司马懿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家之利也。”(《三国志·卷二十六》)。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郭淮明确指出诸葛亮切断陇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战略意图,诸葛亮就是要让西域都户府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汉人脱离曹魏而附庸蜀汉,以此动摇曹魏在西方利益。后来双方确实在北原发生了激战。结果先期陈兵北原的郭淮军击败了抢夺北原的蜀汉先头部队,而诸葛亮也箭退司马懿一万骑兵(详见《水经注》载诸葛亮上武功事),双方形成了战略相持。不久,诸葛亮辞世,雄才大略却不得其时的他饮恨渭水,从此蜀汉再无翻盘机会。司马懿也由衷感叹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空城计的合理性��
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赌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与事后的变化不多考虑,断章取义仅凭焚香弹琴的从容悠情,以管窥天或坐井观天,见识有如瞎人摸象,难以得见全貌。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前后文仔细端详,把时间背景及细节过程娓娓道来,方可探知究竟,事实胜于雄辩,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觉应该如何。
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冒汗走险」等方面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亮一人落单,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 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冲三事,谈论诸葛亮空城计。
裴松之已经就空城计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攻守形势及礼节尊卑不分等加以驳斥,所以郭冲所言并非事实。光是司马懿人仍为荆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辈当不到的职位),人在宛城,没空北上街亭与诸葛亮对阵,时空已经不符。 郭冲说司马懿带兵二十万,诸葛亮仅留蜀兵万人,其它余军则交给魏延,司马懿以二十比一的优势,根本不用惧怕。而《三国演义》却说魏军仅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蜀兵北伐军当初还能惊动魏明帝亲征,军队的规模及实力仍不容小觑。
按《汉晋春秋》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于魏兵,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 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如郭冲所称,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而且郭冲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蜀兵诸将的存在,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不是出现于明清以后的《三国演义》,反而出现于来自于正史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附注(郭冲三事),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不合理。这很讽刺,来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虚构的演义面面俱到。
孙悟空: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孙悟空」。
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作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八戒。可见他心思细密和不减顽皮的本性。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
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摘自《大众科技报》作者:吴学安)
我看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岛津义和 转贴自:一统三国历史文化社区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这里,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谈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亡于蜀汉后主建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岁。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是年27岁,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鼎足三分,联孙抗曹,进而统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里引用“隆中对”,主要为本文作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会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据查资料,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之襄阳后,叔父去世后,与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已经隐居十年了。已是毫无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马荐诸葛时,诸葛亮闻言,做色道“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呼”,因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随许先帝以驰骋”。可见,诸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刘备三顾赤诚感动而出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三回请,两行泪,一张嘴,赚的诸葛把命赔”。
刘备一个势单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孙赞、陶谦、袁绍、曹操、刘表,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惶惶如丧家之犬,自得到诸葛亮后,依靠红宝书“隆中对”的政策,方才建国。查三国史料,蜀汉在当时三国之中,面积最小,国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汉地处荒蛮,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汉平因是粮仓,可资国力。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蜀汉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可见,诸葛亮的计划是两路兵马,克复中原。
