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读后感(历史小说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10-02 14:54: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历史小说读后感希望大家可以给我几篇关于历史小说的读后感.600字以上的.希望可以多几篇啊.谢谢啦.《三国演义》读后感,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

裴度读后感(历史小说读后感)

历史小说读后感

希望大家可以给我几篇关于历史小说的读后感.600字以上的.希望可以多几篇啊.谢谢啦.
《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倩女离魂读后感

如题高手救命啊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附近)人,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说他“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周德清《中原音韵》把他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剧作见于著录的有十八种,今存八种:
《倩女离魂》、《王粲登楼》、《㑇梅香》、《周公摄政》、《三战吕布》、《智勇定齐》、《伊尹耕莘》、《老君堂》。
《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此剧据唐人陈玄佑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写王文举与张倩女原系“指腹为婚”,但张母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被迫上京应试,倩女忧念成疾,灵魂离开躯体去追赶王文举,与之相伴多年。王文举中状元后,携倩女魂归至张家,离魂与病卧之身重合为一,遂欢宴成亲。
《离魂记》本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郑光祖巧妙地利用故事原有的情节,从两方面写出旧时代女子在礼教扼制下的精神生活。一方面,倩女的离魂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也为了防备对方登第后另娶高门,大胆私奔,追赶情人;在受到王文举所谓“有玷风化”的指责时,她以“我本真情”为对抗的理由,坚决不肯回家。离魂代表了妇女们内在的欲望和情感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倩女的身躯辗转病床,苦苦煎熬,寸步难行;当王文举寄信到张家,说要和妻子(即倩女魂)一同回来时,病中的倩女之身并不知内中真情,以为他另有婚娶,不由得悲恸欲绝,这一个倩女形象反映了妇女们在婚姻方面受抑制、受摧残而不能自主的可悲事实。所以,这一剧作不仅情节离奇,而且在离奇的情节中表现了较为深刻的内涵。在根本上,它指出了人的天然情感的不可抑制,正如倩女所唱的“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你把我越间阻越思量”,伸张了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
在艺术描写方面,《倩女离魂》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息,笔墨细腻但并不感纤巧,文词精美却不显雕琢。第二折写离魂月夜追赶王文举的情景,曲词和宾白水乳交融,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把倩女焦急盼望的心理,慌忙赶路的情形,以及江岸月夜的景色都描绘得十分细致逼真。尤其是写离魂追到江边的几支曲,充满了诗情画意。以其中的《小桃红》为例:
我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垂杨下,唬的我心头丕丕那惊怕。原来是响当当鸣榔板捕鱼虾。我这里顺西风悄悄听沉罢,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把诗词的意境同剧中人物的心情结合起来,用了活脱语言写出,清丽而流动。第三折写倩女卧病相思,自怜自叹的曲子《普天乐》,柔情婉转,哀怨动人:
