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之战读后感只想看看大家的文章,参考一下.谢谢背景:英、普、奥等国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
滑铁卢之战读后感
只想看看大家的文章,参考一下.谢谢背景:英、普、奥等国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
但拿破仑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他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815年初,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同时,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破仑感慨万端、兴致勃发,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的自由和幸福吧!”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进入巴黎。此时,他的部队已发展到1.5万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宣言,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 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的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巴克雷指挥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弗里蒙指挥奥——撒丁联军6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进军;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元帅率12万普军、300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英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200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30万人的预备队。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18万人集结在鹰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50万人上阵。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过去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拿破仑效力,这对法军非常不利。
对于联军的强大阵容,拿破仑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
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对付,而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了。同时,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打败了威灵顿和布吕歇耳这两个老将,其他联军便好应付了。
计划已定,拿破仑便于6月12日派12.5万法军(其中有近卫军2万人)、火炮300门,悄悄移动到比利时边境,驻扎到离普军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展开了战斗。
滑铁卢位于比利时南部,离首都布鲁塞尔不远。英军驻 在一个山岗,由威灵顿率领,法军则由拿破仑亲自指挥。
清晨,下起滂沱大雨。上午11时30分,天气转晴,拿破仑下令出击。
“威灵顿是什么东西 竟敢向我挑衅,简直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我不必用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将他们歼灭。”拿破仑大言不惭地说。
法军越过低洼地带,向英军驻 的山岗奋勇冲去。英军顽强抵抗,炮弹像骤雨般落在法军的阵地,法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兵。下午1时,法军第二次进攻英军阵地,还是无法得逞。拿破仑正伺机发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用望远镜向四周了望,侦察敌情。他突然看见东边远处黑压压的一片。
“那是什么 ”拿破仑问。
“大概是一片森林吧!”一个中尉回答。
“不,这是兵团。”拿破仑凭丰富的作战经验,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于是他下令:“抓个活口来问!”
过了不久,法军逮到一个普鲁士骑兵军官来审问,军官回答说附近只有一个兵团。拿破仑心想:区区一个兵团,有什么好怕。可是他万万想不到前来进攻的普军,实际上是三个兵团呢!
拿破仑自以为兵员充足,有恃无恐。在他的指挥下,80门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法国骑兵浩浩荡荡地登上了英军驻 的山岗,拿破仑信心十足,以为胜利在握,哪知道枪声突然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后撤退。
拿破仑百思莫解,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我不能打败英军呢 ”按照拿破仑一贯的作战策略,先是用大炮猛轰,然后派骑兵冲锋,最后才由步兵出击。而这一天,骑兵冲锋之后,却没有步兵支援,原来法国步兵都在右翼抵御普鲁士三个兵团的进攻,无法突围。
下午6时,拿破仑孤注一掷,把最后的4000名近卫军都调入进攻的行列,成败就决定在这一次了。他把兵士排成70人一队,爬上陡坡,拼死向前冲去。当他们离开英军防线不到60步时,威灵顿突然站起来大声疾呼:“全线出击!”英军的后备队排山倒海般地向法军扑去。
拿破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部队已经全部用上了,再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只好眼巴巴地看�自己的士兵任人宰割。拿破仑拿�望远镜,目睹这惨痛的一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一切都完了!”
晚上9时,明月东升,普军突破法军防线,拿破仑的部队乱成一团,无法坚持下去,只得四处溃逃。拿破仑泪流满面,脸色苍白,带了一万名残兵退回巴黎,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拿破仑的第二次执政,总共只有一百天左右,历史上称为“百日王朝”。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军事生活中最黑暗的一天,他在这一天,上演了他的英雄末路.
对于第七次反法联盟来说,滑铁卢战役中英普联军在比利时大败拿破仑,结束了拿破仑的统治,并把他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但是,滑铁卢战役是全世界唯一一场失败者比成功者得到更多荣誉的战争。他的将士们至今还受到世人的崇敬,原因是因为他们为了拿破仑而誓死抗争到最后一秒中.
