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佛弟子们答疑解惑,非常感谢未学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礼佛大忏悔文》中注,称念礼拜88佛,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可除一切极恶业障,免坠三恶道之苦二是...
请佛弟子们答疑解惑,非常感谢
未学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礼佛大忏悔文》中注,称念礼拜88佛,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可除一切极恶业障,免坠三恶道之苦二是勤念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咒,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众生都灭一切罪业,而不退菩提,乃至临命中的,将咒轮朝着放在他胸口,他不堕落三恶道,往生净土。问题就来了,要是这样恶人都得解脱了也不必修行了只要老时念念佛咒就可以了,也不必到冥府十殿接受审判了,个个都免堕恶道了,因果不虚又从何谈起?如果对佛学有兴趣看这个你会有大发现,这才是佛教终极秘密!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有疑惑、有猜忌,又怎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这也是有个居士传来的,问了一个问题,是《无量寿经》上的。华藏精舍舍主及诸位大德,敝舍同参在学习《大乘无量寿经》时,碰到一个难题。即本经第五愿“身无差别愿”云,“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又“超世希有第十八”云,“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然而《观经》对于西方三圣所描绘的身相,却有高低不同。在《要解》云,“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指莲花),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圆瑛法师解云,“有同居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这样看来西方净土,不但众生与众生的身相不同,而且众生与佛菩萨的身相也有所不同。至于净空老法师所说,凡往生者身相与佛菩萨相同,大相迳庭。诸位大德,这又如何解释?恭候佳音。妙音精舍舍主,林小音合十。 答:自古以来经典所说的、祖师大德所说的,都只是介绍一个大概,介绍一个彷佛。你要想知道清楚,了解明白,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全都解决了吗?在这个地方猜来猜去,把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错过了,这就是你真正错了!不可以不知道。净宗法门最重要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给我们学习的心态跟方法。方法告诉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给这句话做了个注解,什么叫净念相继?他说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能做到这个三句,就是叫净念相继。你有疑惑,你的心不清净;你有夹杂,你的心不清净;你有间断,你就不能相续。所以,净念相续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都摄六根”,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谓不取于相,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扰,一门深入。 你要把佛法的道理,佛法的道理就是宇宙的真相,宇宙万法的真相就是佛法的道理。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一个能现、一个所现。能现的,在佛教名词称之为法性;所现的是法相。不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能现的是性,所现的是相,即使一真法界,华藏、极乐都不例外。通达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就叫做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是什么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都没有。这是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太多了!你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执着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你能把分别断掉,你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把起心动念断掉,你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华藏去了,你就到极乐世界去了,那是一真法界。 修学的秘诀没有别的,放下!所谓看破,就是明了,真相大白是明了。怎么会明了?放下就明了,放不下你永远没有明了。明了之后,我曾经说过,讲堂里头都讲过,明了之后,回头再看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的什么法?废话一堆!《大藏经》是垃圾,废纸一堆,哪里有这个。《般若经》上跟你讲得很清楚,“一切法(这一切法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在那里面还要分别、还要执着,这可怜悯者!你说怎么个学法的? 讲席当中也曾经介绍给诸位,佛教的经典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你要说佛经里头有什么意思,你叫谤佛;佛心清净,本来无一物,哪来的意思!可是佛讲的经,我看有我的意思,你看有你的意思,他看有他的意思。古来大德注解经,各人有各人的意思,那是什么?凡夫知见,不是佛的知见。