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君子和而不同(谈谈“和而不同”对你的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 2022-10-19 01:01: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8

说说你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谈谈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希望求得友友们的看法和个人对其独到的见解.,...

论语读后感君子和而不同(谈谈“和而不同”对你的启示意义)

说说你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

谈谈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希望求得友友们的看法和个人对其独到的见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译文 ]   孔子说:君子(为首时)能与众人相协调一致,然而观点与目的并不一定相同.小人(为首时)则是观点与目的都要相同,然而众小人却不能协调一致.

论语读后感

好读书,好读书。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啊!人要读书才会得到知识嘛。月亮升起来了,星星还在天上顽皮的眨着眼睛。我的书房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原来我正在背论语。这时间,我突然读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冉冉上口,十分耐人寻味。是啊,我和黄智杰、王泽华这三个好朋友,不是都在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吗?我们三个人都有自己的的特长,黄智杰是我们中间学习最好的。当然,在他的带领下我的作文和数学都大大的有进步啊!我的特长是体育,所以我是他们中间的体育委员,我的游泳、跑步、篮球,都是呱呱帮的啊!王泽华是一个心细的人,所以他是我们的杂物委员。所有活动都是他安排的,每次活动我们都进行的顺顺利利的,这都是他的功劳啊!
我们这三个兄弟,都是最好的兄弟。三国时期的刘关张三人是喝了鸡血来证明他们三人之间的友谊,虽然我们没有喝鸡血,但是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上个人在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们三个都是最好的朋友,都是男子汉。我们做事要光明磊落,不能在暗中耍阴招,我们三个都要肝胆相照的朋友,生死关头也要共同度过,我们坚信如果我们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都会团结互助。黑夜总会过去的,光明就要来临了。
同舟共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要用自己的所拥有的所有东西来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万古长青。只要天在,地在,人在,我们的友谊便永在!
好一个孔子,好一句经典的论语啊!

论语第五篇读后感1000字

只要第五篇的
上面那楼,你太有才了,
我们要写一读后感,想抄,可估计不止我一个吧,,
哎,,,,

《论语》“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而不同”与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他奔波汲汲以求,无非是为了据乱世,开太平,这是他最高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谭嗣同曾说过:“孔子虽当据乱之世,而黜古学,改今制,托词寄义与升平、太平,未尚不三致意焉。”(《仁学》)

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孔子进行了艰辛的思想探索,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今人往往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孔子,总要在其思想中找出一个核心来,于是有以“礼”为核心,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为核心等多种说法,使孔子在我们眼里呈现出班驳的色彩,恍惚的印象。在我看来,“礼”不过是孔子历史观的具象化。他认为礼乐是华夏族从野蛮进入文明社会的成果,礼乐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兴亡,礼乐的变易就是历史的变革,并总结出因(继承)、损(减损)、益(增益)三大礼乐文明发展演变的规律。他是站在很高的历史起点来把握西周礼乐制度及其本质及其精神的,所以主张在损益之后沿用(因)礼乐制度。“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观念,是他本诸人性,针对现实,立足社会,以人为本提出的一个综合性很强,包容力很大的新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达两千余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中庸”则是他总结了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思维成果而提出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然而,从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来看,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织,上述任一观念均不足以救世,故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朱熹注:“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宋儒主要是就这两句话就事论事的进行解释的,这没有错。但我以为还应该看到,这里实质上提出了一个普遍的价值原则——和而不同。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的观念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它最初根植于中国早期农耕文明之中,与早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和”的写法从禾口。“口”《说文》云:“人所言食也。”故“和”的最原始含义是“禾”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即饮食之和。“和”在先秦其它文献中也屡见,《易经·中孚》九三爻词曰:“鸣鹤在阳,其子和之”;《易经·兑》初九爻词曰:“和兑,吉”。《尚书》中“和”字凡44见,如《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指礼乐活动中通过“乐”来实现人与神的沟通、和谐。在西周礼乐文化中,“和”是一个基本观念,具有很深的文化意蕴,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和同之辩”奠定了思想基础。

先秦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和同之辨,通过区分“和”与“同”,推崇“和”而贬损“同”。一次是周太史史伯与郑桓公对话时提出的。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说明“和”就如无行中的土与金木水火相杂而成百物。必须以非己的“他”为基础,与众多或单一的“他”构成一种多样统一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可见,“和”是一种多样统一的理想状态,“同”则是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它不可能产生新质。

第二次是齐国晏婴在与齐景公的对话中提出的。《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此。”这是晏婴以“味”与“声”为例,与史伯思路一致,但谈的更深入。“和”是多种因素的复杂调和和有机调节,而“同”则是一味和单调,是不可取的。