拿破仑的这么的一场战斗,真正的明誓了他的个人精神,”一个不屈的男子汉.”
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波拿巴更为高大。”
不过,这也正又一次证明了,复辟王朝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一事实.
但拿破仑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他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815年初,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同时,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破仑感慨万端、兴致勃发,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的自由和幸福吧!”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进入巴黎。此时,他的部队已发展到1.5万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宣言,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 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的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巴克雷指挥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弗里蒙指挥奥——撒丁联军6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进军;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元帅率12万普军、300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英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200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30万人的预备队。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18万人集结在鹰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50万人上阵。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过去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拿破仑效力,这对法军非常不利。
对于联军的强大阵容,拿破仑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
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对付,而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了。同时,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打败了威灵顿和布吕歇耳这两个老将,其他联军便好应付了。
计划已定,拿破仑便于6月12日派12.5万法军(其中有近卫军2万人)、火炮300门,悄悄移动到比利时边境,驻扎到离普军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展开了战斗。
滑铁卢位于比利时南部,离首都布鲁塞尔不远。英军驻 在一个山岗,由威灵顿率领,法军则由拿破仑亲自指挥。
清晨,下起滂沱大雨。上午11时30分,天气转晴,拿破仑下令出击。
“威灵顿是什么东西 竟敢向我挑衅,简直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我不必用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将他们歼灭。”拿破仑大言不惭地说。
法军越过低洼地带,向英军驻 的山岗奋勇冲去。英军顽强抵抗,炮弹像骤雨般落在法军的阵地,法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兵。下午1时,法军第二次进攻英军阵地,还是无法得逞。拿破仑正伺机发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用望远镜向四周了望,侦察敌情。他突然看见东边远处黑压压的一片。
“那是什么 ”拿破仑问。
“大概是一片森林吧!”一个中尉回答。
“不,这是兵团。”拿破仑凭丰富的作战经验,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于是他下令:“抓个活口来问!”
过了不久,法军逮到一个普鲁士骑兵军官来审问,军官回答说附近只有一个兵团。拿破仑心想:区区一个兵团,有什么好怕。可是他万万想不到前来进攻的普军,实际上是三个兵团呢!
拿破仑自以为兵员充足,有恃无恐。在他的指挥下,80门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法国骑兵浩浩荡荡地登上了英军驻 的山岗,拿破仑信心十足,以为胜利在握,哪知道枪声突然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后撤退。
拿破仑百思莫解,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我不能打败英军呢 ”按照拿破仑一贯的作战策略,先是用大炮猛轰,然后派骑兵冲锋,最后才由步兵出击。而这一天,骑兵冲锋之后,却没有步兵支援,原来法国步兵都在右翼抵御普鲁士三个兵团的进攻,无法突围。
下午6时,拿破仑孤注一掷,把最后的4000名近卫军都调入进攻的行列,成败就决定在这一次了。他把兵士排成70人一队,爬上陡坡,拼死向前冲去。当他们离开英军防线不到60步时,威灵顿突然站起来大声疾呼:“全线出击!”英军的后备队排山倒海般地向法军扑去。
拿破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部队已经全部用上了,再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只好眼巴巴地看�自己的士兵任人宰割。拿破仑拿�望远镜,目睹这惨痛的一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一切都完了!”
晚上9时,明月东升,普军突破法军防线,拿破仑的部队乱成一团,无法坚持下去,只得四处溃逃。拿破仑泪流满面,脸色苍白,带了一万名残兵退回巴黎,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拿破仑的第二次执政,总共只有一百天左右,历史上称为“百日王朝”。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军事生活中最黑暗的一天,他在这一天,上演了他的英雄末路.
对于第七次反法联盟来说,滑铁卢战役中英普联军在比利时大败拿破仑,结束了拿破仑的统治,并把他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但是,滑铁卢战役是全世界唯一一场失败者比成功者得到更多荣誉的战争。他的将士们至今还受到世人的崇敬,原因是因为他们为了拿破仑而誓死抗争到最后一秒中.