依照诸葛亮的计划第一步占有益州、荆州,进而建国。然后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可惜这一计划被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打破,由此,诸葛亮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没有夺取韩中,却东出与东吴争江南三郡,与孙权发生矛盾,后又头脑发热,令关羽北伐,结果关羽守土,贪而弃义,刚愎自用,小看东吴,又逞匹夫之勇,终于败走麦城。使刘备为一时之意气而与孙权交恶。失去荆州,失去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与东吴交恶,就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之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一个粮仓,失去东线力克中原之途。结果,兵疲民乏,元气大伤,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这时当退归桑,梓颐养终年。然,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可怜汪汪,又提出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明知刘禅师昏庸浑恶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来,赚的诸葛亮尽忠。结果,诸葛亮听后,寒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呼”,刘禅昏弱无能,以当世的情况,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诸葛亮即以答应刘备一定要统一中原,就只好不断的北伐、北伐。
诸葛亮深知“补缀天地,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刘禅必亡国,自己在一日就尽一日的忠,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且,与其坐以待毙,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只好蚕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敌人阵线的作用。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表现在临终杀魏延上。有的人说,魏延又大才,诸葛亮杀之无理,莫须有。我觉得诸葛亮是宁可错杀,也不漏杀。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诸葛亮死后必然会威胁到昏庸的刘禅的统治地位,为刘禅好,诸葛亮只好借口杀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人都说关羽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我看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谈起
作者:杨芳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 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 。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 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看诸葛亮
作者:张文祥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二、诸葛亮拥兵自重。
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我认为这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天下兵权,不是现代说的“拥军拥属”),他不但拥兵而且拥权,但我认为说到“自重”,则肯定不是,无论从诸葛亮为人及实际历史看,诸葛亮并没有割裂政权,称霸一方。
谈到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持上述观点的朋友可能把姜维的账记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为有朋友写帖子时常会这么说“姜维九伐中原,把蜀汉国力彻底拖垮,其实他只是走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汉灭亡的原因从诸葛亮时就已经开始了。” 对此,我的观点是不同意这种类似的说法。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几个硬指标,比如:1.政府或内阁(并非政权)是否垮台;2.经济是否崩溃;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国家是否分裂。于此对应,落实到古代社会,就是1.内阁被罢黜;2.财政支不敷出;3.哀鸿遍野、饿殍满地;4.农民起义,政权分割。用这些指标衡量诸葛亮治下,显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诸葛亮至死未遭弹劾下台,其内阁主要成员蒋琬、费祎、董允等皆延续掌权,延续诸葛旧制;军队方面,姜维、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汉军队主要指挥官。政治清明,没有出现忠臣在外避祸,小人当朝的局面。在与奸佞代表黄皓的斗争中,董相依然占据明显上风,不是姜相后时的朝政。
2. “四英相”时期,蜀汉财政没有出现支不敷出的记载,依然能维持国家运行。
3. “四英相”中如蒋相、费相治下,老百姓还没有面有菜色。刘备章武年间的人口统计与刘禅投降时的造册人口大体相当。
4. 农民起义还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维前期)并没有对蜀汉国力产生严重削弱。不能将姜维后期的混乱政治局面追究到诸葛亮头上。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为粮草后继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围城不过二十来天就主动撤围,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是以后方实际支持力为主的,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诸葛亮便主动撤兵,他有全盘经济考虑在内,不会不计后果,一味追加军费开支,这与姜维的北伐有质量上的不同,姜维基本上是穷兵黩武,兵败乃归。
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为蜀汉在争取国际地位(三国鼎峙及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做斗争,是以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为一定目标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恢复汉朝的口号其实不具备任何影响力,汉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使中原老百姓对这个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从文帝曹丕起开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阶级拥护其政权。老百姓也期盼安宁,对他们而言,诸葛亮并非什么正义之师,曹魏也不是什么贼逆,双方都是从汉朝这一合法政权消亡后分裂出来的对峙政权,所以无所谓正义与邪恶。谁最后一统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谁就会被百姓拥戴并接受的政权。因此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义的,当然也不是邪恶的。
众所周知,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没有开发,十分贫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孙吴都想吞并它然后两国一较高下。蜀汉若想从三流国家中跃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于是加强与二流国家孙吴的联盟便是其确保二弱抗一强的国际局势,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国策。