孔子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的思想。一般认为,仁、礼、中庸为孔子思想的基本范畴,为了实现仁、礼、中庸就得求诸“和”。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意即以礼为体,以和为用,礼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在等差条件下的和谐、和睦、融合、综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从礼乐文化的深层内涵而言,乐的“和”又是实现“礼”的主要手段。这样,“和”就既是“礼”的目的,也是其手段。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以礼释仁,认为仁的最终实现要通过“克己复礼”,即改造人性,使之合于礼的规范,这就是归于仁了。这里不明言“和”,实际上“归仁焉”就是使社会处于和谐美好的理想状态。关于“中庸”,《论语·尧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中庸》引孔子的话说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论语·子罕》还载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的“两”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就是互相排斥的矛盾的斗争性。只有在对立和矛盾斗争中寻找到解决的关节点——中,便是走向“和”的关键。

总之,“和”就是保持多样化前提下的统一、和谐,“同”则是单一的、片面的、孤立的、走极端的强求一律。自然应该追求“和”而摈弃“同”。这样看来,“和而不同”才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基础观念。正是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孔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社会政治文化主张。

在政治上,孔子的主导思想是“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实行德治仁政,具体主张在治理国家时要恩威并施,德刑兼用,宽猛相济,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他认为用政令加以刑罚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决非上策。最上之策是以仁德教化百姓,以礼约束百姓,以乐调和情绪,这样就是百姓明廉耻,辨是非,向好处发展。他主张在必要时要用刑罚,但反对暴政。在回答子张之问时提到“四恶”,其“三恶”是:“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论语·尧曰》)这就是谴责统治者对老百姓平时不进行教化,不疏导劝戒,一旦出了乱子,就向下推卸责任,利用手中的政治工具,滥施淫威,暴虐疯狂。因此,他曾经诅咒“苛政猛与虎。”

在法律上,孔子提倡刑罚适中。“中”的概念早在《尚书》里就已经出现,到了周代则把“中”与“罚”连用,作为刑罚原则而提出来。孔子正是承周公“中罚”思想而来,并作为其中庸之道的延伸。他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可见,礼乐与刑罚,与爱民有着逻辑关系。“中”即适当、公允、中正。从孔子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兴礼乐”是“刑罚中”的前提。不言而喻,孔子是以“礼乐”作为判断“中”的标准。此外,孔子认为要做到“刑罚中”还要全面了解案情。这一点可以从他反对“片言折狱”的态度中得到说明。孔子曾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论语·颜渊》)“片言”即“单辞”。听狱,当“两造具备”,“听狱之两辞”(《尚书·吕刑》)“片言”是难以决狱的。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告戒子路,不要“片言折狱”,这样刑罚就会“不中”。荀子进一步把“中”说成是合乎礼的规定:“曷谓中?曰:礼义是也。”(《荀子·效儒》)《礼记·仲尼燕居》还说:“礼所以制中也。”《礼记·大传》也说“爱百姓故刑罚中, 刑罚中故庶民安”。这样的解释,是符乎孔子的思想实际的。

在经济上,为解决当时由于社会普遍的不公正而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老百姓“犯上作乱”的社会问题,缓和矛盾,寻求秩序和和谐,孔子从保护人民的生存出发,反对各国君主对百姓增加赋税,过分压榨,提倡发展生产,节俭财用。首先,孔子从正面歌颂宽民力、恤民情的尧舜禹等古圣先贤,他盛赞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的精神,当弟子南宫适说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例子时,孔子内心极为赞赏,夸奖他:“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论语·宪问》)

其次,孔子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孔子家语》)的主张。当季康子患盗,问到孔子时,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直言谴责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而对子产的“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十分赞赏,并以此作为君民的必由之路(《论语·公冶长》)。
其三,当子贡问政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把“食”列为三大政治任务之首,后世发展为“民以食为天”的政训,让老百姓吃饱饭,便成为为政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并成为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孔子十分强调“节用”、“节财”,提出“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述而》)。当齐景公问政,孔子回答:“政在节材”(《史记·孔子世家》);当有人把“奢”与“俭”两种作风一起拿来请孔子评论时,他指出两种都有不足之处。俭的毛病是显得鄙陋些,但这不要紧,若与那些由生活奢侈变为骄狂的人来比较,宁要俭,不要奢。孔子自己就是具有“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在治国上,孔子肯定子桑伯子“俭”的作风,但当仲弓说:“居间而行简,无乃大简乎?”他也表示赞同;他重视礼,但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认为就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本身来说,与其在仪式上做得很完备,不如心里真正悲哀。