拿破仑的这么的一场战斗,真正的明誓了他的个人精神,”一个不屈的男子汉.”
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波拿巴更为高大。”
不过,这也正又一次证明了,复辟王朝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一事实.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0
拿破仑传读后感
每当我读起这本艾米尔·路德维希写的《拿破仑传》时,就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我聆听着历史长河的水浪击打岩石的声音,细听着雄鹰划过高空的呼啸、伫立万仞之巅的气魄。他的战争艺术,他的果敢坚毅,他的博学多识,他的传统守旧,他的风流多情,还有他由炮兵少尉荣升至法兰西帝国皇帝直至最后在囚禁地圣赫勒拿岛去世的传奇经历,激起我心中无限的浮想,难以描述。就像歌德所说的:“拿破仑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有如圣约翰的启示录。我们总觉得其中必有更多的内涵,却又说不清是什么。”
拿破仑·波拿巴,他出身科西嘉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中,毕业于布列纳堡预备军校和巴黎高等军事学校。1785年10月任炮兵少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加入雅各宾俱乐部,成为参加革命活动的少数军官之一。1783年在土伦会战中立功,获准将衔。1795年因在镇压保王党叛乱时表现果断,晋升少将,并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1796年统兵到意大利作战,以出色的指挥,并依靠当地的反奥、反封建力量,打败皮埃蒙特和奥地利联军。1788年率军远征埃及。1799年10月返巴黎,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组成执政府,任第一执政。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拿破仑一世皇帝。此后10年间,他指挥了一系列战争,但逐步丧失进步性,转化为侵略性,他不仅要对付欧洲反法联军的大敌,而且遭到被压迫各国人民的反抗。加上后期军事上的失误,遂由胜利走向挫折和失败。1814年被第六次反法联军打败,4月退位后被放逐至巴岛。1815年重返巴黎,恢复短期统治,史称“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铁卢会战失败后再次退位,1821年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岛。
其实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并非是以上拿破仑的传奇经历,而是他头脑中闪烁的思想和智慧,和似乎已深入骨髓的坚毅性格和非凡气质。天才的性格和智慧的交汇处才是关注的焦点。
在军事方面,拿破仑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才能。他继承法国资产大革命初期的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和志愿兵制,广泛地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建立了一支新型的能征善战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军队。拿破仑在战争指导上,善于集中兵力,敢于以少击多,力求以一两次总决战决定战争的结局;远距离机动迂回,乘敌不意,出奇制胜;采取以纵队和各兵种密切协同相结合的纵深战斗队形,不断加强军队的突击力;以积极进攻作战为主要的作战类型,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对作战指挥有过许多创新,包括在世界上最早组建参谋部等。他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对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在军事思想上存在保守主义(后期)和唯意志论,把军事学术看成是天才的产物和统帅灵感的表现。拿破仑晚年口述的战争回忆和有关军事学术的一些见解,被编为《拿破仑文选》。
于是有人认为拿破仑是只会打仗的匹夫,其实不然。像恺撒,腓特列大帝和拿破仑,都只是凭借战场上的胜利而执掌大权;他们的战役对后世的意义越来越小。如今,法萨卢斯战役、罗斯巴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只在军事院校有其历史意义。上述三位将领要是除了军事指挥才能,别无他长,他们没热身就预赛的经历和马塞纳毫无区别。是政治天才,方使他们卓越超群。政治家才华的最高体现在于:他们影响了世人的命运。如果没有天才的智慧、坚毅的性格,他们真能成为政治家,乃至伟人?
