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开大学就读是一种啥感觉很荣幸能在南开大学度过了4年本科生涯,现在留在这所我心爱的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现在说一下在这边待了5年的感受吧~...
在南开大学就读是一种啥感觉
很荣幸能在南开大学度过了4年本科生涯,现在留在这所我心爱的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现在说一下在这边待了5年的感受吧~
1、关于男女比例
南开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男女比例非常均衡,即使像是我所在的软件学院这种工科院校,男女比例仍能大约维持在3:2,相比于一些工科院校以及文科院校悬殊的男女比例,南开绝对是一个体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好学校。
2、三个校区的大体印象
南开大学目前共有三个校区,八里台校区(本部)、津南校区、泰达校区,很荣幸在4年的时间里,我在这三个校区都曾学习和住宿过。其中八里台校区地处市中心,四周交通十分发达,平时假期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天津各个景点进行旅游,4年前我刚到的时候由于没有空调,住宿条件稍微弱于其他两个校区,但听说八里台校区已经要完成电路更换,即将给每个宿舍配备空调,所以宿舍环境应该也会有所提高。
校本部
津南校区地处海河教育园区,园区内没有什么繁华的商业街,出行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学习住宿条件很好,校园内很清幽,宿舍内也备有空调,每一层都有浴室,图书馆里书籍全面,二楼影音室的电脑设备也很好。如果你想认真学习,学累了就出门感受下校园内清静优雅的环境,那津南校区绝对是一个非常适合你的地方。
傍晚的津南校区
泰达校区相对来说人员较少,只有几个学院落地于此,个人来讲,泰达校区像是本部和津南校区的结合,它的交通十分便利,四周比较繁华,同时校园内人非常少,环境非常安静,适合学习工作。美中不足的地方一是学生活动很少在泰达举办,二是由于校园面积较小,校园内绿化较少,环境不如津南校区这么优美。
泰达校区
读了走近清华北大的读后感写3篇
读了走近清华北大的读后感写3篇走进清华北大,是所有家长和学子的共同愿望。而怎样走进清华北大,却是所有家长和学子永远待解的心结。吴晓军的著作《走进清华北大》,让我眼前一亮。这部著作,在解开家长和学子怎样走进清华北大的心结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细读之余,也激起了我探讨的热情。
一、家长的心态和引导,是孩子走进清华北大的基础
调查显示,清华北大学生的家长,即使是一字不识,或家境贫寒,也会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强不息。他们相信日子会慢慢好起来,总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知疲倦地劳碌着。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够把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吴晓军在《走进清华北大》中提到:“如果你让别人造船,请别急着给他们材料,而是先让他们看海,激起他们对海洋的强烈渴望。”他在《走进清华北大》中采访的骄子马牧青初中毕业的暑假在父亲的带领下浏览了北京大学。当时,她对父亲说:“今天,我是以游客的身份走进北大的;三年后,我要以北大学子的身份走近未名湖。”果然,她如愿以偿。我在全国各地为学生家长做免费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导演讲时,常讲我朋友老赵的故事:老赵兄弟姐妹五个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要知道,像我们这个年龄,兄弟姐妹五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那绝对是凤毛麟角的。我曾经要老赵解释个中原因。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他告诉我这么个事:他父亲年轻时是县供销社经理。单位有辆旧吉普车。每到寒暑假,父亲就开着吉普车带着他们出去旅游。他们吃的,是母亲做的干粮;喝的,是用行军壶带上的母亲烧的白开水;住的,是最廉价的旅社。他们旅游的,不是名山大川,不是名胜古迹,而是全国各地的名牌高校。到了南开大学,父亲告诉他们,周恩来就是这学校毕业的;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父亲告诉他们,钱学森就是这学校毕业的。他们兄弟姐妹五个,在初中毕业之前,全国的著名高校,他们都去旅游过。每到一所高校,父亲最关注的是宣传栏:国家的哪个领导人是这所高校毕业的,或者某某科学家、学者、作家是这所高校毕业的。所以,他们回家之后,不用父母督促,都很自觉地学习。因为他们知道,不好好学习,考不上重点大学,是成不了心中的偶像的。也许正因为此,他们五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
是啊,带着孩子游高校,或者让孩子看看《走进清华北大》,也就相当于先让孩子看海,激起他们对海的强烈渴望,再给他们材料去造船。
二、孩子个人的心志基础,是其走进清华北大的决定因素
其实,才出生的婴儿,如果都能够接受科学的教育,每一个人都可以走进清华北大,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就毛泽东、周恩来、钱学森、袁隆平一样的事业。遗憾的是,“与我们本来应有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现在只利用我们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人的潜能,在一生中都没有发挥出来――出生时从父母那里获得,死亡时又带进了坟墓。
要让孩子发挥潜能,走进清华北大,除了父母的影响之外,孩子个人的心志是关键。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会自觉地向才志远大的伙伴看齐,远离才志平庸的孩子,自觉地挡住外界的诱惑。他在理想没有实现之前,会一直奋斗着,同时收获着。成功之后,他会向着更为高远的目标前进。这样的人,不成功于此,必成功于彼,而且成功的规模也往往比较大。而一个没有好好立志的人,不管他的智力、意志、品德有多好,都不可能形成大的人生规模,更不可能有大的事业成就。因为他们做任何事情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容易满足,小富即安,裹足不前,不再有进取之心。他的人生走不远,也飞不高。