在文化上,除了纵向上继承发展西周礼乐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思路加工和改造礼乐文化外,孔子对当时其他学派、学说都抱着虚怀若谷,吸纳兼容的态度。他多次向老聃学礼问道,没有学派之间的狭隘和偏见;他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向郯子学历史知识;他“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他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论语·学而》)。正是这样的广博吸取,兼融贯通,才构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这种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融汇和贯通,就成为日后儒学发展更新的主要特征,为儒学不断地兼容并包,丰富自己,构成中国文化的主流,延续了两千多年打了良好的基础。

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时,孔子对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能够平等对待,贯彻“和而不同”的思想,提倡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和睦。他看到并承认华夏与狄夷有高下之别,文野之分。他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正义》云:“此篇专言礼乐之事,楚、吴虽迭主盟中夏,然暴强逾制,未能一秉周礼,故不如诸夏之亡君。”邢疏:“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而礼义不废。”这就是说,周边少数民族也有君主,但由于没有礼乐制度,君臣上下没有等级名分,还不如华夏诸族因为有礼乐制度,即使一时无君,礼乐制度还会发挥一定作用。韩愈后来曾总结孔子作《春秋》时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说明夷夏的差距主要在文化(礼乐)上。至于在种族上,孔子认为夏夷之间是平等的。当时各国的诸侯中有许多人对一些少数民族很看不起,孔子在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时则“欲居九夷”。当有人问:“陋,如之何?”他则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朱熹注曰:“君子所居则化,何陋之有?”(《四书集注》)当孔子回答樊迟问仁时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强调具备了恭、敬、忠、信等品德,即使到了没有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不能丢弃。丢弃了就又变成了“夷狄”。这些都说明,孔子不但没有看不起少数民族,还怀着对“文化力”的自信,准备以君子之道,礼义道德,使少数民族文明水平得以提高;也说明少数民族是同样可能推行华夏的礼义道德的,表现了对华夏文化的充分自信。他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说法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民族平等,各民族亲如兄弟的思想,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成为我们处理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民族大家庭的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和而不同”不仅仅象许多研究者所说的那样只是一种学术主张,而且是他所有思想的一个基石。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他提出了包括社会政治思想在内的诸多源于历史,结合现实,具有普遍意义,对其后的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观点,使他成为对中华文明贡献最大,对世界文明影响很大的思想家。

高中语文 《论语》八则读后感 600字

第一句是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开头的
1.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姑且这样说),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体制,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我很希望同学们读一读《论语》。同时,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课文《孔孟》,读点儿《论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怎样让《论语》变的亲切而不陌生,引起阅读兴趣?不妨从《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入手。当你发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语言原来是在《论语》中,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2.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传世名句。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记载伦理、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这倒颇像该书语言简练而精髓不断的特点。俗话说,文能会人,读着《论语》,孔子的伟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怀各种谋生技能、又对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见的能人;一个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的高尚贤人(我觉得称为“圣人”还是夸大了点);一个平生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就让后人受用终生,并因之敬仰和传诵的奇人;一个自强不息,处于乱世而不放弃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广阔地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与人类文化长河中的其他现象一样,虽历经沧桑,却总是生命之树常青,不断创造着人类文化的奇迹。所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多才多艺的孔子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所创造出来的大智慧。 读《论语》,不外乎在读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当然,这期间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学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独立思考一些自古以来有争议的处世交友论调,比如“中庸之道”,比如“无友不如己者”。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当今许多为人、治学、从政的原则都出自古老的《论语》。譬如:父母在,不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胜枚举。于是乎,对孔子及其弟子又多了几份敬仰之情。 “在其位,谋其政”。身为教师,读《论语》过程中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事实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最为辉煌。从教育的视角来理解《论语》,我们就会领悟到孔子智慧中的个体价值,以及孔子尊重个体、弘扬主体,最大限度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良好愿望。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和孔子提出的“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前后相隔两千多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与品德。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我们也要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培养当今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毕竟,智育不好出的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出的则是危险品。 孔子主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无疑需要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值得后人钦佩。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故此,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 学生众多,可能是促生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原因之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再来看看孔子的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这是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凡此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不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它们至今仍在我国甚至世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可以说,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正因为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所以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读《论语》,老师们请多关注孔子作为“教师”形象出现的精彩言论。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他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属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和内涵,发挥其合理的、普遍性的价值意义,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思路的开拓必将具有积极的意义。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4.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本文标题: 论语读后感君子和而不同(谈谈“和而不同”对你的启示意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53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成功之人故事读后感200字(看一本成功人士的故事写读后感)关于小品扶不扶读后感(小品"扶不扶"观后感600字左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