在与东吴的外交中,诸葛亮必须保证盟友东吴没有二心,协力抗曹。因此他必须拿出“振奋友邦、威慑敌庭”的姿态,所以要威武自强,以攻图存。如果示弱,则必是弱肉强食的第一牺牲品。因此蜀汉尽管弱小,但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
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与曹魏争夺大中亚区域的影响力。
在曹魏设立西域长史府的形势下,蜀汉作为汉的继承国(其实历史上蜀汉就叫汉),在争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必须先发制人,从中亚获得利益,补充国力与中原王朝一战。因此从这个战略方向考虑,诸葛亮也必须北伐,这也就是诸葛亮、姜维争夺陇上,切断曹魏陇右与中原之联系的原因。
五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据渭水东岸地形,手下将校欢欣鼓舞时,惟独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认为诸葛亮此举有真实的远大意图,汉军是谋图北上而非东进,在五丈原以西的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因此汉军必攻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对司马懿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家之利也。”(《三国志·卷二十六》)。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郭淮明确指出诸葛亮切断陇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战略意图,诸葛亮就是要让西域都户府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汉人脱离曹魏而附庸蜀汉,以此动摇曹魏在西方利益。后来双方确实在北原发生了激战。结果先期陈兵北原的郭淮军击败了抢夺北原的蜀汉先头部队,而诸葛亮也箭退司马懿一万骑兵(详见《水经注》载诸葛亮上武功事),双方形成了战略相持。不久,诸葛亮辞世,雄才大略却不得其时的他饮恨渭水,从此蜀汉再无翻盘机会。司马懿也由衷感叹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空城计的合理性��
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赌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与事后的变化不多考虑,断章取义仅凭焚香弹琴的从容悠情,以管窥天或坐井观天,见识有如瞎人摸象,难以得见全貌。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前后文仔细端详,把时间背景及细节过程娓娓道来,方可探知究竟,事实胜于雄辩,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觉应该如何。
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冒汗走险」等方面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亮一人落单,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 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冲三事,谈论诸葛亮空城计。
裴松之已经就空城计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攻守形势及礼节尊卑不分等加以驳斥,所以郭冲所言并非事实。光是司马懿人仍为荆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辈当不到的职位),人在宛城,没空北上街亭与诸葛亮对阵,时空已经不符。 郭冲说司马懿带兵二十万,诸葛亮仅留蜀兵万人,其它余军则交给魏延,司马懿以二十比一的优势,根本不用惧怕。而《三国演义》却说魏军仅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蜀兵北伐军当初还能惊动魏明帝亲征,军队的规模及实力仍不容小觑。
按《汉晋春秋》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于魏兵,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 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如郭冲所称,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而且郭冲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蜀兵诸将的存在,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不是出现于明清以后的《三国演义》,反而出现于来自于正史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附注(郭冲三事),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不合理。这很讽刺,来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虚构的演义面面俱到。
孙悟空: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孙悟空」。
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作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八戒。可见他心思细密和不减顽皮的本性。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红楼梦灯谜不祥之兆的感受
《红楼梦》写谜语的章回主要集中在第二十二回和第五十回中。《红楼梦》第二十二回的回目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看回目就知道这里的灯谜与人物命运遭际有关,主要服从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需要制作的,也可视为曹雪芹对小说人物的命运所做的某些暗示。灯谜谶语是《红楼梦》全书的重点之一,因为不仅宝钗念的《寄生草》表明了宝玉出家、乞讨的结果。而且,众人写的灯谜诗也被认为是暗示了他们各自的悲剧命运和结局。
“谜贵别解”,别解方显谜味。在“衔山抱水建来精”的大观园里,钟鸣鼎食的世家少爷小姐们得闲结社唱和,才情毕露。时值元宵佳节,又逢薛宝钗过生日,贾母一时高兴,便凑份子为她举行生日宴会。有极会享乐的贾老太君的带动,生辰佳节都有热闹,元宵节自不会放过猜谜取乐。其间,贾元春(娘娘)派人送来了一个灯谜,命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
贾元春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此谜谜底是“爆竹”。
迷信传说爆竹能驱鬼除魅散秽气,故说能使妖魔鬼怪闻之丧胆。“身如束帛”形容爆竹象一卷束起来的绢帛。后二句说尽管爆竹气势宏大却极易毁灭,是“一响而散”之物。当贾家家运兴旺、势力煊赫的时候,上自王公贵族,下迄市井小民,谁不惧怕他家,特别是元春当了娘娘,贾家成了“皇亲国戚”。秦氏出丧、元妃省亲之类的盛大举动正是“一声震得人方恐”之时,这里前二句当比喻入宫为妃身价百倍,声势显赫,从此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贾家的政敌一时“胆尽摧”。然而否极泰来,烈火烹油的盛举之后,接着就是烟消火灭之时,后二句暗示元春如昙花一现,荣华富贵顷刻瓦解,贾府的好景不长。元春的谜语成了她的家族命运的极恰切的谶语。这个灯谜当是贾元春入宫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脂砚斋评说:“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第一个为元春制作灯谜的是贾环,他写的是:“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打一用物。此谜谜底是枕头和兽头。
