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九章读后感300字(论语季氏九章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08-13 16:59: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3

论语读后感300字越快越好,谢了!!!今天,爸爸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

论语第九章读后感300字(论语季氏九章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300字

越快越好,谢了!!!
今天,爸爸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兴奋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天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假如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说乎?”了。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论语季氏九章读后感

  《论语·季氏篇》中讲道: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 出的忠告, 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这段话大体是说: “君 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 色的迷恋; 等到身体成熟了, 血气方刚, 要戒除与人争斗; 等到老年, 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 梁代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说: “??君子自戒其事有三,故 曰 有三戒也。云少之时云云者,一戒也。少谓三十以前也,尔时, 血气犹自薄少,不可过欲,过欲则为自损,故戒之也。云及其壮云云 者,二戒也。壮谓三十以上也,礼三十壮而为室,故不复戒色也。但 年齿已壮,血气方刚,性力雄猛者,无所与让,好为斗争,故戒之也。 云及其老云云者,三戒也。老谓年五十以上也,年五十始衰无复斗争 之势,而戒之在得也。得,贪得也。老人好贪,故戒之也。 ”皇侃先 解释三戒与人体之关系,后以春夏秋冬比附人性,解释人之所以养生 之原因。宋代陈祥道《论语全解》中进一步说明“三戒”与养生的关 系,但不免打上理学的时代色彩。他说: “血为荣而行于脉中,气为 卫而行于脉外。行于脉中,阴也。行于脉外,阳也。寇莫大于阴阳, 为阴阳所冦而无以胜之,则穷人欲而天理灭,岂善养生哉?此君子所 以有三戒也。 戒的本义是警惕、 防备外部敌人, 后来字义引申, 凡不利于国家、 群体、家庭、个人的人和事,均需警惕和防备,都可用戒字。孔子在 这一章里讲到的“戒”字,我以为是指君子要警惕自己,不做那些可 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 血气, 亦作气血, 至今仍在使用。 古人认为血为阴, 行乎脉之中, 营养全身;气为阳,行乎脉之外辅助血液,二者周流全身上下,无有 暂息。心主血,而志为气之帅,所以养心、立志可使气血不乱。现代 词典都把血气解释为: “精力” , 我觉得要说恰当一些的话, 解释为 “体 质和精力”更为妥当。 少之时,身体机能开始发展、逐步趋向成熟,然而这期间气还不 固定、不旺盛。此时生理、心理恰恰又极易冲动,产生爱好美色的倾 向。值此之时,加强教育引导,使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恋爱婚姻问 题,切忌冲动放荡,以至于干出违礼败德、犯法乱纪的事情来。此为 孔子所说一戒——戒色。 壮年之时,人的血气旺盛,这一年龄段更是人一生中的黄金年龄 段。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正是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的时期。此时的 人已是社会的人,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压力,所以要警惕不能凭着 血气方刚一味地横闯,而应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进退有据,学会必 要的隐忍、退让。 “戒斗”是孔子所说二戒,指的是防止单纯地逞强、 好胜、争斗,目标在养“和气” 。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句,乃是孔子以为一个人到 了年事高迈之时,体力、精神既已衰减,应当戒慎的则是意志颓堕, 自我满足,苟安现状,不再要求进取。作为“君子”的老年人,于此 必须警惕:对自己要自强不息;对社会,要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凡 事要尽心为之。 “戒之在得” ,也很符合孔子自己的为人,它不仅这样 说,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曾自我评论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孔子之言惟有过来之人或老者方可与语, 青壮者往往理解起来比 较困难。因此“少戒色” 、 “壮戒斗”之教诲很难为广大青壮年多接受 并且践行。就一般世俗人情而言,凡人年少之时,多耽于声色犬马, 而不知节制,虚度不少时光;年壮则好斗,心生种种魔障,上至政客 官贵之争权夺位,下至贪夫妬妇之斗财争色,创业守成之际,得失倚 伏,胶胶扰扰,必也与人斗智斗勇,且年壮者又多重然诺尚侠义,有 一语一面而生死相以者, 以致无往而非斗, 斗之日益惨烈且伊于无底; 年老则贪得,虽桑榆晚景,明知“人生不满百” ,已是来日无多,犹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既栈恋于已有之名位利禄,患得患失, 又竭其心力,耽于聚敛。 “君子有三戒” ,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 神修习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中年也要戒色、戒得,人 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而渡过相应的难关便具有 了关键性的意义。通观孔子对三戒的论述,第一戒和第二戒都紧紧扣 合年龄特征,针对性强,不空泛隔膜,不牵强附会。第三戒中对老年 人的“戒得”一说往往不好理解,我觉得老年人戒之在得,这个问题 蛮严重,不到这个年龄不知道。譬如说一个人的个性相当慷慨,自己 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不能做到。曾经看到许多人,年轻时仗 义疏财,到了老年一毛钱都舍不得花,事业更舍不得放手。不止钱这 一点要“戒之在得” ,其他方面事情也如此。有一本小说《官场现形 记》 ,其中描写一个做官的人做上了瘾,临死进入了弥留状态时,心 里只有一个意念: 还在做官, 还要过官瘾。 于是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 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副官念道: “某某大员驾到! ”另一个副官念道: “老爷欠安,挡驾! ”他听了过瘾才闭眼。以前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太 挖苦人;等到年龄大了,就知道写得并不挖苦人,的确有许多这一类 的人。看了这样的故事,才越发觉得“戒得”的休养太重要了,岂只 是为名为利而已。人生能把这些道理看得开,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就 蛮舒服,否则到了晚景,自己精神没有安排,是很痛苦的,所以孔子 这个人生三戒很值得警惕。 其实,世界上任何成体系的思想在主张某种目标前进的同时,都 有戒规、戒律。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普天之下的绝对真理,凡事 过犹不及。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须作和不能做的事,而孔子的 人生三戒很值得人警惕。

论语十则 读后感300字

论语十则
编辑本段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编辑本段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编辑本段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编辑本段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编辑本段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

编辑本段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编辑本段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编辑本段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编辑本段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编辑本段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
本文标题: 论语第九章读后感300字(论语季氏九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0206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流程第一修正第二读后感(本科生毕业论文流程中的读书心得怎么写)声律启蒙小学生读后感(一年级《声律启蒙》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