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十分体恤他的士兵。他经常与军官们同住谷仓,与掷弹兵们同坐篝火旁。要想让士兵拥护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就要时刻体察士兵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他深知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他的那句名言:“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都有一个指挥棒。”看来拿破仑不只停留在关心士兵和平易近人这一层面上,他十分尊重每一个士兵,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说到体恤士兵,我们不得不提到广大民众。作为大革命中的领袖式人物,拿破仑对人民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它十分关注民众对他的看法和拥护程度,民众中一次小小的骚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另一方面他认为大多数民众是愚昧无知的,应由那些少数有才能的人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拿破仑极其在意民众,因为他们能推翻统治者(路易十八已被砍头),但他又鄙视瞧不起这些他认为愚昧的人。当然,对于这种想法拿破仑从不轻易表露,偶有一次对他的亲信提起时,令对方大吃一惊。在拿破仑之前只有贵族王室掌管国家,他们拥有封号、地位、财富,除了最重要的才能。而那些拥有才能和激情的热血青年虽然挣扎地向上爬,最终也只能像《红与黑》中的于连那样被残酷的现实所吞噬;在他之后,只要你骁勇善战经历无数战争的洗礼,就能成为元帅将军,只要你圆滑机智,博学多识,就能成为参议员和大臣——无论地位的高低。拿破仑本人出生在科西嘉一个没落贵族,无钱无势的他在巴黎上学时受到巴黎贵族的嘲笑,谁知他通过努力奋斗最终统治了这个曾嘲笑过他的帝国。在早期,拿破仑的军队象征着自由和平等,他将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自由思想传播到所到之处。
正是由于自身经历和历史背景的原因,在早期统治中拿破仑“唯贤是举”,这个清点衣服如清点士兵般精明的人在军中只擢升有功者,从未委任过任何窝囊废——即使某人系高官之子侄辈,只有有才华的人才能提升,这激起了无数热血青年的激情,他们纷纷追随拿破仑,因此,他的身边有许多有为青年,他们构成了新帝国的新动力。
“贤”,并非意味着忠诚。狡猾毒辣的塔列朗和富歇对拿破仑并不忠诚,但他依然把他们留在身边。为什么呢?虽然这两人对他构成一定威胁,但他们是了解主子的想法的(或许他们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聪明人的身边应是比他更聪明的人,傻子身边才是比他更傻的人。也许拿破仑是出于这种考虑。
理想在拿破仑的人生画卷中添加了无限色彩,在它的人生交响乐中添加了跳跃的音符。拿破仑曾在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道:“我宁为鸡头,不为牛尾”,此时的他才十四五岁,但他心中已经点燃了要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当征战欧洲时,老同学布里昂恭维他, 这位总司令轻蔑地笑道:“你别恭维我了,布里昂!如果我今天死去,十个世纪后关于我的记载,在世界史上都不会占到半页的篇幅!”英名永远浮现在他眼前,新规划的幻景永远召唤他,他不知疲倦地驰骋于他伟大功业之路上。他追寻的不是流星的转瞬即逝,他要做黑夜星空中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其光芒不仅要照耀现在,更要照耀到未来。
拿破仑在追逐理想的路途中感受人生的意义,虽然它只有短短40年,但他像太阳一样辉煌。
从一个科嘉西岛上的没落贵族,到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多么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是什么使他成功?是他的智慧和坚毅。要想成功就要努力拼搏,没人能帮你。迅猛的狂澜要自己掀起,万仞之巅要自己攀登,千里之行要自己去走,智慧和毅力是实现理想的关键,不要因为愚昧者的意识占上风而气馁,不要因为无资本无权力而放弃,凭智慧和毅力你能在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能拥有世界。像拿破仑那样用实力开创未来,将愚昧者和金钱权力抛在身后。我们处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正是国家需要的,这给大学生创造了无限机遇。就像资产阶级大革命为拿破仑创造了环境。既然有机遇我们就要用实力去抓住他。
