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学会做笔记?做笔记是读书治学的好方法。笔记有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两种类型。下面就这两类笔记的做法给同学们作简单的介绍。,(...
怎么样学会做笔记?
(一)怎样做课堂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这两句话都是说笔记的重要性。听课时,结合做课堂笔记,由于耳、眼、脑、手并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识记,能增强记忆,不仅如此,还便于日后复习。这是许多读书人乐此不疲的原因。
课堂笔记有它独特的格式。开头应先写好课题或章节的名称,而且要留有“天”(一定的空白)。接着下面写要记录的内容,记录时写一行空一行,而且只写正面,余下的留作修正错误、增补资料之用。左边还应留一些空白,以便注释或加小标题。为了不至于与其他课题的内容相混,末尾要留有“地”(一定的空白),如果是活页,最好是以一章或一节为单位,以便整理和装订。
课堂笔记的内容主要有:
1.老师的板书。老师的板书往往是上课的主要内容、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把老师提纲挈领的板书记下来,既便于日后复习,又易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这往往是重点、难点之所在。
3.课本中章节的要点。
4.自己认为重要的或难以理解的问题。
课堂上记下的内容一般比较零乱,而且不够完整,课后要加以整理,对笔记进行补充或订正。
(二)怎样做读书笔记
许多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得力于读书笔记,在这方面,他们有深刻的体会。塞尔维特说:“做读书笔记,像是修筑事业大厦的基石。”雷巴柯夫说:“当你做读书笔记时,你得到的是多方面的训练。”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他的一百多本读书笔记的结晶,邓拓的《燕山夜话》是他勤做读书笔记,“见粪就拉”的结果。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乎》跟他随身携带的“万宝囊”——读书笔记分不开。无数人的成功告诉我们,做读书笔记是学业有成的保障,是事业成功的秘诀。因为,做读书笔记可以将他人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可以训练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这实际上是培养自己获取信息、积累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常见的读书笔记有下列几种:
1.摘录法,即把读物中重点的句子摘录下来的方法。
2.提纲法,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下读物的主要内容,通常是以其大小标题做提纲,每个小提纲中,再把主要内容概括一下。
3.提要法,按原文的顺序把读物的主旨和要点,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写下来。
4.心得法,即写读后感。
5.综合法,即把围绕某个问题的若干篇文章或材料,加以分析、归纳、概括和整理,使之成为一份简明扼要的材料。
(三)怎样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是读书治学的必要步骤,通过整理笔记不仅可以对所记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还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常用的整理方法有下列几种:
1.修正补充法:先将笔记阅读一遍,然后对笔记的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使之正确完整。
2.归类法:把所记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如,整理语文笔记时,可以把文体相同的文章归为一类,整理历史笔记时,可以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分别归类。
3.比较法:比较识记材料的异同的方法。如,整理地理笔记时,可以把各国的地形、地势、山脉、河流、矿产、物产等进行比较;整理英语笔记时,可以将不同的句型,不同的时态进行比较。
4.列表法:即用图表的形式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杂乱无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列表法常和比较、归类法综合使用,这样做既可以使知识记得清楚,提取方便,又可以培养自己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如,整理化学笔记时,可以把同族里不同的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加以比较,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整理光学笔记时,可以把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用图表的形式加以比较和归纳。
5.知识树法:按照知识的体系,把学习的内容用树干派生出树一枝,总枝派生出分枝的形式,把知识的体系画出来,使之条理化的方法
记重点
2 老师的课件重点
3 自己容易混淆的内容
记录技巧:1 学会总结,不要只记例题,应该加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比如题目运用的方法,应该注意的内容可以用红笔记在旁边,注意:学的是方法,而不仅仅是题目的解法。
2 不要拼命地记录概念,这些书本上都有,没有必要记,主要纪录思维过程和易错重点。
3 学会速记,比如可以用符号、数字等(甚至英文)代替汉字,这样速度快,能够跟上老师,还能挤出时间消化知识。