在灯谜中凡是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中不能再出现,否则称为“露春”,灯谜一般是不允许露春的。元春认为这个灯谜“不通”,过于直白,命太监带回。作者写此谜,意在表现贾环不通文墨。既是谜,首先不该直说;既直说,文理又不通,“有角八个”还说是“只”,难怪只引得众人大发一笑。贾环是宝玉的同父异母弟弟,赵姨娘的亲生子。因为是庶出,在家中地位不高;加上他形象猥琐,心术不正,行为顽劣,一向被人鄙视。“有角只八个”是说当时的枕头是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所以共有八个角。“二哥爱在房上蹲”是指兽头,古代建筑塑在屋角上的两个怪兽。这首谜语正好表现了这位三少爷的草包本色。它首先是语言粗鄙,什么大哥、二哥之类,完全是市井无赖的口吻,毫无读书人的文雅气;二是生拉硬扯,床上的枕头和房上的兽头硬把它们排成兄弟,毫无道理,三是语言不伦不类,有角八个,够多了,他却说只八个,果然不通得很。贾环是个小丑式的人物,作者通过这首谜语又让他出了一次丑。
第二个应元春的要求制作灯谜的是贾母,她是随口念到:“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当时贾政就猜着是“荔枝”。“站树梢”的意思与“立枝”相同,“立”与“荔”谐音,所以谜底为荔枝。
“猴子身轻站树梢”,很容易令人联想起秦可卿托梦给凤姐说的“树倒猢狲散”那句俗话。然而“荔枝”又与“离枝”谐音,纵观小说全貌,所以脂评说此谜的寓意在暗示“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此时此刻,贾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猴子们还都在树梢上无忧无虑地嘻闹,丝毫没有“树倒”的危机感。这也就寓示了贾家势败的结局。作者用这句谜语又作了一次讽刺性的暗示。
贾政出的灯谜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此谜谜底是“砚台”。
这首灯谜正是对贾政性格的刻划,隐喻他酷爱读书,崇尚笔墨,品格端方,古板正统的特点。从本回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看,此谜的用意当还与本回的情节有关。“必”与“笔”谐音,谜面即“有言必(笔)应”,意为砚台虽不会说话,却可以借助于笔表达。“砚”谐音“验”字,意喻贾母等众人所制灯谜中的谶语,必将得到应验,可视为是对制灯谜用意的提示。而且既然是“贾政悲谶语”,“有言必应”四字在本回中亦应有着落,当是指贾政从灯谜中领会到某些不祥之兆,并说了某些在未来情节中会应验的话。可惜由于此回原稿残缺,据脂砚斋评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所以贾政究竟有什么“必应”之言已不可得知。
贾迎春出的谜语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打一用物。此灯谜谜底是“算盘”。
“天运”是说算盘拨动前,没人知道最终能计算出什么数字结果,所以说天运。“人功”是说算盘珠子要用人的手指去拨动。“理不穷”是说算盘永远是被人拨来拨去,所以说是理不穷。第二句意思是说算盘虽可被人拨动,但如果是命中注定生不逢时,那么不管你怎样拨也是拨不出好结果来的。后二句说为什么算盘整日这样乱纷纷的呢,是因为阴阳的运数(命运)各不相同。“镇日”即是整日的意思。
这首灯谜借整日乱纷纷的算盘隐喻贾迎春的性格及一生遭际。迎春生性怯懦无能,缺乏主见,处处听从命运的拨弄,就象“打动乱如麻”的算盘,受人摆动。自从嫁给孙绍祖,命运更为悲惨,终日不得安生。本来贾府祖上对孙家“有功”,可偏遇上中山狼似的孙绍祖。这只能归之于“无运也难逢”,只能得出“阴阳数不同”的结论。贾赦想选个有财有势的贵婿,结果把女儿送进中山狼的口里。对迎春的婚配,贾母心中不称意,又不想出头多事;贾政深恶孙家,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宝玉为此痴痴呆呆的,也只能跌足自叹;王夫人十分怜惜迎春,也只能劝她服从命运,都曾乱纷纷地拨弄过算盘,结果都是有功无运,迎春这个善良的姑娘终于断送了青春的生命。作者为迎春拟作的这首谜语,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自伤自悼的抒情诗。
贾探春出的谜语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玩物。此灯谜的谜底是“风筝”。
清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可放风筝的线一断,风筝便随风远远飘去,一去不返。“妆点”即妆饰打扮。“游丝”指放风筝的线。脂砚斋评说:“此探春运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此谜当是以断线的风筝暗示探春将远嫁不归。这里“清明妆点最堪宜”与探春判词中“清明涕送江边望”之句对照来看,实点出清明正是八十回后原稿中探春出嫁的时节。后四十回续书写探春出嫁在秋天,显然忽略了作者此处的暗示。以风筝喻探春之遭际,似还含有探春虽有才志高,但因生于末世,终究“无力”挽救贾府衰败的颓势,只能象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荡远去。
贾惜春出的谜语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打一用物。此灯谜的谜底是“佛前海灯”。
首句说海灯本应置于佛殿,而前身却被置于尘世之中,因其性本不适于尘世,所以总是“无成”。“色相”是佛教用语,一切有形质、颜色、相貌可见的东西都叫色相。“无成”指不能悟道成佛,修成正果。第二句说海灯前身虽身处尘世,却能看破红尘,只听佛经。“不听菱歌”含有看破红尘之意,因为乐府诗中的菱歌莲曲,内容多属男女情歌。第三句说海灯终于在佛殿寺内找到归宿。“沉黑海”指投身佛门与人间繁华欢乐绝缘,从世人来看,这就象沉入漆黑的海底一样。结句说,海灯一旦置于佛前,尽管灯光黯淡,内中却自有光明在。“性”是指佛教认为人自身存在一种神秘的“佛性”,只要能觉悟到它,就能成佛。“大光明”是指佛祖释迦牟尼曾称大光明王,后佛家以此代指佛。
据脂砚斋评说:“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斤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此谜是借“佛前海灯”隐喻惜春一生的遭际。前二句说惜春未出家之前处于繁华的尘世,总未能修成正果,但她却能看破红尘,一心遁入空门。后二句暗寓惜春出家为尼的归宿。说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她沉入黑海,只要能悟到人自身的本性则心中自有光明。对惜春将来出家为尼,作者充满悲悯、同情。出家修行,可以成佛作祖,永生不死,这不是绝大的好事,可是从古至今有几个人真正相信,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种精神安慰而已。“性中自有大光明”是带有苦涩味道的解嘲的话;听佛经、沉墨海等句才见作者的真情。试看前面惜春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写得多么惨淡凄凉。
宝钗出的谜语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打一用物。此谜谜底是“更香”。
更香即古代为夜间打更造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此得名。首句“朝罢谁携两袖烟”暗隐“香”字。第二句写更香的特征,古代的香种类繁多,更香与弹琴时用的鼎炉之香和熏被褥衣裳之香均无关。颔联写更香的作用在于报时。“晓筹”是指清晨的时刻。“鸡人”是古代宫中头戴“绛帻”(红布头巾,象征雄鸡冠)专职司晨报晓的卫士。“五夜”即五更,古代计时将夜里时间分为五等分,称五更为五夜。“添”指添香。颈联描写更香燃烧的情景,说更香被从头上点燃,从外向内燃烧,永无休止之时。尾联说时间一天天消逝,更香不断地消耗着自已,而同风雨阴晴的变化无关。
