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序曲的读后感(叙述《1812年序曲》听后感受)

发布时间: 2022-09-11 19:42: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2

“1812序曲”听后感如题。要求:800字左右。写得好我给赏分,但必须在星期一之前搞定,才会给赏分。我知道这首管弦乐曲也许很难听,但是,各位大哥...

1812序曲的读后感(叙述《1812年序曲》听后感受)

“1812序曲”听后感

如题。要求:800字左右。写得好我给赏分,但必须在星期一之前搞定,才会给赏分。我知道这首管弦乐曲也许很难听,但是,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吧!
...........................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叙述《1812年序曲》听后感受

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抗敌热情的高涨。序奏的最后,圆号吹出了骑兵的主题。 音乐的主部主要是描写战斗的,描写了拿破仑军队的逼进。音阶上行下行互相对抗,描写敌对势力的博斗,旋律如旋风,节奏似痉挛。 中段,铜管、木管和弦乐交替奏出了法国《马赛曲》片段,描绘了法军的猖狂与暴虐。全曲在欢欣鼓舞、充满胜利喜悦的气氛中结束。
1812序曲,股改的终结曲!!!1840年5月7日,才华横溢的俄国作曲家彼得.依里奇.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乌拉尔山脉附近的一个定居点。 《1812序曲》是一部通俗作品,全名《1812年庆典序曲》,作于1880年。应安东?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全俄工艺博览会开幕典礼而作。1882年为俄法战争70周年纪念,这部作品描述的是1812年俄国打败拿破仑军队的历史事件。它采用奏鸣曲式,序奏赞歌主题引自圣咏叹《上帝,拯救你的民众》,呈示部战争氛围,以《马赛曲》主题象征功入俄国的拿破仑军队,以俄罗斯民歌《在爸爸妈妈的大门旁》表现俄国人对祖国的情感。展开部表现两种力量的对比,代表俄国的主题终于战胜拿破仑军队的主题。再现部后是凯旋的高潮。最终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中《光荣颂》的主题。这是一部非常热闹的作品,其中的炮声、号声增添不少色彩。它的战争氛围如此强烈,以至于听者常随着那交织上升以至激烈的旋律冲突,如感身处卫国战争的如火如荼的最前线。短短十数分钟的音乐所传达的伟大情感却不输于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俄罗斯民族伟大的性格在于坚忍不拔,历史上的每一次外国入侵也无一不是面对这种几近无法战胜的坚韧而泥足深陷,最终祸及其身。《1812序曲》特点在于前赴后继的去调动起你的情感,而且它也是正通过这样激烈却又并不赤裸的调动,去叙述了一副苍凉与恢弘,细腻与磅礴的壮阔图景,使我感受到了它的极大震撼,久久不去。 乐曲的引子是一段庄严、深沉、辽阔的慢板,由弦乐器以室内乐风格奏出,旋律出自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这个主题肃穆虔诚,象征着俄罗斯人民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安的情绪打碎了静谧的氛围,硝烟弥漫、狼烟四起,战争爆发了。在低音弦乐器庄严的号召声中,一支俄国的骑兵队伍英姿勃勃地出发奔赴疆场。 呈示部主部快如旋风的战斗主题和代表拿破合军队的《马赛曲》交织在一起,描绘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副部的抒情主题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恋,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他们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副部中另一个舞蹈风格的民歌主题,从侧而生动地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向上精神。短小的展开部是主部材料的发展,你死我活的战争场面此起彼伏,惨烈有加。继而又象刀光剑影,人仰马翻,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恶战风声鹤唳。 再现部主部、副部主题再现后,炮声中又一次响起了《马赛曲》,这时的侵略军已是回光返照,回天无术。一泻千里排山倒海般的乐音洪流描绘了战争的转折和敌军的溃逃。音乐形象鲜明而逼真。乐曲的尾声中,引子的主题又一次响起。这时是由整个交响乐团和一支军乐团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地奏出,伴随着一片神圣的钟声和礼炮的轰鸣,严然一首威武堂堂的颂歌,象征着战争的胜利。骑兵队伍凯旋,俄国国歌的旋律汇合成宏大的、欢庆的海洋,作品在万众欢腾的节日气氛中结束。 这部作品以俄罗斯人民在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性胜利为题材,“具有深刻的人民性,极其成功地描述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和伟大气魄”(高尔基语)。 我们的股改在管理层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高调口号带领下,忘记了古人曾经说过的:依靠一人的智慧远不如发挥人民的智慧,好象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 我们认为股改在市场大环境没有得到改善的前提条件下,可以说很难不以失败告终,希望管理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有困难及时向政府反映。
我只能找到这么多了.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意境

急需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的意境这是怎么写成的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1812序曲》这部作品柴可夫斯基完成于1880年10月,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作品于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加上乐队宏大的气势以及乐曲末段的钟、鼓和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当时的听众非常兴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誊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
  序曲 《一八一二年》 的历史内容是:法国拿破仑于一八一二年调动了上万大军侵入俄国境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逼近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放弃莫斯科,三十万居民百分之九十撤出莫斯科。 农民们纷纷加入游击队,烧掉了粮食,使拿破仑的侵略军在冰天雪地里饿着肚子作战。拿破仑的军队由于经不起俄军的反攻和游击队的袭击,结果惨遭失败,拿破仑绕道德境才逃回法国。俄国人民以骄傲的心情读着库图佐夫的对军队的文告:“勇敢和胜利的军队!你们终于站在帝国主义的边疆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救星,俄罗斯用这个名字来欢迎你们,你们在这次迅速进军中建立起来的不平凡的功绩,使全国人民都感到惊奇,并带来了我们永远的光荣。” 序奏的前半部分是庄严的众赞歌, 用以描写拿破仑侵入俄国境内时群众的苦恼情绪和人民在大难临头时祈求上帝保佑的情景。
  旋律选自宗教歌曲《上帝,拯救你的众民》。随后力度加强,速度加快,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抗敌热情的高涨。序奏的最后,圆号吹出了骑兵的主题。 音乐的主部主要是描写战斗的,描写了拿破仑军队的逼进。音阶上行下行互相对抗,描写敌对势力的博斗,旋律如旋风,节奏似痉挛。 中段,铜管、木管和弦乐交替奏出了法国《马赛曲》片段,描绘了法军的猖狂与暴虐。 炽烈的战斗平静下来之后,副部主题揭示了俄国战士们思念家乡的心情,俄罗斯的民间旋律展示了士兵们热爱祖国,怀念亲人的心情,也描写了战士们休息时的欢快场面。其后,是另一个俄罗斯民歌为旋律的主题,幽默而热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音乐的展开部和再现部,运用了以上各种音乐材料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马赛曲》已逐渐失去耀武扬威的性格,转入低音区,旋律显得支离破碎,预示着侵略者必将失败的命运,而俄罗斯人民却节节进逼,并最终赢得了胜利。结尾部分极其辉煌壮丽,开始时再现庄严的众赞歌 , 之后变为谢神曲和凯旋歌。鼓声、钹声和钟声齐鸣,同时出现了活泼而热烈的骑兵主题。接着,低音铜管和低音弦乐奏出俄国国歌的前半部分,并与骑兵主题相结合,伴随着大炮的轰鸣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场面。全曲在欢欣鼓舞、充满胜利喜悦的气氛中结束。
本文标题: 1812序曲的读后感(叙述《1812年序曲》听后感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1561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三国演义15回到20回读后感(三国演义第十五 十九 二十回读后感(100~150字))读书交流会读后感(通城县小语工作室第七期读书分享交流会的读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