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77回读后感想西蜀关羽攻击魏;而不顾同盟东吴的利益,独自攻击,没有协同作战;东吴担心西蜀做大,故乘西蜀荆州空虚,因袭其后;导致关羽战败身...
三国演义77回读后感想
西蜀关羽攻击魏;而不顾同盟东吴的利益,独自攻击,没有协同作战;东吴担心西蜀做大,故乘西蜀荆州空虚,因袭其后;导致关羽战败身死。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三国演义感悟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从宦官乱政、黄巾起义开始,描写在乱世中曹操、刘备、孙坚父子怎样运用人才争夺天下的故事。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演义让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在我心中出现。勇武过人的吕布、霸气十足的孙策、忠心护主的曹洪、老当益壮的黄忠。。想象典韦拼死守寨门的悲壮、赵云血战长板桥的惨烈、周瑜纵火烧赤壁的快意、孔明病死五丈原的无奈。。。三国的年代不过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曹刘孙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凶手,都是封建地主豪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以前我看到曹操失败就伤心,看到刘备受挫就欢呼,现在看来也是演义中毒吧。学习三国演义,我们就应该学习古代人的长处,借鉴他们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
编辑于 2021-03-07
查看全部10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三国演义阅读感悟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
17 浏览124732021-03-14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167 浏览12412021-06-14
读了《三国演义》的感悟。
读《三国演义》后的心得体会 乐至县蟠龙镇中心小学教师龚云辉 2021年11月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
2 浏览4172021-04-29
三国演义感想与收获
让我懂得了原来没有战争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多么伟大的诸葛亮,最后也把自己完全贡献在了战场上,出谋划策,迎来了不少百姓的赞扬!三国演义诞生了许多英雄,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可惜,天才不长寿,这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悲剧故事。战争就有付出……
4 浏览8002021-04-21
三国演义前二十回的感悟?
三国演义前二十回读后感-聪明的小人-曹操 寒假这些天,我看完了《三国演义》前二十回,从桃园结义开始,到董承受诏为止。英雄的金戈铁马,策士的机关算尽,忠奸善恶,是非纷纭,在我看来,前二十回就是曹操的发家史。我们目击了曹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骑都尉,成为了不可一世的权相奸雄。 凭借裙带关系, 曹操举孝廉当了官。黄巾之乱时候,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但即使官位低微,他的傲慢与自信也已经显露出来。何进密谋诛杀阉党时,曹操反对何进邀董卓入京,认为只需要几个狱卒就可以杀了阉党。被何进喝退了。事实上曹操的话本身没错的,但是他的语气,个人认为有些过于狂妄了,如果不是“鼓掌大笑”,何大将军未必会“怒”,那么后来董卓之乱也许就不会有了。 而后何进被杀,曹操袁绍带兵屠杀宦官,致使汉少帝被宦官劫持,逃出宫外,被董卓所救,这样一来,董卓一到京城就成了皇帝的救命恩人,可以说,曹操在这件事上也是促成者。 而后曹操又继续表现自己,历史上著名的献刀刺董,我一直不相信当时他是没有机会,即使董卓力大,即使董卓里面有内甲,他毕竟已经“倒身而卧,转面内向”,曹操作为一个骑马打仗带五千人杀过一万多人的将军,拿着把世上无双的七星宝刀,一刀扎在背对自己躺着的胖子的脖子上应该没问题吧?就算是董卓闭眼时间太短,那么曹操当时应该也是有犹豫的。 再后来,逃出城外,被陈宫所救,杀了吕伯奢一家,已经能看出其人品。这样的人,我不相信他愿意为了汉少帝,和董卓一起死。 而后,曹操矫诏邀诸侯讨董,还和众人一起推袁绍为盟主,要散伙的时候曹操骂袁绍等人竖子不足与谋。这又是一个曹操表现自己和争取江湖地位的过程。诸侯响应曹操,一方面是给他面子,一方面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袁绍当盟主是肯定的,所以曹操也就顺水推舟,但是其实以他和袁绍的相交,会不知道袁绍是什么样的人么?以他的世故,会觉得这样的联盟能够成功么?竖子不足与谋,与其是在骂袁绍等人是竖子,不如说是在告诉众人我曹操不是竖子。从此以后,袁绍就不再是天下人心目中的英雄了。 此后曹操再没和董卓打过,直到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朝廷讨伐黄巾余党,曹操带着这段日子练出来的兵奉命讨贼,抓了几万俘虏,又让这几万俘虏当前锋,又俘虏了三十万,可以说这是老天爷送给曹操的大礼,这几十万也就是后来曹操的青州兵。 有了青州兵,又立了战功,曹操被封为镇东将军,在兖州继续招兵买马,广招文臣武将,得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毛玠,于禁,典韦,加上之前就有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可以说是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震山东。 注意,曹操的势力发展起来,是在董卓被杀之后。李,郭作乱之时,曹操不去和李,郭火拼,而是听从二贼的命令去杀青州的黄巾军,然后招兵买马,想做什么呢?有人可能说曹操是怕势力不如二贼,暂时听命发展自己势力。那么请看接下来就知道,曹操势力强大后,第一个打的人是陶谦。陶谦被刘备所救,吕布趁乱打曹操,曹操再去打吕布,这时候的曹操好像已经完全忘记了皇城有国贼,正劫持着天子。 直至李,郭内讧,杨奉保驾,天子离了皇城,曹操一直没有动过兵,是吓怕了的京城大臣提议让兵力强大的曹操入京扶持朝政,曹操这才不紧不慢的来了,来了以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小人得势君子危,不可一世的曹操的故事开始了。 在不得势时站在正义的一边,得势后显露野心,曹操比董卓更理智,更狡猾。善弄权术,能说会道,我不得不说他是个聪明的人,然后他也是一个小人,这样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有很多,而很多事实证明,这样的人往往可以取得成功。
编辑于 2021-03-07
查看全部10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三国演义阅读感悟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
17 浏览124732021-03-14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167 浏览12412021-06-14
读了《三国演义》的感悟。
读《三国演义》后的心得体会 乐至县蟠龙镇中心小学教师龚云辉 2021年11月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
2 浏览4172021-04-29
三国演义感想与收获
让我懂得了原来没有战争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多么伟大的诸葛亮,最后也把自己完全贡献在了战场上,出谋划策,迎来了不少百姓的赞扬!三国演义诞生了许多英雄,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可惜,天才不长寿,这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悲剧故事。战争就有付出……
4 浏览8002021-04-21
三国演义前二十回的感悟?