4 记录内容应该少而精,多数为自己不太会的内容,否则复习是会感到无所适从,看了不少自己明白的内容,而偏偏漏掉了不明白的内容
5 记录的字迹不必过于漂亮,只要整齐,自己能看懂即可,不必追求漂亮,毕竟它不是绣花枕头,笔记要求速度和内容。
孩子记笔记的秘笈,记笔记小妙招来了
最常用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记录读书笔记的方法,我觉得要明确“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来读”及“读了这本书我能否解决问题”这两个目的,这就做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主动阅读。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笔记的辅佐下,找到答案。
对于自身来说,我最常用的步骤为:分拣目录→根据目录区分是否属于自身知识盲区→融会贯通→阅读心得→整理。
一、分拣目录——对目录的框架进行分类:1、标记重点:哪些章节重点读,哪些次之,哪些略过。
2、梳理各章节关系:初步判断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或因果,或逐步深入。
二、根据目录区分是否属于自身知识盲区:1、已了解但未熟悉:对于已经了解但不熟悉的知识作为重点学习目标,并进行着重批注。
2、未知领域:完全未知的部分,先了解其整体结构,标记重点后,进行摘录、批注。
3、经典语句:对工作、生活感悟深、且容易联系实际的语句进行摘抄。毕竟,容易引起共鸣的才是经典。
三、融会贯通:本次阅读与以往的知识储备进行衔接、比对,看是否有相悖之处,若有,记下疑问,带着问题继续去其他书籍或文献中寻找答案。学习需横向、纵向进行多维思考。
四、阅读心得:每读一本书,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收获,具体收获的点在哪,如结构、文风、情节等,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并对接下来的学习、思考及改进方向进行指导。
五、整理:每读过一本书,除了在书中做标注外,还要进行单独的誊写。对于重点部分,有必要标记原著中对应的页码,以便对整本书进行回顾重温。
做读书笔记是个值得推荐的习惯,可以从不断的学习中获得很多乐趣。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读哈姆雷特。”带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境去读书,得出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不管方式如何,愿我们都能从阅读中收获快乐。
课外阅读时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时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可以加强孩子的语言积累,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更能为他们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写读书笔记的指导。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常用的有摘录法、批注法、心得法即写读后感。
1、摘录法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读书笔记,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作为一种语言的积累,也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方法。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摘抄是一定要注意分类。比如描写自然景观的、人物外貌、人物心理活动的要分门别类。每天早晨我都会找一两个孩子来读一读他们摘抄的句子,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可以让他们简要的说一说摘录下来的原因。
2、批注法 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和文字写下自己的所疑、所思、所感。这是孩子阅读个性化的一种方式。这种读书方式简单易行,能迅速的提高孩子语言的领悟能力。但是教师对这一方法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批注法的指导,我主要放在平时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比如,在学习《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时,当我出示“1、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黯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2、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配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让学生品位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看了之后说:“老师,你平时说‘字词之冷暖’这是真的呀!”紧接着让学生找到书中类似的描写作批注,很多孩子找到了关键词语,有得孩子旁边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些日寇像老鼠一样鬼鬼祟祟”,“这些日本鬼子的丑态跃然纸上”等等,学生学习了这种具体的赏析方法,在课外阅读时就可以再书上留下印记,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批注,呈现自己不同的阅读体验。
