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上崔华州书》读后感1000字李商隐《上崔华州书》读后感1000字个人很喜欢商隐的这一篇。虽然短小,也很傲娇,可是仿佛就是你在读大学,而你...
李商隐《上崔华州书》读后感1000字
李商隐《上崔华州书》读后感1000字个人很喜欢商隐的这一篇。虽然短小,也很傲娇,可是仿佛就是你在读大学,而你还在高复班复读的老同学给你写信,说一些励志的话,说一些憧憬的事情,让你百感交集。彼时的你,也许泡妞逃课踢球上网无所不窥,早已经失去了当时共通的励志与憧憬。看到这样一封信的你,也许有点心疼,也许有点头疼,但是,想到有这样一位朋友,心里必定也是暖和的吧?
嗯。真的很喜欢这一封信。拨开历史的残霾,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中丞阁下:
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能攘取经史,讳忌时世。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居五年间,未曾衣袖文章,谒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识其面,恐不得读其书,然后乃出。呜呼!愚之道可谓强矣,可谓穷矣。宁济其魂魄,安养其气志,成其强,拂其穷,惟阁下可望。辄尽以旧所为发露左右,恐其意犹未宣泄,故复有是说。某再拜。
录音上传到土豆时,需要给贴上一个标签,然后鬼斧神工的,我就填了两个字——青春。青春啊,华丽丽的青春,不独独只属于我们,也曾属于公元836年的李商隐。
这一年,李商隐25岁(周岁24),在新青年高复班已经复**到了第五个年头。眼看过了年就又要高考了,他表面镇定,其实心里也有点儿着急。文中所述,此前他参加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据说是被主考官贾某所不喜,落第了。然后病休一年没考,第三年接着去考试,又说是被主考官崔某所不喜,坑爹的又落榜了。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进士中举不单单取决于考试,此前还要经历行卷干谒等勾搭,其实就是向社会名流、文化界学霸献菊花,方才有出头的希望。那么好了,问题就出来了。
青春啊!我们说,当时的李商隐正处于青春时期。25岁的李商隐完全无法接受向人献菊花这样没品的事情,此前五年,他依旧倔强的傲娇着,如同曾经大学毕业,二十三四岁的我们当初那样,不会低头,不想低头,也不肯低头,然后南墙撞不倒,把自己撞到头破血流……
他撞疼了,然后摸摸头,反思了一下,也许挣扎了很久,但是毅然决定开始献菊花。菊花献给谁?献给崔华州。这个崔华州,名叫崔龟从,听名字就知道是专采人菊花的yin魔。这一年,他以中书舍人调任华州防御使,兼御史中丞。所以,信的开头,李商隐称呼他中丞阁下,并不是通假字,说要对阁下忠诚的意思。关于这个崔龟从,从当时情况来看,应该是颇有声望,说他长于礼学,精历代沿革,问无不通,那是相当厉害了。当然,此人做官也是一把好手,大中四年,李商隐还混得霉搓搓的时候,此人已经坐直升机当上了礼部尚书,**组织部部长,人之际遇迥异,可见一斑。归根结底,还是跟李商隐别扭的性格有关系吧。
下面我们说一说李商隐是如何别扭娇。写这封信之前,他首先选了一些自己的诗作送给龟兄,这很好,完全没问题,符合献菊花的套路。如果不出意外,多少会有点儿用处,那么,我个人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出在这封信上。这封信,一封献菊花的信,他不说自己的菊花多新鲜,采花的人多强壮,而是一再说自己其实不是这样的人,过去五年从来没干过这事儿,这事儿想到就让人恶心……好吧,那么商隐兄,你让看你这封信的龟兄如何感想?这是采呢?采呢?还是采呢?我们的华州兄也是有脾气的,菊花三千,吾不止取一朵摘……不愿意?那行,你该干嘛干嘛去吧。你是有多清高呢?嗯?
应该说,25岁的李商隐是可爱的。读这样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感受到的,也许是我们自己当初的情绪——开始笨拙的学着向这个世界妥协,却又带着一点浸透到骨子里的倔强,不肯轻易放弃。有过挣扎,有过困苦,希望能有一条不放下自己清高的路子可以走通,从而寄希望于飘渺的赏识、拔擢,得遇明主……嗯,年轻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他可以让你自己相信,这些都是唾手可及的,商隐最后真心诚意的三个字“某再拜”,看起来真是让人觉得有点感伤呢。
抛开这一些,说一说这封信的观点吧。商隐说,道,难道仅仅是周公孔子这些人才能体会得到的吗?不见得!道是相通的。周公和孔子,与我有着一样的躯体,他们能够体会得到,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为什么写文章处处要依着他们学着他们标榜着他们?凭什么?!年轻的李商隐隐隐地朝学术界权威开了一炮,应该说,还是颇具气魄的(此处应该有掌声)。可惜他人微言轻,一切也就不须再提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后,李商隐中了进士,据说,收到他这封信的龟兄并没有在中间出过力,居中斡旋走通关系的是谁呢?对,就是令狐绹。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高中进士,因为那样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只中进士,因为那样是地狱!至此之后,李商隐的“天地之门”徐徐敞开,终成其一生。
两年以后,当他写下“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的《安定城楼》,可还曾记得,两年前似重实轻的自己,以及这样似轻实重的一封信笺?