因此,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注意引发孩子对伟大、高尚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真正成功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孩子的“志”立好。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身教言传、潜移默化,逐步使孩子形成一个童真的“梦”。以后随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扩大,便慢慢地形成一个毕生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这个理想之前的童真的梦,便是所谓的“志”。
伟大而明确的目标是产生恒心和毅力的基础。因为,“有了伟大的目标,你就会把艰苦的劳动当作休息。”如果没有志向,没有目标,何来恒心和毅力去忍受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千难万险呢?一个孩子,如果知道了读书是他成就理想的必由之路,懂得读书对于他成就人生的重要作用,他就能以学为乐,能把艰苦的攻读当作休息,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学有所得。虽然获取知识的过程有时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学习过程中,是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成就感的,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各种分心的事情时他就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或目标。而一个具有消极被动的学习心态的孩子,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采取逃避或抱怨的态度,而不会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学习获得成就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无从说起,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吴晓军在《走进清华北大》采访的骄子乔雪园出生在河南,成长在北京,考上清华北大就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也许正因为此,他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
三、学校和老师,是孩子走进清华北大的土壤和园丁
有人把人生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是草一样的人生。尽管它也吸收雨露阳光,但却长不大。别人踩过它,却感受不到它的痛苦,因为别人可能压根就没有注意到它这株草。第二类人,是藤一样的人生。旁边有一棵大树,它也可以爬得很高。树不需要它的时候,它什么也不是。树山倒了,它也倒了。第三类人,是树一样的人生。虽然它可能会经受若干年风霜雨雪的考验,但最终能长成参天大树。远看,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近看,是一片绿荫;即使倒下了,依然是栋梁之材。
可以说,孩子将来是成长为草、藤,还是树,是由他的志向确定的。前面也讨论过,确定他的志向的,主要是其家庭的影响。
一个孩子,他的志向基本确定之后,也将决定了他将来是草、藤,还是树了。而将来草、藤和树的成长和管理,那就要看土壤和园丁了。土壤的肥瘠、园丁技艺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草的大小、藤的粗细和树的高低了。
吴晓军在《走进清华北大》中采访的骄子谢远航认为:“学校的条件差异较大,教师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这种差异如果从小学到高中连续累积起来计算,足以引起数十乃至数百分的差距。”
要想成长为参天大树,就必须要有优良的土壤和技艺高超的园丁;要想走进清华北大,就要有优质的学校和优质的教师。因此,我们在呼唤政府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同时,也呼唤和期待着教育均衡成为现实。
四、不能走进清华北大怎么办
理论上讲,每个孩子都有走进清华北大的智力基础。但是,由于智力开发的程度不同、心志成熟的早晚不同、所在学校的条件差异,每个孩子走进清华北大的早晚和可能性自然就不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走,世界就会倾覆。如果所有的学子都非牛津剑桥不上,这个世界的教育就出了问题;如果中国的学子都非清华北大不上,中国的教育就出了严重的问题。
因此,家长和学子们把清华北大等名牌学校作为一种追求和向往未尝不可,而非要一步到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则万万不能。
家长和学子,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文化积淀、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心志高下以及所在学校的文化氛围、师资力量来确定孩子的大学定位。
孩子能一步到位考上名牌大学最好。不能一步到位,考上一所普通大学,做四年的努力和调整,再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也是一样。现在是大学大众化的时代,考个专科,再专升本,然后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一样是高起点就业。高中毕业复学一年从头再来,或者直接踏入社会,照样有光明的未来。
2021年5月12日凌晨,离高考还不到一个月,河南省鹿邑县高三学生高炜晟雇凶将其父亲(原鹿邑县法院院长高天峰)和姐姐高炜艺杀害。而弑父杀姐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和姐姐要其考名校、管教太严。每年的高考后,考生喝药的、跳楼的、赴水的不时见诸报道,在网上查询,更是触目惊心。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不能走进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怎么办”的问题。
