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西北角的读书笔记怎么写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
中国的西北角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重走中国西北角的历史背景
那时,西北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红军北上的情况还不为人所知,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也不为人所知。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范长江怀着巨大的勇气,只身出发,行走两年,给世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西北。
70年过去了,在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下,在经济大发展的洪流里,在文化大碰撞的进程中,西部正在发生怎样的历史性变迁?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候,西部地区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西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后方,是中国生态保护的大后方,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大后方。我们需要把更多的视线投向西部,去关注时代大变迁下的微观西部,去还原一个真实可触的西部中国。
重走中国西北角的发展历程
“重走中国西北角”是一次“百科全书式”的亲历采访,采访内容涉及西部和农村的很多方面,反应和折射民情、民生、民意、民族、民治、民俗等等方面。到目前为止,活动行程己从出发地四川内江,经过绵阳、江油、若尔盖,罗布泊等地。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对西部广大基层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新闻报道。其中“内江大旱:一盆水,先洗脸,再洗澡,然后洗脚,最后喂猪”、“西部崛起现代化的科学城——来到绵阳的四个没想到”、“江油:掀掉头顶二十年的‘灰帽子’”、“寻找大禹出生之地”、“中国最美的湿地和中国西部高原之肾”(若尔盖热尔大坝花湖水面萎缩)”等一系列主题报道,引起了全国各地的热切关注。
这次考察,不仅在人民日报和海外版开设专栏,还在人民网开设了专题,利用报刊、网络、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立体地反映真实的西部。主要的核心问题是关注微观的西部,大变迁时代下的西部。最重要的是现实意义。
当此次“重走中国西北角”到达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的时候,刚好赶上高考成绩公布. 在羌族自治县北川县,记者发现,当地考上大学的“准大学生”们,多数人连上学的路费也没有。于是发起了“上学之路计划”,为全县200多名学生筹集路费。获得网友的热情参与,截至9月10日,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23万多元,使全县178名家庭困难大学新生拿着路费和生活费全部顺利入学。赵亚辉因此被北川羌族自治县授予“荣誉公民”称号。在对该县贫困学生进行调查期间,记者赵亚辉收到一封让人流泪的女生来信这更坚定了他将“上学之路计划”进行到底的决心。
2007年9月22日,“绿色中国——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行动”在一望无垠的若尔盖草原上展开,“认领湿地草原”公益行动也随之启动。当天活动现场共有120亩湿地被认领,成龙、宋祖英、白岩松等知名人士及范长江之子范东升先生也在活动发起人和首批认领者之列。短短十几天内,还收到了数百人认领沙地的意向。这项公益行动被认为是若尔盖草原保护历程中重要的转折点,赵亚辉也因此被授予“若尔盖湿地草原保护大使”称号和“若尔盖县荣誉公民”称号。 图片出自(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人民日报社记者赵亚辉先生在“绿色中国-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环保公益行动”上发表讲话)
2007年9月22日和10月11日,重走中国西北角第一阶段图片展分别在四川若尔盖县和兰州大学开幕。展出的约200张照片是从已经在重走中国西北角专题网站和赵亚辉博客中发表的3000多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分为自然地理、人文风情、环保纪行、关注他们四个部分。赵亚辉应邀在兰州大学及汕头大学做了名为“追随梦想品味激情”报告.
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主要记者有: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记者、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赵亚辉,广东省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届毕业生胡国球(赵亚辉的唯一助手)。
据悉,采访行动结束后将出版著作《重走中国西北角》,还将制作纪录片。
参观邯郸博物馆读后感50字
参观邯郸博物馆读后感50字
答: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邯郸市博物馆,我深深的被震撼住了,也深深的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邯郸文化的无穷魅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