嗯。真的很喜欢这一封信。拨开历史的残霾,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中丞阁下:
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能攘取经史,讳忌时世。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居五年间,未曾衣袖文章,谒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识其面,恐不得读其书,然后乃出。呜呼!愚之道可谓强矣,可谓穷矣。宁济其魂魄,安养其气志,成其强,拂其穷,惟阁下可望。辄尽以旧所为发露左右,恐其意犹未宣泄,故复有是说。某再拜。
录音上传到土豆时,需要给贴上一个标签,然后鬼斧神工的,我就填了两个字——青春。青春啊,华丽丽的青春,不独独只属于我们,也曾属于公元836年的李商隐。
这一年,李商隐25岁(周岁24),在新青年高复班已经复**到了第五个年头。眼看过了年就又要高考了,他表面镇定,其实心里也有点儿着急。文中所述,此前他参加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据说是被主考官贾某所不喜,落第了。然后病休一年没考,第三年接着去考试,又说是被主考官崔某所不喜,坑爹的又落榜了。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进士中举不单单取决于考试,此前还要经历行卷干谒等勾搭,其实就是向社会名流、文化界学霸献菊花,方才有出头的希望。那么好了,问题就出来了。
青春啊!我们说,当时的李商隐正处于青春时期。25岁的李商隐完全无法接受向人献菊花这样没品的事情,此前五年,他依旧倔强的傲娇着,如同曾经大学毕业,二十三四岁的我们当初那样,不会低头,不想低头,也不肯低头,然后南墙撞不倒,把自己撞到头破血流……
他撞疼了,然后摸摸头,反思了一下,也许挣扎了很久,但是毅然决定开始献菊花。菊花献给谁?献给崔华州。这个崔华州,名叫崔龟从,听名字就知道是专采人菊花的yin魔。这一年,他以中书舍人调任华州防御使,兼御史中丞。所以,信的开头,李商隐称呼他中丞阁下,并不是通假字,说要对阁下忠诚的意思。关于这个崔龟从,从当时情况来看,应该是颇有声望,说他长于礼学,精历代沿革,问无不通,那是相当厉害了。当然,此人做官也是一把好手,大中四年,李商隐还混得霉搓搓的时候,此人已经坐直升机当上了礼部尚书,**组织部部长,人之际遇迥异,可见一斑。归根结底,还是跟李商隐别扭的性格有关系吧。
下面我们说一说李商隐是如何别扭娇。写这封信之前,他首先选了一些自己的诗作送给龟兄,这很好,完全没问题,符合献菊花的套路。如果不出意外,多少会有点儿用处,那么,我个人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出在这封信上。这封信,一封献菊花的信,他不说自己的菊花多新鲜,采花的人多强壮,而是一再说自己其实不是这样的人,过去五年从来没干过这事儿,这事儿想到就让人恶心……好吧,那么商隐兄,你让看你这封信的龟兄如何感想?这是采呢?采呢?还是采呢?我们的华州兄也是有脾气的,菊花三千,吾不止取一朵摘……不愿意?那行,你该干嘛干嘛去吧。你是有多清高呢?嗯?
应该说,25岁的李商隐是可爱的。读这样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感受到的,也许是我们自己当初的情绪——开始笨拙的学着向这个世界妥协,却又带着一点浸透到骨子里的倔强,不肯轻易放弃。有过挣扎,有过困苦,希望能有一条不放下自己清高的路子可以走通,从而寄希望于飘渺的赏识、拔擢,得遇明主……嗯,年轻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他可以让你自己相信,这些都是唾手可及的,商隐最后真心诚意的三个字“某再拜”,看起来真是让人觉得有点感伤呢。
抛开这一些,说一说这封信的观点吧。商隐说,道,难道仅仅是周公孔子这些人才能体会得到的吗?不见得!道是相通的。周公和孔子,与我有着一样的躯体,他们能够体会得到,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为什么写文章处处要依着他们学着他们标榜着他们?凭什么?!年轻的李商隐隐隐地朝学术界权威开了一炮,应该说,还是颇具气魄的(此处应该有掌声)。可惜他人微言轻,一切也就不须再提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后,李商隐中了进士,据说,收到他这封信的龟兄并没有在中间出过力,居中斡旋走通关系的是谁呢?对,就是令狐绹。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高中进士,因为那样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只中进士,因为那样是地狱!至此之后,李商隐的“天地之门”徐徐敞开,终成其一生。
两年以后,当他写下“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的《安定城楼》,可还曾记得,两年前似重实轻的自己,以及这样似轻实重的一封信笺?
如何写一篇关于《李商隐全传》的读后感?
先采用较少的内容大致叙述他的平生
再稍加点评
接下来就可以写自己的感想了
可以就他的某一个事谈感想
也可以写自己从他的一生中体会到了什么
要注意与他的事例或精神相结合
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这是比较传统的写法)
再稍加点评
接下来就可以写自己的感想了
可以就他的某一个事谈感想
也可以写自己从他的一生中体会到了什么
要注意与他的事例或精神相结合
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这是比较传统的写法)
本文标题: 李商隐文章读后感(李商隐《上崔华州书》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043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