三国演义前二十回读后感-聪明的小人-曹操 寒假这些天,我看完了《三国演义》前二十回,从桃园结义开始,到董承受诏为止。英雄的金戈铁马,策士的机关算尽,忠奸善恶,是非纷纭,在我看来,前二十回就是曹操的发家史。我们目击了曹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骑都尉,成为了不可一世的权相奸雄。 凭借裙带关系, 曹操举孝廉当了官。黄巾之乱时候,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但即使官位低微,他的傲慢与自信也已经显露出来。何进密谋诛杀阉党时,曹操反对何进邀董卓入京,认为只需要几个狱卒就可以杀了阉党。被何进喝退了。事实上曹操的话本身没错的,但是他的语气,个人认为有些过于狂妄了,如果不是“鼓掌大笑”,何大将军未必会“怒”,那么后来董卓之乱也许就不会有了。 而后何进被杀,曹操袁绍带兵屠杀宦官,致使汉少帝被宦官劫持,逃出宫外,被董卓所救,这样一来,董卓一到京城就成了皇帝的救命恩人,可以说,曹操在这件事上也是促成者。 而后曹操又继续表现自己,历史上著名的献刀刺董,我一直不相信当时他是没有机会,即使董卓力大,即使董卓里面有内甲,他毕竟已经“倒身而卧,转面内向”,曹操作为一个骑马打仗带五千人杀过一万多人的将军,拿着把世上无双的七星宝刀,一刀扎在背对自己躺着的胖子的脖子上应该没问题吧?就算是董卓闭眼时间太短,那么曹操当时应该也是有犹豫的。 再后来,逃出城外,被陈宫所救,杀了吕伯奢一家,已经能看出其人品。这样的人,我不相信他愿意为了汉少帝,和董卓一起死。 而后,曹操矫诏邀诸侯讨董,还和众人一起推袁绍为盟主,要散伙的时候曹操骂袁绍等人竖子不足与谋。这又是一个曹操表现自己和争取江湖地位的过程。诸侯响应曹操,一方面是给他面子,一方面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袁绍当盟主是肯定的,所以曹操也就顺水推舟,但是其实以他和袁绍的相交,会不知道袁绍是什么样的人么?以他的世故,会觉得这样的联盟能够成功么?竖子不足与谋,与其是在骂袁绍等人是竖子,不如说是在告诉众人我曹操不是竖子。从此以后,袁绍就不再是天下人心目中的英雄了。 此后曹操再没和董卓打过,直到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朝廷讨伐黄巾余党,曹操带着这段日子练出来的兵奉命讨贼,抓了几万俘虏,又让这几万俘虏当前锋,又俘虏了三十万,可以说这是老天爷送给曹操的大礼,这几十万也就是后来曹操的青州兵。 有了青州兵,又立了战功,曹操被封为镇东将军,在兖州继续招兵买马,广招文臣武将,得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毛玠,于禁,典韦,加上之前就有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可以说是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震山东。 注意,曹操的势力发展起来,是在董卓被杀之后。李,郭作乱之时,曹操不去和李,郭火拼,而是听从二贼的命令去杀青州的黄巾军,然后招兵买马,想做什么呢?有人可能说曹操是怕势力不如二贼,暂时听命发展自己势力。那么请看接下来就知道,曹操势力强大后,第一个打的人是陶谦。陶谦被刘备所救,吕布趁乱打曹操,曹操再去打吕布,这时候的曹操好像已经完全忘记了皇城有国贼,正劫持着天子。 直至李,郭内讧,杨奉保驾,天子离了皇城,曹操一直没有动过兵,是吓怕了的京城大臣提议让兵力强大的曹操入京扶持朝政,曹操这才不紧不慢的来了,来了以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小人得势君子危,不可一世的曹操的故事开始了。 在不得势时站在正义的一边,得势后显露野心,曹操比董卓更理智,更狡猾。善弄权术,能说会道,我不得不说他是个聪明的人,然后他也是一个小人,这样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有很多,而很多事实证明,这样的人往往可以取得成功。
本文标题: 77回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77回读后感想)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85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