贾平凹说过:“愈是这般强烈地要培养儿女的人,愈是这人活得平庸。他自己活得没有自信了,就寄托儿女。这行为应该是自私和残酷,是转嫁灾难。”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做父母的能参透贾平凹和托尔斯泰的这两句话,也许就可以解决孩子“不能走进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怎么办”的问题。
五、走进清华北大为哪般
走进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当然是为了成龙成凤,有好的发展前程。然而,吴晓军在《走进清华北大》中曾提到:
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是否熟悉。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遥、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
结果,10个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的人却耳熟能详。谜底最后揭开:原来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他们赢得了科举考试,独占鳌头,披红挂彩,春风得意。没想到,风头出尽之后,这些状元郎归于平庸,湮没无闻。第二份名单里的人,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他们考场失利,与高官厚禄无缘。但是,他们很快调整心态,在逆境中奋起,有的成为思想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有的成为农民领袖;有的成为一代枭雄,声名远播,载入史册。
吴晓军还提到: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大学评价咨询专家之一,带领课题组于2009年发表了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给高考状元的崇拜者们狠狠地泼了一瓢冷水——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
事实上,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不会是那些高考状元,而往往是那些脑筋灵活、身体健康、性情开朗直率的孩子。因为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最快地做出最佳选择,进入最佳状态。他们经受得起挫折,不怕失败。因此,他们在失败之时,是不会喝药、跳楼、赴水的,他们永远都能从逆境中奋起。
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我们不是为了制造天才,而是为了培养脑筋灵活、身体健康、性情开朗直率的孩子。
让孩子上名牌小学、名牌中学、走进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绝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培养脑筋灵活、身体健康、性情开朗直率的孩子。
三重门读后感
不想要网上搜的悬赏50 及用明天晚上前要···首先,我肯定的是如今的教育制度的确有问题。正如韩寒所说,高考取材制度让许多学习不行但能力出众或有其他天赋的同学淹没在人海之中。打个比方,如果我是菲尔普斯,甭说八枚金牌,就是游泳池也不会去几次,我只会把去游泳池的时间贡献给补课。如此看来,高考制度问题很大,但能否找出别的更好的教育制度吗?我觉得不可能。我从韩寒的后记中感受到,韩寒是想让大家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去发展,而不是去全面发展从而全面平庸。可是,社会选择人才需要标准,需要比较,如何才能让这些在某一方面有建树同学去得到社会的认可呢?很难。打个比方,你说你业务能力强,想有一个业务能力大赛让你脱颖而出,可这很明显不现实。其一,让还未走向社会的同学去比拼业务能力,不妥,其二,人和人的业务能力又能差多少,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还不是要像考高考那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而,高考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之所以高考有那么多的弊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太多,人人都想过好日子,住洋房,开宝马,怎么办?于是,高考这样的竞争机制就诞生了,高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只要你去努力,就会成功。唯一不好的是那些像韩寒一样的金子大部分都不能像韩寒一样发光。可这赖不到高考身上,这些人不发光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找到“文化课学习”和“潜能开发”的平衡点,也就是说,这些人没有像韩寒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成功道路”。说到底,尽管高考制度有太多的弊端,但从中国的国情看,这个制度是这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制度。
但是,好归好,缺点还是不少。正如韩寒在《三重门》中所抱怨的那样,如今的教育过于僵化。举个例子,曹禺的《雷雨》,这篇话剧其实怎么看都行,但老师和教参就是要让你死板的理解为社会的黑暗什么的,我就认为雷雨反应的是命运不可阻挡,不可战胜这一主题,但考试时如果这样答,肯定就错了。所以我觉得这样僵化的教育其实是禁锢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陷入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对我们思想的成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如今的教育官僚化,市场化,花钱进重点就像过去的男子进妓院一样稀松平常。最后再报怨一句,政府能不能像给官员配好车一样在教育的投入再多一点?
其实,我觉得《三重门》这本书适合大人去看,尤其是那些教育部门的权威,那些有免费好车的人,希望他们从中能得到一点毒害。学生呢,最好不要看《三重门》,看了你们会更叛逆,会被遗毒,当然,如果非要看的话,还是先看看我这篇伪书评,得到免疫保护后,再去看《三重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