想鬼病最关心,似宿酒迷春睡。绕晴雪杨花陌上,趁东风燕子楼西。抛闪杀我年少人,辜负了这韶华日。早是离愁添萦系,更那堪景物狼藉。愁心惊一声鸟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飞。
《倩女离魂》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受到《西厢记》的启发,而又对《牡丹亭》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两大名剧之间,它似乎有一种过渡的作用。
郑光祖的《㑇梅香》是一部模仿《西厢记》的爱情剧,虚构裴度之女裴小蛮与白居易之弟白敏中的恋爱关系,也有个老夫人从中阻碍,又有个婢女樊素传书递简。在戏剧结构方面缺乏创意,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但有些细节写得颇为生动有趣,曲词也很为人称赏。《王粲登楼》根据王粲《登楼赋》而作,剧情结构不怎么高明,但写王粲登楼时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慨的曲辞,渗透了元代文人的内心感受,境界高远,情调激越,抒情色彩浓郁,显示了作者很高的文学才华,如其中的一支《普天乐》:
楚天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气呵做了江风淅淅,愁呵做了江声沥沥,泪呵弹做了江雨霏霏。
郑光祖杂剧在曲词方面显示了不凡的功力。后人论元曲,或因此将他置于关、白、马之上,这虽然不合理,但说明他在元曲中的地位确实是很重要的。
书房一窗阳光,煮了茶,随手抽出一本书,竟是鲁迅先生编辑之《唐宋传奇集》。惭愧,心下暗叫,不知在书架上藏了多久,沾染了一层薄尘。记得是多年前购得,如获珍宝般捧回,翻了几遍,怎地又冷落了它。不禁怀疑自己,莫非我亦是无情人,于书本也偏爱新颜色。 于是轻轻拭去薄尘,慢慢坐下,一页页细细读开——
唐宋传奇者,笔记神怪、玄奇、侠义、风尘之事,是唐宋人谴笔墨之余兴而作,正合我闲散寻奇的心意。虽是市俗之文,却对后世小说与戏剧有着深远影响。如《西厢记》源自元稹《莺莺传》;《长生殿》源自陈鸿《长恨歌传》;《倩女离魂》源自《离魂记》;或是家喻户晓的“破镜重圆”,“黄粱美梦”,“南柯一梦”;或是那些熟悉的名字:李娃,红拂,霍小玉,飞烟,莺莺。个中悲欢离合令人莞然、恻然、凄然、冷然、决然……更有珠玉之诗词散落其中,讲叙人情世态,论述人生哲理,警世醒世,读来甚是畅快淋漓。我旋读旋记录,作一回精神的享受。
先说神怪故事,我觉最奇妙莫过《古镜记》《南柯太守传》和《枕中记》。《古镜记》讲述一面神奇的宝镜,如何传入人间,随主人一一经历了十余事,或降伏妖精怪异,或治并病救人,或辟江引路,真是缭绕多姿,精彩入胜。“天下宝物,必不久居人间”,果数月后宝镜消失。读毕,不禁浮想翩翩,若我得宝镜,又不知将经历如何非凡神异。
而《南柯太守记》与《枕中记》虽文笔不同,而个中意义无大差别。《南柯太守记》中的淳于棼醉了酒,梦见槐安国国王邀请,一步步做了高官,当南柯郡城太守,娶公主,豪贵之极然后又逐渐衰败,梦回现实,醒来不过一刻光景而已。《枕中记》中的书生在旅店遇到一道人,书生谓“建树功勋,享有名望方是人生快事”,于是道人给他一枕睡下,梦中果然经历了荣华富贵,鼎盛名望。书生醒来,旅店里煮的黄粱米饭尚未熟。两则故事如同寓言,人生不过数载光阴,荣华富贵一如过眼烟云,诸事皆空,恍然如梦。
另有《画琵琶》,一个书生随手画一面琵琶,村民误以为是神灵,纷纷膜拜。书生觉得好笑,又将琵琶擦去,民众生活一切照常。 还有《京都儒生》,一书生为表现大胆,去传说中闹鬼的房子呆了一晚,黑暗中误将驴子、飞鸟当作鬼怪,举着剑乱砍一气。天亮众人来瞧,都哈哈大笑。这二则故事我也喜欢,皆是“本来无一物,偏作心中想”,许多心魔都是人的疑心所作,无由臆想。
最爱读便是风尘情义之事。其中既有薄幸,无情,痴心,仇怨,亦有慷慨,有情、重义,美满。
先说风尘女子的情痴。《霍小玉传》中幽艳绝伦的霍小玉,跟门第清高华贵的李益相好。叫我感动的是,小玉自知难与李益匹配,流泪道:“妾今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距你三十而娶还有八年。我愿一生欢爱,都尽享完,然后你去与名门望族结秦晋之好,我当抛弃人世,也算满足了。”难得一介娼女,如此情真意恳! 然李益虽发誓厚待小玉,却最终负心忘义,叫她空等空欢喜一场。小玉含恨死后,化作厉鬼,扰乱李益生活。恻然一叹,史上男子如何薄幸无情,女子如何痴情命苦。
