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 读后感(《鲁宾逊漂流记》节选二制陶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2-24 12:42: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6

阳城的瓷香,读后感,400字水与泥的和谐由来已久,粗糙的大手里流泻出轻盈的花朵,一代又一代的阳城人把自己的思绪和心情通过陶瓷保留了下来。尽管这种...

制陶 读后感(《鲁宾逊漂流记》节选二制陶读后感)

阳城的瓷香 读后感 400字

水与泥的和谐由来已久,粗糙的大手里流泻出轻盈的花朵,一代又一代的阳城人把自己的思绪和心情通过陶瓷保留了下来。尽管这种替代品是如此地脆弱,脆弱到不堪一击,却因柔和流畅的线条之美和清新明丽的色彩之美彻底征服了世人的心灵而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瓷器因得益于人们爱美的天性,使自己终于脱离了实用性的樊篱,成为一种公认的审美对象以寄托情怀。
时光飞逝,岁月的尘烟湮没了泥巴筑就的王国,随着一座座破旧的土瓷窑的废弃,制陶的工艺正在由手工转变为流水作业,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品出现在普通百姓人家的饭桌上。然而在青苔遍长的小巷深处,仍会有一些古朴的制陶手工作坊在梧桐树的掩蔽下怅然地细数缕缕的往事。
一切美妙的事物背后,都有着如此惨痛的经历。仅仅是付出努力还远远不够,不去经历炼狱般的痛苦,又如何能够洗尽铅华。千百年来,在恒河沙数的陶瓷碎片里,一个个关于美好的梦想在现实的夜空中明明灭灭,只有那些顽强理性的瓷器才能成功地隐匿狱火灼烧的味道,将自己的优雅无暇地呈现。这小小的瓷器里,装着太多的残酷,也饱含着无限的同情,在远古的野蛮与神秘中向我们凸现着文明的烛火。
精美的陶瓷对于今天的世人,已经不再局限于隔帘望月式的追忆,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现实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阳城人正投入到制陶的工艺中来,去挖掘另外一种泥土的多彩。走在阳城那些开满陶瓷之花的村落,随意地探访其中的一户人家,总能发现几件精美的手工艺术品,里面炖着肉或是泡着茶,浓郁或清雅的味道呼之欲出,使得村子里的民间艺术家们虽然苦在其中,却也乐在其中。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二制陶读后感

我曾两次读过《鲁宾逊漂流记》。第一次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只是图看个故事,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新鲜有趣罢了;第二次是上高三,那次正是汶川大地震时期,在一次的阅读,让我对“生命”产生了一种敬畏与热爱的情感。 在《鲁》中,主人公在海难后并没有因为被困海岛而绝望气馁。在没有同伴、缺少工具食物匮乏等种种不利条件下,主人公依然坚强不屈的奋斗,为活下去奋斗、为了生命的存在而奋斗。 他养了一只猫一只狗,通过它们来排解寂寞和孤独;他种植了一块麦田,圈养了一群猎物以解决食物问题;他自己动手,制作了陶罐、板凳等工具来使用。 二十六年,在这个无人孤岛上,他整整奋斗了二十六年,然后成功的活了下去,回到了人类社会! 我被感动了,被“生命”感动了。正如我被汶川、玉树大地震中的幸存者所表现出的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感动了那样,被震惊和感动了。 我从来没有像那一刻一样感受到生命的沉重与伟大!在生命面前,黄金只是沙子,钻石无异于石头。沙漠中的黄金没有水贵,孤岛上的钻石不及一块面包。 对于的人而言,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必须尊重“生命”。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允许我们挥霍!我们只有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无愧于我们曾拥有的生命。蜉蝣虽只存世一日,亦必求那飞翔的一刻!何况于人?然而对于历史来说,生命从不曾消失,虽然生命一代代更替,但历史却始终如一的见证!“人活一世,为求一名”,我们只有在历史上留下足够的涟漪,才足以令历史铭记。因此与其苟活一世,不若一死成名!正如无数革命先烈一样,即使生命消失,其英灵亦永垂不朽! 愿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不再,世人皆尊重于“生命”吧。
本文标题: 制陶 读后感(《鲁宾逊漂流记》节选二制陶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872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七步成诗读后感150字(七步诗的读后感\)芳邻读后感(千里寻芳邻读后感6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