这个灯谜是借更香暗寓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后孤凄寡居,独守空房的遭际。首联上句中的“两袖烟”喻“两袖清风”之意,暗示薛宝钗在荣华之后,落得个两手空空、一无所得的结局。下句“琴边衾里”喻亲切和谐、朝夕不离的夫妻关系,隐寓宝钗同琴瑟和谐的夫妻生活终究没有缘分。颔联意思是说宝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房,因愁闷而夜夜难眠,故不用鸡人报晓,也不用侍女添香。颈联以香火燃烧的情景喻宝钗终日为孀居生活的冷落孤寂而困扰,朝朝暮暮、年复一年地过着苦恼犹煎的生活。尾联寄寓对宝钗命运的感慨,说纵然青春可贵,韶华应当珍惜,但因世事风云变幻,宝钗也只能任其自然了。这个灯谜透露了八十回后原稿中薛宝钗孤苦寂寞的生活情景,后四十回续书写宝钗日后得贵子,并“兰桂齐芳”,当与曹雪芹原意不符。
对于第二十二回中所出的谜语,贾政大为伤感,以为“谶语”。他心内沉思到:“娘娘(元春)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静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对于薛宝钗所作灯谜,贾政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正所谓“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可见曹雪芹倾心拟就这些灯谜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并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为小说情节服务的。
《红楼梦》第五十回的回目是:《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大家在一起春游联诗后,李纨因“老太太叫作灯谜”,于是她和李绮、李纹各先作了一个,说出来叫大家猜。
李纨的谜语是:“观音未有世家传。一池青草草何名。”——各打“四书”一句。
此谜前一句谜底是“虽善无征”。语出《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意思是说先王的礼制虽好,但无从征实。“征”是验证、证实的意思,这里“征”字双关,意思是“纳征”(纳彩)以成婚礼之“征”解。“虽善无征”在谜中寓意是说观音虽善,但无人向她纳彩定亲,故不能传宗接代,与谜面“未有世家传”暗相关合。
此谜第二句谜底是“蒲芦儿”。语出《礼记•中庸》:“夫政也者,蒲芦也。”李纨之所以出的是“四书”谜,与她的性格和身世有着密切地关系,这也寓示了她终日以陪伴儿子读书为结局,对爱情“心如死灰”的悲惨命运。
李纹、李绮的谜语是:水向石边出水冷。——打一古人名。 萤。——打一字。
此谜前一句谜底是“山涛”。山涛是晋代诗人,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语出宋代苏洵“冷香联句”:“水向石边出水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因为大水向石边流出并发出响声才为山涛。大水即巨源。
后一句谜底是“花”字。林黛玉说:“萤可不是草化的?”因萤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化蛹成长,古人误以为萤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所以说是“花”,因“花”是“草”和“化”组成的,正对应了“草化的”。
因这几个谜语较雅,宝钗怕“不合老太太的意思”,说:“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从以上几条所谓的“雅”谜语到下面“通俗”谜语的过渡,主要是为了表现薛宝钗的善于逢迎的性格。其实,以下几首诗谜并不通俗,反而涵蕴深奥,晦涩难懂,众所纷纭,以致这几首谜语作者都没有提供现成的谜底。
在宝钗的提议下,史湘云先作了一首《点绛唇》:“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打一物。
书中说众人有的猜和尚,有的猜道士,也有的猜是偶戏人的,只有宝玉猜着是“耍的猴儿”。猴本生活于涧溪谷壑之中,一旦被人所擒,则离开山林,来到闹世,供人游戏玩耍,故说是“溪壑分离,红尘游戏”。耍把戏的猴常身着官服官帽,扮成文臣武将的模样,然而终归与名利无缘,因此说“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湘云已作了解释,指耍的猴子总是被剁了尾巴的。湘云此谜,当时众人皆猜不出,独宝玉一下猜中,其中当有深意。有人说此谜简括了贾宝玉一生的道路。寓指贾宝玉原为大荒山青埂下一块顽石,历尽悲欢离合。然而由于蔑视仕途经济、功名利禄,最终还是断了红尘,出家为僧。此谜也可视为是对贾家由盛而衰,终于“树倒猢狲散”、一败涂地的暗示。
接着薛宝钗也作了一首是:“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打一物。
此谜小说中没有交代谜底,遂引起后人的众多猜测。有人说谜底为纸鸢;有人说为树上松球、松塔;又有人说为宝塔、盆景中的宝塔等。作者的用意似在诗句本身,是有意不点明谜底的。笔者以为谜底应是蓑衣。
蓑衣是我国农村传统的防雨用具,用茅草或棕毛一缕挨一缕,一层压一层,密密匝匝编制而成。“镂檀锲梓一层层”:此句写蓑衣的制作过程。“镂檀锲梓”,指从棕榈树上用镰刀等工具割取“棕衣”(又叫“棕榈布”)。“檀”、“梓”,代指棕榈树。“锲”,本义镰刀,《说文》:“锲,镰也。”“镂”,雕刻。“一层层”,指用晒干并经过处理的“棕衣片”,一层一层地编织蓑衣。“岂系良工堆砌成”:编制蓑衣并不需要什么能工巧匠。“良工”,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堆砌”,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此处之“堆”则指层层叠叠地拼接棕衣片;“砌”指缝制。“虽是半天风雨过”:点明蓑衣的使用场合。“何曾闻得梵铃声”:蓑衣又称草衣,唐代景云《溪叟》:“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草衣又指草服,草编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唐代孔颖达疏:“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草服又指黄冠。《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故息田夫而服之也。”而黄冠又指道士之冠,代指道士。唐代唐求《题青城山范贤观》诗:“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所以此处之蓑衣已转而代指道士,故有所谓“梵铃”之说。“梵铃”指佛寺和宝塔檐角上悬挂的铜铃,被风吹动时会发出响声。
一般认为,宝钗的灯谜是对其性格、遭际的概括和感叹。前二句比喻她为人处世总能精细周全、八面玲珑以及美丽端庄的外表,并说这些都是出于天性,并非是她有意做出的。宝钗的谜,前两句的寓意也许是说她为人处处精细,层层设谋,但能八面玲珑,不留痕迹;后两句当是借用唐明皇与杨贵妃死别后,于风雨之中闻铃悲感事,来说她与宝玉生离的。但小说中宝玉是主动弃宝钗出家,并无留恋之意,故反原意而用。后两句当暗示宝钗与宝玉只是空作了一场名义上的夫妻。又前宝钗“更香谜”中以“ 风雨”象征人事变迁,则贾府经变故后,宝钗仍未闻“梵铃声”,或兼讽其终未醒悟“名利犹虚”(梵语所谓“色即是空”)的道理。这与后半部佚稿中“薛宝钗借词含讽谏”而宝玉“已不可箴”的情节也是符合的。
贾宝玉作的谜语是:“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堤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此谜小说中没有交代谜底,后人或猜风筝,或猜吹火筒,似皆不够妥切。笔者以为谜底应为彩虹。“天上人间两渺茫”:“天上人间”之间模糊一片,指雨天。“渺茫”,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琅玕节过谨堤防”:谓雨后就要注意。“琅玕”,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琅玕节”即“竹节”,也可以别解为“竹的节日”,即“竹日”、“竹生日”,又称“竹醉日”。清吴雷发《香天谈薮》:“《文心雕龙》:‘竹有生日,即五月十三日。’《四民月令》:‘是日谓之竹醉,栽竹多盛。’”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五月十三日既是竹醉日,又是龙生日(或雨节、下雨节),民间以为是日必雨,民谚云:“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倘若不雨,求之关帝则必验,故是日又为“关帝诞”(关帝生日)。所以琅玕节即雨节(五月十三日)。“堤防”,小心防备。 “鸾音鹤信须凝睇”:要注视天上的彩虹(虹霓)。“鸾音鹤信”,比喻从仙界来的音信,此处指夏天雨后之彩虹。“凝睇”,凝视,注视。 “好把唏嘘答上苍”:以便用惊叹来报答“上苍”的神奇。“唏嘘”,叹息。