这你要懂,你要明了,你才能够得利益;你要跟着别人转,你就错了。 佛教我们皈依觉、正、净,你想想觉正净是什么?觉正净就是自己的自性,自性觉、自性正、自性清净。契入这个境界,连觉正净这个名词都没有;有这个名词,你还是落在分别执着里头。所以宗门的教学,问你一句话,你就想答案,老师怎么样?赶快下来把你的嘴巴堵住。有人这一摀,一下就开悟过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十法界的情况,我们都没有法子了解,何况一真法界?不契入,永远你猜不准。科学里头有测不准定律,我们佛法是猜不准定律,怎么猜都猜不准,一定要亲证。亲证在今天我们唯一能够学习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有人问,怎么才能往生?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你自己的信心。你看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六个信,第一个相信自己;第二个,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介绍,相信阿弥陀佛本愿的成就,决定没有怀疑;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六个信。坚定不疑,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把握住这些纲领,把握住重要的原则,然后这些细节,你看也好、听也好你都得受用,你都真正懂得意思,不会怀疑。 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差别的现象,我在《华严经》里面跟诸位解释过,事相上我们去看,决定没有差别。为什么没有差别?实报土里面的人,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断了,所谓破一品无明,无明断了,没有无明了,现的相当然相同。佛佛道同,西方极乐世界人的形状完全相同。既然完全相同,为什么世尊给我们介绍有四土三辈九品?这就不同了。《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个法身菩萨,阶级不相同!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上面还有妙觉。这个不同是什么原因?形相完全相同,无始无明习气是带着去的,各个不相同。从无明习气上,所以才说四十一个阶级,西方极乐世界才说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个道理。 这桩事情,你如果有疑,疑障碍你开悟、障碍你往生,你要多听、多学。学教,最重要的目的是断疑生信,教的目的在此地;疑惑要是断了,要不要学教?不需要。所以很多不认识字的,老阿公、老太婆他不学教,人家往生真去了,瑞相希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我跟佛走了”,那么潇洒、那么自在,比学教的人强多了! 你们听听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锅漏匠不认识字,没有听过经,他听也听不懂!怎么成就的?这是我们常常讲的,秘诀!“诚敬”,就这两个字。印光大师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些老阿公、老太婆没有别的,就是十分诚敬。我们没有那种诚敬心,对佛菩萨没有诚敬心,对祖师大德没有诚敬心;对经典没有信心,对老师那就更没有信心,他怎么会有成就?你到什么时候成就?还得多生多劫以后。因为这种善根是生生世世不断在薰习,你这一生薰习的力量不够。《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的善根福德因缘都不具足。善根,我讲经的解释,善根是信、解;福德是什么?福德是行、证。你信不过,解得不透彻,善根不够;念佛不恳切、不如法,福不够。善根、福德不够,这一生不能往生,有没有好处?有!阿赖耶里头种弥陀种子,这永远不会坏的,好处在此地。 这就是讲到善导大师所说的,我们往生,“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说得好,把我们很多的疑惑都断掉了。你遇到的缘殊胜,你这一生成就非常快速;你遇不到殊胜的缘,那就很难讲了。可是遇缘也不是偶然的,人跟人都有因缘,师生之缘,自古以来所谓是可遇不可求,宿世的因缘。你见到这个老师心悦诚服,就愿意听他的,他讲的话就能依教奉行,百分之百不打折扣,宿世的因缘。外面闲言闲语,我都跟诸位报告很多,我亲近方老师、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我一生就三个老师。毁谤老师的人很多!都在我面前说。我听了不放在心上,想到连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今天世间毁谤的人多少?何况是老师,他不是佛菩萨。佛菩萨都有人毁谤,你为什么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动摇了信心,就是自己善根福德很薄的现象;如果你听了种种毁谤,如如不动,你善根福德深厚。很清楚! 又何况毁谤的这些人,有没有跟老师接触过?没有,很多都没有见过面。见过几次面,根本没有在一块相处过,你怎么能了解他?我跟老师不但见面,常常亲近,我了解得很透彻,你们说的那些话都不是真实的。纵然是过去,过去的过失不要去理会,中国古人所谓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又何况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他过去不善,他现在善!我现在亲近他,我现在得利益,何必去记他过去的善不善?这些都是做学生必须要知道的。 基本这些概念,真的,从小教的,先入为主。所以我常常说我还是从小,十岁以前得到父母、老师的教诲,一生受用不尽。那时候教诲的中心,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净业三福这两句摆在最前面。人能做到这两句,你就能遇到真善知识,你就能生起诚敬之心,你才会有成就。(净空法师·学佛答问·净宗学院之四 2006/3/4) 其他相关文章
本文标题: 藕益大师传读后感(梦参老和尚《为什么要学习占察善恶业报经》)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8031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