像拿破仑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始终拥有远大的理想,只要理想之火不熄灭,前途就不会毫无希望。因为理想是船舵,指明前进的方向;它是船桨,提供前进的动力。不要吝啬那点时间,让我们构造自己的梦想,让思想驰骋在梦想的草原上,让思想翱翔在梦想的天空中,让思想游弋于梦想的海洋中。理想是鸟儿,她需要飞翔,别囚禁她。
像那拿破仑那样怀着充满激情的理想去奋斗,用自己的才能让你的人生更辉煌。如果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会再次拿起这本书。
每当我读起这本艾米尔·路德维希写的《拿破仑传》时,就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我聆听着历史长河的水浪击打岩石的声音,细听着雄鹰划过高空的呼啸、伫立万仞之巅的气魄。他的战争艺术,他的果敢坚毅,他的博学多识,他的传统守旧,他的风流多情,还有他由炮兵少尉荣升至法兰西帝国皇帝直至最后在囚禁地圣赫勒拿岛去世的传奇经历,激起我心中无限的浮想,难以描述。就像歌德所说的:“拿破仑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有如圣约翰的启示录。我们总觉得其中必有更多的内涵,却又说不清是什么。”
拿破仑·波拿巴,他出身科西嘉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中,毕业于布列纳堡预备军校和巴黎高等军事学校。1785年10月任炮兵少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加入雅各宾俱乐部,成为参加革命活动的少数军官之一。1783年在土伦会战中立功,获准将衔。1795年因在镇压保王党叛乱时表现果断,晋升少将,并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1796年统兵到意大利作战,以出色的指挥,并依靠当地的反奥、反封建力量,打败皮埃蒙特和奥地利联军。1788年率军远征埃及。1799年10月返巴黎,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组成执政府,任第一执政。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拿破仑一世皇帝。此后10年间,他指挥了一系列战争,但逐步丧失进步性,转化为侵略性,他不仅要对付欧洲反法联军的大敌,而且遭到被压迫各国人民的反抗。加上后期军事上的失误,遂由胜利走向挫折和失败。1814年被第六次反法联军打败,4月退位后被放逐至巴岛。1815年重返巴黎,恢复短期统治,史称“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铁卢会战失败后再次退位,1821年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岛。
其实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并非是以上拿破仑的传奇经历,而是他头脑中闪烁的思想和智慧,和似乎已深入骨髓的坚毅性格和非凡气质。天才的性格和智慧的交汇处才是关注的焦点。
在军事方面,拿破仑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才能。他继承法国资产大革命初期的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和志愿兵制,广泛地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建立了一支新型的能征善战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军队。拿破仑在战争指导上,善于集中兵力,敢于以少击多,力求以一两次总决战决定战争的结局;远距离机动迂回,乘敌不意,出奇制胜;采取以纵队和各兵种密切协同相结合的纵深战斗队形,不断加强军队的突击力;以积极进攻作战为主要的作战类型,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对作战指挥有过许多创新,包括在世界上最早组建参谋部等。他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对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在军事思想上存在保守主义(后期)和唯意志论,把军事学术看成是天才的产物和统帅灵感的表现。拿破仑晚年口述的战争回忆和有关军事学术的一些见解,被编为《拿破仑文选》。
于是有人认为拿破仑是只会打仗的匹夫,其实不然。像恺撒,腓特列大帝和拿破仑,都只是凭借战场上的胜利而执掌大权;他们的战役对后世的意义越来越小。如今,法萨卢斯战役、罗斯巴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只在军事院校有其历史意义。上述三位将领要是除了军事指挥才能,别无他长,他们没热身就预赛的经历和马塞纳毫无区别。是政治天才,方使他们卓越超群。政治家才华的最高体现在于:他们影响了世人的命运。如果没有天才的智慧、坚毅的性格,他们真能成为政治家,乃至伟人?