结合小说人物性格与命运,这首诗谜的寓意似在诗句本身,其中似暗寓黛玉死后,宝玉对她的悼念,诗中“天上人间两渺茫”之句就是写黛玉死后,与宝玉犹如有人间天上之隔。首句用的是南唐李煜《浪淘沙》词“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中的词语和意思,都是说男女死别。“琅玕节过谨堤防”暗指黛玉住潇湘馆,号“潇湘妃子”,小说第二十六回中写潇湘馆“凤尾(竹叶)森森,龙吟(风吹竹声)细细”,但到后半部却景物全非,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一片荒凉,这也许就是“琅玕节过谨堤防”的含义。这一句当是关合宝玉悼黛玉的情节。“鸾音鹤信须凝睇”中的“鸾音鹤信”指仙界传来的消息。“凝睇”是注视之意。这里当点出黛玉泪尽而逝,重归仙境,作绛珠仙草的情节。“好把唏嘘答上苍”意思是说对于黛玉的薄命夭亡,宝玉只能向青天长叹,以表明自已的心迹。宝玉的谜寓痛悼黛玉夭亡之意比较明显。
最后林黛玉作了如下一首诗谜:“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此灯谜小说中也没有交代谜底,有人猜为“走马灯”。笔者以为谜底为“云”。“騄駬何劳缚紫绳”:云如良马,何劳系上“闪电”之缰绳。“騄駬”(lù ěr),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紫”,与天帝、仙人有关的颜色;“紫绳”指闪电。 “驰城逐堑势狰狞”:云之势。 “主人指示风雷动”:“风雷”之“主人”即天,表示在天上。“鳌背三山独立名”:“鳌背三山”,云之形。 诗谜谜面上说,此物是一匹无须缚绳的骏马,绕着城墙、壕沟奔驰起来十分勇猛。一旦骑手下令,它就会风驰云动地飞奔,而且三山仙境中它也享有名声。
这首诗谜的寓意是在诗句本身,似隐寓黛玉八十回后的某些遭遇。但因诗意较为晦涩,难得确指。黛玉的谜中说千里马奔腾驰突,有不可羁勒之势,又忠于其主,啸风踏云悉听指挥,当喻黛玉才情横溢,口角锋芒锐利无比,思想不受儒家礼教束缚,但对宝玉一往情深、生死相托。“风雷动”暗喻重大事变发生;“三山独立”指她魂归仙界,复为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在人间无立足之地。声名独占鳌头,是对她的赞语也是谶语,因为海上“鳌背三山”终究是无法寻求的,即《长恨歌》中所谓“山在虚无缥缈间”是也。既然她是名列蓬莱的“世外仙姝”,在人间也就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
仔细品味曹雪芹笔下的灯谜,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么暗示着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要么对情节的发展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要么对小说环境氛围的烘托有补充作用,不一而足。《红楼梦》中的谜语能表现出如此众多的作用,这在我国小说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谜贵别解”,别解方显谜味。在“衔山抱水建来精”的大观园里,钟鸣鼎食的世家少爷小姐们得闲结社唱和,才情毕露。时值元宵佳节,又逢薛宝钗过生日,贾母一时高兴,便凑份子为她举行生日宴会。有极会享乐的贾老太君的带动,生辰佳节都有热闹,元宵节自不会放过猜谜取乐。其间,贾元春(娘娘)派人送来了一个灯谜,命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
贾元春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此谜谜底是“爆竹”。
迷信传说爆竹能驱鬼除魅散秽气,故说能使妖魔鬼怪闻之丧胆。“身如束帛”形容爆竹象一卷束起来的绢帛。后二句说尽管爆竹气势宏大却极易毁灭,是“一响而散”之物。当贾家家运兴旺、势力煊赫的时候,上自王公贵族,下迄市井小民,谁不惧怕他家,特别是元春当了娘娘,贾家成了“皇亲国戚”。秦氏出丧、元妃省亲之类的盛大举动正是“一声震得人方恐”之时,这里前二句当比喻入宫为妃身价百倍,声势显赫,从此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贾家的政敌一时“胆尽摧”。然而否极泰来,烈火烹油的盛举之后,接着就是烟消火灭之时,后二句暗示元春如昙花一现,荣华富贵顷刻瓦解,贾府的好景不长。元春的谜语成了她的家族命运的极恰切的谶语。这个灯谜当是贾元春入宫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脂砚斋评说:“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第一个为元春制作灯谜的是贾环,他写的是:“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打一用物。此谜谜底是枕头和兽头。
在灯谜中凡是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中不能再出现,否则称为“露春”,灯谜一般是不允许露春的。元春认为这个灯谜“不通”,过于直白,命太监带回。作者写此谜,意在表现贾环不通文墨。既是谜,首先不该直说;既直说,文理又不通,“有角八个”还说是“只”,难怪只引得众人大发一笑。贾环是宝玉的同父异母弟弟,赵姨娘的亲生子。因为是庶出,在家中地位不高;加上他形象猥琐,心术不正,行为顽劣,一向被人鄙视。“有角只八个”是说当时的枕头是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所以共有八个角。“二哥爱在房上蹲”是指兽头,古代建筑塑在屋角上的两个怪兽。这首谜语正好表现了这位三少爷的草包本色。它首先是语言粗鄙,什么大哥、二哥之类,完全是市井无赖的口吻,毫无读书人的文雅气;二是生拉硬扯,床上的枕头和房上的兽头硬把它们排成兄弟,毫无道理,三是语言不伦不类,有角八个,够多了,他却说只八个,果然不通得很。贾环是个小丑式的人物,作者通过这首谜语又让他出了一次丑。
第二个应元春的要求制作灯谜的是贾母,她是随口念到:“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当时贾政就猜着是“荔枝”。“站树梢”的意思与“立枝”相同,“立”与“荔”谐音,所以谜底为荔枝。
“猴子身轻站树梢”,很容易令人联想起秦可卿托梦给凤姐说的“树倒猢狲散”那句俗话。然而“荔枝”又与“离枝”谐音,纵观小说全貌,所以脂评说此谜的寓意在暗示“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此时此刻,贾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猴子们还都在树梢上无忧无虑地嘻闹,丝毫没有“树倒”的危机感。这也就寓示了贾家势败的结局。作者用这句谜语又作了一次讽刺性的暗示。
贾政出的灯谜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此谜谜底是“砚台”。
这首灯谜正是对贾政性格的刻划,隐喻他酷爱读书,崇尚笔墨,品格端方,古板正统的特点。从本回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看,此谜的用意当还与本回的情节有关。“必”与“笔”谐音,谜面即“有言必(笔)应”,意为砚台虽不会说话,却可以借助于笔表达。“砚”谐音“验”字,意喻贾母等众人所制灯谜中的谶语,必将得到应验,可视为是对制灯谜用意的提示。而且既然是“贾政悲谶语”,“有言必应”四字在本回中亦应有着落,当是指贾政从灯谜中领会到某些不祥之兆,并说了某些在未来情节中会应验的话。可惜由于此回原稿残缺,据脂砚斋评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所以贾政究竟有什么“必应”之言已不可得知。
贾迎春出的谜语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打一用物。此灯谜谜底是“算盘”。
“天运”是说算盘拨动前,没人知道最终能计算出什么数字结果,所以说天运。“人功”是说算盘珠子要用人的手指去拨动。“理不穷”是说算盘永远是被人拨来拨去,所以说是理不穷。第二句意思是说算盘虽可被人拨动,但如果是命中注定生不逢时,那么不管你怎样拨也是拨不出好结果来的。后二句说为什么算盘整日这样乱纷纷的呢,是因为阴阳的运数(命运)各不相同。“镇日”即是整日的意思。
