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子畏于匡)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文段解释及相...
论语 泰伯 (子畏于匡)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文段解释及相关背景 要全点 谢了【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背景】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候,遭遇的艰难困厄,不止一次两次。不过以“畏于匡”这次最危险。而且更郁闷的是,这次居然还是个误会。
误会主要来自孔子的相貌。不是因为孔子太帅或者太丑。而是因为孔子长得和阳虎很像。(孔子和阳虎是一对冤家)孔子是圣人,但阳虎不是好鸟,虽然他也很有才能。
据说“阳虎尝暴匡人”,曾经残暴的对待匡人。而匡并非鲁国之地(今河南长垣县有“匡城”,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挂牌声明“孔子畏匡处”?)。所以估计是阳虎曾经率人攻打和劫掠过匡人。想来仇恨颇深。所以这番孔子劫难非小。
《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后来还是靠人帮忙,才算解脱了。(本来就是误会而已)
关于孔子的这段话。我认为是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巨大自信和强烈的神圣的使命感。
《白虎通•圣人篇》说:“圣人未没时,圣人亦自知圣乎?”曰:“知之。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认为孔子知道自己是圣人,就是根据这句话来判断的。
这个使命是什么?就是来自文王的文化传统——孔子定义为“文”,也就是“郁郁乎文哉”的“文”,而不是“文质彬彬”的“文”。具体的说,就应该包括“礼、仁”这些孔子提倡的东西。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给传播下去,发扬光大。否则“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文”了。失去了“文”会怎么样?不敢想象。
《白虎通》孔子视为圣人,自然是有后人故意抬高之嫌。但是孔子自己也有一种自觉的“神圣感觉”。那也是很明显的。这种神圣感,不仅仅来自文王,更来自天。因为他心底里是认为,老天是仁慈的。所以,老天肯定不会让“斯文”给中断的,也所以,他孔丘也肯定不会完蛋。
先进篇原文及翻译
先进篇
本篇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详细翻译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都不在我身边了。”
详细翻译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娴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详细翻译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详细翻译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详细翻译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把“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几句诗反复诵读,孔子便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详细翻译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那个好学用功呢?”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
子畏于匡的其他信息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指未来的子孙后代。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解析】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小思】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候,遭遇的艰难困厄,不止一次两次。不过以“畏于匡”这次最危险。而且更郁闷的是,这次居然还是个误会。
误会主要来自孔子的相貌。不是因为孔子太帅或者太丑。而是因为孔子长得和阳虎很像。(孔子和阳虎是一对冤家)孔子是圣人,但阳虎不是好鸟,虽然他也很有才能。
据说“阳虎尝暴匡人”,曾经残暴的对待匡人。而匡并非鲁国之地(今河南长垣县有“匡城”,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挂牌声明“孔子畏匡处”?)。所以估计是阳虎曾经率人攻打和劫掠过匡人。想来仇恨颇深。所以这番孔子劫难非小。
《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后来还是靠人帮忙,才算解脱了。(本来就是误会而已)
关于孔子的这段话。我认为是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巨大自信和强烈的神圣的使命感。
《白虎通·圣人篇》说:“圣人未没时,圣人亦自知圣乎?”曰:“知之。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认为孔子知道自己是圣人,就是根据这句话来判断的。
这个使命是什么?就是来自文王的文化传统——孔子定义为“文”,也就是“郁郁乎文哉”的“文”,而不是“文质彬彬”的“文”。具体的说,就应该包括“礼、仁”这些孔子提倡的东西。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给传播下去,发扬光大。否则“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文”了。失去了“文”会怎么样?不敢想象。
《白虎通》孔子视为圣人,自然是有后人故意抬高之嫌。但是孔子自己也有一种自觉的“神圣感觉”。那也是很明显的。这种神圣感,不仅仅来自文王,更来自天。因为他心底里是认为,老天是仁慈的。所以,老天肯定不会让“斯文”给中断的,也所以,他孔丘也肯定不会完蛋。
不过,他在颜回死的时候,又曾经哭着说“天丧予”。那时候的他,不知道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