3、心得法 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读后感看似简单,写好并不容易。首先应该让孩子精读原文,抓住要点。第二,确定感点,选择材料。感点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几句名言,所获得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发。学生写完读后感一定要让他们读一读,不同的人对文章不同的理解,在填补自己理解上的不足。
这三种方法要循序渐进,及时的检查,肯定与鼓励可以大大激励孩子做读书笔记的持续性。同时带动学生读课外书的热情,长此以往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大学如何做读书笔记
1. 不要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笔记是帮助构建知识体系的工具。笔记代替不了思考,只能作为思考的补充。
2. 做了笔记,要多看,否则,毫无作用。
3. 不要依赖笔记。笔记的作用就是让你不再需要笔记。
再说一下读书笔记的几个误区:
1. 笔记就是摘抄
摘抄是最没效率的方法。如果需要记录大段的原文以供引用,请拍照。这就是数码时代的便利。
2. 笔记就是给一本书画大纲
这同样是效率极低的方法。一本书的内容,不可能全部都使你感兴趣,能纳入你的知识体系。而且,仅仅因为“这本书里有这样的内容”,就记下自己不喜欢也不需要的东西,会影响做笔记的积极性。
3. 笔记要保存起来,时时翻看
前期确实如此,但如果一本笔记做了几年,当你需要时,还得翻开笔记去查——那这笔记做了有什么用?你的知识是储存在大脑里的,不是储存在笔记里的。笔记只有两种:一种是原文,以备查询(拍照或者用电脑录入即可);一种是思维架构,帮助完善知识体系,用完就可以丢弃。
有效阅读很重要
——从《如何阅读一本书》谈起。
学校是否有效地教过学生如何阅读母语?到了五六年级之前,整体地说,阅读是被有效地教导过的,学习过之后,阅读的学习曲线就跌入了死寂的水平。学生进入中学之后成绩很差,就是因为不懂书中的意义。
美国教育界认为,知道年轻人以最基本地方式来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虽然同样的阅读问题在国内也存在,但遗憾的是,我整个学生时代,做得最多的事情也不过两件,一件叫做“总结段落大意”,另一件叫做“归纳中心思想”。
所以我认为,自主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这个信息更迭特别快的时代,掌握有效阅读的技能十分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基于不同的书,阅读难度不同。根据个人不同的需要,对每一本书阅读的深度的要求也并不一致。所以我认为,以书本为指导,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个性化的阅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我来讲,有效阅读的前提和支撑,都来源于我的读书笔记。
好的读书笔记,让我能有效地预知书的内容,了解书的背景,读懂作者的乐趣,快速地复盘以及进行二次阅读和多次阅读。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笔记体系的?
1
利用好纸质书的空白
除了美观之外,每本书页面边距的设置,更重要的是为了方便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记笔记。
很多人不喜欢在书上记笔记,觉得不好看,尤其像我这种写字难看的人,在书上写字简直就是在玷污书。
可是,书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美观。在书的边界上记笔记,有助于我们在二次阅读的时候,快速回忆起相关内容。
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豪无疑问,做读书笔记的根本目的:为了学习知识。
现在我介绍一下自己做读书笔记的几点经验。
一般情况下,泛读书时我提倡速读。精读书时,很多书是值得我们一字一句地抠的。看过多少本书没有用,学到了多少东西才有用对。在书中精彩的地方我会用摘抄本来摘录。我喜欢把重要的的文字写在笔记本上,日后重翻出来精读。有些我喜欢的文字,我会背诵。摘抄这个习惯,从我读小学三年级至今,都一直坚持着。
每个人折页的地方都不一样,只要认为有用就好。不要折太多,最多不超过五个,否则多了容易混淆记忆。这样我读完一本书,或许合上后都是空白的,但是至少我会记住折页的那几个地方。不但要记住它讲了什么,还要理解为什么这样讲。这是我自己对读书的要求。
这个方法特别重要,我以后写作用到相关内容时,马上就会找到相应的书籍来充当材。
我使用思维导图的记录做读书笔记时,一般自己画手工图。以书籍的章节,作为思维导图的枝干,将我觉得重要的内容,以我自己能看懂的语言,记录在枝干之下。这样可以把书籍中的知识,结构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认为思维导图的形式和方法,是一个不断深化自身思考的过程。一些我喜欢的话题和要认真思考的文理,我会用这种办法来整理记录。
例如干货价值类
我从书里面学到的写作技巧,学钢琴技巧,理财知识等都属于干货类。这些很基础的干货, 我会整理成读书笔记,总结和归纳以便以后用上。我还乐意用来整理输出成文,分享给有需要的读者。
再如心灵鸡汤类
对于一些引发我思考,替我发出心声,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的书籍,比如鸡汤文。虽然很多人痛斥鸡汤,但是多少人不爽的时候,也是靠鸡汤撑过来的。虽然我知道喝多了无益处,觉得偶尔喝喝还是养心的 。对于这一类,我会以书名为目录,把它编成一本书刊的形式保存在电脑。偶尔心情不好时拿出来再读读,还是能让我释怀重拾信心的。 这也是我长期积累素材的一个方法。写作要用到的内容案例,我会整理出来再用。
以上4点是我最常用到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分享读书和做笔记的方法,助于大家相互探讨和学习。让我们把每天获取的知识当做快乐的源泉,活到老学到老。快乐读书,快乐作好读书笔记。
白云姑娘与你共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