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十分体恤他的士兵。他经常与军官们同住谷仓,与掷弹兵们同坐篝火旁。要想让士兵拥护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就要时刻体察士兵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他深知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他的那句名言:“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都有一个指挥棒。”看来拿破仑不只停留在关心士兵和平易近人这一层面上,他十分尊重每一个士兵,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说到体恤士兵,我们不得不提到广大民众。作为大革命中的领袖式人物,拿破仑对人民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它十分关注民众对他的看法和拥护程度,民众中一次小小的骚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另一方面他认为大多数民众是愚昧无知的,应由那些少数有才能的人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拿破仑极其在意民众,因为他们能推翻统治者(路易十八已被砍头),但他又鄙视瞧不起这些他认为愚昧的人。当然,对于这种想法拿破仑从不轻易表露,偶有一次对他的亲信提起时,令对方大吃一惊。在拿破仑之前只有贵族王室掌管国家,他们拥有封号、地位、财富,除了最重要的才能。而那些拥有才能和激情的热血青年虽然挣扎地向上爬,最终也只能像《红与黑》中的于连那样被残酷的现实所吞噬;在他之后,只要你骁勇善战经历无数战争的洗礼,就能成为元帅将军,只要你圆滑机智,博学多识,就能成为参议员和大臣——无论地位的高低。拿破仑本人出生在科西嘉一个没落贵族,无钱无势的他在巴黎上学时受到巴黎贵族的嘲笑,谁知他通过努力奋斗最终统治了这个曾嘲笑过他的帝国。在早期,拿破仑的军队象征着自由和平等,他将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自由思想传播到所到之处。
正是由于自身经历和历史背景的原因,在早期统治中拿破仑“唯贤是举”,这个清点衣服如清点士兵般精明的人在军中只擢升有功者,从未委任过任何窝囊废——即使某人系高官之子侄辈,只有有才华的人才能提升,这激起了无数热血青年的激情,他们纷纷追随拿破仑,因此,他的身边有许多有为青年,他们构成了新帝国的新动力。
“贤”,并非意味着忠诚。狡猾毒辣的塔列朗和富歇对拿破仑并不忠诚,但他依然把他们留在身边。为什么呢?虽然这两人对他构成一定威胁,但他们是了解主子的想法的(或许他们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聪明人的身边应是比他更聪明的人,傻子身边才是比他更傻的人。也许拿破仑是出于这种考虑。
理想在拿破仑的人生画卷中添加了无限色彩,在它的人生交响乐中添加了跳跃的音符。拿破仑曾在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道:“我宁为鸡头,不为牛尾”,此时的他才十四五岁,但他心中已经点燃了要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当征战欧洲时,老同学布里昂恭维他, 这位总司令轻蔑地笑道:“你别恭维我了,布里昂!如果我今天死去,十个世纪后关于我的记载,在世界史上都不会占到半页的篇幅!”英名永远浮现在他眼前,新规划的幻景永远召唤他,他不知疲倦地驰骋于他伟大功业之路上。他追寻的不是流星的转瞬即逝,他要做黑夜星空中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其光芒不仅要照耀现在,更要照耀到未来。
拿破仑在追逐理想的路途中感受人生的意义,虽然它只有短短40年,但他像太阳一样辉煌。
从一个科嘉西岛上的没落贵族,到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多么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是什么使他成功?是他的智慧和坚毅。要想成功就要努力拼搏,没人能帮你。迅猛的狂澜要自己掀起,万仞之巅要自己攀登,千里之行要自己去走,智慧和毅力是实现理想的关键,不要因为愚昧者的意识占上风而气馁,不要因为无资本无权力而放弃,凭智慧和毅力你能在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能拥有世界。像拿破仑那样用实力开创未来,将愚昧者和金钱权力抛在身后。我们处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正是国家需要的,这给大学生创造了无限机遇。就像资产阶级大革命为拿破仑创造了环境。既然有机遇我们就要用实力去抓住他。
像拿破仑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始终拥有远大的理想,只要理想之火不熄灭,前途就不会毫无希望。因为理想是船舵,指明前进的方向;它是船桨,提供前进的动力。不要吝啬那点时间,让我们构造自己的梦想,让思想驰骋在梦想的草原上,让思想翱翔在梦想的天空中,让思想游弋于梦想的海洋中。理想是鸟儿,她需要飞翔,别囚禁她。
像那拿破仑那样怀着充满激情的理想去奋斗,用自己的才能让你的人生更辉煌。如果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会再次拿起这本书。
本文标题: 拿破仑滑铁卢的读后感(破译滑铁卢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45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