古事阅的多了,发现尤其书生最是薄幸不可担待。读元稹之《莺莺传》,由喜到悲,凄婉动人的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可怜莺莺,赠张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大胆红娘牵线促成好事,张生最后却违背誓言,情意断绝。一年后,莺莺嫁与他人,张生亦娶妻。莺莺诗赠张生曰:“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情,怜取眼前人”。字字恳切,莺莺何等幽婉深情,张生却对旁人道:当初是与她淫乱,不过我现在已改正了。 读至此不由一怒,薄幸人嘴脸,竟堂而皇之,将自己的始乱终弃美化成亡羊补牢,实在可恨可鄙! 后王实甫作《西厢记》,结局是大欢喜,总算舒了口气,觉得张生顺眼了,又为机智的红娘拍手称赞。
更爱风尘间有重情识意的奇女子,慷慨勇义,操情高尚。如白行简作《李娃传》,写荥阳生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恋,资财耗尽后,被鸨母设计逐出,流浪街头,后沦为乞丐,风雪之时为李娃所救,二人同居。在李娃的护理和勉励下,荥阳生身体恢复,发愤读书,终于登第为官,李娃道:“我愿回去侍奉姥姥,您也该门当户对,选择良缘,我从此离开你吧。”荥阳生与父感动不已,遂婚允李娃。此事传闻至皇帝,深感李娃品德,封为汧国夫人。 读完甚是畅快愉悦,李娃身贱心高,品行高洁,荥阳生也知恩感德,不离不弃,最终欢喜美满,名留书章。
最令人悲恻扼腕,击节长叹,只绝代佳人李师师了。读《李师师传》,她初见微服私访的宋徽宗时,只冰冷地不理,自顾取琴来,奏了一曲《平沙落雁》。谁想这位帝王是个文艺天才,精通音律,竟于琴声中听觉她卓而不群的情操。一帝一姬渐成知交,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徜徉在艺术的浪漫中。后金兵攻破汴梁,金将军素闻师师艳名,将她抓来。师师愤怒斥责:“我本娼女,受皇上恩爱,如今山河破毁,只求一死!” 便从头上拔下金簪刺进咽喉,没有刺死,又把金簪折断吞下去,才气绝而亡。囚在五国城里的徽宗听闻师师死难,老泪纵横。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此话出自男子之口,不可一概而论。 试想,孱弱的宋朝,连皇帝太后都要向金人俯首,一介娼家弱女,却视死如归,宁死不失大节,怎能不叫后人赞赏称道,并作传奇纪念呢!
先前读了太多伤痛之事,我倒是满心喜欢李朝威的《柳毅传》,写人神相恋故事而“风华悲壮”(汤显祖评语),别具特色。其中男主角柳毅的形象最为丰满,性格豪侠刚烈,当他于泾阳邂逅远嫁异地、被逼牧羊的洞庭龙女,得知她的悲惨遭遇后,顿时“气血俱动”,毅然为之千里传书。当钱塘君将龙女救归洞庭、威令柳毅娶她时,柳毅昂然不屈,严辞拒绝。其自尊自重的凛然正气,赢得了龙王的敬佩,并在几经曲折后,最终与龙女成婚。这里的柳毅,勇敢,重义,自尊,正直,是最美好的男子形象;龙女,美丽,善良,诚实,守义,是最美好的女子形象。他们不怕苦难,意志坚定,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相比之下,莺莺、小玉显得过于懦弱无力,张生、李益更是自私无情。于是越发喜爱着柳毅和龙女,念念不忘。
《传奇》中还有报恩主人的奇女子红线,机智多谋,多次救主人于危难之际; 因爱生病,病中离魂,与爱人相好的倩娘,终以二人真挚之爱感动家长,成全了美满姻缘; 慧眼识英雄的红拂; 武夫之妾步飞烟,因与书生偷情被发觉,武夫怒极鞭笞,她只紧咬牙不说,保全书生的清誉,被活活打死; 无双与王仙客历尽磨难终成眷属; 谢小娥隐姓埋名为父兄报仇……一番番热闹场面中,窥见人生之悲欢离合,美满缺憾,爱恨情筹仇,生死交错。
读完一番《唐宋传奇集》,如突开了冷眼般地清醒宁静,浮生过往匆匆,无论或平淡无奇,或曲折跌荡,或如日中天,或偃旗息鼓,总应怀着一颗平常心,从容宽大地看待人事,于热闹中保持一份警醒,于清冷中存留一份热心。我想,这或许是前人智者致力于编辑诸多警世故事的用心吧。
本文标题: 裴度读后感(历史小说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747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50字(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字)胡雪岩诚信读后感(《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