这首灯谜借整日乱纷纷的算盘隐喻贾迎春的性格及一生遭际。迎春生性怯懦无能,缺乏主见,处处听从命运的拨弄,就象“打动乱如麻”的算盘,受人摆动。自从嫁给孙绍祖,命运更为悲惨,终日不得安生。本来贾府祖上对孙家“有功”,可偏遇上中山狼似的孙绍祖。这只能归之于“无运也难逢”,只能得出“阴阳数不同”的结论。贾赦想选个有财有势的贵婿,结果把女儿送进中山狼的口里。对迎春的婚配,贾母心中不称意,又不想出头多事;贾政深恶孙家,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宝玉为此痴痴呆呆的,也只能跌足自叹;王夫人十分怜惜迎春,也只能劝她服从命运,都曾乱纷纷地拨弄过算盘,结果都是有功无运,迎春这个善良的姑娘终于断送了青春的生命。作者为迎春拟作的这首谜语,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自伤自悼的抒情诗。
贾探春出的谜语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玩物。此灯谜的谜底是“风筝”。
清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可放风筝的线一断,风筝便随风远远飘去,一去不返。“妆点”即妆饰打扮。“游丝”指放风筝的线。脂砚斋评说:“此探春运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此谜当是以断线的风筝暗示探春将远嫁不归。这里“清明妆点最堪宜”与探春判词中“清明涕送江边望”之句对照来看,实点出清明正是八十回后原稿中探春出嫁的时节。后四十回续书写探春出嫁在秋天,显然忽略了作者此处的暗示。以风筝喻探春之遭际,似还含有探春虽有才志高,但因生于末世,终究“无力”挽救贾府衰败的颓势,只能象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荡远去。
贾惜春出的谜语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打一用物。此灯谜的谜底是“佛前海灯”。
首句说海灯本应置于佛殿,而前身却被置于尘世之中,因其性本不适于尘世,所以总是“无成”。“色相”是佛教用语,一切有形质、颜色、相貌可见的东西都叫色相。“无成”指不能悟道成佛,修成正果。第二句说海灯前身虽身处尘世,却能看破红尘,只听佛经。“不听菱歌”含有看破红尘之意,因为乐府诗中的菱歌莲曲,内容多属男女情歌。第三句说海灯终于在佛殿寺内找到归宿。“沉黑海”指投身佛门与人间繁华欢乐绝缘,从世人来看,这就象沉入漆黑的海底一样。结句说,海灯一旦置于佛前,尽管灯光黯淡,内中却自有光明在。“性”是指佛教认为人自身存在一种神秘的“佛性”,只要能觉悟到它,就能成佛。“大光明”是指佛祖释迦牟尼曾称大光明王,后佛家以此代指佛。
据脂砚斋评说:“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斤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此谜是借“佛前海灯”隐喻惜春一生的遭际。前二句说惜春未出家之前处于繁华的尘世,总未能修成正果,但她却能看破红尘,一心遁入空门。后二句暗寓惜春出家为尼的归宿。说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她沉入黑海,只要能悟到人自身的本性则心中自有光明。对惜春将来出家为尼,作者充满悲悯、同情。出家修行,可以成佛作祖,永生不死,这不是绝大的好事,可是从古至今有几个人真正相信,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种精神安慰而已。“性中自有大光明”是带有苦涩味道的解嘲的话;听佛经、沉墨海等句才见作者的真情。试看前面惜春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写得多么惨淡凄凉。
宝钗出的谜语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打一用物。此谜谜底是“更香”。
更香即古代为夜间打更造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此得名。首句“朝罢谁携两袖烟”暗隐“香”字。第二句写更香的特征,古代的香种类繁多,更香与弹琴时用的鼎炉之香和熏被褥衣裳之香均无关。颔联写更香的作用在于报时。“晓筹”是指清晨的时刻。“鸡人”是古代宫中头戴“绛帻”(红布头巾,象征雄鸡冠)专职司晨报晓的卫士。“五夜”即五更,古代计时将夜里时间分为五等分,称五更为五夜。“添”指添香。颈联描写更香燃烧的情景,说更香被从头上点燃,从外向内燃烧,永无休止之时。尾联说时间一天天消逝,更香不断地消耗着自已,而同风雨阴晴的变化无关。
这个灯谜是借更香暗寓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后孤凄寡居,独守空房的遭际。首联上句中的“两袖烟”喻“两袖清风”之意,暗示薛宝钗在荣华之后,落得个两手空空、一无所得的结局。下句“琴边衾里”喻亲切和谐、朝夕不离的夫妻关系,隐寓宝钗同琴瑟和谐的夫妻生活终究没有缘分。颔联意思是说宝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房,因愁闷而夜夜难眠,故不用鸡人报晓,也不用侍女添香。颈联以香火燃烧的情景喻宝钗终日为孀居生活的冷落孤寂而困扰,朝朝暮暮、年复一年地过着苦恼犹煎的生活。尾联寄寓对宝钗命运的感慨,说纵然青春可贵,韶华应当珍惜,但因世事风云变幻,宝钗也只能任其自然了。这个灯谜透露了八十回后原稿中薛宝钗孤苦寂寞的生活情景,后四十回续书写宝钗日后得贵子,并“兰桂齐芳”,当与曹雪芹原意不符。
对于第二十二回中所出的谜语,贾政大为伤感,以为“谶语”。他心内沉思到:“娘娘(元春)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静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对于薛宝钗所作灯谜,贾政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正所谓“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可见曹雪芹倾心拟就这些灯谜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并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为小说情节服务的。
《红楼梦》第五十回的回目是:《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大家在一起春游联诗后,李纨因“老太太叫作灯谜”,于是她和李绮、李纹各先作了一个,说出来叫大家猜。
李纨的谜语是:“观音未有世家传。一池青草草何名。”——各打“四书”一句。
此谜前一句谜底是“虽善无征”。语出《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意思是说先王的礼制虽好,但无从征实。“征”是验证、证实的意思,这里“征”字双关,意思是“纳征”(纳彩)以成婚礼之“征”解。“虽善无征”在谜中寓意是说观音虽善,但无人向她纳彩定亲,故不能传宗接代,与谜面“未有世家传”暗相关合。
此谜第二句谜底是“蒲芦儿”。语出《礼记•中庸》:“夫政也者,蒲芦也。”李纨之所以出的是“四书”谜,与她的性格和身世有着密切地关系,这也寓示了她终日以陪伴儿子读书为结局,对爱情“心如死灰”的悲惨命运。
李纹、李绮的谜语是:水向石边出水冷。——打一古人名。 萤。——打一字。
此谜前一句谜底是“山涛”。山涛是晋代诗人,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语出宋代苏洵“冷香联句”:“水向石边出水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因为大水向石边流出并发出响声才为山涛。大水即巨源。
后一句谜底是“花”字。林黛玉说:“萤可不是草化的?”因萤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化蛹成长,古人误以为萤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所以说是“花”,因“花”是“草”和“化”组成的,正对应了“草化的”。
因这几个谜语较雅,宝钗怕“不合老太太的意思”,说:“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从以上几条所谓的“雅”谜语到下面“通俗”谜语的过渡,主要是为了表现薛宝钗的善于逢迎的性格。其实,以下几首诗谜并不通俗,反而涵蕴深奥,晦涩难懂,众所纷纭,以致这几首谜语作者都没有提供现成的谜底。
在宝钗的提议下,史湘云先作了一首《点绛唇》:“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打一物。
书中说众人有的猜和尚,有的猜道士,也有的猜是偶戏人的,只有宝玉猜着是“耍的猴儿”。猴本生活于涧溪谷壑之中,一旦被人所擒,则离开山林,来到闹世,供人游戏玩耍,故说是“溪壑分离,红尘游戏”。耍把戏的猴常身着官服官帽,扮成文臣武将的模样,然而终归与名利无缘,因此说“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湘云已作了解释,指耍的猴子总是被剁了尾巴的。湘云此谜,当时众人皆猜不出,独宝玉一下猜中,其中当有深意。有人说此谜简括了贾宝玉一生的道路。寓指贾宝玉原为大荒山青埂下一块顽石,历尽悲欢离合。然而由于蔑视仕途经济、功名利禄,最终还是断了红尘,出家为僧。此谜也可视为是对贾家由盛而衰,终于“树倒猢狲散”、一败涂地的暗示。
接着薛宝钗也作了一首是:“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打一物。
此谜小说中没有交代谜底,遂引起后人的众多猜测。有人说谜底为纸鸢;有人说为树上松球、松塔;又有人说为宝塔、盆景中的宝塔等。作者的用意似在诗句本身,是有意不点明谜底的。笔者以为谜底应是蓑衣。
蓑衣是我国农村传统的防雨用具,用茅草或棕毛一缕挨一缕,一层压一层,密密匝匝编制而成。“镂檀锲梓一层层”:此句写蓑衣的制作过程。“镂檀锲梓”,指从棕榈树上用镰刀等工具割取“棕衣”(又叫“棕榈布”)。“檀”、“梓”,代指棕榈树。“锲”,本义镰刀,《说文》:“锲,镰也。”“镂”,雕刻。“一层层”,指用晒干并经过处理的“棕衣片”,一层一层地编织蓑衣。“岂系良工堆砌成”:编制蓑衣并不需要什么能工巧匠。“良工”,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堆砌”,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此处之“堆”则指层层叠叠地拼接棕衣片;“砌”指缝制。“虽是半天风雨过”:点明蓑衣的使用场合。“何曾闻得梵铃声”:蓑衣又称草衣,唐代景云《溪叟》:“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草衣又指草服,草编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唐代孔颖达疏:“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草服又指黄冠。《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故息田夫而服之也。”而黄冠又指道士之冠,代指道士。唐代唐求《题青城山范贤观》诗:“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所以此处之蓑衣已转而代指道士,故有所谓“梵铃”之说。“梵铃”指佛寺和宝塔檐角上悬挂的铜铃,被风吹动时会发出响声。
一般认为,宝钗的灯谜是对其性格、遭际的概括和感叹。前二句比喻她为人处世总能精细周全、八面玲珑以及美丽端庄的外表,并说这些都是出于天性,并非是她有意做出的。宝钗的谜,前两句的寓意也许是说她为人处处精细,层层设谋,但能八面玲珑,不留痕迹;后两句当是借用唐明皇与杨贵妃死别后,于风雨之中闻铃悲感事,来说她与宝玉生离的。但小说中宝玉是主动弃宝钗出家,并无留恋之意,故反原意而用。后两句当暗示宝钗与宝玉只是空作了一场名义上的夫妻。又前宝钗“更香谜”中以“ 风雨”象征人事变迁,则贾府经变故后,宝钗仍未闻“梵铃声”,或兼讽其终未醒悟“名利犹虚”(梵语所谓“色即是空”)的道理。这与后半部佚稿中“薛宝钗借词含讽谏”而宝玉“已不可箴”的情节也是符合的。
贾宝玉作的谜语是:“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堤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此谜小说中没有交代谜底,后人或猜风筝,或猜吹火筒,似皆不够妥切。笔者以为谜底应为彩虹。“天上人间两渺茫”:“天上人间”之间模糊一片,指雨天。“渺茫”,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琅玕节过谨堤防”:谓雨后就要注意。“琅玕”,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琅玕节”即“竹节”,也可以别解为“竹的节日”,即“竹日”、“竹生日”,又称“竹醉日”。清吴雷发《香天谈薮》:“《文心雕龙》:‘竹有生日,即五月十三日。’《四民月令》:‘是日谓之竹醉,栽竹多盛。’”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五月十三日既是竹醉日,又是龙生日(或雨节、下雨节),民间以为是日必雨,民谚云:“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倘若不雨,求之关帝则必验,故是日又为“关帝诞”(关帝生日)。所以琅玕节即雨节(五月十三日)。“堤防”,小心防备。 “鸾音鹤信须凝睇”:要注视天上的彩虹(虹霓)。“鸾音鹤信”,比喻从仙界来的音信,此处指夏天雨后之彩虹。“凝睇”,凝视,注视。 “好把唏嘘答上苍”:以便用惊叹来报答“上苍”的神奇。“唏嘘”,叹息。
结合小说人物性格与命运,这首诗谜的寓意似在诗句本身,其中似暗寓黛玉死后,宝玉对她的悼念,诗中“天上人间两渺茫”之句就是写黛玉死后,与宝玉犹如有人间天上之隔。首句用的是南唐李煜《浪淘沙》词“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中的词语和意思,都是说男女死别。“琅玕节过谨堤防”暗指黛玉住潇湘馆,号“潇湘妃子”,小说第二十六回中写潇湘馆“凤尾(竹叶)森森,龙吟(风吹竹声)细细”,但到后半部却景物全非,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一片荒凉,这也许就是“琅玕节过谨堤防”的含义。这一句当是关合宝玉悼黛玉的情节。“鸾音鹤信须凝睇”中的“鸾音鹤信”指仙界传来的消息。“凝睇”是注视之意。这里当点出黛玉泪尽而逝,重归仙境,作绛珠仙草的情节。“好把唏嘘答上苍”意思是说对于黛玉的薄命夭亡,宝玉只能向青天长叹,以表明自已的心迹。宝玉的谜寓痛悼黛玉夭亡之意比较明显。
最后林黛玉作了如下一首诗谜:“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此灯谜小说中也没有交代谜底,有人猜为“走马灯”。笔者以为谜底为“云”。“騄駬何劳缚紫绳”:云如良马,何劳系上“闪电”之缰绳。“騄駬”(lù ěr),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紫”,与天帝、仙人有关的颜色;“紫绳”指闪电。 “驰城逐堑势狰狞”:云之势。 “主人指示风雷动”:“风雷”之“主人”即天,表示在天上。“鳌背三山独立名”:“鳌背三山”,云之形。 诗谜谜面上说,此物是一匹无须缚绳的骏马,绕着城墙、壕沟奔驰起来十分勇猛。一旦骑手下令,它就会风驰云动地飞奔,而且三山仙境中它也享有名声。
这首诗谜的寓意是在诗句本身,似隐寓黛玉八十回后的某些遭遇。但因诗意较为晦涩,难得确指。黛玉的谜中说千里马奔腾驰突,有不可羁勒之势,又忠于其主,啸风踏云悉听指挥,当喻黛玉才情横溢,口角锋芒锐利无比,思想不受儒家礼教束缚,但对宝玉一往情深、生死相托。“风雷动”暗喻重大事变发生;“三山独立”指她魂归仙界,复为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在人间无立足之地。声名独占鳌头,是对她的赞语也是谶语,因为海上“鳌背三山”终究是无法寻求的,即《长恨歌》中所谓“山在虚无缥缈间”是也。既然她是名列蓬莱的“世外仙姝”,在人间也就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
仔细品味曹雪芹笔下的灯谜,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么暗示着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要么对情节的发展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要么对小说环境氛围的烘托有补充作用,不一而足。《红楼梦》中的谜语能表现出如此众多的作用,这在我国小说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本文标题: 不神之兆读后感(《灯谜不祥之兆》读后感5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9350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